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收稿日期] 2005-06-13
[基金项目] 贵州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关键技术研究项目(2001BA701A23-02)
[作者简介] 何元农(1949-),男 ,副研究员 ,从事耕作栽培和中药材人工种植研究。
*本文得到了贵州宏宇药业有限公司熊永杨的大力支持 ,在此谨表谢意。
[ 文章编号] 1001-3601(2005)05-0250-0053-05
肥料种类对艾纳香生物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何元农1 , 丁 映1 , 洗福荣2 , 杨 林2 , 潘菊花2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生物技术研究所 , 贵阳 550006;2.贵州宏宇药业有限公司 , 贵阳 550002)
[ 摘 要] 用 3 种农家肥(圈肥 、油枯 、柴灰), 3 种一元化肥(尿素 、过磷酸钙 、氯化钾)和复合肥 ,经 2 年对艾纳香(Blumea bal-
sami f era )的试验观察认为:施肥比 CK 生物产量增加 ,有效成分含量不减。施用多元肥比一元肥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都有提高 ,
且较稳定。其中 N 素主要增加生物产量 , 药用有效成分含量与 K 肥用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 艾纳香;肥料;栽培;生物产量;药用成分[ 中图分类号] S512.062 [ 文献标识码] A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ers on Biological Yield and Active Ingredient Content
of Blumea balsamifera
HE Yuan-nong1 , DING Ying1 , XIAN Fu-rong 2 , YANG Lin2 , PAN Ju-hua2
(1.Biotechnology Institute , Gui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Guiyang 550006;2.Guizhou Hongyu Medicine
Company Limited , Guiyang 550002 , China)
Abstract:Applica tion trials of 3 farm manures(manure , r apeseed cake , plat ash), 3 single e lement chemical fe rtilizers(urea ,
calcium pho sphate , po tassinm chlo ride) and a composite fe rtilizer on A i-na-x iang(B lumea balsami f era)we re conducted a t Libo
county for two year 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 reatment of applying fe rtilizers g o t highe r y ield with stable efficacious ing redients
contents than tha t o f non-fe rtilization;apply ing multielements fertilizer s increa sed bo th o f yield and efficacious ing redients and mo re
stable than that o f applying single element fertilizer;the increase o f biolo gica l yie ld mainly depended on nitrog en and the medical
efficacious ing redients showed po sitiv e co rr elation with the applying amount of potassium fertilizer.
Key words:Blumea balsami f era ;fer tilize r;cultivation;bio log ical y ield;medical ing redient
艾纳香(B lumea balsam if era (L.)DC)以叶片和
嫩梢提取艾粉(粗加工品),再精炼为冰片和艾纳香油 ,
其经济收益取决于生物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 。原产地
罗甸的艾纳香一般种植于陡坡地 ,种植后仅进行中耕
除草 ,而不施肥或仅施少量钙镁磷肥 ,这或许与管理运
输困难有关。药农认为施肥会使艾纳香只长枝叶 ,提
粉率会降低。建立艾纳香 GAP 基地 ,以施肥手段积
极调控艾纳香的生物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 ,是提高基
地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为此 , 2003 ~ 2004年设置了
施肥种类试验 ,连续进行 2年观察 ,以了解不同肥料种
类对艾纳香的生物效应和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置
以产地常用农家肥和化肥资源设置试验 ,以增加
试验结果的实用性 。供试肥料:一元肥(尿素 、过磷酸
钙 、氯化钾),二元肥(柴灰)和多元肥(圈肥 、油枯 、复合
肥)。2003年各处理肥料来源 、施用量及养分含量见
表 1。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荔波县城关镇板莪村进行 。黄壤岗地 ,地
力偏瘠均匀 。由于地块条件限制 ,试验采用无重复
133.4m2大区对比观察设计 。
1.3 试验经过
2003年 4月 20 日移栽。为保成活率 ,均未施底
肥。于成活后 5月 14日结合中耕 ,化肥按设计总量的
1/3施第 1次肥 ,农家肥全额施下 。7月 14 日(旺长
期),将另 2/3化肥作第 2次追肥 ,同时中耕除草。
1.4 观测项目
收获时(11月 13日),各处理各取 20株 ,按枯叶 、
下部老叶(开始衰退的叶)、中部功能叶 、上部嫩梢(茎
带叶)、茎秆分别称量计产 ,计算原料产量(经济产量)
表 1 2003年各处理肥料来源及施用量
肥料种类
及处理
肥料来源产地
三要素含量(%)
N P K 合计
单株施用量
(g)
施肥量
(kg/667m2)
三要素总量(kg/667m 2)
N P K 合计
猪圈肥 当地 0.56 0.40 0.44 1.40 1000.00 667.00 3.37 2.67 2.94 9.34
油 枯 当地 4.60 2.42 1.40 8.48 104.00 69.40 3.19 1.72 6.97 5.89
柴 灰 当地 0.00 1.13 4.61 5.74 500.00 333.50 0.00 3.77 15.37 19.14
复合肥 四川新都富田化工公司 11.00 6.00 8.00 25.00 40.00 266.70 2.94 1.60 2.14 6.68
尿 素 赤天化 46.30 0.00 0.00 46.30 20.00 13.34 6.18 0.00 0.00 6.18
过磷酸钙 福泉化工有限公司 0.00 16.00 0.00 16.00 78.00 52.03 0.00 0.00 0.00 8.33
氯化钾 俄罗斯进口 0.00 0.00 60.00 60.00 18.00 12.00 0.00 0.00 7.20 7.20
不施肥(CK)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贵州农业科学 2005 , 33(5):53 ~ 57 Guizhou Ag ricultural Science s
和生物产量 。同时观测分生苗数和其他性状 。2004
年对中部功能叶采样 600 g 送宏宇药业有限公司测定
挥发油及主成分 L-龙脑含量 ,计算鲜重和干重含量。
2004年在原有处理的基础上 ,继续进行 2 年龄观
察 ,于 3月 8日进行 1次性施肥 ,施肥量如表 2 。
表 2 2004年各处理施肥量
处 理
单株施用量
(g)
施肥量
(kg/667m2)
养分量(kg/667m 2)
N P K 合计
猪圈肥 400.00 266.80 1.49 1.07 1.17 3.73
油 枯 60.00 40.02 1.84 0.99 0.56 3.39
柴 灰 250.00 166.75 0.00 1.88 7.69 9.57
复合肥 23.00 15.34 1.69 0.92 1.23 3.84
尿 素 20.00 13.34 6.18 0.00 0.00 6.18
过磷酸钙 50.00 33.35 0.00 5.34 0.00 5.34
氯化钾 15.00 10.01 0.00 0.00 6.01 6.01
不施肥(CK)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 结果与分析
2.1 经济产量
经宏宇药业质保室测定艾纳香茎秆(除嫩梢)有效
成分含量不到痕量 ,土法也不能从茎秆中提取艾粉 ,故
可能作原料的部分仅为叶片及嫩梢(顶端向下 15 cm
处即经济产量)。田间实测 ,收获后枯叶 、鲜叶混称为
毛产量 ,鲜叶折干(宏宇药业测)与枯叶之和为折干产
量。2003年和 2004年各处理的产量结果(表 3)表明:
(1)由于各处理枯叶与鲜叶的比例不同 ,反映出的
毛产量可比性较差 ,而折干产量有较强的可比性。
(2)虽然各处理在不同年分产量位次不同 ,而两年
合计折干产量表现了显著的规律性 。
(3)施肥比 CK 增产 1.4%~ 36.4%。
(4)增产的多少 ,除了与肥料种类有关外 ,还与实
际施用量有关(后述)。
(5)尿素产量最高 ,比 CK 增产 36.4%,油枯 、复
合肥 、钾肥 、圈肥排列 2 ~ 5 位 ,增产幅度为 10.4%~
32.1%,单施磷肥或柴灰增产不显著 ,仅为1.4%~
7.1%,可见除了 N肥对产量形成有重大作用外 ,其他
一元肥或二元肥对产量形成的效果一般都较多元肥
差。
表 3 2003 、2004年各处理的经济产量 kg/ 667m2
处 理
毛产量及位次
2003年 2004年 合计
折干产量及位次
2003年 2004 年 合计 增产%
猪圈肥 867.1(2) 320.2(5) 1187.3(4) 251.5(5) 122.7(6) 374.2(5) 10.4
菜油枯 927.8(1) 380.2(4) 1308.0(2) 280.8(1) 166.8(3) 447.6(2) 32.1
柴 灰 567.0(8) 406.9(3) 973.9(8) 192.8(8) 150.7(4) 343.5(7) 1.4
复合肥 754.4(7) 453.6(2) 1208.0(3) 232.8(6) 176.1(2) 408.9(3) 20.7
尿 素 847.8(4) 620.3(1) 1468.1(1) 264.1(3) 200.1(1) 462.2(1) 36.4
过磷酸钙 774.4(6) 226.9(8) 1001.2(7) 253.5(4) 109.4(8) 362.9(6) 7.1
氯化钾 861.1(3) 240.1(7) 1101.2(5) 274.8(2) 129.4(5) 404.2(4) 19.3
不施肥(CK) 827.1(5) 273.5(6) 1100.6(6) 225.4(7) 113.4(7) 338.8(8) 0.0
平 均 803.3 365.2 1168.5 247.0 146.1 393.1 0.0
2.2 生物产量
经济产量与茎秆之和为生物产量(可分毛产量和
折干产量), 2003 、2004 年各处理的生物产量见表 4。
从表 4可看出:
(1)生物产量各施肥处理比 CK 增产 10.8%~
69.6%,增产幅度显著高于经济产量的增产幅度9.4 ~
33.2个百分点 ,可见肥料增产效应大部体现于非经济
产量的茎秆部分 。
(2)生物产量的排列位次除柴灰(上升)和磷肥(下
降)处理有所变动外 ,其他与经济产量位次相似。
表 4 2003 、2004年各处理的生物产量 kg/ 667m2
处 理
毛产量及位次
2003年 2004年 合计
干重及位次
2003年 2004 年 合计 增产%
猪圈肥 1767.6(2) 833.8(5) 2601.4(4) 548.9(2) 292.1(5) 841.0(5) 20.9
油 枯 1708.2(3) 1113.9(4) 2822.1(2) 538.3(3) 408.9(3) 947.2(2) 36.2
柴 灰 1127.2(8) 1140.6(3) 2267.8(6) 377.5(8) 392.9(4) 770.4(6) 10.8
复合肥 1374.2(7) 1320.7(2) 2694.9(3) 437.6(7) 462.2(2) 899.8(3) 29.4
尿 素 1614.8(4) 1961.0(1) 3575.8(1) 516.9(5) 662.3(1) 1179.2(1) 69.6
过磷酸钙 1608.1(5) 627.0(7) 2235.1(7) 528.9(4) 241.5(7) 770.4(7) 10.8
氯化钾 1808.2(1) 653.7(6) 2461.9(5) 587.0(1) 266.1(6) 853.1(4) 22.7
不施肥(CK) 1581.5(6) 600.3(8) 2181.8(8) 474.0(6) 221.4(8) 695.4(8) 0.0
平 均 1573.7 1031.4 2605.1 501.1 368.4 889.5 0.0
2.3 年际间产量变化
2004年各处理肥料施用量均低于或等于 2003年
的施用量 ,故总体表现出减产。对年际间产量变化率
的分析 ,可对不同肥料的后续效应和持续效应进行评
估。
(1)第 2 年减量施用肥料的情况下 ,各处理的减
(增)产率并不与肥料的减率一致 ,各处理间减率也有
很大差异 。
(2)经济产量的减率大于生物产量的减率 ,毛重的
减率又大于干重的减率。
(3)从干重看 ,圈肥 、油枯 、复合肥等多元肥料的产
量减率小于用肥量的减率 ,甚至生物干重不减(复合
肥),说明这类肥料有后续增产效应 。
(4)磷肥 、钾肥第 2 年施用量是第 1年的 64.1%
和 83.3%,但产量(经济 、生物毛重或干重)都低于
50%,说明这类肥料连续单独施用 ,会降低肥料的有效
率。
(5)尿素施用量与第 1 年相同 ,单独连续使用 ,经
·54· 贵 州 农 业 科 学 2005 , 33 卷
济产量却下降了 24%以上 ,生物产量却不减反升 ,说
明尿素连续使用 ,生物有效性虽然提高 ,但经济有效性
却降低 ,仅增加了茎秆的产量 。
(6)柴灰的连续施用可以在低水平下维持产量 ,而
不施肥第 2年的产量可减少一半以上。
表 5 2004年施肥量及产量较 2003年百分比率 %
处 理
施肥量
经济产量
毛重 干重
生物产量
毛重 干重
猪圈肥 40.0 36.9 48.8 47.2 53.2
菜油枯 57.6 41.0 59.4 65.2 76.0
柴 灰 50.0 71.8 78.2 100.2 104.1
复合肥 57.5 60.1 75.6 96.1 105.6
尿 素 100.0 73.2 75.8 121.4 128.1
过磷酸钙 64.1 29.3 43.2 39.0 45.7
氯化钾 83.3 27.9 47.1 36.2 45.3
不施肥(CK) / 33.1 50.3 38.0 46.7
平 均 56.6 45.5 59.1 65.5 73.5
2.4 经济系数
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为经济系数 ,是光合产
物分配有效性指标 ,不同处理 2年的经济系数见表 6。
从表 6可看出:
(1)从 2年合计经济系数比较 ,无论毛重和干重表
现为不施肥经济系数最高达 50.4%~ 48.7%,尿素最
低仅 41.1%和 39.2%。
(2)多元肥(圈肥 、油枯 、复合肥)干重在较高产量
水平下经济系数为 44.5%~ 47.3%,磷肥和钾肥包括
CK , 在较低产量水平下 , 经济系数在 47.1% ~
48.7%。
(3)从 2003年看 ,干重经济系数各处理和平均较
毛重低 1 ~ 4 个百分点 ,是由于茎干的折干率高于叶
(梢)的折干率。
(4)2004年干重经济系数较毛重经济系数高 ,且
毛重经济系数 2004年大幅度低于 2003 年 ,是由于第
2年枯叶大幅增加的缘故。
(5)干重经济系数 2004年普遍低于 2003年 ,说明
在因肥料减量后茎秆重的减率小于叶(梢)的减率 。茎
秆的比例加大。
表 6 不同肥料处理的经济系数 %
处 理
毛重经济系数
2003 年 2004年 合计
干重经济系数
2003年 2004 年 合计
猪圈肥 49.1 38.4 45.6 45.8 42.0 44.5
菜油枯 54.3 34.1 46.3 52.2 40.8 47.3
柴 灰 50.3 35.7 42.9 51.1 38.4 44.6
复合肥 54.9 34.3 44.8 53.2 38.1 45.4
尿 素 52.5 31.6 41.1 51.1 30.2 39.2
过磷酸钙 48.2 36.1 44.8 47.8 45.3 47.1
氯化钾 47.6 36.7 44.7 46.8 48.6 47.4
不施肥(CK) 52.3 45.6 50.4 47.6 51.2 48.7
平 均 51.0 35.4 44.9 49.3 39.7 45.2
2.5 枯叶率
枯叶是提取艾粉的主要原料 ,其所占比率也反映
了不同施肥种类下艾纳香的早衰状况。表 7表明:
(1)枯叶在经济产量中的比率 ,毛重为 12.1%~
15.8%,平均 14.1%;干重为 38.3%~ 44.7%,平均为
41.7%。枯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 ,其比率对经济效益
的意义尚待分析 。
(2)以合计综合考察不同肥料的枯叶率 ,以柴灰最
高 ,毛重和干重油枯分别为 15.8%和 44.7%,猪圈肥
最低 ,为 12.1%和 38.3%;其他复合肥及尿素显现了
较低的枯叶率 ,磷肥 、钾肥却较高 ,油枯在较高的产量
水平下有较高的枯叶率 ,不施肥在最低的产量水平上
有较低的枯叶率 。
(3)2004 年较 2003 年毛重枯叶率平均上升了 2
倍 ,柴灰和尿素分别在低产量水平和高产量水平下有
较低的变动 ,仅上升了 1 倍左右 ,其他肥料在 2 倍以
上。
(4)2003年干重中枯叶比率均小于 35%,平均为
28.9%,又以复肥和尿素最低 ,而 2004年枯叶率上升
到 50%以上 , 平均为 62.8%, 最高可达 73.2%(磷
肥),仍以尿素 、猪圈肥 、复肥较低 。可见 ,多元肥和 N
肥可减轻早衰的程度 。
表 7 各处理的枯叶率 %
处 理
毛重经济系数
2003年 2004年 合计
干重经济系数
2003年 2004 年 合计
猪圈肥 8.1 22.9 12.1 27.9 59.8 38.3
油 枯 8.8 29.8 14.9 29.2 68.1 43.7
柴 灰 11.8 21.3 15.8 34.6 57.5 44.7
复合肥 7.7 23.5 13.7 25.2 60.6 40.5
尿 素 8.1 19.4 12.9 26.0 54.5 39.0
过磷酸钙 10.1 35.3 14.9 31.1 73.2 43.8
氯化钾 9.5 36.1 15.3 29.9 67.0 41.7
不施肥(CK) 7.8 26.8 12.5 28.7 64.7 40.7
平 均 8.9 25.5 14.1 28.9 62.8 41.7
2.6 产量组成
2003年对构成(毛)经济产量的不同部位[ 3] 分别
测产(表 8)可知:
(1)平均枯叶率为 8.9%,尿素 、复合肥 、油枯 、圈
肥低于平均数 ,其他处理高于平均数。
(2)老叶率:平均为 15.1%,油枯 、复合肥 、尿素和
不施肥低于平均数 ,其他高于平均数。
(3)中部功能叶比率平均为 24.3%,除钾肥 、磷肥
外其他均低于平均比率。
(4)幼梢茎叶平均为 29.0%,圈肥 、尿素 、钾肥 、不
施肥低于平均数 ,其他大于平均数 。
(5)分生苗茎叶在产量构成中平均占 22.3%[ 4] ,
磷 、钾肥 、柴灰和油枯均低于平均数 ,其他高于平均数 ,
尤其尿素可使分生苗在产量中的比率提高到 31.5%,
居首位。
2.7 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2.7.1 得油率
艾纳香药用成分是以 L-龙脑为主 ,包含其他 40
种化学成分的提取物即得油率 , 2003 、2004 年对各施
肥处理取样(中部功能叶)测试 ,从结果(表 9)可看出:
(1)从总平均看得油率最高为柴灰 10.07mg ,最
低的为圈肥 3.73mg ,施肥差异可达 6.34mg 。
(2)2003年除了圈肥较 CK 得油率下降外 ,其他
处理均较 CK含量增加 0.51 ~ 7.29mg , 2004年圈肥 、
磷肥 、钾肥有效成分含量较 CK低 ,其他油枯 、柴灰 、复
合肥 、尿素较 CK提高了 2.26 ~ 4.33mg 。
·55· 第 5 期 何元农 等 肥料种类对艾纳香生物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表 8 2003年不同处理的毛经济产量结构*
处 理
枯叶
g(%)
下部老叶
g(%)
中部功能叶
g(%)
幼梢茎叶
g(%)
分生苗茎叶
g(%)
合计
kg(100%)
圈 肥 105.0(8.1) 217.5(16.7) 317.5(24.4) 350.0(26.9) 305.0(23.5) 1.30
油 枯 122.5(8.8) 150.4(10.9) 312.5(22.5) 512.5(36.9) 295.0(21.2) 1.39
柴 灰 100.0(11.8) 157.5(18.5) 162.5(19.1) 277.5(32.6) 150.0(17.6) 0.85
复合肥 87.5(7.7) 150.0(13.3) 212.5(18.8) 350.0(31.0) 325.0(28.8) 1.13
尿 素 102.5(8.1) 167.5(13.2) 300.0(23.6) 300.0(23.6) 400.0(31.5) 1.27
磷 肥 117.5(10.1) 200.0(17.2) 272.5(23.5) 350.0(30.2) 215.0(18.5) 1.16
钾 肥 122.5(9.8) 247.5(19.8) 377.5(30.2) 337.5(27.0) 160.0(12.8) 1.25
不施肥(CK) 97.0(7.9) 161.0(113.1) 379.0(30.8) 308.0(25.0) 286.0(23.3) 1.23
平 均 106.8(8.9) 181.4(15.1) 291.8(24.3) 348.2(29.0) 267.0(22.3) 1.20
*平均单株。
(3)有效成分含量 2004年较 2003 年尿素上升了
2.7mg(48.3%),油枯上升了 1.93mg(38.1%),其他
处理均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柴灰和钾肥减少最多达
30.0%和 43.4%,圈肥 、复合肥 、磷肥下降均在 20%以
内。
表 9 各处理中部功能叶(干品)得油率 m g/ g
处 理 2003年 2004年 平均 2004~ 2003年(%)
圈 肥 4.05(8) 3.41(8) 3.73(8) -0.64(-15.8)
油 枯 5.07(5) 7.00(4) 6.04(5) +1.93(+38.1)
柴 灰 11.85(1) 8.29(3) 10.07(1) -3.56(-30.0)
复合肥 10.80(2) 9.07(1) 9.94(2) -1.73(-16.0)
尿 素 5.59(4) 8.29(2) 6.94(3) +2.70(+48.3)
磷 肥 5.07(6) 4.07(7) 4.57(7) -1.00(-19.7)
钾 肥 7.74(3) 4.38(6) 6.06(4) -3.36(-43.4)
不施肥(CK) 4.56(7) 4.74(5) 4.65(6) +0.18(+3.9)
平 均 6.84 6.16 6.50 -0.64(-9.4)
2.7.2 提取物中 L-龙脑的比率
提取物中 L-龙脑(即冰片)是主成分 。从表 10可
看出 ,施用复肥 L-龙脑比率最高 ,钾肥和油枯次之 ,尿
素可达61.4%,圈肥和 CK为 60%以下 ,磷肥 、柴灰 L-
龙脑含量最低。即多元肥中复合肥 、油枯表现了较高
含量 ,其他含量的高低与实际施肥量有关 ,一元肥料中
N 、K肥可能对 L-龙脑在提取物中的比率有重要作用。
表 10 L-龙脑在提取物中的比率 %
圈肥 油枯 柴灰 复肥 尿素 磷肥 钾肥 不施肥(CK) 平均
52.4 77.2 35.6 84.9 61.4 37.9 79.3 58.9 60.9
注:2004年由贵州宏宇药业有限公司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2.8 目标产物生产量的测算
艾纳香农作阶段的终产物是混合提取物和产地提
取物即艾粉。艾粉产量的高低显然与生物产量和有效
成分含量有关 ,还与原料总量不同部分的比例和有效
成分含量的差异有关。2003年对不同部位含量测试
结果如表 11 。
表 11 2003年不同部位原料(鲜)有效成分含量
部位 枯叶 下部老叶 中部功能叶 顶部尖梢 分生苗茎叶
有效成分含量(mg/g)5.0665 1.6714 2.7966 1.5644 1.2582
相 对(%) 181.16 59.76 100.00 55.94 44.99
根据表 7 、表 8 、表 11计算出各部分提取物贡献量
(率)和不同处理提取物产量(表 12),结果显示:
(1)有效成分产量最高的是复合肥(>8g),其次
是柴灰和钾肥(>7 g),油枯 、尿素(>5 g),圈肥 、磷肥
(4 ~ 4.5 g)。
(2)施用钾肥和钾肥含量较高的处理有效成分产
量都较高 。
(3)不同部位对有效成分产量的贡献率顺序是:枯
叶(柴灰>磷肥>钾肥>油枯>尿素>复肥>圈肥>
CK),下部老叶(钾肥>柴灰>圈肥>磷肥>复肥>尿
素>CK>油枯),中部功能叶(CK >钾肥>圈肥>尿
素>磷肥>油枯>复肥>柴灰),幼梢茎叶(油枯>复
肥>柴灰>磷肥>尿素>圈肥>钾肥>CK),分生苗
茎叶(尿素>复肥>圈肥>CK>油枯>磷肥>柴灰>
钾肥),可见一元肥料中 P 、K 肥下部老枯叶占有效成
分产量的比重较大 ,而多元肥和 N 处理产量重心又偏
向中上部叶及分生苗 。
表 12 2003年各处理提取物产量及分布结构
处 理
枯叶
g(%)
下部老叶
g(%)
中部功能叶
g(%)
幼梢茎叶
g(%)
分生苗茎叶
g(%)
单株合计
g(100%)
产量
(kg/ 667m 2)
圈 肥 0.7704(19.6) 0.5264(13.4) 1.2859(32.7) 0.7929(20.2) 0.5574(14.2) 3.9330 2.623
油 枯 1.1251(21.3) 0.4557(8.6) 1.5844(29.9) 1.4535(27.5) 0.6729(12.7) 5.2916 3.529
柴 灰 2.1467(27.4) 1.1153(14.2) 1.9256(24.6) 1.8395(23.5) 0.7997(10.2) 7.8268 5.221
复合肥 1.7120(19.7) 0.9681(11.2) 2.2950(26.5) 2.1145(24.4) 1.5791(18.2) 8.6687 5.782
尿 素 1.0380(19.9) 0.5595(10.7) 1.6770(32.1) 0.9380(20.5) 1.0060(19.3) 5.2185 3.486
磷 肥 1.0792(23.7) 0.6060(13.3) 1.3816(30.4) 0.9927(21.8) 0.4904(10.8) 4.5499 3.035
钾 肥 1.7177(22.0) 1.1448(14.7) 2.9219(37.4) 1.4613(18.7) 0.5570(7.1) 7.8027 5.204
不施肥(CK) 0.8013(18.5) 0.4387(10.1) 1.7282(39.8) 0.7857(18.1) 0.5867(13.5) 4.3406 2.895
平 均 1.2988(21.8) 0.7268(12.2) 1.8500(31.1) 1.2973(21.8) 0.7812(13.1) 5.9541 3.971
2.9 肥料各主要元素与产量构成主要指标的关系
本试验由于条件限制 ,产量结果并未清楚地显示
与肥料种类的真实关系 ,产量结果除了与肥料种类有
关外还与实际施用量及主要元素的含量有关 。仅根据
表 1和表 2将不同处理 N 、P 、K 肥施用量与产量构成
主要因素指标进行简单相关计算(表 13),可见趋势
为:
(1)N 肥对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表现为正相关 ,
2004年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
(2)P 肥对所有指标的关系均未达显著水平 ,但
2003年表现对枯叶比率 、毛经济系数有较大影响 ,与
前者呈正相关 ,与后者呈负相关 , 2004 年同样对枯叶
·56· 贵 州 农 业 科 学 2005 , 33 卷
比率呈正相关。
(3)2003年 K 肥对生物产量表现明显的负相关 ,
而对枯叶率和有效成分含量却呈正相关趋势 ,2004年
r值均不明显。
(4)总养分含量表现的相关性 2003年对生物产量
呈负相关 ,对有效成分含量呈正相关 , 2004 年又相反
对前者呈正相关 ,对后者呈负相关 ,但都不显著 ,由于
其他因素的影响 ,使总养分的影响呈漂移性。
(5)在有效成分中 , L-龙脑的比率又与 P 肥的用
量关系最大 ,呈明显的负相关 。
表 13 肥料三要素与产量各指标的相关性(r)
项目
2003年
N P K 总养分
2004年
N P K 总养分
毛生物产量 0.2060 -0.2192 -0.5838 -0.6011 0.8944** -0.3165 -0.1288 0.3368
干生物产量 0.1732 -0.1090 -0.4901 -0.4653 0.8937** -0.3215 -0.1217 0.3409
毛经济产量 0.4168 -0.3820 -0.7331* -0.7474* 0.8744** -0.3768 -0.1325 0.2790
干经济产量 0.3988 -0.1719 -0.5685 -0.4880 0.8044* -0.4034 -0.0628 0.2847
毛经济系数 0.5022 -0.4015 -0.3251 -0.3255 -0.5907 -0.1283 -0.0887 -0.6286
干经济系数 0.3938 +0.1197 0.0605 0.1555 -0.8170* 0.0955 0.0673 -0.4869
枯叶比率(毛) -0.5586 0.5414 0.7798* 0.8161* -0.5658 0.3819 0.0390 -0.1430
枯叶比率(干) -0.7069* 0.4905 0.7160* 0.6634 -0.5928 0.5445 -0.1916 -0.3110
有效成分含量 -0.2303 -0.0004 0.7342* 0.6248 0.4705 -0.2348 0.1385 0.3586
有效成分产量 -1.8310 -0.1872 0.5974 0.4089 - - - -
L-龙脑含量 - - - - 0.2198 -0.6132 -0.1422 -0.3813
注:r0.05=0.707;r0.01 =0.834。
3 讨论与结论
(1)艾纳香收获物主要是叶 、茎等营养体 ,其生物
或经济产量对三要素的依赖主要是 N 肥和 K 肥 , P 肥
对其直接影响较小 ,都不显著 。
(2)艾纳香提取物———艾粉为农作阶段的终产物 ,
是制药业的原料 ,其主要成分为不同分子量的烯 、醇 、
酮 、醛 、萜 、蒎 、莰等 ,均为不含其他元素的 C 、H 、O 化
合物[ 5 , 6] ,因此从源上主要与光合产物(受 N 控制)有
关 ,而从实际转化途径上又以 K 肥营养有关 ,试验结
果也显示 K 肥对其含量的多少关系更密切。而与 P
的直接关系却不显著 。
(3)试验显示:施肥各处理比不施肥处理产量均提
高 ,有效成分含量并不减少 ,因此改变不施肥的习惯 ,
有较大经济效益提高的空间。
(4)试验也显示多元肥较一元肥增产效果更显著 ,
且年际间的后续和持续效应更为稳定 。因此 ,目前生
产上只重视用钙镁磷肥并不科学 ,应重视 N肥和 K肥
的施用。
(5)由于本试验条件的局限性 ,仅为对不同肥种
(农村常用)的性能观察 ,更进一步的定量研究很有必
要 ,而本试验最重要的信息是 K肥对药用成分含量的
影响很大 ,其与 N 肥的合理配合是提高艾纳香生产力
的关键。
[ 参 考 文 献]
[ 1 ] 湖南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手册长沙[M ].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
版社 , 1983 , 93-110.
[ 2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年版一部(附录 40
-41)[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0.
[ 3 ] 何元农 ,等.艾纳香生长发育特性的初步观测昌[ J] .贵州农业
科学 , 2005 , 33(2):19-23.
[ 4 ] 何元农 ,等.艾纳香繁殖苗类型及移栽性能研究[ J] .贵州农业
科学 , 2004 , 32(6):38-40.
[ 5 ] 周 欣 , 等.艾纳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J] .分析测试学报 , 2001 , 20(5):76-78.
[ 6 ] 郝小燕 ,等.黔产艾纳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J].贵阳医学院
学报 , 2000 , 25(2):121-122.
(责任编辑:黄贵平)
欢迎订阅 2006年
《中国稻米》
《中国稻米》(ISSN1006-9082 , CN33-1201/ s)是
全国唯一集水稻 、大米生产 、加工 、流通各环节 ,兼具
技术性 、知识性 、学术性 、信息性特点的综合性双月
刊。每期定价 5.00元(全年 30.00元),邮发代号
32-31。读者可在各地邮政局订阅 ,也可向编辑部
订阅 。
编辑部通讯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 359 号中国
水稻研究所内 , 邮政编码:310006。电话:0571-
63370271 ,E-mail:zgdm@163.com
欢迎订阅 2006年
《农业质量标准》
本刊为双月刊 ,逢双月 10日出版 。大 16开本 ,
彩色四封 , 48页 。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 ,也
可直接到本刊编辑部办理订阅手续。邮发代号:
82-223 ,每册定价:6.00元 ,全年共 36.00元 。
本刊通讯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 12号中国农
科院质标所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电话/传真:
(010)62138026 , E-mail:aqs@caas.net.cn
·57· 第 5 期 何元农 等 肥料种类对艾纳香生物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