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8 1卷第 1期
0 1 9 9年 3月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A et a Un iv
.
A gr i e
.
B r o e al i一 o e e id en t al i s
V
ol
.
1 5N o
.
1
M ar ch l 9 90
山羊草属材料抗条锈性研究初报
P Ar el im in ar yR eP or t On t h
eR e s i st an e e of E ih gt n e e SP e c i e s
of A el g i oP s Gr a s st o St r iP eR u st of Wh e at
林晓民* 李振岐
( 植保系 )
L in X i a o m in Z h
en q i
( D eP ar t m en t of P I己n t P r ot e ct三 on )
主皿词
S ub j e ct
山 羊草属 , 小麦 , 条锈病 , 抗病性 , 抗性
w o r d s A e g i l o p s
s
T r i t i c u m a e s t i v u m
,
r e S O U r C e S
(育种 ) / 抗 源
s t r iP e r u s t
,
d i s e a s e s
r e s i s t a n e e
, r e s i s t a n c e / r e s i s t 、: 11 e e
实践证明 ,扩大小麦抗锈品种的遗传基础 , 是巩固和提 高品种抗诱性 , 延长品种使用
年限的基本途径 。为此 , 近年来除了应用种内杂交方法外 , 也越来越多地重视运用远缘杂
交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经 ` ’ z 飞 。 但应用远缘杂交方法培育抗病品种 , 首先要筛选出优 良的野
生抗病种质资源 。 据此 , 我们 于 1 9 8 4~ 1 9 8 7年对 18 种 山羊草属材料的抗条诱性作了 初 步
研究 , 以期为通过远缘杂交 , 培育多抗性品种 , 正确选择抗源亲本材料提供依据 。
l 材料与方法
1
.
1 供试植物
欧山羊草 (刁 e g i l o P s b i u n e i a l i : V i 、 . ) 、 小亚山羊草 ( A e . e o l u 。 。 a r f : Z h u k . ) 、
顶芒山 羊草 ( A e . c o 胡 o s a S i b t h . e t S m . ) 、 粗厚山羊草 (月 e . e r a : : a B o i s s . ) 、 柱
穗山羊草 ( A e . C 夕 l i n d r i c a H o o t ) 、 柱穗山羊 草一变 种 (月 e . c 夕 l i o d r i c a v o r .
g l a b r o s p i e
、、
)
、 粗齿山羊草 ( A e . h e l d r i c h i i H o l z m . ) 、 牧丹山羊草 (月 e . j u v e n a l i s
( T h
e l l ) E i g
.
)
、 高大山羊草 ( 刁 e . l o n g i “ : i 沉 a ( S c h w e i n f . e t M u s e li ) E i g e n ) 、 卵
穗山羊草 ( A e . o o a t a L . ) 、 直山羊草 ( A e . r e e t a Z h u k . ) 、 西尔 斯 山 羊 草 ( 月 e .
s e a r s i i F e l dm e n e t K i : l e V )
、 粗山羊草 ( A e . t a o s e h i i ( C o s s . ) S e h ) 、 三芒山羊草
(月 e . t r i a r i s t a t a W i l ld . ) 、 离果山羊草 ( A e . t r i u o c i a l` 5 L . ) 、 小 伞山羊草 (月 e .
。 。 b e l l ,` l a t a Z h u k . ) 、 瓦维洛夫山羊 草 ( A e . o a v i l o o i i ( Z h u k . ) C h e m a . ) 和 偏凸
山羊草 ( A o . ve 心 r ` 。 。 “ “ T “ us “ h) 。 除高大山羊草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提供外 , 其余各山羊草属材料均由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提供、
文稿收到 日期 : 1 9 8 9一 0 1一 2 1
· 本校硕士研究生 , 现在像西农业专科学校工作 。
1 0 4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 8卷
1
.
2 供试菌种
小麦条锈菌菌种均由西北农业大学植病研究所 ,.J麦锈病组提供 , 其中包括我 国解放
以来流行的小麦条锈菌主要生理小种条中 10 , 13 , 17 ,
以及 19 一 9 一 1 1菌系和` 个含有多个小种的混合菌系 。
18 , 1 9 , ZQ
, 2 2 , 2 4 , 2 5 , 2 6号 ,
1
.
3 试验方法
所有试验均在西北农业大学植病研究所小麦锈病组的地洞低温实验室中进行 。 待供
试 「山羊草幼苗第一片叶宇免分伸展后 , ` 用分小种 ( 或菌 系 ) `接种的方法鉴定其幼苗对锈
菌的抗性。 试验中的具体方法 、 条件及记载标准 1司文献 〔 “ 二。
2 结果与分析
以反应型表示的各山羊草属材料对小麦条诱菌不同小种 (或菌 系 )的反应如表 1所示 。
表 1 各山羊草肠材料对小安条锈菌不同小种 (或菌系 ) 的反应
小麦条锈菌小种 (或菌系 ) 及反应型
山 羊草名称 条中
10号
条中
13号
条 中
1 7号
条中
18号
条 中
1 9号
条中
20号
条 中
2 2号
条中
24号
条 中
2 5号
条户
26号 19
一
,
,
1 1 混合菌系
0 ,
0 , 0 , 0 ,
0 布
21032330如的05023433043价如2的03魂042欧山羊草 2
小亚 山羊草 2
顶芒 山羊草 O
粗厚山羊草 3
柱雄山羊草 2
柱穗山羊草一变种 3
粗齿 山羊草 0
牡丹山羊 草 O ,
高大 山羊草 叭
卵穗 山羊草 2
直 山羊草 伪
西尔斯山羊草 · 2
粗 山羊草 2
三芒山羊草 0
离果山羊草 山
小伞山羊草 0
瓦维络夫 山羊草 3
偏凸 山羊草 。 ,
0 ;
0 ,
0 ,
0 ; 0多 0 多 0 协
0 ,
0 ;
1 0 , 0 , 0 , 0 2 0 , 2 2
从表 1可以看出 , 除粗山羊草能被供试的所有小种 (或菌系 ) 侵染夕卜 其它各山羊
草属材料都能对 l 至多个小种表现免疫反应 。 “ 山羊:草种 x 小种 (或菌系 ) ”
为 21 6个 , 其中 “ 。 ” 型反应组合 68 个 , 占31 . 48 % , “ O l’, 型反应组合 28 个 ,
组合总数
占12。 96%,
“ 1 ” ~ “ 2 ” 型反应组合 47 个 , 占 2 1 . 了6% , “ 3 ” ~
2 9
.
6 3%
。 按照 “ 。 ” 和 “ o ; ” 型为免疫反应 , 、 “ l ” ~
~ “ 4 ” 型为感病反应的标准 , 各山羊草属材料都可对 1
“ 4 ” 型反应组合 64 个, 占
“ 2 ” 型为抗病反应, “ 3 ”
至多个小种表现免疫或抗病反
第 l期 林晓民等 :山羊草属材料抗条锈性研究初报 105
应 , 说 明抗条锈病基因在供试 山羊草属材料中的分布是广泛的 。
顶芒 山羊草 、 粗齿山羊草等 5种 山羊草的各一份材料对供试的所有生理小种 (或菌系 )
均表现免疫或抗病 反应 。 其它 山羊草属材料仅对供试的部分小种表现抵抗 , 而对其它小
种则表现为感病反应 。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 抗条锈病基因在 山羊草属材料中的分布是广泛的 , 但多数材料因仅
对小麦条锈菌的部分小种表现抵抗 , 对当前流行的一些主要生理小种表现感病 , 故在生
产上的利用价值不大 。
顶芒山羊草 、 直山羊草 、粗齿山羊草 、 三芒山羊草 、 离果山羊草等 5 种山羊草的各一
份材料 , 对供试的我国小麦条锈菌主要生理小种均表现免疫或抗病反应 , 对于小麦抗条
锈育种来讲 , 它们可能是较好的野生种质资源 。 另据文献报道 , 其中的顶芒山羊草 、 三
芒山羊草还同时兼抗白粉病 、 叶锈病和麦秆蝇 〔 ` ’ 5 〕; 离果山羊草除抗上述病 虫 外 , 还
对小麦丛矮病毒和黄化花叶病毒表现免疫 〔 6 ’ “ ’ ; 直山羊草可兼抗白粉病 〔“ 〕。 这些抗源
材料都能与小麦进行成功的杂交 仁` ’ “ 〕 因此在育种过程中如注意选择利用 , 培育出 多 抗
性的小麦品种是完全有可能的 。
本试验仅对供试山羊草属材料的苗期抗条锈性进行了鉴定 。 关于这些材料的成株期
抗性 , 以及成株期抗性与苗期抗性之间的关系 , 尚需进一步研究明确 。
参 考 文 献
李振声 , 容珊 , 陈漱阳 等 . 小麦远缘杂交 . 北京 : 科学 出版社 , 1 9 8 5 . 9一 1 6 4
S h
a r m a H C
,
G i ll B S
.
C
u r r e n t , t a t u g o f W i d
e h y b r i d i z a t io n i n W h
e a t . E
u Ph夕 t i e a , 1 0 5 3 ,
3 2
吕
17~ 3 1
康振生 , 李振岐 . 洛夫林 10 常温致病新菌 系的发现 。西 北农学院学报 , 19 8 4 ( 4) : 18 ~ 28
柏大鹅 , 邓 景杨 . 普通小麦与 月 e g i l o P s t ir 盯 i st at a 和 A e . er ct a 杂种胚胎发育障碍 及其克服方法的初步研
究 . 中国农业科学 , 19 8 6 ( 6 ) : 2 4~ 2 9
阮义理 。 多抗大 、 小麦病毒病的野生种质资源 . 植物保护学 报 , 1 9 8 7 , 14 ( 1) : 3 ~ 36
G Il l B S
,
S h
a r m a H C
,
R
a u P P W J
e t a l
.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A e g il o P , , P e e ie , f o r r e g i兮 t a n e e t o
w h e a t p o w d e r y m il d e w
,
W h
e a t l e a f r u , t
,
h e , , i a n f l y
, a n d g r e e n b u g
, 尸l a ” t D £s e o ` e , 1 , 5 5 ,
6 9 ( 4 )
:
3 14~ 3 1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