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一个新的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全 文 :山西农业科学2014,42(5):425-427,431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一个新的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胡 静 1,李 欣 2,阎晓涛 2,任永康 2,郭慧娟 2,詹海仙 2,乔麟轶 2,畅志坚 2,张晓军 2
(1.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
摘 要:以来源于中间偃麦草的八倍体小偃麦为桥梁亲本,通过回交转育的方法,将其所携带的中间偃麦草染色
体转移到普通小麦中,从其BC1F6选系中选育出一个高抗小麦秆锈病、白粉病的优良品系CH08-141,并利用分子
细胞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以中间偃麦草基因组DNA为探针的GISH结果表明,CH08-141中包含1对来源于中
间偃麦草的染色体,属于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以平均分布于小麦基因组染色体上的48对SSR引物对
CH08-141分子标记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CH08-141中的6B染色体被中间偃麦草的1对J组染色体所代换。新
鉴定的异代换系含有来源于中间偃麦草的抗秆锈病和白粉病基因,是小麦抗病育种中不可多得的新抗源。
关键词: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GISH;SSR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81(2014)05-0425-04
Identification for a New Wheat Alien Substitution Lines
Derived from Th. intermedium by Molecular Cytology
HUJing1,LIXin2,YANXiao-tao2,RENYong-kang2,GUOHui-juan2,ZHANHai-xian2,
QIAOLin-yi2,CHANGZhi-jian2,ZHANGXiao-jun2
(1.CollegeofBio-engineering,ShanxiUniversity,Taiyuan030006,China;
2.InstituteofCropSciences,Shanx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Taiyuan030032,China)
Abstract:New wheat germplasm CH08-141 was selected from the BC1F6groups of Jintai 170 crossed with partial amphiploid
TAI7047 derived fromTh. int rmedium a phiploid. CH08-141 is highly wheat stem rust and powdery mildew resistant through
resistanceidentification.AndtheresistancegenesinCH08-141comesfromTh. intermediumamphiploid.Genomicinsituhybridisation
(GISH)ofTh. intermedium amphiploid genomic DNA as probes showed that CH08-141 contains one pair of chromosomes fromTh.
intermedium amphiploid. 48 pairs SSR primers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wheat genome chromosomes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missing
wheat chromosomes in CH08-141.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e pair of wheat group 6B chromosomes in CH08-141 were replaced by the
GroupJofTh. intermediumamphiploid.Therefore,weconsideredthatthewheatgermplasmCH08-141isanewwheat-Th. in ermedium
amphiploidaliensubstitutionline.
Key words:wheat;Th. intermedium;aliensubstitutionlines;GISH;SSR
收稿日期:2014-03-0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1839);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12081006-2,2013081007);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
(20130311001-5);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2-102);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13131025);山西省农业科
学院科技攻关项目(2013YGG54)
作者简介:胡 静(1982-),女,甘肃景泰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作物遗传育种。张晓军为通讯作者。
doi:10.3969/j.issn.1002-2481.2014.05.01
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amphipl-
oid,2n=6x=42,EEEEXX或JJsSt)为禾本科小麦亚
族(Triticinae)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是普通小麦
(Triticum aestivum,2n=6x=42,AABBDD)的近缘
物种之一[1-3],免疫小麦叶锈、条锈、秆锈、白粉等病
害[4],高抗小麦黄矮病、黑穗病、叶枯病和根腐病等,
且有较强的耐盐碱、耐旱和耐低温性,生长势强,再
生性好,适应性广等特性。目前,其已成为小麦遗传
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野生亲本之一[4],国内
外学者已将多个偃麦草的有益基因转移到普通小
麦中[5-8]。
本试验以来源于中间偃麦草的八倍体小偃麦
TAI7047(2n=8x=56)为桥梁亲本,从其与普通小
麦晋太170杂交、回交的BC1F6选系中选育出一个
高抗秆锈病、白粉病的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
CH08-141。20 1—2012年,分别在四川邛崃电子科
技大学试验农场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基
地温室进行了秆锈病和白粉病的接种鉴定。为了明
425· ·
山西农业科学2014年第42卷第5期
表 1 CH08-141、八倍体小偃麦 TAI7047 及其亲本
对白粉病和秆锈病的抗性表现
供试材料
CH08-141
TAI7047
晋太170
中间偃麦草
晋春5号
SY95-71
2n
42
56
42
42
42
42
基因组
ABD+J
ABD+J+J/S+S
ABD
JJsS
ABD
ABD
白粉菌E09
0;
0;
4
0
4
4
秆锈菌Ug99
0;
0;
4
0
4
4
确抗病新种质 CH08-141 中所携带的抗病基因来
源及其所在的染色体位置,进一步利用基因组原位
杂交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鉴定。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八倍体小偃麦TAI7047为畅志坚[9]利用远缘杂
交方法选育出的高抗小麦秆锈病、白粉病的小麦-
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晋太170为山西省农业
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强筋小麦品
种[10]。CH08-141为八倍体小偃麦TAI7047与普通
小麦晋太170杂交、回交的BC1F6选系中选育出的
高抗秆锈病、白粉病的高代品系。抗病鉴定所用病
理小种秆锈Ug99和白粉菌E09来自中国农业科学
院植保研究所,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
所保存繁殖。
1.2方法
1.2.1 抗病性鉴定 为分析 CH08-141 的抗病特
性及其所携带的抗病基因来源,于2011—2012年,
分别在四川省邛崃市电子科技大学试验农场对
CH08-141 及其杂交亲本 TAI7047、晋太 170 和
TAI7047的亲本中间偃麦草、晋春5号接种目前我
国流行的秆锈菌小种Ug99,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东阳试验基地温室接种白粉菌小种E09进行抗病
鉴定,使用高感品种SY95-71作为感病对照及诱发
材料。接种15~18d后,当感病品种充分发病时,
按0(免疫)、0;(过敏性坏死)、1(高抗)、2(中抗)、3
(中感)和4(高感)的6级分级标准分别调查、记载
其秆锈病和白粉病的侵染型,其中,0~2的侵染型
为抗病,3~4的侵染型为感病。
1.2.2 根尖细胞中期染色体制备 根尖细胞中期
染色体制备、探针标记及原位杂交程序参照Han
等[11-12]描述的方法进行。
将CH08-141种子放到吸满水的滤纸上,置于
培养皿中,24℃进行发根;当根尖长到1.0~1.5cm
时,剪取根尖端0.5cm,放入打孔并喷了水的1.5mL
离心管中,室温下使用N2O处理2h;然后用90%冰
乙酸固定10min,再用蒸馏水冲洗3次,待无明显
乙酸味时置入70%乙醇中保存备用。将纤维素酶
与果胶酶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取1mL混合酶液
放入0.5mL离心管中,在37℃恒温保湿箱中预热
5min;将用蒸馏水洗净的根尖放入混合酶液中,保
持37℃处理50min;将多余酶液吸出,用蒸馏水将
根尖冲洗3 次,然后加入20μL1×TE溶液,用镊
子将根尖挤碎并混匀;用移液器吸取20μL细胞悬
混液,于载玻片上方10cm处滴片;晾干后在显微
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分散效果。
1.2.3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基因组DNA的提
取采用CTAB法[13]。以ChromaTideAlexaFluor488-
5-dUTP1标记的中间偃麦草基因组DNA作探针,
以中国春基因组DNA作封阻,对CH08-141的根
尖细胞中期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
选取分散均匀、染色体数目完整的制片放入紫
外交联仪中交联;每个制片滴加稀释好的探针(以
2×SSC和1×TE溶液稀释到20ng/μL)6μL;盖上
塑料盖玻片,放入铁盘,在100℃沸水中处理5min,
再放入55℃恒温保湿箱中杂交过夜;杂交好的制
片使用2×SSC溶液冲洗2次,晾干后滴1滴DAPI
(4,6-diamidino-2-phenylindole),盖上玻璃盖玻片;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
1.2.4 SSR标记分析 选取48对平均分布于小麦
基因组染色体上的小麦特有SSR引物,覆盖小麦全
部基因组 ABD 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长、短臂各
选取2对引物,以晋太170、中国春、TAI7047、晋春
5号、中间偃麦草为对照,对CH08-141进行分子标
记的染色体定位,从而判定CH08-141中被代换染
色体所属小麦基因组。
2 结果与分析
2.1 CH08-141抗病性分析
以 SY95-71 作为感病对照,用秆锈菌小种
Ug99和白粉菌小种E09对CH08-141及其亲本进
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CH08-141对这2个小种
均表现高抗(表1)。
通过对其杂交亲本 TAI7047、晋太 170 及
TAI7047 的亲本中间偃麦草和晋春 5 号抗病鉴定
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 1)显示,中间偃麦草对
Ug99 和 E09 均表现免疫,其侵染型为 0 级;
CH08-141和TAI7047表现为近免疫,其侵染型为
426· ·
(下转第 431 页)
胡 静等:一个新的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0;级;而CH08-141和TAI7047的小麦亲本晋太
170和晋春5号均高感秆锈病和白粉病,其侵染型
为4级。因此,推测CH08-141对秆锈病和白粉病
的抗病基因可能来源于八倍体小偃麦及其野生亲
本中间偃麦草。
2.2GISH结果分析
CH08-141 是利用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晋太
170与来源于中间偃麦草的八倍体小偃麦TAI7047
通过回交转育法选育的高抗小麦秆锈病、白粉病的
小麦新种质,其自交后代表现稳定,未发现性状分
离的情况;不同单株种子进行根尖有丝分裂中期检
测结果显示,其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与普通小
麦相同。
以ChromaTideAlexaFluor488-5-dUTP1标记
的中间偃麦草DNA作探针、中国春基因组DNA作
封阻的原位杂交结果发现,每个细胞分裂相中均
有1 对染色体被激发出绿色荧光(图 1),表明
CH08-141中有1对染色体被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所
代换。
2.3SSR标记结果分析
使用平均分布于小麦基因组ABD染色体上的
48对SSR引物对CH08-141及其亲本TAI7047和
晋太170以及TAI7047的亲本中间偃麦草和晋春
5号进行小麦特异标记鉴定,结果显示,位于小麦
染色体6BS上的GWM508和位于小麦染色体6BL
上的 GWM219,WMC494表现出明显差异,对照品
种中国春、小麦亲本晋太170、晋春5号及TAI7047
都扩增出其特有带型,而CH08-141、中间偃麦草则
表现为带型缺失(图2);位于小麦其他染色体上的
SSR引物扩增结果均表现为:CH08-141、对照品种
中国春、小麦亲本晋太170、晋春5号及TAI7047
都扩增出其特有带型,而中间偃麦草则表现为带型
缺失。因此,初步判定CH08-141中被代换的染色
体属于小麦B基因组第6同源群,即6B染色体。更
加准确的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分析。
3 讨论
八倍体小偃麦是人们在利用偃麦草与普通小
麦进行远缘杂交过程中人工选育的一种植物新物
种,除含有普通小麦完整的42条染色体外,还包含
来源于偃麦草的14条染色体,保留了偃麦草的许
多优良性状,因其与普通小麦染色体组成相近,可
以有效克服远缘杂交过程中极易出现的染色体不
亲和现象,因此,成为普通小麦利用外源基因进行
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之一。TAI7047为畅志坚[9]选
育的八倍体小偃麦新类型,具有抗条锈、叶锈、秆锈
病及优质、多年生等优良特性,是偃麦草有用基因
向小麦转移的重要桥梁材料。
CH08-141高抗秆锈病、白粉 ,兼具双亲的优
良农艺性状,是一个新型的小麦种质系。由于其小
麦亲本晋太170高感秆锈病和白粉病,而TAI7047
及其野生亲本中间偃麦草对秆锈病和白粉病表现
免疫,因此,推测 CH08-141 对秆锈病和白粉病的
抗病基因可能来自TAI7047,抗病基因也可能位于
它们含有的偃麦草染色体上[14]。中间偃麦草的J或
Js组染色体携带有抗白粉病及秆锈病基因[15],它与
普通小麦杂交选育的后代如果含有J或Js组染色
体,那么这个材料也就携带有此抗病基因。根据畅
志坚[9]对八倍体小偃麦 TAI7047 的 GISH 分析,其
外源基因组由1对S组染色体、1对S组与J组的
中间易位染色体和6对J组染色体组成,未发现有
Js组染色体存在。因此,推测CH08-141很可能是由
中间偃麦草的J组染色体代换了小麦的6B染色体
所形成的异代换系,其所含有的外源染色体对被代
换的小麦染色体在功能上具有良好的补偿作用[16],
不仅能够保持小麦高产、高效的特点,还具有偃麦
草的某些优良性状,在小麦抗病育种及遗传改良中
具有重要的意义。
427· ·
(上接第 427 页)
参考文献:
[1]金善宝.中国小麦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
[2]董玉琛.小麦的基因源[J].麦类作物学报,2000,20(3):78-81.
[3]张保民,张立琳,李小军,等.六倍体小黑麦和八倍体小偃麦杂
交F2的细胞学特性[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7):7-11.
[4]王洪刚,刘树兵,亓增军,等.中间偃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
应用研究 [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1(3):
333-336.
[5]王黎明,林小虎,赵逢涛,等.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及其优良
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J].中国草地,2005,27(1):57-63.
[6]高智,韩方普,何孟元,等.应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配对研
究八倍体小冰麦中2的染色体组构成及染色体特征[J].植物学
报,1999,41(1):25-28.
[7]LiuSB,WangHG.Characterizationofawheat-Thinopy on inter-
mediumsubstitutionlinewithresistancetopowderymildew [J].Eu-
phytica,2005,143:229-233.
[8]孙善澄.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1987,2
(1):7-12.
[9]畅志坚.几个小麦-偃麦草新种质的创制及分子细胞遗传研究
[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1999:13-88.
[10]温辉芹,张立生,程天灵,等.国审小麦新品种晋太170的选育
实践与体会[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9):15-20.
[11]HanFP,GaoZ,YuWC,etal.Minichromosomeanalysisofchro-
mosome pairing,disjunction,and sister chromatid cohesion in
maize[J].PlantCell,2007,19(12):3853-3863.
[12]Han F P,Lamb J C,Birchler J A,et al. High frequency of cen-
tromereinactivation resulting in stable dicentric chromosomes of
maize[J].ProcNatlAcadSciUSA,2006,103(9):3238-3243.
[13]KimberleeKKidwell,ThomasCOsborn.SimpleplantDNAisola-
tion procedures [M]//Beckmann J S,Osborn T C. Plant Genomes:
MethodsforGeneticandPhysicalMapping.Springer Netherlands:
KluwerAcademicPublishers,1992.
[14]王建荣,畅志坚,郭秀荣,等.在小麦育种中利用偃麦草抗病特
性的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4,32(3):3-7.
[15]闫金龙,畅志坚,孙美荣,等.中间偃麦草抗小麦白粉病基因导
入及其抗性评价[J].华北农学报,2010,25(3):225-230.
[16]张延滨,高智,肖志敏,等.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构成研究[J].
植物研究,1996,16(2):190-194.
以用多种软件反复预测、比较,但预测结果最终需
经实验进一步验证。
miRNAs 作为一种非编码的基因表达调控因
子,虽已有在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烟草
等[15-17]方面的研究,但目前对燕麦miRNAs生物学
功能及调控机理的研究还不多。本研究预测了燕麦
miRNAs序列及其靶基因,为进一步研究燕麦miR-
NAs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可为开展具体的实验验证
提供依据,从而对燕麦miRNAs生物学功能注释缩
小范围)。相信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会有更多、
更全面的基因组序列公布于网上,会发现更多的燕
麦miRNAs。
参考文献:
[1]段成国,王春晗,郭惠珊.MicroRNA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病毒侵
染的调控[J].科学通报,2006,51(4):371-375.
[2]郭晓琴,孙红正.microRNA靶基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河南
农业科学,2013,42(4):11-13.
[3]耿锐梅,杨宏伟,曹长代,等.植物MicroRNA研究进展及其在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中的作用 [J]. 浙江农业科学,2011(5):
1092-1094.
[4]苏小茜,张清政,姜枫,等.MicroRNA研究方法进展[J].上海畜
牧兽医通讯,2008(5):2-4.
[5]李婧,熊莉丽,胡久梅,等.基于EST和GSS序列的玉米未知微
RNA的数据挖掘[J].生物技术通报,2011(12):108-112.
[6]韩友生,栾福磊,朱洪亮,等.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小麦microR-
NAs及其靶基因[J].中国科学,2009,39(6):585-595.
[7]杜江峰,武永军,方晓峰,等.生物信息方法预测高粱miRNA及
其靶基因[J].科学通报,2010,55(7):553-561.
[8]蔡斌,李成慧,彭日荷,等.葡萄microRNA的计算识别[J].华北
农学报,2008,23(S2):213-216.
[9]周建萍,刘龙龙,崔林.山西省燕麦育种现状及资源特点[J].山
西农业科学,2010,38(11):6-9.
[10]刘龙龙,崔林,刘根科,等.山西省燕麦产业现状及技术发展需
求[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8):3-5.
[11]刘龙龙,崔林,周建萍,等.利用核不育燕麦新种质选育新品种
品燕2号[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5):445-446.
[12]ZukerM.Mfoldwebserver for nucleicacid foldingand hybridiza-
tionprediction[J].NucleicAcidsRes,2003,31(13):3406-3415.
[13]张磊,曹江涛,崔萌萌.茄子microRNAs与其靶基因的生物信
息学预测[J].遗传,2011,33(7):776-784.
[14]ZhangB H,Pan XP,CoxB,etal. EvidencethatmiRNAsaredif-
ferent from other RNAs [J]. Cell Mol Life Sci,2006,63(2):
246-254.
[15]潘玉欣,刘恒蔚.花生miRNA与其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J].中国油粮作物学报,2010,32(2):290-294.
[16]金伟波,李楠楠,吴方丽,等.水稻MicroRNA的预测及实验验
证[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7,23(9):743-750.
[17]FrazierTP,XieFL,FreistaedterA,etal.Identificationand char-
acterizationofmicroRNAsandtheirtargetgenesinbobacco(Nico-
tiana tabacum)[J].Planta,2010,232(6):1289-1308.
郭红媛等:燕麦microRNAs及其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4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