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藏药打箭菊的研究进展



全 文 :[15]王梦昌,杨丽红,刘陕西,等. 雄黄诱导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调亡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J]. 陕西医学杂
志,2003,31( 1) ; 38 - 39.
[16]李玉红. 治蛇头疗有妙方[J]. 新农村·医疗保健,
2009,( 3) : 32
[17]姚思.清热解毒用雄黄[J].祝您健康,2010. 6: 24
2012 年 8 月 1 日收稿
藏药打箭菊的研究进展
梅 蒙 葛 宁
( 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1)
关键词:打箭菊;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291.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6810(2012)09 - 0070 - 02
打箭菊又名鞑新菊或川西小黄菊,为菊科匹菊属植物
川西小黄菊 Pyrethrum tatsienense(Bur. et Franch.)Ling 的
干燥头状花序,产于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生长于海拔
3500 ~ 5000 米的高山草地、灌丛中,其藏名译音为“阿恰塞
俊”,为青藏地区常用民间草药之一,《晶珠本草》记载:阿
恰塞俊清热,消炎,镇痛,治疠热病,各种刺痛,头伤,燥黄
水[1]。
1 化学成分研究
1. 1 黄酮类:杨爱梅等通过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
层色谱的方法对打箭菊进行分离、纯化,并经超导核磁共振
(NMR)、高分辨质谱(HR - ESI - MS)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
其结构,最终从打箭菊的 95%乙醇提取物中获得 7 个黄酮
类化合物分别为:洋芹素、芫花素、木犀草素、苜蓿素、4’-
甲氧基 -苜蓿素、木犀草素 - 7 - O - β - D -葡萄糖苷、苜
蓿素 - 4’- O -(β -愈创木基甘基)- 7 - O - β - D -葡萄
糖苷[2];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发现了异鼠李素、柯伊利素、
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3],且研究出了打箭菊中总黄酮
的最佳提取条件和木犀草素含量测定方法[4,5,6,7]。
1. 2 挥发油类:打箭菊中挥发油成分复杂,在国内外少见
报导。徐凯节等对打箭菊中挥发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经
提取、GC /MS分析等一系列实验,最终从该挥发油中共鉴
定出 30 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 67. 5%,其中包括单萜
(沉香醇、4 -松油醇、α -松油醇等)、倍半萜(金合欢烯、榄
香醇、环氧异香橙烯、α -桉叶醇等)、烷烃和脂肪酸等成
分[8],亚油酸在 2007 年被首次分离[9]。
1. 3 糖苷类:随着人们对糖苷类化合物作用不断认识,对
其的研究也日益深入。通过对打箭菊的化学成分进行研
究,有人发现其含有松脂素 - 4’- O - β - D -葡萄糖苷、
二氢丁香苷[9]、木犀草素 - 7 - O - β - D -葡萄糖苷、苜蓿
素 - 4’- O -(β -愈创木基甘基)- 7 - O - β - D -葡萄糖
苷[2]、胡萝卜苷、β - D -吡喃果糖[10]等。
1. 4 其它化学成分:通过对打箭菊进行研究,有人还发现
其中还有 α - 香树脂醇、β - 香树脂醇、β - 谷甾醇、香豆
精、三十烷、松脂素、2 - O - β - D -吡喃葡萄糖基肉桂酸等
成分。
2 药理作用研究
2. 1 抗炎镇痛作用:打箭菊的藏名为“阿加塞窘”、“塞窘
美多”,而在藏语中“塞窘”就为解痛之意,有人通过采用小
鼠耳肿胀法、热板法和扭体法分别观察其抗炎镇痛作用,取
得了良好的疗效[11]。
2. 2 抗缺氧作用:抗缺氧一直都是高原医学的研究热点之
一,而有人通过对健康昆明种小鼠分别作密闭缺氧试验和
完全脑缺氧试验。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川
西小黄菊大、小剂量组,连续灌胃 10 d,分别观察小鼠常压
耐缺氧存活时间和断头喘气时间,发现川西小黄菊醇提取
液能明显延长小鼠密闭缺氧与断头喘气时间(P < 0. 05;P
< 0. 01) ,具有显著的抗缺氧作用[12]。
2. 3 对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脏舒缩功能的保护作用:严海英
等通过研究川西小黄菊醇提液(AEPT)对垂体后叶素致心
肌缺血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发现 AEPT大、小剂量组大
鼠的 SBP、DBP、MBP、± dp /dtmax、LVSP均高于模型组;LV-
EDP则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 < 0. 05 或 P < 0. 01) ,证明
AEPT对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脏舒张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
用[13]。
2. 4 对 D -半乳糖胺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林
朝展等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打箭菊水提物对 D -半乳糖
胺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14]。
3 展望
伴随着“回归自然”的热潮,天然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重视,藏药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了解,其在某些疾病治
疗方面具有独到而正确的疗效。打箭菊作为藏药的一种,
对它的研究日益增多,尤其是在化学成分和提取工艺方面
07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2 年 9 月第 9 期
DOI:10.16041/j.cnki.cn15-1175.2012.09.038
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它在药效学方面研究尚不深入,对
于它在药代学方面的研究近乎为空白,因此在药效学、药动
学等方面仍需进行深入研究,为打箭菊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藏药志[M].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 455.
[2]杨爱梅,等.藏药川西小黄菊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结
构鉴定[J].中草药,2006,37( 01) : 25 - 27
[3]徐凯节,等. 藏药材打箭菊的化学成分研究[J]. 时珍
国医国药,2010,21( 11) : 3018 - 3019
[4]张道英,等. 藏药打箭菊总黄酮的提取研究[J]. 时珍
国医国药,2007,18( 2) : 440 - 441
[5]张凌,等. 藏药打箭菊中总黄酮及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J]. 药物分析杂志,2008,28( 5) : 755 - 758
[6]林朝,展,等. RP—HPLC 测定打箭菊中的木犀草素
[J].华西药学杂志,2009,24( 2) : 184 - 185
[7]张凌,等.均匀设计法优选藏药打箭菊中木犀草素提取
条件[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 10) : 2490 - 2491
[8]徐凯节,梁健,等. 藏药打箭菊挥发油的 GC /MS 分析
[J]. 质谱学报,2009,30: 44 - 45
[9]杨爱梅,等. 藏药川西小黄菊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
药材,2007,2007,30( 5) : 546 - 548
[10]杨爱梅,等. 藏药川西小黄菊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
成药,2008,30( 5) : 731 - 733
[11]张凌,等.藏药打箭菊抗炎镇痛作用的初探[J]. 江西
中医学院学报,2009,21( 5) : 61 - 61
[12]严海英,等.藏药川西小黄菊抗缺氧作用研究[J]. 安
徽农业科学,2011,39( 20) : 12151,12153
[13]严海英,等. 川西小黄菊醇提液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流
动力学的影响[J]. 2011,26( 4) : 354 - 355
[14]林朝展,等.打箭菊对 D -半乳糖胺所致大鼠急性肝
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1,27 ( 5) :
79 - 81
2012 年 8 月 14 日收稿
(上接 67 页)全身并与七素等混为一体的证候。一般情况
下患病后迁延不愈病程超过 1 个月将变为陈旧热。表现为
眼有红丝、斑点、常流泪,动则心悸,四肢与下半身沉重、麻
木,脉细而紧,尿色赤而气消缓慢。
3 比较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两种医学对急性传染病病程阶段
性的认识总体上是基本一致的,如蒙医未成熟热期相当于
前驱期,增盛热期相当于症状明显期,寒热间期相当于恢复
期。同时也可看到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认识。
3. 1 蒙医在诊治传染病的整个病程中始终坚持辨证分析。
同诊治其他疾病一样蒙医在治疗传染病时亦注重辨证论
治,并贯穿整个病程,是他鲜明的特征。如未成熟热期根据
临床表现可分为自熟热、速熟热、迟熟热来辨证诊治,增盛
热期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型和重型辨证施治,根据疾病
所侵及部位不同治疗方法也各异。寒热间期又分赫依型、
希拉型和巴达干型寒热间期均采取不同治疗方法。这一点
与现代医学治疗传染病时注重选择敏感的抗病原微生物药
物联合治疗有明显的不同。
3. 2 就疾病的潜伏期在蒙医基础理论中有比较详细的论
述,而在温病学中未提及这一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
漏洞,因潜伏期的病人临床毫无症状及体征,发病与否与病
原微生物的毒力、数量、侵入途径,以及人体免疫状态等多
种因素有关,可能与当时条件所限认识不足等多种因素有
关。而潜伏期在现代传染病学,预防医学中有着举足轻重
的地位,如对接触病人者及潜伏期病人进行隔离,医学观
察,对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及流行有重要意义。所以在今后
的工作中广大蒙医工作者特别是从事蒙医温病教学及临床
工作者应根据蒙医基础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加以补充
以求更加完善。
3. 3 蒙医学更重视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的辨证论治。蒙医
温病学自古以来就充分认识到急性传染病恢复期若不加以
正确的治疗有可能发生再燃、复发及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性,
故特别加以重视,称之为温病治疗之“三关”,并根据病人
的个性体质、年龄、发病部位、所处季节环境、临床表现等的
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并加以辨证施治,以
求治疗更加完善彻底。
3. 4 现代医学对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的治疗药物要相对
区分,如抗病毒、抗菌、抗寄生虫等。因抗病毒药物往往无
抗菌作用,抗菌药物亦无抗病毒作用。是由病原微生物的
生物学特性及体内致病机理所决定的。病原微生物在蒙医
学属粘或疫毒,受当时条件所限未能进一步分类,故治疗时
所用药物相对较笼统,所用药物除了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
用外,可能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力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012 年 6 月 22 日收稿
172012 年 9 月第 9 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