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野生刺芫荽栽培技术



全 文 :热带农业科技 2009,32(2)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
-20-
野生刺芫荽栽培技术
魏团仁,张林辉,吕玉兰,张红梅,王跃全,刘 倩
﹙云南省农科院 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 保山 678025﹚
摘要:刺芫荽是保山傣、景颇、佤族人民传统的调料野菜,目前仅靠采集野生刺芫荽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笔者
特根据自己实践简介刺芫荽栽培技术,为扩大人工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刺芫荽;栽培技术;保山
中图分类号:S63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50X(20 9)02-0020-02
——————————————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Eryngium foetidum
WEI Tuan-ren, ZHANG Lin-hui, LU Yu-lan, ZHANG Hong-mei, WANG Yue-quan, LIU Qian
Institute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Economic Crops,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e, Baoshan 678025, China
Abstract: Eryngium foetidum is a kind of spice which some local minorities including Dai, Jingpo and Wa people like to have it in their diet
in Baoshan area. The wild Eryngium foetidum now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the techniques of cultivation is described briefly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Eryngium foetidum; cultivation technique; Baoshan
——————————————————
收稿日期:2008-12-1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热带亚热带优势农作物品种引进及选育”课题(2007BAD68B01-2)
刺芫荽(Eryngium foetidum)别名缅芫荽、野芫荽、
阿佤芫荽,为伞形科刺芹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于广东、广西及我省德宏、临沧、版纳、保山等
热带、亚热带地区,多生于肥沃潮湿的路边、沟埂旁、
竹林下和空旷地。刺芫荽是傣族、景颇族、佤族人民
传统的调料菜,主要食用嫩茎、叶部位。刺芫荽营养
丰富,每100g干物质含蛋白质11.96g,氨基酸7.23g,
磷0.449g,钾2.892g,钙1.1g,镁0.753g,铁0.106g,钠
0.0464g,根含皂甙[1];嫩叶还含有十二碳烯醛、十四烯
醛、十二醛、月桂酸等多种芳香物质,富含胡萝卜素、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
量元素;还有芳香健胃、行气止痛、驱风解表的功能
[2],可治感冒寒咳,哮喘,肠炎腹泻,消化不良,胸
痛,麻疹内陷,气管炎,跌打损伤,急性传染性肝炎
等疾病[3],是一种药食兼用的野生蔬菜。
野生刺芫荽历来深受当地居民的亲睐,并且市
场的需求越来越大,仅靠采集的已不能满足需求。
2002年以来,保山潞江坝几户傣族居民采集野生刺芫
荽种子种植销售,至2008年,发展到几十余户,种植
面积近2hm2,每户种植几十到几百平方米,管理好的
可收获2t/667m2以上,产值上万元(当地收购价4~7
元/kg),产品主要销往保山、大理、昆明等城市。刺
芫荽在潞江坝可四季播种,由于冬春季需求量大、价
格好,一般选择8月播种,冬春季﹙12~3月﹚上市,
产量占全年的三分之二以上。笔者多次走访种植户,
了解相关情况,现将保山潞江坝刺芫荽栽培技术总结
如下:
1 种植区概况
保山潞江坝,海拔700~1 000m,年均温21.5℃,
年降雨量755mm,年蒸发量2 111.5mm,绝对高温
40.4℃,最低温0.2℃,≥10℃活动积温7 800.0℃,年
日照时数2 325.75h,相对湿度70%。土壤为老冲积母
质发育的红褐土,土壤肥力中上。
2 刺芫荽植物学特征
株高10~50cm,主根圆锥形,分布浅;基生叶革
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4~20cm,基部渐狭,无
叶柄,边缘有刺,嫩时较软,老叶刺坚硬;花茎直立
而粗壮,二歧分枝,茎干上有小叶,小叶有刺;聚伞
花序,花极小,白色或淡绿色;双悬果球形,种子极
小,褐色。
刺芫荽喜温耐热,在阴坡潮湿的环境中生长茂
盛,对土壤适应性较强(pH5.5~7)。在肥土上种植的,
食用时其特殊香味较淡;而在贫瘠土上种植的,香味
较浓。
3 栽培技术
3.1 选地
选择通风透光、排灌方便、靠近水源、土壤肥力
DOI:10.16005/j.cnki.tast.2009.02.011
热带农业科技 2009,32(2)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1-
-21-
中上的平地种植。于7月清除地面秸秆、杂草,翻犁
晒垡,破坏害虫栖息场所。
3.2 划墒、整地
于8月中下旬整地,朝向以南北向最好。按墒宽
1.2m,长5~6m,沟宽0.3m,沟深0.2m划墒整地,制
成高墒低沟的墒面(旱季制成高埂低墒,有利于保
水),墒面撒施腐熟细碎农家肥1 300~1 500g,磷肥
50~70g,3%敌·克2~3g/m2,刨土2~3遍,使肥、药
与土混匀,捡除杂物、草根、碎石,墒面四围用锄拍
坚拍实,再用木板刮平墒面,把大土粒刮到四周作边
埂,边埂高于墒面5~6cm。墒面做到土细、墒平,有
利于种子发芽及农事操作。
3.3 精细播种
播种要加大播种量,为120~150g/667m2。刺芫荽
种子细小,播种时与5kg灶灰混匀,分2~3次均匀地
撒在墒面。播种后,用筛过的干细粪盖种,厚约1cm,
用木板按压或拍打墒面,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再
用稻草(除去稻穗部分)覆盖墒面,用喷壶淋透水,
有利于种子吸水发芽。
3.4 水分管理
刺芫荽播种15d后才有少量出苗,这时期以喷壶
浇水为主,根据土壤、天气适时补充水分,保持土壤
湿润;少量出苗后,要减少覆盖稻草,5d后全部揭除
稻草,以利于小苗生长。干旱时期或间出大苗后,应
每月进行1~2次沟灌浸湿墒面,然后排空沟内水分,
可节省工时,满足植株对水分的需要。
3.5 肥水管理
刺芫荽幼苗生长缓慢,在2~3片叶时,可用腐
熟的人畜粪尿或沼气液兑水1∶10浇施苗株,再用清
水喷洒清洗叶面,一般选晴天早上或下午进行;每15d
用 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液喷洒叶面,以促进小苗
生长;以后每间出一批大苗,用0.5%~1%的尿素或
复合肥液交替浇施苗株,并用85%赤霉素920结晶粉
一袋+叶面肥高能红钾20g兑水15kg喷雾植株,以加
快苗株生长,使叶片增绿、增厚,提高产量。
3.6 清除杂草
清除墒面杂草是苗期的主要工作。拨草时,一手
按住杂草根部,一手往上提,才能既不破坏墒面又保
护小苗。铲除四周沟、埂杂草,并保持田间卫生。
3.7 病虫害防治
刺芫荽在潞江坝栽培表现为抗病抗逆性极强,
未见病虫为害。播种后土壤潮湿,会有蛞蝓、蟋蟀、
蝼蛄等拱土危害墒面,可用6%密达或梅塔颗粒剂
1~2g/m2诱杀,也可用90%的敌百虫500倍液拌入细
碎菜叶或炒熟米糠,加入少许糖液,于傍晚投放四周
毒杀。
3.8 留种
适当留健壮苗株放花、结果、收种。从花开到收
种需35~40d,由于种子极易被风吹散,采种时应连
花茎剪下,经晾干、搓揉、筛净后,装袋贮藏在阴凉
干燥处。
4 上市销售
刺芫荽从播种到第一次采收需80~100d,待苗株
长到6~8片叶就可以间出大苗上市销售。整个季节
间苗4~5次,间苗前5~6h可浇一次水,有利于采收
拔苗。
参考文献:
[1] 许又凯,刘宏茂.中国云南热带野生蔬[M].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2,164-165.
[2] 张丽琴,杨敏杰,秦荣.野生香料-刺芫荽[J].当代
蔬菜,2006,﹙11﹚.
[3] 李品汉.特色保健野生蔬菜-刺芫荽[J].农技服务,
2006,﹙5﹚.
(上接第17页)西瓜、甜瓜、秋菜等间作套种。草莓
水稻轮作不仅不与粮争地,而且草莓收后其茎叶可翻
耕作肥,还能减少土传病虫害。一般单产鲜果15t/hm2
的草莓可产鲜茎叶22.5~45kg/hm2,其氮磷钾三要素
含量大体与苜蓿相当,稻田翻入1 500kg草莓茎叶相
当于施用尿素17.6~19.2kg,过磷酸钙12.4~15kg,氯
化钾10~12kg,利于水稻草莓双丰收。草莓是喜光植
物,但也耐荫,可与粮、菜、果等作物间作套种。热
带地区日照强、气温高,草莓在玉米、西瓜、甜瓜、
秋菜等行间间作反而比单作生长良好。
墨西哥草莓主产区的米却肯州同我国热带地区
纬度接近,气候相似,墨西哥的先例和我国热带十几
年的草莓种植经验表明:热带地区可以大面积发展草
莓生产。此外,热带地区稻田冬季复种面积小,冬季
土地资源丰富,发展草莓生产既是创汇农业又是冬季
农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