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饲用小黑麦在海河平原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评价



全 文 :饲用小黑麦在海河平原区的生产性能及
适应性评价
游永亮,李 源,赵海明,谢 楠,翟兰菊,刘贵波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河北省农作物抗旱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在海河平原区对11个饲用小黑麦品种进行了生产性能比较试验以及旱作条件下适应性,试
验得出:冀饲-1成熟早,生育期短,抽穗期比对照中新830提前6d,干草产量高,比对照中新830提高
26.7%,能与春播作物形成一年两作,适于在海河平原区推广利用;冀饲-2在海河平原地区鲜干草产量
均较高,分别比对照中新830增产4 854.3kg/hm2和777.0kg/hm2,属于高产品种,茎叶比低,叶量丰
富是海河平原区主要品种推广种植。旱作条件下种植,饲用小黑麦株高比正常管理条件下降低64.6%
~83.4%,分蘖数和成穗数分别减少60.0%~74.7%和85.3%~98.1%,鲜干草产量分别降低69.3%
和70.2%,利用价值不大,只有在一定的灌溉和施肥条件下种植才能产生较好经济效益。
  关键词:饲用小黑麦;筛选;产量;抗逆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S 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00(2015)03-0032-07
  收稿日期:2015-02-10;修回日期:2015-04-03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4201);河
北省科技支撑计划(14226335D);现代农业产业
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35-24)资助
  作者简介:游永亮(1982-),男,山东东明人,助理研究员,
硕士,主要从事小黑麦育种及配套栽培技术
研究。
E-mail:yyl0012_2007@163.com
刘贵波为通讯作者。
  小黑麦(Triticale)是人工创造的一个新物种,由
小麦(Triticum)和黑麦(Secale)经过属间杂交,并应
用染色体工程育种方法培育而成,具有优质、高产、抗
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性状,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较高
的新品种。饲用小黑麦是在小黑麦选育的基础上,以
饲用性状为主要选育目标而进行定向培育而成,能够
充分利用冬闲田种植,作为一种优质高蛋白麦类青饲
料作物被广泛利用。
有关小黑麦品种引进筛选研究已多有报道,杨伟
光等[1]在东北的黑龙江西部干旱区;李凤云等[2]在黄
河三角洲地区的滨州;周玉刚等[3]在安徽;高菊生等[4]
和叶桃林等[5]在湖南冬闲稻田分别进行了品种引进筛
选试验。周卫星[6]在江苏研究了小黑麦作为秋播苜蓿
地的保护作物,探索小黑麦在苜蓿规模化种植中对抑
制杂草、增加生物产量的效果;戚志强等[7]在苏南丘陵
区秋播苜蓿适用伴生作物筛选试验中得出结论,认为
小黑麦品种中新830最适于用作苜蓿播种的保护作
物。另外,在河北[8,9]、甘肃[10]、新疆[11]、贵州[12]、西
藏[13]、福建[14,15]等地均有小黑麦品种引进筛选报道,
且筛选出适合当地的品种及栽培管理措施。
谢楠等[8,9]于2004年和2007~2009年分别在河
北低平原区对引进的11个和12个饲用黑麦、小黑麦
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筛选试验,综合分析比较后认为
NTH1048,NTH1877和NTH1888 3个品种适宜作为
河北低平原区推广,但同时认为这些品种成熟期较晚,
不便与棉花进行轮作倒茬。并且3个品种穗部麦芒较
长,此类品种的长芒是影响饲用小黑麦被家畜采食的
因素之一[16],因为长芒的饲用小黑麦品种,在以青干
草方式饲喂家畜过程中,存在着麦芒可能刺伤家畜口
腔的问题。选择生育期短、成熟早,短芒或无芒的饲用
小黑麦品种更有利于生产上推广利用。基于此,试验
以筛选早熟、无芒品种为主要目的,在海河平原区安排
了饲用小黑麦新品种比较筛选试验,以及旱作条件下
品种适应性试验,旨在为海河平原区饲用小黑麦的推
广利用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3       GRASSLAND AND TURF(2015)            Vol.35No.3
DOI:10.13817/j.cnki.cyycp.2015.03.006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试验站
内进行。试验地位于河北省深州市护驾迟镇,地理位
置为E 115°42′、N 37°44′,海拔20m,全年平均降水量
497.1mm,其中70%的降水集中在7~8月。年平均
气温13.3℃,无霜期202d。试验地土壤有效成份全
氮(N)1.1g/kg,有效磷(P)32.3mg/kg,速效钾(K)
125.4 mg/kg,碱 解 氮 (N)62.8 mg/kg,有 机 质
15.5g/kg。
1.2 试验材料
参试11个品种,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
究所选育的7个新品系:冀饲-1、冀饲-2、冀饲-5、冀饲-
6、冀饲-7、冀饲-8、冀饲-9;谢楠等[7,8]筛选出较好品种
为TNH1048,NTH1888和TNH1877;由中国农业科
学院作物所引进的早熟品种中新830,作为对照。
1.3 试验方法
品种筛选试验于2012年10月~2013年6月进
行,试验设计为单因素随机区组,每个品种为1个处
理,共11个处理,每处理1个小区,3次重复,共33个
小区。小区面积3m×5m,每个小区15行,行长5m,
行距20cm,播种量150kg/hm2。2012年10月12日
整地,整地时底施尿素375kg/hm2,复合肥(N∶P∶K,
15∶15∶15)750kg/hm2,2013年3月30日进行灌溉,
并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0kg/hm2。全生育期灌水
1次,灌水750m3/hm2。
旱作条件下适应性评价于2013年11月~2014
年6月进行,11份试验材料,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每
处理1个小区,3次重复,共33个小区。每个品种挑
选完好、无病虫害种子200粒,每小区种植2行,每行
100粒,共播种200粒种子。行长2m,行距30cm,株
距2cm。试验于2013年11月3日播种,播种前无造
墒,整个生育期无灌溉和施肥。另外,对正常灌溉和施
肥管理条件下的NTH1048(CK)和中新830(CK)进行
生育期和单株性状测定,作为对照。NTH1048(CK)
和中新830(CK)于2013年10月14日播种,播种方式
为小区播种,小区面积为3m×5m,每个小区15行,
行长5m,行距20cm,播种量150kg/hm2。2013年
10月6日整地,整地时底施尿素375kg/hm2,复合肥
(N∶P∶K,15∶15∶15)750kg/hm2,2014年3月24日进
行灌溉,并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0kg/hm2。全生育期
灌水1次,灌水750m3/hm2。整个试验期间降水量为
131mm,经统计该时间段20年平均降水量为165.0
mm,试验期间降水量比该时间段20年平均降水量减
少34mm。
1.4 调查项目及方法
1.4.1 品种筛选试验调查项目及方法 鲜草产量:11
个品种均在扬花后7d收获,选取小区纵向1/2面积,
去掉边行和0.5m行头,对剩余面积全部刈割测产;
籽粒产量:籽粒成熟后,每品种对另1/2小区去掉
边行和0.5m行头,剩余面积收获籽粒后称量各小区
籽粒产量,计算每公顷籽粒产量;
株高: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于刈割时分别测量
地面至穗顶部的高度(不计芒长),计算平均值;
鲜干比:在测定鲜草产量时,每小区分别取鲜草样
500g,待自然风干后称量,计算鲜干比(鲜样质量/风
干质量);
茎叶比:各品种分别取鲜草样500g,将茎和叶分
开后自然风干(茎包括穗和叶鞘),再分别称量,计算茎
叶比(茎质量/叶质量);
结实率:随机选取20个穗,调查每个小穗的第1、第
2小花的总结实数,结实率=总结实数/总小穗数×2;
千粒质量:按照 GB/T 2930.9-2001牧草种子检
验规程规定进行测定[17];
抗倒性:按照无 (0)、轻 (25%)、中 (30%)、重
(50%)的四级调查标准进行。植株倾倒45°以上为倒
伏[8];
抗病性:田间主要调查三锈病、叶枯病和白粉病,
按照四级调查进行:无(0)全株无病、轻(1)基部两叶片
感染、中(2)中部叶片感染、重(3)旗叶及穗部均感
染[8]。
1.4.2 旱作条件下适应性评价调查及方法 出苗率:
待各小区内饲用小黑麦不再出苗为止,统计每小区内
实际出苗数,计算出苗率,出苗率(%)=出苗数/播种
粒数×100;
成活率:生育期末统计各小区饲用小黑麦存活株
数,根据出苗数计算存活率;
株高:每小区随机选取20株,于刈割时分别测量
地面至穗顶部的高度(不计芒长),计算平均值;
分蘖数:每小区随机选取20株,于刈割时分别调
查分蘖数,计算平均值;
33第35卷 第3期           草 原 与 草 坪2015年
成穗数:每小区随机选取20株,于刈割时分别调
查每株所有分蘖最后能够抽出穗的茎数。计算平均
值,即为成穗数;
单株鲜重:每小区内随机选取10株,齐地面刈割
测产,重复3次,取平均值;
单株干重:每小区将测定单株鲜重时的3组材料,
待自然风干后称重,计算单株干重;
茎叶比:每小区将测定单株鲜重的3组材料,分别
将茎和叶分开后自然风干(茎包括穗和叶鞘),再分别
称量,计算茎叶比(茎质量/叶质量);
对旱作条件下适应性试验记录生育期内降水量等
气象数据。产草量、籽粒产量、鲜干比、茎叶比、株高、
分蘖数、成穗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等数据,用SAS软
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灌溉条件下的品比筛选试验
2.1.1 生育期 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供试各品种生
育期表现出明显差异(表1),除冀饲-1在3月下旬拔
节外,其余品种拔节期均在4月上旬。冀饲-1于4月
22日进入抽穗期,比中新830提前6d,比之前筛选出
的NTH1048,NTH1888和 NTH1877提前6~14d,
最佳刈割期早于其他品种,利于提早腾茬。冀饲-2抽
穗期仅次于冀饲-1,和中新830相同。籽实成熟期冀
饲-1比中新830提前2d,比NTH1048,NTH1888和
NTH1877提前7~10d。生育天数最短的为冀饲-1
(230d),其次为中新830(232d)和冀饲-2(233d),比
生育期最长的NTH1048缩短7~10d。
表1 不同饲用小黑麦品种的生育期
Table 1 Growth periods of different cultivars 月-日
品种 播种期 出苗期 拔节期 孕穗期 抽穗期 开花期 成熟期 生育期/d
NTH1048  10-14  10-21  04-08  04-25  05-06  05-13  06-11  240
NTH1888  10-14  10-21  04-09  04-22  05-01  05-12  06-09  238
NTH1877  10-14  10-21  04-06  04-20  04-28  05-07  06-08  237
中新830  10-14  10-21  04-08  04-20  04-28  05-07  06-03  232
冀饲-1  10-14  10-21  03-26  04-13  04-22  05-01  06-01  230
冀饲-2  10-14  10-21  04-04  04-21  04-28  05-08  06-04  233
冀饲-5  10-14  10-21  04-08  04-24  05-05  05-13  06-09  238
冀饲-6  10-14  10-21  04-05  04-27  05-04  05-12  06-08  237
冀饲-7  10-14  10-21  04-10  04-25  05-02  05-10  06-05  234
冀饲-8  10-14  10-21  04-06  04-24  05-01  05-10  06-07  236
冀饲-9  10-14  10-21  04-07  04-25  05-02  05-09  06-06  235
2.1.2 产草量和籽粒产量 通过对比不同饲用小黑
麦品种产草量,各品种之间不论是鲜草产量还是干草
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草产量甚至存在
极显著差异(P<0.01)(表2)。冀饲-2鲜草产量较其
他品种都高,且冀饲-2为短芒品系,其鲜草产量达到
40 097.0kg/hm2,比中新830增产4 854.3kg/hm2。
鲜草产量排在所有参试品种第2、3位的是 NTH1048
和冀饲-1,均超过对照中新830,但差异不显著。干草
产量排在前4位的品种依次是冀饲-1、冀饲-2、中新
830和 NTH1048,产量分别为12 573.7、10 703.9、
9 926.9和9 801.5kg/hm2,冀饲-1干草产量与中新
830差异显著(提高26.7%),冀饲-2干草产量比中新
830提高7.8%,但差异不显著。通过产草量分析显
示,在海河平原区表现最好的饲用小黑麦品种为冀饲-
1和冀饲-2。
筛选试验发现,各品种的籽粒产量存在显著差异
(P<0.05)(表2),冀饲-7的籽粒产量最高,达到
4 942.6kg/hm2,其次为冀饲-2,籽粒产量为4 521.3
kg/hm2,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均超过中新
830(4 043.6kg/hm2),较中新830分别增产22.2%和
11.8%。冀饲-8和冀饲-9籽粒产量较低,较中新830
分别减产17.8%和16.7%,但差异不显著。
2.1.3 株高、鲜干比、茎叶比、结实率、千粒质量和抗
逆性   对 11 个 供 试 品 种 在 刈 割 时 株 高 测 定,
NTH1048株高最高,达到162.2cm,其次为冀饲-6
(157.0cm)和冀饲-5(156.1cm),三者之间株高差异
不显著(表3)。冀饲-1和冀饲-2株高分别为144.1cm
和145.8cm,与NTH1048差异极显著(P<0.01)。
株高最低的为 NTH1877,为140.8cm。其他3
个饲用小黑麦品种株高处于144~151cm。
43       GRASSLAND AND TURF(2015)            Vol.35No.3
表2 不同饲用小黑麦品种草产量和籽粒产量
Table 2 The hay yield and grain yield of
different cultivars
品种
鲜草产量 干草产量 籽粒产量
/kg·hm-2
NTH1048  39 722.4a 9 801.5BCbc  3 738.6bc
NTH1888  34 601.3bcd  9 750.2BCbc  4 198.7ab
NTH1877  38 977.3abc  9 617.9BCbc  4002.6bc
中新830  35 242.7abcd  9 926.9BCbc  4 043.6bc
冀饲-1  39 461.9ab  12 573.7Aa  3 873.0bc
冀饲-2  40 097.0a 10 703.9ABb  4 521.3ab
冀饲-5  33 451.5d  9 380.2BCbc  3 720.4bc
冀饲-6  33 621.9d  9 211.4BCbc  3 961.5bc
冀饲-7  34 270.7cd  9 067.8BCc  4 942.6a
冀饲-8  34 536.3cd  8 917.3BCc  3 321.9c
冀饲-9  33 670.4d  8 542.2Cc  3 369.8c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同列不同
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下表同
冀饲-1鲜干比最低(3.14),鲜草产量在所有参试品种
中排在第3位,但干草产量排在第1位,说明冀饲-1单
位 面 积 内 干 物 质 积 累 较 多。而 NTH1048 和
NTH1877鲜干比最高,为4.07,说明NTH1048植株
含水量较高,鲜草产量高,但干物质积累较少。其他各
品种鲜干比在3.55~3.89,区别不大。
茎叶比以 NTH1877最高(2.20),其次是冀饲-1
(1.67),均高于中新830(1.44)(表2),说明这2个品
种茎秆较多,叶量相对较少,而中新830和冀饲-2茎叶
比较低,分别为1.44和1.46,且差异不显著,说明这
两个品种茎秆较少,叶量相对较多。
不同饲用小黑麦品种千粒质量和结实率存在极
显著差异(P<0.01),NTH1888结实率最高,为
46.6%,其 次 为 冀 饲-2(45.6%),和 中 新 830
(45.1%)差异不显著,NTH1877结实率最低,仅为
40.0%。千粒质量冀饲-2和NTH1888最高,分别达
到42.9g和42.1g,高于中新830(40.9g),但差异
不显著。千粒质量和结实率相对较高的冀饲-2、
NTH1888和冀饲-7籽粒产量也相对较高,但籽粒产
量,结 实 率 和 千 粒 质 量 并 非 成 正 相 关 关 系,如
NTH1877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排在所有参试品种的
最后一位,但籽粒产量排在第5位。
抗倒伏性调查结果显示(表3),冀饲-8和冀饲-9
以及冀饲-5、冀饲-6、冀饲-7和 NTH1048出现严重和
中度倒伏现象,冀饲-2抗倒性较好,其余品种均出现轻
度倒伏现象。抽穗后期降水和大风天气极易引起饲用
小黑麦倒伏现象发生。
参试品种在整个生育期间未有虫害发生,对三锈
病和白粉病的抗性强。除冀饲-7、冀饲-8和冀饲-9外,
其他品种在抽穗期基部叶片有感染较轻的叶枯病,但
对植株后期的生长发育产量影响不大,而冀饲-7、冀
饲-8和冀饲-9出现中部叶片感染叶枯病现象,对鲜草
产量产生一定影响。
表3 不同饲用小黑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抗逆性
Table 3 The agronomic traits and stress resistance of different cultivars
品种 株高/cm 鲜干比 茎叶比 结实率/% 千粒质量/g
抗倒性
(级)
抗病性(级)
三锈病 叶枯病 白粉病
NTH1048  162.2Aa  4.07Aa  1.59Bbc  42.7CDcd  38.0BCDcd 中 0  1  0
NTH1888  150.2BCbc  3.56Bab  1.53Bbc  46.6Aa  42.1ABa 轻 0  1  0
NTH1877  140.8Dd  4.07Aa  2.20Aa  40.0Ee  33.1Ee 轻 0  1  0
中新830  144.7CDcd  3.55ABab  1.44Bc  45.1ABab  40.9ABCabc 轻 0  1  0
冀饲-1  144.1CDcd  3.14Bb  1.67Bb  41.7DEd  36.2DEde 轻 0  1  0
冀饲-2  145.8CDcd  3.75ABab  1.46Bbc  45.6ABab  42.9Aa 无 0  1  0
冀饲-5  156.1ABab  3.57ABab  1.47Bbc  44.2BCbc  37.1CDEd 中 0  1  0
冀饲-6  157.0ABab  3.68ABab  1.48Bbc  45.3ABab  38.3BCDbcd 中 0  1  0
冀饲-7  147.8BCDc  3.78ABab  1.48Bbc  45.1ABab  41.4ABCab 轻 0  2  0
冀饲-8  147.7BCDc  3.89ABab  1.55Bbc  42.0DEd  35.6DEde 重 0  2  0
冀饲-9  145.0CDcd  4.06Aa  1.50Bbc  42.5CDd  37.2CDEd 重 0  2  0
2.2 旱作条件下适应性评价
2.2.1 生育期 在旱作条件下对11个饲用小黑麦品
种进行适应性评价,2013年11月3日播种,播种当年
没有出苗。2014年2月8日试验地有一次10mm降
雨过程,之后11份材料于2月19日全部出苗(表4)。
拔节之前所有材料生育期差异不明显,进入孕穗期后
各品种生育期逐渐拉开差距,抽穗最早的品种比抽穗
最晚的品种提前了16d,所有品种均能完成整个生育
53第35卷 第3期           草 原 与 草 坪2015年
期,籽粒能够正常成熟,成熟期相差7d。正常管理条
件下NTH1048(CK)和中新830(CK)播种期比旱作条件
下提前23d,但成熟期和旱作条件下几乎相同,可能是
旱作条件下因缺水导致饲用小黑麦生育期缩短。
表4 不同饲用小黑麦品种旱作条件下的生育期
Table 4 The growth periods of different cultivars under rain-fed condition 月-日
品种 播种期 出苗期 拔节期 孕穗期 抽穗期 开花期 成熟期
NTH1048  11-03  02-19  04-02  04-22  05-03  05-14  06-14
NTH1888  11-03  02-19  04-01  04-20  05-01  05-11  06-13
NTH1877  11-03  02-19  04-05  05-01  05-17  05-28  06-20
中新830  11-03  02-19  04-01  04-20  05-01  05-11  06-13
冀饲-1  11-03  02-19  04-01  04-22  05-08  05-15  06-14
冀饲-2  11-03  02-19  04-01  04-22  05-10  05-17  06-14
冀饲-5  11-03  02-19  04-01  05-01  05-15  05-27  06-20
冀饲-6  11-03  02-19  04-01  05-01  05-15  05-27  06-20
冀饲-7  11-03  02-19  04-01  04-25  05-02  05-12  06-15
冀饲-8  11-03  02-19  04-01  04-17  05-01  05-11  06-13
冀饲-9  11-03  02-19  04-01  04-25  05-03  05-21  06-20
NTH1048(CK) 10-11  10-18  03-26  04-19  04-29  05-06  06-15
中新830(CK) 10-11  10-18  03-26  04-15  04-23  04-27  06-12
2.2.2 农艺性状及适应性 试验对旱作条件下的11
个饲用小黑麦品种和正常管理条件下的 NTH1048
(CK)、中新830(CK)进行了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测定
(表5)。不同品种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均存在极显著
差异,饲用小黑麦在旱作条件下的单株鲜重和单株干
重显著低于正常管理条件下,旱作条件下 NTH1048
单株鲜重比NTH1048(CK)降低91.1%,单株干重降
低94.4%。旱作条件下11个饲用小黑麦品种之间的
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差异不显著。
不同管理条件下饲用小黑麦茎叶比存在极显著差
异,除NTH1877外,旱作条件下饲用小黑麦茎叶比显
著低于正常管理条件下的茎叶比。旱作条件下11个
饲用小黑麦品种茎叶比在0.83~1.47。旱作条件下
11份材料均能出苗,但出苗率均较低,不足50%,最高
的是冀饲-1,达到41%。存活率冀饲-6、冀饲-7、冀饲-8
和冀饲-2的较高,超过90%。
表5 不同饲用小黑麦品种旱作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及适应性
Table 5 The agronomic traits and adaptation of different cultivars under rain-fed condition
品种
单株鲜
重/g
单株干
重/g
茎叶比 出苗率/% 存活率/% 株高/cm 分蘖数/个 成穗数/个
NTH1048  8.4Bb  2.4Bb  1.10CDcd  21.0  83.3  44.4CDcd  2.80Bb  0.45Bb
NTH1888  6.0Bb  1.7Bb  1.00CDcd  13.5  85.2  26.7Ef  2.55Bb  0.15Bb
NTH1877  6.7Bb  2.0Bb  1.47ABCabc  24.5  73.5  40.5CDEcdef  2.95Bb  0.25Bb
中新830  6.3Bb  2.2Bb  0.97CDcd  13.5  74.1  34.7DEdef  2.85Bb  0.80Bb
冀饲-1  9.5Bb  3.0Bb  0.97CDcd  41.0  82.9  49.8CDc  2.15Bb  0.60Bb
冀饲-2  8.1Bb  2.4Bb  1.17BCDcd  34.0  94.7  50.8Cc  3.20Bb  0.55Bb
冀饲-5  10.2Bb  2.6Bb  1.03CDcd  17.5  85.7  41.2CDEcde  2.95Bb  0.40Bb
冀饲-6  8.0Bb  2.1Bb  1.00CDcd  18.9  100.0  27.7Eef  2.40Bb  0.15Bb
冀饲-7  9.1Bb  2.9Bb  1.27BCDbcd  20.5  100.0  48.7CDcd  2.60Bb  1.10Bb
冀饲-8  7.2Bb  2.4Bb  0.83Dd  34.0  97.1  46.6CDcd  2.30Bb  0.85Bb
冀饲-9  6.0Bb  2.2Bb  1.03CDcd  33.0  84.8  47.9CDcd  2.10Bb  1.00Bb
NTH1048(CK) 94.0Aa  42.8Aa  1.90Aa - - 160.9Aa  7.50Aa  7.50Aa
中新830(CK) 84.0Aa  41.6Aa  1.77ABab - - 143.7Bb  7.90Aa  7.75Aa
  旱作条件下11份饲用小黑品种的株高与正常管
理条件下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表5),旱作条件下株
高最高的饲用小黑麦品种是冀饲-2(50.8cm),其次是
冀饲-1(49.8cm),株高 NTH1888(26.7cm)为最低。
但旱作条件下各品种株高均显著低于正常播种下
NTH1048(CK)(160.9cm)和 中 新 830(CK)
63       GRASSLAND AND TURF(2015)            Vol.35No.3
(143.7cm)的株高,降低64.6%~83.4%,说明旱作
严重影响到饲用小黑麦的株高。
旱作条件下饲用小黑麦品种极少分蘖,且大部分
分蘖不能成穗。试验显示各品种分蘖数平均2~3个,
成穗数在 0.15~1.10个,而在正常管理条件下
NTH1048(CK)和中新830(CK)分蘖数分别为7.5个
和7.9个,成穗数分别为7.5个和7.75个,所有分蘖
几乎全部成穗,旱作条件导致饲用小黑麦分蘖数和成
穗数分别减少60.0%~74.7%和85.3%~98.1%。
说明旱作条件严重影响到11个饲用小黑麦品种的分
蘖数和成穗数。
3 讨论与结果
在海河平原区通过对11个饲用小黑麦品种生育
期、产量、农艺性状以及抗性的综合比较显示,冀饲-1
和冀饲-2为在海河平原区秋冬闲田种植表现最好的饲
用小黑麦品种。冀饲-1干草产量高,比对照中新830
提高26.7%,生育期最短,且早春发育快,在4月22
日进入抽穗期,处于适宜刈割期[18],比对照中新830
提前6d,比 NTH1048,NTH1888和 NTH1877提前
6~14d,便于与春播作物倒茬,形成一年两作,能充分
发挥饲用小黑麦作为填闲作物的作用[19],适于在河北
低平原棉区推广利用。冀饲-1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
作农业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饲用小黑麦新品系,以品种
名称“冀饲1号”参与了2008年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
突出特点为生育期早,前期生长发育快,适于黄淮海地
区冬闲田作错季饲草利用。冀饲-2在海河平原地区鲜
干草 产 量 均 较 高,分 别 比 对 照 中 新 830 增 产
4 854.3kg/hm2和777.0kg/hm2,属于高产品种,生
育期和中新830相同,比 NTH1048,NTH1888和
NTH1877提前7~10d,茎叶比低,叶量丰富,可以作
为海河平原地区种植饲用小黑麦的主要品种。
对11个饲用小黑麦品种进行旱作条件下适应性
比较,探讨饲用小黑麦在海河平原区自然条件下种植
的利用价值。结果显示旱作条件对饲用小黑麦株高、
分蘖数、成穗数、生产性能等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株
高比正常管理条件下降低64.6%~83.4%,分蘖数和
成穗数分别比正常管理条件下减少60%~74.7%和
85.3%~98.1%。如果按照饲用小黑麦播种量150
kg/hm2,千粒质量40g计算,根据旱作条件下饲用小
黑麦出苗率、存活率和单株重合算旱作条件下饲用小
黑麦产量,通过计算显示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的
均是 冀 饲-1,分 别 为 12 112.5kg/hm2 和 3 750
kg/hm2,比正常管理条件下的冀饲-1鲜草产量和干草
产量分别降低69.3%和70.2%,远低于正常管理条件
下的产草量。饲用小黑麦在海河平原区靠自然条件的
种植方式可能利用价值不大,只有在一定的灌溉和施
肥条件下种植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不同饲用小黑麦品种之间品质存在差异[20,21],试
验仅通过茎叶比初步判断不同饲用小黑麦的品种的饲
用价值,今后有待对饲用小黑麦进行可溶性糖、ADF、
NDF、粗蛋白含量等营养成分测定,全面评价饲用小黑
麦饲用品质。将饲用品质与产量指标结合评价筛选品
种可能更科学。在海河平原区种植饲用小黑麦的良种
繁育技术、肥水利用技术以及青贮加工技术,也有待于
进一步研究,为饲用小黑麦在海河平原区推广利用提
供技术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伟光,李红,黄新育,等.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小黑麦引
种试验[J].草原与草坪,2011,31(2):33-37.
[2] 李凤云,杨仲岗,李瑞红,等.优质饲草作物黑麦、小黑麦
在黄河三角洲农牧区的栽培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
2003(3):21-22.
[3] 周玉刚,祝小龙,陈莉,等.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饲用小黑
麦品种筛选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80-
82.
[4] 高菊生,秦道珠,申华平,等.湘南冬闲稻田小黑麦高产栽
培技术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5(5):8-9.
[5] 叶桃林,肖小平,肖春芳,等.双季稻主产区冬闲期绿色覆
盖作物与保护性种植模式研究Ι.饲用小黑麦新品种引进
筛选及适应性研究[J].作物研究,2005,19(3):165-167.
[6] 周卫星,白淑娟,程云辉,等.小黑麦在苏南农区草牧业生
产上的利用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5(2):79-81.
[7] 戚志强,胡跃高,曾昭海,等.苏南丘陵区秋播苜蓿适用伴
生作物筛选试验[J].中国草地,2005,27(5):22-28.
[8] 谢楠,赵海明,刘贵波,等.河北低平原区饲用黑麦、小黑
麦的引种筛选试验[J].华北农学报,2006,21(增刊):77-
80.
[9] 谢楠,李源,赵海明,等.饲用小黑麦品种在黑龙港地区的
引进筛选[J].草业科学,2010,27(7):58-62.
[10] 杨俊海,石仓吉,屠建章,等.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小
黑麦引种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通报,2006(11):106-
107.
[11] 李志成,高寿元.小黑麦在伊犁地区的栽培和饲养试验
73第35卷 第3期           草 原 与 草 坪2015年
[J].草原与牧草,1999,1(3):37.
[12] 李富祥,龙忠富,刘华荣,等.威宁县适生优良牧草品种
筛选研究[J].贵州畜牧兽医,2011,35(2):61-64.
[13] 金涛.西藏中部农区冬春季小黑麦饲草生产技术研究
[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14] 翁伯琦,罗涛,应朝阳,等.福建红壤区适生牧草种质筛
选及其套种于山地果园的生态效应[J].热带作物学报,
2004,25(2):95-100.
[15] 罗涛,翁伯琦,林娇健,等.闽北红壤区牧草引种与筛选
研究I.温带种[J].福建农业学报,1998,13(2):47-52.
[16] 曹连莆,孔广超.小黑麦生理生态及遗传育种研究与应
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233-234.
[17]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2930.9-2001.牧草种子检验
规程[S].
[18] 谢楠,李源,赵海明,等.饲用小黑麦适宜刈割时期及刈
割次数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4,34(2):57-62.
[19] 许庆方.小黑麦的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草原与草
坪,2008(4):80-86.
[20] 孙建勇,赵琦,朱新开,等.不同类型小黑麦生物产量的
形成特性研究[J].大麦与谷物科学,2006(4):26-28.
[21] 王瑞清,曹连莆,李诚,等.小黑麦饲草品质性状的基因
效应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09,46(2):258-261.
Evaluation on the 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adaptabilityof forage triticale in
Haihe Plain area
YOU Yong-liang,LI Yuan,ZHAO Hai-ming,XIE Nan,
ZHAI Lan-ju,LIU Gui-bo
(Dryland Farming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Crop Drought Resistance of Hebei Province,Hengshui 053000,China)
  Abstract:The comparison experiment of productivity and adaptation under the rain-fed condition of 11for-
age triticale cultivars were carried out in Haihe Plain area.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eading period of JS-1
was 6days earlier than Zhongxin 830(CK)and the hay yield was increased by 26.7%,which could be used for
double cropping with the spring-sown crop in one year and be suitable for extension.For JS-2,both fresh yield
and hay yield were relatively high,which were 4854.3kg/ha and 777.0kg/ha higher than the CK respectively.
As a high-yield cultivar with low stem-leaf ratio and abundant leaves,Js-2could be widely sown in Haihe plain.
Under the rain-fed condition,the plant height reduced by 64.6%to 83.4%,the tiler number and heading rate
decreased by 60%to 74.7% and 85.3%to 98.1%respectively,the fresh yield and hay yield decreased by
69.3%and 70.2%respectively.This suggested that forage triticale should be grown under irrigation and fertili-
zation conditions so that the economic benefits could be gained.
  Key words:forage triticale;screening;yield;resistance;evaluation
83       GRASSLAND AND TURF(2015)            Vol.35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