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光叶紫玉盘多氧取代环己烯类成分研究



全 文 :光叶紫玉盘多氧取代环己烯类成分研究
潘锡平* 秦永平** 陈若芸 于德泉***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 ,北京 100050)
摘要 从番荔枝科紫玉盘属植物光叶紫玉盘(Uvaria boniana Finet)地上茎 EtOH 提取物中分离出 7
种新的多氧取代环己烯类化合物 ,用波谱分析和 Mosher 酯制备等方法确定了全部化学结构及其绝对构
型 ,分别命名为光叶紫玉盘醇 A ~ G (uvaribonol A~ G , 1 ~ 7)。体外抗肿瘤筛选表明 , 这些天然化合物均
无活性 ,但部分半合成衍生物活性明显 , 其中尤以光叶紫玉盘醇 B(2)的氧化物(2a)最为显著 , 抑制 KB、
Bel7402和 A 2780细胞的 IC50值均小于 1 μg·ml-1 , 抑制 HCT-8 的 IC50则小于 0.1 μg·ml-1。
关键词 番荔枝科;光叶紫玉盘;多氧取代环己烯;抗肿瘤化合物
  光叶紫玉盘(Uvaria boniana Finet)是番
荔枝科紫玉盘属的一种攀援灌木 ,分布于我国
的海南 、广东 、广西 、江西等省。为寻找新的抗
肿瘤活性成分 ,我们对采自海南的光叶紫玉盘
地上茎EtOH提取物 CHCl3可溶部分进行了分
离和抗肿瘤筛选 ,前文已报道 4种番荔枝内酯
类(又名番荔枝乙酰精宁)成分的分离与鉴
定[ 1] ,本文继续报道另一类独特成分—多氧取
代环己烯(polyoxygenated cyclohexenes)的研究
工作 。
近十余年 ,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展了紫玉盘
属植物的化学研究 ,兴趣主要在有抗肿瘤活性
的番荔枝内酯类成分 ,而环己烯类因活性不明
显未引起重视。我们从光叶紫玉盘中共分得 7
种此类化合物 ,通过波谱分析和衍生物制备等
手段阐明了全部化学结构 ,均为新的光学活性
化合物 , 分别命名为光叶紫玉盘醇 A ~ G
(uvaribonol A ~ G ,1 ~ 7)。体外肿瘤细胞杀伤
试验显示 ,这些天然成分都无活性 ,但部分半合
本文于 1997年 3月 27日收到。
本文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科学基金和 CMB基金资助项目
*同济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博士后;
**华西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进修生;
***联系人
成衍生物活性明显 ,特别是 C6-OH 被氧化的烯
酮类结构活性显著 ,值得深入研究。
化合物 1 , 2和 3 分别与自同属植物大花
紫玉盘中得到的大花紫玉盘醇 F , zeylenol[ 2]和
大花紫玉盘醇C[ 3]具有完全相同的 mp , Rf , IR ,
1HNMR及 MS 数据 , [α] D 数值亦相等但符号
相反 ,显然它们互为对映异构体;1 ~ 3为新的
光学活性天然化合物。
化合物 4 白色固体 , IR与 2 相似 , EIMS
给出[M +H] +(m/z 385),示分子量 384 ,EIMS
还显示与 2完全相同的碎片离子峰 ,因而推测
二者结构相近;比较1HNMR可知 , 4具有与 2
类似的质子共振信号 ,低场区(δ7.3 ~ 8.1)有
10个芳香质子的信号 ,示有 2个苯甲酰基;3-H
(δ5.82)和 7-H(δ4.63 ,4.56)信号出现在较低
场 ,提示 2个苯甲酰基分别连在 C-3和 C-7 。4
的 J2 ,3为 7.6 Hz ,表明 2-H 和 3-H 为反式双直
立关系;J5 , 6为 2.0 Hz ,与 2的4.1 Hz有明显差
距 ,表明 6-H 为伪直立取向[ 4] 。为比较 4 与 2
的 C-1构型相同与否 ,将 4 和 2用氯铬酸吡啶
盐氧化 ,均得到同一结晶性环己烯酮产物 2a ,
从而证明 4和 2的C-1相对构型一致 ,而且 ,因
2种氧化产物比旋度一致 ,可确定二者的 C-1 ~
C-3绝对构型也相同。4与 2的区别仅在于 C-
6构型不同 ,二者互为差向异构体;4的绝对构
·275·药学学报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1998 , 33(4)∶275~ 281
DOI :10.16438/j.0513-4870.1998.04.008
型为1S , 2R ,3S ,6S 。
化合物 5 白色固体 , IR与其它多氧取代
环己烯类相似 ,提示有羟基(3480 cm-1)、酯羰
基(1730 cm-1)和单取代苯环(1610 , 1455 ,715
cm-1)。 1H 和13CNMR显示环己烯类母核上特
征性的7个质子信号和7个碳信号 ,借助1H-1H
和1H-13C COSY技术对各质子化学位移进行了
准确归属(表 1)。NMR还提供了各取代基的
共振信号 。1HNMR在δ2.82处的宽单峰表明
有1个羟基 ,在低场区(δ7.4 ~ 8.1)的 5 个质
子信号及13CNMR中的碳信号δ166.8(C-7”),
128.0(C-1”), 129.6(C-2” , 6”), 128.6(C-3” ,
5”)和 133.4(C-4”)提示有 1个苯甲酰氧基;δ
2.0附近的 2个三质子单峰信号 δ2.10 , 1.99
和碳信号δ170.3 , 20.8提示有 2个乙酰氧基;
质子信号δ1.21(t , 3H , J=7.0 Hz), 3.76(qd ,
1H , J=7.0 , 9.1 Hz)和 3.63(qd , 1H , J=7.0 ,
9.1 Hz)构成了一个典型的 ABX3偶合系统 ,提
示有 1 个乙氧基 , 其碳信号出现在 δ15.6
(C-2 )和 66.0(C-1 )。5的 EIMS为各取代基的
定位提供了重要依据。碎片离子[ BzOCH2CO] +
(m/ z 163)表明 , C-7 上连有 1个苯甲酰氧基;
RDA 裂解产生 的双烯离子 [ AcO(CH =
CH)2OEt] +(m/ z 156)表明 ,5的环内双键两侧
烯丙位分别连有 1 个乙酰氧基和 1个乙氧基 。
由于 6-H 化学位移(δ3.95)在较高场 , 3-H(δ
5.59)在较低场 ,乙氧基应连于 C-6位 ,而乙酰
氧基在 C-3位。另一个乙酰氧基显然连于 C-2
位 , 2-H 因酯化也出现在较低场(δ5.47)。质
子偶合常数 J2 ,3为 6.7 Hz ,表明 2-H 和 3-H 为
反式双直立关系;J5 , 6为 3.9 Hz ,与化合物 2 相
似 ,提示 6-H 为伪平伏取向。关于 C-1 相对构
型 ,采用了 NOE差谱方法予以解决 ,当照射 C-
7位的 2个偕碳质子时 , 2-H 信号有明显增益 ,
而 3-H 信号无变化 ,因此 ,7-H 与 2-H 在环平面
同侧。5的全部相对构型得以确定 。由于化合
物 1 ~ 3及后面将提及的 6 ~ 7都具有与 5相同
的相对构型 ,而且它们的绝对构型都一致 ,暂定
5也具有相同绝对构型 ,即 1S ,2R ,3S ,6R。
Tab 1 1HNMR data of compounds 2 and 4 ~ 7
(δppm)
H 2 4 5 6 7
2  4.22  3.98  5.47  5.49  4.07
3 5.70 5.82 5.59 5.58 5.54
4 5.89 5.82 5.78 5.77 5.85
5 6.02 5.77 6.02 5.96 5.97
6 4.30 4.39 3.95 4.27 5.59
7 4.76 4.56 4.50 4.45 4.34
4.90 4.63 4.62 4.65 4.59
ArH 7.3~ 8.1 7.3~ 8.1 7.4~ 8.1 7.3~ 8.1 7.3~ 8.1
OAc  -  -  1.99  2.00  1.98
 -  - 2.10 2.12 2.14
OH  3.05  2.83  2.80  2.62  2.95
3.05 3.05  - 2.80 2.95
 - 3.50  -  -  -
OEt  -  - 3.76  -  -
 -  - 3.63  -  -
 -  - 1.21  -  -
 J , Hz
2 , 3 6.3 7.6 6.7 6.8 6.8
3 , 4 2.6 2.7 2.6 2.6
3 , 5 1.8 1.8 1.8 1.7 1.8
4 , 5 10.0 10.0 9.1 10.0 10.0
5 , 6 4.1 2.0 3.9 4.2 4.2
7 , 7 12.3 11.1 11.8 12.0 12.1
化合物 6 白色结晶 , IR与其它多氧取代
环己烯类相似;1HNMR在δ4.2 ~ 6.0 区间给
出环己烯类母核上典型的 7个质子信号 ,根据
偶合关系对各信号进行了归属(表 1)。低场区
(δ7.3 ~ 8.1)的 5个芳香质子信号提示有 1个
苯甲酰氧基;高场区的 2个三质子单峰信号(δ
2.00 ,2.12)提示有 2个乙酰氧基 。MS 给出分
子离子直接失去一分子 BzOH(m/ z 242)和连
续失去两分子 AcOH(m/ z 304 ,244)的碎片峰 ,
进一步证实了 1个苯甲酰氧基和 2个乙酰氧基
的存在 。1HNMR还给出 2个单质子宽峰信号
(δ2.62 , 2.80),提示有 2个羟基 ,其中一个如
所有其它同类成分一样连于 C-1 上;鉴于 6-H
信号(δ4.27)相对于 2-H(δ5.49), 3-H(δ
5.58)和 7-H(δ4.54 ,4.65)出现在较高场 ,推测
另一个羟基连于 C-6上。MS 给出较强碎片离
子[ BzOCH2CO ] +(m/ z 163),表明苯甲酰氧基
在 C-7 位 , 2 个乙酰氧基则连于 C-2 和 C-3;
·276· 药学学报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1998 , 33(4)∶275~ 281
RDA 裂解产生的连有 1个乙酰氧基和 1 个羟
基的双烯碎片离子 [ AcO(CH =CH)2OH ] +
(m/ z 128)进一步证实各取代基的定位。H-H
偶合常数 J2 ,3(6.8 Hz)表明 2-H 和 3-H 为反式
双直立关系;J5 ,6(4.2 Hz)表明 6-H 为伪平伏取
向。为确定 C-1的相对构型 ,对 7-H ,2-H 和 3-
H 进行了双照射试验 ,观察到 2-H 与 7-H 之间
有NOE增益 ,而 3-H 与 7-H 之间没有 ,证明苯
甲酰氧甲基与 2-H 同侧 。为确定 6的绝对构
型 ,将 6与苯甲酸在 DCC存在下生成 6-苯甲酸
酯衍生物 6a ,后者的 CD谱在λ234 nm 处显示
一强的负 Cotton效应(Δε-11.22),表明 2 个
相互作用的苯甲酰基发色团在空间上构成左螺
旋或逆时针关系(图 1),6的绝对构型由此得以
确定 。
Holland等曾通过半合成方法得到 6 的左
旋对映体(mp 150 ~ 151℃, [α] D -63°),后来
Kodpinid又从同属植物 U .ferruginea 中得到
这种对映体[ 5] ,与 6的1HNMR数据一致 ,比旋
度符号相反。6的绝对构型为 1S , 2R , 3S , 6R ,
是一种新的光学活性天然产物 。
化合物 7 白色方晶 , IR与其它多氧取代
环己烯类相似;1HNMR与化合物 6接近 ,也给
出环己烯母核上的 7 个质子及 1个苯甲酰氧
基 、2个乙酰氧基和 2个羟基等取代基上的质
子信号(表 1),7 与 6 有相同的母核和取代基 ,
因此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7 的 2-H 信号(δ
4.07)比 6(δ5.49)明显偏高场 ,而6-H(δ5.59)
比 6(δ4.27)偏低场 ,提示 7的C-2连有 1个羟
基 ,而 C-6 连一酯基。7 的 C-7上的 2 个偕碳
质子信号(δ4.34 , 4.59)比 6 的相应质子信号
(δ4.54 , 4.65)偏高场 ,提示 7 的苯甲酰氧基不
在 C-7上 ,代替它的是一个乙酰氧基 。7的 MS
未给出碎片离子[ BzOCH2CO] +(m/ z 163),但
给出了[ AcOCH2CO] +(m/ z 101),另外还给出
了连有一个苯甲酰氧基和一个乙酰氧基的
RDA裂解碎片[ BzO(CH =CH)2OAc] +(m/ z
232),进一步证实苯甲酰氧基不在 C-7 ,而是在
C-3或 C-6。由于 7 的 3-H 化学位移(δ5.54)
与其它 C-3位有苯甲酰氧基取代的同类化合物
相比 , 如化合物 1(δ5.83), 2(δ5.70)和 1-
epizeylenol(δ5.77)[ 6] ,明显偏高场 ,与 C-3 有
乙酰氧基的化合物如 6(δ5.58)和 5(δ5.59)相
比却非常接近 ,于是推测 7的苯甲酰氧基连于
C-6 ,另一个乙酰氧基连于C-3。
7与 6 具有相同的 H-H 偶合常数 ,表明二
者 C-2 ,C-3和 C-6的相对构型一致 。为确定C-
1的构型 ,将 7 与 N , N -碳酰二咪唑在甲苯中
回流 ,生成环状碳酸酯衍生物 7a ,其1HNMR表
明 ,原有的羟基活泼质子信号消失 ,2-H 信号从
δ4.07向低场移至δ4.80。这种五元环状衍生
物的生成证明 1 ,2-二羟基为顺式关系 。
7的结构中只有一个苯甲酰基发色团 ,为
利用 CD激发态手征性方法确定其绝对构型 ,
将 7与苯甲酸制成 2-苯甲酸酯衍生物 7b ,后者
CD谱在λ234 nm 处显示一负 Cot ton效应(Δε
-16.0),表明 2个苯甲酰氧基构成左螺旋关系
(图 1)。
Fig 1 Negative chirali ty of dibenzoates 6a and 7b.
  为了支持 CD 法所推绝对构型 ,又将 7 与
(R)和(S)-α-甲氧基三氟甲基苯乙酸(MTPA)
分别成酯得 7r和 7s ,其有关质子的化学位移和
Δδ(δS-δR)归纳于表 2。根据 Mosher理论[ 7] ,当
C-2为 R型时 ,7r和 7s将采取图 2所示优势构
象 ,即 MTPA 部分的三氟甲基 、羰基与 2-H 重
·277·药学学报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1998 , 33(4)∶275~ 281
叠共平面 ,该平面一侧的 7-H 、羟基质子和 6-H
在7s中比在 7r中更多地受到MTPA苯环的屏
蔽 , Δδ为负值;与之相反 ,平面另一侧的 3-H ,4-
H 和 5-H 在 7s中比在 7r 中更少受到屏蔽 , Δδ
为正值 。此预测符号与实测结果相同 ,故确定
C-2构型为 R ,与 CD推导的结论一致 。由于 7
的全部相对构型已经明确 ,其它手性碳的绝对
构型随即可推出 。7 的结构为 1S , 2R , 3S , 6R-
1-乙酰氧甲基-1 , 2-二羟基-3-乙酰氧基-6-苯甲
酰氧基环己-4-烯。
Fig 2 The preferred conformations for 7r and 7s.
Tab 2  Selected 1HNMR data of the Mosher
esters 7r and 7s(δppm)
H 7s 7r Δδ
3 5.71 5.57 +0.14
4 5.93 5.88 +0.05
5 6.00 5.97 +0.03
2 5.79 5.73 R*
6 5.54 5.59 -0.05
7A 4.19 4.35 -0.16
7B 4.19 4.29 -0.10
OH 2.95 3.13 -0.18
*Abso lute configuration of the carbinol center.
  用 MTT 法筛选了上述天然及部分半合成
环己烯氧化物对数种人类肿瘤细胞株的抑制活
性 ,结果显示 ,化合物 1 ~ 7均无活性 ,羟基酯化
衍生物仅个别有弱抑制作用;7a对 Bel7402呈选
择性抑制 , IC50<1 μg·ml-1;而烯丙位醇羟基
氧化形成的烯酮衍生物活性明显 ,如由 6氧化
产生的 6b 抑制 KB , HCT-8 和 Bel7402细胞的
IC50分别为<1 μg·ml-1 、<0.1 μg·ml-1和<1
μg·ml-1;2a 活性类似 , IC50 分别为 < 1
μg·ml-1 、<0.1 μg·ml-1和<1 μg·ml-1 。构效
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278· 药学学报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1998 , 33(4)∶275~ 281
实 验 部 分
熔点用 Boetius熔点仪测定 ,温度未校正 。
IR 用 Perkin-Elmer 683 型仪测定;NMR 用
Bruker AM-500 ,ARX-400和 Jeol FX-90Q 型仪
测定;MS 用 VG ZAB-2F 型仪测定;比旋度用
Perkin-Elmer 241型仪测定 。MTPA为 Aldrich
公司产品;碳酰二咪唑为 Sigma公司产品 。
药材于 1993年 7月采自海南省永兴县。
1 提取分离
取光叶紫玉盘地上茎粗粉 10 kg ,用 95%
EtOH 回流提取(30 L×2 h×3),提取液减压浓
缩得浸膏 1150 g 。醇浸膏用 CHCl3 —H2O 振
摇 ,分取 CHCl3 层 , 浓缩后再用石油醚 —90%
MeOH(3∶1)分配 ,取 90% MeOH 部分浓缩得
残留物 60 g ,此部分继续以 CHCl3 —Me2CO(95
∶5),石油醚—EtOAc(3∶1),CHCl3 —MeOH(97
∶3)等混合溶剂作为洗脱剂反复硅胶柱色谱得
到化合物 1 25 mg , 2 100 mg ,3 10 mg ,4 50 mg ,
5 40 mg ,6 200 mg ,7 200 mg 。
2 鉴定
化合物 1  白色晶体 , mp 120 ~ 121℃,
[α] 16D -55.2°(c=0.05 ,CHCl3),分子式C21H20O7 ,
元素分析:实验值%:C 65.45 , H 5.22;计算
值%:C 65.52 ,H 5.24 。 IR(KBr)cm-1:3430 ,
1715 , 1606 , 1455 , 1320 , 1265 , 1100 , 955 , 710。
1HNMR(CDCl3 ,500 MHz)δppm:3.67(1H ,d ,
J=12.0 Hz , 7-H), 4.10(1H , d , J=12.0 Hz ,7-
H),4.23(1H , d , J=7.3 Hz , 2-H),5.52(1H , d ,
J=4.1 Hz ,6-H),5.83(1H ,dd , J=7.3 ,1.8 Hz ,
3-H), 6.04(1H , dd , J =10.2 , 1.8 Hz , 4-H),
6.10(1H ,dd , J=10.2 , 4.1 Hz , 5-H),7.4 ~ 8.2
(10H ,m ,Ar-H)。
化合物 2  白色针晶 , mp 125 ~ 127℃,
[α] 24D +99.3°(c =0.07 , MeOH);IR(KBr)
cm
-1:3480 , 1700 ,1605 , 1455 , 1280 ,1120 , 712。
1HNMR(500 MHz ,CDCl3)δppm 数据见表 1 。
化合物 2a 取化合物 2 或 4 120 mg 和
1.4倍毫摩尔过量的氯铬酸吡啶盐(PCC),溶
于 10 m l CH2Cl2 ,室温搅拌下反应 5 h ,过滤 ,滤
液浓缩后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 ,以石油醚—
EtOAc(3∶1)作洗脱剂 ,得 2a白色晶体 85 mg ;
mp 157 ~ 158℃, [ α] 15D +23.8°(c =0.02 ,
CHCl3);IR(KBr) cm-1:3430 , 1710 , 1700 ,
1608 ,1455 , 1382 , 1320 , 1274 , 1115 , 1100 , 715 。
1HNMR(500 MHz , CDCl3)δppm:3.06 , 4.00
(各 1H , br.s , 2×OH), 4.38(1H , dd , J=3.4 ,
1.2 Hz , 2-H),4.59(1H ,dd , J=3.4 , 4.1 Hz , 3-
H),6.53(1H , d , J=10.1 Hz , 5-H), 6.98(1H ,
ddd , J =10.1 , 4.1 , 1.2 Hz , 4-H), 7.3 ~ 8.1
(10H ,m ,Ar-H)。
化合物 3 白色针晶(CHCl3), mp 160 ~
161℃, [ α] 20D +40.5°(c =0.02 , MeOH);IR
(KBr) cm-1:3500 , 1700 , 1605 , 1455 , 1285 ,
1122 ,715。1HNMR(500 MHz , CDCl3)δppm :
1.21(3H , t , J =7.0 Hz , 2 -H), 3.62 , 3.74(各
1H ,dq , J=9.1 , 7.0 Hz ,1 -H), 4.05(1H , d , J=
3.6 Hz , 6-H), 4.22(1H , d , J=5.6 Hz , 2-H),
4.74 ,4.48(各 1H , d , J=12.1 Hz , 7-H), 5.68
(1H , ddd , J=5.6 ,2.8 ,1.5 Hz , 3-H), 5.88(1H ,
dd ,J=10.1 , 2.8 Hz , 4-H), 6.07(1H , ddd , J=
10.1 ,3.6 ,1.5 Hz , 5-H),7.3 ~ 8.1(10H , m ,Ar-
H)。
化合物 4 白色固体 , mp 65 ~ 67℃, [ α] 20D
+40.1°(c =0.02 , MeOH);IR(KBr)cm -1:
3440 ,1710 , 1608 ,1456 ,1320 ,1275 ,1110 , 1025 ,
710。1HNMR(500 MHz ,CDCl3)δppm 数据见
表 1。EIM S m/ z(%):385(0.5)[M +H] + ,367
(1)[ MH -H2O ] + , 231(4), 215(5), 203(5),
190(8), 163(3), 140(2),127(2), 123(15), 122
(12),110(7),105(100),99(20),94(3),81(5),
77(50)。
化合物 5 白色固体 ,mp 125 ~ 127℃, [α] 24D
-33.4°(c =0.06 , MeOH)。 IR(KBr)cm -1:
3480 , 1730 , 1610 , 1455 , 715 。 1HNMR(500
MHz , CDCl3)δppm 数据见表 1。13CNMR(125
MHz , CDCl3)ppm :15.6(C-2 ), 20.8(OAc),
66.0(C-1 ), 66.4(C-7), 70.6(C-2), 72.5(C-
6),75.1(C-3), 76.2(C-1), 127.1(C-4), 128.0
·279·药学学报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1998 , 33(4)∶275~ 281
(C-1”), 128.6(C-3”), 129.6(C-5 , 2”), 133.4
(C-4”), 166.8(C-7”), 170.3(OAc)。EIMS
m/ z(%):347(1)[ M -OEt] + , 332(2)[ M -
AcOH] + ,290(1),273(1),245(2), 215(3),197
(1), 182(1), 169(45), 163(10), 156(5), 155
(6), 127(65), 114(50), 105(100), 99(8), 77
(20)。
化合物 6  白色针晶 , mp 148 ~ 149℃,
[α] 24D +48.0°(c =0.02 , MeOH)。 IR(KBr)
cm-1:3400 , 1750 , 1605 , 1455 , 1372 , 1272 ,
1250 ,1024 , 720。 1HNMR(500 MHz , CDCl3)δ
ppm 数据见表 1 。MS m/ z(%):364(1)M+ ,
346(30)[M -H2O ] + , 304(26)[ M -AcOH] + ,
286(3)[ M -AcOH-H2O] + ,244(5),242(25),
226(3),182(6),165(15),163(16),153(4),141
(12),123(65), 105(100),95(20), 77(10)。
化合物 6a 取化合物 6 20 mg 、苯甲酸 10
mg 、DCC 18 mg 及 DMAP 2 mg ,溶于3 ml无水
CH2Cl2中 ,室温下反应 5 h ,滤除沉淀 ,滤液浓
缩后用制备薄层分离得 6a 15 mg 。 1HNMR
(400 MHz ,CDCl3)δppm :2.03 ,2.17(各 3H , s ,
2×OAc), 3.20(1H , br.s , OH), 4.43 , 4.76(各
1H ,d , J=12.0 Hz , 7-H), 5.64(1H , d , J=7.0
Hz ,2-H), 5.71(2H ,m , 3 , 6-H), 5.92(1H , dd , J
=10.0 ,2.5 Hz , 4-H), 6.03(1H ,ddd , J=10.0 ,
4.2 ,1.5 Hz , 5-H), 7.4 ~ 8.1(10H , m ,Ar-H)。
CD:λex t 234 nm , Δε-11.22(EtOH)。
化合物 6b  制备方法同 2a。白色固体 ,
mp 75 ~ 77℃。 IR(KBr)cm -1:3450 , 1722 ,
1600 , 1450 , 1153 , 715。 1HNMR(90 MHz ,
CDCl3)δppm:1.96 ,1.98(各 3H , s , 2×OAc),
4.50(2H , s , 7-H), 5.46(2H , m , 2 , 3-H), 6.18
(1H ,d , J=10 Hz , 5-H), 6.72(1H , ddd , J=10 ,
4 ,2.5 Hz ,4-H), 7.2 ~ 8.0(5H ,m ,Ar-H)。
化合物 7 白色方晶 ,mp 98 ~ 100℃,[α] 24D
-120.6°(c=0.07 ,MeOH),分子式 C18H20O8 ,
元素分析:实验值%:C 58.25 , H 5.48;计算
值%:C18H 20O8·1/2H2O C 57.90 , H 5.63。 IR
(KBr) cm-1:3470 , 1725 , 1606 , 1456 , 1380 ,
1240 , 712。 1HNMR(500 MHz , CDCl3)δppm
数据见表 1 。EIM S m/ z(%):305(1)[ MH -
AcOH] + ,273(1),244(1), 232(1),231(1), 213
(2),203(10),190(1), 182(1),171(2),169(2),
153(1), 141(2), 140(3), 127(3), 123(5), 122
(7),110(5),105(100),101(1), 99(3),77(13)。
化合物 7a 取化合物7 50 mg 和N , N -碳
酰二咪唑 25 mg溶于 5 ml无水甲苯中 ,回流 5
h ,放冷 ,滤除晶状析出物 ,溶液蒸干后用硅胶柱
色谱分离 ,以 CHCl3 —EtOAc(94∶6)洗脱 ,得 7a
无色 胶状 物 50 mg 。 1HNMR(400 MHz ,
CDCl3)δppm:2.08 , 2.14(各 3H , s , 2×OAc),
4.43 ,4.62(各 1H , d , J=12.1 Hz , 7-H), 4.80
(1H , d , J=4.3 Hz , 2-H), 5.47(1H , td , J=4.3 ,
1.0 Hz , 3-H), 5.73(1H , d , J=4.3 Hz , 6-H),
6.21(1H , dd , J=10.1 ,4.3 Hz , 4-H), 6.28(1H ,
ddd , J =10.1 , 4.3 , 1.0 Hz , 5-H), 7.3 ~ 8.1
(5H , m ,Ar-H)。
化合物 7b 制备方法同 6a。1HNMR(400
MHz ,CDCl3)δppm cm-1:1.92 , 2.00(各 3H ,
s ,2×OAc),4.34 , 4.43(各 1H , d , J=12.0 Hz ,
7-H),5.61(1H , d , J=4.4 Hz ,6-H),5.80(1H ,
d , J=7.4 Hz , 2-H), 5.93(1H , ddd , J =7.4 ,
2.4 ,1.5 Hz , 3-H), 5.96(1H , dd , J=10.1 , 2.4
Hz ,4-H),6.08(1H ,ddd , J=10.1 , 4.4 ,1.5 Hz ,
5-H),7.3 ~ 8.1(10H , m , Ar-H)。CD:λex t 234
nm , Δε-16.0(EtOH)。
化合物 7r  取化合物 7 10 mg , (R)-
MTPA 15 mg ,DCC 14 mg 和DMAP 3 mg 溶于
2 ml CH2Cl2 中 ,室温下搅拌 2 h ,过滤 ,滤液浓
缩后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得无色胶状 7r 10
mg 。1HNMR(400 MHz , CDCl3)δppm :1.99 ,
2.02(各 3H , s , 2×OAc),3.13(1H ,br.s ,OH),
3.56(3H , s , OM e), 4.29 , 4.35(各 1H , d , J=
12.0 Hz , 7-H), 5.57(1H , ddd , J=6.6 , 2.5 , 1.5
Hz ,3-H), 5.59(1H , d , J =4.0 Hz , 6-H), 5.73
(1H , d , J =6.6 Hz , 2-H), 5.88(1H , dd , J =
10.3 ,2.5 Hz , 4-H), 5.97(1H , ddd , J =10.3 ,
4.0 ,1.5 Hz ,5-H), 7.4 ~ 8.1(10H ,m ,Ar-H)。
化合物 7s 制备方法同 7r。 1HNMR(400
·280· 药学学报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1998 , 33(4)∶275~ 281
MHz ,CDCl3)δppm:1.97 , 2.03(各 3H , s , 2×
OAc),2.95(1H ,br.s ,OH), 3.58(3H , s ,OMe),
4.19(2H , s , 7-H), 5.54(1H , d , J =4.0 Hz , 6-
H), 5.71(1H , ddd , J=7.3 , 2.3 , 1.6 Hz , 3-H),
5.79(1H ,d , J=7.3 Hz ,2-H),5.93(1H ,dd , J=
10.1 ,2.3 Hz , 4-H), 6.00(1H , ddd , J =10.1 ,
4.0 , 1.6 Hz ,5-H),7.4 ~ 8.1(10H ,m ,Ar-H)。
致谢 本所植物室宋万志研究员鉴定植物学名。
药理一室叶玉梅老师承担药理筛选。仪器室贺文义 、
孔曼及北京大学吕木坚老师代测 NMR谱。
参 考 文 献
1 秦永平 ,潘锡平 , 陈若芸 , 等.光叶紫玉盘中的新番
荔枝内酯类成分.药学学报 , 1996 , 31∶381
2 潘锡平 , 于德泉 , 贺存恒 , 等.大花紫玉盘新多氧取
代环己烯类的结构鉴定.药学学报 , 1997 , 32∶530
3 Pan XP , Yu DQ.Two polyoxygenated cyclohexenes
from Uvaria grandi flora.Phytochemistry , 1995 , 40
∶1709
4 Jolad SD , Hoffmann JJ , Schram KH , et al.
Structures o f zeylenol and zeylena , constituents of
Uvaria zeylenica.J Org Chem , 1981 , 46∶4267
5 Thebtaranonth C , Thebtaranonth Y. Naturally
occurring cyclohexene oxides.Acc Chem Res , 1986 ,
19∶84
6 Jolad SD , Hoffmann J , Co le JR , et al.1-Epizeylenol
from Uvaria zey lenica roo ts.Phy tochemistry , 1984 ,
23∶935
7 Dale JA , Mosher HS.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nantiomer reagents.J Am Chem Soc , 1973 , 95∶512
STUDYON THE POLYOXYGENATED CYCLOHEXENES
FROM UVARIA BONIANA
Pan Xiping(Pan XP), Qin Yongping(Qin YP), Chen Ruoyun(Chen RY)and Yu Dequan(Yu DQ)
(Inst itute of Materia Medica ,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 ing Union Medical Col lege , Beij ing 100050)
ABSTRACT Seven new polyoxygenated cyclohexenes , named uvaribonol A ~ G (1 ~ 7)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ethanol ex tract of the stems of Uvaria boniana Finet.(Annonaceae), and their
structures , including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 were determined by spect ral and chemical methods.
In vi tro cy totox icity test ag ainst several human tumor cell lines indicated that all of the new natural
compounds are inactive , but some of the derivatives showed obvious activities.Compound 2a is the
most active , exhibiting significant cy totoxicit ies against KB and Bel7402 cells w ith IC50<1μg·ml-1 ,
and against HCT-8 cell wi th IC50 <0.1 μg·ml-1.
KEY WORDS  Annonaceae;Uvaria boniana;Polyoxygenated cyclohexenes;Antitumor
compounds
·281·药学学报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1998 , 33(4)∶275~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