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云南小麦种植气候生态类型区划及评价



全 文 :浙江农业学报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2013,25(4) :689-695 http:/ /www. zjnyxb. cn
鲁永新,张中平,曹利民,等. 云南小麦种植气候生态类型区划及评价[J].浙江农业学报,2013,25(4) :689-695.
DOI:10. 3969 / j. issn. 1004-1524. 2013. 04. 02
收稿日期:2012-12-07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MATS”
(CARS3245) ;云南优质啤饲大麦新品种选育和推广项目
作者简介:鲁永新(1963—) ,云南姚安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
天气气候分析与预测、农业气候资源的应用研究。E-mail:
cxm44lyx@ 126. com
* 通讯作者,张中平,E-mail:zzp_2011@ sina. com
云南小麦种植气候生态类型区划及评价
鲁永新1,张中平2,* ,曹利民3,善从锐2,王自良2
(1云南省楚雄州气象台,云南 楚雄 675000;2云南省楚雄州农业技术研究推广所,云南 楚雄 675000;3云南省姚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云南 姚安 675300)
摘 要:云南气候立体性强、干湿分明,干旱、低温是制约云南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给云南小麦
种植提供更加客观、科学的理论依据,根据云南小麦生育期间(10 月—翌年 5 月)的降雨量、气温(积温)和日
照时数的时间、空间分布与小麦生长适应性之间的相关性,用统计分析软件 SPSS 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
法与 GIS技术结合,对云南小麦种植区进行气候生态类型区划试验,并对区划结果进行综合评述。结果表
明,云南小麦气候生态类型可划分为中北部冷凉小麦种植区、中部半干旱小麦种植区、中部半湿润小麦种植
区和南部温暖湿润小麦种植区,其中中部半干旱区是云南小麦最适宜和优先发展种植区。
关键词:云南;小麦种植;主成分分析;气候生态类型;区划;评价
中图分类号:S 512.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1524(2013)04-0689-07
Regional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co-climate types in Yunnan wheat growing areas
LU Yong-xin1,ZHANG Zhong-ping2,* ,CAO Li-min3,SHAN Cong-rui2,WANG Zi-liang2
(1 Chuxiong Meteorological Station,Chuxiong 675000,China;2 Chuxio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
tion,Chuxiong 675000,China;3 Yao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Yaoan 675300,China )
Abstract:The cubic climate,dry clear,drought and low temperature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high and
stable yield of wheat in Yunnan.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objective,scientific theory for wheat planting in Yunnan,
regionalization test of climate ecotype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regionalization results were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based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temperatur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and sunshine hours
in wheat growth period (from October to May)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growth adaptation,using principal compo-
nent analysis of SPSS and GIS technolog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climates for wheat planting in Yunnan
wer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northern-central cold wheat growing area,central semi-arid wheat growing area,central
semi-humid wheat growing area and southern warm-wet wheat growing area,Therein,the central semi-arid wheat-
growing area was the most suitable region and priority development area for wheat planting in Yunnan.
Key words:Yunnan;wheat growing area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eco-climate types;regionalization;evalu-
ation
在云南,小麦是继水稻、玉米之后的第三大
粮食作物,与水稻等粮食作物轮作复种中处于十
分重要的地位,坝区主要有稻—麦两熟或稻—
稻—麦三熟[1],山区的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是
云南省的主要冬春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 60
万 hm2 左右[1,2],最高年达 73. 3 万 hm2,总产量
占全省粮食作物总产量的 1 /5。普通小麦品种及
变种分类多,分布于全省低热河谷、温凉坝区、丘
陵山区及高寒山区,海拔 300 ~ 3 400 m地区均有
分布[3],主要种植区在红河、文山、曲靖、楚雄、大
理、临沧、保山、玉溪、丽江、昆明等地及全省海拔
1 000 ~ 2 400 m 区域[1-4]。随着人们对小麦生物
学特性和加工特性的逐步认识,小麦种植逐步向
优质、专业和现代化方向发展,结合云南种植业
结构调整的需要、坝区田麦面积减少及城市化率
的提高,云南耕地垂直空间还将向山区、半山区
坡地转移[5],广大山区、半山区小麦产业发展潜
力大。董玉升等[1]考察结论认为“云南小麦”主
要分布在海拔 1 500 ~ 2 500 m地带,杨昌寿等[1]
根据小麦生育期对生态条件的要求,结合小麦分
布现状、生产水平等因素将云南小麦种植区划分
为滇北晩熟麦区、滇中中熟麦区和滇南早熟麦
区。云南气候立体,气候类型多样[6];受云南的
地理、气候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绝大部分山区、
半山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或不能满足干季
农业生产用水的基本需求,小麦生长期内基本无
水利灌溉条件,主要在自然气候条件下生长,气
候因素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权重很大,气候因子、
气候变化,特别是小麦各生育期间的降雨量、气
温(积温)及其分布是影响云南小麦种植生产的
主因,是小麦产量和质量形成的决定性因
子[3,4,7-9]。然而迄今用于指导云南小麦种植的区
划方案仍然一直沿用于亚雄等[2]的初步研究成
果,未作进一步细化。鉴于此,本试验以云南小麦
全生育期间的降雨量、气温、积温和日照时数统计
量与小麦种植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为依据,对
云南小麦种植区做生态气候类型区划,以期为云
南小麦种植提供更为客观、科学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
气候资料来源于云南省 125 个县气象站近
30 年(1981—2010 年)各旬、月的平均降雨量、气
温、积温和日照时数的统计值。其中时段内积温
的统计,仅以简易的旬平均气温之和为统计值,
是热量因子的简易表征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时
段积温值。
1. 2 小麦种植气候生态因子的选取
因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云南绝大多数小麦种
植区一般在 10 月中旬至 11 月上旬播种,10 月下
旬至 11 月上中旬出苗,11 月下旬至翌年 1 月上
旬处于分蘖期,1 月至 2 月拔节孕穗,3 月抽穗开
花,4 月至 5 月上旬灌浆成熟,5 月中旬前收获结
束,全生育期 165 ~ 200 d[3,7]。小麦生育期间的
降雨量、气温(积温)和日照时数的时间、空间分
布是影响云南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是小麦增减
产的决定性因子[4,7,9]。该区划试验中,选取了与
云南小麦生长适应性关系很强的 33 个气候因
子[1-4,7-11]作为区划试验指标(表 1)。其中,播种
出苗期至分蘖期降雨量多少,决定了小麦的出苗
数和分蘖率,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初始影响因子;
拔节期至灌浆期降雨量多少,决定了小麦从营养
生长到生殖生长再到营养生长的水分供给,是小
麦有效穗数和产量形成的主要影响因子;从播种
到成熟全生育期的积温及分布是小麦生长发育
的热量条件,是小麦产量和质量形成的重要影响
因子之一,2 至 4 月份的日照时数是小麦生长发
育的必要条件,也是小麦产量和质量形成的重要
因子之一。
1. 3 区划方法和原理
利用多元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
表 1 区划所选生态气候因子及代号
Table 1 Selected eco-climate factors for regionalization and
their codes
指标 因子描述及代号
降雨量 播种期降雨量 X1、出苗期降雨量 X2、出苗后期降雨
量 X3、分蘖期降雨量 X4、分蘖中后期降雨量 X5、分
蘖末期降雨量 X6、拔节孕穗期降雨量 X7、拔节末期
降雨量 X8、孕穗中期降雨量 X9、孕穗末期降雨量
X10、抽穗开花期降总雨量 X11、抽穗期降雨量 X12、
抽开中期降雨量 X13、开花期降雨量 X14、灌浆期降
雨量 X15、灌浆初期降雨量 X16、灌浆后期降雨量
X17、成熟期降雨量 X18、成熟初降雨量 X19
积温 播种期积温 X20、出苗期积温 X21、起身分蘖期积温
X22、拔节期积温 X23、抽穗开花期积温 X25、灌浆期
积温 X27、成熟期积温 X29
气温 拔节孕穗后期气温 X24、抽穗期气温 X26、灌浆后期
气温 X28、成熟前期气温 X30
日照时数 孕穗期日照时数 X31、抽穗开花期日照时数 X32、灌
浆成熟期日照时数 X33
·096· 浙江农业学报 第 25 卷 第 4 期(2013 年 7 月)
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模型得出的综合评价值来判
别动态气候生态条件影响下的小麦产量。主成
分分析原理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众多变量转化
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这几个综合指标为原来的
线性组合;综合指标保留了原始变量的主要信
息,彼此之间又不相关,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使原因子的信息集中到几个主要因子上进行分
析[12-17]。本文利用 SPSS 软件,R 型主成分分析
是对变量的内在关系进行研究[12,13],区划试验根
据云南小麦种植气候生态类型研究对象;前 m个
主成分组成的矩阵 Ymn反映了“集中”原矩阵 Xpn
中的因子信息[14-16]。对矩阵 X33 × 125进行主成分
分析。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使成分负载
向 0 和 1 两极分化。计算主成分分值采用回归
法。方法步骤是:第一,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处理,以消除量纲不同的影响;第二,将云南 125
个县市的 33 个区划试验指标因子组合成一个
P = 33,N = 125 的矩阵 Xpn,求无量纲后数据的相
关矩阵 R;第三步求 R 的多个特征值、特征向量
及相应主成分对方差的贡献率;第四,根据贡献
率确定主成分的个数(表 2) ;第五,针对每个主
成分指标因子与标准变量线性组合关系的表达
式,以权重较大的多个标准变量(对应表 1 中的
影响因子)来综合解释主成分指标因子的物理意
义[13,15](表 3) ;最后,计算每个气象站点的各个
主成分因子值,并计算综合得分值 Z[15]。以主成
分的贡献率为权(重)数,构造主成分综合评判回
归模型,计算综合得分值,按综合得分值的大小
将 125 个站点的小麦种植气候生态类型分为 4
类。综合分值计算表达式如下(其中 Z1,Z2,Z3,
Z4 分别为矩阵 R的前 4 个主成分) :
Z = 0. 338 51Z1 + 0. 333 89Z2 + 0. 170 85Z3 +
0. 103 26Z4
Z1 = 0. 074X1 + 0. 092X2 + 0. 203X3 +…… -
0. 361X32 - 0. 425X33
Z2 = 0. 934X1 + 0. 364X2 + 0. 279X3 +…… +
0. 116X32 + 0. 165X33
Z1 = 0. 818X1 + 0. 894X2 + 0. 878X3 +…… +
0. 022X32 + 0. 065X33
Z1 = 0. 160X1 + 0. 093X2 - 0. 006X3 +…… +
0. 912X32 + 0. 848X33
表 2 Xpn的协方差阵特征值及方差和累积方差贡献率
Table 2 Eigenvalues of the covariance matrix
主成分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 累计方差贡献率 /%
1 11. 171 33. 851 33. 851
2 11. 018 33. 389 67. 240
3 5. 638 17. 085 84. 326
4 3. 534 10. 326 94. 651
表 3 样本相关矩阵的特征向量(Vmp矩阵)
Table 3 Eigenvectors of the correlation matrix
因子 因子 1 因子 2 因子 3 因子 4 因子 因子 1 因子 2 因子 3 因子 4
X1 0. 074 0. 394 0. 818 0. 160 X18 0. 447 0. 246 0. 655 - 0. 461
X2 0. 092 0. 364 0. 894 0. 093 X19 0. 555 0. 191 0. 537 - 0. 508
X3 0. 203 0. 279 0. 878 - 0. 006 X20 0. 028 0. 965 0. 194 - 0. 054
X4 0. 367 0. 219 0. 850 - 0. 105 X21 0. 024 0. 965 0. 214 - 0. 069
X5 0. 368 0. 127 0. 728 0. 140 X22 0. 044 0. 957 0. 259 0. 028
X6 0. 498 0. 240 0. 728 0. 180 X23 0. 028 0. 955 0. 231 0. 142
X7 0. 937 - 0. 048 0. 741 - 0. 084 X24 - 0. 014 0. 957 0. 204 0. 181
X8 0. 928 - 0. 063 0. 263 - 0. 093 X25 - 0. 055 0. 970 0. 183 0. 120
X9 0. 960 - 0. 049 0. 223 - 0. 118 X26 - 0. 020 0. 962 0. 174 0. 139
X10 0. 942 - 0. 080 0. 152 - 0. 084 X27 - 0. 099 0. 976 0. 150 0. 044
X11 0. 974 - 0. 097 0. 215 - 0. 160 X28 - 0. 104 0. 976 0. 143 0. 040
X12 0. 970 - 0. 129 0. 082 - 0. 100 X29 - 0. 088 0. 981 0. 069 - 0. 055
X13 0. 967 - 0. 129 0. 033 - 0. 152 X30 - 0. 089 0. 976 0. 093 - 0. 038
X14 0. 949 - 0. 052 0. 175 - 0. 193 X31 - 0. 235 0. 130 0. 020 0. 935
X15 0. 898 0. 086 0. 306 - 0. 245 X32 - 0. 361 0. 116 0. 022 0. 912
X16 0. 900 0. 067 0. 280 - 0. 265 X33 - 0. 425 0. 165 0. 065 0. 848
X17 0. 887 0. 103 0. 328 - 0. 223
·196·鲁永新,等.云南小麦种植气候生态类型区划及评价
表 3 中的荷载率绝对值的大小表明了各因
子与主成分的相关程度,荷载率越大的因子,与
其主成分的相关性越好,越能显现出该主成分的
影响效应。一般当 荷载率 ≥0. 6 时,认为该要
素与主成分的相关程度足够大[14,16]。在主成分
Y33 × 125中的前 4 个向量的累积方差已达 94. 651%
(表 2) ,所以,只需计算 4 个主成分因子就可以解
释 125 个站 33 个气候因子变量的总方差,即只
需计算 4 个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值。
由表 3 得知,第 1 主成分中,荷载率较大的
气候因子变量依次是 X11,X12,X13,X9,X14,X10,
X7,X8,X16,X15,X17,它们反映了小麦生长发育中
后期水分条件。其中 X11,X12,X14,X13代表小麦
抽穗开花期降水量及分布,X7,X8,X9,X10代表小
麦拔节孕穗期各阶段降水量,X15,X16,X17代表小
麦灌浆乳熟期降水量。这些因子共同反映了云
南小麦几个关键生育阶段的自然降水影响。因
子荷载率为正,说明了云南冬季(干季)降水量的
多少及时间分布是决定小麦欠丰的第一影响因
素,与云南小麦种植实践完全吻合。第 2 个主成
分中荷载率较大的变量依次是 X18,X19,X15,X17,
X25,X20,X21,X26,X22,X24,X23共 11 个因子,它们
反映了小麦乳熟、灌浆、抽穗开花、播种、出苗、分
蘖及拔节后期热量条件,它们既表征了小麦各个
关键生育期的热量条件,也表征了小麦在温度敏
感时段是否遇上低温危害。因子荷载率为正,与
云南小麦种植实践相吻合。第 3 个主成分中荷
载率较大的变量依次是 X2,X3,X4,X1,X6,X5,这
6 个因子主要反映了云南小麦生长前期的降水量
及其分布。其中 X2,X3 是小麦出苗期降水量,X1
是播种期降水量,X4,X5,X6 是小麦分蘖期降水量
及分布。因子荷载率为正说明这几个时段降水
量对小麦出苗前期生长呈正效应。第 4 个主成
分中荷载率较大的变量依次是 X31,X32,X33,这 3
个因子反映了小麦生长发育中后期(2 月、3 月和
4 月)的日照条件;因子荷载率为正,说明小麦生
长中后期光日照充足,能提高小麦生长的光合效
率,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形成。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云南省 25 个站点的小麦种植气候生态
类型分类结果,结合小麦生态特点及云南小麦种
植现状[15-18],将云南划分为 4 个小麦种植气候
区:中北部冷凉种植区、中部半干旱种植区、中部
半湿润种植区和南部温暖湿润种植区(图 1)。
对各区特点作如下阐述。
2. 1 中北部冷凉小麦种植区
该区主要位于滇北及滇中的部分冷凉地带,
包括香格里拉、德钦、镇雄、昭通、大关、永善、彝
良、鲁甸、宁蒗、剑川、鹤庆、威信、丽江、兰坪、永
胜、绥江、会泽、宣威、洱源、富源、太华山、盐津、
嵩明、南华、祥云、武定、云龙、姚安、禄劝、师宗共
30 个县市。该区的主要特点是:地形切割深,高
海拔山区、或中海拔低凹盆地,海拔约 1 800 ~
3 600 m,土壤有黄壤、泥沙、水稻土、紫色和暗棕
壤等[6,23]。在此区的北部多高寒山区,小麦生育
期(冬春季)多雨雪天气,气温低,晴天日数少,降
雨量偏少、东西差异大,霜期长,极易受冷空气侵
袭;中海拔低凹盆地冬春季冷空气易堆积,小麦
生育期间(冬春季)气温较低,降雨偏少、分布不
均、区域间差异大,霜期长,易遭受低温侵袭,干
旱发生频率高,晴天日数多,日照充足。农作物
多为一年两熟、局部一年一熟,小麦生育期较长
(约 170 d或以上) ,宜种植耐寒、耐旱品种,或小
麦(大麦)、玉米等间套种,高寒山区较适宜种大
麦或春小麦,是云南小(大)麦主产区之一,也是
小(大)麦优先发展区之一。
图 1 云南小麦生态气候类型分区图
Fig. 1 Eco-climate regionalization chart of wheat growing
areas in Yunnan
·296· 浙江农业学报 第 25 卷 第 4 期(2013 年 7 月)
2. 2 中部半干旱小麦种植区
该区位于云南省中部,是云南粮食主产区,
包括沾益、寻甸、大姚、安宁、呈贡、牟定、马龙、广
南、漾濞、永平、昆明、楚雄、宾川、泸西、禄丰、西
畴、陆良、富民、罗平、澄江、曲靖、永仁、易门、麻
栗坡、巍山、晋宁、砚山、玉溪、江川、弥渡、宜良、
弥勒、双柏、石林、大理、华宁、昌宁、峨山、丘北、
通海、富宁、腾冲、华坪、保山、马关、临沧、文山、
龙陵共 48 个县市。该区的主要特点是:地形切
割深。海拔高差大,多为盆地或山丘,海拔1 500
~ 2 000 m,土壤有黄壤、紫胶、泥沙、水稻土
等[6,23]。小麦生育期间(冬春季)气候温暖、热量
适中、光照充足,降雨量偏少,雨量分布不均,霜
期差异大。农作物多为一年两熟局部一年多熟,
小麦全生育期 165 d 左右,生育期内易受干旱危
害,低温冷害危害频率较低、但东西差异大,是云
南小麦主要产区,也是云南优质小(大)麦种植的
优先发展区,适宜多个品种的小麦生长,小(大)
麦种植发展潜力大。
2. 3 中部半湿润小麦种植区
该区位于云南西部和中南部,是云南粮食、
经济作物主产区之一,包括屏边、施甸、新平、沧
源、东川、景东、巧家、蒙自、个旧、镇康、南涧、元
谋、维西、勐海、石屏、耿马、梁河、六库、开远、陇
川、建水共 21 个县市。该区地形多为小盆地,或
河谷地带,海拔 1 000 ~ 1500 m,土壤有红壤、泥
沙等[6,23]。小麦生育期(冬春)气候暖和,热量丰
富,光照充足,降雨量适中,霜期短。农作物多一
年两熟局部三熟,小麦全生育期 160 d左右,生育
期内气象灾害轻,病害稍重。是云南小麦的次发
展区,可发展种植弱冬性小麦或半春性、春性小
麦,或小(大)麦与其他作物间套种,局部区域不
适宜小(大)麦种植,或发展适宜的水果、蔬菜等
经济作物和其他粮食作物。
2. 4 南部温暖湿润小麦种植区
该区位于云南南部,冬春季以种植经济作物
为主、小麦种植面积很少,包括孟连、云县、宁洱、
镇沅、普洱、双江、红河、潞西、盈江、景谷、永德、
凤庆、墨江、澜沧、瑞丽、西盟、江城、绿春、景洪、
勐腊、元江、河口、元阳、金平、贡山、福贡共 26 个
县市。该区地形差异大,为低海拔地区,海拔多
在 1 000 m以下,土壤多为红壤、砖红壤[6,23]。该
区主要以一年两或多熟制粮食、经济作物为主,
区内多为非传统小麦种植区,适宜小麦生长的区
域较少,是云南小麦的可发展期。小麦生育期
(冬春季)热量丰富,降雨量充沛,光照条件好,生
育期内湿害是主要的气象灾害,病害较重,适宜
种植春性小麦或大麦,或发展小(大)麦粮食、经
济作物间套种植。
3 讨论
该区划以云南省 125 个县市小麦不同生育
期内对应的降雨量、气温、积温、日照时数 33 个
气候影响因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云南小麦种
植区划分为北部冷凉小麦种植区,中部半干旱小
麦种植区,中部半湿润小麦种植区和南部温暖湿
润小麦种植区 4 个可种植区,区划结果与多年生
产实践基本相符。与传统农业区划只采用几个
影响因子(指标)进行区划的方法相比更为科学、
合理,区划结果直观、具体、细化,基本排除了人
为因素干扰,与于亚雄等[2]有关云南小麦品质区
划的初步设想及曾学奇等[4]报道的云南小麦品
种资源的特点及分布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在 GIS
平台上实现了图形输出,结论直观,可操作性强,
易运用于生产。
该区划结果的代表地区仅以气象站所在地
的生态气候为依据,生产实践表明,该区划对于
立体气候很强的云南地区来说,区划结论还有待
进一步细化。比如,香格里拉、德钦和盐津划为
同一区明显不妥;华坪、元谋等县的小麦生态类
型划分与实际也有明显偏差,在实际应用中应加
以修正。另外,近些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
景影响下,云南暖冬现象明显、干旱灾害频繁,局
部(特别是滇中)地区雨季提前结束的特征明显,
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更显突出,小麦种植
的风险也随之增大,改善灌溉条件是确保云南小
麦增产、丰收的有效途径。
生产实践证明,全省以迪庆高原(3 500 m 以
上地带)为代表的区域较适宜发展种植春小(大)
麦或青稞,800 m 以下区域更适宜种植麦类作物
以外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省内其余绝大部分区域
都一定程度上具有冬季气候温和、降水较少、气
温日较差大,日照丰富、光质良好的特点,小麦种
·396·鲁永新,等.云南小麦种植气候生态类型区划及评价
植发展潜力大,也是全国发展大麦种植生态条件
最好的地区和麦类资源多样性中心[21,22,24]。
2005 年以来,因受市场和云南种植业结构调整的
影响,云南小麦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种植面积由
2005 年的 53. 23 万 hm2 下降至 2009 年的 49. 5
万 hm2,总产量下降 13. 5 万 t。目前云南北部冷
凉麦区以种植半冬性或弱春性品种为主,种植面
积约 6. 7 万 ~ 10 万 hm2,该地区由于温度偏低,
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小麦生育期长,
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品种品质总体表现较好,
小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等较高,面
筋质量中至中强,烘烤和蒸煮品质为中上等;中
部半干旱和半湿润麦区种植面积约 20 万 ~ 27 万
hm2,以种植弱春性和春性品种为主,面筋质量一
般,烘烤品质中等,蒸煮品质表现较好,是云南省
生产中筋粉—馒头、面条等蒸煮类小麦的区域,
可通过选用馒头、面条等蒸煮类的优质小麦品
种,建立中筋粉和中强筋粉生产基地;南部温暖
湿润麦区为 13 万 ~ 20 万 hm2,区内自然生态条
件优越,土壤肥沃,栽培条件较好,生产水平和产
量水平较高,昼夜温差大,籽粒容重和千粒重较
高,但小麦生长后期易发生高温逼熟现象,严重
影响小麦品质,品质总体上不及滇北和滇中麦
区,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偏低,沉降值较低、面筋
质量弱,烘烤品质差,蒸煮品质一般,是种植饼
干、糕点专用小麦的理想地区。因此,在云南地
理气候环境下,要因地制宜发展小麦生产,合理
调配小麦种植面积,加大小麦优质品种选育力
度;充分利用烟水配套工程建设成果,改善小麦
灌溉条件;提高单产和品质,提高小麦生产的机
械化率,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云南小麦各生态气候类型区不同生育
期的主要气候要素值(平均)统计(表 4) ,中北部
冷凉小麦种植区气温低、降水量偏少,光照条件
稍差,干旱、低温霜冻是其主要的气象灾害;作为
云南小(大)麦主要产区和潜在种植发展区之一,
除高寒地带外,改善灌溉条件,培育抗低温和耐
旱良种,是其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中部半
干旱小麦种植区气候适合多个小麦品种生长,是
云南小麦种植的最适宜区和重点发展区,小麦种
植发展潜力大,干旱是其主要的气象灾害;培育
抗旱品种,改善灌溉条件,是其提高小麦产量的
必要条件。中部半湿润小麦种植区,也是云南小
麦主产区和主要发展区,发展潜力较大,其热量
和水分条件较中部半干旱区好,较适宜种植弱冬
性或半春性强抗病品种。南部温暖湿润小麦种
植区,是云南小麦种植的欠适宜区,但部分区域
适合种植生育期短的、抗病性强的春性小麦品
种,是云南小麦潜在种植生产区。
表 4 云南小麦种植区关键生育期气候影响因子列表
Table 4 Climate impact factor of critical growth period in
Yunnan wheat growing areas
生育期 北部冷凉
植麦区
中部半干
旱植麦区
中部半湿
润植麦区
富热湿润
植麦区
播种期雨量 /mm 28. 3 43. 0 51. 9 63. 7
出苗期雨量 /mm 19. 1 31. 3 39. 0 46. 2
分蘖期雨量 /mm 13. 5 19. 7 22. 1 30. 9
拔孕期雨量 /mm 25. 6 34. 7 38. 9 52. 5
抽开期雨量 /mm 23. 2 23. 7 30. 6 47. 7
灌浆期雨量 /mm 20. 2 22. 6 33. 1 51. 5
成熟期雨量 /mm 30. 2 33. 4 44. 1 62. 5
播种期积温 /℃ 24. 4 29. 5 34. 2 37. 2
出苗期积温 /℃ 21. 6 26. 8 31. 6 34. 7
分蘖期积温 /℃ 27. 5 39. 7 49. 8 56. 8
拔孕期积温 /℃ 39. 9 60. 9 76. 4 86. 3
抽开期积温 /℃ 32. 9 43. 6 51. 5 55. 3
灌浆期积温 /℃ 28. 2 35. 1 39. 8 41. 8
成熟期积温 /℃ 33. 0 38. 6 42. 6 44. 5
全生育期雨量 /mm 160. 1 208. 4 259. 7 355. 0
全生育期积温 /℃ 207. 5 274. 2 325. 8 356. 7
中后期日照 /h 542. 1 654. 1 648. 0 616. 3
参考文献:
[1] 赵广才.中国小麦区划研究(一) [J].麦类作物学报,2010,
30(5) :886-895.
[2] 于亚雄,杨延华,刘丽,等. 云南省小麦品质区划初步设想
[J].云南农业科技,2001,(6) :3-8.
[3] 于亚雄,杨延华,杨金华,等. 云南小麦主要栽培品种的品
质现状[J].麦类作物,1999,(1) :28-30.
[4] 曾学琦,恩在诚,伍绍云.云南小麦品种资源的特点及分布
[J]. 云南农业科技,1989,(5) :3-6.
[5] Tong SY,Lu YX. A Study on vertical spatial transfer of culti-
vated land in Yunnan Province from 1986 to 2008[J]. Agricul-
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12(1) :127-132.
[6] 王宇.云南山地气候[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77-79.
[7] 鲁永新,杨永生. 楚雄州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M].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54.
[8] 郭新宇,郁明谏,张志鹏,等. 小麦籽粒增重过程的动态优
·496· 浙江农业学报 第 25 卷 第 4 期(2013 年 7 月)
化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9,19(6) :122-137.
[9] 王海燕,王秀娥,陈佩度,等.云南、西藏及新疆小麦研究进
展[J].麦类作物学报,2007,27(4) :740-743.
[10] 冯秀藻,陶炳炎. 农业气象学原理[M]. 北京:气象出版
社,1991:311-322.
[11] 王友贺,谷秀杰. 农业干旱指标研究综述[J]. 北京:中国
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2009:329-335.
[12] 袁志发,周静芋. 多元统计分析[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188-206.
[13] 施能.气象科研与预报中的多元分析方法[M]. 北京:气
象出版社,2001:75-100.
[14] 鲁永新,张映翠,王恩超,等.楚雄州烤烟种植的生态区划
方法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1) :93-96.
[15] 吕新,张伟,胡昌浩,等.玉米种植区气候生态因素优势综
合评价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5,(9) :387-390.
[16] 陈平雁,黄浙明. SPSS10. 0 统计软件应用教程[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65-176.
[17] 马晓群,张宏群,吴文玉,等.安徽省冬小麦品种生态气候
适宜性分析和精细化区划[J].中国农业气象,2012,(1) :
86-92.
[18] 赵鸿,肖国举,王润元,等.气候变化对半干旱雨养农业区
春小麦生长的影响[J]. 地球科学进展,2007,(3) :93-98.
[19] 熊伟,许呤隆,林而达. 气候变化导致的冬小麦产量波动
及应对措施模拟[J].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2005,(5) :
380-385.
[20] 蒋宗孝,黄廷炎,徐茜,等.闽北烟稻连作模式的烤烟种植
气候分区[J].中国农业气象,2009,(1) :115-119.
[21] 张旭东,杨兴国,杨启国. 半干旱区小麦耗水规律研究
[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6) :63-66.
[22] 曾亚文,普晓英,杜娟等. 云南省专用大麦产业发展研究
进展[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0,(1) :8-13.
[23] 童绍玉、陈永生. 云南坝子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
社,2007:33-64.
[24] 曾亚文,张京,普晓英,等.云南大麦产业发展综合研究与
利用[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3) :455-464.
[25] 邹萍,武勇,张中平,等.气候条件对旱地小麦生产影响及
增产措施[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0,(2) :10-12.
(责任编辑 袁醉敏)
·596·鲁永新,等.云南小麦种植气候生态类型区划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