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肇庆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特征的研究



全 文 :基金项目 肇庆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0635)。
作者简介 徐锦海(1962-),男,广东德庆人,实验师,从事园林植物和
植物生态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鸣 谢 该文承华南植物研究所黄忠良教授的悉心指导,肇庆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04园林的翁泽歆、徐根明、戴伟军及汤爱仪
等学生协助野外调查,特此感谢!
收稿日期 2008!04!14
黑桫椤(Gymnosphaerapodophyla)是国家二级重点保
护野生植物[1-2],人们对桫椤(Alsophylaspinulosa)关注似乎
较多,有关对桫椤群落的生态学研究以及对物种多样性保
护的作用,先后已有报道[3-4],但对于黑桫椤群落的研究尚未
见报道。近年在肇庆九龙湖(毗邻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的水源涵养林,发现了大面积的天然黑桫椤群落,研究该群
落的现状和结构特征,对于保护这一珍贵物种资源有着重
要的意义。因此,笔者从黑桫椤群落的植物区系、种类组成、
生活型和群落结构等方面对该群落进行了研究。
1 研究地自然环境概况[5]
研究地点位于肇庆九龙湖水源涵养林内,112°32′32″~
112°34′33″E,23°12′37″~23°14′45″N,地貌属于低山丘陵类
型,最高峰菠萝坑顶海拔 543.4m。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
气候,夏季多雨,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 28.0℃,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12.6℃,最高温度38.5℃,最低温度0℃;年平
均降水量 1878.3mm,4~8月为雨季,月平均降水量为 200
mm,11~2月为旱季,干湿季节明显;大部分年份无霜冻。其
地带性土壤为泥盆纪的厚硬砂岩和砂页岩为母质风化而成
的酸性赤红壤。
2 研究方法
野外调查采取样方方法,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具
有代表性的2条沟作为调查样地,共设置128个样方,每个
样方 25m2。调查记录乔木层树种(树高>5m,DBH>10cm)
的植物名称、胸围、高度、冠幅,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的名
称、株数(株丛)、高度、盖度等。同时测定坡度、坡向、海拔、
土壤深度和土壤湿度等环境因子。
3 结果与分析
3.1 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的区系分析
3.1.1 群落植物种类组成。根据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
群落样地调查资料统计,黑桫椤群落有维管植物143种,隶
属于 72科 111属,占鼎湖山维管植物科属种的 30%、
10.62%、6.14%;其中蕨类植物17种,隶属于15科15属,占
鼎湖山蕨类植物科属种的38.46%、19.23%、11.27%;裸子植
物 1科 1属 1种,占鼎湖山裸子植物科属种的 12.50%、
7.14%、4.35%;被子植物 56科 95属 125种,占鼎湖山被子
植物科属种的29.01%、9.97%、5.79%[5]。
3.1.2 植物区系特征。根据吴征镒、臧得奎、秦仁昌和陆树
刚等关于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分类方法[6-9],并参照《中国植物
志第一卷》[10],统计研究群落植物的分布区类型,结果见
表1。
从科级统计来看,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内世
界分布的有14科;热带分布(第2~7类)的有54个科,占总
科数的 93.11%,以泛热带分布科为主,有 48科,占总科数
的 82.76%,如樟科(Lauraceae)、桑科(Moraceae)、紫金牛科
(Myrsinaceae)、茜草科(Rubiaceae)等;温带分布(第 8~14
类)有 4个科,占总科数的 6.89%,分别是北温带分布科和
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科,各占 2科。从属级统计来看,除
世界分布的 4属外,第 2~7类热带性属 96个,占总属数的
89.72%,其中第 2类泛热带性属为主,有 41属,如榕属
(Ficus)、冬青属(Ilex)、菝葜属(Smilax)等;其次是旧世界热
带分布属和热带亚洲分布属,分别有16属和13属,如血桐
属(Macaranga)、5月茶属(Antidesma)、破布叶属(Microcos)
等;第8~14类分布区类型为温带性成分,只有8属,占总属
数的7.47%,其中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有 3属,如黧蒴属
(Castanopsis);温带亚洲分布属2个;我国特有属1个,即大
血藤属(Sargentodoxa),占总属数的0.93%。在该群落的区系
组成中,热带性成分占绝对优势,这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植
物区系特征[11]是一致的,也与该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一
致的。
肇庆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特征的研究
徐锦海,许冬焱 (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肇庆 526061)
摘要 以肇庆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的代表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研究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的特征。结果表明:九
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有维管植物143种,隶属于72科111属,科、属的分布型以热带占绝对优势,反映了该群落以热带为主
的南亚热带区系特点;该黑桫椤群落的形态特征主要由草质、全缘、单叶、微型叶为主的高位芽植物所组成,群落层次分明,可分为乔
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层间植物。
关键词 黑桫椤;群落特征;水源涵养林;肇庆
中图分类号 S72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17-07434-03
ResearchontheCharactersofWater!conservationForestGymnosphaerapodophylaCommunityinJiulongLakeAreaofZhaoqing
XUJin!haietal(SchoolofLifeScience,Zhaoqing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526061)
AbstractOnthebasisofthesurveyingdataofwater!conservationforestGymnosphaerapodophylacommunityinrepresentativeplotsinJiulong
LakeareaofZhaoqing,itscharacterswerestudi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rewere143speciesofvascularplantsinthecommunity,which
belongedto72familiesand111genera.Thetropichadabsolutedominanceonthedistributiontypesoffamiliesandgenera,reflectingits
characteristicsofsouthsub!tropicflorawiththetropicasthemain.ThemorphologicalcharactersoftheG.podophylacommunitymainlyinsisted
ofherbaceousphanerophyteswithsimpleleafandnanophylwithentiremarginasmajorleaftype.Ithadobvioushierarchyinpopulationconsisted
oftreelayer,shrublayer,herblayerandinterlayerplants.
Keywords Gymnosphaerapodophyla;Charactersofcommunity;Waterconservationforest;Zhaoqing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8,36(17):7434-7436 责任编辑 庆 瑢 责任校对 况玲玲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08.17.128
分布区类型
Arealtypes
科数
FamilyNo.
占总科数比例
Percentage∥%
属数
GeneraNo.
占总属数比例
Percentage∥%
1世界分布Cosmopolitan 14 - 4 -
2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Pantropic 48 82.76 41 38.32
3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Tropic.AsiaTropic.Amer.disjuncted 2 3.45 9 8.41
4旧世界热带分布OldWorldTropics 3 5.17 16 14.95
4!1热带亚洲、非洲和大洋洲间断分布Trop.Asia,Afica&C.toAustr.disjuncted 2 1.87
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及其变型TropicalAsiato&TropicOcean 9 8.41
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及其变型TropicAsiatoTropicAfrica 1 1.72 6 5.61
7热带亚洲分布TropicalAsia 13 12.15
7!4越南至华南VietnamtoS. 2 1.87
8北温带及其变型NorthTemperate 2 3.45
9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及其变型E.Asia&N.Amer.disjuncted 2 3.45 3 2.81
10旧世界温带及其变型OldWorldTemperate 2 1.87
11温带亚洲分布Temp.Asia 2 1.87
14东亚分布及其变型E.Asia 1 0.93
15中国特有分布EndemictoChina 1 0.93
合计Total 72 100 111 100
注:百分率统计不包括世界分布。
Note:Percentagestatisticsdidnotincludethedataofworlddistribution.
表1 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维管植物科、属分布区类型
Table1 TheFamilyandGeneradistributiontypesofseedplantsintheGymnosphaerapodophylacommunityatJiulongLakewater!conservationForest
注:叶级中Ma为大型叶,Me为中型叶,Mi为小型叶,Na为微型叶;叶型中Si为单型,Co为复型;叶质中1为革质,2为草质;叶缘中+为全缘,-为
非全缘。
Note:Ma,Me,MiandNameanmegaphyl,mesophy,microphylandleptophyl,respectively;SiandCostandforsingleleafandcompoundleaf;1and2
meanleatheryleaftextureandherbaceousleaftexture;+and-standforentiremarginleafandnonentiremarginleaf.
生活型
Life!form
pH
V CH H G
Meph Miph Nph
种数SpeciesNo.∥种 1 19 62 30 21 8 2
百分比Percentage∥% 0.69 13.28 43.38 20.98 14.69 5.59 1.39
表2 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生活型统计
Table2 StatisticsoflifeformsofGymnosphaerapodophylacommunityatJiulongLakewater!conservationForest
3.2 形态特征
3.2.1 生活型组成。植物的生活型是植物对综合生境条件
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群落的外貌主
要是由生活型组成所决定的[12]。根据 Raunkiaer系统分类[13]
来划分样地调查中出现的143种维管植物的生活型,见表2。
由表2可知,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中高位芽
植物的种类数量最多,共 82种,占总数的 57.34%,其中矮
高位芽植物最多,占总数的 43.38%,小高位芽植物次之,缺
乏大高位芽植物和巨高位芽植物。地面芽、地上芽和地下芽
植物相对较少,1年生植物缺乏。还有藤本植物 30种,占总
种数的20.98%。说明该群落乔木植物比较稀疏,降水充沛,
土壤和空气的湿度较大,温度适宜,蕨类植物和藤本植物生
叶的性质
Characterofleaf
叶级Leafsize 叶型leaftype 叶质Leafquality 叶缘Leafmargin
Me Mi Na Si Co 1 2 - +
种数Speciesnumber∥种 2 12 129 110 33 18 125 105 38
百分比Percentage∥% 1.39 8.39 90.22 76.92 20.08 12.58 87.42 73.42 26.58
表3 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叶的性质统计
Table3 CharacteristicsofleavesintheGymnosphaerapodophylacommunityatJiulongLakewater!conservationForest
注:叶级中Ma为大型叶,Me为中型叶,Mi为小型叶,Na为微型叶;叶型中Si为单型,Co为复型;叶质中1为革质,2为草质;叶缘中+为全缘,-为
非全缘。
Note:Ma,Me,MiandNameanmegaphyl,mesophy,microphylandleptophyl,respectively;SiandCostandforsingleleafandcompoundleaf;1and2
meanleatheryleaftextureandherbaceousleaftexture;+and-standforentiremarginleafandnonentiremarginleaf.
长较好,在群落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3.2.2 叶的性质。叶的性质是构成群落外貌的一个显著标
志,既反映群落生态,也反映群落的历史[14]。从叶级、叶型、
叶质和叶缘4个方面对叶的性质进行分析[15](表 3)。由表 3
可知,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以微型叶为主,占总种
数的90.22%,小型叶次之,叶型上以单叶最多,占总种数的
76.92%,而复叶很少;全缘叶多于非全缘叶;叶质以草质为
主,占总种数的 87.42%,这说明群落中蕨类植物和藤本植
物占优势,这与生活型的分析是一致的。综上所述,该群落
外貌特征主要是由草质、全缘、单叶、微型叶为主的高位芽
植物所决定。
3.2.3 群落的垂直结构。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成
层现象明显,可以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
乔木层的高度在 8~10m,主要由广东润楠(Machiluskwang-
tungensis)、粉单竹(Lingnaniachungi)、鼎湖血桐(Macaranga
sampsoni)和山杜英(Elaeocarpussylvestris)等组成,这些树
木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
乔木层的优势种。灌木层高不及 4m,常见种类有黑桫椤
(Cyatheaslatibrosa)、野锦香(柏拉木)(Blastuscochinchinen-
sis)、菝葜(Smilaxchina)、木姜子(Litseacubeba)、草珊瑚
(Sarcandraglabra)等,其中黑桫椤、野锦香为灌木层的优
势种。
草本层植物种类较多,高约 0.3~0.6m,其优势种是新
月蕨(Abacopterisaspera)、火炭母(Polygonumchinense)、白
花悬钩子(Rubasleucanthus)和楼梯草(Elatostemahen-
ryanum)等植物。
徐锦海等 肇庆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特征的研究36卷17期 7435
!!!!!!!!!!!!!!!!!!!!!!!!!!!!!!!!!!!!!!!!!!!!!!!
注:初始SRB含量为9.5×105个/ml,异养菌含量为1.7×107个/ml。
Note:InitialSRBcontentis9.5×105/ml,andheterotrophicbacteria
contentis1.7×107/ml.
浓度
Concentration
mg/L
余菌量Bactericidal
amount∥个/ml
杀菌率Bactericidalrate∥%
SRB TGB SRB TGB
10 25 4.7×103 99.99 99.97
20 4.5 89 99.99 99.99
50 0 0 100 100
100 0 0 100 100
表3 复配杀菌剂对硫酸盐还原菌和异养菌的杀灭效果
Table3 GermicidalresultofcompoundfungicideagainstSRB
andheterotrophicbacteria
在 10mg/L时可将细菌含量控制在油田回注水标准之内,
在50mg/L时将硫酸盐还原菌和异养菌彻底杀灭。
3 讨论
(1)为了防止常用季铵盐产生抗药性,可以与其他阳
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型杀菌剂复配,如将
1227或1632与D821、D1021、醛类和异噻唑啉酮等复配。
(2)将优氯净、NaClO、H2O2等非氧化型杀菌剂和氧化
型杀菌剂复配,同样可使杀菌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考虑到
药效的持久性问题,可加入适当稳定剂。
参考文献
[1]聂臻,李秀伦.SJ!10新型油田注水用杀菌剂的研究[J].石油与天然
气化工,2000,29(2):84-85.
[2]张世君,周根先.油田水处理与检测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
社,2003:44-46.
[3]LEE W,CHARACKLIS G.Corosion ofmild underAnaerobic
Biofilm[J].Corosion,1993,49(3):187-199.
[4]俞毓馨,吴国庆,孟宪庭,等.环境工程微生物检验手册[M].北京:中
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138-142.
[5]马放,任南琪,杨基先.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实验[M].哈尔滨:哈尔滨
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20-21.
[6]陆柱,蔡兰坤,陈中兴,等.水处理药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430-431.
[7]段明峰,梅平,孙勇,等.新型缓蚀杀菌剂双季铵盐在油田中的应用
[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5,22(2):11-14.
[8]李从斌,肖兴成,张健.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复合溴基杀菌剂的研制及
应用[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2,33(6):16-18.
(上接第7426页)
此外,在群落中还有不少的层间植物,且多为木质藤
本,如广州槌果藤(Cappariscantoniensis)、假老虎勒(Cae-
salpinianuga)、章叶茉莉(Jasminumpentaneurum)和扁担藤
(Tetrastigmaplanicaule)等攀援缠绕在灌木和草本之间。
该群落正处于以黑桫椤为建群种的发育盛期,群落内
各年龄组的黑桫椤基本整齐,其天然更新状态较好。
4 讨论
(1)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有维管植物 143种,
隶属于72科111属,科、属的分布型以热带占绝对优势,这
反映了亚热带植被的地理分布特点。在143种维管植物中,
矮高位芽和藤本植物较多,这反映了群落植被的生活型与
阴湿生境相适应。从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来看,灌木
层和草本层的植物种类相当丰富,且有比较多的木质藤本
植物;植被性质应是主要由草质、全缘、单叶、微型叶为主的
高位芽的常绿阔叶林,其生活型谱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类型。
(2)黑桫椤是古森林的遗迹,由于其生境比较特殊,应
当对这一珍贵物种资源进行保护,首要的任务是加强管理,
保护好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减轻人为对它的干扰和影响,实
行就地保护。其次是进行其生活史对策的科学研究,采取组
织培养等科学手段,扩大繁殖栽培,以维持该群落黑桫椤种
群的生存和繁衍。
参考文献
[1]傅立国,金鉴明.中国植物红皮书(第 1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2.
[2]傅立国.中国珍稀濒危植物[M].上海: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3]宋萍,洪伟.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J].应用生态学
报,2005,16(3):413-418.
[4]何跃军,刘济民.桫椤种群的种内种间竞争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4,26(5):589-593.
[5]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鼎湖山树木园.鼎湖山植物手册[M].肇庆新
华印刷,1978.
[6]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型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S
Ⅳ):1-139.
[7]臧得奎.中国蕨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8,18
(3):459-465.
[8]秦仁昌.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安排和历史来源[J].植物分类学
报,1978,16(3):1-19;16(4):16-37.
[9]陆树刚.中国蕨类植物区系概论[M]/李承森.植物科学进展(第六
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9-42.
[10]吴征镒,陈心启.中国植物志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8-95.
[11]李日红.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结构和特征[J].中山大学学
报论丛,2003,21(3):31-35.
[12]彭丽萍,潘毅琴.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结构特征研究[C]
∥钟章成.常绿阔叶林生态学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413-425.
[13]王伯荪.植物群落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14]钟章成.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10.
[15]COXGW.普通生态学实验手册[M].蒋有绪,译.北京:科学出版
社,1979:72-83,106-109.
安徽农业科学 2008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著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
[1]余敏.出版集团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179-193.
[2]昂温G,昂温P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3]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GB/T5795-1986中国标准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
[4]王夫之.宋论[M].刻本.金陵:曾氏,1845(清同治四年).
[5]赵耀东.新时代的工业工程师[M/OL].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1998[1998-09-26].htp:∥www.ie.nthu.edu.tw/info/ie.newie.htm(Big5).
[6]PIGGOTTM.ThecataloguerswaythroughAACR2:fromdocumentreceipttodocumentretrieval[M].London:TheLibraryAssociation,
1990.
[7]PEEBLESPZ,Jr.Probability,randomvariable,andrandomsignalprinciples[M].4thed.NewYork:McGrawHil,2001.
[8]YUFINSA.Geoecologyandcomputers:proceedingsofthe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dvancesofComputerMethodsin
GeotechnicalandGeoenvironmentalEngineering,Moscow,Russia,February1-4,2000[C].Roterdam:A.A.Balkema,2000.
GB/T7714-2005
7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