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贵州苏铁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



全 文 :第 33卷 第 3期
2008年 6月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Vol.33 No.3
  Jun.2008
贵州苏铁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
罗在柒 1 ,潘德权1 ,邓朝义 2 ,于曙明 1
(1.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50005;2.黔西南州林业科研所 , 贵州 兴义 562400)
摘要:通过多年观测表明 ,贵州苏铁在自然状态下的居群残存数量极少 , 但原分布区周边农户移植栽培数量较多.
在论述其植株雌雄比例 、种子传播特性及更新能力的基础上 , 分析其濒临灭绝的原因 , 提出营建原生环境 、建立种
质资源基因库 、加强相关科研力度等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贵州苏铁;种质资源;原生环境;基因库;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S79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08)03-0095-03
StatusofCycasguizhouensisSpeciesResourceandStrategies
forItsConservation
LUOZai-qi1 , PANDequan1 , DENGChao-yi2 , YUShu-ming1
(1.GuizhouAcademyofForestryScience, GuiyangGuizhou550005, China;
2.InstituteofForestryofQianXinanPrefecture, XingyiGuizhou562400, China)
Abstract:TheobservationformanyyearsshowedthatonlylitlequantityofCycasguizhouensisremnant
livedingroupsundernaturalcondition, whilemuchmorequantitycultivatedandtransplantedaroundthe
originaldistributedarea.Thepaperelaboratedtheproportionoffemaleandmale, seeds spreadingfea-
tureandregenerationcapability, andanalyzedthereasonforbeingonvergeofextinction, andproposed
measuresforbuildingproto-environment, establishingspeciesresourcegenebank, andstrengtheningsci-
entificresearchandsoon.
Keywords:Cycasguizhouensis;speciesresource;proto-environment;genebank;measureforconservation
收稿日期:2008-03-05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重点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林业新技术开发与储备项目(2006-33)和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2041)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罗在柒(1978-),男 ,贵州都匀人 ,硕士,主要从事林木种质资源保育工作.
   技术出版社 , 1995.
[ 12] DcVriesW.IntensiveMonitoringofForestEcosystemsin
Europe.Evaluationoftheprogrammerinviewofitsobjec-
tives, studiestoreachtheobjectivesandprioritiesforthe
scientificevaluationofthedata[ M] .Heerenveenthe
Netherlands, ForestIntensiveMonitionCoordinatingInsti-
tute, 1999.40.
[ 13] 李冬林 ,李荣锦 , 王宝松 , 等 .常熟虞山森林植被类型
及木本植物区系分析 [ J] .浙江林学院学报 , 2006, 23
(1):46-51.
[ 14] 蒋卫国 .基于 RS和 GIS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以辽河三角洲盘锦市为例 [ D] .硕士论文 .
[ 15] 彭涛 , 高旺盛 ,隋鹏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的探讨 [ 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9(1):21-25.
  苏铁以其在植物系统演化中的地位 ,被誉为
“植物界的活化石 ”.贵州苏铁 (Cycasguizhouensis
LanetR.F.Zou)于 1983年被兰开敏和邹荣福初次
报道[ 1] , 1984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珍稀濒危植物名
录 ,属世界珍稀濒危物种.
学术上 ,贵州苏铁对研究贵州植物的起源和演
化 、种子植物的区系 、贵州地史与古气候的变迁等都
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 2, 3] ,而作为珍稀濒危物种 ,其更
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贵州苏铁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境
内的望谟 、兴义等县及广西区和云南省的南盘江流
域的狭小地段.随着人们对贵州苏铁野生资源的掠
夺开掘以及人地环境关系的日益恶化 ,其分布和数
量都呈现萎缩与锐减 ,种质基因资源也濒临灭绝.
1野生天然居群数量 、地域的历史记载
据科技文献记载 ,早在 1981年就有人将其作为
新种记载 ,但没有按照国际命名法命名 ,直到 1983
年兰开敏和邹荣福在 《植物分类学 》上正式公开发
表后 ,贵州苏铁才作为新的物种被公认.随后 ,贵州
省植物园王用平对贵州苏铁进行研究 ,记载了贵州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苏铁在 20世纪 80年代普遍分布在贵州兴义县城周
边岩溶山地.杨成华 ,邓朝义等明确界定了贵州苏铁
野生居群的分布区域和范围 ,即贵州的兴义市 、安龙
县 、册亨县 、望漠县 、贞丰县以及云南的罗平 、师宗 、
弥勒 、泸西 、邱北 、开远等县市 ,广西的隆林县 、田林
县 、乐业县和天峨县的南 、北盘江和红水河河谷及其
支流的局部地段 ,共 3省 14个县(市)[ 4, 5] .
贵州苏铁在贵州省兴义市的巴结和泥凼至鲁布
革 、安龙县的停西 、册亨县的百口 、望漠县的蔗香和
渡邑等地较为集中.根据现有调查 ,该种在贵州的分
布是:东至望漠的渡邑 ,西至兴义的沧江 ,北至贞丰
的鲁贡 ,南至田林县的板桃 ,海拔 350 ~ 1 060 m,自
然分布区十分狭窄.
2 种质资源现况
2.1野生自然居群情况
直至 2007年底 ,通过多年连续观测 ,发现贵州
苏铁野生居群的分布点大多已消失或遭受到严重破
坏.在贵州苏铁自然分布区域内 ,贵州省安龙县的坡
脚 、德卧 ,兴义市的则戎 、巴结 、洛万 、沧江 、三江口 ,
以及云南省罗平县 、师宗县 、邱北县 、弥勒县 、开远市
的许多分布点已经看不到贵州苏铁野生居群分布 ,
现仅在广西隆林县金钟山极为边远林区有少量野生
资源 ,且极难发现开花结实的植株 ,说明野生贵州苏
铁资源面临灭绝的境地.
2.2人工栽培资源相对丰富
贵州苏铁在历史分布区附近的村民房前屋后都
有种植 ,村民将其作为庭院绿化植物 ,其中以兴义市
的巴结至鲁布革最为集中.在原生分布点附近的 8
个村寨中 ,农户数为 143户 ,栽培数量达 282株以
上 ,平均每户种植数量达 2株以上 ,种植最多的农户
植株数量接近 20株 ,其来源均是当地野生资源(表
1).另外 ,贵州苏铁还作为寄情传信的礼物 ,被赠送
到异地他乡种植.
2.3雌雄比率 、自然传粉 、种子传播特性与自然更新能力
2.3.1雌雄比率
在自然条件下 ,其雌雄比率为 1∶1;另外 ,通过
随机采掘个体抽样调查 ,对引种的贵州苏铁大小孢
子叶球数量进行统计 ,其雌雄比率也为 1∶1.这说明
贵州苏铁雌雄比率符合自然种群的雌雄比例分布原
则 ,但在自然条件下的贵州苏铁有近一半的个体没
有开花 ,没有明显的特征和鉴别方法判定其性别.
2.3.2自然传粉与受精
通常情况下 ,贵州苏铁的果实产量相对比较高 ,
说明其传粉方式或机制是较为通畅的 ,但至今尚无
定论是风媒传粉或虫媒传粉起作用.在调查中发现 ,
个体分布稀疏 、地形相对险恶的植株结实数量很少 ,
而且可萌发能力低.相反 ,分布较为密集的群体不但
结实量大且种子均能萌发 ,证明动物能够促进传粉
的频度和效度.笔者认为风媒传粉方式是其传粉的
主体 ,虫媒传粉作为补充.贵州苏铁还有单性结实现
象 ,其果实发育不完全 ,个体小 ,不能萌发.
表 1 兴义市贵州苏铁自然分布区周边村寨人工栽培情况
地点
农户
数量
/户
栽培
方式
栽培
数量
/株
苏铁生长状况
落万 40 花圃 +盆栽 122 少数出现开花结实 , 部分植株有幼苗
沧更 20 盆栽 +庭院 38 没有开花结实 , 病虫危害严重
太阳湾 8 庭院栽培 3 生长正常 ,均开花结实
泥凼 23 盆栽 +庭院 50 少数开花结实
巴结(新镇) 10 庭院栽培 4 3株开花结实
歪染 3 庭院栽培 17 部分开花结实
箐口 13 庭院栽培 33 长势均良好 ,部分植株有幼苗
则戎 27 庭院栽培 15 没有开花结实
2.3.3 种子传播特性 、种子萌发与自然更新能力
当苏铁种子成熟自然脱落后 ,在重力作用下分
布于母株基干周围.因地形陡峭 ,种子通常是往下滚
动 ,少则滚动 3 ~ 5m,甚至遍及所在沟谷.
贵州苏铁果实在 11月初开始成熟后 ,一些小型
啮齿类动物就开始采食苏铁种子 ,利用其锋利的牙
齿咬穿种子坚硬的中种皮.因啮齿类动物具有储藏
食物过冬的习性 ,在搬运种子过程中难免出现丢失
情况 ,致使种子被远距离传播.
贵州苏铁种子经过冬季后熟阶段后 ,湿热环境
条件能促进种子的自然萌发 ,因此残留在树干上的
成熟种子在水热条件适宜时也会萌发长成幼苗 ,成
为附生植物.将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后播种在 MS中 ,
放置于培养室中 , 20 d胚发育后破壳 , 60 d时胚轴
延长 ,随后几天根向下生长 ,并出现了新叶.实验室
模拟结果与自然状况下观测结果一致.
2.4引种记录
国外栽培引种的有美国 ,国内栽培引种的有四
川省的攀枝花 ,重庆市 ,广东省的广州 、深圳 ,云南省
的昆明 、个旧 、屏边 、富宁 、广南 、砚山 、石屏 、麻栗坡
和文山等 ,北京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福建来舟
林场 ,广西区武鸣 、桂林和南宁 ,上海市等植物园和
·96· 第 33卷
罗在柒等:贵州苏铁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
相关科研院所.贵州省内的有各省级科研单位和周
边县市的都匀 、贵阳 、贞峰 、梵净山 、清镇 、修文 、安
顺 、盘县等.
另外 ,在马岭河国家风景名胜区内人工栽培贵
州苏铁种群是现存数量最多 、规模最大种群资源 ,成
片分布数量在 300株以上 ,母树平均年龄在 25 a以
上 ,现已有大量 1 ~ 5 a生的幼苗 ,种群年龄结构趋
向合理 ,且出现世代交替和实现种属延续 ,是现存最
好的贵州苏铁种质资源基因库.
3 濒临灭绝的原因分析
3.1自然环境遭破坏
人们伐木 、开山和修筑水库等生产活动对贵州
苏铁野生资源环境的破坏 ,直接影响了其生长发育.
20世纪 60年代兴修天生桥水电站 ,使南北盘江水
位大幅度上升 ,贵州苏铁分布的核心区沿河两岸大
面积受淹 ,多数贵州苏铁受淹死亡.另外 ,随着经济
的发展 ,修筑铁路 、公路和电力线路等基础设施工程
以及随之应运而生的工厂 、矿山等排污对水质和大
气环境的破坏 ,导致贵州苏铁不能够正常生长发育
和加重病虫害的危害.
3.2人们的大肆采掘
20世纪末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苏铁
植物作为绿化美化环境的好材料 ,因而出现了 “苏
铁热”,使得苏铁价格一路攀升 ,导致自然分布苏铁
居群遭到人们大肆采掘.
3.3粗放式的人工栽培种植模式
“苏铁热 ”的出现致使苏铁分布区周边农户从
野外采集野生资源种植于自家的房前屋后 ,但因为
缺乏科学的抚育措施 ,导致植株营养及水分缺乏对
其生长发育和生殖生理过程造成障碍 ,年龄结构趋
向老龄化 ,个体稀少和分散稀疏缺乏开花传粉过程 ,
对物种的延续和保存造成负面影响.
4 贵州苏铁种质资源保护措施
4.1营建贵州苏铁原生环境
加强对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的环评和生物多样性
调查工作 ,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贵州苏铁资源
的跟踪监管 ,确保对受威胁的苏铁资源严加保护.基
于贵州苏铁资源的分布现状 ,回归引种和种群重建
是拯救该物种的主要手段.
4.2建立种质资源基因库 ,实施长期监测
对所有贵州苏铁分布点的资源进行详细调查 ,
记录数量 、年龄以及分布地理坐标 ,制作电子档案 ,
并进行定期监测和管护 ,加强自然居群生境及资源
母树管理.另外 ,建议在兴义县则戎选择适合位置和
优良株系营建贵州苏铁种质资源基因库 ,壮大自然
居群和满足市场的需求 ,集种质保存 、科学研究 、科
技开发和旅游观光为一体.
对贵州苏铁进行异地培育种植 , 通过播种 、扦
插 、嫁接等人工辅助育种以及组织细胞培养等手段
大规模繁育贵州苏铁苗木.营建苏铁母树次生林 ,不
但能有效保护贵州苏铁物种 ,还能满足市场需求.
4.3加强宣传教育和种植技术培训
目前虽然开展过一些关于苏铁资源保护的宣传
活动 ,但宣传面比较窄.今后应当加强对苏铁植物物
种的宣传 ,从相关的工作人员抓起 ,逐步落实到分布
区的社区居民 ,让他们都了解贵州苏铁濒危现状 ,充
分发挥社区参与保护贵州苏铁的积极作用[ 6] ,达到
政府与社区共同保护苏铁.此外 ,还应建立奖惩制
度 ,提高群众的保护积极性.
4.4加强科学研究
坚持以保护为根本 ,以科技为先导 ,有节制地合
理开发和利用苏铁资源的方针.例如 ,采取有效的人
工授粉措施 ,促其多结实 ,并运用较为先进的有性繁
殖 、无性繁殖和组织细胞培养技术育苗 ,实地调研贵
州苏铁野生群居退化的干扰体系 ,找到恢复对策与
拯救技术 ,建立恢复重建示范模式;着力解决退化贵
州苏铁野生居群 “封 、育 、改 、造 ”的系列技术;开展
贵州苏铁土壤营养供给与生理代谢特性等生理生态
研究.
参考文献:
[ 1] 兰开敏 , 邹荣福 .贵州一种新苏铁 [ J] .植物分类学报 ,
1983, 21(2):209-210.
[ 2] 屈良鹄 ,余小强 , 施苏华 ,等 .苏铁种子植物进化中的位
置:分子生物学证据 [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3(1):72-75.
[ 3] 艾素云 , 黄玉源 , 伍映辉 .贵州苏铁根的解剖学研究
[ J] .云南植物研究 , 2006, 28(2):149-156.
[ 4] 邓朝义 .贵州苏铁属植物资源 [ J] .黔西南民族师专学
报 , 2002, 22(2):86-90.
[ 5] 邓朝义 .两种野生苏铁多样性变异研究 [ J] .黔西南民
族师专学报 , 1997, 17(4):65-66.
[ 6] 杨成华 , 张延忠 , 方小平 , 等 .贵州苏铁的研究 [ J] .贵
州林业科技 , 1996, 24(4):31-33.
[ 7] 任晓冬 , 黄明杰 , 麦林达·K·赫洛尔德 .梵净山自然保
护区参与式农村评估(PRA)调查 [ J] .贵州师范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0(1):25-28.
·97·第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