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西藏自治区小麦条锈病发生为害调查及其病原菌生理小种鉴定



全 文 :2013 年 第 1 期
CHINA PLANT PROTECTION 2013 ,Vol .33 .No .1
趋势基本一致, 白背飞虱的传毒危险期与水稻易感
期相吻合。经相关性分析,白背飞虱虫口数量与南方
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情况呈正相关关系, 表明白背
飞虱的数量越大, 越容易造成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的暴发流行。
关于水稻病毒病与传毒介体昆虫发生流行规律
及原因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8-9],分析元江早稻南方
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 是由于水稻
秧苗出苗早、 秧苗感病期与传毒昆虫白背飞虱数量
高峰期相吻合,导致白背飞虱获毒几率大,易造成病
害的发生流行。 此外,插秧时期稍早,未能避开第 1
代白背飞虱迁入高峰, 也是导致该县早稻田白背飞
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流行的原因之一。 明
确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及介体昆虫白背飞虱的发生
动态, 可为建立白背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
合防控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 Zhang H M, Yang J, Chen J P,et al. A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 on rice in China is caused by a novel fi-
jivirus[J]. Archives of Virology,2008,153:1893-1898.
[2] 周国辉,温锦君,蔡德江,等 . 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
一新种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J]. 科学通报 ,
2008,53(20):2500-2508.
[3] Wang Q, Yang J, Zhou G H,et al. The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two isolates of Southern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 a new Fijivirus[J]. Journal of Phytopatholo-
gy,2010,158:733-737.
[4] 周国辉,张曙光,邹寿发,等 . 水稻新病害—南方水稻黑
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为害趋势分析 [J]. 植物保护 ,
2010,36(2):235-238.
[5] 郭荣,周国辉,张曙光 .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
及防控对策初探[J]. 中国植保导刊,2010,30(8):17-
20.
[6] 翟保平,周国辉,陶小荣,等 . 稻飞虱暴发与南方水稻黑
条矮缩病流行的宏观规律和微观机制[J]. 应用昆虫学
报,2011,48(3):480-487.
[7] 钟天润,刘宇,刘万才 . 2010 年我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
病发生原因及趋势初探 [J]. 中国植保导刊, 2011, 31
(4):32-34.
[8] 巫晓云 . 宣州区灰飞虱的消长与水稻病毒病的发生规
律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5):94-95.
[9] 段德康 . 白背飞虱消长动态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
病的调查[J]. 江西植保,2011,34(1):36-38.
............................................................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 具有
流行速度快、发生范围广、为害严重的特点。 该病在
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在我国发生尤为严重 [1-2]。 由
于引起该病的条锈病病菌 (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f.sp. tritici Erik)的高度变异性和抗病品种抗源
的单一化,常造成大面积推广品种的抗锈性丧失,造
西藏自治区小麦条锈病发生为害调查
及其病原菌生理小种鉴定
彭岳林
1
, 杨敏娜
1*
, 胡小平
2
, 李 强
2
, 王保通
2
, 康振生
2
(1. 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0;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
摘要: 为摸清小麦条锈病在西藏自治区的发生情况,2009~2011 年对该区的条锈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藏
小麦条锈病常年病害发生普遍率稳定在 40%左右,但病害的发生受环境条件特别是降水量的影响较大,进一步验证
了“西藏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是以本地菌源为主的”这一结论;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西藏与内地优势小种及类群基
本一致。 但是,西藏地区的菌系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发生为害; 生理小种; 西藏
中图分类号:S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6820(2013)01-0045-04
45· ·
2013 年 第 1 期
CHINA PLANT PROTECTION 2013 ,Vol .33 .No .1
1. 冬麦区,小麦条锈病常发区; 2. 冬春麦区,小麦条锈病易发区;
3. 春麦区,小麦条锈病偶发区
图 1 西藏自治区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分区
成全国范围内的品种更换[3]。
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 4 000 m 以上, 是青藏高
原的主体部分,有着“世界屋脊”之称。位于西藏自治
区东南部的林芝地区,东部和北部分别与昌都地区、
那曲地区相连,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山南两地
(市)相连,南部与印度、缅甸两国接壤。 地形呈北高
南低走势, 东南低处形成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正好面
向印度洋,印度洋的暖流常年由此鱼贯而入,形成了
林芝地区特殊的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 年降雨量
650 mm左右,年均温度 8.7 ℃,年均日照 2 022.2 h,
无霜期 180 d 左右。 西藏高原特别是林芝地区极其
独特的生态环境、 气候条件对麦作条锈病的发生极
为有利,使其具有独特的发生规律[4-6]。长期以来,由
于地理位置和交通等方面的原因, 西藏地区小麦条
锈病的相关研究整体滞后于我国其他省份, 小麦条
锈病的相关系统研究自王宗华 [4-6]于 20 世纪 90 年
代初期研究后鲜有报道。基于此,2009~2011年笔者
开展了西藏小麦条锈病发生为害的调查研究。 现将
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害调查
于 2009~2011 年的每年 3~11 月对林芝县、米
林县及波密县、拉萨市等麦田采用 5点取样法、低头
慢步踏查法和蹲下细查相结合的方法, 系统调查了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为害情况。病情记载标准采用商
鸿生等[7]的方法进行。
1.2 生理小种鉴定
1.2.1 标样繁殖
鉴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太白小
麦条锈病实验站温室进行。 标样繁殖采用铭贤 169,
将供试种子种在 9 cm花盆中, 每盆播种 10粒健康
种子,待其长到 1 叶 1 心时,对其进行脱蜡,分别接
种已经活化的小麦条锈病病菌标样上的夏孢子,黑
暗保湿 24 h 后, 置温度为 12~15 ℃、 光照强度为
8 000~10 000 lx 的温室隔离培养, 每日光照为 14
h,待其产孢后收集新鲜夏孢子,保存备用。
1.2.2 标样鉴定
种植小麦条锈病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及感病
品种铭贤 169若干套,待其长到 1叶 1心时,对其进
行脱蜡, 将繁殖好的每个标样的小麦条锈病病菌夏
孢子分别接种于鉴别寄主及感病品种铭贤 169叶片
上,每个标样接种 1套。接种后黑暗保湿 24 h后,置
温度为 12~15 ℃、光照强度为 8 000~10 000 lx 的条
件下培养, 每日光照为 14 h。 待感病品种铭贤 169
充分发病后进行反应型调查。 反应型分为 0、0;、1、
2、3、4 共 6 级。 其中 0~2 级为抗病(R),3~4 级为感
病(S)。根据鉴别寄主对被鉴定的小麦条锈菌的反应
型,确定其生理小种类型[8]。
2 结果
2.1 小麦种植情况
小麦是西藏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西藏高原,
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青稞,居第二位。由于西藏
高原地势特殊, 小麦的种植分为冬小麦区和春小麦
区。 2010年,西藏小麦播种面积 36 860 hm2。 其中,
冬小麦种植面积 28 270 hm2, 占小麦播种面积的
76.70%。 主要分布在林芝、昌都、日喀则、山南地区
和拉萨市 , 小麦播种面积分别为 7 410、6 280、
6 250、8 140 和 8 780 hm2。 阿里地区和那曲地区除
比如、索县、普兰等海拔相对较低的河谷区有极少量
春小麦种植外,其他地方由于海拔较高,常年温度偏
低,冬、春小麦均无种植。
2.2 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
西藏高原极其独特的生态环境、 气候条件对麦
作条锈病的发生极为有利, 使其具有独特的发生规
律[4-6]。西藏高原东、南部是主要的发病区(图 1)。位
于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林芝地区是西藏麦类作
物条锈病病菌的最适越夏区, 也是小麦条锈病常发
46· ·
2013 年 第 1 期
CHINA PLANT PROTECTION 2013 ,Vol .33 .No .1
调查地点 经度 纬度
海拔
(m)
病害发生
普遍率(%)
病害严重度
(%)
波密县松宗镇 29°44′47.7″ 96°05′7.5″ 3 046 0.1 1
波密县龙亚村 29°45′32.8″ 95°58′5.3″ 3 074 12.0 10
波密县嘎啦村 29°48′37.7″ 95°48′14.8″ 2 812 87.0 60
波密县扎木镇 29°50′35.4″ 95°46′42.7″ 2 755 48.0 30
波密县卡达村 29°54′10.5″ 95°38′46.6″ 2 720 16.0 10
波密县古乡 29°54′38.3″ 95°29′9.2″ 2 648 25.0 10
波密县索通村 29°59′49.1″ 95°18′32.5″ 2 448 35.0 30
林芝县孜布村 29°33′27.2″ 94°30′4.1″ 3 190 41.0 20
林芝县米瑞乡 29°29′35.7″ 94°36′38.6″ 3 086 74.0 30
林芝县米瑞乡帮纳村 29°28′30.8″ 94°26′41.4″ 2 943 62.0 20
林芝县八一镇东如村 29°38′12.0″ 94°20′53.6″ 3 000 75.0 30
林芝县八一镇杰麦村 29°34′15.5″ 94°25′19.4″ 2 962 64.0 20
林芝县布久乡 29°28′40.1″ 94°25′1.5″ 2 943 61.0 20
米林县布久乡嘎吗村 29°25′39.1″ 94°27′9.6″ 2 938 85.0 50
米林县岗嘎大桥帮仲村 29°16′47.6″ 94°18′45.4″ 2 934 78.0 40
米林县郞多乡 29°21′46.2″ 94°26′1.6″ 2 931 45.0 20
米林县羌纳乡米尼村 29°22.7′10.7″ 94°33′59.7″ 2 936 57.0 20
米林县丹娘乡郎嘎村 29°36′36.6″ 94°42′11.1″ 2 960 52.0 20
米林县派镇蹦嘎村 29°27′18.5″ 94°48′20.5″ 2 928 87.0 70
米林县南伊乡 29°11′20.3″ 94°10′41.9″ 2 960 11.0 5
林芝县更张镇 29°45′17.1″ 94°15′0.3″ 3 102 15.0 10
林芝县百巴镇 29°48′18.0″ 93°48′0.1″ 3 174 11.0 5
工布江达县巴河镇 29°54′2.8″ 93°36′45.8″ 3 249 9.0 5
表 1 2010 年林芝地区小麦条锈病发病情况
和易发区。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小麦条锈病在该
地区年年流行为害,常年发病面积 3 300 hm2左右,
病田率 50%~80%,严重度 30%~100%,病情指数为
10~50。 因条锈病为害,每年约减产 500 万 kg,甚至
更多,严重影响小麦的生产[9]。
据笔者调查,2009年西藏降水量偏少,大部分农
田比较干旱,仅有极少数麦田被小麦条锈菌所感染。
2010 年西藏自治区全区小麦条锈病中度偏轻
发生, 主要发生在林芝地区冬小麦上, 发生面积
2 620 hm2, 平均病害发生普遍率 45.7%, 严重度
23.3%(表 1),其余地区未发生或零星发生。 2011年
西藏小麦条锈病仍主要发生在林芝地区冬小麦上,
发生面积 2 300 hm2 左右, 平均病害发生普遍率
40.5%,严重度 21.2%(表 2)。
2.3 小麦条锈病病菌生理小种结构
2010 年采集的 261 份标样中, 共鉴定出 19 个
已知小种类型 , 分别为 CYR17、CYR20、CYR21、
CYR22、CYR23、CYR29、CYR31、CYR32、CYR33、
Lov13-6、Su11-1、Su11-2、Su11-3、Su11-4、Su11-5、
Su11-6、Su11-7、Su11-8、Su11-13。
2011年共繁殖成活并鉴定小麦条锈菌标样 130
份 , 分别属于 CYR17、 CYR18、 CYR19、 CYR20、
CYR26、 Lov10-2、 Lov10-3、 Lov10-14、 Lov10-15、
Lov13-4、 CYR31、 CYR32、 HY-6、 HY-13、 CYR33、
Su11-1、 Su11-2、 Su11-3、 Su11-4、 Su11-5、 Su11-6、
Su11-8、Su11-10、Su11-25、Su11-35、Su11-45 等 26 个
已知小种类型。
与 2010 年结果相比,2011 年小麦条锈病病菌
菌系结构更加复杂,又监测出 2010年未监测到的一
些 CYR28以前的稀有小种,但是总体优势小种未改
变,仍然为 CYR32和 CYR33。 两年间小麦条锈菌主
要群体和主要生理小种的出现频率见图 2。
3 讨论
据文献记载条锈菌在西藏本地可以顺利越夏、
越冬,独立完成周年循环,西藏是一个以本地菌源为
主的流行区域[4-6,10]。 通过 2009~2011年的小麦条锈
病发生情况调查研究表明, 西藏小麦条锈病常年病
47· ·
2013 年 第 1 期
CHINA PLANT PROTECTION 2013 ,Vol .33 .No .1
调查地点 经度 纬度
海拔
(m)
病害发生普遍率
(%)
病害严重度
(%)
波密县松宗镇 29°44′50.4″ 96°05′7.7″ 3 045 0.2 1
波密县龙亚村 29°45′34.2″ 95°58′3.6″ 2 974 14.0 10
波密县嘎啦村 29°48′37.3″ 95°48′14.6″ 2 824 89.0 40
波密县师医院 29°50′26.2″ 95°46′44.8″ 2 769 54.0 30
波密县许木镇百玉村 30°06′11.9″ 95°30′49.8″ 2 909 8.0 10
波密县倾多镇栋曲村 30°05′12.6″ 98°32′35.9″ 2 907 48.0 30
波密监狱 30°02′8.7″ 95°36′37.4″ 2 734 16.0 5
波密县卡达村 29°54′15.0″ 95°38′41.9″ 2 706 18.0 10
波密县古乡 29°54′32.5″ 95°29′5.8″ 2 649 52.0 20
波密县易贡镇百多村 30°14′32.4″ 94°49′32.9″ 2 244 75.0 40
林芝县米瑞乡通麦村 29°29′13.5″ 94°34′16.5″ 2 938 83.0 30
林芝县米瑞乡帮纳村 29°28′30.6″ 94°26′41.1″ 2 937 64.0 20
林芝县百八镇色贡村 29°48′19.4″ 93°47′44.2″ 3 177 23.0 5
林芝县更张 29°44′9.4″ 94°07′0.1″ 3 079 33.0 10
林芝县杰麦村 29°33′53.4″ 94°25′38.2″ 3 026 77.0 40
林芝县嘎吗村 29°25′42.1″ 94°26′59.2″ 2 927 13.0 20
米林县岗嘎大桥帮仲村 29°16′46.0″ 94°18′45.4″ 2 925 22.0 40
表 2 2011 年林芝地区小麦条锈病发病情况
害发生普遍率稳定在 40%左右。 但病害的发生受环
境条件,特别是降水量的影响较大。 2009 年西藏高
原遭受多年未遇的干旱气候条件影响, 小麦条锈病
发生极轻, 这也表明引致西藏小麦条锈病的菌源是
以本地菌源为主。
与全国其他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相比,西
藏地区存在着一些稀有的小种和类型。 2010 年和
2011 年 ,CYR28 之前的小种出现频率分别达到
14.18% 和 8.46%,表明西藏小麦条锈病病菌的变化
动态相对滞后。 同时,也表明西藏地区的菌系也有
自身的独特性,保存了一些稀有的小种和类型。 这
与西藏地区小麦条锈病病菌在当地可以越冬、越夏
完成周年循环以及当地小麦品种更替相对滞后密
切相关。
西藏高原由于地处高海拔地区, 与内地省份生
态条件差异大,成了相对独立的农业生态区。加之其
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 复杂多样的地形和独特的高
原气候条件, 使西藏地区小麦条锈病病菌群体结构
较内地更加复杂。 今后西藏地区小麦条锈病病菌生
理小种的变化动态及其与四川、 云南等周边省份菌
源交流的情况等仍有待连续进行监测与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振岐,曾士迈 . 中国小麦锈病[M]. 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2002.
[2] Wan A M, Zhao Z H, Chen X M, et al. Wheat stripe
rust epidemic and virulence of 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 in China in 2002[J]. Plant Disease, 2004,88(8):
896-904.
[3] 杨作民,解超杰,孙其信 . 后条中 32 时期我国小麦条锈
抗源之现状[J]. 作物学报,2003,29(2):161-168.
[4] 王宗华 . 条锈菌在西藏越夏越冬规律的初步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1992,5(1):64-68.
[5] 王宗华 . 西藏大、小麦条锈病区域流行规律[J]. 西南农
业大学,1992,5(2):79-84.
(下转第 24 页)
48· ·
2013 年 第 1 期
CHINA PLANT PROTECTION 2013 ,Vol .33 .No .1
(上接第 48 页)
[6] 王宗华 . 西藏麦类条锈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J].
西藏农业科技,1993,15(2):6-11.
[7] 商鸿生,李振岐 . 小麦锈病及其防治[M]. 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1989.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NY/T1443.1-2007 小麦抗条
锈病评价技术规范 [S]. 北京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7.
[9] 刘依兰 . 林芝地区小麦条锈病发生的气候条件分析及
对策建议[J]. 西藏科技,2007 (7):70-72.
[10] 李晓忠, 王宗华 . 西藏麦类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策略
[J]. 植物保护,1991,17(6):45-46.
收稿日期:2012-10-13; 修回日期:2012-11-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60214,31071640,31071652);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35);教育部科技
研究重点项目(212166)
作者简介:彭岳林,副教授,主要从事小麦病害研究。 E-mail:plyyl@
sohu.com
*通讯作者:杨敏娜,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小麦条锈病和抗病分
子遗传学研究。 E-mail:ymn0919@163.com。
3 小结与讨论
1) 试验 1 结果表明, 在 4 月 25 日至 5 月 6 日
二点委夜蛾成虫期,其诱剂 B 诱芯的平均诱蛾量是
A诱芯的 3.45倍,差异显著。 试验 2 结果表明,在 6
月 18 日至 7 月 25 日二点委夜蛾成虫期的上半段,
B诱芯的平均诱蛾量比 A 诱芯低 22.33%,差异未达
显著水平;而在成虫期的下半段,B 诱芯的平均诱蛾
量是 A诱芯的 2.71倍,差异极显著。 可见 B诱芯的
平均诱蛾量超过 A 诱芯。 与此类似,B 诱芯的单盆
日最大诱蛾量也显著超过 A 诱芯。 因此认为,在给
定条件下,2012 年研制的 B 诱芯比 A 诱芯更具优
势,改进试验获得预期效果。
2) A 诱芯是 2011 年推出的标准类型诱芯,当
年 8月 4日在河北省赵县玉米地查得单盆日最大诱
蛾量为 138头,此时已是成虫活动的盛末期,如此大
的诱蛾量超出一般预计,表明 A 诱芯具有良好的诱
蛾效果,同时表明 A诱芯的剂量比较适宜[7]。 然而,
本试验结果表明,A诱芯仍有继续改进的可能性,改
进的主要途径是改变配比、 剂量和添加成分。 实际
上,改进后的 B诱芯已在生产上发挥了一定作用[8]。
3) 应当指出,与 A 诱芯比较,B 诱芯在 6 月 18
日至 7 月 25 日二点委夜蛾成虫期的前半段诱虫效
果(6 月 24 日至 7 月 11 日)表现相对不显著,而后
半段表现却十分显著, 推测其基本原因应是诱芯本
身的理化性质与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具体
原因尚需研究探讨。还需指出的是,本研究两个试验
的观察时间都不长,未能考察两种诱芯 38 d 后的性
能,这有待今后弥补。
4) 对于二点委夜蛾性诱剂, 研制配套的诱捕
器,形成规范化的使用方法,也是不可忽略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立涛,马继芳,董立,等 . 二点委夜蛾的形态、危害及
防控[J]. 中国植保导刊,2011,31(8):22~24.
[2]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二点委夜蛾性诱剂使用方
法 .[EB/OL]. [2011-8-1]. http://www.natesc.gov.cn/Html/
2011_08_01/28154_29226_2011_08_01_179071.html
[3] 李立涛,马继芳,董立,等 . 二点委夜蛾性诱剂诱芯的田
间诱捕效果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12,32(4):18-21.
[4] 李霞,李涛,吕昭智,等 . 棉铃虫两种性诱芯田间诱蛾效
果比较[J]. 昆虫知识,2010,47(3):396-398.
[5] 李涛,陈江青,王小平,等 . 2010 年新疆两种梨小食心
虫性诱剂诱芯的田间诱蛾效果[J]. 中国园艺文摘,2010,
26(11):17-18,21.
[6] Szócs G, Tóth M, Novák L. Sex attractants for eight lepi-
dopterous species [J]. Zeitschrift für Angewandte Ento-
mologie, 1981,91:272-280.
[7] 盛世蒙,屈振刚,李霞,等 . 二点委夜蛾诱捕器中不同数
量性诱芯诱蛾效果比较[J]. 中国植保导刊, 2012, 32
(2):29-31.
[8]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二点委夜蛾性诱剂保护玉米显威
力 . [EB/OL]. [2012-7-13]. http://www.hebnky.com/
xinxi.aspx?xm=ysdt&id=468
收稿日期:2012-9-26; 修回日期:2012-10-19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1220301D);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24)
作者简介:马继芳,硕士,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研究。 E-mail:
zhibaoshi@yahoo.com.cn
*通讯作者:盛承发,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害虫绿色防控研究。
E-mail:shengchengfa4418@126.com。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