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干地黄提取物A 、B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作用*
王竹立1 李 林2 赖晓嵘1 叶美红1
1中山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510089);2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510630)
【摘要】 目的 研究干地黄提取物 A、B 对大鼠急 、慢性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用 80%
的乙醇将干地黄煎剂分成 A(醇溶性部分)、B(醇不溶性部分)两大部分 , 采用无水乙醇型和慢性乙酸型胃溃疡
模型进行观察。结果 ①预先胃饲 12 g/kg 提取物 A或 B , 均能显著抑制无水乙醇所致的胃粘膜损伤 , 抑制率
分别为 98.7%和 61.0%;②每天胃饲 6 或 12 g/kg A提取物还能加快无水乙醇型和慢性乙酸型胃溃疡的愈合;
③肌注 12 g/kg A提取物对无水乙醇性胃粘膜损伤无明显影响 ,胃饲 6 g/ kg A 提取物对胃壁结合粘液量也没有
影响。结论 干地黄既能预防溃疡的形成 ,又能促进溃疡的愈合;其活性成份主要位于醇溶性部分 , 作用机制
与活性物质吸收入血及粘液分泌无关。
【关键词】 地黄提取物 胃溃疡模型 细胞保护 粘液分泌
Effects of extract A or B of the dry radix rehmanniae(DRR)on resisting experimental gastric mucosal ulcers Wang
Zhuli , Li Lin , Lai Xiaorong , et al.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 Guangzhou
510089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of the dry radix rehmanniae(DRR)extracts on
acute and chronic experimental gastric ulcer.Methods The DRR decoction was divided into A(section which dissolved in
ethanol)and B(undissolvable section)by 80% ethanol.The absolute ethanol-induced gastric mucosal damage model and
the chronic acetate-induced gastric ulcer one were used.Results ①The 12 g/ kg extract A or B given orally in advance
both inhibited markedly gastric mucosal damage induced by ethanol in the inhibitory rates of 98.7% and 61.0% respectively.
②The 6 or 12 g/kg extract A given orally promoted markedly recovery from ethanol-induced damage and acetate-induced
ulcer also.③The 12 g/kg extract A injected intramuscularly could not reduce markedly damage induced by ethanol and the 6
g/ kg one had no effect on the volume of gastric binding mucus too.Conclusion The DRR can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the
damage or ulcer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from ones.The greater part of its effective components exist in the section which
dissolves in ethanol.The action of it may be not mediated by the absorption of active ingredients and gastric mucus secretion.
【Key words】 Extracts of radix rehmanniae Gastric ulcer models Cytoprotection Gastric mucus secretion
中药地黄(radix rehmanniae)含环烯醚萜甙类和多
种糖类 、氨基酸 ,是中医滋阴名方一贯煎的主药。本实
验室曾报道干地黄煎剂能防止多种实验性胃溃疡形成
和胃粘膜损伤 ,其对无水乙醇性胃粘膜损伤的预防机
理与胃腔内的理化作用及前列腺素合成无关[ 1 , 2] 。本
研究旨在初步分析干地黄活性成份存在的部位及其对
溃疡形成和愈合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采用 Spague-Dawley纯种 2 级大白鼠 ,体
重 160±20 g ,雌雄不拘。由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物及试剂 地黄 80%乙醇提取物制备 称取
干地黄 100 g ,稍加冲洗后切成 2 mm×5 mm的小块 ,加
去离子水 1 500 mL ,加热煮沸 1.5 h ,用 6层纱布过滤;
残渣再加水至 1 500 mL ,煮沸 1 h过滤 ,如是连续 3次。
将 4次所得滤液分别加热浓缩至 150 mL后混匀 ,再浓
缩至 100 mL ,制成浓度为 1.0 g/mL的水煎剂。将980 mL
无水乙醇与145mL双蒸水混匀后 , 缓缓加入煎剂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课题(项目编号 98380)
中并不断搅拌 30 min ,使乙醇浓度保持在 80%。密闭
静置 72 h ,经滤纸过滤后 ,将醇溶部分在水浴中加热蒸
发去除乙醇 ,至体积约为95 mL ,再加少量双蒸水至100
mL ,即制成浓度为 100%的 A液;沉淀部分待乙醇挥发
干净后加水溶解至 100 mL ,制成浓度为 100%的 B液。
分装后置冰箱冷冻保存备用。
1.3 动物造模及分组
1.3.1 动物模型 ①急性无水乙醇性胃粘膜损伤模
型:实验前大鼠禁食 24 h ,不禁水。给大鼠胃饲 1 mL
(部分组为 0.8 mL ,见动物分组)无水乙醇 , 1 h后(部分
为 72 h ,见动物分组)脱臼处死大鼠 ,剖腹 ,结扎幽门 、
贲门 ,取出胃用 10%甲醛固定 10 min。沿胃大弯剪开
胃壁 ,收集胃内容物 ,测定胃液量 ,将胃漂洗干净后展
平测量损伤指数。 ②慢性乙酸性胃溃疡模型:对照
Okabe和董秀云等的慢性乙酸溃疡模型稍加修改制
备[ 3 , 4] 。大鼠在 1.5%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下消毒皮
肤 ,打开腹壁 ,轻轻牵出胃 ,在腺胃部前壁窦体交界处
浆膜面上贴上一沾有冰乙醇的圆形滤纸(直径 5 mm)
30 s ,在同一位置上用另一浸有冰乙酸的滤纸重复以上
·244·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Apr.1999, Vol.20 , No.4
DOI :10.13820/j.cnki.gdyx.1999.04.003
步骤一次。缝合腹壁切口。术后置单笼喂养 ,次日开
始分组给药。
1.3.2 动物分组 采用随机分组原则 ,将 86 只大鼠 ,
分成Ⅰ ~ Ⅺ组。组 Ⅰ胃饲 A 液 12 g/kg , 2 h 后胃饲 1
mL无水乙醇造模(n =7);组 Ⅱ胃饲 B液 12 g/kg , 2 h
后胃饲 1 mL无水乙醇造模(n =7);组 Ⅲ为组 Ⅰ 、Ⅱ的
对照组 ,胃饲 12 mL/kg去离子水 , 2 h 后胃饲 1 mL无水
乙醇造模(n =9);组Ⅳ先给大鼠胃饲 0.8 mL无水乙醇
造模 , 2 h后胃饲 A 液 6 g/kg ,每天 2 次 ,连续 3 d , 72 h
后观察结果(n =9);组Ⅴ为Ⅳ的对照组 ,将胃饲 A液
改为胃饲去离子水 6 mL/kg ,其余处理同组Ⅳ(n =10);
组Ⅵ在冰乙酸造模术后第 2 天起 ,每日胃饲 A 液 6 g/
kg ,连续 8 d ,术后第 10 天观察结果(n =7);组 Ⅶ 为组
Ⅵ的对照组 ,将胃饲 A液改为胃饲去离子水 6 mL/kg ,
其余处理同组 Ⅵ (n =7);组Ⅷ肌注 A 液 12 g/kg , 2 h后
胃饲无水乙醇 1 mL造模(n =7);组 Ⅸ 为组 Ⅷ的对照
组 ,将肌注A 液改为肌注去离子水 12 mL/kg ,其余处理
同组Ⅷ(n =7),组 Ⅹ胃饲 A 液 6 g/kg , 2 h 后测定胃壁
结合粘液量(n =8);组Ⅺ为组 Ⅹ 的对照组 ,将胃饲 A
液改为胃饲去离子水 6 mL/kg ,其余处理同组 Ⅹ(n =
8)。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时进行实验 ,以保证实验条件
的齐同性。
1.4 实验方法与观察指标
1.4.1 胃壁结合粘液测定 参考 Tache的阿利新蓝染
色法[ 5] 。胃饲 A液 2 h后处死动物 ,取胃 ,沿胃大弯剪
开并外翻 ,用生理盐水 2 mL稍冲洗后浸入 20 mL阿利
新蓝染料中(阿利新蓝浓度为 20 mL/100 mL;缓冲液为
0.12 mol/L Na2HPO4 和 0.04 mol/L 柠檬酸 , pH 值为
5.8),在 25 ℃温浴 2 h 后取出胃 ,吸取 7 mL孵育液离
心 10 min(3 000 r/min),取离心后的上清液在 752型分
光光度计 615 nm波长处比色。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结
合染料量:结合染料量 =4 -20×实测光密度/(5×标
准光密度)
1.4.2 损伤指数与溃疡面积 在无水乙醇模型中 ,损
伤呈条索状者 ,测量其长度 ,每 1 mm计 1分:若其宽度
超过 1 mm ,则计分加倍;出血呈点状者(长度 、宽度均
小于 1 mm)计 0.5 分;出血呈斑块状者(长 、宽均大于 2
mm),测量并计算其面积;将以上测量结果相加即为该
动物的损伤指数。慢性乙酸溃疡模型溃疡面积计算方
法:取其最大横径和竖径的均值作直径(R),按公式
3.14×R2/4(mm2)计算。
1.4.2 损伤(溃疡)抑制 率 损伤(溃疡)抑制率 =
对照组平均损伤指数(或溃疡面积)-实验组平均损伤指数(或溃疡面积)
对照组平均损伤指数(或溃疡面积)
×100%
1.5 统计学方法 各组数据均以 x±s 表示。均值之
间的差异用 t 检验 ,率的比较用四格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干地黄提取物的作用 胃饲 12 g/kg 的 A液显著
抑制无水乙醇所致的胃粘膜损伤 ,胃饲同样剂量的 B
液也有类似作用 ,但与 A 液相比作用要弱得多(P<
0.01)(见表 1组Ⅰ 、Ⅱ 、Ⅲ),提示干地黄胃粘膜保护活
性主要位于 80%乙醇溶解部分 ,但 B液中也有部分活
性。
2.2 A 液对损伤修复与溃疡愈合的影响 在无水乙
醇性胃粘膜损伤和慢性乙酸性胃溃疡形成后 ,每天胃
饲一定量 A液 ,明显促进损伤修复和溃疡愈合过程(见
表 1组Ⅳ、Ⅴ、Ⅵ 、Ⅶ )。
2.3 A 液胃粘膜保护作用机制分析 肌注 A液不能
减轻无水乙醇所致胃粘膜损伤(见表 1中组Ⅷ 、Ⅸ),胃
饲 A液 6 g/kg(组 Ⅹ)2 h 后胃壁结合粘液量为 2.05±
0.23 mg ,对照组(组Ⅺ)为 2.09±0.26 mg ,两组比较 P
>0.05。提示对胃壁结合粘液量无明显影响。
表 1 干地黄提取物 A、B对溃疡形成与愈合的影响( x±s)
分组 药物 给药剂量(g or mL/kg) 例数
损伤指数或
溃疡面积
损伤(溃疡)
抑制率(%)
Ⅰ A液 12 7 1.7±2.4* 98.7
Ⅱ B液 12 7 51.6±26.3* 61.0
Ⅲ 去离子水 12 9 132.4±37.2 -
Ⅳ A液 12×3 9 8.0±2.7* 78.3
Ⅴ 去离子水 12×3 10 36.8±3.3 -
Ⅵ A液 6×8 7 10.2±0.9* 67.5
Ⅶ 去离子水 6×8 7 31.4±2.9 -
Ⅷ A液 12 7 178.5±55.6* -31.8
Ⅸ 去离子水 12 7 135.4×33.2 -
*各实验组分别与各自的去离子水对照组比较 P<0.001
3 讨论
赖晓嵘等[ 1]曾报道胃饲 12 g/kg干地黄煎剂使无
水乙醇性胃粘膜损伤抑制率为 97.1%。本实验中将干
地黄煎剂经 80%乙醇提取后 ,除去了难溶于醇的蛋白
质 、淀粉 、无机盐和大部分杂质 ,所得的 A 液亦能防止
无水乙醇性胃粘膜损伤 ,且效价与同等剂量的干地黄
煎剂相当(损伤抑制率为 98.7%),说明随着植化分离
药物效能无明显减少 ,若加上 B液中的部分活性 ,总效
能似乎还有所提高。这一结果还说明干地黄的作用主
要不是通过药物的粘性成份(如多糖等)发挥的 ,其活
性成份主要存在于醇溶性部分如甙类 、氨基酸和生物
碱中。结合已知的地黄化学成份研究 ,推测干地黄的
胃粘膜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含量较多的组份甙类有关。
本文中肌注 A液对胃粘膜无保护作用 ,胃饲 A液
也不能使胃壁结合粘液量增多 ,提示其作用可能不是
通过吸收入血而发挥的 ,也与粘液分泌无关。结合本
实验关于干地黄作用与胃腔内理化反应和胃粘膜前列
腺素合成无关的报道[ 2] ,我们推测其作用可能有赖于
药物与胃肠粘膜的直接接触而触发的某种神经体液机
制。此外 ,本文还证明干地黄不仅能防止胃溃疡和损
伤的形成 ,还能促进已形成的溃疡和损伤的愈合 ,说明
·245·广东医学 1999年第 20卷第 4期
其胃粘膜保护机制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
4 参考文献
1 赖晓嵘 ,王竹立 ,李 林 ,等.干地黄煎剂防止无水乙醇性胃粘膜
损伤作用及其机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98 , 18(基础理论研
究特集):145
2 王竹立 ,吴小林 ,赖晓嵘 ,等.干地黄煎剂对5种大鼠实验性胃溃疡
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98, 18(基础理论研究特集):148
3 Okabe S , Roth LTA , Preiffer CJ.A method for experimental penetrating
gastric and duodenal ulcer in rats.Am J Dig Dis , 1971 , 16:277
4 董秀云.慢性实验性溃疡模型的制备.见:周衍椒 ,主编.生理
学方法与技术第二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4.307~ 311
5 Tache Y.Bombesin:central nervous system action to increase gastric mu-
cus in rats.Gastroenterol , 1982 , 83:75
格林-巴利综合征 39例临床分析
程旭青1 陈俊抛2
1南海南庄医院(528219);2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510282)
格林 -巴利综合征又名急性炎症
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Guillain-
Barré syndrome , GBS),临床表现以对称
性四肢乏力为主 ,可伴感觉障碍和颅神
经受损 。典型脑脊液(CSF)改变是蛋白
—细胞分离现象 ,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
速度延迟 。现就珠江医院 1983 ~ 1998
年收治的 39例GBS分析报道如下 。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9例均为住院患者 。
均符合《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会
1994年制定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 23
例 ,女 16例 ,年龄 3 ~ 70岁 ,平均 33岁 。
其中 1例有肝炎病史 ,1例有脑血栓形
成病史 ,余无特殊疾病史 。
1.2 临床表现
1.2.1 起病诱因及形式 上感后起病
21例 ,跌倒外伤后起病 4例 ,妊娠 1例 ,
腹痛3例 。病前发热 10例 。急性起病
9例 ,亚急性起病 30例 。
1.2.2 起病季节 7 ~ 9月 14例 ,4 ~ 5
月 13例 ,12 ~ 2月 12例 。
1.2.3 主要症状 无力 35例 ,四肢麻
木18例 ,肌肉酸痛 15例 ,吞咽困难 10
例 ,呼吸困难 7例 ,走路不稳 6例 ,多汗
4例 ,黑便 3例 ,视物不清 3例 ,大小便
失禁 2例 ,皮肤苍白水肿 2例 ,指端发
绀 1例 ,尿潴留 1例 。
1.2.4 体征 肌力减退 35例 ,浅感觉
障碍 14例 ,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37例 ,
亢进 2例 ,肌张力减退 18例 ,浅反射减
退16例 ,共济失调 6例 ,光反射迟钝 4
例 ,深感觉障碍 、病理反射 2例 ,颈强直
1例 ,霍纳综合征 1例 。颅神经受损 24
例 ,其中面神经 15例 ,舌咽 、迷走神经
10例 ,副神经 8例 ,动眼神经 5例 ,外展
神经3例 ,三叉神经 1例 。
1.3 实验室检查 37例脑脊液检查蛋
白-细胞分离 32例 。3例检查时间短
于 10d或超过 28 d ,2例分别于 2 d 、2 ~ 3
周复查未见蛋白升高 。32例脑电图检
查 24例异常 。15例肌电图检查 13例
表现神经源性损伤 , 1 例无特征性改
变 ,1例因合并多发性肌炎表现为肌源
性受损 。
1.4 分型 、治疗及预后 轻型 9例 ,痊
愈 7例 ,好转 2例;中型 24例 ,痊愈 19
例 ,好转 5例;重型 4例 ,痊愈 1 例 ,好
转 1例 ,恶化死亡 2例;极重型 2例均
好转 。其中 Fisher 综合征占 6例 。治
疗:35例激素治疗 , 8例加用硫唑嘌呤 ,
1例血浆置换治疗 , 8例遗留不同程度
肌萎缩 。
2 讨论
GBS的病因 、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
楚 ,多数学者认为系自身免疫性疾病 ,
病理表现为神经根水肿及脱髓鞘病变 ,
病前有前驱感染。本组中上感 、腹痛 、
外伤等诱因占 29例 ,发病季节无明显
规律 ,可能与统计病例较少有关 。袁锦
楣[ 1]认为 ,我国的GBS可能与空肠弯曲
菌感染有关 。赵钢[ 2]等研究发现 ,GBS
急性期 CSF中免疫活性细胞增高 ,提示
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 CSF中的活化 T 细
胞 ,特别是细胞毒性 T细胞对神经髓鞘
的攻击是导致 GBS髓鞘脱失的主要原
因之一 。
典型的GBS易于诊断 ,合并低血钾
存在时 , 需注意与低钾性瘫痪鉴别 。
GBS存在延髓麻痹时 ,进食困难往往合
并低钾存在 ,补钾后肌无力可有好转却
不能痊愈 ,辅之以脑脊液 、肌电图检查
往往能与之鉴别 。与全身型重症肌无
力鉴别 ,最简单有效的是肌疲劳试验及
新斯的明试验 。与脑干炎鉴别:脑干炎
常有锥体束征存在 ,磁共振可显示脑干
肿胀 ,脑脊液及电生理检查有助于鉴
别 。
GBS的治疗:由于 GBS为一自限性
疾病 ,多数学者不主张激素治疗 。刘新
亮[ 3]等动态测定GBS血皮质醇 ,发现血
皮质醇显著增高 ,与病情的严重性呈正
相关 ,提出非激素治疗更利于 GBS恢
复 。考虑到不同个体激素水平的差异 ,
尤其是在应激状态下激素生理需要量
增加 ,虽有代偿仍可能不足 。宋文英[ 4]
报道用激素组与不用激素组对比 ,用激
素组 GBS病程略延长 ,并发症较多 ,但
成活率高 ,达 11.2%,普遍用激素后治
愈率提高 16.7%。本组患者 35例用激
素治疗 , 8 例加用免疫抑制剂硫唑嘌
呤 ,1例血浆置换治疗 , 29例治愈 ,8例
好转 , 2例死亡 。我们认为 ,适当应用
激素 ,减轻炎症反应及发挥免疫抑制作
用 ,同时注意预防副作用 ,临床仍有可
行之处 。对于呼吸困难 ,分泌物较多患
者 ,及时气管切开 ,有利于排痰 ,疏通呼
吸道 ,保证氧供 。另外 ,当病情恶化时 ,
利于迅速开展人工辅助呼吸 。
3 参考文献
1 袁锦楣.要重视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研
究.中华内科杂志 , 1994 , 33(12):797
2 赵 钢 , 粟秀初 , 杨毅宁 ,等.格林—巴
利综合征患者脑脊液免疫活细胞的初步
研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1994 , 27
(1):44
3 刘新亮 ,姜宝善 ,周绍才.格林—巴利血
皮质醇动态测定分析.中华神经精神科
杂志 , 1993, 26(3):161
4 宋文英 ,刘晓林.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
神经炎413例临床分析.中风与神经疾
病杂志 , 1994 , 11(3):177
·246·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Apr.1999, Vol.20 ,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