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琐琐葡萄多糖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



全 文 :中活性多糖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11):237-240.
[6] 曾超珍,刘志祥,吴耀辉,等.虎杖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及检测
方法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2992-
2993.
[7] 周 蓉,邹怀波,池小雷. 薄荷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J].安
徽农业科学,2007,35(31),9847-9848.
[8] 张 伟,余燕影,李 强. 金边瑞香提取物抗氧化及清除自由
基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9,30(6):86-89.
[9] 陈庆华,王金水,李 露. 花生蛋白肽抗氧化能力稳定性研究
[J].农产品加工,2009,(3):90-92.
琐琐葡萄多糖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
袁 羿1, 马 龙1* , 徐 芳2, 赵 军2, 刘 涛1, 唐 红1
(1.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教研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2.新疆药物研究所维吾尔药研究开
发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收稿日期:2010-01-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60157);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807600002)
作者简介:袁 羿(1980 -),男,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食品毒理。Tel:(0991)4362427 E-mail:yyzhy@ 163. com
* 通讯作者:马 龙,男(回族) ,教授,博士生导师。Tel:(0991)4362427 E-mail:ml@ xjmu. edu. cn
关键词:琐琐葡萄;多糖;颗粒剂;成型工艺
摘要:目的:研究琐琐葡萄多糖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性、成型率、口感为指标,筛选出其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
种、配比及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原料-乳糖-甘露醇 = 1 ∶ 0. 375 ∶ 0. 125,以 65%乙醇为润湿剂,醇的
用量为原料与辅料总量的 35%,阿斯巴甜的加入量为原料与辅料总量的 2. 6%。结论:颗粒剂所选辅料合理,成型制备
工艺简便可行。
中图分类号:R9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1)01-0153-04
琐琐葡萄(Vitis amurensis)是葡萄科葡萄属植物山葡萄,
文献记载具有健脾胃理肺、生津、养血补肾的作用,用于脾胃
不和、头晕腰酸、神志不安、咳嗽气短等,民间用于小儿麻疹、
肝炎等疾病[1-2]。琐琐葡萄多糖是琐琐葡萄中含有的具有较
强生物活性的物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已证实琐琐葡萄多糖
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增强免疫的能力。为充分利用琐琐葡
萄的药用价值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利用课题组已
建立的水提醇沉法提取出琐琐葡萄粗多糖,将其为原料制成
颗粒剂。初步考察原料的物理性状后发现原料吸湿性强,味
酸,因此我们在颗粒剂制备工艺研究时,首先通过考察其吸
湿性,筛选出最佳辅料及配比,再以成型率为指标,优选润湿
剂乙醇浓度及用量,最后加入适当量的矫味剂改善口感。
1 仪器与试药
DZTW调温电热套(北京永光明医疗仪器厂),DK-S24
电热恒温水浴锅 (上海精宏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SG8200HDT超声清洗仪(上海冠特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AB265-S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瑞士),DHG-9123A 电
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95%乙
醇、无水乙醇、丙酮、乙醚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可溶性淀粉
(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糊精(潍坊盛泰药业有限公司)、
木糖醇(山东福田药业有限公司)、乳糖(Foremost Farms,美
国)、麦芽糊精(Roquette,法国)、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
(BASF,美国)、甘露醇(广西南宁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山梨
醇(广西南宁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安赛蜜、阿斯巴甜(溧阳
维多生物有限公司)、甜蜜素(昆山互利食品添加剂有限公
司)、食用蔗糖。
2 方法与结果
2. 1 琐琐葡萄多糖提取工艺[3]稳定性的考察 将不同产地
的 3 批琐琐葡萄干(购自新疆吐鲁番、和田)粉碎过 40 目筛,
各称取 500 g,以料液比为 1 ∶ 10 加水回流提取 2 次,每次 3
h,合并提取液,水浴加热浓缩至比重为 1. 1 ~ 1. 2,加入 5 倍
体积 95%乙醇,充分混匀,静置 12 h,减压过滤,将沉淀分别
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依次冲洗 3 次,干燥得浅棕色的粉
末,即为琐琐葡萄粗多糖。在提取过程中对提取时间、加液
量、醇沉浓度严格控制,尽量保持一致。后将 3 批提取的粗
多糖烘干后分别称量,计算得率,分别为 10. 31%,11. 21%,
11. 63%,平均得率 11. 05%。
2. 2 颗粒剂原料与辅料配比的初步确定 据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记载,琐琐葡萄单方成人日
用量为 15 ~ 30 g,通过平均得率计算成人日服用原料的最大
量是 3. 32 g。按每袋 5 g颗粒剂计算,辅料最大用量为 1. 68
g,故初步确定以原料:辅料为 1∶ 0. 5 制粒初步筛选辅料。
2. 3 颗粒剂辅料的优选 根据文献[4]选用蔗糖、乳糖、甘露
醇、山梨醇、木糖醇、可溶性淀粉、糊精、麦芽糊精等水溶性较
351
2011 年 1 月
第 33 卷 第 1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anuary 2011
Vol. 33 No. 1
好的辅料进行试验。将原料与辅料按 1∶ 0. 5 的配比混合均
匀后制粒,测定吸湿率,同时观察颗粒的变化情况,初步筛选
颗粒剂的辅料。称取 8 份原料,每份 15 g,上述辅料每份 7. 5
g,将 8 份原料与 8 份辅料一一均匀混合,加入适量的 75%乙
醇做湿润剂制软材,过 12 目筛制粒,60 ℃烘干,过 14 目筛整
粒,整粒后再于 80 ℃干燥至恒重,取能通过 20 目筛,不能通
过 40 目筛的颗粒进行吸湿性试验。
2. 3. 1 吸湿率的测定[5] 称取样品颗粒约 0. 2 g,置恒重敞
口称量瓶中,干燥至恒重后精密称取重量,置氯化钠饱和溶
液(RH = 75%)密闭干燥器中,室温放置 5 d,定时取出精密
称重,计算吸湿率并观察其外观,结果见表 1。
吸湿率(%)=(吸湿后重量 -吸湿前重量)/吸湿前重
量 × 100%
表 1 不同辅料所制颗粒的吸湿率(%)及外观变化
处方号
时间 /h
6 24 56 80 104
104 h外观变化
蔗糖 6. 80 13. 64 16. 00 17. 12 17. 98 部分软化、颜色变深
可溶性淀粉 7. 98 14. 71 15. 08 15. 51 15. 36 未软化
乳糖 5. 80 10. 09 10. 11 10. 81 10. 69 未软化
甘露醇 5. 58 10. 07 10. 06 10. 90 10. 61 未软化
木糖醇 6. 72 16. 58 21. 72 24. 41 25. 68 颗粒软化、变黑
山梨醇 7. 14 17. 54 21. 82 23. 23 23. 53 颗粒软化、变黑
糊精 7. 16 13. 28 12. 77 13. 55 13. 52 未软化
麦芽糊精 6. 21 10. 94 12. 77 11. 69 11. 70 少量软化、颜色变深
由上实验结果可知,原料与不同辅料按 1∶ 0. 5 均匀混
合后制粒,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吸湿性。乳糖组和甘露醇组
吸湿最小,山梨醇组和木糖醇组吸湿性强导致稳定性差,而
保证颗粒的稳定性是大工业生产中考虑的首要因素,因此排
除木糖醇和山梨醇,麦芽糊精价格昂贵,蔗糖不适宜给无需
糖人群服用、糊精溶化性差,经综合考虑选用可溶性淀粉、乳
糖、甘露醇进一步研究,同时,甘露醇和乳糖的吸湿情况极其
接近,查大量文献发现甘露醇和乳糖往往搭配作为混合辅料
使用效果更佳,故增设混合辅料乳糖-甘露醇分别为 1 ∶ 1 和
3 ∶ 1。
2. 3. 2 原料与辅料配比的选择 将原料与辅料按表 2 的配
比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后考察吸湿性及外观性状,方法同
上。由表 2 可知,按原料-乳糖-甘露醇为 1 ∶ 0. 375 ∶ 0. 125 制
粒时吸湿性最小且无色泽变化。
2. 4 润湿剂浓度和用量的选择 大量文献中表明润湿剂乙
醇的浓度和用量对制剂的成型工艺影响较大,为保证制粒成
型性好,制粒容易,故通过对成型率的考察筛选出合适的乙
醇浓度和用量。
2. 4. 1 成型率测定方法[6] 将制成颗粒称定重量,置药筛
内过筛,过筛时,将筛保持水平状态,左右往返轻轻筛动 3
min,能通过 1 号筛和不能通过 4 号筛的颗粒作为合格颗粒,
按以下公式计算成型率:
成型率(%)=合格颗粒的重量 /颗粒总重量 × 100%
2. 4. 2 乙醇浓度的选择 按上述优选的最优辅料和配比称
取 4 份,混合均匀,喷入不同浓度的乙醇制粒,干燥后分别测
定成型率并考察使用乙醇用量,结果见表 3。
表 2 原料与辅料不同配所制颗粒的吸湿率(%)及外观变化
处方
时间 /h
6 24 56 80 104
104 h外观变化
原料∶ 可溶性淀粉(1∶ 0. 3) 7. 48 12. 50 12. 33 11. 02 12. 63 软化、变黑
原料∶ 可溶性淀粉(1∶ 0. 5) 8. 13 13. 22 12. 70 11. 61 12. 99 部分软化、变黑
原料∶ 可溶性淀粉(1∶ 0. 7) 7. 58 12. 11 11. 43 10. 41 11. 77 少量软化
原料∶ 甘露醇(1∶ 0. 3) 5. 95 10. 39 9. 78 8. 93 10. 45 有潮感
原料∶ 甘露醇(1∶ 0. 5) 5. 26 9. 04 9. 24 7. 56 8. 83 无潮感
原料∶ 甘露醇(1∶ 0. 7) 4. 96 8. 51 7. 62 7. 00 8. 15 无潮感
原料∶ 乳糖(1∶ 0. 3) 10. 17 16. 54 17. 91 17. 33 17. 13 有潮感,流动较差
原料∶ 乳糖(1∶ 0. 5) 5. 13 10. 69 11. 86 11. 25 11. 12 无潮感
原料∶ 乳糖(1∶ 0. 7) 4. 87 9. 09 9. 80 9. 08 8. 94 无潮感
原料∶ 乳糖∶ 甘露醇(1∶ 0. 25∶ 0. 25) 5. 34 8. 87 7. 65 7. 12 8. 20 无潮感
原料∶ 乳糖∶ 甘露醇(1∶ 0. 375∶ 0. 125) 5. 09 8. 77 7. 60 7. 15 8. 04 无潮感
乙醇用量比 /% =加入乙醇量(mL)/(原料 +辅料)(g)
× 100%
实验结果可知乙醇浓度为 65%时成型率最高,因此参照
此条件下的乙醇用量比选出最优乙醇用量。
2. 4. 3 乙醇用量的选择 以 65%乙醇为润湿剂,分别加入
不同量的乙醇制粒,考察成型率,方法同 2. 4. 2 项,结果见表
4。
451
2011 年 1 月
第 33 卷 第 1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anuary 2011
Vol. 33 No. 1
表 3 不同乙醇浓度制粒的成型率
乙醇浓度
55% 65% 75% 85%
成型率 /% 43. 60 80. 00 76. 50 77. 55
乙醇用量比 /% 44. 44 41. 11 46. 67 57. 78
表 4 不同乙醇用量制粒的成型率实验结果
乙醇用量比 /%
25 35 45 55
成型率 /% 71. 43 83. 11 68. 52 60. 63
从上表可得知乙醇用量比在 35% 时成型率高,即以
65%乙醇,加入 35%的量时制出的颗粒剂成型率最高。
2. 5 矫味剂的筛选[7] 由于制成的颗粒剂有较强的酸味,
故加入增甜剂以改善口感。查阅食品添加剂手册和考察市
场价格后初步选用安赛蜜、甜蜜素、阿斯巴甜进行筛选。以
FAO/WHO(联合国粮农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的限量值为添
加最大量,经不同试验者口尝,综合评定考察口感。考察结
果表明,颗粒剂加入阿斯巴甜后味甜、略带酸味、有香味,口
感明显优于其它两种。然后比较阿斯巴甜用量为 1. 4%、
1. 8%、2. 2%、2. 6%、3. 0%的口感情况,结果表明阿斯巴甜
用量为 2. 6%时甜度适宜、味略酸、带香味,口感最佳。
2. 6 验证性实验 按优选处方及成型工艺制粒,重复试验 3
次,成型率分别为 80. 10%,82. 30%,81. 15%,成型稳定,均
符合《中国药典》附录颗粒剂项下相关规定。因此确定最佳
制备工艺为原料-乳糖-甘露醇 = 1∶ 0. 375∶ 0. 125,加入 65%
乙醇,用量占原料与辅料总重的 35%,加入阿斯巴甜的量为
原料与辅料总重的 2. 6%。
2. 7 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按筛选出的最优处方制备颗
粒,将干燥至恒重的颗粒 0. 2 g置恒重的敞口称量瓶中,精密
称量,然后置盛有 9 种不同盐的过饱和溶液的干燥器中,5 d
后称量,求吸湿百分率,结果见表 5。
表 5 不同湿度下的颗粒吸湿率
饱和盐溶液
LiCl CH3COOK MgCl2 K2CO3 LiNO3 NaBr NaCl KCl KNO3
RH%(25 ℃) 11. 05 22. 45 33. 00 42. 76 47. 06 57. 70 75. 28 84. 26 92. 48
吸湿率 /% 1. 45 0. 84 1. 42 1. 83 2. 79 2. 51 4. 47 7. 81 28. 59
以相对湿度为横坐标,颗粒吸湿率为纵坐标,做吸湿曲
线,曲线两端切线的交点对应的横坐标即为临界相对湿度,
结果为 83%,见图 1。
图 1 琐琐葡萄多糖颗粒剂吸湿曲线
2. 8 休止角的测定[8] 采用固定漏斗法测定 5 批颗粒剂休
止角,测定结果平均休止角为 tga = 0. 463 8(RSD = 1. 89%),
角度小于 30 度,说明颗粒的流动性较好。
3 小结与讨论
3. 1 中药提取物的浸膏或粉末常易吸湿而不易制粒。吸湿
性的大小与提取工艺、药材成分及含量有关,水提醇沉所得
干燥物黏度大,易吸潮,对后期工艺操作带来不便[9],尤其是
含有大量糖类、黏液质、油脂类成分的处方,更不易制备成
型[10]。本实验采用的原料经水提醇沉而得且为多糖,有较
强的吸湿性。一般可以认为药物吸湿的原因是因为药物中
存在能与水分子中的极性羟基结合的极性基团,尤其是其中
的活性羟基[11]。添加辅料可以降低药物中吸湿基团的浓
度,起到稀释作用,从而达到防潮的目的。本试验结果表明,
将一定量的蔗糖、乳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可溶性淀
粉、糊精、麦芽糊精与原料混合制粒,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原料
的吸湿性,其中乳糖和甘露醇抗湿性较好且大小接近,将乳
糖与甘露醇混合使用后效果更佳,本试验将乳糖和甘露醇按
3 ∶ 1 的量搭配使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 2 大量文献表明,乙醇的浓度与用量对颗粒剂的成型具
有直接的关系,本试验通过筛选得出乙醇最适浓度为 65%,
最适用量比为 35%,此为大生产提供了参考。
3. 3 在加入不同量的黏合剂 PVP(K30)制成颗粒后,考察溶
化性,发现溶液的混悬效果不够理想,不及未加入时的混悬
效果,故未加入。
3. 4 通过本试验筛选形成的最优处方及成型工艺为将原
料-乳糖-甘露醇 = 1 ∶ 0. 375 ∶ 0. 125 的比例混合均匀,喷入
65%乙醇,用量为 35%,加入 2. 6%的阿斯巴甜,制软材,过
14 目筛整粒形成颗粒,80℃干燥即得。考察制得的颗粒成型
性、吸湿性、流动性、口感,结果均较理想,这为将其工业化生
产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与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勇民.维吾尔药志[M].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1999,496.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编.维吾尔药材标准[S](上册).乌
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3. 41.
[3] 刘 涛,马 龙,赵 军,等.琐琐葡萄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能
力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11):1230-1232.
[4] 李铜铃.不同辅料对中药冲剂吸湿性的影响[J]. 华西医学杂
志,1993,8(2):80-83.
[5] 汪建平.益肾需骨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J].中国药师,2005,
10(8):845-846.
[6] 韩来敏,刘 宏,盛 惟. 沏其日甘颗粒剂成型工艺的研究
[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5(3):35-36.
[7] 侯立新.中药制剂中新型甜味剂的选用[J].中成药,1996,18
551
2011 年 1 月
第 33 卷 第 1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anuary 2011
Vol. 33 No. 1
(4):6-7.
[8] 程惠珍.正交设计法研究坚骨输筋颗粒剂提取工艺[J]. 中国
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7(1):19.
[9] 范碧亭,张兆旺,施顺清,等. 中药药剂学[M]. 1997,上海,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08.
[10] 王 娟,刘汉清. 通脉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J]. 中药材,
2006,29(7):724-726.
[11] 肖 琼,沈平姨,朱莲华.中药固体制剂防潮技术与辅料应用
的研究[J].中成药,2007,29(2):208.
银花口服液的澄明度研究
谢庆凤, 黎玉翠, 暴梅佳, 易宇阳, 陈志维, 武 文, 苏子仁*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收稿日期:2010-02-11
作者简介:谢庆凤(1987 -),女,硕士生。Tel:(020)39358517 E-mail:xieqingfeng1@ 126. com
* 通讯作者:苏子仁(1964 -),男,教授,从事中药新药研究开发。Tel:(020)39358517 E-mail:suziren1@ yahoo. com. cn
关键词:银花口服液;绿原酸;澄明度;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考察影响银花口服液澄明度的因素,为银花口服液制剂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节 pH值、加入稳定剂
等方法研究该口服液的澄明度,同时以 HPLC法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改良工艺后制得的银花口服液澄明度较高、质量
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YBZ25052005 号标准,工艺可行;结论:调节 pH 为 6. 0,同时加入 2 mg /mL D-异维生素 C
钠,可解决银花口服液澄明度稳定性差的问题,工艺简单,符合大生产要求。
中图分类号:R9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1)01-0156-03
银花口服液由金银花和忍冬藤经水提浓缩而成,具有清
热解毒、清风散热、抗病毒、保肝利胆的功效,临床用于发热
口渴,咽喉肿痛,热疖疮疡,小儿热毒等症,疗效较佳。但银
花口服液的澄明度稳定性较差,在贮藏期间会产生沉淀,同
时与药效相关的指标成分绿原酸的含量也有下降。本文以
保证绿原酸含量合格为基本要求,研究探讨 pH 及抗氧剂对
银花口服液澄明度稳定性的影响。
1 仪器和试药
1. 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DIONEX SUMMIT 高效液相色谱仪,
配有 PDA-100 紫外检测器;PHB-3 pH 计(上海三信仪表
厂);Sartorius CP225D 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德国 Sartorius
公司);SHZ-CB予华循环水真空泵;TC-15 套式恒温器(海宁
市新华医疗器械厂)。
1. 2 试药
金银花、忍冬藤(购于杏园春药店,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曾惠芳主任中药师鉴定为忍冬科忍冬属
植物干燥花蕾及茎枝);乙腈(色谱纯,德国 Merck 公司);磷
酸、NaOH、盐酸(均为分析纯,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
绿原酸标准品(批号:110753-200413,供含量测定用,中国药
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维生素 C(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
公司);D—异维生素 C 钠(郑州脱氧实业有限公司 );茶多
酚(郑州英晨化工产品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 1 银花口服液原工艺制备
取金银花 75 g、忍冬藤 175 g 一份,金银花加 10 倍水用
蒸馏法蒸馏,收集蒸馏液 100 mL,加入防腐剂,备用。药液
滤过,滤液备用。药渣与忍冬藤加水在 80 ℃浸渍二次,第 1
次加水 10 倍,第 2 次加水 8 倍,每次 1 h,滤过,合并滤液,浓
缩至约 250 mL,静置,倾取上清液,滤过。另取蔗糖 100 g,加
水煮沸,滤过,与上述溶液合并,加水至约 900 mL,加入防腐
剂,再加入上述蒸馏液,混匀,加水至 1 000 mL,滤过,灌装
(每支 15 mL),100 ℃加热处理 30 min灭菌,即得。
2. 2 绿原酸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色谱柱:Alltima C18柱(250 mm × 4. 6 mm,5
μm);流动相:0. 3%磷酸溶液 - 乙腈(90 ∶ 10);进样量 5
μL;流速:1. 0 mL /min;柱温:室温(25 ℃);检测波长 327
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计算应不低于 1 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
50%甲醇溶液制成每 1 mL含 40 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银花口服液 1 mL,置 25
mL棕色量瓶中,加 50%甲醇溶液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
滤液,即得。
标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YBZ25052005 号
标准规定,本品每支含金银花以绿原酸(C16 H18 O9)计,不得
少于 9. 0 mg。
2. 3 口服液 pH值的筛选
取处方量药材 8 份,按银花口服液原生产工艺平行制
备,得 8 份药液,测得 pH 为 5. 1。用 10%氢氧化钠溶液或
10%盐酸溶液将 8 份药液分别调节 pH 值至 3. 0、3. 5、4. 0、
651
2011 年 1 月
第 33 卷 第 1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anuary 2011
Vol. 33 N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