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10卷 第 4期
2 0 0 2年 1 2月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Vo1.10 No.4
Dec., 2002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黑荆树引种研究
袁远亮 孙 辉 唐 亚
(四川I省宁南县科学技术局 宁南 615400)(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 610041)
摘 要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 区引种黑荆树试验表 明,黑荆树适应该 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生长 良好 ;而在海拔
1200m、1400m和 2200m高度坡耕地与荒地生长的黑荆树状况不同,其地径、株高和冠幅存在显著差异,黑荆树在低
海拔比高海拔生长良好,在坡耕地比荒地生长 良好,表明海拔高度和立地条件对黑荆树生长影响很大,黑荆树作为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造林和水土保持的先锋树种 ,其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黑荆树 引种 干热河谷区
A study on introduction of Acacia mearnsi in dry—hot valey of Jinsha River Basin.YUAN Yuan—Liang(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of Ningnan County,Sichuan Province,Ningnan 615400),SUN Hui,TANG Ya(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 610041),CJEA,2002,10(4):99~100
Abstract Introduction of Acacia mearnsi at elevations from 1 200m to 2200m of the dry_hot valey of Jinsha River is
aimed at testing its adaptabilities to local environ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cies suit to dry—ho t valey environment
and has great potentials as a pioneering tree for afforestation in mid’mountain of this area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is
species grow better at low elevation and on the sites with better conditions.
Key words Acacia mearnsii,Introduction,Dry-hot valey
黑荆树(Acacia mearnsii de wild)属含羞草科(Mimosaceae),原产澳洲(又称澳洲合欢、荆树),为热带山
地常绿乔木,该树种生长较快,耐贫瘠 ,根系发达且冠幅大,高者可达 25m,能适应不同的土壤环境,是营造薪
炭林和水土保持林的高价值、多用途速生树种。1991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宁南县科学技术
局将黑荆树作为有潜力固 N植物篱树种引种到宁南县⋯,并开展了黑荆树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适应性
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四川省宁南县3个试验点进行,该区属亚热带气候,立体气候特征明
显,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于湿季分明,90%的降雨分布在 5~10月份。黑荆树引种试验在 3个试验点
进行,其中六铁乡试验点海拔 2200m,年均气温 ll℃,年降雨量 1000~1200mm,≥ 10℃年积温 4000~
5000℃,黄壤,较贫瘠;种源基地试验点海拔 1400m,年降雨量约 915mm,年均气温 14.7℃,年霜期约 60d,褐
红壤,坡度 25。,毁林开荒后顺坡耕种多年,土壤侵蚀极为严重,土壤贫瘠,主要为白茅丛生的弃耕地;电视转
播塔试验点海拔 1200m,年均气温 19.3℃,年霜期40d,年均降雨量948mm,年均蒸发量 1913mm,燥红土,极
贫瘠,坡度 18。,3试点均分坡耕地和荒坡 2个处理,黑荆树树种由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提供 ,1997年 儿 月育
苗,1998年 4~5月假植营养袋中,6~7月份移栽至 3试点,树坑为 40cmx 40cm,浇灌定根水。用混合甲胺
磷和代森锌防治病虫害。在 3试点根据总量大小随机抽取不等量样本,分别于 1999年 6月和 12月测定黑
荆树移栽 1年和 1.5年后的生长状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海拔高度与气候条件下黑荆树生长差异
3试点引种黑荆树 1年和 1.5年后的生长状况(见表 1)表明,黑荆树在 3试点均生长良好,地径、树高和
冠幅表现显著差异,地径和冠幅均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生长量降低,但树高生长期为 1年时随海拔高度的升
*国际山地中心(IcIMOD)ATScFS(1991~2001)项目和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共同资助
收稿 日期:2001-11-25 改回日期 :2001-12-2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00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 l0卷
高其生长量降低,生长期为 1.5年时最高海拔的六铁乡树高指标>种源基地,其生长量介于其他 2试点问,
表明黑荆树的生长状况受海拔高度及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
表 1 3试点黑荆树地径、株高与冠幅比较
Tab.1 Ground diameter,height and crown width of Acacia mearnsii at three altitudes
年数/o 项 目 试验点 计数(n)平均值 方 差 F 值 a0 05 年数/o 项 目 试验点 计数(n)平均值 方 差 F 值 a0 05
Years Items Sites Number Mean Variance F value Years lterns Sites Number Mean Variance F value
1 0 地径/mm 六 铁 乡 16 11.75 30 60 6 18 3.14 1 5 地径/ram 六 铁 乡 16 3O.39 141 39 20.25 3.14
种源基地 44 16 55 78 58 种源基地 44 29.42 88l82
转 播 塔 9 23.33 40.25 转 播 塔 9 54.11 207.11
株高/cm 六 铁 乡 16 76.69 526 76 10.97 3.14 株高/cm 六 铁 乡 16 247.64 6311 89 4 42 3.14
种源基地 44 114.11 1053.41 种源基地 44 212.45 2339.71
转 播 塔 9 125 56 877.78 转 播 塔 9 266 11 7177.11
冠幅/cm 六 铁 乡 16 58.13 442 98 31.41 3 14 冠幅/cm 六 铁 乡 16 114 32 4905 62 21.90 3.14
种源基地 44 81.91 1113.99 种源基地 44 154.90 1146.34
转 播 塔 9 158 33 925.00 转 播 塔 9 244 00 1900.29
2.2 不同生长期黑荆树生长差异
由表 1可知黑荆树生长 1年后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雨季生长量大。1999年 12月与 同年 6月相 比,六铁
乡黑荆树地径平均增加 18.64ram,增长 1.59倍,树高增加 170.95cm,增长 2.23倍,冠幅增加 59.19cm,增长
1.02倍;种源基地黑荆树地径平均增加 12.87ram,增长 0.78倍,树高增加 98.34cm,增长 0.86倍 ,冠幅增加
72.99cm,增长 0.89倍;电视转播塔黑荆树地径平均增加 30.78ram,增长 1.32倍 ,树高增加 140.55cm,增长
1.12倍 ,冠幅增加 85.67cm,增长0.54倍。
2.3 不同立地条件的黑荆树生长差异
由六铁乡、种源基地、电视转播塔 3试点引种黑荆树 1年和 1.5年的生长状况(见表 2)可知,坡耕地和
荒坡地种植黑荆树其地径、树高和冠幅均表现极显著差异,且坡耕地比荒地生长良好,表明较好的立地条件
更有利于黑荆树生长。坡耕地与荒坡地相 比,黑荆树生长 1年时六铁乡地径增加 8.17ram,树高增高
37.29cm,冠幅增大 37.49cm,种源基地地径增加 5.7ram,树高增高 60.55cm,冠幅增大 36.75cm,电视转播
塔地径增加 9.75ram,树高增高 48.5cm,冠幅增大 44.25cm;黑荆树生长 1.5年时六铁乡地径增加 21ram,树
高增高 139.5cm,冠幅增大 177.97cm,种源基地地径增加 16.69ram,树高增高 81.82cm,冠幅增大 82.54cm,
电视转播塔地径增加 26.50ram,树高增高 140.75cm,冠幅增大 79.95cm。
表 2 3试点不同立地条件引种黑荆树生长状况
Tab.2 Ground diameter,height and crown width of Acacia mearnsii in different soils and altitudes
3 小 结
黑荆树耐贫瘠、速生、冠幅大,且根系发达,根瘤丰富,可有效改善土壤肥力;该树种在荒坡地上正常生长
良好,但较好的立地条件更有利于其生长;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气候土壤条件基本适于黑荆树的引种栽培,
该树种可作为该区造林和水土保持的先锋树种,其应用前景广阔。
参 考 文 献
1 石培礼。唐 亚.陈克明.山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坡地农业技术(SnLT).生态农业研究。1996。4(2):44~4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