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云南野生莲瓣兰群落结构分析



全 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2016,31 (3) :440 - 449 http: / /xb. ynau. edu. cn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mail:xb@ ynau. edu. cn
收稿日期:2016 - 03 - 08 修回日期:2016 - 03 - 22 网络出版时间:2016 - 05 - 16 14:53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260487)。
作者简介:索默 (1991—),男,内蒙古包头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生境研究工作。
E-mail:suomokm@ sina. com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毕玉芬 (1960—),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植物资源
的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l:biyufenynnd@ sina. com
网络出版地址:http:/ /www. cnki. net /kcms /detail /53. 1044. S. 20160516. 1453. 012. html
DOI:10. 16211 / j. issn. 1004 - 390X(n). 2016. 03. 011
云南野生莲瓣兰群落结构分析*
索 默1,毕玉芬1**,叶 广2,王鸿泽1,唐 敏2
(1. 云南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2. 云南农业大学 园林园艺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本研究在云南西北和西部选取 21 个野生莲瓣兰居群,调查其植物种类和数量以分析群落结构。结果表
明:野生莲瓣兰居群的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分层明显,乔木层由云南松 (Pinus yunnanensis)、青冈栎 (Cy-
clobalanopsis glauca)、栓皮栎 (Quercus variabilis)为主体,加以少量的杉科树种组成;灌木层由清香木 (Pis-
tacia weinmannifolia)、马樱花 (Rhododendron delavayi Franch)、钓樟 (Lindera umbellate Thumb.)、刺叶栎
(Quercus spinosa David ex Fr.)组成;草本层主要由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决明子 (Cassia obtusifolia
L.)、地石榴 (Ficus tikoua Bur.)、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等组成。乔木层中松科与壳斗科乔木数量的比
值、草本层物种种类、乔木层和草本层植物数量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迪庆州和怒江州的壳斗科乔木占
的比例较大,大理州和保山市则松科乔木比例偏大。从滇西北地区到滇西地区,草本层的物种种类呈增多趋
势,乔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密度有所增加。
关键词:野生莲瓣兰;群落结构;海拔
中图分类号:S 682. 310.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 390X (2016)03 - 0440 - 10
Community Structure Analysis of Yunnan Wild Cymbidium
SUO Mo1,BI Yufen1,YE Guang2,WANG Hongze1,TANG Min2
(1.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China;
2.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China )
Abstract:We selected 21 populations of wild Cymbidium and investigated the number of plant species
to analyze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northwest and West Yunn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com-
munity structure of wild populations of Cymbidium relatively stable,the tree stratum is composed of Pi-
nus yunnanensis,Cyclobalanopsis glauca,Quercus variabilis,and a small number of fir species;Pis-
tacia weinmannifolia,Rhododendron delavayi,Lindera umbellate Thumb,Quercus spinosa consisting of
shrub stratum;Ophiopogon japonicus,Cassia obtusifolia,Ficus tikoua Bur.,Imperata cylindrica etc.
consisting of herbaceous stratum. Community is simple,obvious stratification,characterized Yunnan
pine and C. glauca are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ree stratum,presented“dual”. The proportion of Pi-
naceae and Fagaceaes number in tree stratum,species of herb stratums,number of tree and herb stra-
tums,wer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ltitude. Trees of Fagaceae are dominant in the proportion of
Diqing and Nujiang Prefecture,while trees of Pinaceae are dominant in the proportion of Dali Prefec-
ture and Baoshan City. Species richness of herb stratum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tree stratum and
herb stratum species density increased from northwest to West Yunnan.
Keywords:wild Cymbidium;community structure;altitude
云南野生莲瓣兰 (Cymbidium tortisepalum Y.
S. Wu et S. C. Chen)主要分布于滇西北的三江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并流区域[1]。该区域
地势险峻,山谷相间,波状起伏,海拔变化较
大,气候差异显著。近年来,花卉市场上莲瓣
兰价格持续走高,招致对野生莲瓣兰资源的疯
狂采挖,导致其居群数量急剧减少,生存环境
遭到严重破坏,资源已濒临灭绝,也影响了野
生莲瓣兰的自然繁殖及其种群的恢复。目前,
莲瓣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
和分类[2 - 3]、组织培养[4 - 5]、形态变异[6 - 7]、鉴
赏栽培[8 - 9]和分子生物学[10 - 11]方面,对于野生
莲瓣兰居群分布地的群落结构研究报道较少。
本文以位于云南省西北地区的怒江州、迪庆州、
大理州、保山市的 21 个野生莲瓣兰居群分布地
的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群落的层次结构和植
物种类,分析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
物种,探讨其群落结构,为该地区莲瓣兰的恢
复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野外考察及材料收集
于 2013 年和 2014 年的 8—10 月,对野生莲
瓣兰居群分布地进行实地考察。以 GPS 定位样
地位置,详细记录样地地名、经纬度、海拔、
生境等测定其分布地生境生态因子资料,并对
群落植物种类和群落特征特性进行测定,共收
集 21 个野生莲瓣兰居群 (表 1),分布在保山
市、大理州、怒江州、迪庆州;群落之间的直
线距离均大于 2 km。
表 1 野生莲瓣兰 21个居群样地详细信息
Tab. 1 Details of 21 popμlation of wild C. tortisepalum
州 /市
prefecture /city
居群代码
population
code
地点
locality
居群代码
population
code
地点
locality
怒江州
Nujiang Lisu
Autonomous
Prefecture
PH 福贡县匹河乡 Pihe Township,Fugong County CK 贡山县茨开镇 Cikai Township,Gongshan County
LK 泸水县六库镇 Liuku Township,Lushui County SD 兰坪县石登乡 Shideng Township,Lanping County
YP 兰坪县营盘乡 Yingpan Township,Lanping County LJ 兰坪县拉井乡 Lajing Township,Lanping County
LZ 泸水县鲁掌镇 Zhanglu Township,Lushui County ZP 兰坪县中排乡 Zhongpai Township,Lanping County
迪庆州
Diqing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BJX 维西县白济汛乡 Baijixun Township,Weixi County BD 维西县巴迪乡 Badi Township,Weixi County
ZL 维西县中路乡 Zhonglu Township,Weixi County WD 维西县维登乡 Weideng Township,Weixi County
大理州
Dali B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BF 云龙县宝丰乡 Baofeng Township,Yunlong County CX 云龙县长新乡 Changxin Township,Yunlong County
JC 云龙县检槽乡 Jiancao Township,Yunlong County BC 云龙县表村乡 Biaocun Township,Yunlong County
JZ 云龙县旧州镇 Jiuzhou Township,Yunlong County
保山市
Baoshan City
YW 施甸县由旺镇 Youwang Township,Shidian County WM 隆阳区瓦马乡 Wama Township,Longyang District
TP 隆阳区太平镇 Taiping Township,Longyang District PP 隆阳区蒲漂镇 Pupiao Township,Longyang District
1. 2 群落特征的测定方法
调查采用实地考察、采集标本、拍照等方法,
划出以野生莲瓣兰居群为中心的 100 m2 的范围,
在其对角线上随机取 5 个测定点,每个测定点设
置 1 个 1 m2 的样方,统计样方中植物种类和数量
(表 2);用卷尺等测量样方内灌木层和草本层每
种植物的密度、频度、盖度及高度,用于计算群
落重要值及优势度 (表 3)。
通过样地法进行群落调查,对野生莲瓣兰群
落学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具体参照宋永昌[12]、
洪伟等[13]、王伯荪等[14]、董鸣[15]对植物群落结
构的研究和分析方法;依据胡喜生等[16]、马克平
等[17]对群落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的参照,对 21 个
野生莲瓣兰群落的植被进行分析,分别对乔木层、
灌木层、草本层的优势种进行分析组合,构建出
野生莲瓣兰群落的优势群落结构。
1. 3 群落重要值与优势度
采用重要值 (IV:important value)和优势度
144第 3 期 索 默,等:云南野生莲瓣兰群落结构分析
(4 因素综合优势比 SDR4:Summed Dominance),
对分布地植物群落进行分析,公式如下[18 - 19]
IVi =
Di
ΣD
+
Fi
ΣF
+
Ci
Σ( )C × 100%;
SDR4i =
Di
Dmax
+
Fi
Fmax
+
Ci
Cmax
+
Hi
H( )max × 14 ×100%。
式中,IVi表示第 i 种物种的重要值;Di表示第 i
种物种的密度;Fi 表示第 i 种物种的频度;Ci 表
示第 i 种物种的盖度;SDR4i表示第 i 种物种的综
合优势比;Dmax表示群落中密度最大物种的密度;
Fmax表示群落中频度最大物种的频度;Cmax表示群
落中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Hmax群落中高度最大
物种的高度。
2 结果与分析
2. 1 怒江州野生莲瓣兰居群分布地植被群落结构
和特征
怒江州共调查了 8 个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
(表 1),分布在福贡县、贡山县、泸水县、兰坪
县。共包含 8 种乔木、20 种灌木、15 种草本植物
(表 2)。
如表 3 所示:匹河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
乔木层由云南松、青冈栎、栓皮栎组成,优势树
种为青冈栎有 17 棵,占 50%。灌木层由刺叶栎、
钓樟、马樱花、清香木组成,优势灌木为刺叶栎
(在灌木层中的重要值为 31. 8%,优势度为
68. 3%)。草本层由苞叶姜、地石榴、苦檀子、
麦冬、珊瑚苣苔、兔儿风组成,优势草本植物为
麦冬 (在草本层中的重要值为 31. 4%,优势度为
77. 3%)。匹河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优势结构
为:青冈栎 +云南松 +栓皮栎 +刺叶栎 +钓樟 +
马樱花 +麦冬 +地石榴 +珊瑚苣苔。
茨开镇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
南松、青冈栎、栓皮栎组成,优势树种为青冈栎
有 14 棵,占 38. 9%。灌木层由独龙悬钩子、贡
山杜鹃、枸骨、箭竹、马樱花组成,优势灌木为
箭竹 (在灌木层的重要值为 42. 7%,优势度为
73. 3%)。草本层由苞叶姜、蝴蝶兰、苦檀子、
麦冬、珊瑚苣苔组成,优势草本植物为麦冬 (在
草本层的重要值为 33. 3%,优势度为 72. 3%)。
茨开镇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优势结构为:青冈栎 +
云南松 + 栓皮栎 + 箭竹 + 枸骨 + 贡山杜鹃 + 麦
冬 +苦檀子 +珊瑚苣苔。
六库镇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
南松、青冈栎、贡山厚朴组成,优势树种为青冈
栎有 16 棵,占 50%。灌木层由刺叶栎、贡山木
姜子、枸骨、马桑组成,优势灌木为箭竹 (在灌
木层的重要值为 37. 5%,优势度为 70. 4%)。草
本层由地石榴、蜂腰兰、麦冬、珊瑚苣苔组成,
优势草本植物为麦冬 (在草本层的重要值为
43. 7%,优势度为 79. 4%)。六库镇野生莲瓣兰
植被群落优势结构为:青冈栎 +云南松 +贡山厚
朴 +刺叶栎 +贡山木姜子 +马桑 +麦冬 +地石榴 +
珊瑚苣苔。
石登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
南松、青冈栎、黄毛青冈组成,优势树种为云南
松有 12 棵,占 40%。灌木层由大白花杜鹃、箭
竹、清香木、珍珠花组成,优势灌木为珍珠花
(在 灌 木 层 的 重 要 值 为 36. 8%,优 势 度 为
65. 4%)。草本层由地石榴、画眉草、决明子、
麦冬、淫羊藿组成,优势草本植物为地石榴 (在
草本层的重要值为 28. 2%,优势度为 68. 4%)。
石登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优势结构为:云南松 +
青冈栎 + 黄毛青冈 + 珍珠花 + 大白花杜鹃 + 箭
竹 +地石榴 +麦冬 +画眉草。
营盘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南
松、青冈栎组成,优势树种为青冈栎有 16 棵,占
51. 7%。灌木层由刺叶栎 +虎刺 +云南云南木犀
榄 +清香木组成,优势灌木为刺叶栎 (在灌木层的
重要值为 42. 8%,优势度为 60. 4%)。草本层由画
眉草、地石榴、白健秆、金丝梅、决明子组成,优
势草本植物为画眉草 (在草本层的重要值为
39. 3%,优势度为 60. 7%)。营盘乡野生莲瓣兰植
被群落优势结构为:青冈栎 +云南松 +刺叶栎 +虎
刺 +云南木犀榄 +画眉草 +地石榴 +白健秆。
拉井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
南松、青冈栎、栓皮栎组成,优势树种为云南松
有 14 棵,占 38. 9%。灌木层由刺叶栎 +箭竹 +
滇含笑 + 马桑 + 钓樟组成,优势灌木为刺叶栎
(在灌木层的重要值为 30%,优势度为 57. 5%)。
草本层由白健秆、刺芒野古草、地石榴、麦冬、
决明子组成,优势草本植物为白健秆 (在草本层
的重要值为 39. 2%,优势度为 70. 3%)。拉井乡
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优势结构为:云南松 +青冈
栎 +栓皮栎 +刺叶栎 +箭竹 +滇含笑 +白健秆 +
刺芒野古草 +地石榴。
244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第 31 卷
鲁掌镇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
南松、青冈栎、刺叶栎组成,优势树种为青冈栎
有 15 棵,占 44. 1%。灌木层由箭竹、马桑、怒
江悬钩子、大白花杜鹃、倒挂金钟、十大功劳组
成,优势灌木为箭竹 (在灌木层的重要值为
28. 5%,优势度为 60. 1%)。草本层由麦冬、珊
瑚苣苔、地石榴组成,优势草本植物为麦冬 (在
草本层的重要值 44. 7%,优势度为 80. 4%)。鲁
掌镇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优势结构为:青冈栎 +
云南松 +刺叶栎 +箭竹 +马桑 +怒江悬钩子 +麦
冬 +珊瑚苣苔 +地石榴。
中排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
南松、青冈栎、滇石栎组成,优势树种为青冈栎
有 14 棵,占 43. 7%。灌木层由刺叶栎、野花椒、
桂滇悬钩子、钓樟组成,优势灌木为刺叶栎 (在
灌木层的重要值为 44. 4%,优势度为 70. 5%)。
草本层由麦冬、野青茅、画眉草、地石榴、决明
子组成,优势草本植物为麦冬 (在草本层的重要
值 37. 2%,优势度为 60. 3%)。中排乡野生莲瓣
兰植被群落优势结构为:青冈栎 +云南松 +滇石
栎 +刺叶栎 +野花椒 +桂滇悬钩子 +麦冬 +野青
茅 +画眉草 +地石榴。
表 2 群落内植物编号、名称和生活型
Tab. 2 The number,names and lifestyles of plants in the community
编号
No.
植物名称
plant names
拉丁名称
Latin name

family
生活型
lifestyle
编号
No.
植物名称
plant names
拉丁名称
Latin name

family
生活型
lifestyle
1 云南松 Pinus yunnanensis 松科 Sonko T 45 野花椒 Zanthoxylum simulans Hance 芸香科 Rutaceae S
2 青冈栎 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Oerst. 壳斗科 Fagaceae T 46 银合欢 Leucaena glauca (L.)Benth. 含羞草科Mimosaceae S
3 栓皮栎 Quercus variabilis 壳斗科 Fagaceae T 47 针齿铁仔 Myrsine semiserrata Wall. 紫金牛科Myrsinaceae S
4 麻栎 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 壳斗科 Fagaceae T 48 珍珠花 Lyonia ovalifolia 蔷薇科 Rosaceae S
5 铁杉 Tsuga chinensis Pritz. 松科 Sonko T 49 八角莲 Dysosma versipellis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H
6 滇石栎 Lithocarpus dealbatus 壳斗科 Fagaceae T 50 白健秆 Eulalia pallens 禾本科 Gramineae H
7 黄毛青冈 Cyclobalanopsis delavayi (Franch.)Schott. 壳斗科 Fagaceae T 51 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 (Linn.)Beauv. 禾本科 Gramineae H
8 刺叶栎 Quercus spinosa David ex Fr. 壳斗科 Fagaceae T 52 苞叶姜 Pyrgophyllum yunnanensis 姜科 Zingiberaceae H
9 润楠 Machilus pingii Cheng ex Yang 樟科 Lauraceae T 53 贝母兰 Coelogyne cristata Lindl. 兰科 Blanco H
10 贡山厚朴 Magnoia rostrata W. W. Smith 木兰科 BlancoMagnoliaceaeT 54 刺芒野古草 Arundinella setosa 禾本科 Gramineae H
11 水青树 Tetracentron sinense Oliv. 水青树科 Tetracentraceae T 55 地石榴 Ficus tikoua Bur. 桑科 Sankoh H
12 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 (Pilger)Rehd. 红豆杉科 Ttaxaceae T 56 滇黄芩 Scutellaria amoena C. H. Wright 唇形科 Labiatae H
13 梁王茶 Nothopanax delavayl (Franch.)Harms ex Diels 五加科 Araliaceae S 57 滇姜花 Hedychium yunnanense Gagnep 姜科 Zingiberaceae H
14 川滇小檗 Berberis jamesiana jorrest et W. W. Smith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S 58 豆瓣兰 Cymbidum serratum (Schltr)Y. S. Wu et S. C. Chen 芭蕉科 Musaceae H
15 川滇野丁香 Leptodermis pilosa Diels 茜草科 Rubiaceae S 59 蜂腰兰 Bulleyia yunnanensis Schltr. 兰科 Blanco H
16 刺叶栎 Quercus spinosa David ex Fr. 壳斗科 Fagaceae S 60 覆盘子 Rubus Chingii Hu 蔷薇科 Rosaceae H
17 大白花杜鹃 Rhododendron decorum 杜鹃花科 Ericaceae S 61 狗尾草 Setaria viridis (L.)Beauv. 禾本科 Gramineae H
18 倒挂金钟 Fuchsia hybrida Voss. 柳叶菜科 Onagraceae S 62 鬼针草 Bidens pilosa L. 菊科 Asteraceae H
19 地石榴 Ficus tikoua Bur. 桑科 Sankoh S 63 旱金莲 Tropaeolum majus. 十字花科 Cruciferae H
20 滇橄榄 Phyllanthus emblica Linn.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S 64 蝴蝶兰 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 兰科 Blanco H
21 滇含笑 Michelia figo (Lour.)Spreng. 木兰科 BlancoMagnoliaceaeS 65 画眉草 Eragrostis pilosa 禾本科 Gramineae H
22 钓樟 Lindera umbellata Thumb. 樟科 Lauraceae S 66 黄花稔 Sida acuta Burm. F 锦葵科 Malvaceae H
23 冬青 Ilex chinensis Sims 冬青科 Ilex S 67 黄花石斛 Dendrobium dixanthum Rchb. f. 兰科 Blanco H
24 独龙悬钩子 Rubus taronensis 蔷薇科 Rosaceae S 68 火烧兰 Epipactis helleborine (L.)Crantz 兰科 Blanco H
25 短刺栲 Castanopsis echidnocarpa 壳斗科 Fagaceae S 69 金丝梅 Hypericum patulum Thunb. ex Murray 藤黄科 Garcinia H
26 贡山杜鹃 Rhododendron gongshanense T. L. Ming 杜鹃花科 Ericaceae S 70 决明子 Cassia obtusifolia L. 豆科 Legumes H
27 贡山木姜子 Litsea gongshanensis H. W. Li 樟科 Lauraceae S 71 苦檀子 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 豆科 Legumes H
28 枸骨 Ilex cornuta Lindl. et Paxt. 冬青科 Ilex S 72 老鸦泡 Vaccinium fragile Franch . 禾本科 Gramineae H
29 桂滇悬钩子 Rubus shihae 蔷薇科 Rosaceae S 73 马陆草 Eremochloa zeylanica Hack. 禾本科 Gramineae H
30 虎刺 Damnacanthus indicus Gaertn. 茜草科 Rubiaceae S 74 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Linn. f.)Ke-Gawl. 百合科 Liliaceae H
31 火棘 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Li 蔷薇科 Rosaceae S 75 矛叶荩草 Arthraxon prionodes 禾本科 Gramineae H
32 箭竹 Fargesia spathacea Franch 禾本科 Gramineae S 76 孟加拉野古草 Arundinella bengalensis (Spreng.)Druce 禾本科 Gramineae H
33 马桑 Coriaria nepalensis Wall. 马桑科 Sankoh S 77 求米草 Oplismentls undulatifolius folius 禾本科 Gramineae H
34 马樱花 Rhododendron delavayi Franch 杜鹃花科 Ericaceae S 78 珊瑚苣苔 Coral dealbatus 苦苣苔科 GesneriaceaeH
35 毛肋杜鹃 Rhododendron augustinii Hemsl. 杜鹃花科 Ericaceae S 79 石豆石斛 Dendrobium nobile Lindl 兰科 Blanco H
36 云南木犀榄 Olea yuennanensis Hand. -Mazz. 木犀科 Oleaceae S 80 苔草 Carex tristachya 莎草科 Sedge H
37 怒江悬钩子 Rubus salwinensis 蔷薇科 Rosaceae S 81 兔儿风 Ainsliaea glabra Hemsl. 菊科 Asteraceae H
344第 3 期 索 默,等:云南野生莲瓣兰群落结构分析
表 2 (续)
编号
No.
植物名称
plant names
拉丁名称
Latin name

family
生活型
lifestyle
编号
No.
植物名称
plant names
拉丁名称
Latin name

family
生活型
lifestyle
38 清香木 Pistacia weinmannifolia 漆树科 Anacardiaceae S 82 野青茅 Deyeuxia arundinacea 禾本科 Gramineae H
39 山胡椒 Lindera glauca (Sieb. et Zucc.)Bl 樟科 Lauraceae S 83 银线莲 Goodyera hachijoensis Yatabe 兰科 Blanco H
40 十大功劳 Mahonia fortunei (Lindl. )Fedde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S 84 淫羊藿 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H
41 树莓 Rubus corchorifolius L. f. 蔷薇科 Rosaceae S 85 云南裂稃草 Schizachyrium brevifolium (Sw.)Nees ex Buse 禾本科 Gramineae H
42 四照花果 Dendronenthamia japonica var. chinensis 山茱萸科 Cornaceae S 86 竹叶草 Armgrass 禾本科 Gramineae H
43 碎米花杜鹃 Rhododendron spiciferum Fl. 杜鹃花科 Ericaceae S 87 酢浆草 Oxalis corniculata L. 酢浆草科 Oxalidaceae H
44 卫矛 Euonymus alatus (Thunb.)Sieb 卫矛科 Celastraceaed S
注:T. 乔木;S. 灌木;H. 草本植物。
Note:T. Tree;S. Shrub;H. Herbaceous.
表 3 群落内植物重要值与 4 因素综合优势比特征
Tab. 3 Traits of SDR4 and IV of the plants in the communities
居群
population
海拔/m
altitude
植物编号 | 重要值(优势度/%)plants No. | IV (SDR4 /%)
乔木层 tree stratum 灌木层 shrub stratum 草本层 herbaceous stratum
PH 1 576 1 | 35. 3 2 | 50 3 | 14. 7 16 | 31. 8 (68. 3) 22 | 27. 2 (50. 3) 34 | 22. 7 (48. 6) 55 | 26 (44. 6) 74 | 31. 4 (77. 3) 78 | 14. 8 (32. 1)
CK 1 609 1 | 30. 5 2 | 38. 9 3 | 27. 8 26 | 19. 1 (38. 8) 28 | 19 (39. 2) 32 | 42. 7 (73. 3) 71 | 26. 1 (55. 4) 74 | 33. 3 (72. 3) 78 | 16. 6 (39. 5)
LK 1 912 1 | 40. 6 2 | 50 10 | 9. 3 16 | 37. 5 (70. 4) 27 | 25 (46. 7) 33 | 20. 8 (45. 5) 55 | 22. 9 (40. 8) 74 | 43. 7 (79. 4) 78 | 18. 7 (34. 7)
SD 2 142 1 | 40 2 | 36. 6 7 | 23. 4 17 | 26. 3 (60. 4) 32 | 21 (45. 6) 48 | 36. 8 (65. 4) 55 | 28. 2 (68. 4) 65 | 23. 0 (50. 7) 74 | 17. 9 (45. 2)
YP 2 290 1 | 48. 3 2 | 51. 7 — 16 | 42. 8 (60. 4) 30 | 33. 3 (52. 7) 36 | 14. 2 (30. 8) 52 | 15. 1 (30. 5) 55 | 30. 0 (49. 9) 65 | 39. 3 (60. 7)
LJ 2 220 1 | 38. 9 2 | 27. 8 3 | 33. 3 16 | 30 (57. 5) 21 | 20 (37. 2) 32 | 25 (46. 4) 50 | 32. 1 (72. 1) 54 | 39. 2 (70. 3) 55 | 17. 9 (36. 3)
LZ 2 142 1 | 32. 3 2 | 44. 1 8 | 23. 5 32 | 28. 5 (60. 1) 33 | 21. 4 (43. 8) 37 | 16. 2 (40. 1) 55 | 26. 3 (48. 4) 74 | 44. 7 (80. 4) 78 | 28. 9 (55. 6)
ZP 1 719 1 | 37. 5 2 | 43. 7 6 | 18. 8 16 | 44. 4 (70. 5) 29 | 16. 6 (35. 8) 45 | 19 (44. 3) 67 | 20. 9 (35. 6) 74 | 37. 2 (60. 3) 82 | 25. 5 (43. 4)
BJX 1 882 1 | 18. 2 2 | 36. 4 3 | 39. 4 13 | 25 (44. 3) 22 | 21. 4 (45. 8) 35 | 32. 1 (50. 3) 74 | 35. 2 (65. 4) 79 | 20. 5 (47. 3) 81 | 16. 1 (40. 2)
BD 1 908 1 | 63. 6 2 | 14. 7 3 | 18. 2 22 | 42. 1 (70. 3) 25 | 21 (37. 4) 34 | 26. 3 (39. 6) 68 | 20. 9 (40. 2) 74 | 37. 2 (68. 4) 81 | 25. 5 (53. 6)
ZL 1 715 1 | 29 2 | 35. 4 3 | 32. 2 30 | 31. 5 (64. 6) 34 | 15. 7 (33. 3) 44 | 26. 3 (47. 3) 63 | 9. 5 (11. 4) 74 | 50 (80. 5) 75 | 26. 1 (44. 8)
WD 1 945 1 | 41. 1 2 | 26. 4 3 | 32. 3 22 | 21 (38. 4) 30 | 36. 8 (56. 3) 47 | 31. 5 (50. 3) 74 | 20. 4 (42. 3) 75 | 30. 6 (58. 9) 77 | 22. 4 (40. 7)
BF 1 638 1 | 39. 6 2 | 25. 6 3 | 32. 6 13 | 28. 5 (43. 9) 34 | 21. 4 (41. 1) 38 | 35. 7 (73. 2) 50 | 18. 2 (35. 7) 51 | 27. 5 (46. 5) 85 | 24. 6 (41. 7)
CX 1 949 1 | 34. 5 2 | 37. 9 3 | 27. 6 31 | 31. 7 (67. 5) 38 | 35. 8 (73. 2) 43 | 21. 2 (34. 7) 51 | 36. 1 (77. 4) 80 | 30. 6 (59. 3) 87 | 19. 4 (36. 2)
JC 2 160 1 | 0. 12 2 | 48 4 | 40 14 | 35. 3 (68. 4) 34 | 17. 6 (32. 8) 43 | 29. 4 (56. 3) 65 | 39. 2 (61. 1) 74 | 12. 5 (18. 9) 80 | 41. 7 (80. 3)
BC 1 385 1 | 25. 6 2 | 46. 2 3 | 28. 2 21 | 15. 3 (22. 9) 34 | 25. 4 (38. 6) 43 | 40. 2 (73. 5) 51 | 22. 0 (36. 4) 82 | 26. 8 (40. 1) 86 | 24. 3 (38. 7)
JZ 1 380 1 | 40 2 | 30 3 | 30 21 | 21. 1 (38. 2) 34 | 30. 5 (53. 4) 14. 3 (38. 7) 51 | 40. 2 (77. 3) 74 | 18. 8 (35. 5) 86 | 28. 2 (52. 7)
YW 1 540 1 | 87. 9 2 | 12. 1 — 16 | 33. 3 (70. 1) 23 | 18 (30. 1) 38 | 28. 6 (39. 8) 61 | 22. 9 (40. 1) 73 | 29. 3 (54. 2) 76 | 18. 2 (25. 8)
WM 1 953 1 | 45. 2 2 | 45. 2 3 | 10. 6 20 | 22. 2 (33. 5) 38 | 27. 8 (52. 5) 46 | 32. 3 (70. 6) 57 | 20. 6 (30. 2) 60 | 32. 4 (50. 9) 76 | 26. 4 (47. 7)
TP 1 923 1 | 31. 6 2 | 21 3 | 31. 6 38 | 36. 3 (69. 4) 41 | 29. 2 (48. 3) 46 | 16. 7 (29. 1) 60 | 22. 9 (43. 4) 76 | 39. 6 (58. 9) 86 | 25. 7 (40. 8)
PP 1 871 1 | 10. 6 2 | 48. 4 3 | 42 31 | 28. 6 (54. 3) 38 | 23. 8 (55. 8) 47 | 19. 0 (47. 1) 51 | 17. 0 (37. 8) 62 | 21. 3 (45. 9) 66 | 15. 3 (38. 5)
注:由于数据较多,只选取各个居群各层植物重要值及优势度较高的 3种植物制表。
Note:Because of too much data,only individual layers of plant populations and important advantage of higher value three plants were selected to tabulate.
2. 2 保山市野生莲瓣兰居群分布地植被群落结构
和特征
在保山市共调查 4 个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
分布在隆阳区和施甸县,包含 4 种乔木、9 种灌
木、12 种草本植物。
由旺镇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
南松、青冈栎组成,优势树种为云南松有 29 棵,
占 87. 9%。灌木层由刺叶栎、清香木、冬青、滇
橄榄组成,优势灌木为刺叶栎 (在灌木层的重要
值为 33. 3%,优势度为 70. 1%)。草本层由马陆
草、狗尾草、密序野古草、覆盆子组成,优势草
本植物为马陆草 (在草本层的重要值 29. 3%,优
444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第 31 卷
势度为 54. 2%)。由旺镇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优
势结构为:青冈栎 +云南松 +刺叶栎 +清香木 +
冬青 +马陆草 +狗尾草 +密序野古草。
瓦马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
南松、青冈栎、栓皮栎组成,优势树种为云南松
和青冈栎,均有 14 棵,占 45. 2%。灌木层由银
合欢、清香木、滇橄榄、冬青组成,优势灌木为
银合欢 (在灌木层的重要值为 32. 3%,优势度为
70. 6%)。草本层由覆盆子、密序野古草、滇姜
花、麦冬组成,优势草本植物为覆盆子 (在草本
层的重要值 32. 4%,优势度为 50. 9%)。瓦马乡
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优势结构为:青冈栎 +云南
松 +栓皮栎 +银合欢 +清香木 +滇橄榄 +覆盆子 +
密序野古草 +麦冬。
太平镇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
南松、青冈栎、栓皮栎、麻栎组成,优势树种为
云南松和栓皮栎,均有 12 棵,占 31. 6%。灌木
层由清香木、树莓、针齿铁仔、珍珠花、滇橄榄
组成,优势灌木为清香木 (在灌木层的重要值为
36. 3%,优势度为 69. 4%)。草本层由密序野古
草、覆盆子、竹叶草、滇姜花、决明子组成,优
势草本植物为密序野古草 (在草本层的重要值
39. 6%,优势度为 58. 9%)。太平镇野生莲瓣兰
植被群落优势结构为:云南松 + 栓皮栎 + 青冈
栎 +清香木 +树莓 +针齿铁仔 +密序野古草 +覆
盆子 +竹叶草。
蒲缥镇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
南松、青冈栎、栓皮栎组成,优势树种为青冈栎
有 15 棵,占 48. 4%。灌木层由清香木、火棘、
针齿铁仔、四照花果、银合欢组成,优势灌木为
清香木 (在灌木层的重要值为 23. 8%,优势度为
55. 8%)。草本层由鬼针草、竹叶草、黄花稔、
狗尾草组成,优势草本植物为鬼针草 (在草本层
的重要值 21. 3%,优势度为 45. 9%)。蒲缥镇野
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优势结构为:青冈栎 +云南松 +
栓皮栎 +清香木 +火棘 +针齿铁仔 +鬼针草 +竹
叶草 +黄花稔。
2. 3 迪庆州野生莲瓣兰居群分布地植被群落结构
和特征
迪庆州共调查 4 个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
均在维西县,包含 6 种乔木、10 种灌木、10
种草本植物。
白济汛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
云南松、青冈栎、栓皮栎、铁杉组成,优势树种
为栓皮栎有 13 棵,占 39. 4%。灌木层由毛肋杜
鹃、钓樟、梁王茶、马樱花、川滇野丁香组成,
优势灌木毛肋杜鹃 (在灌木层的重要值为
32. 1%,优势度为 50. 3%)。草本层由麦冬、石
豆石斛、兔儿风、黄花石斛、决明子、火烧兰组
成,优势草本植物为麦冬 (在草本层的重要值
35. 2%,优势度为 65. 4%)。白济汛乡野生莲瓣
兰植被群落优势结构为:云南松 +栓皮栎 +青冈
栎 +毛肋杜鹃 +钓樟 +梁王茶 +麦冬 +石豆石斛 +
兔儿风。
巴迪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
南松、青冈栎、栓皮栎、水青树组成,优势树种
为云南松有 14 棵,占 63. 6%。灌木层由钓樟、
马樱花、短刺栲、梁王茶组成,优势灌木钓樟
(在 灌 木 层 的 重 要 值 为 21. 4%,优 势 度 为
45. 8%)。草本层由麦冬、兔儿风、火烧兰、决
明子组成,优势草本植物为麦冬 (在草本层的重
要值 37. 2%,优势度为 68. 4%)。巴迪乡野生莲
瓣兰植被群落优势结构为:云南松 +栓皮栎 +青
冈栎 +钓樟 +马樱花 +短刺栲 +麦冬 +兔儿风 +
火烧兰。
中路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
南松、青冈栎、栓皮栎、红豆杉组成,优势树种
为青冈栎有 11 棵,占 35. 4%。灌木层由虎刺、
卫矛、马樱花、山胡椒、钓樟组成,优势灌木虎
刺 (在灌木层的重要值为 31. 5%,优势度为
64. 6%)。草本层由麦冬、矛叶荩草、旱金莲、
贝母兰、兔儿风组成,优势草本植物为麦冬 (在
草本层的重要值 50%,优势度为 80. 5%)。中路
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优势结构为:青冈栎 +云
南松 +栓皮栎 +虎刺 +卫矛 +马樱花 +麦冬 +矛
叶荩草 +旱金莲。
维登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
南松、青冈栎、栓皮栎组成,优势树种为云南松
有 14 棵,占 41. 1%。灌木层由虎刺、针齿铁仔、
钓樟、梁王茶组成,优势灌木虎刺 (在灌木层的
重要值为 36. 8%,优势度为 56. 3%)。草本层由
矛叶荩草、麦冬、求米草、石豆石斛、决明子、
兔儿风组成,优势草本植物为矛叶荩草 (在草本
层的重要值 30. 6%,优势度为 58. 9%)。维登乡
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优势结构为:云南松 +青冈
栎 +栓皮栎 +虎刺 +针齿铁仔 +钓樟 +矛叶荩草 +
544第 3 期 索 默,等:云南野生莲瓣兰群落结构分析
麦冬 +求米草。
2. 4 大理州野生莲瓣兰居群分布地植被群落结构
和特征
大理州共调查了 5 个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
均在云龙县,包含 5 种乔木、10 种灌木、15 种草
本植物。
宝丰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
南松、青冈栎、栓皮栎、铁杉组成,优势树种为
云南松有 17 棵,占 36. 9%。灌木层由清香木、
梁王茶、马樱花、银合欢组成,优势灌木清香木
(在 灌 木 层 的 重 要 值 为 35. 7%,优 势 度 为
73. 2%)。草本层由白茅、云南裂稃草、白健秆、
八角莲、决明子组成,优势草本植物为白茅 (在
草本层的重要值 27. 5%,优势度为 46. 5%)。宝
丰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优势结构为:云南松 +
青冈栎 +栓皮栎 +清香木 +梁王茶 +马樱花 +白
茅 +云南裂稃草 +白健秆。
长新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
南松、青冈栎、栓皮栎组成,优势树种为青冈栎
有 11 棵,占 37. 9%。灌木层由清香木、火棘、
碎米花杜鹃、刺叶栎、滇含笑组成,优势灌木清
香木 (在灌木层的重要值为 35. 8%,优势度为
73. 2%)。草本层由白茅、苔草、酢浆草、豆瓣
兰、麦冬组成,优势草本植物为白茅 (在草本层
的重要值 36. 1%,优势度为 77. 4%)。长新乡野
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优势结构为:青冈栎 +云南松 +
栓皮栎 +清香木 +火棘 +碎米花杜鹃 +白茅 +苔
草 +酢浆草。
检槽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
南松、青冈栎、栓皮栎组成,优势树种为青冈栎
有 12 棵,占 48%。灌木层由川滇小檗、碎米花
杜鹃、马樱花、滇含笑、地石榴组成,优势灌木
川滇小檗 (在灌木层的重要值为 35. 3%,优势度
为 68. 4%)。草本层由苔草、画眉草、麦冬、苞
子茅组成,优势草本植物为苔草 (在草本层的重
要值 41. 7%,优势度为 80. 3%)。检槽乡野生莲
瓣兰植被群落优势结构为:青冈栎 +云南松 +栓
皮栎 +川滇小檗 +米花杜鹃 +马樱花 +苔草 +画
眉草 +麦冬。
表村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
南松、青冈栎、栓皮栎组成,优势树种为青冈栎
有 18 棵,占 46. 2%。灌木层由碎米花杜鹃、马
樱花、滇含笑、火棘、地石榴组成,优势灌木碎
米花杜鹃 (在灌木层的重要值为 30. 2%,优势度
为 73. 5%)。草本层由野青茅、竹叶草、白茅、
麦冬、老鸦泡组成,优势草本植物为野青茅 (在
草本层的重要值 26. 8%,优势度为 40. 1%)。表
村乡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优势结构为:青冈栎 +
云南松 +栓皮栎 +米花杜鹃 +马樱花 +滇含笑 +
野青茅 +竹叶草 +白茅。
旧州镇野生莲瓣兰植被群落中,乔木层由云
南松、青冈栎、栓皮栎组成,优势树种为云南松
有 12 棵,占 40%。灌木层由马樱花、清香木、
滇含笑、碎花杜鹃、地石榴组成,优势灌木马樱
花 (在灌木层的重要值为 30. 5%,优势度为
53. 4%)。草本层由白矛 + 竹叶草、麦冬、决明
子组成,优势草本植物为白茅 (在草本层的重要
值 40. 2%,优势度为 77. 3%)。旧州镇野生莲瓣
兰植被群落优势结构为:云南松 +青冈栎 +栓皮
栎 +马樱花 +清香木 +滇含笑 +白茅 +竹叶草 +
麦冬。
2. 5 云南野生莲瓣兰居群分布地植被群落松科与
壳斗科乔木数量的比值与海拔的相关性分析
由图 1可知:在野生莲瓣兰居群分布的低海拔
地区,松科与壳斗科乔木数量的比值趋近于 1;在
高海拔地区,该比值趋近于 0. 5,这说明群落中松
科与壳斗科乔木数量的比值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
低。在低海拔地区的瓦马乡,样方内的松科与壳斗
科乔木数量分别为 14 和 17,其比值为 0. 823;处
于高海拔地区的拉井乡,样方内的松科与壳斗科乔
木数量分别为 14和 28,其比值为 0. 5。
2. 6 云南野生莲瓣兰居群分布地植物群落与海拔
的相关性分析
由图 2 可知:海拔越高,野生莲瓣兰居群分
644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第 31 卷
布地植物群落内草本层的物种数量越少,乔木层
和灌木层则无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从滇西北地
区到滇西地区,草本植物的种类会增多。怒江州
的匹河乡海拔为 1 576 m,样方内草本层平均有 6
种植物;大理州的检槽乡海拔为 2 160 m,样方内
草本层平均有 4 种植物。
由图 3 可知:野生莲瓣兰居群分布地植物群
落内草本层与乔木层的物种数量随分布地海拔
的升高而降低,灌木层的物种数量随着分布地
海拔的升高而略有增加。位于低海拔地区的匹
河乡单位样方内草本层植物有 54 株,表村乡单
位样方内乔木层植物有 39 株;高海拔地区的拉
井乡单位样方内的草本层植物降为 28 株;巴迪
乡单位样方内乔木层植物降为 28 株。具体表现
为,分布地海拔越高,乔木层、草本层越稀疏,
灌木层无明显变化。
744第 3 期 索 默,等:云南野生莲瓣兰群落结构分析
3 讨论
3. 1 野生莲瓣兰居群的植物群落结构
野生莲瓣兰主要分布于云南滇西北的横断山脉
区域,山谷相间,气候各异。在本研究中的 21 个
野生莲瓣兰居群共有乔木 12 种、灌木 37 种、草本
40种,其中乔木层结构最为稳定,由云南松、青
冈栎、栓皮栎为主体,加以少量的杉科等树种组
成。其中,迪庆州巴迪乡的优势树种是云南松 (占
63. 6%),与周丹等[20]对巴迪乡光叶珙桐的群落结
构研究结果“乔木层中光叶珙桐、水青树的优势度
显著”相矛盾。其原因可能是光叶珙桐是国家一级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仅在巴迪乡的个别地点有分
布,无法大面积存活;而冯建孟等[21]的研究显示:
丽江市玉龙雪山海拔小于3 100 m的乔木层优势树
种为云南松,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本研究表明:莲瓣兰居群群落的共同特征是
结构简单、分层明显,只分为乔木层、灌木层、
草本层 3 个层次。乔木层树种呈现 “二元化”,
云南松和青冈栎均为优势物种;灌木层不发达,
种类较少;草本层较为茂密。这与金振洲等[22]的
研究大体一致,而与彭鉴[23]的研究结果相差较
大。这说明青冈栎已经由伴生树种成为群落的优
势树种,挤压了云南松的生长空间。灌木层和草
本层的组成多变,相对稳定的物种是清香木、马
樱花、钓樟、刺叶栎、麦冬、决明子、地石榴、
白茅。从滇西北至滇西,乔木层和草本层的植株
密度随着海拔高度的下降而有所提升,盖度和高
度的变化不明显;灌木层植被基本无变化。造成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群落的物种组成受多种非生物
环境因素影响[24 - 25],如温度、光照、水分、养分
等,植物的生长繁衍受环境因素的调节,形成了
“温暖湿润的低海拔地区植被较为茂密,寒冷干
燥的高海拔地区植被较为稀疏”的现象。本研究
还发现:有 17 个群落的草本层含有麦冬,在其中
8 个群落中,麦冬是草本层的优势物种,4 个群落
中,麦冬是草本层的重要组成物种,这说明麦冬
是莲瓣兰稳定的伴生植物,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3. 2 野生莲瓣兰居群分布地群落结构与海拔的
关系
本研究表明:乔木层中,松科的云南松在低
海拔地区分布较多,壳斗科的青冈栎、栓皮栎在
高海拔地区分布较多。迪庆州和怒江州的莲瓣兰
群落的混交林中壳斗壳乔木在乔木层中占的比例
较大;大理州和保山市的莲瓣兰群落的混交林中
松科乔木比例偏重。在低海拔地区,保山市的松
科与壳斗科乔木数量的比值趋近与 1,而在高海
拔地区,怒江州的松科与壳斗科乔木数量的比值
趋近与 0. 5。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种类均会随
着海拔的升高而单一,这与张文等[26]、冯建孟
等[27]的研究结果相吻合。本研究中,将各调查区
的灌木层按平均种类排序发现:大理州的平均种
类数最多 (4. 8 种),怒江州最少 (4. 5 种);将
草本层按平均种类排序显示:保山市平均种类最
多 (5. 25 种);怒江州最少 (4. 75 种)。笔者认
为,这可能是滇西北至滇西南方向,年降雨量逐
渐升高,且该方向纬度不断降低,光照强度逐步
加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发现与蔡年辉
等[28]对滇中云南松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参考文献]
[1]王鸿泽,唐敏,毕玉芬. 云南野生莲瓣兰资源研究进
展和科研思考 [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2014,24 (3) :443.
[2]敖素燕. 国兰表型性状与核型分析 [D]. 杭州:浙江
农林大学,2014.
[3]杨冬之,刘海娟,罗毅波,等. 国兰品种分类研究
[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29):9242.
[4]李海峰,杨兴彪,程清泉. 珍稀濒危莲瓣兰组织培养
试管苗移栽的研究 [J]. 北方园艺,2012 (5):96.
[5]刘昳雯,许春梅,王丹,等. 莲瓣兰“滇梅”根状茎
的增殖与分化技术研究 [J]. 安徽农业科学,2014,
42 (10):2890.
[6]贾琳,史云东,虞泓,等. 莲瓣兰形态变异研究 [J].
植物科学学报,2013,31 (1):93.
[7]季祥彪,王国鼎,康继川,等. 贵州 12 种兰属植物资
源形态学和 RAPD 标记的比较分析 [J]. 种子,
2008,27 (2):56.
[8]陈定谋,陈浩. 云南莲瓣兰生育习性常见品种及栽培
管理 [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
[9]关文灵,李枝林,余朝秀,等. 云南野生兰花资源的
多样性及其引种驯化 [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
(4):688.
[10] TANG M,ZENG C X,BI Y F,et al. Microsatellite
markers for the Chinese endangered and endemic orchid
Cymbidium tortisepalum (Orchidaceae) [J].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2012,99 (1) :e11.
[11]黄永艺,唐敏,张志荣,等. 云南莲瓣兰主栽品种
844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第 31 卷
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和遗传差异分析 [J]. 热带亚
热带植物学报,2015,23 (3):236.
[12]宋永昌. 植被生态学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1.
[13]洪伟,吴承祯. 闽江流域森林生态研究 [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14]王伯荪,余世孝,彭少麟. 植物群学实验手册 [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5]董鸣. 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 [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16]胡喜生,洪滔,宋萍,等. 木荷天然林与人工林群落
结构特征比较 [J].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
(1):24.
[17]马克平,钱迎倩.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8]李博. 生态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9]李俊清. 森林生态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0]周丹,石明,杜凡,等. 滇西北光叶珙桐群落特征及
种群更新研究 [J]. 西部林业科学,2014,43
(6):109.
[21]冯建孟,王襄平,徐成东,等. 玉龙雪山植物物种多
样性和群落结构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 [J]. 山地
学报,2006,24 (1):110.
[22]金振洲,彭鉴. 云南松 [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
社,2004:19.
[23]彭鉴. 云南松群落类型的研究 [J]. 云南林业科技,
1992 (1):16.
[24] GILBERT B,LECHOWICZ M J. Neutrality,niches,
and dispersal in a temperate forest understory [J]. Pro-
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
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4,101 (20) :7651.
[25] KNEITEL J M,CHASE J M. Trade-offs in community
ecology:linking spatial scales and species coexistence
[J]. Ecology Letters,2004,7 (1) :69.
[26]张文,张建利,周玉锋,等. 喀斯特山地草地植物群
落结构与相似性特征 [J]. 生态环境学报,2011,
20 (5):843.
[27]冯建孟,徐成东. 云南西部地区地带性植物群落物
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 [J]. 生态学杂志,2009,
28 (4):595.
[28]蔡年辉,李根前,束传林,等. 云南松天然林区植物
群落结构的空间动态研究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6,26 (10):2119.
944第 3 期 索 默,等:云南野生莲瓣兰群落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