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hotosynthesi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ivity of Stipa bungeana in loess plateau

黄土高原本氏针茅光合特性及生产力的研究



全 文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1BA508B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230290)、国家高技术研究(863)发展计划项目
(2002AA6Z3301)和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专项资助
收稿日期:2004-07-13 改回日期:2004-08-21
黄土高原本氏针茅光合特性及生产力的研究*
王 静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20)
程积民 万惠娥

水 利 部
中国科学院
水土保持研究所 杨陵 712100)
摘 要 对黄土高原本氏针茅叶片光合特性及生产力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本氏针茅前期生长较慢,5月初至7月初
为快速生长期,最高株高可达92.2cm,最高日增长量达1.67cm。本氏针茅生物量季节动态呈单峰曲线,8月份达
最大值(822.5g/m2),其中非光合器官占比重较大。其叶片光合、蒸腾特性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而呈规律性变化,光
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日进程均表现为双峰曲线,且光合午休同时受气孔和非气孔因素的限制。
关键词 本氏针茅 光合特性 生产力
PhotosynthesischaracteristicsandproductivityofStipabungeanainloessplateau.WANGJing(LanzhouInstituteof
AridMeteorology,ChineseMeteorologicalAdministration;KeyLaboratoryofAridClimaticChangeandReducingDisas-
ter,Lanzhou730020,China),CHENGJi-Min,WANHui-E(Institute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ChineseAcademyof
SciencesandMinistryofWaterResource,Yangling712100,China),CJEA,2005,13(4):71~73
Abstract PhotosynthesischaracteristicsandproductivityofStipabungeanawerestudied.Theresultsshowthatinthe
earlyperiod,Stipabungeanagrowslowly,thenfromtheearlyMaytotheearlyJuly,itdoesfast.Itsheightcanreach
92.2cmandthemaximumofitsdailyincreasedheightis1.67cm.Theseasonaldynamicofbiomassisasingle-humped
curveandreachesthetopinAugustandthenon-photosynthesisoccupiesthemoreproportion.Duetotheenvironmental
influence,photosynthesisandtranspirationchangeregularlyandtheirdailyvariationscanbeexpressedasatwo-humped
curve.The‘middayreduction’ofphotosynthesisrateislimitedbystomaticandnon-stomaticfactors.
Keywords Stipabungeana,Photosynthesischaracteristics,Productivity
(ReceivedJuly13,2004;revisedAug.21,2004)
本氏针茅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禾本科针茅属[1],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西南和东北各地[2]。目
前有关本氏针茅群落组成结构、特征及其对气候的适应等方面研究已见诸报道[3,4],而有关本氏针茅种群特
性方面的研究尚少见报道。本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本氏针茅光合特性及生产力状况,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
供理论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在中国科学院固原生态试验站内进行,该地属中温带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海拔高度1750~
1800m,年均气温6~8࠷,7月最高气温为33࠷,1月最低气温为-15࠷,年均积温3000~3200࠷,年太阳总
辐射量524.4J/cm2,年日照时数2500h,年无霜期110~140d,林草生长期244d,干燥度1.20~1.55,年降水
量400~450mm且降水主要集中于8月份。供试土壤主要为缃黄土,土层较薄,有机质含量仅5~7g/kg,全N
<0.5g/kg,土壤肥力低下且保肥能力差[5]。供试植物为本氏针茅。自5月份始每月下旬以收获法测定本
氏针茅地上部生物量,样方面积1m*1m,3次重复,同时用分层法自地表每隔10cm割取本氏针茅,并分别
称其茎、叶、穗鲜物质量,然后烘干称重,生物量以干物质量计。于6月份本氏针茅生长旺盛期选取晴朗标准
日用英国产ADC便携式光合仪于7:00~19:00每2h测定1次其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
CO2浓度和大气温度、叶面温度及光合有效辐射等各项指标。自3月28日始至8月份生长末期每隔15d左
右随机选取15丛本氏针茅测定株丛高度,并计算其生长速率(G):
第13卷第4期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Vol.13 No.4
2005年10月 ChineseJournalofEco-Agriculture Oct.,2005
GE(L2-L1)/(t2-t1)
[6] (1)
式中,L2为t2时间的株高,L1为t1时间的株高。所有数据均用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本氏针茅生育期株高生长、生物量及产量结构的变化
表1 本氏针茅生育期株高生长及生长速率的变化
Tab.1 ThedynamicsofplantheightandgrowthrateofStipabungeana
生长天数/d
Growthday
株高/cm
Plantheight
生长速率/cm·d-1
Growthrate
生长天数/d
Growthday
株高/cm
Plantheight
生长速率/cm·d-1
Growthrate
0 4.94 - 59 35.67 0.767
9 8.29 0.372 68 60.40 1.302
21 13.93 0.471 87 92.20 1.674
38 16.77 0.167 100 87.73 -0.344
49 28.00 1.021 112 86.00 -0.144
本氏针茅生育期株高生
长及生长速率变化见表1,由
于春季温度较低且光照较弱,
本氏针茅株高生长增加较慢,
株丛较小,5月份后随温度的升
高和光照增强,本氏针茅开始
进入快速生殖生长期,拔节抽
穗,株高迅速增加,于6月底至
7月初达峰值,最高为92.20cm。
之后受其生育节律的影响,本氏针茅叶片变黄、脱落,茎秆水分减少且易断,株高变化较小,甚至开始减小,
停止生长。整个生育期本氏针茅生长速率
曲线基本为单峰型,自4月下旬始生长速
率迅速增加,日增长量越来越大,6月底至
7月初生长速率达峰值,日增长量达
1.674cm,之后日增长量急剧下降,后期由
于茎秆枯黄易折,甚至出现负增长。由表
2可知本氏针茅生育期生物量积累呈单峰
型,3月份返青后随光温的逐渐增加,其地
上部生物量迅速增大,至7月份地上部生
物量已较高,8月份达峰值(822.498g/m2),
表2 本氏针茅生育期生物量积累的变化
Tab.2 TheseasonalvariationsofbiomassofStipabungeana
月 份
Month
总生物量/g·m-2
Totalbiomass
非光合器官生物量/g·m-2
Non-assimilation
organbiomass
光合器官生物量/g·m-2
Assimilationorgan
biomass
5 393.588 312.562 81.026
6 575.041 493.029 82.012
7 758.234 619.266 138.968
8 822.498 727.871 94.627
9 81.294 15.000 66.294
图1 本氏针茅产量结构的变化
Fig.1 TheyieldsstructureofStipabungeana
之后本氏针茅茎秆枯黄,叶片脱落,生物量急剧下降。本氏针茅非光
合器官(主要包括茎秆和花穗)生物量积累同总生物量积累趋势相同,
且在总生物量中占比重较大;而光合器官(主要指叶片)生物量积累5
月份进入快速增长期,7月份达峰值,之后变化较小。
由图1可知本氏针茅不同生长期产量结构呈明显金字塔型,其地
上部主要集中在0~50cm,该部分产量各月分别占总产量的100%、
88.0%、82.7%、94.7%和100%,各月产量结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由
基部至顶部产量逐
渐变小,这种空间结
构有利于本氏针茅
充分接受太阳光热
能量形成较高的生物量。本氏针茅不同生长期产量结构同
其植株高度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其模拟方程见表3。
2.2 本氏针茅生理因子及有关环境因子日变化
该地区有关生态因子日变化见表4,其中光合有效辐
射和气温、叶温1d内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光
合有效辐射13:00左右达峰值(1060μmol/m2·s),之后逐渐
下降,至17:00后急剧下降。气温和叶温曲线清晨较低,之
表3 不同生长期本氏针茅株高与其产量结构的关系*
Tab.3 Relationsofyieldsandheightof
Stipabungeanaindiferentmonths
月 份
Months
模拟方程*
Simulationequations
R2
5 yE217.06e-0.035x 0.9745
6 yE215.97e-0.028x 0.9824
7 yE246.55e-0.024x 0.8418
8 yE448.42e-0.041x 0.9844
9 yE299.16e-0.152x 0.9981
*y为(x-10cm)~xcm段的产量,x 为高度(0≤70cm,x∈Z)。
后随光照的增加而逐渐升高,13:00左右达最大值,之后缓慢下降,日较差约8࠷。叶温与气温曲线显著相
关,几乎重合。大气湿度和CO2浓度变化趋势较相似,清晨较高,之后逐渐递减,19:00左右开始有所回升。
植物光合速率日进程根据其峰谷变化可分为单峰型、双峰型、多峰型和平坦型[7,8]。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自
72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13卷
然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主要为单峰型和双峰型。表4表明本氏针茅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
导度均呈双峰型,存在明显午休现象。本氏针茅光合速率清晨较低,之后随光、温的逐渐升高,10:00左右即
达第1个峰值,14:00~15:00左右达最小值,出现午休现象,这一时刻本氏针茅主要进行的是呼吸作用,研
究表明光合作用出现午休现象主要是因大气湿度变低缘故所致[9];之后随温度降低和光照强度减弱,光合
速率逐渐回升,17:00左右达第2个峰值,但低于第1个峰值。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同光合速率相似,也存
在明显午休现象,2个峰值分别出现于11:00和17:00左右。气孔导度1d中变化同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
表4 本氏针茅生理因子及有关环境因子日变化
Tab.4 ThedailyvariationsofplantphysiologicalfactorsandenvironmentalfactorsofStipabungeana
时 间
Times
大气温度/࠷
Airtem-
perature
叶面温度/࠷
Leaftem-
perature
大气相对
湿 度/%
Airrelative
humidity
CO2浓度/mg·kg-1
CO2concen-
tration
光合有效辐
射/μmol·m-2·s-1
Photosynthe-
ticalyactive
radiation
光 合 速
率/μmol·m-2·s-1
Photosynthe-
ticrate
蒸 腾 速
率/mmol·m-2·s-1
Transpira-
tionrate
气 孔 导
度/mol·m-2·s-1
Stomatal
conductance
胞 间CO2 浓
度/μmol·mol-1
IntercelularCO2
concentration
7:00 25.0 25.2 56 381 725 4.2 2.1 0.11 285
9:00 30.0 30.3 47 369 1002 6.5 2.9 0.13 287
11:00 33.3 33.3 43 359 938 6.1 3.8 0.11 248
13:00 33.3 33.5 43 353 1060 4.8 3.7 0.08 255
15:00 32.0 32.5 42 355 899 -0.7 1.5 0.041 357
17:00 30.2 30.4 42 359 812 3.9 2.4 0.08 261
19:00 25.9 25.6 43 364 96 -0.3 1.3 0.06 356
变化趋势相似,而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上午同气孔导度较一致,呈逐渐下降趋势,11:00后则与气孔导度
变化相反,呈逐渐上升趋势,由于胞间CO2浓度同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变化趋势不一致,因此从FarquharG.
D.等[9]对气孔行为和光合速率间的关系研究判断,光合速率的午休现象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共
同作用所致。上午光照强度较弱,光合机构未受到损伤,光合速率的变化主要是由气孔所控制,之后光照强
度较强,光合机构受到损伤,此时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所限制。
3 小 结
本氏针茅返青较早,前期生长较慢,5月份进入快速生殖生长期,株高增加迅速,6月初至7月初生长速
率达峰值,日增长量最高可达1.674cm,7月份后受其生育节律的影响,生长缓慢,株高不再增加。本氏针茅
受其生育节律和周围生境因子作用的影响,其地上部总生物量、非光合器官、光合器官生物量积累呈明显单
峰型,总生物量8月份达峰值,最高可达822.498g/m2,其中各生育期非光合器官所占比重较大。本氏针茅
产量结构呈金字塔型,其地上部主要集中在0~50cm。本氏针茅叶片光合速率等生理因子受环境因子的影
响而呈规律性变化,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出现明显午休现象,其原因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
素共同作用所致。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2 肖 雯.五种盐生植物营养器官显微结构观察.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2,37(4):421~427
3 程晓莉,安树青,陈兴龙等.鄂尔多斯草地荒漠化过程与植被生物量变迁的关系.林业科学,2001,37(2):13~20
4 黄富祥,高 琼,傅德山等.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典型草原百里香———本氏针茅草地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响应动态回归分析.生态学
报,2001,21(8):1339~1346
5 邹厚远,陈国良.固原县自然条件概况.水土保持研究,1998,5(1):2~6
6 戎郁萍.放牧强度对牧草再生性能的影响.草地学报,2001,9(2):92~98
7 杜占池,杨宗贵.羊草光合作用日进程类型的研究.自然资源,1992(6):32~37
8 许大全.光合作用“午睡”现象的生态、生理与生化.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6):5~10
9 FarquharG.D.,SharkeyT.D.Stomatalconductanceandphotosynthesis.Ann.Rev.PlantPhysiol,1982,33:317~345
第4期 王 静等:黄土高原本氏针茅光合特性及生产力的研究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