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高寒草原轮叶马先蒿群落沿水分梯度特征研究



全 文 :第 31卷第 3期
2011 年 6 月 水土保持通报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 ation Vol.31 , No.3Jun., 2011
 
  收稿日期:2010-09-15       修回日期:2010-11-29
  资助项目:全球环境基金(GEF)新疆草地项目“新疆山地典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095F02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项目(2009CB825103)
  作者简介:柳妍妍(1982—), 女(汉族),甘肃省庄浪县人 ,硕士 ,主要从事草地生态学研究。 E-mail:liu yan198206@126.com。
高寒草原轮叶马先蒿群落沿水分梯度特征研究
柳妍妍1 , 胡玉昆1 , 于建梅2 , 王鑫3 , 李凯辉1
(1.中国科学院 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2.甘肃省康乐县畜牧局 , 甘肃 康乐 731500;3.中国科学院 新疆分院 ,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 要:采用样带法和样方法对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轮叶马先蒿(Pedicularis verti-
ci llata)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植物群落组成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 在距离水源 1 m
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 ,轮叶马先蒿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重要值为 42.5%)。随着与水源距离的增大土
壤含水量降低 ,轮叶马先蒿的优势地位逐渐减小。(2)不同水分条件下轮叶马先蒿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多
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有明显的差异。(3)在距离水源最近处轮叶马先蒿密度和地上生物量达到最
高 ,但在土壤含水量为 25.5%时 , 轮叶马先蒿产生的种子数量达到最大值 , 且地上生物量达到第二峰值 ,说
明轮叶马先蒿并不是喜湿植物。禾本科和杂类草的优势地位则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增加。(4)土壤含
水量是限制轮叶马先蒿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生境因子 , 应通过控制水源处的种子传播来遏制轮叶马先蒿
的大面积发生和蔓延。
关键词:高寒草原;轮叶马先蒿;土壤含水量;群落特征;地上生物量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8X(2011)03-0052-05  中图分类号:Q948.118
Pedicularis Verticillata Community s Characteristics
Along Water Gradient on Alpine Grassland
LIU Yan-yan1 , HU Yu-kun1 , YU Jian-mei2 , WANG Xin3 , LI Kai-hui1
(1.X injiang Institute o f Ecology and Geography , Chinese Academy o f Sciences ,
Urumqi , Xinj iang 830011 , China;2.K angle Famrming Bureau o f Gansu Province , Kangle , Gansu
731500 , China;3.X in jiang B ranch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Urumqi , X in jiang 830011 , China)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dicularis vertici l lata communit ies under different soil w ater conditions in
Bayanbulak alpine g rassland were studied using t ransect and point sampling methods.The resul 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osi tion of the communi ty st ructure changed w ith soil w ate r contents.The richness of plant spe-
cie s w as the g reatest at 1 meter aw ay f rom the w ater source , where P.vertici lata was predominant absolute-
ly w ith a dominance value of 42.50%;aw ay from the w ate r source , it s dominance values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decreased g radually as the soil w ater contents decreased.The species richness , diversity and even-
ness indices of P.vertici lata community di ffered significant ly under dif ferent soil w ater conditions.The pop-
ulation density and above ground-biomass of P.vertici lata we re the g reatest at the places closest to the w a-
ter source , but at the places furthe r aw ay f rom the w ater source w here soi l w ater content w as around
25.5%, the plant achieved the highest seed yield and the second peak above-g round biomass , indica ting that
P.vert ici lata i s not a“water-loving” plant.G ramineae and othe r g rasses dominated increasing ly wi th the de-
crease o f soil w ater contents.Soi l w ater content w as clearly the most impo rtant facto r to regulate P.vert ici-
lata communi ty structure in Bayanbulak alpine g rassland.Controlling the seed spread near the wa ter source
may be the effect ive approach to limi t the rampant e xpansion of P.vert ici lata.
Keywords:alpine grassland;Pedicularis verticilata;soil water content;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above-ground biomass
  高寒草原是在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影响下 ,在寒冷 和干旱的高山 ,亚高山区发育的一种独特的草原类
型[ 1] ,是新疆天山典型的垂直地带性植被 。以羊茅 、
针茅为建群种的巴音布鲁克草原 ,处于开都河的源流
区 ,是重要的春秋放牧场 ,对新疆特别是南疆的生态
环境保护具有极为重要地位。但因近年来牲畜基本
不采食的轮叶马先蒿(Pedicularis vert ici llata L.)
大面积蔓延 ,与 20世纪 80 年代相比 ,一些优良牧草
种类逐渐减少 ,轮叶马先蒿已达到 2.33×104 hm2 ,
并以 3.30×103 hm2/a 的速度扩展[ 2] ,已对当地的高
寒草原植物群落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并由此对草地畜
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近年来 ,关于马先蒿属植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植
物叶片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δ13C 值与环境因子之间
的关系[ 3] 、化学成分的提取[ 4] 、马先蒿的遗传多样性 、
遗传结构 、传粉特性和生物地理及物种多样性的研
究[ 5] 、菌根形态学的研究[ 6] 、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及分
析[ 7] 等生理方面 ,有关马先蒿属植物生态学方面研究
尚不多见 。
为了有效地遏制轮叶马先蒿的快速扩散与蔓延 ,
该地区探讨了植物群落生态位特征研究[ 8] ,本文进行
了轮叶马先蒿的生物学特性[ 9] ,化学试剂对轮叶马先
蒿的防除效果[ 10] ,温度对轮叶马先蒿种子发芽的影
响[ 11]等研究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不同土壤水
分条件下轮叶马先蒿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及地上生
物量进行探讨 ,旨在为遏制轮叶马先蒿的扩繁以及退
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天山南坡中部 ,地处北纬
42°18′—43°34′,东经 82°27′—86°17′,面积约 2.3×
104 km2 ,海拔 2 400 ~ 3 500 m ,属典型的高寒气候 ,
冷季漫长 ,暖季短暂 ,年均气温-4.8 ℃, 1月最低气
温可达-48 ℃;7月最高气温可达 30.5 ℃;年平均降
水量约 276.2 mm ,年蒸发量高达 1 022.9 ~ 1 247.5
mm ,全年积雪日达 150 ~ 180 d ,无绝对无霜期。该
区草地类型多样 ,主要包括高山沼泽草甸 、亚高山草
原 、亚高山草甸化草原 、亚高山草原化草甸 、亚高山草
甸 、高山草甸。
该区高等植物有50个科 160个属 262种 。主要
物种有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羊茅(Festuca ovi-
na)、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 li folia)、珠芽蓼(Polygonum v iviparum)、尖苞苔
草(Carex m icroglochin)、白尖苔草(Carex atrof us-
ca)和细果苔草(Carex stenocarpa)等[ 11] 。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设置及群落结构调查 2006年 8月初 ,
沿河流设置一块 50 m ×25 m 的大样地 ,在样地内平
行于河流每隔 5 m 设置 1条长 50 m ,宽 1 m的样带 ,
共设 5条样带。每条样带为 1个处理 ,在每个处理上
每隔 5 m 设置 1 m ×1 m 的样方 ,即为 5 个重复 ,共
计 25个小样方。调查样方内物种数目 、物种高度 、盖
度和密度。分轮叶马先蒿 、禾本科和杂类草 3个类群
齐地剪割获取地上生物量 ,称其干重 。
1.2.2 土壤含水量测定 在每个样方内随机选取 3
个样点采集土壤样品。每个样点土壤剖面分成 5层 ,
即 0—10 , 10—20 ,20—30 ,30—40和 40—50 cm ,每层
取一定量土壤放入铝盒带回实验室在 105 ℃下连续烘
干至恒重 ,测土壤含水量 ,取其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Rwc =W′-W
W
×100% (1)
式中:W′———土壤湿重;W ———土壤干重。5条样带
5种处理土壤含水量见表 1。
表 1 5 条样带土壤含水量变化 %
土层深度/ cm 处理 1 处理 2 处理 3 处理 4 处理 5
0—10 42.0 30.3 26.3 22.1 21.8
10—20 43.4 30.4 26.6 21.5 28.5
20—30 45.6 34.2 26.3 24.3 18.8
30—40 39.8 31.8 25.0 23.6 17.7
40—50 36.9 30.9 23.5 22.3 16.1
含水量均值 41.7 31.5 25.5 22.7 20.6
1.2.3 多样性指数 、均匀度指数的计算 通过选用
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
(H′)和 Pielou 均匀度指数(J)3 类来计算群落的物
种多样性。
(1)丰富度指数 R=S 。
(2)群落多样性指数的计算采用 Shannon —
Wiene r多样性指数:
H′=-∑s
i =1P i lnP i (2)
(3)均匀度指数的计算采用 Pielou指数:
J =H′/ lnS (3)
式中:S ———种 i所在样方的物种总数;P i ———种 i的
相对重要值=(相对盖度+相对高度+相对密度)/3 ,
以重要值作为数据分析的基础 。
1.2.4 土壤内种子数量及轮叶马先蒿产生种子数量
测定 分别在 5条样带内随机设置 5个小样方 ,每个
小样方的面积为 0.1 m ×0.1 m ,采集 0—10 cm 土
样 。各土样记录后分装入布袋中 ,风干后对每个取样
点的样品进行分级筛选 ,分别依次过筛 ,筛子孔径分
别为 2 ,1 ,0.5 mm ,然后人工挑选种子;对留在 1 和
0.5 mm 筛上的土壤中的种子在双筒显微镜下进行
53第 3 期       柳妍妍等:高寒草原轮叶马先蒿群落沿水分梯度特征研究
计数 、鉴定 。最后进行淘洗 ,待反复冲洗干净后拣出
各种植物种子进行统计。分别在 5 条样带内各随机
挑选 10株轮叶马先蒿 ,共 50株 ,分别装入布袋带回 ,
记录花苞数量和花苞内的种子数量 。
2 结果与分析
2.1 沿水分梯度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变化
2.1.1 植物群落层次结构特征变化 巴音布鲁克高
寒草原地上层次较为简单 ,一般分为 2层 ,上层以禾
本科为主 ,高 10 ~ 30 cm ,下层以小禾草和杂类草等
双子叶植物为主 ,高 5 ~ 10 cm 。其建群种主要以紫
花针茅(S tipa purp urea)、羊茅(Festuca ovina)和冰
草(Agropy ron cristatum)等禾本科牧草为主 ,但在
轮叶马先蒿发生严重的地方 ,群落结构分为 3 层 ,上
层主要为轮叶马先蒿 ,以集群方式分布 ,第 2层以禾
本科为主 ,下层由二裂委陵菜(Potent il la bi f urca)、
多裂委陵菜(Potent i lla mul ti f ida)和新疆假龙胆
(Gentianel la turkestanorum)等杂类草组成。
2.1.2 植物群落盖度 、高度和密度变化 植物群落
结构可以通过其盖度 、高度和密度加以反映。图 1表
示 ,轮叶马先蒿的盖度变化范围在 0 ~ 46.80%,峰值出
现在土壤含水量最高处 41.70%,且随着土壤含水量的
减小而降低 ,最后降至 0。
相关分析显示 ,轮叶马先蒿盖度与土壤水分含量
呈极显著正相关 ,其回归方程为:
Y =1.96X -36.98(R2 =0.926 4 , p<0.01) (4)
式中:X ———土壤含水量;Y ———轮叶马先蒿盖度 。
下同。
图 1 沿水分梯度不同类群植物盖度 、高度和密度的变化
  禾本科植物盖度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逐渐增
加 ,杂类草盖度随土壤含水量减少先增大 ,后减小 ,在
处理 4杂类草盖度最大;但轮叶马先蒿 、禾本科 、杂类
草植株高度与土壤水分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 >
0.05)。最高的单株轮叶马先蒿出现在处理 4处 ,平均
高度最高的也是处理 4(土壤含水量为 22.7%)。轮
叶马先蒿密度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逐渐减小 ,分析结
果显示 ,在试验样地的水分梯度内 ,轮叶马先蒿密度
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Y =5.75X-123.24(R2 =0.927 0 , p<0.01) (5)
禾本科和杂类草密度与土壤含水量之间无相关
性(p>0.05)。
2.1.3 植物群落重要值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
水分含量不同 ,其群落结构物种成分也不同 。不同处
理间物种重要值如表 2所示。而草地植物重要值的高
低 ,可以反映其在群落中作用的大小。
为了说明不同土壤含水量对轮叶马先蒿植物种群
的影响 ,表 2列举了每个处理上轮叶马先蒿及禾本科 、
杂类草中主要种的重要值变化状况。随着土壤水分含
量的降低 ,轮叶马先蒿的重要值逐渐降低 ,其变化范围
在0 ~ 42.50%之间。禾本科一些种的重要值逐渐增
加 ,如冰草和羊茅 ,而紫花针茅的重要值随着土壤水分
含量的降低先降低后又升高 ,呈双峰型趋势 。杂类草
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 ,如深裂委
陵菜和新疆假龙胆等。
表 2 不同土壤含水量对群落代表种重要值的影响
物 种 处理 1 处理 2 处理 3 处理 4 处理 5
轮叶马先蒿 42.50 27.97 21.51 17.43 0
紫花针茅 18.63 14.33 8.02 6.35 12.04
羊 茅 2.89 14.62 9.04 6.23 14.03
冰 草 — — 6.54 5.57 13.63
草地早熟禾 6.94 12.86 — 7.44 6.75
洽 草 10.00 5.89 9.05 6.74 10.64
棘 豆 15.01 4.49 — — —
黄 芪 4.09 14.91 — 15.51 11.65
二裂委陵菜 16.54 — — 30.33 15.51
多裂委陵菜 4.11 7.56 16.89 5.57 1.83
新疆假龙胆 5.63 8.27 8.49 1.69 2.96
  注:草地早熟禾(P oa pratensi s);洽草〔Koeler ia cr istata (L.)
Pers.〕;棘豆(Oxytrop is sp.);黄芪(Astra galus sp)。
2.2 沿水分梯度轮叶马先蒿群落物种丰富度 、多样
性与均匀度变化
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 ,即其所含的植物物种
总数 ,是群落多样性的最基本特征 。草地生态系统的
可持续性和草地生产力的维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草地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15] 。不同水分条件下轮叶马
先蒿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
54                    水土保持通报                     第 31 卷
化有明显的差异见表 3 。研究结果表明 ,距离河道最
近 5 m 即处理 1物种最丰富 ,为 17种 ,随着土壤水分
含量的降低 ,物种丰富度逐渐减小 ,距离河道 25 m 即
处理 5物种丰富度最低 ,为 11种。相关分析表明 ,物
种丰富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Y =0.31X+6.1(R2 =0.583 2 , p<0.05) (6)
一般来讲 ,丰富度指数 、多样性指数和种的均匀度
能比较一致地反映群落的特征。Shannon—Wiener 多
样性指数是表示群落中物种丰富程度的指数 ,群落的
物种数能最直观 、最有效地反映群落的多样性[ 16] 。
不同水分条件下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
如表 3所示。方差分析显示 ,不同水分条件下物种多
样性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变化并不明显 ,随着土壤含
水量的降低 ,群落均匀度指数差异明显 。
表 3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的变化
处 理 1 2 3 4 5
S(物种丰富度指数 R) 17 13 14 16 11
Shannon—Wiener 指数(H′) 0.983 4a 0.848 3ab 0.811 1ab 0.712 9ab 0.585 2b
Pielou 指数(J) 0.756 1a 0.674 7b 0.657 2b 0.593 4c 0.494 6d
  注:a , b , c , d表示差异性显著程度(p<0.05)。
2.3 沿水分梯度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变化
草地生物量 ,不仅反映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
能量流动的基本状况 ,而且对草地畜牧业生产及其生
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图 2为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轮
叶马先蒿 、禾本科和杂类草地上生物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轮叶马先蒿地上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的降
低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 ,第 1峰值出现在距
离水源最近即处理 1处(含水量为 41.7%),第 2峰值
出现在处理 3处(含水量为 25.5%),最小值出现在处
理5含水量为 20.6%,即离水源最远处。禾本科植物
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则呈逐渐上升趋势 。随着土壤
水分含量的降低 ,杂类草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呈现先增
加后减小的单峰趋势。说明轮叶马先蒿对土壤水分要
求很高 ,而禾本科植物适应干旱条件 ,杂类草在水分
适中时长得最好 ,另外也说明在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
中 ,土壤水分是影响植物分布和生长的重要因素。
2.4 沿水分梯度轮叶马先蒿种子量的变化
由表 4可以看出 ,每 1 m2 内轮叶马先蒿的种子
数量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减少 ,其它植物的种子数
量在土壤含水量为 22.7%时达到最大值。虽然轮叶
马先蒿盖度在土壤含水量为 41.7%时达到最大值 ,但
轮叶马先蒿单株产生种子量最大值却并不是在盖度
最大时出现 ,轮叶马先蒿产生的花苞数以及产生的种
子数量在土壤含水量为 25.5%时达到最大值。说明
轮叶马先蒿群落内种间竞争以轮叶马先蒿为优势种
群 ,但种内竞争激烈 ,土壤水分适中时 ,轮叶马先蒿产
生种子最多。
图 2 沿水分梯度地上生物量变化
表 4 沿水分梯度轮叶马先蒿种子量的变化
项 目 处理 1 处理 2 处理 3 处理 4 处理 5
马先蒿种子数/(粒·m -2) 56 548±9 325 17 919±4 465 5 629±866 2 967±230 1 030±541
其它种子数/(粒·m -2) 618±759 930±326 979±213 2 257±486 1 392±604
马先蒿单株小花数/朵 16 51.1 54.7 45.4 43.1
3 结论
(1)马先蒿属植物以其强大的种子繁殖能力和
集群分布形式 , 对高寒地区草地具有极强的威
胁[ 12-13] 。邱正强等[ 12] 分析了三江源区甘肃马先篙的
侵入及其对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的影响 ,结果表明 ,
甘肃马先蒿的侵入使垂穗披碱草的盖度 、密度和生物
量严重降低。影响植物入侵的原因是复杂的 , 物种
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方面也是相当重要和复
杂的[ 14] 。在以紫花针茅 、羊茅和冰草等禾本科牧草
为优势种的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 ,由于轮叶马先蒿的
大面积发生 ,其个体数量及其在群落中的作用加强 。
伴随着轮叶马先蒿分盖度的增加 ,紫花针茅和羊茅等
禾本科牧草密度 、盖度和重要值和地上生物量明显下
55第 3 期       柳妍妍等:高寒草原轮叶马先蒿群落沿水分梯度特征研究
降。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轮叶马先蒿同饲用植
物争夺营养 、光和水分 ,造成了草地群落结构的单一
化 ,降低了草地的产量和质量 ,最终导致草地失去利
用价值 。研究结果表明 ,在轮叶马先蒿发生严重的地
方 ,其植物组成主要以轮叶马先蒿为主 ,其盖度 、密度
和地上生物量均达到最高 。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降
低 ,紫花针茅 、羊茅和冰草等优良禾本科牧草的优势
地位降低 ,地上生物量减少 ,轮叶马先蒿种子数量占
总数的 56%以上 ,说明轮叶马先蒿主要是以数量优
势取得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2)土壤水分是土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英
年等[ 15] 的研究认为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主要取决于
环境条件(温度 、水分)的分布。轮叶马先蒿喜好生长
在寒冷的高海拔地区 ,对水分条件要求很高[ 16] 。巴
音布鲁克高寒草原土壤贫瘠 ,气温较低 ,水分是限制
轮叶马先蒿生长的主要生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 ,不
同的土壤水分含量植物群落优势种不同 ,组成也不
同 ,轮叶马先蒿距离水源最近 5 m 处在群落中占绝对
优势地位 ,其盖度和重要值均达到最高。随着土壤含
水量的降低 ,群落结构和组成也发生了变化 ,轮叶马
先蒿的优势度逐渐减小 ,这说明轮叶马先蒿的生长对
其它物种的生长与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随着土
壤水分含量的降低 ,轮叶马先蒿重要值和地上生物量
整体呈现降低态势 ,禾本科植物的变化趋势则呈逐渐
上升趋势 ,杂类草的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单峰趋
势。说明轮叶马先蒿对土壤水分要求很高 ,而禾本科
植物适应干旱条件 ,杂类草在水分适中时长得最好 。
另外 ,在距离水源最近的样带 1内物种丰富度最高 ,
为 17种 ,且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其物种丰富度逐渐
降低。也说明在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中 ,土壤水分是
影响植物分布和生长的重要因素。
(3)王静等[ 16] 研究表明 ,影响马先蒿属物种丰富
度的两大主要因子是温度和水热因子。结果表明 ,水
分在马先蒿的分布和生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
用。距离水源越近 ,轮叶马先蒿分布越多 ,密度也越
高 ,其密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而禾本科和
杂类草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变化不明显 ,这说明禾本
科和杂类草受水分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土壤水分含
量的降低 ,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并不明显 ,而群落均匀
度指数差异明显。但单株产生的种子数量在水分适中
时最多 ,这也说明轮叶马先蒿的生长和繁殖并不是喜
湿植物。另外 ,引起轮叶马先蒿大面积发生的另外一
个因素是不合理的放牧 ,仁青吉等[ 17-18] 研究表明 ,放牧
的直接采食和由此造成的竞争改变了群落结构 ,禾本
科和莎草科牧草生态位丧失 。在巴音布鲁克高寒草
原 ,放牧引起的土壤干燥 ,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降
低 ,含盐量升高等 ,导致优势群落内物种生态位产生
变化[ 19] 。过度放牧引起的优良牧草生态位降低导致
轮叶马先蒿迅速扩大生态位 ,占据优势地位 。因此 ,
控制轮叶马先蒿扩繁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合理放牧 。
(4)任何草地植物种群都是依存于特定的植物
群落 ,而植物群落又与其生存的环境相互协调并构成
一个统一的系统[ 20] ,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中轮叶马
先蒿的大面积发生势必造成群落的变化 ,打破原有的
平衡 。轮叶马先蒿原先生长在海拔为 2 800 m 以上
的水源附近 ,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草地害草 ,由于种
子表皮光滑无毛 ,也无钩刺 ,很难通过动物进行传播 。
但其种子小而轻 ,数量多 ,易于被水和风传播 ,以及在
适宜温度下萌发能力也很强[ 11] ,故种子传播是其扩
散蔓延的主要方式 。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类型的分
布面积占高寒草地总面积的 10.37%[ 2] ,但其利用频
率很高。为了缓解放牧压力 ,人工草地在当地的建植
成为必然 ,而人工草地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河流 ,
7 , 8月份也是天然草地灌溉的时期 。野外调查表明 ,
人工草地和水源附近轮叶马先蒿大面积发生和蔓延 。
因此 ,应考虑通过控制水源处轮叶马先蒿的繁殖与扩
散来遏制其大面积发生与蔓延。
[ 参 考 文 献 ]
[ [ 1]  麦来·斯拉木 ,叶尓道来提 , 阿德力 , 等.天山尤鲁都斯
盆地高寒草原的基本特征及其生产量[ J] .干旱区研
究 , 1991(S):6-12.
[ 2]  宋宗水.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恢复与综合治理已迫在眉
睫[ 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06 , 27(1):21-25.
3]  冯虎元 ,安黎哲 , 陈拓 ,等.马先蒿(Pedicularis L.)植物稳
定碳同位素组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J] .冰川冻
土 , 2003 , 25(1):88-93.
[ 4]  高建军 ,刘自民 ,王继和 , 等.阿拉善马先蒿中新木脂素甙
成分研究[ 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1994 , 15(3):396-397.
[ 5]  王红.大王马先蒿的传粉综合征状及其生物地理学意义
[ J] .植物学报 , 1998 , 40(9):781-785.
[ 6]  陈绍田 , 管开云.四种马先蒿属植物的菌根形态学研究
[ J] .云南植物研究 , 2001 , 23(3):331-334.
[ 7]  阿布来提· 阿布都热西提.欧氏马先蒿中微量元素含量
的测定及分析[ 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5 , 26(3):55-56.
[ 8]  于建梅 , 胡玉昆 , 李凯辉 , 等.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主要
植物种群生态特征分析[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7 ,
21(7):155-159.
[ 9]  于建梅 ,胡玉昆 ,李凯辉 , 等.天山药用植物轮叶马先蒿的
生物学特性研究[ J] .中草药 , 2006 , 37(12):1884-1886.
[ 10]  张晓艳 ,胡玉昆 , 姬承东 , 等.2 , 4-丁酯对轮叶马先蒿的
防除效果及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J] .草业学报 , 2009 , 18
(4):168-174.
(下转第 65页)
56                    水土保持通报                     第 31 卷
水分吸收在土壤中 ,但在降雨量大而集中的南方红壤
区 ,高强度的降雨来不及入渗而形成较大的地表径
流 ,造成强烈的冲刷 ,因此竹林地土壤结构不利于涵
养水源。
[ 参 考 文 献 ]
[ 1]  Boix-Fayos C , Calv o-Case s A , Imeson A C , e t al.I nflu-
ence of soil pr ope rties on the agg regation of some Medi-
ter ranean soils and the use o f ag g rega te size and stability
as land deg radation indicator s[ J] .Ca tena , 2001 , 44(1):
47-67.
[ 2]  Li Y Y , Shao M A.Change of soil phy sical prope rties
under long- te rm na tur al vege tation resto ration in the Lo-
ess P lateau of China[ J] .Journa l of A rid Environments ,
2006 , 64(1):77-96.
[ 3]  巍强 , 张秋良 , 代海燕 , 等.大青山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特
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 22(2):
111-115.
[ 4]  沃飞 , 蔡彦明 , 方堃 , 等.天津市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
壤水分特征对比研究[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 23(3):
236-240.
[ 5]  Philip J R.Hillslope infiltra tion div erg ent and converg e
slope s[ J] .Water Resource , 1991 , 27(6):1035-1040.
[ 6]  Pe te r A C.Developments in soil-wa te r physics since the
mid 1960s[ J] .Geoderma , 2001 , 100:355-387.
[ 7]  何东进 , 洪伟 , 胡海清 , 等.武夷山风景区森林景观土壤
物理性质异质性及其分形特征[ J] .林业科学 , 2005 , 41
(5):175-179.
[ 8]  王 丽 ,梦 丽 , 张金池 ,等.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矿区废弃
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J] .中国水土保持 , 2010(3):
54-58.
[ 9]  刘世梁 , 傅伯杰 , 马克明 , 等.岷江上游高原植被类型与
景观特征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4 ,
15(1):26-30.
[ 10]  Brejda J J , Moo rman T B , Karlen D L , et al.Identifi-
ca tion o f regional so il quality facto rs and indicato rs:I.
Centr al and southern high plains[ J] .Soil Science Socie-
ty of America Journal , 2000 , 64(6):2115-2124.
[ 11]  杨 弘 ,李 忠 , 裴铁璠 , 等.长白山北坡阔叶红松林和暗
针叶林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7 ,
18(2):272-276.
[ 12]  姜培坤 , 周国模 ,钱新标.侵蚀型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
养分含量与物理性质的变化[ J] .水土保持通报 , 2004 ,
18(1):12-14.
[ 13]  孙艳红 ,张洪江 , 杜士才 , 等.四面山不同林地类型土壤
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 23
(5):109-112 , 117.
[ 14]  骆土寿 ,李意德 , 陈德祥 , 等.广东白盆珠水库水源林土
壤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J] .生态科学 , 2007 , 26(2):159-
164.
[ 15]  史东梅 ,吕刚 , 蒋光毅 ,等.马尾松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变
化及抗蚀性研究[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 19(6):35-
39.
[ 16]  张远东 ,刘世荣 , 罗传文 , 等.川西亚高山林区不同土地
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地被物及土壤持水特征[ J] .生态学
报 , 2009 , 29(2):627-635.
[ 17]  王光玉.杉木混交林水源涵养和土壤性质研究[ J] .林
业科学 , 2003 , 39(S1):15-19.
[ 18]  杨金玲 ,张甘霖.城市“土壤水库”库容的萎缩及其环境
效应[ J] .土壤 , 2008 , 40(6):992-996.
  (上接第 56页)
[ 11]  李凯辉 , 胡玉昆 , 阿德力·麦地, 等.温度对轮叶马先蒿
种子发芽的影响[ J] .云南植物研究, 2006 , 28(4):421-
424.
[ 12]  邱正强 , 马玉寿 ,施建军 ,等.甘肃马先蒿对“黑土型”退
化草地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的影响[ J] .草原与草坪 ,
2006(5):26-29.
[ 13]  柳妍妍 ,胡玉昆 , 于建梅 ,等.轮叶马先蒿危害现状及防
除对策[ J] .干旱区研究 , 2008 , 25(6):778-782.
[ 14]  王绍明 ,张霞 , 李裕.植物群落可入侵性及其影响因子
的分析[ J] .干旱区地理 , 2004 , 27(4):634-637.
[ 15]  李英年 ,赵新全 , 王勤学 ,等.青海海北高寒草甸五种植
被生物量及环境条件比较[ J] .山地学报 , 2003 , 21
(3):257-264.
[ 16]  王静 ,唐亚 ,夏怡凡 ,等.川渝地区马先蒿属物种丰富度
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J] .云南植物研究 , 2007 ,
29(1):51-57.
[ 17]  仁青吉 , 崔现亮 , 赵彬彬.放牧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
构及生产力的影响[ J] .草业学报 , 2008 , 17(6):134-
140.
[ 18]  仁青吉 , 武高林 , 任国华.放牧强度对青藏高原东部高
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J] .草业学报 , 2009 , 18
(5):256-261.
[ 19]  王鑫 , 胡玉昆 ,热合木都拉·阿迪拉 ,等.巴音布鲁克高
寒草原羊茅(Festuca ov ina)群落生态位特征[ J] .干旱
区地理 , 2009 , 32(2):255-260.
[ 20]  冯缨 , 张元明 ,潘伯荣.天山北坡中段草地类型的生态
梯度组合格局与环境分析研究[ J] .干旱区地理 , 2006 ,
29(4):238-243.
65第 3 期       李灵等:武夷山风景区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土壤水库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