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0 引 言
在真核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中,蛋白质的可逆磷
酸化修饰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植物类囊体膜蛋
白发生磷酸化作用,参与了光合作用的调节[1]。最
近研究发现拟南芥类囊体结合的5种蛋白激酶参与
了 PSⅡ复合体的核心组分(D1,D2,CP43和
PsbH蛋白)和外周捕光蛋白(LHCⅡ)的磷酸化:
类囊体膜结合的激酶家族 (TAK1,TAK2和
TAK3) [2,3]和 2种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
(STN7,STN8)[4,5]。其中 STN7蛋白激酶参与了
LHCⅡ的磷酸化和状态转换过程[4],而STN8蛋白
激酶参与了 D1、D2、CP43和 PsbH蛋白的磷酸
化[5]。目前对这两个蛋白激酶的催化作用机制和空
间结构尚不清楚,为了解STN7和STN8蛋白激酶
的作用机制以及底物蛋白的不同,我们借助生物信
息学方法构建了拟南芥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
种系发生树,并对 STN7和 STN8进行了三维建
模,分析了两者序列和结构上的异同,并在结构预
测的基础上,设计出多肽抗体,免疫家兔,制备得
到特异性抗血清。构建的三维结构可用于阐明
STN7和STN8激酶作用底物蛋白的不同和探讨其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为突变体的设计奠定了基
础。得到的特异性抗血清可作为检测 STN7和
STN8蛋白的探针。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培养和序列来源
拟 南 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ecotype
Columbia)温室培养(22℃,10h/14h,昼 /夜,
光照强度为100μmol/m2s)。STN7和STN8激酶的
氨基酸序列来自于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htp:
/www.ncbi.nlm.nih.gov/), 其 收 录 号 分 别 为
NP_195812和 NP_564946。拟南芥其他蛋白激酶
序列来自于欧洲生物信息学中心数据库(htp:
/www.ebi.ac.uk)。以下序列分析中,参数选择若
非特殊说明,均采用缺省值。
1.2 疏水性、跨膜区和模体分析
我们用 Expasy网站的蛋白分析工具包
ProtScale程序(氨基酸分值选用参数 Hphob./
Kyte&Doolitle进行计算)来分析STN7和STN8
激酶的疏水区域,用于二级结构预测和功能域的划
分;用丹麦技术大学的TMHMM2.0程序分析跨膜
生物物理学报 第二十四卷 第二期 二八年四月
ACTABIOPHYSICASINICA Vol.24No.2 Apr.2008
收稿日期:2007-12-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124,39970068),教育
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20610094),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NCET-04-0861)和四川大学985的资助
通讯作者:杜林方,电话:(028)85412766,传真:(028)85415300,
E-mail:dulinfang@yahoo.com
拟南芥STN7和STN8蛋白激酶的结构预测和功能分析
胡 源 1, 杜林方 1,2, 蒋佳宏 1
(1.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64;
2.四川大学纳米生物医学技术与膜生物学研究所,成都 610041)
摘要: STN7和 STN8蛋白激酶分别参与了 LHCⅡ蛋白和 PSⅡ核心蛋白的磷酸化。作者用折叠识别的方法
建立了拟南芥蛋白激酶 STN7和 STN8核心结构域的三维结构,同时结合其他生物信息学方法对 STN7和 STN8
蛋白的结构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选择特异位点合成多肽,并制备抗体。结果表明 STN7和 STN8蛋白激酶活
性区域的电荷和形状互补性决定了两者作用底物蛋白的差异,蛋白印迹结果显示分别制备得到了 STN7特异抗体
和STN8特异抗体,证实结构预测的正确。
关键词:光系统Ⅱ;蛋白磷酸化;STN7;STN8;核心结构域
中图分类号:Q945
2008年生 物 物 理 学 报
区,用于跨膜区域定位;用Prosite程序进行模体
分析,用于功能结构域划分[6]。
1.3 二级结构预测、多重序列比对、系统发生树
构建
用哥伦比亚大学 Predictprotein程序 (htp:
/cubic.bioc.columbia.edu/predictprotein/) 对 STN7
和STN8激酶进行二级结构分析,用于三级结构预
测和结构域划分。利用 ClustalW 算法[7],在欧洲
生物信息学中心服务器上对STN7和STN8激酶和
拟南芥其他蛋白激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htp:
/www.ebi.ac.uk/clustalw/),结合 MEGA程序构建
系统发生树。
1.4 三维结构建模
由于 STN7和 STN8蛋白的一级序列在 PDB
数据库中未找到同源性大于30%的蛋白序列,因
此我们采用折叠识别的方法。在多重序列比对基础
上,结合跨膜区、二级结构和模体预测结果,然后
提交到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的蛋白质折叠识
别服务器 (www.sbg.bio.ic.ac.uk/servers/3dpssm)
上进行三维结构预测[8],结果用蛋白质三维图象软
件Rasmol2.7查看[9]。
1.5 抗体制备和检测
在结构预测的基础上,参照杜林方等人方法[10]
进行,选择STN7或STN8分子中特异的、且位于
类囊体膜外侧的、连接两个α-螺旋之间的一段亲
水肽段(另文发表),固相合成后与BSA偶连,免
疫家兔,得到的特异性抗血清用于蛋白印迹检测。
参照张立新等人方法[11]提取拟南芥类囊体膜。
采用13.75%含6mol/L尿素的分离胶(pH8.8)和
5%浓缩胶(pH6.8)电泳分离类囊体膜样品,每
泳道样品含5μg叶绿素。蛋白分开后用考马斯亮
兰 R-250染色,或电转移至 PVDF膜,用制备的
STN7和 STN8抗体免疫检测反应。显色试剂用
ECL发光系统(Amersham)。
2 结 果
2.1 疏水性和跨膜区分析
STN7和STN8激酶的亲疏水性结果如图1所
示。由图可见,两者疏水性氨基酸占主导,其中
STN8激酶在88~122和375~400区域均呈较强的
疏水性,尤其是88~108区域中分布着17个疏水
性氨基酸,容易形成一个跨膜区。STN8激酶中段
亲疏水性较为平均,容易形成较为复杂的结构,而
C端分布着较多的疏水性氨基酸,可能形成α-螺
旋。同样 STN7蛋白在 86~120、340~353、
363~373有较强的疏水性,其中在 95~112区域
中也分布着17个疏水性氨基酸。
跨膜分析结果显示(见图2),STN7和STN8
激酶均为跨膜蛋白,跨膜区域分别为95~112和
88~108区域,其中N端位于类囊体腔中,中间段
和C端位于基质间。
2.2 模体 (motif)和二级结构预测分析
通过 PROSITE数据库寻找 STN7和 STN8激
酶可能的模体:STN7激酶序列中共有 37个
motif,而STN8激酶序列中共有33个(见表1)。
表1结果显示,STN7和STN8激酶序列中都
具有一个位于中部的蛋白激酶功能域,其中含有一
个 ATP结 合 域 。 STN7的 活 性 区 域 是
IHRDVKPQNIF(275~287),STN8的活性区域
是IVHRDVKPANLVV(304~316),STN7的 279
Fig.1 HydrophilicityanalysisofSTN7(A)andSTN8(B)
proteinbyprogrammeProtScaleandHphob./Kyte&
Doolitlewasselectedforaminoacidscale
3
2
1
0
-1
-2
-3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Position
Sc
or
e
(A)
0 100 200 300 400 500
Position
3
2
1
0
-1
-2
-3
Sc
or
e
(B)
-4
100
第2期 拟南芥STN7和STN8蛋白激酶的结构预测和功能分析
位和STN8的308位的Asp是激活丝氨酸-苏氨酸
羟基的催化残基。另外,这两个蛋白激酶都具有蛋
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N-乙酰化位点等,不过在
STN8中缺少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位点。
Fig.2 ThepossibletransmembraneregionofSTN7(A)andSTN8(B)proteinwereanalyzedusingthe
programsTMHMM2.0. :Transmembrane; :Inside; :Outside
1.2
1.0
0.8
0.6
0.4
0.2
0
100 200 300 400 500
Numberofaminoacid
Pr
ob
ab
il
it
y
(A)
100 200 300 400 500
Numberofaminoacid
1.2
1.0
0.8
0.6
0.4
0.2
0
Pr
ob
ab
il
it
y
(B)
Table1 MotifsinSTN7andSTN8analysisemployingPrositeprogramme
Motif
PROTEINKINASEDOM 134~452 133~477
PROTEINKINASEATP 140~148 139~147
PROTEINKINASEST 275~287 304~316
MYRISTYL 8~13,58~63,62~67,84~89,91~96 102~107,106~111,145~150
107~112,188~193,223~228,269~274 191~196,222~227,480~485
AMIDATION 18~21,136~139,547~550 124~127
PKCPHOSPHOSITE 33~35,37~39,43~45,128~130,154~156,202~204 42~44,81~83,98~100,136~138
203~205,293~295,375~377,442~444,494~496 277~279,295~297,317~319
403~405,444~446,456~458,460~462
ASNGLYCOSYLATION 41~44,492~495 35~38,156~159
CK2PHOSPHOSITE 66~69,158~161,190~193, 53~56,77~80,158~161,216~219
474~477,494~197,537~540 261~264,344~347,433~436,438~441
CAMPPHOSPHOSITE 155~158,167~170
TYRPHOSPHOSITE 156~164 193~201,343~350
Site(aa)
STN7 STN8
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见图3,从图中可以看到它
们反映总的结构特征基本是一致的:蛋白 N端
90-104位点预测为α-螺旋,为跨膜区。核心结构
域比较保守,二级结构较为丰富,可能含有重要的
功能。核心结构域的N端含有5个β-折叠和1个
α-螺旋,中间是蛋白激酶的活性区域,保守的催
化中心Asp就位于该区域内。在N端和活性区域
间存在着几个小的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起连接
作用,相当于一个铰链。C端主要由较多的α-螺
旋组成。
101
2008年生 物 物 理 学 报
2.3 种系发生树构建
Hardie[12]将拟南芥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分
成12种较大的亚家族,我们选择了这12种亚家族
中的代表序列和STN7、STN8构建了种系发生树。
从种系发生树(图 4)可以看出,STN7和 STN8
在进化距离上与 WAK1激酶(属于 Receptor-like
kinases家族)较近,与 RLKs家族属于同一亚家
族,表明其可能与RLKs家族的结构与功能相似。
RLKs家族是受体类似激酶家族,单次跨膜,N端
具有疏水性信号肽位于胞外,C端催化结构域位于
胞内,受胞外因子的调节而激活。我们对STN7和
STN8的跨膜、模体预测和二级结构预测的结果也
表明了这一点。
2.4 核心结构域建模
在 STN7和 STN8蛋白激酶的折叠识别构建
中,我们用比对分值较高的折叠子作为预测模板:
STN7:dljnk,STN8:dlhcl(dljnk,dlhcl为 SCOP数
据库中蛋白折叠子ID),并结合二级结构和模体预
测结果,构建了STN7蛋白和STN8蛋白核心结构
域的三维结构 (见图5)。
从图中可以看出:STN7和STN8激酶核心结
构域采用的折叠方式大体相同。以 STN7激酶为
例:该结构域包括由一个铰链区连接的两个叶状结
构区。N端的叶状区含有5个β片层和一个α螺
旋(C螺旋),在活性状态下,C螺旋能形成一个
盐桥,与保守的Lys(167)残基连接,使得ATP
102
第2期 拟南芥STN7和STN8蛋白激酶的结构预测和功能分析
磷酸盐获得理想的定位。氢键在激酶结构和催化功
能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Lys(167)侧链可以与
ATP磷酸基团的氧形成氢键,参与ATP的结合定
位。STN7的定点突变实验中,将Lys(167)突变
成 Arg或 Gln,激酶功能丧失[4],这与我们预测
Lys(167)在ATP结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致
的。另外,N端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 β片层
(loop-β片层)形成的P环,为ATP结合区域,我
们在比对中发现拟南芥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结
构中,与ATP结合的区域是高度保守的,富含甘
氨酸残基,该区域是ATP的磷酸根锚定所必需的
结构。在STN7和STN8激酶中,该区域所含氨基
酸完全一样 (140Leu-Gly-Glu-Gly-Ser-Phe-Gly-
Val-Val148),其中 Gly-Glu-Gly-Ser-Phe-Gly区域
富含甘氨酸,容易形成一个loop,而且Gly和Ser
可以与ATP磷酸基团形成氢键,参与ATP的结合
定位。中间部分(275Ile-Ile-His-Arg-Asp-Val-Lys-
Pro-Gln-Asp-Ile-Ile-Phe287)是激酶的活性区域,
其中Asp(279)是催化残基。C端较大的叶状区
主要是由α螺旋组成,它包括一个含有4个α螺
旋的束状结构,另一个α螺旋和两个短的β片层。
在STN8激酶的活性部位周围还存在着一个Q环,
P环和Q环共同限制了底物蛋白进入活性区域的形
状和大小,而STN7激酶则缺少这个 Q环,因而
可以容纳较大的肽段。
Fig.5 Three-dimensionalstructureofcoredomainofSTN7(A)andSTN8(B)protein
Fig.4 Neighbor-joiningtreeofArabidopsisthalianaprotein
kinases.Sequencesoftheproteinkinaseswereretrieved
from EMBIdatabaseandtheirsubfamilywereshownin
parentheses. The sequences were aligned using the
ClustalW program,andtheresultingalignmentparameters
wereusedtocontructthephylogenetictreeusingMEGA
program. Bootstrap values were calculated for 500
replicatesandwereshownonbranches.BracnchLengths
reflecttheevolutionarydistancesindicatedbythescales
PK64(PVPK)
NPH1(NPH1)
PK19(S6)
AFC2(LAMMER)
PROKINB(SnRK2)
CKA2(CK2)
MPK1(MAPKs)
GSK3-iota(GSK3/shaggy)
PPK1(PPK1)
SIK1(MAPKKs)
MRK1(CTR1/Raf-like)
WAK1(RLKs)
STN7
STN8
AKIN11(SnRK1)
CPK4(CDPKs)
TOUSLED(TOUSLED)
ANP1(MAPKKKs)
MHK(CDKs)
CK11(CK1)
100
100
21
2350
19
27
81
18
42
32
100
99
66
34
38
40
0.2
GLU122
ASP279
MET468
ATP-binding
loop
Chelix
Ploop
Catalyticcenter
(A) ARG130
Chelix
Ploop
Qloop
CatalyticcenterASP308
PHE493
Antibodydesignarea
(B)
Antibodydesignarea
103
2008年生 物 物 理 学 报
Fig.6 (A)SDS-PAGEofthylakoidmembraneproteinsof
Arabidopsis thaliana with Coomassie Blue (Coom);
(B) Westernblotwithpolyantibodyserum ofSTN7or
STN8
116
66.2
45
35
25
18.4
14.4
kD
Coom
(A) (B)
!STN7 STN8
Marker 1
2.5 抗体制备和检测
STN7和STN8激酶都是膜蛋白,难以纯化制
备抗体,我们在结构预测的基础上,选择了位于类
囊体膜外侧,连接两个螺旋之间的亲水肽段(图
5),合成后免疫家兔,得到的抗体用于 Western
Bloting检测。所得结果如图 6所示,分别在
64kD(STN7)和55kD(STN8)有明显的免疫亲
和反应,表明制备的抗体能专一地识别拟南芥
STN7和STN8激酶。
3 讨 论
植物蛋白激酶在植物抗性作用、激素调节及光
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植物中蛋
白激酶是一个很大的家族,根据其底物蛋白被磷酸
化的氨基酸种类,可将其分成 3类:1)丝氨酸 /
苏氨酸蛋白激酶,2)酪氨酸蛋白激酶,3)组氨酸
蛋白激酶。自1989年报道第一条植物蛋白激酶序
列后,至今仅在拟南芥中就发现有638条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序列,数目急剧增长。最近研究发
现的拟南芥类囊体两种蛋白激酶STN7和STN8均
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对底物蛋白的磷酸
化主要发生在苏氨酸残基上。在构建种系发生树
时,我们选择了拟南芥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
12种较大的亚家族中有代表性的激酶,这样不仅
可以分析在同一个种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
序列相似性,而且可以避免数据库中收录的一些重
复和相似序列。
研究表明,STN7(与 ChlamydomonasSTT7
蛋白激酶具有同源性)和 STN8,分别参与了
LHCⅡ蛋白和PSⅡ核心蛋白的磷酸化。由于PSⅠ
和PSⅡ吸收的光能往往不均衡,状态转换(state
transitions)可以在短期内调节光能在PSⅠ和PSⅡ
之间的不平衡。LHCⅡ蛋白通过磷酸化与去磷酸化
来完成状态转换过程,实现激发能在PSⅠ和PSⅡ
之间的分配,这一过程不仅需要质醌还原、LHCⅡ
蛋白激酶与Cytb6f复合体的结合,还需要叶绿体
中含硫化合物的氧化还原作用。Rintamki[13]发现在
强光条件下,硫氧还蛋白通过还原LHCⅡ蛋白激
酶的二硫键使其失活而参与了该过程。在本文分析
中,我们发现 STN7蛋白为单次跨膜蛋白,其 N
端位于类囊体腔中,而激酶结构域位于基质中,这
与LHCⅡ磷酸化作用发生在基质一端是一致的[1]。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STN7激酶第 44位的 Cys残
基和第65的Cys残基容易形成一对二硫键。尽管
文献报道TAK激酶也参与了状态转移过程[2,3],但
是我们对TAK激酶的分析结果表明,TAK激酶不
能形成二硫键,因此我们认为STN7激酶分子中的
这对二硫键可能是硫氧还蛋白作用的靶位点。
我们将STN7和STN8激酶与拟南芥现有的丝
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进行序列比对,发现这两个
激酶核心序列高度保守,构建的核心结构域具有典
型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结构域(图5):β片
层组成的N端和α螺旋组成较大的C端通过一个
铰链区连接起来。这种催化核心结构域有3方面功
能:1)ATP的结合和定向;2)底物蛋白的结合
和定向;3)催化ATP的γ-磷酸基团转移到受体
苏氨酸的羟基上。值得注意的是在底物结合区域这
两个激酶存在着差别。底物结合位点位于这两个激
酶C端的叶状结构中,形成的这样一个底物结合
袋与肽链底物之间存在着形状和电荷互补性作用。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STN8激酶活性中心周
围存在的P环和Q环,它们限制了底物蛋白的大
小,因此 STN8激酶只能催化 D1、D2、CP43和
PsbH等PSⅡ核心蛋白分子中N端的Ser/Thr残基
磷酸化,而STN7激酶活性中心缺少Q环,只有P
环,底物结合袋口较大,可以容纳较大的肽段进入
活性中心,因此STN7不仅可以使底物蛋白 N端
的一个Ser/Thr磷酸化,而且还可能参与LHCⅡ其
104
第2期 拟南芥STN7和STN8蛋白激酶的结构预测和功能分析
他位点的Ser/Thr残基的磷酸化,因为LHCⅡ分子
中存在多个的磷酸化位点[14]。此外,序列比对结果
显示,STN8激酶活性中心周围分布着4个碱性氨
基酸残基,而在STN7激酶对应位点上为酸性氨基
酸残基(图3中用数字表示),两者存在明显的差
异。根据Julia等[5]搜索的拟南芥7个编码LHCⅡ
蛋白的基因,表达蛋白的 N端存在 RKTVAKPK
或RRTVK序列,磷酸化位点中的Thr残基被Lys
和Arg等碱性氨基酸残基所包围。因此,电荷互
补性也决定了STN7和STN8激酶催化底物蛋白的
不同。
在结构预测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出多肽抗体,
并通过蛋白印迹得到鉴定。一方面说明结构预测的
准确性,另一方面得到的抗体可用于研究外界环境
变化对拟南芥STN7和STN8激酶在表达水平上的
影响,进一步探讨STN7和STN8激酶在膜蛋白磷
酸化中的调控机制。
本文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STN7和STN8
蛋白激酶序列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折叠识别的方法
建立两者核心结构域的三维结构,从结构上说明了
STN7和STN8激酶的异同,解释了两者作用蛋白
底物的不同,以利于设计突变体。
参考文献:
[1] AlenJF.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in regulation of
photosynthesis.BiochimBiophysActa,1992,1098(3):275~335
[2] SnydersS,KohornBD.TAKs,thylakoidmembraneprotein
kinaseassociatedwithenergytransduction.JBiolChem,
1999,274(14):9137~9140
[3] SnydersS,KohornBD.Disruptionofthylakoid-associated
kinase 1 leads to alteration of light harvesting in
Arabidopsis.JBiolChem,2001,276(34):32169~32176
[4] BelafioreS,BarnecheF,PeltierG,RochaixJD.State
transitionsandlightadaptationrequirechloroplastthylakoid
proteinkinaseSTN7.Nature,2005,433(7028):892~895
[5] VainonenJP,HanssonM,VenerAV.STN8proteinkinasein
Arabidopsis thaliana is specific in phosphorylation of
photosystem Ⅱ coreproteins. JBiolChem,2005,280(39):
33679~33686
[6] GatikerA,GasteigerE,BairochA.ScanProsite:areference
implementationofaPROSITEscanningtool.ApplBioinform,
2002,1(2):107~108
[7] HigginsDG,ThompsonJD,GibsonTJ.UsingCLUSTALfor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s. Meth Enzymol, 1996,266:
383~402
[8] KeleyLA, MacCalum RM, SternbergMJE. Enhanced
genomeannotationusingstructuralprofilesintheprogram
3D-PSSM.JMolBiol,2000,299(2):499~520
[9] SayleR,Milner-WhiteEJ.Rasmol:biomoleculargraphicsfor
al.TrendsBiochemSci,1995,20(9):374
[10] 李晓鹏,杜林方,梁厚果,吴宛荪.PSⅡ反应中心D1蛋白的
小肽抗体的制备和鉴定.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7,
24(3):283~285
[11]ChenH,Zhang,DY,GuoJK,WuH,JinMF,LuCM,
ZhangLX.A Psb27homologueinArabidopsisthalianais
requiredforeficientrepairofphotodamagedphotosystem
Ⅱ.PlantMolBiol,2006,61(4~5):567~575
[12]HardieDG. Plant protein serine/threonine kinases:
classificationandfunctions.AnnuRevPlantPhysiolPlant
MolBiol,1999,50:97~131
[13] RintamakiE, MartinsuoP, PursiheimoS, AroEM.
Cooperative regulation of light-harvesting complex Ⅱ
phosphorylation viaplastoquinoland feredoxin-thioredoxin
system inchloroplast. ProcNatlAcad SciUSA, 2000,
97(21):11644~11649
[14]HartwigHD,AlenJF,PaulsenH,RaceHL.Truncated
recombinant light harvesting-complex Ⅱ protein are
substratesforaproteinassociatedwithphotosystem Ⅱ core
complexes.FEBSLeters,1998,435(1):101~104
105
2008年生 物 物 理 学 报
TheworkissupportedbyTheNationalNaturalSciencesFoundationofChina(30270124,39970068),TheDoctoralFoundationofMinistry
ofEducationofChina(20020610094),Program forNewCenturyExcelentTalentsinUniversity(NCET-04-0861)andSichuanUniversity
ResearchGrant985
Received:Dec10,2007
Correspondingauthor:DULin-fang,Tel:+86(28)85415008,Fax:+86(28)85415300,E-mail:dulinfang@yahoo.com
STRUCTUREPREDICTIONANDFUNCTIONANALYSISOF
STN7ANDSTN8PROTEINKINASEFROM Arabidopsisthaliana
HUYuan1,DULin-fang1,2,JIANGJia-hong1
(1.KeyLaboratoryofBio-resourcesandEco-environment(MinistryofEducation),
ColegeofLifeScience,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64,China;
2.InstituteforNanobiomedicalTechnologyandMembraneBiology,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61,China)
Abstract:ItisknownthattwoproteinkinaseSTN7andSTN8arerequiredforphotosystem Ⅱ
phosphorylationinArabidopsisthaliana.However,themainsubstratesofSTN7andSTN8arediferent:
LHCⅡ phosphorylationismainlydependentonSTN7,whereasphosphorylationofPSⅡ coreproteins
dependsonSTN8.HeretheauthorspredictedthethreedimensionalstructureofcoredomainofSTN7
andSTN8byusingfoldrecognitionmethod.Combiningwithotherbioinformaticsmethods,theauthors
comparedtheirstructureandactionmechanism.Electricchargeandstructurediferencearoundthe
catalyticsitemaydeterminesubstratespecificityofthesetwokinases.Twoanti-peptideantibodywere
designedandpreparedbasedonthecombineddatafrom proteinanalyses.Westernblotanalysiswith
thylakoid membranesofArabidopsisthalianashowed thepolyclonalantibodiesagainsteach ofthe
peptideswereabletoactwiththeparentprotein,respectively.Therefor,thisantibodycanbeusedasa
probetodetectSTN7orSTN8.
KeyWord:PSⅡ;Phosphorylation;STN7;STN8;Coredomain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