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hanges of the dike-pond agricultural pattern and water hyacinth invasion in southern China

中国南部基塘区农业模式的变迁与凤眼蓝的入侵


为了探究凤眼蓝(别名凤眼莲, Eichhornia crassipes)入侵中国南部基塘区的主要原因, 对历史文献与档案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凤眼蓝在中国大陆的出现早于1930年。1911年后, 凤眼蓝曾入侵浙江省杭嘉湖平原水网河道。凤眼蓝也是1911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十分常见的水生植物。1911-1980年, 基塘农业是浙江省的杭嘉湖地区和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农业经营模式, 凤眼蓝在这两个地区都曾被用作有机肥。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 长江流域曾推广凤眼蓝栽培技术, 对凤眼蓝进行了大规模的养植, 但1950-1980年的广积肥运动控制了凤眼蓝的繁殖速度和规模。1980年以来, 基塘地区成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镇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区域, 传统的循环农业经营模式普遍被废弃, 同时, 基塘区河网湿地水文生态环境的改变是凤眼蓝入侵中国南部基塘区的主要原因。

Aim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ain reasons and the invasive processes of water hyacinth (Eichhornia crassipes) in the dike-pond district in southern China, we reviewed 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sed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files on the water hyacinth concerning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n its invasion ecology.
Methods We obtained the data through searches and reviews of relevant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files.
Important findings We found that water hyacinth invaded water networks and channels of the Hangzhou-Jiaxing-Huzhou plain from 1911, and was a common aquatic plan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since 1911. The dike-pond system was a typical organic cycling farming system in the two regions between 1911 and 1980, when farmers generally used water hyacinth as organic fertilizer. Although local government extend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water hyacinth from the late 1950s to the 1980s and farmers increased water hyacinth production in large scales, the species was still contained. However, the dike-pond ecological farming systems between the Changjiang River Delta and the Zhujiang River Delta were widely abandoned because of the rapid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water environments of the wetlands deteriorated since 1980. These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situation of aggressive water hyacinth invasion in southern China.


全 文 :植物生态学报 2014, 38 (10): 1093–1098 doi: 10.3724/SP.J.1258.2014.00103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http://www.plant-ecology.com
——————————————————
收稿日期Received: 2014-06-19 接受日期Accepted: 2014-09-07
*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xypan@fudan.edu.cn)
中国南部基塘区农业模式的变迁与凤眼蓝的入侵
周 晴1 潘晓云2*
1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 广州 510070; 2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实验室,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 200433
摘 要 为了探究凤眼蓝(别名凤眼莲, Eichhornia crassipes)入侵中国南部基塘区的主要原因, 对历史文献与档案资料进行了
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凤眼蓝在中国大陆的出现早于1930年。1911年后, 凤眼蓝曾入侵浙江省杭嘉湖平原水网河道。凤眼蓝
也是1911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十分常见的水生植物。1911–1980年, 基塘农业是浙江省的杭嘉湖地区和广东省珠江三角洲
地区的典型农业经营模式, 凤眼蓝在这两个地区都曾被用作有机肥。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 长江流域曾推广凤眼蓝栽培
技术, 对凤眼蓝进行了大规模的养植, 但1950–1980年的广积肥运动控制了凤眼蓝的繁殖速度和规模。1980年以来, 基塘地区
成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镇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区域, 传统的循环农业经营模式普遍被废弃, 同时, 基塘区河网湿
地水文生态环境的改变是凤眼蓝入侵中国南部基塘区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凤眼蓝, 杭嘉湖平原, 桑基鱼塘, 珠江三角洲, 湿地
Changes of the dike-pond agricultural pattern and water hyacinth invasion in southern China
ZHOU Qing1 and PAN Xiao-Yun2*
1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graphy, Guangdong Public Laboratory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Guangzhou 510070, China;
and 2Institut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for Biodiversity Scienc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Aim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ain reasons and the invasive processes of water hyacinth (Eichhornia crassipes)
in the dike-pond district in southern China, we reviewed 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sed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files on the water hyacinth concerning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n its invasion ecology.
Methods We obtained the data through searches and reviews of relevant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files.
Important findings We found that water hyacinth invaded water networks and channels of the Hangzhou-
Jiaxing-Huzhou plain from 1911, and was a common aquatic plan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since 1911. The
dike-pond system was a typical organic cycling farming system in the two regions between 1911 and 1980, when
farmers generally used water hyacinth as organic fertilizer. Although local government extended cultivation tech-
niques for water hyacinth from the late 1950s to the 1980s and farmers increased water hyacinth production in
large scales, the species was still contained. However, the dike-pond ecological farming systems between the
Changjiang River Delta and the Zhujiang River Delta were widely abandoned because of the rapid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water environments of the wetlands deteriorated since 1980. These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situation of aggressive water hyacinth invasion in southern China.
Key words biological invasion, Eichhornia crassipes, Hangzhou-Jiaxing-Huzhou plain, mulberry dike-pond,
Zhujiang River Delta, wetlands

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为雨久花科凤眼
蓝属多年生浮水草本植物, 别名有凤眼莲、水葫芦、
水浮莲等, 原产于巴西, 1901年从日本引入中国台
湾作观赏花卉(李振宇和解焱, 2002)。目前仍缺乏
1901年以来凤眼蓝在中国大陆引入、扩散的历史格
局研究。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和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
区都是中国南方典型的水网平原地区和传统循环农
业模式——基塘农业集中的地区(钟功甫等, 1993)。
本文作者依据最新发现的一些历史资料, 结合凤眼
蓝入侵生态学研究的成果, 分析了1911年以来凤眼
蓝种群扩散与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和广东省珠江三角
洲地区农业经营模式变迁之间的关系, 以期增进学
1094 植物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14, 38 (10): 1093–1098

www.plant-ecology.com
界对凤眼蓝入侵中国问题的理解。
1 1911–1930年中国南部基塘区的凤眼蓝
1.1 浙江省杭嘉湖平原与宁绍平原的凤眼蓝
我们依据相关历史资料, 认为凤眼蓝在中国大
陆出现的时间是在1911年前后。因为早在吴翯皋和
程森(1923)修纂的《德清县志》卷二的“方志物产”
中就详细记载了浙江德清县凤眼蓝的植株形态与生
长特性。德清县位于杭嘉湖平原西部。《德清县志》
从1915年开始编撰, 至1923年成书。《德清县志》对
当地的凤眼蓝有如下描述: “叶似玉簪, 茎有节, 高
出水上。花有黄、紫、白三色, 滋生极速, 而不能供
田、地、鱼、畜之用。闻其种来自日本, 民国元年
始见于湖墅及拱宸桥以上。嗣则充塞于杭嘉湖航路。
大吏令人打撩, 竟不能绝其种, 抑打撩者多随便处
置, 故劳而无功, 时人谓之革命草, 五年以后经冰
冻始绝。” 这里描述的凤眼蓝叶和花的形态是: 叶
的形态如同玉簪, 茎有明显的节, 并且茎叶都高出
水面; 特别指出花有黄色、紫色、白色三种颜色, 与
《中国植物志》中对凤眼蓝花的特征描述相符(吴国
芳等, 1997)。
《德清县志》中有关凤眼蓝的记载明确说明凤
眼蓝为外来入侵物种, 自日本传入, 在杭嘉湖平原
地区河网航道中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德清县志》
也指出, 当地对凤眼蓝没有作农业方面的利用, 即
用作稻田、桑地的绿肥与鱼、牲畜的饲料。在1912
年凤眼蓝只是分布于杭州城北部的湖墅镇拱宸桥一
带, 这里为京杭大运河的末段, 水运繁荣, 运河两
岸居民密集。凤眼蓝首先在这一段运河航线中出现,
后来很快遍布于杭嘉湖平原北部地区的河网中。当
地人将凤眼蓝称为“革命草”, 是因为这种水生植物
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才在当地大量扩散。《德清县
志》中提到, 直到1917年由于出现极端寒冷天气、
河水冰冻, 大部分凤眼蓝种群才在杭嘉湖河网中
灭绝。
杭嘉湖地区的水网发达, 1912至1916年凤眼蓝
生长繁殖迅速, 已严重影响了杭嘉湖水网地区的航
道行船。当地的地方官命人打撩, 但不能控制凤眼
蓝的生长。表明在当时的水网环境之下, 用机械打
捞方法不能控制凤眼蓝种群的扩散和爆发。
1911年以后, 在紧邻杭嘉湖平原的宁绍平原,
凤眼蓝也大量出现于当地的池塘、湖泊等水体中,
1948年成书的园艺学文献《花经》(黄岳渊和黄德邻,
1985)中这样描述辛亥革命以后浙江地区凤眼蓝的
繁殖情况:
“革命花系土名, 水生草类也。据乡人谓, 此花
在昔从未见过, 自革命共和以来, 池塘中茁生极多,
且蔓延甚速。初生于浙之奉化, 旋漂游各地, 现则处
处皆有之。……革命花为一年生之宿根草本, 高约
七八寸, 浮游水面, 根不着泥; 茎叶肥大, 而内充
空气, 故能浮游水上, 不致下沉, 茎圆而肥, 色黄
绿, 于伏天开蓝色小花, 簇生叶间; 花密集成串,
长达四五寸, 色甚明媚; 凭水泛开, 可撩起以栽于
水盆, 不必加土, 置诸阴处, 花可经一周而不凋, 花
后仍投入池内, 翌年即长满一池, 此花栽培, 洵花
中之最简便者。”
这段文字对“革命花”的来源、形态特征等都有
较详细的阐述。从《花经》中描述的形态特征来看,
这里的“革命花”就是凤眼蓝。文献首先描述了叶柄
膨大成囊状并具有气室, 接着详细地描述了穗状花
序和花于叶丛中抽出的特点, 当地人多将凤眼蓝作
为观赏植物养植在池塘中, 同时对其进行越冬保
护。1911年凤眼蓝传入绍兴一带后在当地的池塘中
大量繁殖, 加上钱塘江以南的宁绍平原地区冬季温
度较杭嘉湖地区高, 冬季虽然出现极端寒冷天气,
但是分布于宁绍平原地区的多数凤眼蓝种群可能没
有在冬季灭绝。由于宁绍平原和杭嘉湖平原南部同
属钱塘江水系, 两地的河网通过浙东运河与浙西运
河相连接, 两地之间的水路航运、经济、文化活动
交往都十分频繁, 因此凤眼蓝很容易从宁绍地区被
再次引入杭嘉湖地区。
1.2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凤眼蓝
凤眼蓝在珠江三角洲的出现早于1930年。1929
年中山大学的陈焕镛、蒋英等都曾在珠江三角洲地
区采集凤眼蓝标本(图1)。图1 A是1929年5月25日蒋
英在广州花地田中采集的凤眼蓝, 经E. D. Merrill鉴
定为Eichhornia crassipes。性状描述为草本, 叶中膨
大, 充空气, 花紫色; 图B、图C为陈焕镛在广州市
邻近龙眼洞旷野池塘中采集的凤眼蓝标本, 性状描
述为浮生草本, 花瓣青莲色, 有斑点, 淡蓝, 中心黄
绿色, 标本均鉴定为Eichhornia crassipes。
据中国植物学会广州分会的调查, 1952年以前
凤眼蓝就已经是广州常见的经济植物, 在广州及周
边地区, 凤眼蓝有大水萍、洋水仙、日本水仙等别
周晴等: 中国南部基塘区农业模式的变迁与凤眼蓝的入侵 1095

doi: 10.3724/SP.J.1258.2014.00103



图1 采自珠江流域的凤眼蓝标本(1929年,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A, 广州花地田中的凤眼蓝(采集号425; 标本
号1538)。B, C, 广州市郊区池塘中的凤眼蓝(采集号7610; 标本号9254)。
Fig. 1 Specimens of Eichhornia crassipes collected from the Zhujiang River catchment in 1929 (all the specimen pictures were
provided by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Herbarium). A, Eichhornia crassipes in the Paddy Field in Guangzhou Huadi (collection
No. 425, specimen No. 1538). B, C, Eichhornia crassipes in the ponds of Guangzhou’s suburbs (collection No. 7610, specimens No.
9254).


名(中国植物学会广州分会, 1952; 中国科学院华南
植物园, 2007)。
珠江三角洲的历史文献中还记载了1930年以前
的凤眼蓝。如《龙山乡志》①记载:
“洋水仙, 叶如鼠耳, 枝中空起一泡, 花蓝色,
丛生水中, 势如滋蔓……叶成球, 被多黑须”。
龙山位于顺德县北部, 处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
的核心位置, 这段文字是根据清末到民国初期顺德
乡绅的实地考察报告《采访册》所编录, 反映了1930
年以前顺德一带凤眼蓝的形态特点及其生长、繁殖
情况。凤眼蓝的叶顶端微尖, 基部宽楔形, 幼叶为浅
心形, 质地厚实, 两边微向上卷, 顶部略向下翻卷,
形态如同老鼠的耳朵。《龙山乡志》也明确提到叶柄
中部具有膨大的气囊, 花瓣为蓝色, 还补充描述其
叶基生, 呈莲座状排列的形态, 并记载了发达的棕
黑色的须根形态, 并指出凤眼蓝丛生于水中, 繁殖
迅速, 种群增长极快。
2 百年来基塘区农业模式的变迁与凤眼蓝
入侵
人类是地球上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干扰的主要
生物类群。人类活动不仅增加了干扰的强度和频度,
还打破了物种传播的自然地理屏障。人类活动干扰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生物入侵: 第一, 提供
了空的生态位(Mack et al., 2000); 第二, 增加扩散
和传播; 第三, 通过影响自然干扰体系而促进入侵
(Johansson & Nilsson, 1993; Stromberg et al., 1997)。
这些入侵生态学的研究结论也基本适用于百年来凤
眼蓝在中国的入侵历史格局。基塘系统是中国特有
的土地利用形式, 是在陆地生态系统与淡水生态系
统间进行频繁能量交换、转换和物质循环过程的农
业生态系统。桑基鱼塘是水陆相互作用最强的基塘
系统, 浙江省的杭嘉湖地区和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
地区都曾是中国桑基鱼塘集中分布的地区(钟功甫
等, 1993)。凤眼蓝在这两个地区的入侵过程与当地
桑基鱼塘农业模式变迁有着直接的联系。
2.1 传统循环农业模式——桑基鱼塘的长期存在
抑制了凤眼蓝的扩散
1910年前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成一个面积
超过100万亩的桑基鱼塘地区(钟功甫等, 1987)。大
约在1911至1930年珠江三角洲顺德龙江一带桑基鱼
塘区的农家利用凤眼蓝饲猪①, 广州珠江一带的农
民也常捞取凤眼蓝作家畜饲料(侯宽昭, 1956)。顺德
等地普遍利用凤眼蓝制作绿肥饲鱼, 使鱼塘可以产

① 周廷干(1930). 重修龙山乡志. 卷四, 刻本, 佛山市南海区图书馆藏.
1096 植物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14, 38 (10): 1093–1098

www.plant-ecology.com
出肥效更好的塘泥作为桑地的肥料。据1954年广东
省农林厅调查, 顺德新石松乡的丰产户何桂胜, 在
每年农历的7月底大量搜集处于旺盛生长期的凤眼
蓝, 堆在桑基鱼塘的塘边制成绿肥饲鱼。堆制凤眼
蓝绿肥时, 先在塘边留出大约10 m2的面积, 在这个
空间插竹竿制作围栏, 搜集的凤眼蓝堆积在里面,
堆高1.5–2.0 m, 经过几天, 待凤眼蓝变得很柔软后,
再盖上一层薄泥浆以催促发酵、腐烂, 然后推落塘
中作鱼的饲料。这种方法也使鱼塘底部塘泥的有机
质丰富起来, 以供甘蔗的需要(广东省人民政府农
林厅, 1954)。佛山市南海区1959年的地方档案中记
载: 当地用凤眼蓝制作绿肥: 用40%的凤眼蓝, 40%
的塘泥和20%的猪屎、蚕屎、人粪等堆沤, 经发酵
5–7天后投入池塘(南海县委委员会, 1959)。珠江三
角洲桑基鱼塘区的农民在桑地的耕作与管理中较多
地利用天然繁殖的凤眼蓝。例如, 冬季和春季降水
较少, 农家在桑地上铺盖凤眼蓝以保持土壤湿润;
施用凤眼蓝可增强桑地土壤的肥力。桑基鱼塘区冬
季还要进行干塘, 将塘泥捞到桑地上, 塘泥风干后
再覆盖上一层凤眼蓝, 可以有效地降低桑地春旱的
发生。此外, 在桑地铺凤眼蓝也可减少白锈病对桑
树的危害; 桑树新芽萌发时, 桑地往往有蝼蛄为害,
这时将凤眼蓝铺于桑地, 蝼蛄以凤眼蓝作为食物,
可以减少对桑树新梢的为害(赵鸿基等, 1957)。
与此相反, 杭嘉湖平原桑基鱼塘区的农民没有
选择凤眼蓝作绿肥和饲料的农业习惯, 《德清县志》
(1923)中说明了当时当地人认为凤眼蓝不能供田、
地、渔、畜之用。杭嘉湖桑基鱼塘区的农家普遍饲
养湖羊积肥, 而湖羊的主要饲料是桑叶和其他水草
等。同时, 桑基鱼塘区的池塘养殖多以鱼苗和青鱼
为主, 鱼苗的饲料主要是黄豆、豆饼等, 而青鱼的主
要饲料是螺蛳等。杭嘉湖地区水网发达, 水面广阔,
当地农民习惯利用菱(Trapa bispinosa)作为桑地的
绿肥, 多在水域种植水生植物菱, 菱的种植及生长
区域占据了凤眼蓝适宜生长的生境。因此, 虽然
1952年以前在杭嘉湖地区河流中凤眼蓝已是常见的
水生植物(裴鑑和单人骅, 1952), 但当时并没有出现
目前这种大规模堵塞河道的情形。在杭嘉湖地区,
1960年前后至1980年前后的乡村广积肥运动中, 因
为需要种植更多的水生植物以扩大绿肥产量, 推广
栽培凤眼蓝, 在这一时期, 由于当时在杭嘉湖地区
自然繁殖的凤眼蓝种群不能满足大量积肥的需求,
因此农业机构研究并推广了许多凤眼蓝的高产栽培
技术。例如, 选择在肥沃的静水面放养凤眼蓝, 每亩
水面放养25 kg左右的种苗。在开始养植时, 为防止
凤眼蓝被水流冲散, 四周还用竹竿围上大方格; 在
生长不好的水面, 每隔10–15天施一次人粪尿或畜
粪尿, 或者设法搅动水底, 使底泥中的养分释放出
来供凤眼蓝根系吸收(董振丕, 1958)。
在1950–1960年间, 中国南方的许多地区都将
凤眼蓝作为猪饲料推广(李振宇和解焱, 2002), 在
1960–1980年间, 凤眼蓝促进了我国农业、畜牧业和
渔业的发展(徐汝梅和叶万辉, 2003)。由于传统的循
环农业经营模式还在持续, 在集体经济的广积肥运
动中, 杭嘉湖地区的许多农村还通过人工繁殖、打
捞凤眼蓝做绿肥, 当时凤眼蓝在杭嘉湖地区还没有
出现今天这样在河网中大规模入侵的生态灾难。但
是, 1950年以前, 在凤眼蓝全年都可生长的珠江三
角洲流域的河涌池沼中, 凤眼蓝繁殖迅速, 常壅塞
水道(中国植物学会广州分会, 1952)。
1980年以来, 杭嘉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顺德、
南海一带都转变为乡镇企业、工业生产最集中的地
区, 曾经普遍存在的桑基鱼塘传统循环农业经营模
式普遍被废弃。这些地区因经济发展转向以工商业
为重, 农业经营收益低下, 人们不再致力于有机绿
肥的收集与沤制, 因此凤眼蓝不再被大量收集以用
作绿肥和饲料。1980年以来在急速向城镇化和工业
化转变过程中, 这些地区的工业、生活污水排放量
剧增, 同时农业生产中大量的化肥投入, 养殖业(如
养鱼、养猪等)中人工饲料投入比例剧增, 加剧了水
网水体的富营养化, 促进了凤眼蓝的生长。1980年
以来, 考虑到凤眼蓝对河流水体污染的修复作用,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曾试验利用凤眼蓝净化污染水体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 1986)。但是, 从1980
年以来, 传统的循环农业经营模式在两个地区基本
被弃用, 凤眼蓝迅速成为当地的严重入侵物种。在
高温、年降水量比杭嘉湖更为丰沛的珠江三角洲地
区, 凤眼蓝周年可以生长繁殖, 越冬种群基数大,
珠江三角洲成为凤眼蓝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2 水利改造与凤眼蓝种群扩散
在经历了1950年以来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改造
工程之后, 中国南方的很多地区尤其是杭嘉湖平原
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河网形态与水文环境都发生了
重大的改变。如杭嘉湖平原水网在经过1950年以来
周晴等: 中国南部基塘区农业模式的变迁与凤眼蓝的入侵 1097

doi: 10.3724/SP.J.1258.2014.00103
的联圩并圩和圩区整治后, 至2004年杭嘉湖平原被
改造为3 096个人造圩区(周岚, 2004)。联圩之后, 原
水网中的许多中、小支流与河港都被堵塞, 成为大
圩内的内河, 杭嘉湖圩区的水网明显朝着强干弱枝
的方向发展(林有祯, 1997); 珠江三角洲地区, 1950
年以来施行的则是联围筑闸水利改造: 1950年以前
珠江三角洲有2 000多个小围, 至1983年, 区内形成
万亩以上的大堤围71条(李平日等, 1991)。珠江三角
洲地区强干弱枝的发展态势与杭嘉湖平原水网相
同。杭嘉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水利改造之
后, 总体的水文特点是干河水位抬升, 圩区内的河
港死水化现象十分严重, 这样的河网水文环境适宜
凤眼蓝的繁殖。圩区内众多流速缓慢的小河为凤眼
蓝提供了极易繁殖的生境。据杭嘉湖平原东缘上海
等地的实地观测, 相对闭塞的河流中常常是凤眼蓝
长满整个水面 , 形成大面积的水上草垫(金樑等,
2005)。
3 结论和讨论
1912–1949年, 凤眼蓝在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和
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是十分常见的水生植
物。这一时期, 凤眼蓝在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已出现
大规模入侵的情况, 但是1917年冬季发生的极端低
温事件曾使凤眼蓝在该地区几近自然灭绝。1980年
以前杭嘉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都是传统的桑基
鱼塘农业区, 农家在基塘农业经营中需投入大量有
机肥。凤眼蓝被当地农民用作绿肥, 特别是珠江三
角洲地区的基塘区有着更长的凤眼蓝利用历史。
1950–1980年间, 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杭嘉湖地区都
曾大量养植凤眼蓝, 并没有形成生态灾难, 当时因
大量使用凤眼蓝作肥料和饲料, 传统循环农业经营
模式防止了凤眼蓝的扩散。中国南部的基塘区都是
人工水网区, 1950年以来的农田水利改造使基塘区
的河网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凤眼蓝的规
模生长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水环境。1980年以来,
随着基塘区城镇工业的发展, 废水排放量剧增, 水
体污染加剧, 人们又希望通过凤眼蓝来净化河网水
体, 这导致凤眼蓝在该地区的扩散更加严重。从百
年尺度来考察, 传统循环农业经营模式的消失、水
文环境的变化是凤眼蓝爆发的主要原因。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433)和国家社
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ZS066)。
致谢 感谢华南农业大学骆世明教授和复旦大学
李博教授给予的帮助。
参考文献
Committee of Nanhai County (1959). Summary on Pond Fish
Culture in Spring and Advices on Production in Summer.
Nanhai District Archives, Foshan. (in Chinese) [南海县委
委员会 (1959). 南海县春季鱼塘生产总结及夏季生产
意见. 南海区档案馆. 佛山.]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 of the People’s Govern-
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1954). Introduction of High
Yield Experience of sugarcane in Zhujiang District.
South-China People Press, Guangzhou. 5. (in Chinese) [广
东省人民政府农林厅 (1954). 珠江区甘蔗丰产经验介
绍. 华南人民出版社, 广州. 5.]
Dong ZP (1958). Green Forages for the Pig. Jiangsu People
Publishing House, Nanjing. 23. (in Chinese) [董振丕
(1958). 猪的青绿饲料. 江苏人民出版社, 南京. 23.]
Guangzhou Branch, Botanical Society of China (1952). Com-
mon Economic Plant of Guangzhou. The Preparatory
Committee of Guangzhou Branch of China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Guangzhou. 191. (in Chinese) [中
国植物学会广州分会 (1952). 广州常见经济植物. 中华
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广州分会筹备委员会,
广州. 191.]
Hou KZ (1956). Flora of Guangzhou. Science Press, Beijing.
683. (in Chinese) [侯宽昭 (1956). 广州植物志. 科学出
版社, 北京. 683.]
Huang YY, Huang DL (1985). The Book of Flower. Shanghai
Bookstore Press, Shanghai, 511. (in Chinese) [黄岳渊, 黄
德邻 (1985). 花经. 上海书店, 上海. 511.]
Jin L, Wang XJ, Gao L, Li B (2005). Control methods of Eich-
hornia crassipes in Shanghai based on its life cycle and
reproduce strategy.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4, 498–50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金樑, 王
晓娟, 高雷, 李博 (2005). 从上海市凤眼莲的生活史特
征与繁殖策略探讨其控制对策 . 生态环境 , 14,
498–502.]
Johansson ME, Nilsson C (1993). Hydrochory, population dy-
namic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clonal aquatic plant Ranun-
culus lingua. Journal of Ecology, 81, 81–91.
Li PR, Qiao PN, Zheng HY, Fang GX, Huang GQ (1991). The
Environment Evolution of the Zhujiang Delta in the Last
10000 Years. Ocean Press, Beijing. 93. (in Chinese) [李平
日, 乔彭年, 郑洪汉, 方国祥, 黄光庆 (1991). 珠江三
角洲一万年来环境演变. 海洋出版社, 北京. 93.]
Li ZY, Xie Y (2002).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n China.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188. (in Chinese) [李
振宇, 解焱 (2002). 中国外来入侵种. 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京. 188.]
1098 植物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14, 38 (10): 1093–1098

www.plant-ecology.com
Lin YZ (1997). Review on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in Hang-
zhou-Jiaxing-Huzhou district.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Design, (3), 16–24. (in Chinese) [林有祯 (1997). 杭
嘉湖地区水利规划的回顾 . 水利规划与设计 , (3),
16–24.]
Mack RN, Simberloff D, Lonsdale WM, Evans H, Clout M,
Bazzaz FA (2000). Biotic invasions: causes, epidemiology,
global consequences, and control.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0, 689–710.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86). Research on Sewage purification ecoengineering
by application on Eichhornia crassipes.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Z1), 46. (in Chinese)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
究所 (1986). 以凤眼莲为主的污水资源净化生态工程
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 (Z1), 46.]
Pei J, Shan RH (1952). Aquatic Vascular Plants in East-China.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36. (in Chinese)
[裴鑑, 单人骅 (1952). 华东水生维管束植物. 中国科
学院, 北京. 36.]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
ences (2007). Flora of Guangdong, Vol. VIII. 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Guangzhou. 275. (in Chi-
nese)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2007). 广东省植物志,
第八卷. 广东科技出版社, 广州. 275.]
Stromberg J, Gengarelly L, Rogers B (1997). Exotic herba-
ceous species in Arizona’s riparian ecosystems. In: Brock
JH, Wade M, Pysek P, Green D eds. Plant Invasions:
Studies from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Backhuys Pub-
lishers, Leiden. 45–57.
Wu GF, Ma WL, Hong DY, Ji ZH (1997). Flora Rei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Tomus 13. Science Press, Beijing. 139.
(in Chinese) [吴国芳, 马炜梁, 洪德元, 吉占和 (1997).
中国植物志: 第13卷第3分册. 科学出版社, 北京. 139.]
Wu HG, Cheng S (1923). County Annals of Deqing in China.
Chengwen Press, Taipei. 181. (in Chinese) [吴翯皋, 程森
(1923). 德清县志. 成文出版社, 台北. 181.]
Xu RM, Ye WH (2003). Theory and Practice on Biological
Invasion. Science Press, Beijing. 189. (in Chinese) [徐汝
梅, 叶万辉 (2003). 生物入侵——理论与实践. 科学出
版社, 北京. 189.]
Zhao HJ, Su DD, Lin GS, Guo ZX (1957). The survey on mul-
berry cultivation of silkworm areas in Guangdong Prov-
ince. Southern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 (2), 68–79. (in
Chinese) [赵鸿基, 苏大道, 林贵生, 郭展雄 (1957). 广
东省各蚕区桑树栽培调查报告 . 华南农业科学 , (2),
68–79.]
Zhong GF, Deng HZ, Wang ZQ, Wu HS, Liang GZ (1987). The
Dike-pond System of Zhujiang River Delta. Science Press,
Beijing. 11. (in Chinese) [钟功甫, 邓汉增, 王增騏, 吴
厚水, 梁国昭 (1987). 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研究. 科学
出版社, 北京. 11.]
Zhong GF, Wang ZQ, Wu HS (1993). Land-Water Interaction
of the Dike-pond System. Science Press, Beijing. 12. (in
Chinese) [钟功甫, 王增騏, 吴厚水 (1993). 基塘系统的
水陆相互作用. 科学出版社, 北京. 12.]
Zhou L (2004). Discussion on the project for waterdrainage and
flood control. Journal of Zhejia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llege, 16, 7–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周岚 (2004). 圩区工程探讨. 浙江水利水电
专科学校学报, 16, 7–8.]


责任编委: 骆世明 责任编辑: 王 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