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olypore species diversity, floral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Changbai Mountains, Northeast China.

长白山多孔菌物种多样性、区系组成及分布特征



全 文 :长白山多孔菌物种多样性、区系组成及分布特征*
魏玉莲**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阳 110164)
摘摇 要摇 多孔菌是木材腐朽真菌的一个重要类群,通过将木材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
素分解成为可被自身和其他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从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经
过十几年的考察和采集,发现长白山地区多孔菌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Shannon 多样性指数达
到 5郾 06,共有 246 种,占中国多孔菌总数的 40郾 7% ,分别隶属于担子菌门 6 个目 11 个科 80 个
属,其中优势科为多孔菌科.物种区系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成分和世界广布成分为主,其他几种
区系成分也有分布,具有明显的北温带成分区系特征.松属是长白山地区多孔菌最重要的寄
主树木,该地区 41郾 5%的多孔菌生长在松属上.该地区多孔菌主要营腐生生活,其数量与生长
基质腐烂程度的相关系数达到了 0郾 89,呈显著相关,对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
重要作用.长白山多孔菌物种保护程度比较高,其中稀有种和濒危种的数量均相对较多,濒危
种 18 种,占到全国濒危种数量的 37郾 5% . 多孔菌除了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生态功能
外,很多种类本身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保护好该生物类群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开发和利用
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
关键词摇 长白山摇 多孔菌摇 物种多样性摇 区系组成摇 分布特征
文章编号摇 1001-9332(2011)10-2711-07摇 中图分类号摇 Q938摇 文献标识码摇 A
Polypore species diversity, floral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Changbai
Mountains, Northeast China. WEI Yu鄄lia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and Soil Ecology,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164, China) . 鄄Chin. J. Ap鄄
pl. Ecol. ,2011,22(10): 2711-2717.
Abstract: Polypore is an important group of wood鄄rotting fungi, which can decompose wood cellu鄄
lose, semi鄄cellulose, and lignin into nutrients to be utilized by itself and other organisms, and ac鄄
cordingly, can promote the material cycling in forest ecosystem. Based on more than 10 years inves鄄
tigation and collec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polypore in Changbai Mountains was rich in species di鄄
versity, with the Shannon diversity index being 5. 06. In the Mountains, a total of 246 polypore
species were recorded, occupying 40. 7% of the total in China. The polypore species recorded be鄄
longed to 80 genera, 11 families, and 6 orders, among which, Polyporaceae was the dominant fami鄄
ly. The most important bio鄄geographical elements of the polypore in Changbai Mountains were north
temperate element and cosmopolitan element, other elements also included, showing a distinct north
temperate character in floral composition. Pinus was the main host of polypore, supporting 41. 5%
of the polypore in Changbai Mountains. Most of the polypore was saprophytic, and its quantity ha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decaying degree of substrates, implying its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terial cycling in forest ecosystem in Changbai Mountains. There were 18 threatened polypore spe鄄
cies in the Mountains, accounting for 37. 5% of total in China. Besides their important ecological
functions, many of the polypore also had higher economic value. On the premise of complete pro鄄
tection on them, these fungal resources should be exploited reasonably.
Key words: Changbai Mountains; polypore; species diversity; floral composition; distributing
character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524)资助.
**通讯作者. E鄄mail: weiyulianer@ sina. com
2011鄄02鄄18 收稿,2011鄄07鄄12 接受.
应 用 生 态 学 报摇 2011 年 10 月摇 第 22 卷摇 第 10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Oct. 2011,22(10): 2711-2717
摇 摇 木材腐朽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
的降解作用,它们通过产生各种生物水解酶,将木材
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成可被自身和
其他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从而完成森林生态系统
中的物质循环[1] .多孔菌是木材腐朽真菌中的重要
类群,主要指广义非褶菌目中具有孔状子实层体的
种类,包括担子菌门的多孔菌目、锈革孔菌目、褐褶
菌目、糙孢孔目、革菌目、糙孢革菌目和红菇目的孔
状子实体种类. 目前,中国已报道的多孔菌种类有
604 种[2] .
长白山地区具有极为丰富的植被类型,造就了
该地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具有很大的资源优势和
重要的经济与科研价值,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天
然物种基因库[3] .关于长白山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已
有很多报道[4-5];但综观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植物
类群的研究,有关多孔菌物种多样性的报道相对很
少,现有的关于长白山多孔菌的报道主要侧重于多
孔菌系统分类的研究[6-7],尚未有对该地区多孔菌
种群结构的报道,更缺乏对该地区多孔菌的分布状
况和生态功能的系统研究.作者从 20 世纪 90 年代
开始对长白山地区的多孔菌资源进行系统研究,本
文根据在野外调查过程中对长白山地区不同海拔、
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寄主树木种类和状态上的多孔
菌记录,结合室内鉴定和数据处理,对长白山多孔菌
的物种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种群结构及其资源利
用进行了系统分析.
1摇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郾 1摇 研究地区概况
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吉林省东南部的中朝
交界处(41毅23忆—42毅36忆 N,126毅55忆—129毅 E),是东
北地区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
也是我国乃至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为完整的地
区之一,具有亚洲东部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由
于山体高,气候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较大,形成了自下
而上明显的环境梯度,造就了长白山类型多样的自
然植被.在长白山北坡,自山脚到山顶,随着海拔上
升,依次出现了阔叶红松林带、暗针叶林带、岳桦林
带和高山冻原等不同的植被类型,是欧亚大陆从中
温带、寒带主要植被类型的缩影[8] .
不同林带树木的组成和结构完全不同,阔叶红
松林分布于海拔 1100 m以下,主要树种有红松(Pi鄄
nus koraiensis)、紫椴(Tilia amurensis)、蒙古栎(Quer鄄
cus mongolic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色木
槭(Acer mono)、青楷槭(Acer tegmentosum)、假色槭
(Acer pseudo鄄siebodianum)和怀槐(Maackia amuren鄄
sis)等.暗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 1100 ~ 1820 m,主
要树种有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红皮云杉 ( Picea koraiensis)、落叶松
(Larix olgensis)和长白松(Pinus sylvestriformis)等.亚
高山岳桦林在长白山北坡分布于海拔 1700 ~
2000 m,以岳桦(Betula ermanii)为主[8] .
1郾 2摇 材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材料来源于作者在长白山地区的多次
考察并采集,野外调查时详细记录调查时间、地点、
森林类型、树种组成等,生长树种种类及其状态(活
树、枯立木、I 级倒木、II 级倒木、腐烂木),由于多数
寄主为倒木,很难判断其确切树种,因此多孔菌生长
树木记录到属,腐朽类型(白腐或褐腐)发生频度参
照戴玉成等[9-11]和崔宝凯等[12] .物种数为调查期间
对种类的记录,多孔菌的鉴定参照崔宝凯等[13]的方
法.区系组成根据长白山多孔菌标本的鉴定结果进
行科、属、种的统计分析,比较科、属的大小;物种区
系地理成分参照文献[14-19]的方法进行确定;生
态习性和种群结构的划分根据作者的实地考察并结
合相关资料进行.
多样性分析采用 Shannon 多样性指数、Simpson
多样性指数和 Pielou均匀度指数.
1) Shannon多样性指数
Dsw = - 移
S
i = 1
pi lnpi
式中:pi为第 i个种的个体数占所有物种个体总数的
比例;S为群落中物种总数.
2) Simpson多样性指数
Dsp = N(N - 1) /移
S
i-1
ni(ni - 1)
式中:ni为第 i个种的个体数;N 为所有物种个体总
数;S为群落中物种总数.
3)Pielou均匀度指数
E=H / Hmax
式中:H 为实际观察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max为最大
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max = lnS(S 为群落中的总物种
数).
2摇 结果与分析
2郾 1摇 长白山多孔菌物种多样性
依据多孔菌大多数种类为一年生的生物学习
性,结合野外考察对多孔菌个体数的记录,我们统计
2172 应摇 用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2 卷
了长白山多孔菌平均每年出现的个体数并进行多样
性分析.从表 1 可以看出,长白山地区多孔菌物种丰
富度非常高,Shannon 多样性指数达到 5郾 06,Simp鄄
son指数高达 0郾 99,且个体分布相对比较均匀,目前
已报道的共有 246 种,占东北地区已报道多孔菌数
量的 82% [20],占中国已报道多孔菌种类数的
40郾 7% [2],分别隶属于担子菌门 6 个目 11 个科 80
个属.
2郾 2摇 长白山多孔菌优势科属
优势科是指种类众多并且在该地区的多孔菌群
落中起建群作用的科,其数量和种类对多孔菌区系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势属是指在该地区多孔菌
中所含种类多、分布范围广的属.长白山地区多孔菌
的优势组成见表 2.
长白山地区多孔菌类的优势科为多孔菌科,共
表 1摇 长白山多孔菌的多样性指数
Table 1摇 Diversity index of polypores in Changbai Mountains
物种数
Species
Shannon指数
Shannon
index
Simpson指数
Simpson
index
Pielou均匀度指数
Pielou evenness
index
246 5郾 06 0郾 99 0郾 92
表 2摇 长白山多孔菌的区系组成
Table 2摇 Flora of polypores in Changbai Mountains

Order

Family
属 数
No. of
genera
种 数
No. of
species
木耳目
Auriculariales
未定
Undetermined
2 3
褐褶菌目
Gloeophyllales
褐褶菌科
Gloeophyllaceae
1 5
锈革孔菌目
Hymenochaetales
锈革孔菌科
Hymenochaetaceae
10 33
裂孔菌科
Schizoporaceae
4 7
多孔菌目
Polyporales
拟层孔菌科
Fomitopsidaceae
17 55
灵芝科
Ganodermataceae
1 2
薄孔菌科
Meripilaceae
5 14
皱皮菌科
Meruliaceae
7 13
原毛平革菌科
Phanerochaetaceae
3 21
多孔菌科
Polyporaceae
25 85
红菇目
Russulales
地花孔菌科
Albatrellaceae
1 1
刺孢多孔菌科
Bondarzewiaceae
2 4
糙孢菌目
Trechisporales
刺孢菌科
Hydnodontaceae
1 3
包括 25 属 83 种,占该地区多孔菌类总属数的
31郾 3% ,总种数的 33郾 7% ;其次是拟层孔菌科,共包
括 17 属 55 种,占该地区多孔菌类总属数的
21郾 3% ,总种数的 22郾 4% ;多孔菌科和拟层孔菌科
的种类构成了长白山地区多孔菌类区系的主体.
以种的多少为依据判断优势属,长白山地区多
孔菌类的优势属为薄孔菌属和木层孔菌属,各有 15
种,分别占总种数的 6郾 1% ,其次是多孔菌属,有 14
种,占总种数的 5郾 7% .
2郾 3摇 长白山多孔菌物种区系地理成分
长白山地区多孔菌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如图 1 所
示,从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多孔菌的区系地理成分以
北温带成分和世界广布成分为主,其他几种区系成
分也都有分布,具有明显的北温带区系特征.具体包
括:1)北温带分布成分. 北温带成分指的是广泛分
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的种,但是由于历史及地理的
原因,有的种可能分布到热带高山甚至南半球温带、
澳大利亚等地区.长白山地区多孔菌北温带的种类
为 119 种,占总数的 48郾 4% ,说明该地区多孔菌的
区系具有明显的北温带区系特征. 2)世界广布成
分.世界广布成分一般是指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
而没有特殊分布中心的种. 长白山地区多孔菌世界
广布种为 53 种,占总数的 21郾 5% . 3)亚鄄欧共有成
分.亚鄄欧共有成分指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中鄄高纬
度温带和寒温带,或最多个别类群也延伸到北非及
亚洲鄄非洲热带山地,或澳大利亚的类群. 长白山地
区多孔菌的亚鄄欧共有种有 17 种,占全部种类的
6郾 9% . 4)东亚成分.东亚成分指分布于亚洲东部地
区的种类,其分布区向东北不超过俄罗斯的阿穆尔
州,并从日本北部至萨哈林,向西南不超过越南北部
和喜马拉雅东部,向南到达菲律宾、苏门答腊和爪
哇,向西北不超过我国各类森林边界为界.长白山地
区多孔菌的东亚成分有 27 种,占全部种类的 11% .
5)东亚鄄北美共有成分. 东亚鄄北美共有成分指间断
分布于东亚和北美洲温带及亚热带地区的类群. 长
白山地区多孔菌的东亚–北美共有成分有 12 种,占
全部种类的 4郾 9% . 6)东亚鄄澳大利亚共有成分. 东
亚鄄澳大利亚共有成分指间断分布于东亚和澳大利
亚及其周围岛屿地区的类群. 长白山地区多孔菌东
亚鄄澳大利亚共有成分有 1 种,占全部种类的 0郾 4% .
7)泛热带分布成分.泛热带分布成分指分布于东西
两半球的热带,或可达亚热带至温带,但是分布中心
仍然在热带的种.长白山地区多孔菌的泛热带分布
成分有3种,占全部种类的1郾 2% . 8)中国特有种 .
317210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魏玉莲等: 长白山多孔菌物种多样性、区系组成及分布特征摇 摇 摇 摇 摇
图 1摇 长白山多孔菌的物种区系地理成分
Fig. 1摇 Species geographical elements of polypores in Changbai
Mountains.
中国特有种指仅在中国有分布的种,长白山地区多
孔菌的中国特有种 14 种,占全部种类的 5郾 7% .
2郾 4摇 长白山多孔菌生态习性与分布特征
2郾 4郾 1 不同寄主树木上的物种分布摇 长白山地区的
主要阔叶树种类有杨树、柞树、椴树、槭数、桦树等,
主要针叶树种类有红松、冷杉、云杉、落叶松等.根据
野外考察记录,主要在 27 个属树木的活树、倒木或
腐烂木上采集到多孔菌,多孔菌种类数量在不同种
类生长基质上的分布见图 2.
其中松属上多孔菌的种类数量最多,有 102 种,
占该地区多孔菌种类的 41郾 5% ,其次是杨属和槭属
树木,分别是 78 种和 77 种,占总体的 31郾 7% 和
31郾 3% ,而落叶松、云杉、槭属和桦属树木上也生长
有较多数量的多孔菌.
在多孔菌长期的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类与寄主
树木协同进化,对寄主具有专一性. 如杨核纤孔菌
(Inocutis rheades)、中国锐孔菌(Oxyporus sinensis)、
假桦多孔菌(Polyporus pseudobetulinus)的寄主专性
为杨属树木,桦纤孔菌( Inonotus obliquus)的寄主仅
为桦属树木,栗生灰黑孔菌(Melanoporia castanea)、
乌苏里黑孔菌(Nigroporus ussuriensis)只能生长在栎
属树木上,忍冬木层孔菌(Phellinus lonicericola)只能
生长在忍冬上.而另外一些多孔菌的寄主范围则非
常广泛,能生长在很多种类树木上,如淡黄产丝齿菌
(Hyphodontia flavipora)、白囊耙齿菌( Irpex lacteus)、
云芝栓孔菌(Trametes versicolor)等,可以生长在数十
种倒木上.
根据对寄主树木的降解机制,木腐菌主要有两
种腐朽方式:白色腐朽和褐色腐朽.褐色腐朽主要发
生在针叶树上,其残留物主要是木质素,可在土壤中
存留达 3000 年,具有增加土壤的通风和保水能力、
促进外生菌根的形成和非共生微生物的固氮作用,
以及改善土壤温度、降低土壤 pH 值和增加养分中
阳离子的交换等作用[21-22],是针叶林生态系统更新
必不可少的过程之一. 长白山 246 种多孔菌中,有
63 种可造成木材的褐色腐朽,占总数的 25郾 6% . 从
世界范围内看,木材腐朽菌中只有 10%左右的真菌
引起褐色腐朽[1],长白山地区的褐色腐朽真菌的比
例远高于世界水平,而且这 63 种褐色腐朽真菌中有
37 种完全生长在针叶树上.表明长白山地区的褐腐
真菌在针叶树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生态
功能.
2郾 4郾 2 不同腐烂阶段寄主树木上的物种分布摇 参考
Renvall[23]对木材腐朽真菌生长基质的腐朽分级特
征并结合野外调查的实际情况,将多孔菌的生长基
质按照不同腐烂程度分为 5 个阶段(表 3).
图 2摇 不同树木的多孔菌物种分布
Fig. 2摇 Species distribution of polypores on different kinds of trees.
1)冷杉属 Abies; 2)槭属 Acer; 3)桤木属 Alnus; 4)桦属 Betula; 5)鹅耳枥属 Carpinus; 6)山核桃属 Carya; 7)樱属 Cerasus; 8)钻天柳属 Chosenia;
9)榛属 Corylus; 10)白蜡树属 Fraxinus; 11)胡桃属 Juglans; 12)落叶松属 Larix; 13)忍冬属 Lonicera; 14)马鞍树属 Maackia; 15)稠李属 Padus;
16)黄檗属 Phellodondron; 17)云杉属 Picea; 18)松属 Pinus; 19)杨属 Populus; 20)李属 Prunus; 21)栎属 Quercus; 22)刺槐属 Robinia; 23)柳属
Salix; 24)槐属 Sophora; 25)丁香属 Syringa; 26)椴树属 Tilia; 27)榆属 Ulmus.
4172 应摇 用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2 卷
表 3摇 树木基质的腐烂阶段
Table 3摇 Decaying stage of substrate
阶段
Stage
基质特征
Characters of substrate
1 活立木,生长势良好
2 枯立木,死后未倒,未腐烂
3 树木倒折,树皮和木材刚开始腐烂,木材较硬
4 树木倒折,无树皮,木材中度腐烂,但还能保持倒木的
原有形状,木材稍硬
5 树木倒折,无树皮,木材深度腐烂,不能保持倒木的原
有形状,木材很软
图 3摇 生长基质不同腐烂阶段的多孔菌数量
Fig. 3摇 Polypores number on substrate at different decaying sta鄄
ges.
摇 摇 从图 3 可以看出,随着寄主树木腐烂程度的加
深,多孔菌种类数相应增多,相关性分析表明,其物
种数和生长基质腐烂程度的相关系数达到了 0郾 89
(P<0郾 05),两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此结果还表明,
该地区多孔菌主要营腐生生活,很多种类能够侵染
刚开始腐烂的倒木,并能够在很长时间范围内一直
利用倒木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 有些种类为次级降
解菌,只能利用被其他生物分解后的基质,比如菌索
拟纤孔菌( Inonotopsis subiculosa)只能生长在腐朽度
高的针叶树倒木上. 该地区活树上有 26 种多孔菌,
其中北方黑囊孔菌(Amylocystis lapponica)、杨锐孔
菌(Oxyporus populinus)、忍冬木层孔菌、齿白木层孔
菌(Leucophellinus irpicoides)、松木层孔菌(Phellinus
pini)等是病原真菌,可造成树木生长势衰弱,抗逆
性差,或者引起寄主树木的边材腐朽,受害木在侵染
后几年内就会死亡[24] .
2郾 4郾 3 长白山多孔菌的濒危程度摇 长白山地区林分
由于受保护程度高、人为干扰小,多孔菌种类数较
多,其中稀有种和濒危种的数量都相对较多(图 4).
摇 摇 长白山地区 246 种多孔菌中,常见种 85 种,占
总数的 34郾 5% ;偶见种 80 种,占该地区所有种类
的32郾 5% ;稀有种为63种,占该地区所有种类的
图 4摇 长白山多孔菌的出现频次
Fig. 4摇 Occurring frequency of polypores in Changbai Mountains.
25郾 6% ;濒危种 18 种,占该地区所有种类的 7郾 3% .
目前中国已报道多孔菌濒危物种 48 种[10],长白山
地区就占到 37郾 5% ,而濒危物种多数都生长于人为
干扰极小的原始森林中.由此可以看出,对多孔菌物
种多样性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对其生活环境的保护,
尽量减少林分中的人为干扰,使多孔菌种类保持高
的多样性指数,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摇 讨摇 摇 论
3郾 1摇 长白山地区多孔菌的生态位选择
生态位通常用以描述一个物种在环境中的地
位,也被看作物种在其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功能作
用.长白山地区多孔菌可以在不同类型树木的不同
腐烂阶段进行生长,该地区有 27 个属的树木成为多
孔菌的生长基质,但不同物种对寄主的选择差异较
大,其中常见种的寄主范围相对广泛,能够生活在多
种树木的不同腐烂阶段,而在 18 种濒危种中,仅有
鲑色波斯特孔菌(Postia placenta)、浅红剖匝孔菌
(Pouzaroporia subrufa)、厚层薄孔菌( Antrodia cras鄄
sa)和炭生褐褶菌(Gloeophyllum carbonarium)的寄主
可以在 3 ~ 4 个属的树木上生长,但也局限于均为针
叶树或均为阔叶树,其余 14 种只能生长在 1 ~ 2 个
属的树木上,相对狭窄的生态位导致了这些物种的
出现频次较低,一旦生长环境遭到破坏,极易灭绝.
而大多数常见种的生态位相当宽,在森林生态系统
中占据较大空间,对环境变化更为适应,也更能发挥
其在群落中的作用.
3郾 2摇 长白山地区多孔菌的生态功能
多孔菌是木材腐朽真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
群,长白山 246 种多孔菌大多数生长在该森林生态
系统的倒木和腐烂木上,通过将木材中的纤维素、半
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为自身及其他生物提供可利用
517210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魏玉莲等: 长白山多孔菌物种多样性、区系组成及分布特征摇 摇 摇 摇 摇
的小分子物质,完成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转移,促进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以白腐真
菌为例,它们是迄今所知的唯一能够彻底地把复杂
的木质素等高分子化合物降解成 CO2和 H2O 的生
物,而如果任由木质素在土壤中自然分解,由于其化
学性质相当稳定,该过程需要长达 3000 年时间[25] .
一些多孔菌具有较大子实体,常常作为鸟类和
昆虫甚至是部分小型哺乳动物的食物来源或作为它
们的栖息环境[26] .如栓孔菌属的许多种类以及松软
毡被孔菌( Spongipellis spumeus)、赤杨波斯特孔菌
(Postia alni)的新鲜子实体常被一些昆虫取食.而在
一些成熟林分中多孔菌可以将木材软化,因而利于
鸟类以树干凿洞为巢. 同时这些真菌造成的腐烂木
质残体也为苔藓和其他一些植物提供了生长基
质[27],因此很多研究者都形象的将其称为生态系统
中杰出的“工程师冶 [28-29] .
由于具有较大子实体且生长位置固定,野外易
于观察;子实体的发生与分布受森林环境条件影响
较大;有时也是某些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因而
多孔菌常被用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指示生物,反映森
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状况,以及濒危物种的受威胁程
度[30] .如有人将红冠啄木鸟(Melanerpes rubricapil鄄
lus)与由松木层孔菌相联系,通过观察南方松心材
腐朽木的数量变化,推断红冠啄木鸟种群动态变
化[31] .
3郾 3摇 长白山地区多孔菌的资源利用
多孔菌除了在生态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的生态
功能外,很多种类本身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药用多
孔菌含多糖和多肽类活性物质,具有调节、增强人体
免疫力,抗肿瘤、降血压等功效,如灵芝(Ganoderma
lucidum)、桑黄(Phellinus baumii)和杨黄(Phellinus
vaninii)等都是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根据近期公布的
《中国药用真菌名录》 [32],长白山多孔菌中有 52 种
具有药用价值.有些多孔菌具有大型肉质子实体,营
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较高,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如
叠生干酪孔菌(Oligoporus obductus)和猪苓多孔菌
(Polyporus umbellatus) [33] .另外,一些多孔菌具有工
业用价值,如能够产生高活性漆酶[34-35],如灵芝属
和栓孔菌属的部分种类,而漆酶底物特异性较低,能
够催化降解多种芳香族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
工业、造纸工业、环境污染物降解等方面. 如有研究
表明,黑管孔菌 (Bjerkandera adusta)、一色齿毛菌
(Cerrena unicolor)、硬毛粗盖孔菌(Funalia trogii)、
香栓孔菌(Trametes suaveolens)和云芝栓孔菌对刚果
红、橙黄 G、茜素红、结晶紫、中性红和亚甲基蓝等不
同结构的人工染料均显示出较强的脱色能力[36],具
有潜在的生态修复价值. 在保护好重要生物类群的
前提下,可以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
3郾 4摇 长白山地区多孔菌的保护对策
长白山地区多孔菌的物种丰富度高,且这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植被的保护程度高、人为干
扰小,而该地区拥有 63 种稀有物种和 18 种濒危物
种,这在全国范围内的各森林生态系统中也是不多
见的.由于绝大多数多孔菌均生长在倒木和腐朽木
上,而人工林林下几乎没有倒木和腐朽木,导致多孔
菌的多样性低,且基本为常见种.原始林中丰富的倒
木和朽木为多孔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基质,减少
对原始林的干扰,保护天然林的固有状态,对于保护
多孔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而菌物多样性是
森林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稳定的决定因素之一,其多
样性的丧失可以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乃至加剧地
球的大气温室效应[26] .因此对菌物的保护在我国森
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上具有重要
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摇 Wei Y鄄L (魏玉莲), Dai Y鄄C (戴玉成). The ecologi鄄
cal function of wood鄄inhabiting fungi in forest ecosystem.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10): 1935-1938 (in Chinese)
[2]摇 Dai Y鄄C (戴玉成). A checklist of polypores in China.
Mycosystema (菌物学报), 2009, 28 (3): 315 - 327
(in Chinese)
[3]摇 Tian S鄄Y (田松英), Wang F (王摇 飞), Chen X (陈
霞), et al. Protec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in Chang鄄
bai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nd suggestions.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tiy (东北林业大学
学报), 2007, 35(7): 66-67 (in Chinese)
[4]摇 Guo Z鄄L (郭忠玲), Ma Y鄄D (马元丹), Zheng J鄄P
(郑金萍), et al. Biodiversity of tree species, their
populations爷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 in mixed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s.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 (11): 2013 - 2018 ( in
Chinese)
[5]摇 Zhao S鄄Q (赵淑清), Fang J鄄Y (方精云), Zong Z鄄J
(宗占江), et al.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species
diversity of plant communities along an altitudinal gradi鄄
ent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Mt. Changbai, Northeast
China. Biodiversity Science (生物多样性), 2004, 12
(1): 164-173 (in Chinese)
[6]摇 Dai Y鄄C (戴玉成). Phellinidium (Basidiomycota, Hy鄄
menochaetales) in China. Mycosystema (菌物学报),
2009, 28(1): 25-28 (in Chinese)
6172 应摇 用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2 卷
[7]摇 Xiong H鄄X (熊红霞), Dai Y鄄C (戴玉成). Notes on
lignicolous and corticioid fungi in China. 3. Phanero鄄
chaete ( Basidiomycota, Polyporales) in China. Myco鄄
systema (菌物学报), 2009, 28(1): 29-35 ( in Chi鄄
nese)
[8]摇 Hao Z鄄Q (郝占庆), Guo S鄄L (郭水良), Cao T (曹摇
同). Plant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Chang鄄
bai Mountain. Shenyang: Liaoning Science and Technol鄄
ogy Press, 2002 (in Chinese)
[9]摇 Dai Y鄄C (戴玉成) . Rare and threathened polypores in
the ecosystem of Changbaishan Natrue Reserve of North鄄
easter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
用生态学报), 2003, 14(6): 315-327 (in Chinese)
[10]摇 Dai Y鄄C (戴玉成), Cui B鄄K (崔宝凯), Yuan H鄄S
(袁海生), et al. A red list of polypores in China. My鄄
cosystema (菌物学报), 2010, 29(2): 164 -171 ( in
Chinese)
[11]摇 Dai Y鄄C (戴玉成), Xiong H鄄X (熊红霞), Wu S鄄H
(吴声华). Notes on Dentipellis (Russulales, Basidio鄄
mycota). Mycosystema (菌物学报), 2009, 28 (5):
668-671 (in Chinese)
[12]摇 Cui B鄄K (崔宝凯), Dai Y鄄C (戴玉成), Li J (李 摇
娟). Polypores from Baishilazi Nature Reserve, Liaon鄄
ing Province. Mycosystema (菌物学报), 2005, 24
(2): 174-183 (in Chinese)
[13]摇 Cui B鄄K (崔宝凯). A species of lignicolous fungi new
to China-Coriolopsis glabrorigens. Forest Research (林
业科学研究), 2008, 21(5): 734-736 (in Chinese)
[14]摇 Gilbertson RL, Ryvarden L. North American polypores
1. Oslo: Lubrecht & Cramer Ltd, 1986
[15]摇 Gilbertson RL, Ryvarden L. North American polypores
(2). Oslo: Lubrecht & Cramer Ltd, 1987
[16]摇 N俨觡ez M, Ryvarden L. East Asian polypores (1). Os鄄
lo: Lubrecht & Cramer Ltd, 2000
[17]摇 N俨觡ez M, Ryvarden L. East Asian polypores (2). Os鄄
lo: Lubrecht & Cramer Ltd, 2001
[18]摇 Ryvarden L, Gilbertson RL. European polypores (1).
Oslo: Lubrecht & Cramer Ltd, 1993
[19]摇 Ryvarden L, Gilbertson RL. European polypores (2).
Oslo: Lubrecht & Cramer Ltd, 1993
[20]摇 Dai Y鄄C (戴玉成). Species diversity of wood鄄decaying
fungi in Northeast China. Mycosystema (菌物学报),
2010, 29(6): 801-818 (in Chinese)
[21]摇 Larsen MJ, Jurgenson MF, Harvey AE. N2 fixation as鄄
sociated with wood decayed by some common fungi in
white firs in Western Montana. Canada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1979, 8: 341-345
[22]摇 Larsen MJ, Jurgenson MF, Harvey AE. N2 fixation in
brown鄄rotted soil wood in an inter鄄mountain Cedar鄄Hem鄄
lock ecosystem. Forest Science, 1982, 28: 292-296
[23]摇 Renvall P.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wood鄄
rotting Basidiomycetes on decomposing conifer trunks in
northern Finland. Karstenia, 1995, 35: 1-51
[24]摇 Dai Y鄄C (戴玉成). Illustrations of Pathogenic Wood鄄
Decaying Fungi in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5
(in Chinese)
[25]摇 Paterson A, Lundquist K. Radical breakdown of lignin.
Nature, 1985, 361: 575-576
[26]摇 Yan D鄄H (严东辉), Yao Y鄄J (姚一建). Recent ad鄄
vance of research on fungi in forest ecosystem. 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27
(2): 143-150 (in Chinese)
[27]摇 Swift MJ. The ecology of wood decomposition. Science
Progress, 1977, 64: 179-203
[28]摇 Harley JL. Fungi in ecosystems.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971, 8: 627-642
[29]摇 Krajick K. Defending deadwood. Science, 2001, 293:
1579-1581
[30]摇 Nordstedt G, Bader P, Ericson L. Polypores as indica鄄
tors of conservation value in Corsican pine forests. Bio鄄
logical Conservation, 2001, 99: 347-354
[31]摇 Corner RN, Locke BA. Fungi and red鄄cockaded wood鄄
pecker cavity trees. The Wilson Bulletin, 1982, 94: 64
-70
[32]摇 Dai Y鄄C (戴玉成), Yang Z鄄L (杨祝良). A revised
checklist of medicinal fungi in China. Mycosystema (菌
物学报), 2008, 27(6): 801-824 (in Chinese)
[33]摇 Dai Y鄄C (戴玉成), Zhou L鄄W (周丽伟), Yang Z鄄L
(杨祝良), et al. A revised checklist of edible fungi in
China. Mycosystema (菌物学报), 2010, 29(1): 1-
21 (in Chinese)
[34]摇 Zouari鄄Mechichi H, Mechichi T, Dhouib A, et al. Lac鄄
case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from Trametes tro鄄
gii isolated in Tunisia: Decolorization of textile dyes by
the purified enzyme.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2006, 39: 141-148
[35]摇 Revankar MS, Desai KM, Lele SS. Solid鄄state fermen鄄
tation for enhanced production of laccase using indige鄄
nously isolated Ganoderma sp. Applied Biochemistry Bio鄄
technology, 2007, 143: 16-26
[36]摇 Yuan H鄄S (袁海生), Dai Y鄄C (戴玉成), Cao Y (曹
云), et al. Screening of white鄄rot fungi for ecolorizing
synthetic dyes and investigation on factors affecting de鄄
colorizing capacity of Cerrena unicolor. Mycosystema
(菌物学报) , 2010, 29(3): 429-436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摇 魏玉莲,女,1975 年生,博士,副研究员. 主要从
事木材腐朽真菌的系统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发表论文 30
余篇. E鄄mail: weiyulianer@ sina. com
责任编辑摇 肖摇 红
717210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魏玉莲等: 长白山多孔菌物种多样性、区系组成及分布特征摇 摇 摇 摇 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