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滇西南药用植物滇龙胆草的致危因素和保护策略探讨



全 文 :收稿日期:2013 - 02 - 25;修回日期:2013 - 03 - 07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濒危药用植物滇龙胆草的生物学特性与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2010C119)
通讯作者:E - mail:tangrp3971@ 163. com
滇西南药用植物滇龙胆草的致危因素
和保护策略探讨
唐荣平1* ,苏汉林1,阳小勇1,陈云来2
(1.云南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数理系,云南 临沧 677000;
2.广西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摘 要:滇龙胆草过去在云南西南部野外分布范围较广,每年的采挖量也较多,但现在其分布范围正日趋缩减,自
然状态下的种群已不多见,且种群内植株数量较少,已陷入濒危境地。滇龙胆草的濒危原因既有其自身的生理因
素,也有人为和气候方面的因素。要使滇龙胆草资源能持续利用,除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就地保护外,积极开展人
工栽培和实施易地保护措施等也是对其保护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药用植物;滇龙胆草;致危因素;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S184;Q949. 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0457(2013)05 - 0445 - 03
Endangered Factors and Conservative Strategies of Medicinal Plant Gentiana rigescens from
Southwest Yunnan
TANG Rong-ping1* ,SU Han-lin1,YANG Xiao-yong1,CHEN Yun-lai2(1.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Lincang Normal College,Lincang Yunnan 677000,China;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Guangxi Uni-
versity,Nanning Guangxi 530004,China)
Abstract:Gentiana rigescens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wild environment of Southwest Yunnan. Recently,it had
become endangered,chiefly due to its own physiological factors,as well as human and climate factors. In or-
der to mak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his species,in addition to strengthening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
ronment and carrying out in situ conservation,artificial cultivation and ex situ conservation are also effective
method for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Key words:medicinal plant;Gentiana rigescens.;endangered factors;conservative strategies.
滇 龙 胆 草 (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 ex
Hemsl.)系龙胆科(Gentianaceae)龙胆属(Genti-
ana)多年生宿根药用小草本植物,别名坚龙胆、苦
草、青鱼胆、蓝花根、炮仗花等,在自然状态下仅零
星分布于海拔 1 100 ~ 2 800 m的向阳山坡草地、林
缘及灌丛中,是云南道地药材,为中国药典上龙胆
药材的原植物之一[1 - 2]。目前,由于滇龙胆草的生
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威胁,其种群数量日趋减少,
在滇西南许多原本有采挖记录的产区已难觅其踪
迹。鉴于滇龙胆草物种已陷入濒危境地,现已被列
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三级) ,2002 年云
南省人民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将其列为
云南省 30 个重点发展的稀缺药材品种之一[3 - 4]。
为保护和持续利用云南这一宝贵的药用植物资源
提供基本信息,我们对滇西南滇龙胆草主产地的多
个滇龙胆草分布地进行了持续多年的资源调查和
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山 地农业生物学报 32 ( 5 ) : 445 ~ 447,2013
Journal of Mountain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1 资源现状调查
2009 年 7 月至 2012 年 12 月期间,我们多次对
滇西南的临沧、保山、普洱及大理 4 州市 9 个县区
的 22 个滇龙胆草自然分布点进行了野外实地考
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及走访。在考察涉及的分
布点中,除临翔区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滇龙胆
草种群中个体数量相对较多外,其余分布点中滇龙
胆草资源面临的破坏情况已比较严重(表 1)。
表 1 滇龙胆草种群的分布、生境与受破坏情况
Tab. 1 The species populations,habitats and the destroy status of Gentiana rigescens
分布地 海拔高度(m) 生境 种群数量(株) 破坏原因
临翔区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2 420 林缘 32 —
临翔区章驮乡菜花坝村 1 950 草地 5 采挖、放牧
临翔区平村乡永平村 1 230 次生灌丛 7 砍伐薪柴、放牧
临翔区邦东乡邦包村 2 750 林缘 13 砍伐薪柴
临翔区圈内乡南赛河村 1 750 草地 9 放牧
云县大朝山西镇坡头村 1 660 次生灌丛 5 采挖
云县幸福镇上新村 1 180 草地 2 采挖、放牧
云县茶房乡大垭口村 1 650 草地 3 采挖、放牧
云县爱华镇南河村 1 570 次生灌丛 6 采挖
双江县勐库镇亥公村 1 620 草地 11 放牧
耿马县勐永镇香竹林村 1 950 次生灌丛 8 砍伐薪柴
永德县崇岗乡崇岗村 2 060 草地 11 放牧
永德县大雪山乡大炉场村 2 560 林缘 15 放牧
永德县乌木龙乡新塘村 2 390 草地 10 放牧
凤庆县洛党镇箐头村 2 460 草地 6 采挖、放牧
凤庆县小湾镇小湾村 1 940 次生灌丛 11 砍伐薪柴、放牧
南涧县无量乡可保村 2 230 林缘 9 放牧
南涧县拥翠乡龙凤村 1 980 次生灌丛 4 采挖、放牧
景东县林街乡龙洞村 2 050 林缘 8 采挖、放牧
景东县景福县竹箐村 1 750 林缘 3
采挖、放牧、砍伐
薪柴
昌宁县温泉乡光山村 1 630 次生灌丛 7 放牧、砍伐薪柴
昌宁县勐统镇大河村 1 380 草地 11 放牧
注:表中的种群数量为每一分布点同一生境下 5 个种群中滇龙胆草个体数量的平均值。
2 致危因素分析
2. 1 生理因素
2. 1. 1 生长发育迟缓,适应力差 滇龙胆草为多年
生草本植物,种子一般于每年 6 月萌发,一年生幼苗
在地上部分枯萎前仅长成高约 1 ~ 2 cm,具5 ~ 6 对
鳞片形小叶,4 ~10条长约 2 ~3 cm、基部直径约 1 ~
1. 5 mm的肉质须根的植株,自种子萌发至植株开花
结实需经历 3年以上。因此,在自然条件下,滇龙胆
草完成其生命周期所需时间相对较长,在漫长的生
殖发育过程中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一特性使得
滇龙胆草物种的自我更新能力相对较低。
滇龙胆草根系在地下 4 ~ 6 cm处呈水平分布,
根入土深度相对较浅,根的这一特性使其本身的抗
旱性相对较差,在苗期(特别是一年生苗)如遇气
候干旱,易导致群落内植株大量死亡。
滇龙胆草主要与禾本科植物如牛筋草、龙爪
茅、狗牙根、细叶结缕草、异针茅、马唐、竹叶草等,
以及菊科植物如鬼针草、一年蓬、刺菜蓟等竞争性
相对较强的植物伴生在一起,伴生植物虽为其提供
了一定的荫蔽条件,但其在群落中处于受支配的地
位,随着群落中伴生植物的大量增生繁殖,势必造
成对光照、水分及矿质营养的大量竞争[5]。
2. 1. 2 繁殖能力有限 滇龙胆草同时进行无性繁
殖和有性繁殖,通过分蘖出新枝延长母株的寿命并
实现无性繁殖。滇龙胆草每年 1 月末地上部分全
部枯萎,6 月中旬在近地面处又会分蘖出新枝,但
每丛枝条数量仅比上一年多 1 ~ 2 枝[5]。
滇龙胆草花簇生枝条顶端,漏斗形花冠,颜色
呈蓝紫色或蓝色,在冬季的自然分布地较为显著。
我们在盛花期对 4 个样地的滇龙胆草进行长达
32 h的传粉生物学初步观察,均未观察到传粉昆
644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 年
虫,因此,初步判断滇龙胆草靠昆虫授粉的可能性
不大。对滇龙胆草进行人工授粉试验结果表明,滇
龙胆草既可进行自花授粉,又可进行异花授粉,但
自花授粉后的结实率(85. 6%)明显高于异花授粉
后的结实率(< 50%) ,同株异花授粉后的结实率
(46. 4%)高 于 异 株 异 花 授 粉 后 的 结 实 率
(33. 2%)[5]。此外,由于滇龙胆草自然状态下的
极为零星的间断分布,致使传粉都是在同一种群内
进行,这势必影响种群间的基因流动,进而影响滇
龙胆草的生殖进化。
滇龙胆草在自然授粉后的结实率较高(>
80%) ,每株植物在果实成熟后产生了较多种子
(仅 1 个蒴果就能产生 500 粒以上种子) ,但种子在
自然状态下的萌发率极低[5]。
2. 2 人为因素
尽管近年在滇西南的临沧、保山、普洱及大理
的部分县区,通过收集成熟种子直接撒播及采挖野
生苗移栽等方式对滇龙胆草有一定规模的人工种
植,但目前云南省滇龙胆草的市场需求仍主要依靠
野生资源供给。由于滇龙胆草的资源需求量不断
上升,导致其价格不断攀升(临沧及周边州市产地
的滇龙胆草收购价格目前已到 25 元 /kg) ,在经济
利益的驱使下,对滇龙胆草的过度采挖是导致其资
源严重破坏的主要因素。此外,当地农民在滇龙胆
草群落内过度放牧和砍伐薪柴也是其资源破坏的
原因之一。
尽管滇西南地区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
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但同时也是全国 14 个集
中连片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地区之一,为全国少数民
族种类最多、区域贫困面大、深度贫困问题突出的
地区。随着该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化和城镇
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源开发利用力度的不断
加大,在为经济脱贫而实施的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过
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过度砍伐天然
林、开垦天然林地及过度放牧等破坏生态的现象,
这将直接导致滇龙胆草分布地出现水土流失、灾害
性气候加剧等现象,进而导致滇龙胆草分布地生物
多样性的降低。从表 1 还可见,在调查涉及的 22
个自然分布点中,除临翔区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内
的滇龙胆草因未受到人为干扰,其种群数量相对较
大外,其余分布点均因人为采挖和放牧等导致滇龙
胆草种群数量较低,破坏较严重。
2. 3 气候因素
滇西南地区属亚热带低纬山地季风气候类型,
四季不明显,干湿季分明,每年 11 月至次年 5 月的
干旱期明显限制了喜凉爽湿润条件的滇龙胆草的
种群扩展。近 3 年来,云南连续出现的严重春夏连
旱灾害天气,一方面使滇龙胆草种子向幼苗的转化
率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易造成已经萌发出土的幼
苗大量死亡[6]。此外,滇龙胆草的花期一般为
10 ~ 11月,果期为 11 ~ 12 月,由于开花结实期较
晚,在部分高海拔地区果实往往由于遭遇寒冷天气
而不能正常发育。
3 保护策略
3. 1 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就是通过在原来生境中对濒危动植
物进行保护,也就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生
态环境中受到威胁的动植物种类,这是一种最为
有效的保护措施[7]。要保护濒危植物,首先要保
护濒危植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8]。所以,对滇龙
胆草分布地生态环境实施保护以恢复其原来的最
适生境,是对其保护的首要任务,具体措施为在滇
龙胆草分布地禁止无节制采挖现存野生资源,禁止
毁林、毁草开垦和过度放牧。此外,针对滇龙胆草
有性生殖周期长,开花结实、种子发育易受外界环
境干扰的特点,在种子成熟后及时采集种子,雨季
来临后再将种子播种于其自然分布地使其归化自
然,可以大大降低种子的萌发损失率。
3. 2 积极开展人工栽培,减少野生资源供给压力
在滇龙胆草的天然产地,通过积极引导种植协
会或农户进行规范化种植和基地建设等措施来发
展滇龙胆草的规模化种植,是当前解决滇龙胆草资
源需求的有效方法。据了解,云南省首批 20 个“云
药之乡”的临沧市云县自 2000 年开始移植野生滇
龙胆草进行人工驯化栽培以来,目前已达栽培面积
4 000 hm2 以上、年产量近1 000 t的种植规模,在实
现带领近 3 万户山区群众脱贫目标的同时,也一定
程度上缓解了滇西南地区野生滇龙胆草资源的供
给压力。
3. 3 实施易地保护
易地保护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完整地保存遗传
资源在其原产地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组成[9]。要
保护滇龙胆草,从根本上说,必须设法完整保存滇
龙胆草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对于滇龙胆草的易地
保护而言,除开展引种驯化研究以外,建立保存植
株的种质资源圃,保存种子的种质库和仅保存遗传
基因的基因库,也是对滇龙胆草进行
(下转第 470 页)
744第 2 期 唐荣平,等:滇西南药用植物滇龙胆草的致危因素和保护策略探讨
参 考 文 献:
[1] ALISON D H,PAUL C. Colouring our foods in the last and next millennium[J]. Inter - 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35:5 - 22.
[2] 周立国. 食用天然色素及其提取应用[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 刘金福. 食品天然色素研究与应用[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1,8(2) :18 - 20.
[4] SPANOS G A,CHEN H,SCHWARTZ S J.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of β - Carotene from Sweet Potatoes[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1993,4(58) :817 - 820.
[5] 蒋林斌,林翠梧,赵树凯,等. 红龙果食用色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1)[J]. 分析测试学报,2002,21(6):38 -41.
[6] 崔文新,耿 越,王凤芹,等. 几种天然食用色素抗氧化作用研究[J]. 食品科学,2008,29(4) :401 - 404.
[7] 唐传核,彭志英. 天然花色苷类色素的生理功能及应用前景[J]. 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2000(1) :26 - 28.
[8] 胡正强. 食用天然色素开发应用综述[J]. 今日科技,1996(2) :4 - 5.
(上接第 420 页)
参 考 文 献:
[1] 赵铭钦,李芳芳.微生物和酶学技术在烟草发酵中的应用及展望[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 :314 - 318.
[2] 袁勇军,黄丽金,陆兆新.烟碱降解细菌 Ochrobactrum intermedium DN2 生长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J].中国生
物工程杂志,2005,25(11) :41 - 46.
[3] 雷丽萍.烟草内生芽孢杆菌降低烟叶亚硝胺类物质含量的研究[J].云南烟草,2006(2) :35 - 40.
[4] 祝明亮,李天飞,汪安云.白肋烟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降低 N – 亚硝胺含量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4,44(4):422 -426.
[5] 杨虹琦.周冀衡.罗泽民.微生物和酶在烟叶发酵中的应用[J]. 湖南农业科学,2003(6) :63 - 66.
[6] 邹 晓,瞿娇娇,刘清兴,等.食用菌对初烤烟叶品质的影响厂[J]. 中国食用菌,2011,30(3) :8 - 51.
[7] 瞿娇娇,施 鸣,张庆明,等. 食品微生物对发酵烟叶品质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3) :136 - 138.
[8] 赵铭钦,刘 云,李芳芳,等. 陈化烤烟叶面优势菌的筛选鉴定与其增香效应[J]. 微生物学报,2009,49(5) :624 -630.
(上接第 447 页)
深入研究,以保证滇龙胆草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有效措施。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 62 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00.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65.
[3] 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M]. 1987 - 10 - 30.
[4] 云南省人民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关于开展云南省稀缺濒危天然药物资源调查的通知:2002 第 18 号[R].
2002 - 06 - 19.
[5] 唐荣平,苏汉林,王建光,等.滇龙胆草资源调查及繁殖特性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2,31(5) :460 - 463.
[6] 唐荣平,苏汉林,王先宏,等.滇龙胆草种子萌发及育苗研究[J].种子,2012,31(11) :31 - 33.
[7] 蒋志刚,马克平,韩兴国.保护生物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5.
[8] 唐荣平,苏汉林.丽江山慈菇的濒危机制和保护对策探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9,28(3) :19 - 20.
[9] 范树国,张再君,刘 林,等. 中国野生稻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其在育种中的利用[J]. 生物多样性,2000,8(2) :
198 - 207.
074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