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灰树花的培养特性与液体菌种栽培技术



全 文 :第 35卷 第 3期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Vo .l 35 No. 3
2007年 3月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 IVERSITY M ar. 2007
灰树花的培养特性与液体菌种栽培技术 1)
池玉杰 李俊涛 刘智会
(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 , 150040)
  摘 要 将从河北省迁西县购入的灰树花菌株迁西二号 ,分别在 PDA培养基、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和 MEA平板培
养基上研究灰树花菌丝体的培养特性 ,并在哈尔滨地区对其进行了用液体菌种代替固体原种的栽培技术研究 ,包括一级
种培养基的筛选 、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栽培种制作与培养及出菇管理技术。培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灰树花在不
同的培养基上宏观和微观培养特性各有不同:菌体在 PDA和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都能够产生细胞外酚氧化酶,说明灰
树花是一种白腐菌;菌丝在 PDA和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生长旺盛,浓密 ,白色,绒毛状至絮状, 菌落厚;在 MEA培养基
上生长较弱 ,气生菌丝体较稀疏。菌体在 3种培养基上产生的微观特征包括多数为简单分隔 、少数为节状分隔的薄壁菌
丝 、厚壁的纤维菌丝、圆形至椭圆形的厚垣孢子以及八面体形的晶体等结构。灰树花液体菌种栽培的结果表明:一级试
管斜面菌种 ,灰树花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菌丝粗壮;二级液体菌种在马铃薯 -葡萄糖 -蛋白胨液体培养基
上生长较好 , 10 d时菌丝长满培养液 ,菌丝量也较多。由于采用了液体菌种的栽培模式 ,从制种到采收的整个过程共需
要 75 ~ 80 d,生产周期比二级种为固体原种的常规方法缩短了 40~ 50 d,能显著地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灰树花;培养特性;液体菌种;栽培技术
分类号 Q949
Cultural Characters and Cu ltivation Techn ique of Second-class L iqu id Isolate ofG rifo la frondosa /Chi Yujie, L i
Juntao, L iu Zhihui(Northeast Fo restry University, H arbin 150040, P. R. China) / /Journa l of Northeast Fo restryUniversi-
ty. - 2007, 35(3). - 49 ~ 52, 58
The cu ltu ra l characters o f iso late Q ianxi No. 2 ofGrifola frondosa from Q ianxi County of H ebei P rovince w ere stud ied
on PDA m ed ium , half-combined PDA m edium and MEA m edium , re spec tively, and its cu ltiva tion techn ique in H arb in
w as deve loped, including screening o f medium o f first-c lass iso la te, screen ing o f m ed ium of second-c la ss liquid iso la te,
cultivation w ith cu ltura l sacks and m anagem en t te chn ique ofm ushroom grow th. Results o f cultural characters show tha tG ri-
fola frondosa ha s d iffe rentm acro scop ic and m icro scopic cu lture cha rac te ristics on differen tmedia, and themycelia on PDA
m ed ium and half-comb ined PDA medium can produce extrace llu la r pheno l oxidase, indicating tha tG. frondosa is a kind o f
wh ite-rot fungus. On PDA m edium and ha lf-com bined PDA m edium , hyphae w ith th ick co lonies, dense, wh ite, villiform
to flocky, g row ve ryw e ll, but aeria lhyphae g row faintly and loose ly onM EA medium. Them icro scopic cu ltu re characteris-
tics produced on the three k inds o f m edia include th in-wa lled hyphae w ith m o re sim ple-septate and less nodose-septa te,
th ick-w alled fibe r hyphae, g lobo se and ellipso ida l chlam ydo spores, and octahedron c rystals. The resu lts of cu ltiva tion tech-
nique o f second-c lass liquid iso la te show tha t the first-c lass iso la tes ofG. frondosa g row veryw e ll on synthe sized PDA m e-
dium w ith strong and dense hyphae; the second-c lass liquid iso lates ofG. frondosa g row be tter on po ta to-g lucose-peptone
liqu id m edium w ith m orem ycelia, hyphae on the 10 th day are full of cu ltu ra l liquo r. The en tire process from produc ing
first-c la ss iso la tes to harvesting mushroom on ly needs 75 ~ 80 days due to adop ting the liquid cultivating technique, wh ich
is 40 ~ 50 days sho rter than that o f the conven tiona lm e thod o f second-c lass solid iso la tion. The liquid cu ltiva tion m ethod
can m arkedly imp rove econom ic benefits.
K ey words G rifo la frondosa;Cu ltura l characters;L iqu id isola te s;Cu ltiva tion technique s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 即贝叶多孔菌 ,也叫栗子蘑 、莲
花菇 、舞茸 ,属于担子菌亚门 、层菌纲 、多孔菌目 、多孔菌科 、树
花菌属 , 夏秋季野生于蒙古栎 、板栗 、米槠 、栲树 、甜槠 、青冈栎
等壳斗科树种及其他阔叶树的树桩或树根上 , 造成心材白色
腐朽 , 生境都在阔叶树林内。在自然条件下 , 灰树花是中温
型 、喜光 、好氧性的真菌。对于海拔 800 m 以上的林地 ,如果
日降水量在 200mm的年份 , 灰树花可发生很好。由于海拔较
高 , 即使在 7、8月份 , 林内温度也都只在 20℃左右 ,且昼夜温
差大 , 空气流通 ,湿度高 ,适合灰树花的生长 [ 1] 。 由于灰树花
的营养丰富 , 其鲜嫩的子实体香味浓郁 , 肉质爽口;干品则气
味清香四溢 , 沁人心脾 , 是一种脍炙人口的营养美味食品 , 日
本料理盛行以鲜品涮火锅。同时 , 灰树花还有很高的药用价
值 , 所含的多糖是 β -葡聚糖 , 能提高人体 T细胞的含量 , 增
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 , 对人体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和明
显的抗癌 、防癌 、预防艾滋病的作用。灰树花还富含有机硒 ,可
作为补硒食品。因此 , 灰树花是一种珍稀的食、药两用菌 [ 1 , 2] 。
1)黑龙江省博士后落户科研启动资金资助项目(2004~ 2006)。
第一作者简介:池玉杰 ,女 , 1964年 4月生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
院 ,教授。
收稿日期:2006年 7月 19日。
责任编辑:张建华。
近年来 ,灰树花已在河北 、浙江 、福建 、四川 、山东 、江苏等省的
科研单位和栽培场栽培获得成功 ,并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生产
性栽培 [ 3 - 5];国外只有日本有较大规模的人工栽培场。因为
液体菌种生长速度快 、在短期内能获得大量的菌丝体 ,液体菌
种接入栽培袋后栽培袋发菌也比较迅速 ,因此用液体菌种作
为二级菌种就会使整个栽培过程的生产周期大大地缩短 , 提
高经济效益 ,所以研究液体菌种的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生产
应用意义。笔者以二级液体菌种代替固体原种 , 研究了灰树
花在哈尔滨地区的栽培技术 [ 4, 6 -8] 。
1 材料
灰树花菌株 (Grifola frondosa), 2002年从河北省迁西县
购入 ,菌株号为迁西二号。
PDA培养基:去皮马铃薯 200 g, 琼脂 20 g, 葡萄糖 20 g, 加
水至 1 000 mL。
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去皮马铃薯 200 g, 琼脂 20 g,葡萄
糖 20 g, 蛋白胨 5 g, KH2PO4 5 g, 加水至 1 000 mL。
MEA培养基:麦芽糖 12. 5 g, 琼脂 20 g,加水至 1 000m L。
马铃薯综合培养基:去皮马铃薯 250 g,琼脂 25 g, 葡萄糖
20 g,麦麸 100 g, 蛋白胨 5 g, KH2PO4 3. 2 g, M gSO4 1. 8 g, VB1
10 mg。
选用材料来源广 、价格低廉 、容易配制的 5种常用液体培
养基作为二级液体菌种的培养基。
①玉米粉—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玉米粉 5%,葡萄糖
2%,蛋白胨 0. 2%,磷酸二氢钾 0. 15%,硫酸镁 0. 075%, pH =
6 ~ 7。
②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马铃薯 5%,葡萄糖
2%,蛋白胨 0. 2%,磷酸二氢钾 0. 15%, 硫酸镁 0. 075%, pH =
6 ~ 7。
③麦麸—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米糠 5%,葡萄糖 2%,
蛋白胨 0. 2%,磷酸二氢钾 0. 15%, 硫酸镁 0. 075%, pH 6 ~ 7。
④玉米粉—蔗糖—蛋白胨培养基:玉米粉 1%,蔗糖 2%,
蛋白胨 0. 2%,酵母膏 0. 3%, 磷酸二氢钾 0. 1%,硫酸镁 0. 05%,
pH =6 ~ 7。
⑤酵母膏—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葡萄糖 3%,蛋白胨
0. 3%,酵母膏 0. 2%, 硫酸铵 0. 2%, 磷酸二氢钾 0. 1%, 硫酸
镁 0. 05%, pH =6 ~ 7。
采用木生食用菌常用的木屑米糠培养基和常规的方法制
作三级种的栽培袋。 由于灰树花特别好氧 , 用于制作栽培袋
的木屑不宜太细 , 粗细以 1∶3比例混匀后使用 ,以利通气。配
方如下:阔叶树木屑 78%,米糠 20%, 蔗糖 1%, 石膏 1%, 培
养基含水量 60% ~ 70%。
2 研究方法
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 , 用直径 5 mm的打孔器切取同质
等量的在 PDA培养基上培养好的灰树花菌块 , 分别接种于含
有 PDA培养基 、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和 MEA培养基的培养
皿一侧 , 每种培养基各做 3个重复 , 置于培养箱中 25℃避光
培养 , 每周观察一次培养特性。培养特性的观察内容包括宏
观特征和微观特征。 宏观特征有生长速度 , 菌落生长新区的
特征 , 菌落的颜色 、结构和质地及其变化 ,培养基的颜色变化 ,
培养物的气味 , 酚氧化酶的检测结果等。 微观特征有生长新
区的菌丝体 、气生菌丝体和基内生菌丝体的类型和分隔情况;
担子的形成和发生情况;无性孢子包括厚垣孢子 、分生孢子和
分生节孢子(粉孢子)的产生情况及其特征;特殊结构如囊状
体和刚毛的有无及其特征;晶体的有无及形状等。
酚氧化酶(漆酶)检测:用 0. 1 mo l /L愈创木酚的乙醇溶
液(0. 5 g愈创木酚溶于 30m L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中)滴
定菌落边缘 , 当有酚氧化酶存在时 , 滴定区域变成浅红色。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用直径 5 mm 打孔器切取
同质等量的已经培养好的灰树花菌块 ,接种于 PDA平板培养
基的中心 , 分别置于 5、 15、22、 25、28、 34 ℃条件下培养 ,每个
温度设 3个重复。定时测量菌落半径。
不同 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选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 ,
pH值设 6个梯度:4、5、 6、 7、8、 9, 每个梯度设 3个重复 ,用不
同梯度的 pH缓冲液调节培养基的 pH值 , 接种方法用直径 5
mm打孔器切取同质等量的已经培养好的灰树花菌块 , 接种
于马铃薯综合平板培养基的中心 , 置于 25℃条件下培养 , 定
期测量菌落生长半径 。
3 灰树花液体菌种的栽培技术
一级种培养基的筛选:选择 PDA培养基 、马铃薯半组合
培养基和马铃薯综合培养基培养试管斜面一级种 , 观察不同
培养基对菌落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的影响 [ 3] 。将同质等量的
灰树花菌块分别接种于试管斜面中心 ,放入培养箱中 25℃培
养。每种培养基做 3个重复 , 每 24 h观察一次 , 测定菌落半
径 , 观察菌落的生长势 ,从中筛选适合于灰树花一级种生长的
培养基。
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按照不同的液体菌种配方 ,
制作液体培养基 , 对 5种液体培养基进行筛选。在 100m L的
三角瓶中倒入 60 mL的液体培养基 , 切取 PDA培养基上的直
径为 5. 0mm同质等量的菌块 6 ~ 8块 , 放入液体培养基中 , 然
后封好三角瓶塞。置于摇床中 25℃培养 10 d, 转数为 120 r /
m in, 每天观察和记录菌丝的生长情况 , 从而筛选出灰树花菌
丝生长速度最快 、成本最低的液体培养基。
三级种栽培袋的制作与培养:栽培袋制作流程为拌料→
装袋→高压灭菌→接种→培养。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培养好并
摇匀的液体菌种倒入已经灭菌的三级种栽培袋中 , 每个栽培
袋大致倒入 10 mL,封好袋口 , 放入培养箱中避光培养。放置
栽培袋时 ,袋与袋之间留下一点空隙 ,以利于空气的流通和温
度的传递。根据灰树花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灰树花菌丝生长的
最适温度范围(20 ~ 25℃), 要使培养箱内保持恒定的温度 23
℃, 平稳的相对湿度 60% ~ 70%, 并保证温箱内适时通风和
充足的氧气。
灰树花的出菇管理:当栽培袋的菌丝已经达到生理成熟
时 ,即可将菌袋移入菇房内排架上进行出菇管理。
4 结果与分析
4. 1 灰树花菌丝体的培养特性
灰树花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宏观和微观培养特性各有不同。
4. 1. 1 在 PDA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
菌落生长特性:生长速度中等 ,平板在 4周内覆盖。生长
新区均匀 , 升高的浓密的气生菌丝体延伸到生长区的边缘。
菌落白色 ,初为绒毛状 ,后变棉絮状 , 有几分毡状 ,菌落厚。 反
面略呈微黄色。有轻微的奶香味。愈创木酚反应在 40 m in
后滴定区域变成浅红色。
菌丝特征:生长新区的菌丝透明 ,多数为简单分隔 , 少数为
节状分隔 , 简单分枝 ,直径 1. 0~ 4. 5μm。气生菌丝像生长新区
的菌丝, 多数为简单分隔 , 少数为节状分隔;厚壁的纤维菌丝,
不分枝或简单分枝 ,较生长新区菌丝宽, 直径 4. 0 ~ 6. 0μm;厚
垣孢子厚壁 , 很多 , 椭圆形、不规则的纺锤形 、葫芦形 , 大小为
(3. 0 ~ 6. 0)μm ×(5. 0 ~ 14. 0)μm。基内生菌丝节状分隔 , 菌
丝多弯曲 , 互相联结成网状, 内含物丰富 ,直径 1. 0~ 4. 5μm;有
像气生菌丝体中的纤维菌丝;有像气生菌丝体中的厚垣孢子;
晶体小, 八面体形 ,大小为(2. 0 ~ 4. 0)μm×(2. 0 ~ 4. 0)μm。
4. 1. 2 在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
菌落生长特性:生长速度慢 , 但菌丝比在 PDA培养基上
更加浓密 , 平板在 5 ~ 6周内覆盖。生长新区锯齿状 , 升高的
浓密的气生菌丝体延伸到生长区的边缘。菌落白色 , 初为绒
毛状 ,后变棉絮状 , 有几分毡状 , 菌落厚。反面略呈微黄色。
有奶香味。愈创木酚反应在 1d后滴定区域变成浅红色。
菌丝特征:生长新区的菌丝透明 , 多数为简单分隔 , 少数
为节状分隔 ,简单分枝 ,直径 1. 0 ~ 4. 5μm。气生菌丝像生长
新区的菌丝 , 多数为节状分隔 ,少数为简单分隔;厚壁的纤维
菌丝 ,不分枝或简单分枝 ,宽 , 直径 4. 0 ~ 6. 0 μm;厚垣孢子椭
圆形 、不规则的纺锤形, 大小为(3. 0 ~ 6. 0)μm ×(5. 0 ~ 14. 0)
μm。基内生菌丝多数为节状分隔 , 少数为简单分隔 , 更弯曲 ,
直径 1. 0 ~ 5. 0μm;有像气生菌丝体中的厚垣孢子;晶体小 ,
八面体形 , 大小为(2. 0 ~ 8. 0)μm ×(2. 0 ~ 8. 0)μm。
4. 1. 3 在 M EA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
菌落生长特性:生长速度中等 ,平板在 4周内覆盖。生长
新区均匀 ,稀疏的绒毛状紧贴生的气生菌丝体延伸到生长区
的边缘。菌落白色 ,绒毛状 ,气生菌丝体稀疏 , 老区菌丝较密 ,
有不规则分布的菌丝丛。反面无变化。有轻微的奶香味。 愈
创木酚反应在 3 d内不变色。
菌丝特征:生长新区的菌丝较细 , 多数为节状分隔 , 少数
为简单分隔 , 简单分枝 ,直径 1. 0 ~ 5. 0 μm;厚垣孢子厚壁 , 圆
50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5卷
形 、洋梨形、椭圆形 ,内含物丰富 ,大小为(5. 0~ 6. 0)μm ×(5. 0 ~
14. 0)μm;气生菌丝多数为节状分隔 , 少数为简单分隔 ,但是
菌丝更细 , 直径 1. 0 ~ 3. 0 μm;厚壁的纤维菌丝 , 不分枝或简
单分枝 , 直径 2. 0~ 5. 0μm;有像生长新区的厚垣孢子;基内
生菌丝多数为节状分隔 , 菌丝多弯曲 , 菌丝内含物丰富 ,直径
1. 0 ~ 5. 0μm;晶体小 , 八面体形 , 大小为 (2. 0 ~ 6. 0)μm ×
(2. 0 ~ 6. 0)μm。灰树花菌丝体的微观特征见图 1。
图 1 灰树花菌丝体的微观特征
1.薄壁菌丝;2.纤维菌丝;3.厚垣孢子
4. 1. 4 不同温度对灰树花菌丝生长的影响
培养 13 d时不同温度对灰树花菌丝生长影响的试验结
果见图 2。由图 2可以看出 ,灰树花在 5℃基本不生长 , 在 15
℃时虽能够生长 , 但菌丝生长势非常弱 , 菌丝细弱 ,稀薄 , 只有
在背光的情况下 , 可以勉强可见一个透明的菌丝圈;而在 20 ~
25℃时生长最好 , 是生长的最适温度 ,此时菌丝生长快 , 非常
旺盛 , 粗壮 ,浓密;在 28℃时菌丝生长量又开始下滑 , 34 ℃时
更少。由此可见灰树花是一种中温菌种 ,生长所需温度中等 ,
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 20 ~ 25℃。
图 2 不同温度对灰树花菌丝生长的影响
4. 1. 5 不同 pH值对灰树花菌丝生长的影响
培养 13d时不同 pH值对灰树花菌丝生长影响的试验结
果见图 3。由图 3可以看出 , 灰树花菌丝在试验选定的 pH
值为 4 ~ 8之间都能生长 , 在 pH =4 ~ 5之间生长量一直呈上
升趋势 ,在 pH =5 ~ 8之间呈下降趋势 ,菌丝半径最大值在 pH =
5处 ,最适宜灰树花菌丝生长的 pH值为 5 ~ 6。
图 3 不同 pH值对灰树花菌丝生长的影响
4. 2 3种试管斜面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灰树花菌丝在 3种试管斜面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见图
4。从图 4上的菌丝生长曲线可以看出 , 尽管培养特性的研究
表明灰树花菌丝在 PDA和马铃薯半组合平板培养基上都能
较好地生长 ,但在 PDA斜面培养基上却很难生长 ,接种后 8 d
菌丝才开始勉强恢复生长 ,在马铃薯半组合斜面培养基上的
生长状况要较 PDA培养基稍好一些 , 但是生长速度也很慢 ,
菌丝稀薄 , 长势很弱。而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上 , 菌丝 3 d就
可以恢复生长 , 而且长势较旺 ,菌丝粗壮。这可能是由于灰树
花是一种非常好氧的真菌 ,带有棉塞的试管中的小环境较培
养皿中的小环境缺少氧气 ,菌体相对就需要更充分更适宜的
营养才能较好地生长 , 因此马铃薯综合培养基可以选作灰树
花一级种的培养基。
图 4 灰树花菌丝在不同一级种培养基上的生长半径
4. 3 在 5种二级液体培养基中菌体生长状况的比较
灰树花菌体在 5种二级液体培养基中培养 10 d后菌丝
生长情况见表 1。由表 1可以看出 , 配方 1和配方 4极不适合
灰树花的液体培养;配方 2菌丝生长较快 , 菌球均匀 , 菌丝量
也最多;配方 3和配方 5差不多 ,菌丝长势一般 , 菌丝量也较
少。因此 ,最适合灰树花生长的液体培养基是配方 2(马铃
薯—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由试验结果还可以看出 , 所
有液体菌种长满菌液的时间大都为 10 d, 10 d后如若继续进
行摇瓶培养 , 菌量不会增加 ,菌丝生长势反而会衰退。 因此 ,
液体菌种的应用比常规固体原种一般长满菌袋的 40 d时间
减少了 30 d,能大大地缩短整个栽培过程的生长周期 ,显著地
增加经济效益。
4. 4 栽培袋发菌情况和出菇管理措施
由于液体菌种菌龄较整齐一致 ,为小球状菌丝体和许多
菌丝片段 , 分散度大 ,接种于固体培养料中 , 可随培养液下渗
到培养料的各个部位 , 形成许多发菌中心 ,所以二级种用液体
菌种接种栽培袋 , 接种后菌丝能迅速恢复生长。菌袋培养 40
d之后 ,菌丝就已基本长满菌袋 ,开始在培养基表面长成浓密
的菌被 , 并逐渐隆起 ,形成乳白色的凸起状物 , 表明菌丝已经
达到生理成熟要进入出菇阶段。而用固体二级种接种栽培
袋 ,栽培袋需要 50 ~ 55 d才能长满菌丝和达到生理成熟 , 可
51第 3期              池玉杰等:灰树花的培养特性与液体菌种栽培技术         
见用二级液体菌种制作的栽培袋比用固体原种制作的栽培袋
发菌时间可缩短 10 ~ 15 d。栽培袋生理成熟后即可移入到光
线充足的菇房内排架 ,接受光照刺激 , 进行出菇管理。这一阶
段一般需要 50 lx的散射光 , 以刺激原基的形成。排架时菌袋
的排放要适当稀疏一些 , 以免相互遮挡光线。在适宜的温度
(18 ~ 25℃)条件下 ,经过一段时间 (7 ~ 10 d)的培养和光线
刺激之后 , 培养基中部表面隆起的顶部逐渐长大 , 并由乳白色
转变成灰黑色 , 颜色的变化一般需 2 ~ 3 d,表面有皱褶状的凹
凸 , 还会分泌出淡黄色的水珠 , 即灰树花的原基 ,当原基颜色
转为黑褐色时水珠消失。当看到菌袋中部已经出现原基时 ,
要及时撤掉下盖 , 以防止阻碍原基的进一步长大 , 但上盖依然
可盖 1~ 2 d。当原基直径达 2 ~ 3 cm时 ,去掉上盖 ,让灰树花子
实体得到更多的光照 ,这样子实体就会从袋口直接长出 , 渐渐
长大 ,但此时袋口还不要开得太大。开袋太早或太迟均会影响
子实体的形成和产量, 袋口也要随着子实体的大小逐渐打开,
不要同时全部打开袋口 , 一定要注意只能让原基从袋口中央长
出 ,这样才会收获质量较高的子实体。如果袋口打开太大 , 菌
丝获得氧气后原基就会在袋口周边生长 ,长出的子实体不仅非
常散乱而且很小 ,甚至产生畸形菇 , 这样就会降低灰树花的产
量和商业价值。当原基颜色加深 ,由白色转为灰黑色时 , 就必
须增加培养室内的光照强度 ,此时要有 200 lx以上的光照刺激
原基 ,使其进一步分化和长大 ,这时如果光强度不够 , 原基菌膜
就会不断加厚 ,使子实体停止分化和长大。在搬移菌袋和开袋
操作时, 应轻拿轻放 ,切勿抛摔, 不能损伤袋中灰树花的原基,
因为灰树花的原基十分脆弱 ,而且一旦损伤很难再重新生长。
菌盖形成时 ,要有 200 ~ 500 lx的光照 ,菌盖的分化和颜色才能
正常 ,成活率也较高。光线不足的环境, 子实体分化困难 , 菌盖
多畸形, 朵形不正常 ,色泽浅 ,呈白色。
表 1 在不同液体培养基中菌体生长状况的比较
配方编号 配方名称 菌体生长情况
1 玉米粉—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 10d时接入的菌体没有太大的变化
2 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 菌丝长势很好 ,多为小米粒状的均匀小菌球充满全部菌液 ,中间夹杂有零星碎屑 、不规则的小菌
球(5~ 10mm), 10 d时菌丝量最多
3 麦麸—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 菌丝长势一般 ,接入的菌块长成圆形菌球 ,直径 5mm 左右 ,夹杂有少量碎屑 , 10 d时菌丝量不多
4 玉米粉—蔗糖—蛋白胨培养基 10d时接入的菌体没有太大的变化
5 酵母膏—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 菌丝长势一般 ,接入的菌块长成圆形 、椭圆形菌球 ,底部有一层似小米粒状的菌球 ,约 1mm , 10 d
时菌丝量少
  菌袋开袋之后的管理工作 ,除了需要较强的光照之外 , 还
有水分管理和通风换气。灰树花菌株迁西二号子实体生长的
最适温度为 25 ℃。这一阶段需保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
(85% ~ 95%)。空气相对湿度低于 80%, 子实体容易干死 ,
尤其是幼小的子实体特别敏感。 空气相对湿度接近 100%
时 , 原基容易烂掉。要加大空气喷水量 , 菇房每天需喷水和洒
水 2 ~ 3次 ,即早 、晚或早 、中 、晚各一次。同时灰树花又是一
种需氧量很大的菌类 ,子实体生长期对氧气的需求量比其他
食用菌多 , 是所有菇类中需氧量最多的种类 , 所以菇房每天需
要通风 , 更换空气 5 ~ 6次 , 每次 20m in, 使菇房内空气保持新
鲜 , 以保持室内的氧气含量 ,促进子实体会迅速长大。人工设
置的栽培环境必须十分重视通风换气。通风透气不良 、氧气
不足的栽培场所 , 菌盖易畸形 , 为珊瑚状 ,开片困难;严重缺氧
时 , 子实体停止生长甚至霉烂。调节好通气和保湿这对矛盾 ,
是灰树花栽培管理的难点。根据菌种的特性 , 温度应维持在
25℃左右。总之 , 原基形成 、分化阶段与子实体生长阶段的
管理是灰树花栽培是否成功的关键。
在正常情况下 , 进入菇房中的菌袋在 20 ~ 25℃下 ,经过
10 ~ 15 d的培养 ,灰黑色的小子实体原基就会长出菌袋中部
表面 , 初期成团 ,如脑状 , 有皱褶 , 会分泌黄色小水株 (注意保
护 , 不能抹掉这些水珠), 逐渐长大后 , 形似珊瑚 , 并开始出现
朵片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 ,扇形菌盖分化 , 形成覆瓦状重
叠 , 越长越大 , 菌盖表面的颜色也由深灰黑色慢慢变成浅灰
色 , 菌盖下面的白色子实层也逐渐发育形成 , 并出现菌孔。扇
形菌盖幼时向上翘起 ,子实体长大后向上翘起的角度慢慢变
小 , 逐渐接近平展。过分成熟的子实体 , 扇形菌盖向下弯卷 ,
成熟的子实体 , 孢子向外飞散 , 菌盖的颜色变成灰白色。从出
现脑状皱褶的小子实体到长大成熟一般需要 15 ~ 18 d。
4. 5 栽培后获得的灰树花子实体的形态特征
采收后获得的灰树花菌株迁西二号的子实体朵型中等 ,
见图 5、图 6。形态特征如下:子实体形似盛开的莲花 ,上部多
分枝的小短柄和扇形菌盖重重叠叠 ,珊瑚状成丛;下部有一个
总的菌柄 , 肉质。小菌盖宽 2 ~ 5 cm ,灰白色 , 表面有细的或干
后坚硬的绒毛 , 老熟后光滑 ,边缘薄或略钝 ,内卷。菌肉白色 ,
厚 1 ~ 3mm , 管孔延生 ,孔面白色至淡黄色 , 管口多角形 , 每毫
米 1 ~ 3个小孔。担孢子无色 , 光滑 ,卵圆形至椭圆形 , (5. 0 ~
7. 5)μm ×(3. 0 ~ 3. 5)μm。
图 5 灰树花成熟的子实体
图 6 灰树花的担孢子(下转 58页)
52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5卷
土壤改良与管理。
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采取各种手段 , 如施肥 、改土等 ,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 是土壤管理的核心 , 是从根本上提高土
壤肥力 、改良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关键。土壤有机质主
要来源于生物(植物)残体或有机肥 ,正常的自然土壤或农田
土壤是相对最丰富的。由于强烈的人为搅动 , 富含有机质的
表土在城市绿地土壤中大都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往往是混
杂的底土或母质(生土 ), 其中的有机质和养分 (尤其是速效
成分)含量一般都很低。另外 , 城市街路绿地土壤的残落物 ,
大部分被随时清除 , 很少回归土壤中 ,土壤和植物间的养分循
环被切断 , 这样年复一年就使得街路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趋
于枯竭。
合理施肥:施肥是调节土壤矿物质养分状况和提高肥力
的重要措施 , 必须合理施肥才能达到目的。根据长春市街路
土壤的特点 , 所施肥料应以有机肥料(如各种粪肥 、堆肥 、饼
肥等)和氮素化肥为主 ,由于长春市的土壤偏酸性 , 应忌施酸
性肥料 , 无须施钾肥。又鉴于长春市街路土壤无砂土 , 一次性
施肥量可偏多些 , 无须勤施 , 视实际情况每 2a施一次即可。
施肥时间可选择秋末冬初 [ 4] , 一方面植物已停止生长进入冬
眠期 , 另一方面园林工人在这一段时间又相对有富余时间。
树木施肥深度一般在 30 ~ 60 cm。应大力提倡市直及各区园
林部门自力更生 , 进行堆肥。堆肥是用植物残体(枯枝落叶 、
杂草 、草坪草屑 、秸秆 、泥炭等)及植物性垃圾和其他废物为
主要原料 , 加入适量的畜粪进行堆制 ,经微生物分解和转化而
成的有机肥料 , 其特点是量大 、成本低 、易获得且较卫生 , 应该
成为街路绿地施肥 、改土的主要肥料。
有效改良土壤:树木枝叶用来改土不但可以增加土壤有
机质和植物营养 , 还具有改良土壤物理性质 、使土壤松软透气
等优点。此材料应用于改土上已受到较好的效果 , 建议园林
部门将每年修剪下来的树枝和落叶收集起来放在指定地点待
树木改土时使用。夏季修剪下来的草坪残体可就近埋于两侧
的行道树穴 , 既可减少草坪清运费用 ,又可增加树穴内有机质
的含量 , 可谓一举两得。
改良土壤物理性状:行道树下的土壤 , 因铺装 、踏实等原
因造成通气不良 , 树势衰退。改良土壤过紧状态的最直接方
式就是松土。 每年可选秋末和春初对街路土壤进行两次松
土 , 松土深度一般可在 20 cm左右。松完土后 , 可在树穴内用
木削或碎片进行有机覆盖。
改变人行步道方式:树木周围的沥青地面 、水泥地面及厚
重的水泥砖的紧密铺装都十分不利于土壤通气 , 而这又是我
国多年来最普遍的铺装方式。建议城建和园林部门相互配
合 ,对已设置在树木附近的这类不透气铺装进行改造 ,并在今
后的绿化建设中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铺
装方式是采用上宽 、下窄的倒梯形水泥砖铺设人行道。铺装
后砖与砖之间不加勾缝 , 下面形成纵横交错的三角形孔道 , 利
于通气;在水泥砖下面铺垫 10 cm 后的透气灰土或沙子 ,以稳
固砖块。另外 ,还可以将卵石 、树皮 、木屑等铺设在行道树周
围 ,在上面覆盖有艺术效果的圆形铁格栅 ,既对树木生长大有
裨益 ,又有美学效应。
利用埋条法进行土壤改良:埋条法是我国园林工作者创
造的方法 , 即向大树根区较深处埋设树枝条捆 , 以增强透气
性 ,并结合施有机肥可大大改善树木的营养状况。
4 讨论
杨柳树烂皮病与道路铺装有直接关系 ,而城市绿化用地
土壤的理化性质本身就存在不良的现实 ,由于道路的改造施
工工艺的进步及铺装材料的升级致使土壤的结构成分 、含水
量 、温度 、透气性 、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 使
本来就不良的土壤条件更加恶化。由此导致了已生长多年甚
至几十年的树木迅速衰弱 , 百病骠起 ,加速衰亡 , 新植树木难
以成活。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 , 这种现象也成为城市园林
绿化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彻底地从根本上解决道路铺
装与街路树木生长之间的矛盾及改善城市土壤的质量 , 是当
今园林及市政方面专家学者需要认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参 考 文 献
[ 1]  张崇宝.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寒地城市街路绿地可持续发展 [ J] .
长春大学学报 , 2004, 14(2):85 - 89.
[ 2]  李玉和.城市土壤密实度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利用措施
[ J] .中国园林 , 1995, 11(3):41 - 43.
[ 3]  W ang Yaq in, Wang Jih ong. E ffect of elect ric ferti lizer on so il prop-
erties[ J] . C hinese Geograph ical Science, 2004, 14(1):71 - 74.
[ 4]  王雅琴.施加电肥对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 J] .东北林业大学学
报 , 2005, 33(5):51 - 52.
(上接 52页)
5 结论
菌丝体培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 灰树花在不同的培养
基上的宏观和微观培养特性各有不同。菌体在 PDA和马铃
薯半组合培养基上都能够产生细胞外酚氧化酶 , 说明灰树花
是一种白腐菌。菌丝在 PDA和马铃薯半组合平板培养基上生
长旺盛 ,浓密 ,白色 ,绒毛状至絮状 , 菌落厚;在 MEA培养基上
生长较弱 ,气生菌丝体较稀疏。菌体在 3种培养基上产生的微
观特征包括多数为简单分隔 、少数为节状分隔的薄壁菌丝、厚
壁的纤维菌丝 、圆形至椭圆形的厚垣孢子以及八面体形的晶体
等结构。不同温度对灰树花菌丝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 ,灰
树花菌株迁西二号是一种中温菌种 ,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
是 20 ~ 25℃。不同 pH值对灰树花菌丝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
表明 ,最适宜灰树花菌丝生长的 pH值范围为 pH =5 ~ 6。
灰树花液体菌种栽培的结果表明 , 对于一级试管斜面菌
种 , 在试管中缺少氧气的小环境下 ,只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上
生长良好 , 菌丝粗壮;对于二级液体菌种 , 菌体在马铃薯—葡
萄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较好 , 10 d时菌丝长满培养
液 ,菌丝量也较多。由于采用了斜面母种—液体原种—固体
栽培袋的栽培模式 , 从制种到采收 ,整个生产过程需要 75 ~
80 d,比二级种即固体原种的常规方法缩短 40 ~ 50 d, 而且出
菇也比较整齐 , 便于采收 、管理 , 大大地缩短了生产周期 ,能显
著地提高栽培效率和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 1]  黄年来. 18种珍稀美味食用菌栽培 [M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 , 1997.
[ 2]  黄幸纾. 灰树花多糖及其抗癌作用 [ J] .中国食用菌 , 1994, 13
(1):41 - 43.
[ 3]  陈国朱 ,陈玉先. 灰树花驯化栽培技术 [ J] .中国食用菌 , 1995,
14(4):24.
[ 4]  袁德云 ,章克昌.灰树花液体菌种固体栽培 [ J] .无锡轻工业大
学学报 , 2002, 21(2):164 - 166.
[ 5]  卜庆梅 ,王淑芳 ,梁建光 ,等.灰树花不同配方栽培研究 [ J] . 中
国食用菌 , 2003, 22(6):23 - 24.
[ 6]  程艳丽 ,孙军德 ,华秀英 ,等.不同培养基对灰树花菌丝的影响
[ J] .中国食用菌 , 2002, 21(2):8 - 9.
[ 7]  张松 ,沈如冰 ,乐以成.不同营养基质与条件对灰树花生长的影
响 [ 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03, 12(1):21 - 25.
[ 8]  杜巍 ,李元瑞 ,袁静 , 等.灰树花液体深层培养条件的研究 [ J]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2, 30(1):110 -114.
58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