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Developing circulative economy with great efforts in a realistic spirit

求真务实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全 文 :第 13卷第 2期
2 0 0 5年 4月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V01.13 NO.2
April, 2005
求真务实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解振华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北京 100035)
摘 要 阐明了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循环经济的理论建设与制度建设 的必要性,指 出 当前发展循环
经济的若干优先领域。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可行性 理论建设 制度建设 优先领域
l~ etoping circulative economy with great efforts in a realistic spirit.XIE Zhen-Hua(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
ministration,Bering 100035,China),CJEA,2005,13(2):1~3
Abstract The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circulative economy with great efforts in China,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
tions of its theory and institution are stated.At the same time,some prior fields in developing circulative economy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irculative economy,Feasibility,Theory construction,Institution construction,Prior fields
(Received July 3,2004)
1 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言,人与 自然和谐是基础 ,以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为内涵的
社会公平和谐是 目标 ,内外统筹是手段。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人与 自然和谐 的重要途径 ,它可以将人 口、资
源和环境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防止“环境贫困”,从而在更高层次推进社会公平 ,缩小生活质量差距,因此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经济发展模式方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目前有些同志对在全 国范围内发
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存在一些疑虑,他们认为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发展经济必然要增加企业成本,可能会导
致大量小企业,尤其是落后地区小企业倒闭而造成更多的人失业,并将降低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
竞争力。这些担心也是客观存在的,在很多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矛盾确实 已十分尖锐。但我们
必须看到 目前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已经走到尽头_l J,是继续实行原来 的经济
模式去追求暂时的增长和就业 ,而后发生生态环境和健康危机 ,还是通过模式转换 ,放弃短期 的表面物质追
求,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来推动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并做 出明智抉择 ,必须走新型的经济增
长道路。其原因一是经济发展的实践 已经表明那些无视环境保护的地区已逐渐尝到苦头 ,大气污染 、河流
污染和固体废弃物随意抛弃 ,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矛盾 日益加剧 ,现在 已面
临必须彻底转变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局面。二是循环经济并非简单地强化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它是一种
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护和改善环境,它首先强调的是资
源节约利用 ,然后是资源的重复利用和资源再生。三是发展循环经济与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 问题之间并无
必然的冲突,相反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延长生产链条 ,大力发展废 旧物资的收集 、处理和再生产业 ,这将会增
加就业几率。国外实践也表明各种产品废旧零部件 的多次重复利用 ,并非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甚至可以
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四是我国生产的区域化集聚和企业规模化特征正在显现,区域化和规模
化生产组织结构有利于进行综合污染防治,有利于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和废 旧物资的综合回收利用 ,有
利于形成规模化循环经济企业群。五是 自2002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有关文件中多次强调发展循环经
济,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列入我国最高决策层 的议事 日程;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都 已经意识到保护与建
设生态环境对我们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 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日益深人人心,节约利用
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13渐提高_2 ;社会舆论监督的力量不断壮大 ,发展循环经济 已经具备了社会
基础和成为国家行为的条件。六是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和
收稿日期:2004-07-03
2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 13卷
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法律法规与激励政策 ,这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 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条件。七是发展
循环经济在国际已成为新的潮流,发达国家正争相开发循环型技术 ,建立循环型技术体系,可以预见本世纪
在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开发领先 的国家必将在竞争中 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这为我 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 了新
的历史机遇和良好的外部条件。八是在Jn.,k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对我国出121设置了一些环境壁
垒,而打破这些壁垒将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巨大的动力。同时发达国家的援助也不断向环境保护领域
倾斜,有利于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2 循环经济的理论建设与制度建设
关于循环经济的经济学解释。资源的有限性 ,人类发展要求的无限性 ,环境污染的制约性是循环经济
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经济学对污染的定义可表述为外部不经济,也就是未签订契约就将生产成本的一
部分强加给他人,使得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失。从这个角度而言,污染是违背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从
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源于生态环境没有作为生产要素并界定其产权所致,而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天然性 、流动
性与外部性等自然特征决定其产权难以实现私有化 ,任何私人和企业都无法有效行使对生态环境 的产权,
只能由国家政府代表社会来实施。因此 ,推进以可持续发展为 目标 ,以最有效方式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
内涵的循环经济 ,本质上是国家行为或政府引导和规制的经济模式 。过去我们主要从技术角度看待污染问
题 ,而对污染的经济学特征重视不够。外部不经济的污染在给污染制造者带来效用的同时,也给他人带来
了成本,按照市场公平的原则,污染制造者应该对污染受害者给予补偿。这里出现了 3个问题,一是 由于受
害者对生态环境没有清晰可见的产权界限,他们如果要求得到相应补偿会付出很高的交易成本 ;二是污染
补偿价格计量无统一的市场标准 ;三是社会成员生活中共同造成的污染如何处理。要解决这 3个问题 ,首先
需要国家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 ,维护社会公民的共同产权 ,以便降低交易费用;其次由国家统一制定污染的
价格标准;再次对于没有明确的污染主体或主体是社会大众的情况下,由政府作为公共事业来治理 ,这三个
问题都需要立法机构、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协 同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立法 机构、政府和执法机构将成为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他们应是循环经济制度和规则的设计者、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和监督者。市场机制仍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体制,企业仍是行动的主体,国家只是必须对市场进行新的调控和规制。
经济发展阶段与循环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环境问题是工业化时期 的共性 问题 ,发达国家走的
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 的攻坚阶段 ,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号角已经吹响,对
能源消耗高和污染排放强度大的产业的需求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到 2020年我国人 口将超过 14亿人,比美、
日、德、法、英和加拿大 6国人 口总和还多 1倍 ,而我 国国土面积只有 6国总和的 1/2,按照发达国家的道路
发展 ,我国单位国土面积要承受的污染强度将 比发达国家高 4倍 ,这是我 国生态环境绝对无法承受的,而且
发达国家的环境好转并非完全是因其已经实现了工业化 ,他们将高污染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也是重要
原因之一。我国生态环境系统本身就 比发达国家脆弱,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很可能导致我们 的生态系统崩
溃。事实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首先是由发达国家所提出的,我们必须彻底放弃阶段论 ,发挥后发优势,避免
走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不可持续之路,坚定地走循环经济之路。
循环经济与效率。效率一般包括 3个层次,一是技术效率 ,二是选择效率 ,三是配置效率。无论哪个层
面效率 ,最终表示效率的指标都是投入产出关系。而过去效率分析其投人中并未考虑生态环境因素 ,这是
导致人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破坏生态环境的根源 ,发展循环经济则要求把生态环境作为效率的要素之一。
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生态经济学者们主张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 的经济活动,希望人类活动能按照
生态学的要求进行,在完全不改变 自然的情况下发展经济。但这是难以实现 的,因为人类经济活动遵从 的
是经济规律 ,而不是生态规律。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每个经济人都在追求 自身效用最大化,在生态环境可以
作为免费的生产条件使用时,生产者总是倾 向于违背生态学规律而使用它们创造更多的利润,生态伦理和
道德在此显得十分无力。但是当我们把 自然生态环境作为社会共有的生产要素进行定价以后 ,生产者 自然
就会按照费用最小化原则节约使用它们。因此发展循环经济不必要求经济活动按照生态规律进行 ,而是要
运用经济规律来减少资源消耗和保护生态环境。
循环经济与公平。生产者免费使用生态环境实际上是对公众利益的侵占,若不给予公众补偿,即产生不公
平,其核心问题是无投资能力的人缺乏与有投资能力的人在平等条件下运用生态环境获得利益的机会,前者实
际上处于无奈地位 ,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造成的生活质量损失正日益成为新的公平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减少
第 2期 解振华 :求真务实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
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不发达地区和后代留下更多的资源与发展空间,是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公平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伦理与环境伦理。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新的伦理观,这是循环经济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石。循环经济的
伦理观既不完全等同于市场经济伦理,也有别于现时的环境伦理,前者对环境价值观缺乏认知,后者则难于在现实
中通过制度和政策手段得以实现。循环经济的伦理观应是环境伦理与经济伦理的结合、公益性伦理观与市场伦理
观的结合。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循环经济伦理的探索中必须区分人类中心主义与“以人为本”的差异,科学发展
观的“以人为本”是指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而不是环境伦理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有其合理成分 ,但它否定了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在处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以人为中心并不能防止我们去做眼前有利于人而最终损害了人的决策。
3 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优先领域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一定原则选择优先领域 ,有步骤 、有秩序地稳步推进。一
是优先进行制度框架设计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变现有利益格局,把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
市场“流通”,因此首先要设计一种制度框架,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明确规定其交易机制。 目
前我国生态省、生态市和循环经济省、市试点建设中,普遍存在对技术的重视远高于对制度的重视现象,其基本
操作模式是以政府作为推进主体。各相关省市应重新审视和评估原有规划,补充制度设计。循环经济的建立
与运行需要政府推动、技术支持和市场机制三方面组合协调,这在制度创新设计中应得以体现。二是加快循环
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 ,要在已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
资源循环利用法、循环经济企业投融资法、可持续消费法和实体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
立循环经济激励政策体系,鼓励消费者实行“绿色消费”,鼓励企业循环利用资源,鼓励民间投资投入生态环境
领域 ,兴办循环利用资源和资源再生产业。三是对我国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价值进行评估,确定其交易的价格
体系。循环经济能否在我国得到发展,关键要看企业能否从循环经济发展中得到效益。必须通过价格体系的
调整,使得按照循环经济规则要求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 ,能比仍然按照传统方式生产和经营的企业获得更高
的利益。循环经济形式上的物质循环是建立在价格机制基础上的,因此必须保证企业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
态环境具有价格优势。四是首先选择能增加就业和可产生再生资源的部 门优先发展 ,从 目前情况看我国废旧
物资回收、再生和无害化处理应作为优先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大力发展。当前我国城市地区活跃着数以百万
计的废旧物资和产品回收大军 ,但他们处于非常散乱的无序状态,尤其是 回收废旧物资缺乏专业化处理体系,
在对可直接变为再生资源的废旧物资进行商业化处理后 ,缺乏对无利用价值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配套
设施,存在着二次污染隐患。政府应对这些产业进行规范,提供相应的配套技术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形成规
模化的配套产业。五是以具有较为成熟技术支撑的短缺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突破 口,采取政策诱导和强制技术
标准相结合措施,促进这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使用。首先应通过价格调整和行政措施 ,大力提高水循环利
用和节约用水,各地区尤其是缺水地区应分门别类制定明细的循环用水技术标准和废水排放标准,并要制定水
污染控制达标的时间表。六是以污染大户和重点排污行业为主要控制对象,促进其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强度,
控制污染排放。目前特别要加强对冶金、化工、食品和造纸等行业的技术标准、消耗与排污的控制,要强制淘汰
高消耗的落后技术 ,推广清洁生产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排污许可、持证排污、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
度。七是按区域特点确定循环经济发展重点 ,城市地区应以清洁生产、节约资源和资源再生利用为重点;农村
地区应以生态农业 、有机农业和绿色产品、有机产品为重点;西部地区应以生态保护和恢复为出发点,结合本地
区资源和环境特点 ,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后发优势,所有新建项 目都应体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
低和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特点,实现跨越式发展 ;东北老工业基地则应以新型工业化标准调整经济和产业
结构 ;按清洁生产标准对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用循环经济的要求建设与改造工业区和开发区;把我国原材
料工业基地改造和建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八是建立与完善强制性污染排放标准和排污
收费制度体系,以降低排放强度为核心,用经济和技术手段强力推进循环经济,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
复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九是加大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研究开发力度 ,以重点污染物控制和短缺资源循环
利用为目标,由国家支持,加大技术攻关力度,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参 考 文 献
1 [美]莱斯特·R·布朗.B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3
2 解振华.努力开创“十五”自然保护新局面.环境保护,200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