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20 卷 第 6 期
2011 年 11 月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Vol. 20 No. 6
Nov. 2011
收稿日期:2011 - 04 - 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186;30770164).
作者简介:陆树刚(1957 -)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蕨类植物学.
doi:10. 3969 / j. issn. 1672 - 8513. 2011. 06. 004
云南盈江大娘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陆树刚,杨鲁红,田治蛟
(云南大学 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云南省的大娘山植被类型以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主.考察研究表明:蕨类植物区系由 29
科,56 属,103 种组成.区系成分中,科一级以水龙骨科、鳞毛蕨科和蹄盖蕨科为优势科,属一级以
凤尾蕨属、鳞毛蕨属、蹄盖蕨属、假瘤蕨属和铁角蕨属为优势属. 地理成分中热带成分占总数的
46. 4%,温带成分占总数的 30. 4%,东亚成分占总数的 55. 4%,其中中国 -喜马拉雅成分占总数
的 34. 7%,因此该区系为典型的中国 -喜马拉雅蕨类植物区系.
关键词:大娘山;蕨类植物区系;云南
中图分类号:Q 948.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 8513(2011)06 - 0450 - 04
The Pteridoflora of Yingjiang Daniangshan Mt.,Yunnan Province,China
LU Shu-gang,YANG Lu-hong,TIAN Zhi-jiao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botany,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Abstract:Mt. Daniang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Yingjiang County in west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border-
ing Myanmar and lying between 98°03—98°153N,25°26—25°15E,with 3 404 . 6 m at the peak. The
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 is the dominant vegetation. There are 103 species of preridophytes,56 genera be-
longing to 29 families growing there. The dominant families are Polypodiaceae,Dryopteridaceae and Athyriace-
ae,and the dominant genera are Pteris,Athyrium,Dryopteris,Phymatopteris and Asplenium. In this pterido-
flora,there are 46 . 4% of tropical elements and 30 . 4% of temperate elements in total,there are 55 . 4% of
East Asia elements in total,and the Sino - Himalayan accounts for 34 . 7% of the total. Therefore,it is typical
of the Sino - Himalayan pteridoflora.
Key words:Daniangshan Mt.;pteridoflora;Yunnan
1 自然地理概况
大娘山位于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北部,西面
和北面与缅甸接壤,地处东经 25°26 ~ 25°15,北
纬 98°03 ~ 98°153,总面积 178. 088 km2(图 1).
大娘山最高峰海拔 3 404. 6 m,是德宏州最高峰.
该区域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降雨量充沛,植
被类型多样且完整. 本论文的调查范围仅限于
2 000 m以上海拔范围,其地带性植被是中山湿性
常绿阔叶林.
2 大娘山蕨类植物区系组成
2009 年 10 月,本文作者对大娘山的蕨类植物
区系进行考察.在此考察基础上,查阅相关文献对云
南蕨类植物资料进行补充[1 - 10].迄今为止共记载大
娘山有蕨类植物 29 科,56 属,103 种.科、属、种分别
占云南 60 科 198 属 1 450 种[8 - 9]的 48. 3%、28. 3%
和 7. 1%;与中国蕨类植物区系的 63 科、230 属、约
2 600 种[1 - 7]相比,分别占 46. 0%、24. 4%和 4. 0% .
虽然大娘山的蕨类植物不算丰富,但鉴于该区域的
区系研究几乎是空白,因此有必要将研究成果进行
报道.
3 大娘山蕨类植物的地理成分分析
3. 1 大娘山蕨类植物区系科的分析
大娘山的蕨类植物区系共有 29 科,其中含 10
种以上的科有 3 个,即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19
种、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16 种、蹄盖蕨科 Athy-
riaceae 16 种;含 5 ~ 9 种的科有 4 个,即凤尾蕨科
Pteridaceae 7 种、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 5 种、铁
角蕨科 Aspleniaceae 5 种、膜蕨科 Hymenophyllaceae
5 种;含 2 ~ 4 种的科有 7 个,即石松科 Lycopodiace-
ae 3 种、木贼科 Equisetaceae 2 种、里白科 Gleichen-
iaceae 2 种、鳞始蕨科 Lindsaeaceae 2 种、剑蕨科 Lox-
ogrammaceae 2 种、球盖蕨科 Peranemaceae 2 种和中
国蕨科 Sinopteridaceae 2 种;其余 15 科均只含 1 属 1
种.由此可见,大娘山蕨类植物区系的优势科为水龙
骨科、鳞毛蕨科和蹄盖蕨科,这 3 个优势科共有 20
属 41 种,分别占该蕨类植物区系总数的 33. 3%和
39. 8%(见表 1).
表 1 大娘山蕨类植物的优势科
序号 科名 属数 百分比 /% 种数 百分比 /%
1 水龙骨科 7 12. 5 19 18. 5
2 鳞毛蕨科 6 10. 7 16 15. 5
3 蹄盖蕨科 7 12. 5 16 15. 5
总 计 20 35. 7 51 49. 5
3. 2 大娘山蕨类植物区系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参照《中国植物志》第 1 卷有关蕨类植物地理
成分的划分,将大娘山蕨类植物区系属的地理成分
划分为 10 个类型[11](见表 2).
表 2 大娘山蕨类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分布区类型 属数 占总属数/%
1.世界分布 13 —
2.泛热带分布 18 41. 9
3.旧大陆热带分布 1 2. 3
4.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分布 0 0
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 1 2. 3
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5 11. 6
7.热带亚洲分布 1 2. 3
8.北温带分布 1 2. 3
9.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 2 4. 7
10.旧大陆温带分布 0 0
11.温带亚洲分布 1 2. 3
12.东亚分布 (13) (30. 2)
12 -1. 东亚广布 6 14. 0
12 -2. 中国 -喜马拉雅分布 5 11. 6
12 -3. 中国 -日本分布 2 4. 7
13.中国特有分布 0 0
合计 56 100
世界分布的 13 个属是扁枝石松属 Diphasias-
trum、石松属 Lycopodium、木贼属 Hippochaete、膜蕨属
Hymenophyllum、蕨属 Pteridium、铁线蕨属 Adiantum、
蹄盖蕨属 Athyrium、铁角蕨属 Asplenium、狗脊蕨属
Woodwardia、鳞毛蕨属 Dryopteris、耳蕨属 Polysti-
chum、舌蕨属 Elaphoglossum 和剑蕨属 Loxogramme;
泛热带分布的 18 个属是垂穗石松属 Palhinhaea、瘤
足蕨属 Plagiogyria、里白属 Diplopterygium、蕗蕨属
Mecodium、碗蕨属 Dennstaedtia、鳞始蕨属 Lindsaea、
乌蕨属 Sphenomeris、姬蕨属 Hypolepis、凤尾蕨属 Pter-
is、金粉蕨属 Onychium、凤了蕨属 Coniogramme、书带
蕨属 Vittaria、短肠蕨属 Allantodia、金星蕨属 Parathe-
lypteris、假毛蕨属 Pseudocyclosorus、肋毛蕨属 Cteni-
tis、肾蕨属 Nephrolepis 和条蕨属 Oleandra;旧大陆热
带分布有 1 个属,即芒萁属 Dicranopteris;热带亚洲
至热带大洋洲分布有 1 个属,即拟水龙骨属 Polypo-
diastrum;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的 5 个属是角蕨
属 Cornopteris、贯众属 Cyrtomium、肉刺蕨属 Nothoper-
anema、瓦韦属 Lepisorus 和星蕨属 Microsorum;热带
亚洲分布有 1 个属,即新月蕨属 Pronephrium;北温
带分布有 1 个属,即问荆属 Equisetum;东亚和北美
间断分布的 2 个属是绒紫萁属 Osmundastrum 和蛾
眉蕨属 Lunathyrium;温带亚洲分布有 1 个属,即假
冷蕨属 Pseudocystopteris;东亚分布有 13 个属,其中
154第 6 期 陆树刚,杨鲁红,田治蛟:云南盈江大娘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东亚广布分布的 6 个属是稀子蕨属 Monachosorum、
假蹄盖蕨属 Athyriopsis和亮毛蕨属 Acystopteris、紫柄
蕨属 Pseudophegopteris、假瘤蕨属 Phymatopteris 和水
龙骨属 Polypodiodes,中国 -喜马拉雅分布的 5 个属
是柄盖蕨属 Peranema、鱼鳞蕨属 Acrophorus、石盖蕨
属 Lithostegia、小膜盖蕨属 Araiostegia、节肢蕨 Arthro-
meris,中国 -日本分布的 2 个属是毛枝蕨属 Leptoru-
mohra 和丝带蕨属 Drymoteanium.
大娘山蕨类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中,热带成分共
有 26 个属,占总数的 46. 4%,温带成分共有 17 个
属,占总数的 30. 4% .由此可见,大娘山蕨类植物区
系属于亚热带性质的区系.
3. 3 大娘山蕨类植物区系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大娘山蕨类植物区系种的地理成分仍可划分为
10 个分布区类型[11](见表 3).
表 3 大娘山蕨类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
分布区类型 种数 占总种数 /%
1.世界分布 2 —
2.泛热带分布 4 4. 0
3.旧大陆热带分布 2 2. 0
4.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分布 1 1. 0
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 3 3. 0
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1 1. 0
7.热带亚洲分布 26 25. 7
8.北温带分布 0 0
9.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 0 0
10.旧大陆温带分布 0 0
11.温带亚洲分布 1 1. 0
12.东亚分布 56 55. 4
12 - 1. 东亚广布 21 20. 8
12 - 2.中国 -喜马拉雅分布 35 34. 7
12 - 3.中国 -日本分布 0 0
13.中国特有分布 7 6. 9
合计 103 100
大娘山蕨类植物区系共有 103 种,其中世界分
布有 2 种,即扁枝石松 Diphasiastrum complanatum和
细叶蕗蕨 Mecodium polyanthus;泛热带分布有 4 种,
即垂穗石松 Palhinhaea cernua、姬蕨 Hypolepis punc-
tat、狭眼凤尾蕨 Pteris biaurita和肾蕨 Nephrolepis au-
riculata;旧大陆热带分布有 2 种,即鳞始蕨 Lindsaea
odorata和蜈蚣蕨 Pteris vittata;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
分布有 1 种,即掌叶铁线蕨 Adiantum pedatum;热带
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有 3 种,即毛轴假蹄盖蕨
Athyriopsis petersenii、禾秆亮毛蕨 Acystopteris tenuisec-
ta和虹鳞肋毛蕨 Ctenitis rhodolepis;热带亚洲至热带
非洲分布有 1 种,即乌蕨 Sphenomeris chinensis;热带
亚洲分布有 26 种,即笔管草 Hippochaete debilis、芒萁
Dicranopteris pedata、波纹蕗蕨Mecodium crispatum、圆
锥蕗蕨 Mecodium paniculiflorum、稀子蕨 Monachoso-
rum henryi、密毛蕨 Pteridium revolutum、三轴凤尾蕨
Pteris longipes、栗柄金粉蕨 Onychium lucidum、宿蹄
盖蕨 Athyrium anisopterum、疏叶蹄盖蕨 Athyrium dis-
sitifolium、喜马拉雅蹄盖蕨 Athyrium foliolosum、多变
蹄盖蕨 Athyrium drepanopterum、轴果蹄盖蕨 Athyrium
epirachis、黑叶角蕨 Cornopteris opaca、三角叶假冷蕨
Pseudocystopteris subtriangularis、大叶假冷蕨 Pseudo-
cystopteris atkinsonii、长根金星蕨 Parathelypteris bed-
domei、紫柄蕨 Pseudophegopteris pyrrhorachis、柄盖蕨
Peranema cyatheoides、贯众 Cyrtomium fortunei、暗鳞
鳞毛蕨 Dryopteris atrata、软骨耳蕨 Polystichum ne-
palense、节肢蕨 Arthromeris lehmanni、美丽节肢蕨 Ar-
thromeris elegan、膜叶星蕨 Microsorum membranceum
和丝带蕨 Drymoteanium miyoshianum;温带亚洲分布
有 1 种,即绒紫萁 Osmundastrum claytonianum;东亚
分布有 56 种,其中属于东亚广布的有 21 种,即石松
Lycopodium japonicum、披散问荆 Equisetum diffusum、
碗蕨 Dennstaedtia scabra、书带蕨 Vittaria flexuosa、蕗
蕨 Mecodium badium、溪边凤尾蕨 Pteris excelsa、凤尾
蕨 Pteris nervosa、西南凤尾蕨 Pteris wallichiana、书带
蕨 Vittaria flexuosa、毛轴铁角蕨 Asplenium crinicaule、
剑叶铁角蕨 Asplenium ensiforme、细裂铁角蕨 Aspleni-
um tenuiforium、胎生铁角蕨 Asplenium yoshinogae、单
芽狗脊蕨Woodwardia unigemmata、鱼鳞蕨 Acrophorus
stipellatus、刺齿贯众 Cyrtomium caryotideum、尖羽贯
众 Cyrtomium hookerianum、稀羽鳞毛蕨 Dryopteris
sparsa、大羽鳞毛蕨 Dryopteris wallichiana、蒙自拟水
龙骨 Polypodiastrum mengtzeense、褐基剑蕨 Loxo-
gramme duclouxii,中国 -喜马拉雅分布有 35 种,即
粉背瘤足蕨 Plagiogyria media、大里白 Diplopterygium
giganteum、褐斑舌蕨 Elaphoglossum conforme、紫轴凤
尾蕨 Pteris aspericaulis、黑足金粉蕨 Onychium con-
tiguum、直角凤了蕨 Coniogramme procera、褐色短肠
蕨 Allantodia himalayensis、篦齿短肠蕨 Allantodia hir-
sutipes、芽孢蹄盖蕨 Athyrium clarkei、披针新月蕨
Pronephrium penangianum、西南假毛蕨 Pseudocy-
closorus esquirolii、禾秆紫柄蕨 Pseudophegopteris mi-
crostegia、大盖铁角蕨 Asplenium bullatum、大暗鳞鳞
毛蕨 Dryopteris gamblei、粗齿鳞毛蕨 Dryopteris juxta-
posita、边果鳞毛蕨 Dryopteris marginata、有盖肉刺蕨
254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20 卷
Nothoperanema handersonii、镰叶耳蕨 Polystichum
manmeiense、裸果耳蕨 Polystichum nudisorum、石盖蕨
Lithostegia foeniculacea、高山条蕨 Oleandra wallichii、
单行节肢蕨 Arthromeris wallichiana、二色瓦韦 Lepi-
sorus bicola、带瓦韦 Lepisorus loriformis、大瓦韦 Lepi-
sorus macrosphaerus、棕鳞瓦韦 Lepisorus scolopendri-
um、紫柄假瘤蕨 Phymatopteris crenatopinnata、黑鳞假
瘤蕨 Phymatopteris ebenipes、大果假瘤蕨 Phymatopter-
is griffithiana、尖裂假瘤蕨 Phymatopteris oxyloba、喙
叶假瘤蕨 Phymatopteris rhynchophylla、尾尖假瘤蕨
Phymatopteris stewartii、友水龙骨 Polypodiodes amoe-
na、细根水龙骨 Polypodiodes microrhizoma 和中华剑
蕨 Loxogramme chinensis;中国特有种有 7 种,即长叶
膜蕨 Hymenophyllum fastigiosum、圆果蹄盖蕨 Athyri-
um bucahwangense、复叶角蕨 Cornopteris badia、昆明
蛾眉蕨 Lunathyrium dolosum、红褐鳞毛蕨 Dryopteris
rubrobrunnea、鳞轴小膜盖蕨 Araiostegia perdurans 和
厚毛节肢蕨 Arthromeris tomentosa)[8 - 9].其中厚毛节
肢蕨亦是云南特有种[9].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娘山蕨类植物区系种
的地理成分以东亚成分为主,共有 56 个种,占总数
的 55. 4%,其中,中国 -喜马拉雅分布的成分最多,
占总数的 34. 7%,而无中国 -日本分布的成分. 由
此可见,该蕨类植物区系是热带亚洲至青藏高原之
间的重要区系.
4 大娘山蕨类植物的区系联系及起源
4. 1 与其他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联系
大娘山蕨类植物的区系是典型的山地蕨类植物
区系,其水系均属伊洛瓦底江,山下低海拔区域具有
典型的热带成分,诸如鹿角蕨 Platycerium wallichii
等.本论文的调查范围仅限于 2 000 m 以上海拔范
围,因此该蕨类植物区系中无典型的热带成分.该蕨
类植物区系与热带亚洲的区系联系较明显,且是典
型的中国 - 喜马拉雅蕨类植物区系,如石盖蕨
Lithostegia foeniculacea等.中国 -喜马拉雅山地成分
在该蕨类植物区系中较常见,但该蕨类植物区系中,
无典型的中国 -日本分布的成分,该蕨类植物区系
与华中、华东的区系联系疏远.
4. 2 区系起源
大娘山蕨类植物区系是起源于热带亚洲的区
系.该区域属于横断山区,受到青藏高原隆升的影
响,其隆升的时间是在新生代第三纪之后,故该蕨类
植物区系形成的时间亦为新生代之后. 虽然该蕨类
植物区系属于南北交错、东西汇合、五方杂处的地
带,但该蕨类植物区系与东部的联系疏远,华中、华
东至日本的区系成分在该区系中不见踪影,该蕨类
植物区系与西部的联系紧密. 大娘山蕨类植物区系
所在地有山地温带气候,但蕨类植物区系中缺少典
型的北温带成分.因此,该蕨类植物区系与北方的联
系疏远,与南方的联系紧密,与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的区系联系疏远,而与热带亚洲的联系紧密.
5 结论
1)云南盈江大娘山蕨类植物区系由 29 科,56
属,103 种组成.区系成分中,科一级以水龙骨科、鳞
毛蕨科和蹄盖蕨科为优势科,这 3 科共有 20 属 51
种,分别占总数的 35. 7%和 49. 5%;属一级以凤尾
蕨属、鳞毛蕨属、蹄盖蕨属、假瘤蕨属和铁角蕨属为
优势属,共有 32 种,占总种数的 31. 1% .
2)大娘山蕨类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中,热带成分
共有 26 个属,占总数的 46. 4%,温带成分共有 17
个属,占总数的 30. 4% .由此可见,大娘山蕨类植物
区系属于亚热带性质的区系.
3)大娘山蕨类植物区系种的地理成分以东亚
成分为主,共有 56 个种,占总数的 55. 4%,其中,中
国 -喜马拉雅分布的成分最多,占总数的 34. 7%,
而无中国 -日本分布的成分.由此可见,该蕨类植物
区系是热带亚洲至青藏高原之间的重要区系.
4)大娘山蕨类植物区系与热带亚洲的区系联
系较明显,而与北方的联系疏远,为典型的中国 -喜
马拉雅蕨类植物区系,该蕨类植物区系与华中、华东
的区系联系疏远.
参考文献:
[1]朱维明,王中仁,张宪春,等. Antrophyaceae,Vittari-
aceae,Athyriaceae[M]/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
会,中国植物志:3 卷.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刑公侠,林尤兴,裘佩熹,等. Thelypteridaceae,Hy-
podematiaceae[M]/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
国植物志:4 卷.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 吴兆洪. Aspleniaceae,Pleurosoriopsidaceae,Onocleace-
ae,Woodsiaceae,Blechnaceae,Peranemaceae[M]/ /中
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4 卷.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9.
[4]武素功,陆树刚,谢寅堂,等. Dryopteridaceae[M]/ /中
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5 卷.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0.
(下转第 461 页)
354第 6 期 陆树刚,杨鲁红,田治蛟:云南盈江大娘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3 结论
以 TiCl4 为底物制备纳米 TiO2,考察了 TiCl4 浓
度、超声时间、水浴温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制备
条件对 TiO2 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其中,TiCl4 浓度、
焙烧温度、水浴温度是影响 TiO2 催化活性的主要因
素,三者之间还存在着较强的交互作用.同时也获得
了超声制备纳米 TiO2 的最佳条件:TiCl4 浓度为
0. 50 mol /L,反 应 前 超 声 30 min,反 应 后 超 声
50 min,水浴温度 75 ℃,焙烧温度 500 ℃,焙烧 2 h
的条件下,亚甲基蓝降解率为 99. 35%,并与 P - 25
做了比较,自制 TiO2 粉体的性能颇优. 用 XRD 和
FT - IR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混合晶形的 TiO2 粉
体的降解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王文静,郭晓玲,罗志伟,等.印染废水净化技术研究进
展[J] .中国纤检,2011(4) :84 - 88.
[2]王炯,张丽珠,杨清静,等.罗丹明染料的合成及光谱性
能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0
(3) :213 - 216.
[3]林军,潘圣强,张从海,等.手性 β -氨基醇的合成及其
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进展[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19(1) :1 - 9.
[4] HAGER D G.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J]. American Dyestuff Reporter,1998,
62(11) :69 - 75.
[5]王贵青. Sb掺杂 SnO2 表面富集及电导率研究[J].云南
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0(4) :281 - 286.
[6]刘海燕,石春卉,张瑞仁,等.稀土掺杂纳米 TiO2 的制备
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3,18(3) :230 - 232.
[7] KARCHER S,KORNMULLER A,JEKEL M. Removal of
reactive dyes by sorption /complexation with cucurbituril
[J]. Journal of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9,40(4 /
5) :425 - 433.
[8]吴明珠,李应.炭载 Fenton’s试剂的合成及催化降解性
能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
(3) :201 - 203.
[9]刘满红,胡远飞,王锐,等.超声制纳米 TiO2 及光催化降
解活性深蓝的研究[J].工业废水处理,2010,30(6) :25
- 27.
[10]刘艳敏,张萍,张艳峰,等.离子掺杂提高锐钛 TiO2 高
热稳定性的影响[J]. 纳米材料与结构,2008,45(2) :
87 - 90.
(责任编辑 王 琳
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
)
(上接第 453 页)
[5]孔宪需,朱维明,张丽兵,等. Dryopteridaceae[M]/ /中
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5 卷.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
[6]吴兆洪,王铸豪. Aspidiaceae,Bolbitidaceae,Lomariop-
sidaceae, Elaphoglossaceae, Nephrolepidaceae, Olean-
draceae,Davalliaceae,Gymnogrammitidaceae[M]/ /中国
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6 卷. 北京:科
学出版社,1999.
[7]林尤兴,陆树刚,张宪春,等. Dipteridaceae,Cheiropleu-
riaceae, Polypodiaceae,Drynariaceae, Platyceriaceae,
Grammitidaceae,Loxogrammaceae[M]/ /中国科学院中
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6 卷. 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0.
[8]朱维明,张光飞,陆树刚,等. Psilotaceae to Thelypteri-
daceae[M]/ / 云南省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20 卷.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9] 成晓,武素功,陆树刚. Dryopteridaceae to Loxogram-
maceae[M]/ / 云南省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21 卷.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0]吴兆洪,秦仁昌. 中国蕨类植物科属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1:80 - 566.
[11]陆树刚,吴征镒. 中国植物志:1 卷[M]. 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4:78 - 94.
[12] CHING R C. The Himalaya as a center of concentration
for the south - eastern Asiatic polypodiaceous ferns[J].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1979,1(1) :23 - 31.
(责任编辑 戴 云)
164第 6 期 张仕丽,刘满红,崔 健,等:纳米 TiO2 制备条件优化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