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小麦-大赖草易位系的RFLP分析



全 文 :小麦-大赖草易位系的 RFLP分析
王秀娥1 ,陈佩度1 ① ,周 波1 ,袁建华1 ,
刘文轩1 ,Bikram S Gill2 ,刘大钧1
(1.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细胞遗传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 210095;2.Department of Plant
Pathology ,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 Manhattan KS66502 , USA)
摘要:利用辐射 、花药培养及杀配子基因效应已创制出一系列小麦-大赖草易位系。为在其
中找出可能的纯合易位系 、明确易位所涉及的相关染色体以及易位断裂点的确切位置 , 利用
了已被定位于小麦 7个部分同源群染色体长 、短两臂上的 67 个探针进行了 RFLP分析 , 结果
鉴定出3 个纯合的易位系:T1BL·7Lr#1S 、T4BS·4BL-7Lr#1S 和 T6AL·7Lr#1S。其中 ,易位
系T1BL·7Lr#1S 和 T6AL·7Lr#1S 中染色体 7Lr#1 的断裂点位于标记 MWG808 和标记
ABG476.1 之间 ,而 1B 和 6A染色体上的断裂点都在着丝粒附近。易位系T4BS·4BL-7Lr#1S
中染色体7L#1 的断裂点位于标记 BCD349 和标记 CDO595 之间 , 4B 染色体断裂点则位于标
记 CDO541和标记 PSR164之间的长臂上。
关键词:小麦;大赖草;易位系;RFLP
中图分类号:Q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379-4172(2001)12-1142-09
  普通小麦的许多近缘物种可作为栽培小麦品种改良的遗传资源利用。通过远缘杂交
与染色体操作技术相结合 ,可将这些亲缘物种的有用基因导入栽培小麦 。外源基因利用
的最佳方式是培育携带目标基因的小麦-亲缘物种易位系。通过辐射处理 ,Sears曾成功
地将小伞山羊草抗叶锈病基因导入普通小麦[ 1] 。此后 ,不同学者曾先后在远缘杂交后代
中鉴定出大批自发产生或人工诱导的易位系[ 2 ,3] 。Friebe 等曾对涉及不同外源物种的易
位系进行过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3] ,结果表明 ,自发产生或利用遗传控制体系诱发的易位
系均属小麦和其亲缘物种部分同源染色体间的易位 ,补偿性较好 。而利用辐射或组织培
养等手段诱发的易位除少数例外 ,大多为非同源染色体间的易位 。一般而言 ,只有携带目
标基因且具良好补偿性的易位系才较易在小麦改良中利用。如小麦-黑麦 1BL/1RS易
位系被广泛用于小麦育种或直接应用于小麦生产 。
鉴定易位系的方法有染色体分带 、原位杂交 、端体测交及分子标记等。若参与易位的
染色体可显示丰富的区分带纹 ,借染色体分带即可确定参与易位的有关染色体的具体归
属以及易位片段的位置与大小。然而 ,目前在植物中尚无人类染色体那样的高分辨带 。
收稿日期:2001-04-18;修订日期:2001-07-12
基金项目: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01-02-01-02)、美国McKnight基金作物研究计划 、江苏省
自然科学基金(BK97090)、高校博士点基金(970205)
作者简介:王秀娥(1966),女 ,农学博士;研究方向: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
①通讯作者。 E-mai l:pdchen@mai l.njau.edu.cn
遗 传 学 报 , 28(12):1142 ~ 1150 , 2001
Acta Genetica Sinica
分子原位杂交特别是基因组原位杂交虽然可用于确定易位片段的大小 ,但却难以确定断
点的准确位置。近年来已发展出可用于鉴定小麦及大麦族染色体臂的 RFLP 探针[ 4 , 5] ,从
而使小麦和大麦遗传图谱的饱和程度已有明显提高[ 4 ,6~ 10] 。此外 ,近年来利用杀配子基
因效应创制的缺失系亦已成功用于构建以细胞遗传学为基础的物理图谱[ 11~ 19] 。利用定
位于小麦族不同部分同源群的探针还可用于其近缘物种种内或种间染色体重排[ 20 ,21] 、导
入小麦背景中的外源染色体鉴定以及这些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间的部分同源关系等研
究[ 7 ,22 , 23] 。根据这些标记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 ,可将易位染色体的易位断点准确定位
于特定标记附近 ,为外源染色体上携带的目标基因提供可用于筛选的分子标记。研究表
明 ,尽管大麦族物种间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有共线性 ,但进化过程中也广泛存在染色体结
构变异 ,从而给外源易位系所携目标基因应用于小麦育种带来复杂性 。因此 ,利用分子标
记技术准确确定易位染色体及其断裂位点 ,确定外源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间的同源关系
十分必要 。
大赖草(Leymus racemosus ,或 Elymus giganteus ,2n=4x=28 ,NNJJ)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良
好的抗性 ,利用染色体工程已培育出涉及大赖草 8条不同染色体的异附加系或异代换系 。
异附加系多年多点的抗性鉴定 ,表明大赖草的抗赤霉病性至少与 3条染色体有关:5Lr#
1 、7Lr#1和 Lr7[ 22 ,24~ 26] 。为将大赖草 7Lr#1 上的抗赤霉病基因导入普通小麦 ,通过辐
射 、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控制体系及杀配子染色体诱导技术 ,利用 DNA分子原位杂交 、染
色体 C-分带鉴定出了一批易位系[ 27 ,28] ,但对于参与易位的外源染色体具体归属及其易
位断点确切位置尚不够明确。本研究利用 RFLP 技术 ,选用已在遗传或物理图谱上定位
于小麦各部分同源群的 RFLP探针对已创制的部分小麦-大赖草易位系进行分析 ,以期
确定易位系所涉及内外源染色体的部分同源群归属 、区段大小与断裂点位置。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小麦-大赖草异附加系 DA7Lr#1和易位系由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CINAU)培
育 ,本文中 1002-3 、1061-1和 1062-2 分别代表 3 个易位系 2000年在 Kansas 州立大学
(KSU)的种植行号 ,其 CINAU永久编号则分别为 NAU615 、NAU616和 NAU617。普通小麦
品种中国春及 5个不同大赖草品系由美国 Kansas州立大学小麦遗传资源中心提供。
实验所用 RFLP探针包括大麦 cDNA克隆(BCD 、ABG),大麦基因组克隆(MWG),燕麦
cDNA克隆(CDO)和小麦基因组克隆(PSR 、WG 、KSU),所用探针分别由M.E.Sorrels博士
(Cornell University , Ithaca , NY ,美国)、M.D.Gale博士(Cambridge Laboratory , JIC Norwich ,
英国)、A.Graner博士(德国联邦农牧生物学研究中心)和 A.Kleinhofs 博士(美国华盛顿
州立大学)和 B.S.Gill博士提供。探针在 Kansas州立大学小麦遗传资源中心保存。
1.2 研究方法
1.2.1 DNA 提取  剪取幼嫩叶片置液氮中磨成粉状 ,迅速加入适量提取液[ 5mol/L
NaCl 100ml , 1mol/L Tris-HCl(pH8.0)200ml , EDTA(pH8.0)200ml , 20%SDS 62.5ml , H2O
269ml ,使用前加入 3.8g sodium bisulfate , 用 NaOH 调节 pH 至 8.0] , 于 65℃水浴 20 ~
30min ,冷却至室温后 ,加入等体积氯仿∶异戊醇(24∶1),混匀至上层为奶绿色 ,6 000rpm
离心 15min ,将上清液移至一新的 50ml离心管中 ,用 2倍体积-20℃95%乙醇沉淀 ,静置
114312期         王秀娥等:小麦-大赖草易位系的 RFLP分析
20 ~ 30min ,倒出乙醇 ,加入 70%乙醇轻轻混匀 ,重复洗涤至 DNA脱色变白 ,将 DNA挑出 ,
吸去多余酒精 ,真空抽干 。加适量 1×TE溶解 ,4℃冰箱保存。
1.2.2 Southern杂交  DNA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 、Hind Ⅲ、Dra Ⅰ和 EcoRV)酶解后
电泳 ,探针标记采用随机引物法用 α-32P-dCTP 标记 。Southern印渍及杂交后洗膜参照Gill
等程序[ 6] 。
1.2.3 异染色体系命名  方法参照 Raupp[ 29] 。文中 DA7Lr#1表示大赖草第 7部分同
源群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 ,由于大赖草为异源四倍体 ,其染色体的染色体组归属尚未确
定 ,故以“#1”代表同属于一个部分同源群的某一基因组染色体 。大赖草染色体 Lr7的部
分同源群归属尚未确定 ,故暂按大赖草染色体带型排序为第 7条染色体 ,以 Lr7表示。
2 结果
2.1 大赖草及大赖草染色体专化的 RFLP分子标记
RFLP 分析表明 ,所选用的 67个探针中 ,55个探针检测到普通小麦与大赖草之间的多
态性。在所选用的 19个小麦第 7部分同源群专化的探针中 ,有 18个可检测到小麦与大
赖草之间的多态性 ,其中 13个多态带在小麦-大赖草异附加系 DA7Lr#1中显示(表 1),
表明这 13个 RFLP探针可作为染色体 7Lr#1的分子标记 ,用于检测小麦背景中的 7Lr#1
染色体。
表 1 可检测到大赖草与普通小麦间多态性的 RFLP 探针
Table 1 RFLP markers showed polymorphism between wheat and L.racemosus
部分同源群染色体定位 探针名称
Homoeologous allocation Name of probes
1
1S
1L
BCD1434 、BCD1072 、BCD98 、BCD371
BCD386 、PSR162、WG241
2 S
3S
CDO783、CDO418 、BCD438 、BCD450 、BCD1086
CDO480
3 3L
4S
PSR116
PSR139 、PSR110
4 4L BCD1262 、PSR163 、CDO1387、BCD110 、CDO189 、CDO1395 、PSR115 、PSR164 、CDO1312 、KSUC2 、
KSUG10
5 5S
5L
BCD1130
PSR128
6
6S
6L
BCD342 、PSR627
WG286、BCD340 、CDO497
7
7S
7L
BCD93*、PSR392 、CDO475 、CDO780 、 BCD385*、MWG705*、 CDO676*、 PSR152*、 PSR103*、
CDO595*、BCD349*、MWG808*、ABG476.1*、WG669*
CDO1199 、PSR690*、PSR311*、PSR129
  注:带*的为定位于大赖草 7Lr#1染色体上的 RFLP标记
Note:Markers marked with * are those which were located on chromosome 7Lr#1 of L.racemosus
2.2 易位系的 RFLP 分析及易位系中大赖草 7Lr#1染色体易位断点的确定
从表 2可看出 ,第 7部分同源群长臂专化的探针 PSR311和 PSR690在供试的易位系
中均不显示大赖草染色体 7Lr#1专化的多态带(图版Ⅰ-A-a)。在所用的第 7部分同源群
短臂的探针中 ,探针 BCD93 、CDO676 、MWG705 、BCD385 、PSR152 、PSR103和CDO595 ,在所有
1144 遗  传  学  报              28 卷
易位系中均显示多态带(图版 Ⅰ-A-b),探针 ABG476.1和WG669 在所有易位系中均不显
示染色体 7Lr#1特异多态带(图版 Ⅰ-A-c),探针 BCD349和MWG808在易位系 1061-1和
1062-2中显示染色体 7Lr#1特异多态带 ,而在易位系 1002-3中则不显示(图版 1-A-d)。
这表明所有易位系均只涉及染色体 7Lr#1 的短臂 ,其断裂位点在不同易位系中有所不
同 ,易位系 1061-1和 1062-2中染色体7Lr#1的断裂位点(BP2)介于标记 MWG808和标记
ABG476.1之间 ,易位系 1002-3中染色体 7Lr#1的断裂位点(BP1)介于标记 BCD349和标
记CDO595之间(图版Ⅰ-B)。图版 Ⅰ-A-b中涉及染色体 7Lr#1的附加系和易位系均存在
的多态带 ,在所用的 5个大赖草品系中均未出现 ,这可能是由于远缘杂交时所用的大赖草
亲本与本研究中所选用的 5个大赖草物种来源不同 ,它们与在该酶切位点上存在多态性
有关 。
表 2 小麦-大赖草易位系的 RFLP 分析-7Lr#1断裂位点的确定
Table 2 RFLP analyses of wheat-L.racemosus translocation lines-determination of breakpoints
探针名称
Probes
材料名称Materials
DA7Lr#1 1002-3 1061-1 1062-2
BCD93 + + + +
CDO676 + + + +
MWG705 + + + +
BCD385 + + + +
PSR152 + + + +
PSR103 + + + +
CDO595 + + + +
BCD349 + - + +
MWG808 + - + +
ABG476.1 + - - -
WG669 + - - -
PSR690 + - - -
PSR311 + - - -
  注:+表示小麦和大赖草之间有多态。 -表示小麦与大赖草和 DA7Lr#1间的多态带在易位系中不存在
DA7Lr#1:小麦-大赖草染色体 7Lr#1二体异附加系
Notes:+and-indicates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polymorphism bands between wheat and chromosome 7Lr#1 of L.racemo-
sus;DA7Lr#1:wheat-L.racemosus disomic addition line
2.3 3个小麦-大赖草易位系的精确鉴定
本研究根据小麦染色体臂专化探针特异 RFLP 带在易位系中的存在与否 ,鉴定出 3
个小麦-大赖草易位系 ,明确了易位所涉及的小麦染色体的具体身份并初步确定了与易
位系有关的断裂位置 。
2.3.1 T1BL·7Lr#1S  从图版 Ⅰ-C和表 3可以看出 ,易位系1061-1中第一同源群染色
体短臂专化探针 BCD1434 、BCD371和 BCD1072的染色体 1B短臂特异带消失(图版 Ⅰ-C-
a),长臂专化探针 BCD386 、CDO105 、WG241 、PSR162和 KSU127染色体 1BL 特异带仍然存
在(图版Ⅰ-C-b),表明此易位系中易位染色体涉及小麦 1B 染色体的长臂。根据 EcoRV/
BCD1434组合进行 RFLP 分析结果 ,图版Ⅰ-C-a中最下方带为探针 BCD1434的 1B短臂专
化带 ,其他两个分别为 1A 和 1D短臂的专化带。根据染色体 1B的物理图谱[ 17] ,探针
114512期         王秀娥等:小麦-大赖草易位系的 RFLP分析
BCD1072位于近着丝粒位置 ,染色体 1B的断裂位点应在着丝粒附近 ,这也与基因组原位
杂交所显示的易位断点相符 ,因此将该易位系定名为 T1BL·7Lr#1S。
表 3 易位系 T1BL·7Lr#1S小麦染色 1B易位断点的确定
Table 3 Determination of the breakpoint of chromosome 1B in translocation line T1BL·7Lr#1S
探针名称
Probes
1BS
BCD1434 BCD371 BCD1072
1BL
BCD386 CDO105 WG241 PSR162 KSU127
材料名称
Material
T1BL·7Lr#1S
(1061-1) - - - + + + + +
2.3.2 T4BS·4BL-7Lr#1S  RFLP 分析表明 ,易位系 1002-3中第四部分同源群短臂专
化探针 4BS 特异带均存在 ,第四部分同源群长臂专化探针中 ,探针 BCD1262 、PSR163 、
CDO1387 、BCD110 、CDO189 、CDO1395 、PSR115 、CDO938和 CDO541的 4BL 特异带也均存在
(图版Ⅰ-D-a),但探针 PSR164 缺失了 4BL 特异带(图版 Ⅰ-D-b),探针 KSUC2 、CDO1312 、
KSUG10和WG114与普通小麦对照比较皆缺失了一条带(图版 Ⅰ-D-c),推测缺失带与 4BL
有关 。这表明该易位染色体涉及小麦 4B染色体 , 4B染色体上的断裂位点介于长臂上标
记CDO541和 PSR164之间(表 4)。因此 ,该易位系可被定名为T4BS·4BL-7Lr#1S。根据
图版 Ⅰ-D-c所示的 RFLP分析结果 ,探针WG114缺失了 3条条带中最上方的带 ,推测该带
代表探针WG114的染色体 4BL专化带 。
表 4 易位系 T4BS·4BL-7Lr#1S小麦染色体 4B易位断点的确定
Table 4 Determination of the breakpoint of chromosome 4B in translocation line T4BS·4BL-7Lr#1S
探针名称
Probes
4BS
PSR139 PPSR110
4BL
BCD1262 PSR163 CDO1387 BCD110 CDO189
材料名称
Material
T4BS·4BL-7Lr#1S
(1002-3) + + + + + + +
探针名称
Probes
4BL
CDO1395 PSR115 CDO938 CDO541 PSR164 KSUC2 CDO1312 KSUG10 WG114
材料名称
Material
T4BS·4BL-7Lr#1S
(1002-3) + + + + - - - - -
2.3.3 T6AL·7Lr#1S  RFLP结果显示 ,在易位系 1062-2中第六部分同源群短臂专化
探针 BCD342和PSR627缺失了 6AS特异带(图版 Ⅰ-E-a),探针 CDO1158缺失了一条普通
小麦条带 ,第 6部分同源群长臂专化探针的6AL特异带均存在(图版Ⅰ-E-b ,表 5),表明该
易位系中易位染色体涉及小麦 6A染色体的长臂 。根据小麦第 6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的遗
传图谱[ 8] ,探针 PSR627位于 6A短臂的着丝粒附近 ,而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也显示参与易
位的小麦染色体为 1条臂。由此可断定 ,参与易位的是染色体 6A的长臂 ,其断裂位点在
着丝粒附近 ,因而可将该易位系定名为 T6AL·7Lr#1S 。
1146 遗  传  学  报              28 卷
表 5 易位系 T6AL·7Lr#1S小麦染色体 6A易位断点的确定
Table 5 Determination of the breakpoint of chromosome 6A in translocation line T6AL·7Lr#1S
探针名称
Probes
6AS
BCD342 CDO1158 PSR627
6AL
WG286 CDO497 BCD340 BCD276
材料名称
Material
T6AL-7Lr#1S - - - + + + +
(1002-3)
3 讨论
大赖草 7Lr#1染色体与大赖草抗赤霉病性有关。利用染色体分带和原位杂交技术
初步鉴定出一批含大赖草染色质的易位系。RFLP 分析表明本研究所鉴定的 3个易位系
均发生于不同的部分同源染色体间。由于易位所涉及的内外源染色体区段间缺乏补偿
性 ,这些易位系早期表现较低的生活力和低结实率 ,但通过选择 ,从中可筛选到结实率高
的单株 。本研究中 ,定位于小麦第 7部分同源群上的标记大都也被定位于大赖草染色体
7Lr#1的相似位置 ,这表明大赖草染色体 7Lr#1与小麦第 7部分同源群染色体有较好的
共线性 ,因此 ,这些易位系可作为抗病亲本用于小麦育种 ,在与农艺性状优良的小麦品种
或品系的多次回交后 ,有可能诱发有用的遗传重组 ,培育抗病新品系 。
本研究筛选出 55个可在大赖草和普通小麦间显示多态性的 RFLP标记 ,利用异附加
系的 RFLP分析 ,部分标记已被定位于特定大赖草染色体上 ,大部分仍未定位。这些标记
对于未来研究中鉴定新的小麦-大赖草异染色体系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此外 ,13个分子
标记被定位于大赖草染色体 7Lr#1上 ,这些标记可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用作 7Lr#1染
色体的筛选标记 。
本文所分析的易位系均来自辐射和杀配子染色体处理的后代 ,它们不仅可诱发外源
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也会引发小麦染色体的变异。如图版Ⅰ-A-b所示 ,包括易位系T4BS·
4BL-7Lr#1S在内的 3个材料中缺乏染色体7B短臂特异带 ,表明这些易位系同时也是 7B
短臂的纯合缺失系。在图版Ⅰ -C中 ,易位系样本 19 、20 、21与 T4BS·4BL-7Lr#1S同样缺
乏4BL 特异带 ,但图版 Ⅰ-A-d中发现样本 21不缺乏染色体 7Lr#1专化的MWG808多态
带 ,推测其中染色体 7Lr#1的易位片段大小与其他 3个易位系有差异 ,将进一步利用分
子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相结合 ,精确鉴定这些易位系间遗传组成的异同 。培育
易位片段大小不同或涉及不同小麦染色体的易位系 ,不但可以创造新的种质资源 ,而且通
过对易位系精确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 ,还可以对参与易位的小麦染色体和外源染色体
进行物理作图[ 30] ,本研究通过对易位系 T4BS·4BL-7Lr#1S进行的 RFLP 分析 ,已将标记
PSR164物理定位于标记CDO541和KSUC2之间(表 4)。
小麦抗赤霉病性涉及的主效与次效基因较多 ,大赖草的赤霉病抗性也至少与 3条染
色体有关 ,要成功地转移大赖草的抗病性 ,只转移一个外源抗性基因显然不够 ,因此 ,进一
步创造另外两条携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的易位系 ,并通过杂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聚
合多个抗性基因 ,才有可能培育出抗性更强 、更稳定的抗病新种质。本研究所鉴定出的大
赖草或大赖草染色体专化的分子标记 ,在不同抗赤霉病基因的聚合及抗病染色质的追踪
研究中应有其重要应用价值。
114712期         王秀娥等:小麦-大赖草易位系的 RFLP分析
参考文献
[ 1 ]  Sears E R.The transfer of leaf rust resi stance from Aegilops umbelluata to wheat.Brookhaven Symp.Biol., 1956 , 9:1~ 22.
[ 2 ]  Friebe B et al.Radiation-induced no homoeologous wheat-Agropyron intermedium chromosome translocations conferring resis-
t ance to leaf rust.Theor.Appl.Genet., 1993 , 86:141~ 149.
[ 3 ]  Friebe B 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wheat-alien translocations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diseases and pests:current status.Eu-
phytica , 1996 , 91:59~ 87.
[ 4 ]  Anderson J A et al.Development of a chromosome arm map for wheat based on RFLP markers.Theor.Appl.Genet., 1992 ,
83:1035~ 1043.
[ 5 ]  Sharp P J et al.The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Triticeae of a set of wheat RFLP probes identifying each
homoeologous chromosomes.Theor.Appl.Genet., 1989 , 78:342~ 348.
[ 6 ]  Gill K S et al.A genetic linkage map of Triticum tauschii(DD)and its relationships to the D genome of breadwheat(AABB-
DD).Genome , 1991 , 34:362~ 374.
[ 7 ]  Kojima T.And Ogihara Y.High-resolution RFLP map of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5A in wheat and its synteny among cere-
als.Genes Genet.Syst., 73:51~ 58.
[ 8 ]  Marino C L et al.Molecular genetic maps of the group 6 chromosome of hexaploid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em Thell)
Genome , 1996 , 39:359~ 366.
[ 9 ]  Chao S et al.RFLP-based genetic maps of wheat homoeologous group 7 chromosomes.Theor.Appl.Genet., 1989, 78:495
~ 504.
[ 10]  Van Deynze A E et al.Molecular-genetic maps for group 1 chromosomes of Triticeae speci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chromosomes
in rice and oats.Genome.1995, 38:45~ 49.
[ 11]  Endo T R , Gill B S.The deletion stocks of commonwheat.Journal of Heredity.1996 , 87:295~ 307.
[ 12]  Delaney D E et al.Cytologically based physical maps of the group 2 chromosomes of wheat.Theor.Appl.Genet., 1995a ,
91:568~ 573.
[ 13]  Delaney D E et al.Cytologically based physical maps of the group 3 chromosomes of wheat.Theor.Appl.Genet., 1995b ,
91:780~ 782.
[ 14]  Gill K S et al.A chromosome region-specifi c-mapping strategy reveals gene-rich telomeric ends in wheat.Chromosoma ,
1993 , 102:374~ 381.
[ 15]  Gill K S et al.Ident if ication and high-density mapping of gene-rich regions in chromosome group 5 of wheat.Genet ics ,
1996a , 143:1001~ 1012.
[ 16]  Hohmann U et al.Comparison of genetic and physical maps of group-7 chromosomes from Triticum aestivum.Mol.Gen.
Genet., 1994 , 245:644~ 653.
[ 17]  Kota R S et al.Construction of a cytogenetically based physical map of chromosome 1B of common wheat.Genome , 1993 ,
36:548~ 554.
[ 18]  Mickelson-Young L et al.A cytogenetic ladder-map of the wheat homoeologous group 4 chromosomes.Theor.Appl.Genet.,
1995 , 90:1007~ 1011.
[ 19]  Werner J E et al.Toward a cytogenet ically based physical map of the wheat genome.Proc.Natl.Sci.USA , 1992:11307~
11311.
[ 20]  Devos K M et al.Structure evolution of wheat chromosomes 4A , 5A , and 7B and its impact on recombination.Theor.Appl.
Genet., 1995 , 91:282~ 288.
[ 21]  Nelson J C et al.Molecular mapping of wheat major genes and rearrangements in homoeologous 4, 5 and 7.Genet ics , 1995c ,
141:921~ 931.
[ 22]  Qi L L et al.Molecular cytogenetic analysis of Leymus racemosus chromosomes added to wheat.Theor.Appl.Genet., 1997 ,
95:1084~ 1091.
[ 23]  Qi L L et al.Homoeologous relationships of Haynaldia vi llosa chromosomes with those of Trit icum aestivum as revealed by
1148 遗  传  学  报              28 卷
RFLP analysis.Genes Genet.Syst., 1999, 74:77~ 82.
[ 24]  陈佩度等.将大赖草种质转移给普通小麦的研究.遗传学报 , 1995 , 22(3):206~ 210.
[ 25]  刘大钧等.从鹅观草和巨大冰麦草向普通小麦转移赤霉病抗性的研究.江苏农业科学 , 1989 ,1(增刊):97~ 100.
[ 26]  王耀南等.巨大冰麦草种质转移给普通小麦的研究, Ⅰ .普通小麦×巨大冰麦草 F1 的产生.南京农业大学学
报 ,1986 , 9(1):10~ 14.
[ 27]  刘文轩等.一个普通小麦-大赖草易位系 T01的选育与鉴定.作物学报 ,2000 , 26(3):305~ 309.
[ 28]  刘文轩等.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导入普通小麦的大赖草染色质.遗传学报 , 1999 ,26(5):545~ 551.
[ 29]  Raupp J et al.Suggested guidelines for the nomenclature and abbreviation of the genet ic stocks of wheat , Triticum aestivum L.
em Thell and its relatives.Wheat Inf.Serv., 1995 , 81:50~ 55.
[ 30]  Kim N S et al.Molecular detection of Lophopyrum chromatin in wheat-Lophopyrum recombinants and their use in the physical
mapping of chromosome 7D.Theor.Appl.Genet., 1993 , 85:561~ 567.
RFLP Analysis of Wheat-L.racemosus Translocation Lines
WANG Xiu-E1 ,CHEN Pei-Du1 ① , ZHOU Bo1 , YUAN Jian-Hua1 ,
LIU Wen-Xuan1 , B S Gill2 , LIU Da-Jun1
(1.Key Lab of Cytogenetics , Dept.of Agriculture ,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Nanjing 210095 , China;
2.Dept.of Plant Pathology , KansasState University , Manhattan KS66502, USA)
Abstract:A number of wheat-L.racemosus translocation lines were developed by irradiation ,
pollen culture and gametocidal chromosome methods.In order to identify homozygous translocation
lines and determine the exact location of the breakpoints involved in the translocations , 67 probes
genetically or physically mapped previously on wheat chromosomes belonging to seven homoeologous
groups were used for RFLP analysis.Three homozygous translocation lines were identified:T1BL·
7Lr#1S , T4BS·4BL-7Lr#1 and T6AL·7Lr#1S.In lines T1BL·7Lr#1S and T6AL·7Lr#1S ,
the breakpoint of chromosome 7Lr#1 was located in the short arm between the area marked by clone
MWG808 and that of ABG476.1 , and the breakpoints of chromosomes 1B and 6A were both located
near the centromere.In line T4BS·4BL-7Lr#1S , the breakpoint of chromosome 7Lr#1 was locat-
ed in the short arm between the area marked by clone BCD349 and that of CDO595 , the breakpoint
of chromosome 4B was located in the long arm between the area marked by clone CDO541 and that
of PSR164.
Key words:Triticum aestivum L;Leymus racemosus;Translocation line;RFLP
Received Apri l 18 , 2001;revision received July 12 , 2001
①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 l:pdchen@mail.njau.edu.cn
114912期         王秀娥等:小麦-大赖草易位系的 RFLP分析
图版说明
A:利用 RFLP分析确定易位系中大赖草染色体 7Lr#1易位断点(右方箭头示小麦与 DA7Lr#1间的多态带 ,上方箭头
示 3个易位系)。 探针/酶组合(Probe/ Enzyme):a:Hind Ⅲ/ PSR690(7L);b:EcoRV/ BCD385(7S);c:EcoRV/ABG476.1
(7S);d:EcoRI/MWG808(7S)。 B:小麦第 7同源群染色体物理图谱与大赖草 7Lr#1染色体上 RFLP 标记相对位置的比
较(左:小麦第 7同源群染色体物理图谱;右:大赖草 7Lr#1染色体上 RFLP 标记及易位断点的定位)。 C:易位系T1BL·
7Lr#1S中小麦染色体 1B 易位断点的确定(上方箭头示易位系 T1BL·7Lr #1S)。探针/酶组合(Probe/ Enzyme):a:
EcoRV/ BCD1434(1S);b:EcoRI/ BCD386(1L)。D:易位系T4BS·4BL-7Lr#1S中小麦染色体 4B易位断点的确定(上方箭
头示易位系 T4BS·4BL-7Lr#1S)。探针/酶组合(Probe/ Enzyme):a:Hind Ⅲ/PSR163(4L);b:Dra Ⅰ/ PSR164(4L);c:Dra
Ⅰ /WG114(4L)。 E:易位系T6AL·7Lr#1S中小麦染色体 6A 易位断点的确定(箭头示易位系T6AL·4BL-7Lr#1S)。探针
/酶组合(Probe/ Enzyme):a:HindⅢ/ PSR627(6S);b:Dra Ⅰ/ BCD276(6L)。A , C , D , E中材料顺序(从左至右):1中国春;
2 扬麦 5号;3~ 7 大赖草;8 小麦-大赖草易位系 DA7Lr#1;9~ 21及 24~ 27小麦-大赖草易位系;22~ 23 小麦-大赖草附
加易位系。 11:T4BS·4BL-7Lr#1S;24:T1BL·7Lr#1S;25:T6AL·7Lr#1S
Explandtion of Plate
A:Determination of the breakpoint of chromosome 7Lr#1 of L.racemosus in the translocation lines by RFLP analysis(Arrow heads
show polymorphic bands of DA7Lr#1 , Arrows show three translocation lines);B:Comparative RFLP mapping of chromosome 7Lr#1
and group 7 chromosomes of commonwheat.Left:Physical map of group 7 chromosomes of commonwheat;Right:Allocation of RFLP
markers and breakpoints on chromosome 7Lr#1 of L.racemosus;C:Determination of the breakpoint of wheat chromosome 1B in
translocation line T1BL·7Lr#1S(Arrows show line T1BL·7Lr#1S);D:Determination of the breakpoint of wheat chromosome 4B in
translocation line T4BS·4BL-7Lr#1S(Arrow shows line T4BS·4BL-7Lr#1S);E:Determination of the breakpoint ofwheat chromosome
6A in translocation lineT6AL·7Lr#1S(Arrows shows line T6AL-7Lr#1S).Materials inA ,C , D and E(From left to right):1 Chinese
Spring , 2 Yangmai#5 , 3~ 7 L.racemosus , 8Wheat-L.racemosus addition line DA7Lr#1, 9~ 21 and 24~ 27Wheat-L.racemo-
sus translocation lines , 22~ 23 Wheat-L.racemosus addition translocation lines.11:T4BS·4BL-7Lr#1S;24:T1BL·7Lr#1S;25:
T6AL·7Lr#1S
欢迎订阅 2002年度《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
技术局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文献情
报中心共同主办的全国性 、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综合类期刊(ISSN 1004-0374 CN31-1600/
Q)。
《生命科学》重点报道生命科学范围内的评述性或综述性文章 ,特别是每年的第 6期
全文刊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当年资助项目。读者对象是从事生命科学
研究 、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的工作者。欢迎订阅 ,欢迎供稿 。
《生命科学》(双月刊)大16开 , 2002年起改为 64页 ,每期定价 9.00元 ,全年 54.00元 。
国内邮发代号:4-628。国外发行代号:DK31002。
上海订户还可拨打热线电话“185”订阅本刊。
地  址:上海市岳阳路 319号
中国科学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生命科学》编辑部
邮政编码:200031
电  话:021-64336650-2056
传  真:021-64375762
电子信箱:cbls@mail.slas.ac.cn
1150 遗  传  学  报              28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