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小花棘豆化学成分预试及薄层色谱分析



全 文 :西北农业学报 2011 , 20(6):66-70
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 inica
小花棘豆化学成分预试及薄层色谱分析 *
陈基萍1 ,牟新瑞2 ,白 松3 ,赵宝玉1 ,王占新4 ,李 蓉1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2.乌鲁木齐正大畜牧有限公司 ,乌鲁木齐 830088;
3.西藏农牧厅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拉萨 850000;4.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北京 100083)
摘 要:为给小花棘豆化学成分研究及其各萃取部分指纹图谱的建立提供依据 , 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
法 、薄层色谱分析技术及平面色谱图像定量法对小花棘豆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 小花棘豆含有油脂 、
酚类 、鞣质 、生物碱 、黄酮及其苷类 、皂甙 、有机酸 、蒽醌类等化合物 , 无强心苷 、氰甙和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石油
醚 、氯仿 、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至少含有 9、7 、6 和 5 种化合物 , 经与标准品对照 , 证明正丁醇萃取部分
含有苦马豆素;各萃取部分相对含量最高的斑点依次为 1、7 、5 、1 , 小花棘豆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和正
丁醇萃取部分。
关键词:小花棘豆;化学成分;苦马豆素;薄层色谱;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1389(2011)06-0066-05
Chemical Test and TLC Analysis of Oxytropis glabra DC
CHEN Jiping1 , M U Xinrui2 , BA I Song3 , ZHAO Baoyu1 ,WANG Zhanxin4 and LI Rong1
(1.College of Veterinary M edicine , Northw es t A&F University , Yangling S haanxi 712100 , China;2.CP Hu sbandry Limited Company
of U rumqi , Urum qi 830088 , China;3.E xtension S tation of Hu sbandry Technology in Agricul tu ral and Grazing Hall of Tibet , Lh asa
850000 , China;4.Col lege of Veterin ary Medicine , C 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83 , China)
Abstract:For further investiga ting the chemical principals o f Oxy tropis g labra DC and providing theo-
retical bases to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lo cow eed poisoning and developing the medicinal value.
Phy to chemist ry composit ion preliminary sy stematic and special tests and thin layer chromatog raphy
(TLC)were applied to analy ze the chemical principa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nt contained
oils , phenols , tannin , alkaloids , flavonoids , terpenoids , Saponins o rganic acid , chinone s , et al.but
no cardiac gly coside , cyanopho ric g ly co side and aliphatic nit ro compounds;10 kg materials w ere ref lux
ex t racted w ith indust rial alcohol fo r four times and 1 167.5 g ex tractum was obtained.After dissol-
ving w ith disti lled w ate r , the ex t ractum was ex t racted wi th pet roleum ether , chloroform , ethyl ace-
tate , and n-butanol in turn.Four parts were separately obtained 172.23 , 12.64 , 30.71 , 180.5 g ,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principals w ere dist ributed in pet roleum ether and n-butano l f ractions;it w as
showed that 9 , 7 , 6 and 5 kinds of principals w ere located in the four fractions af ter analyzed by TLC
and sw ainsonine w as contained in n-butanol f ract ion w hen compa red wi th the proo f sample.The silica
gel pla tes best developed w ere analy zed to dete rmine the contents w ith planar chromatog raphy image
quantitative sof twa re , the resul ts showed that Rf1 , Rf7 , Rf5 , Rf1 points w ere the maximum content
points in the four f ractions respect ively.
Key words:Oxy tropis glabra DC;Chemical Principals;Sw ainsonine;TLC;Content determination
*收稿日期:2010-11-06  修回日期:2010-12-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2175)。
第一作者:陈基萍 ,女 ,在读硕士 ,从事动物中毒病与毒理学研究。 E-m ail:cjp04205153@163.com
通讯作者:赵宝玉 ,男 ,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动物中毒性疾病与营养代谢性疾病研究。 E-mail:zhaobaoy u12005@163.com
  小花棘豆(Oxy tropis glabra DC)俗称醉马
草(内蒙古鄂尔多斯 、阿拉善左旗右旗 、陕西 、山
西 、新疆阿勒泰)、马绊肠(阿拉善额济纳旗 、宁夏
平罗 、甘肃民勤)、绊肠草(甘肃景泰 、古浪)、苦马
豆(新疆莎车 、疏附 、尉犁),为豆科棘豆属(Oxy t-
ropis)多年生草本[ 1] 。由于气候干旱 、风沙 、降雨
量匮乏等自然因素以及草原过度放牧 、超载过载 、
滥采乱挖等人为因素影响 ,造成草原荒漠化(沙
化 、退化 、毒草化),可食牧草急剧减少 ,而具有耐
旱 、抗贫瘠 、生长速度快等特性的小花棘豆在中国
内蒙古 、陕西北部 、山西 、宁夏 、甘肃 、青海 、新疆等
省区的荒漠化草地生长旺盛 ,迅速蔓延 ,形成优势
群落[ 2] ,给当地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小花棘豆虽然是一种有毒植物 ,但据中药大
词典记载 ,小花棘豆作为蒙药具有麻醉 、镇静 、止
痛之功效 ,用于关节炎 、牙痛 、神经衰弱等疾病的
治疗[ 3] ;李观海等[ 4] 证实小花棘豆根提取的生物
碱具有镇痛 、镇静和抑制小鼠肉瘤生长作用;陈绍
淑等[ 5] 从小花棘豆地上部分全草提取出生物碱苦
马豆素 ,并证实该物质对人食道癌 Eaa-109 细胞
有明显抑制作用 。任永丽等[ 6] 采用 GC-MS 联用
技术从采自青海贵南地区的小花棘豆精油中的鉴
定出 57个成分 ,主要为醇 、酯 、酮类化合物 。截至
目前对小花棘豆化学成分研究的文献不多 ,已分
离得到的天然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 、皂甙类 、生物
碱类 ,其中黄酮类 11种 ,皂甙类 6 种 ,生物碱类
9种以及 1 , 1 , 1 , 7 , 7 , 7-六氯-2 , 6-二羟基-庚酮 、
2 , 2 ,2-三氯乙醛-乙基半缩醛等[ 7-12] ,而且仅限于
毒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缺乏对其化学成分的系
统研究 。小花棘豆作为中国特有植物 ,资源十分
丰富 ,因此 ,深入研究小花棘豆化学成分及其药理
活性 ,将对小花棘豆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
本试验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 、薄层
色谱分析技术及平面色谱图像定量法 ,对小花棘
豆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析 ,为小花棘豆化学成分
研究 、药理活性筛选及薄层指纹图谱的建立奠定
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样品
小花棘豆地上全草 2008-07采于内蒙古阿拉
善草地(39°50′34″N ,104°37′36″E),阴干粉碎后运
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置阴凉干燥处保存备用 。
植物样品种属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研究所张
跃进研究员鉴定。
1.2 仪 器
ML2.4-4可调式电热板(北京科伟永兴仪器
有限公司);SHB-Ⅲ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
城科工贸易有限公司);RE-52AA 旋转蒸发器(上
海亚荣生化仪器厂);ZF-2三用紫外仪(上海市安
亭电子仪器厂);彩色图像扫描仪(佳能公司);平
面色谱图像定量软件(华南农业大学)。
1.3 试 剂
薄层层析用硅胶 GF254(青岛海洋化工有限
公司);H2O2(φ=30%)(天津市天力试剂有限公
司)、硫酸乙醇(φ=5%)、Ehrlich s试剂 ,均临用
时新鲜配制;苦马豆素标准品(由西北农林科技大
学生物毒素与分子毒理研究室提供);其他试剂均
为国产分析纯。
1.4 小花棘豆化学成分预试验
1.4.1 系统预试验 采用文献[ 13]介绍的传统
试管预试验方法 ,制备小花棘豆石油醚提取液 、乙
醇提取液及水提取液 ,用于进行甾体 、三萜 、油脂 、
黄酮 、鞣质 、酚类 、生物碱 、氨基酸及糖类等化学成
分的检测。
1.4.2 单项预试验 采用文献[ 14]介绍的化学
成分单项预试验方法对小花棘豆氰甙和脂肪族硝
基化合物进行检测 ,并选用石楠叶(富含氰甙)和
小冠花(富含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作阳性对照。
1.5 小花棘豆各极性部分浸膏制备
称取小花棘豆干草粉 10 kg ,分批置于圆底
烧瓶中 ,工业酒精回流提取 4 h ,过滤 ,收集提取
液 。如此重复 4次 ,合并 4次提取液 ,减压浓缩 ,
得到总浸膏 。将总浸膏分散于 2倍体积的蒸馏水
中 ,依次用石油醚 、氯仿 、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 ,
分别得到各极性段萃取部分 。
1.6 小花棘豆化学成分薄层色谱分析
用毛细管取样各萃取部分 ,点样于自制硅胶
GF254薄层板 , 上行法展开 , 在距薄层板上缘
1 cm处取出 ,挥干展开剂 。先在紫外光下(254
nm)观察荧光 ,然后分别用碘蒸气 、体积分数为
5%硫酸乙醇和 Ehrlich s试剂显色 ,记录各斑点
颜色并计算 Rf 。
1.7 小花棘豆化学成分相对含量测定
利用平面色谱图像定量软件对各萃取部分展
开 、显色效果最佳的硅胶层析板进行分析 ,采取连
续扫描方式对色谱图中的显色斑点进行扫描。每
个斑点扫描 3次 ,取其平均数作为其峰面积 ,各斑
·67·6 期             陈基萍等:小花棘豆化学成分预试及薄层色谱分析
点平均峰面积与总峰面积之比即为各斑点的相对
百分含量。计算方法为 ,设薄层色谱图有 m 个显
色斑点(不包括原点),编号为 n的斑点相对百分
含量X n 为:X n =[ S n/( S1 + S2 + S3 +…+ S n +
Sm)] ×100%,其中 S n 表示编号为 n的显色斑点
的平均峰面积 。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花棘豆化学成分预试验结果
根据小花棘豆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与单项预
试验的检测结果可知 ,小花棘豆含有油脂 、酚类 、
鞣质 、生物碱 、黄酮及其苷类 、糖 、多糖 、氨基酸及
多肽 、皂甙 、有机酸 、蒽醌类 、挥发油 、甾体 、香豆
素 ,不含强心苷 、氰甙和脂肪族硝基化合物 。
2.2 小花棘豆总浸膏制备及各极性段萃取结果
10 kg 小花棘豆干草粉经工业酒精回流提取
得总浸膏1 167.5 g ,出膏率为12%。总浸膏依次
用石油醚 、氯仿 、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 ,分别得
到 4 萃取部分浸膏 172.23 、12.64 、30.71 和
180.50 g ,提取率分别为 15%、1%、3%和 15%。
2.3 小花棘豆各萃取部分薄层色谱分析结果
2.3.1 石油醚 小花棘豆石油醚萃取部分用 5
种展开剂展开。由表 1 可知 , V(石油醚)∶V(丙
酮)=8∶2展开效果最佳 ,体积分数为 5%硫酸乙
醇显色呈现 9个斑点。
2.3.2 氯仿 小花棘豆氯仿萃取部分用 5 种展
开剂展开。由表 2可知 ,V(石油醚)∶V(丙酮)=
7∶3展开效果最佳 ,体积分数为 5%硫酸乙醇显
色呈现 7个斑点。
2.3.3 乙酸乙酯 小花棘豆乙酸乙酯萃取部分
用 5种展开剂展开 。由表 3可知 ,V(石油醚)∶V
(丙酮)=7∶3.5展开效果最佳 ,体积分数为5%
表 1 小花棘豆石油醚萃取部分薄层色谱分析结果
Table 1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petroleum ether fraction from Oxy tropis glabra DC by TLC
展开剂
Developer
显色方法
S taining
m ethod
展开次数
S olvent
time
R f 及斑点颜色
Rf and color of the sp ots
V(石油醚)∶V(丙酮)= 8∶2
V(Pet roleum ether)∶V(Acetone)=8∶2 ab 11
0.05A;0.19D;0.45D;0.53A;0.68F;0.73E;0.82E;0.94E
0.05G;0.19E;0.45E;0.53E;0.57G ;0.68G;0.73B;0.82 I;
0.94I
V(石油醚)∶V(丙酮)= 6∶5
V(Pet roleum ether)∶V(Acetone)=6∶5 ab 11 0.23
E;0.41K ;0.61E;0.66K ;0.75F;0.79E;0.86E;0.98E
0.11E;0.38A ;0.63A ;0.79G;0.82A;0.88B;0.98B
V(石油醚)∶V(丙酮)= 9∶1
V(Pet roleum ether)∶V(Acetone)=9∶1 ab 11 0.08
K;0.15E;0.26E;0.49D ;0.64D;0.81D
0.08G;0.15A ;0.26E;0.32B;0.49B;0.64B;0.81B
V(石油醚)∶V(乙酸乙酯)= 7∶3
V(Pet roleum ether)∶V(Acetone)=7∶3 ab 11 0.30
G;0.39G;0.49E;0.67D ;0.74D ;0.84D
0.23H ;0.30A ;0.39G ;0.49 B;0.58B;0.68 B;0.75B;0.88 B
V(石油醚)∶V(乙酸乙酯)= 6∶4
V(Pet roleum ether)∶V(Acetone)=6∶4 ab 11 0.33
D;0.47A;0.51G;0.58D;0.75D;0.88 D
0.12H ;0.33H ;0.47G;0.51A ;0.58B;0.75E;0.88B
注:a.碘蒸气显色;b.φ=5%硫酸乙醇显色;GF254硅胶板规格为 2.5 cm ×7.5 cm;A.紫色;B.红色;C.青色;D.黄色;E.褐色;F.藏青
色;G.绿色;H.灰色;I.桃红;J.棕色;K.黄绿色。
Note:a.Colored by iodine gas;b.Colored by φ=5% ethanol su lfate;Size of si lica gel plate 2.5 cm×7.5 cm ;A.Violet;B.Red;C.Cyan;D.
Yel low;E.Dark;F.Marine blu e;G.Green;H.Gray;I.Pin k;J.Brow n;K.Chart reu se.
表 2 小花棘豆氯仿部位薄层色谱分析结果
Table 2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chloroform fraction from Oxytropis g labra DC by TLC
展开剂
Developer
显色方法
S taining
m ethod
展开次数
Solvent
t ime
R f 及斑点颜色
Rf and color of the spots
V(石油醚)∶V(丙酮)= 8∶2
V(Ptroleum ether)∶V(Acetone)=8∶2 ab 11 0.15
D;0.32 D;0.34 E;0.46D;0.70D;0.97D
0.19E;0.22A ;0.32A ;0.39A;0.46A;0.69A ;0.97A
V(石油醚)∶V(丙酮)= 7∶3
V(Pet roleum ether)∶V(Acetone)=7∶3 ab 22 0.11
E;0.24E;0.33D;0.45G ;0.55D ;0.73D;0.96D
0.07J;0.14A ;0.21E;0.28A;0.41A ;0.50A ;0.69A
V(氯仿)∶V(甲醇)= 15∶1
V(C hloroform)∶V(Methanol)=15∶1
a
b
c2
1
1
1
0.13E;0.25E;0.31E;0.42E;0.58E;0.81E
0.10E;0.27A ;0.38 H ;0.46H
0.13I;0.25I;0.58I;0.81I
V(氯仿)∶V(乙酸乙酯)= 6∶4
V(C hloroform)∶V(E thy l acetate)=6∶4 ab 22 0.14
E;0.30E;0.52E;0.75E;0.98E
0.11E;0.18A ;0.32 E;0.41A ;0.52A ;0.98A
V(氯仿)∶ V(乙酸乙酯)∶V(甲醇)= 7∶2∶1
V(C hloroform)∶ V(E thy l acetate)∶V(Metha-
nol)=7∶2∶1
a
b
c2
1
1
1
0.26E;0.36E;0.53E;0.60E;0.74E
0.43A;0.53B;0.60A ;0.74A
0.25I;0.30I;0.38I
注:c.荧光显色(c1代表在 254波长下显色 , c2代表在 365波长下显色);其他同表 1注。
Note:c.Fluores cen t meth od(c1 mean s 254nm w avelength , c means 365nm w avelength);Others w ere sam e to the note of table 1.
·68· 西 北 农 业 学 报                  20 卷
表 3 小花棘豆乙酸乙酯部位薄层色谱分析结果
Table 3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acetic ether fraction from Oxytropis g labra by the TLC
展开剂
Developer
显色方法
S taining
m ethod
展开次数
Solvent
t ime
Rf 及斑点颜色
Rf and color of the spots
V(石油醚)∶V(丙酮)= 7∶3.5
V(Pet roleum ether)∶V(Acetone)=7∶3.5
a
b
c2
1
1
1
0.05 E;0.16E;0.28E;0.48E;0.57E;0.81E
0.12 E;0.24E;0.31E;0.48A ;0.60A;0.79A
0.12 L;0.25D;0.33L;0.63L
V(石油醚)∶V(乙酸乙酯)= 4∶6
V(Pet roleum ether)∶V(Ethyl acetate)=4∶6 bc2 11 0.07
E;0.21E;0.34G;0.64G;0.94A0.09 E
0.13 L;0.20G;0.28D;0.35D;0.81L
V(氯仿)∶V(甲醇)= 7∶3
V(C hloroform)∶V(Methanol)=7∶3 bc2 22 0.32
D;0.58D ;0.74E;0.91F
0.14G ;0.46G ;0.86D ;0.91L
V(氯仿)∶V(乙醇)= 8.5∶1
V(C hloroform)∶V(E thanol)=8.5∶1 c1c2 11 0.12
E;0.33E;0.50E;0.63E
0.50G ;0.58 L;0.63L
V(氯仿)∶V(丙酮)= 6∶5
V(C hloroform)∶V(Acetone)=6∶5
a
b
c1
1
1
1
0.09 E;0.26E;0.40E;0.57E;0.69E;0.84E
0.09A ;0.29E;0.52A ;0.69 E
0.29 E;0.43E;0.57E;0.69E
注:L.蓝色;其他同表 2注。
Note:L.Blue;Others w ere same to th e note of tab le 2.
表 4 小花棘豆正丁醇部位薄层色谱分析结果
Table 4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n-butanol fraction from Oxytropis glabra DC by TLC
展开剂
Developer
显色方法
Staining
method
展开次数
Solvent
t ime
Rf 及斑点颜色
Rf and color of the spots
V(氯仿)∶V(甲醇)= 9∶1
V(C hloroform)∶V(Mm ethanol)=9∶1 ab 11 0.48
A ;0.56A;0.64A
0.07D ;0.21D ;0.39E;0.49D;0.64E
V(氯仿)∶V(甲醇)= 8.5∶2
V(C hloroform)∶V(Methanol)=8.5∶2
a
b
c2
f
2
2
2
2
0.12D ;0.19E;0.33D;0.77E
0.17A ;0.31A;0.46A
0.19 L;0.33L;0.77L
0.10A ;0.20A
V(氯仿)∶V(甲醇)= 2∶8
V(C hloroform)∶V(Methanol)=2∶8 f 2 0.36A ;0.45A;0.54A;0.66E
V(氯仿)∶V(甲醇)∶V(氨水)∶V(水)= 70∶26∶5∶5
V(C hloroform)∶V(Meth anol)∶V(Ammonia)∶V(H 2O)=70∶26∶5∶5
a
b
c2
1
1
1
0.23D ;0.43E
0.08A ;0.18E
0.28 L;0.47G;0.80L
注:f.Eh rlich s试剂显色;其他同表 3注。
Note:f.Colored by Ehrlich s reagent;Others w ere sam e to the note of table 3.
硫酸乙醇显色呈现 6个斑点 。
2.3.4 正丁醇 小花棘豆正丁醇萃取部分用 4
种展开剂展开(表 4)。V(氯仿)∶V(甲醇)=9∶
1展开效果最佳 ,体积分数为 5%硫酸乙醇显色呈
现 5个斑点;V(氯仿)∶V(甲醇)=2∶8展开 ,Ehrli-
ch s试剂(类生物碱)显色呈现 4个斑点。
2.4 小花棘豆各萃取部分化学成分相对含量测
定结果
选取小花棘豆各萃取部分中展开效果最佳的
硅胶层析板 ,显色后应用平面色谱图像定量软件
进行分析 ,并计算各萃取部分斑点的相对含量 ,测
定结果见表 5。
3 讨 论
本试验采用的薄层色谱技术(Thin-Layer
Chromatog raphy , TLC)是植物化学成分定性分
析和快速分离的一种重要技术 ,具有操作简便 、快
速 、色谱结果直观 、显色方法可选性大等优点 。
TLC 可以初步判定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种类 ,还可
为柱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提供依据 ,是目前中药
指纹图谱建立中常采用的分析手段。同时 ,薄层
色谱板提供的直观可见光或荧光图像 ,可借助于
色谱扫描仪和平面色谱图像定量软件 ,得到不同
层次轮廓图谱和相应积分数据 ,从而对化合物进
行定性定量分析。
  通过对各萃取部分薄层色谱分析发现 ,石油
醚 、氯仿 、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各至少含 9 、7 、6种化
合物;正丁醇萃取部分生物碱种类较少 、主要以吲
哚里西啶生物碱为主 ,这与其他疯草的报道结果
相吻合[ 11-12] 。与苦马豆素标准品对照 ,发现其中
1个斑点与标准品显色的颜色和 Rf完全一致 ,初
步证明此萃取部分含有苦马豆素 ,其他生物碱成
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69·6 期             陈基萍等:小花棘豆化学成分预试及薄层色谱分析
表 5 小花棘豆各萃取部分化学成分相对含量测定结果
Table 5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relative amount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extractions from Ox ytro pis glabra DC
不同萃取部分
Dif ferent
f raction
展开剂
Developer
斑点编号
Num ber
of spot
峰面积一
Peak area
one
峰面积二
Peak area
tw o
峰面积三
Peak
area three
平均面积
Average
area
总面积
Total
area
相对含量/ %
Proport i-
on
石油醚 V(石油醚)∶V(丙酮)= Rf 1 528 818 519 856 533 280 527 318 2 522 838 21
Pet roleum 8∶2 Rf 2 444 508 429 267 428 361 434 045 17
eth er V(Pet roleum eth er)∶ Rf 3 253 004 232 772 230 802 238 859 9
V(Acetone)=8∶2 Rf 4 423 478 409 378 404 333 412 396 16
Rf 5 259 551 279 139 275 230 271 306 11
Rf 6 134 952 153 693 132 228 140 291 6
Rf 7 223 956 245 995 230 075 233 342 9
Rf 8 128 877 137 394 131 826 132 699 5
Rf 9 117 056 133 370 147 320 132 582 5
氯仿 V(石油醚)∶V(丙酮)= Rf 1 14 959 17 360 16 554 16 291 309 183 5
C hloroform 7∶3 Rf 2 22 432 23 551 24 738 23 573 8
V(Pet roleum eth er)∶ Rf 3 18 272 18 414 15 974 17 553 6
V(Acetone)=7∶3 Rf 4 21 829 19 238 19 078 20 048 6
Rf 5 36 707 47 462 31 304 38 491 12
Rf 6 74 213 60 946 62 980 66 046 21
Rf 7 118 369 128 691 134 483 127 181 41
乙酸乙酯 V(石油醚)∶V(丙酮)= Rf 1 1 682 929 763 1 124 159 695 1
Acet ic 7∶3.5 Rf 2 20 291 19 279 21 006 20 192 12
eth er V(Pet roleum eth er)∶ Rf 3 27 997 23 286 16 624 22 635 14
V(Acetone)=7∶3.5 Rf 4 52 028 43 050 31 397 42 158 26
Rf 5 65 414 75 604 79 741 73 586 46
Rf 6 4 959 5 178 5 133 4 968 2
正丁醇 V(氯仿)∶V(甲醇)= Rf 1 21 810 18 442 15 220 18 490 42 545 44
N-butanol 2∶8 Rf 2 4 205 3 296 3 328 3 609 8
V(Ch loroform)∶ Rf 3 13 713 13 196 15 660 14 189 33
V(Methanol)=2∶8 Rf 4 6 431 6 046 6 295 6 257 15
  小花棘豆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和正丁
醇萃取部分 ,石油醚萃取部分中小极性化合物种
类较多 、但相对含量较低。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
部分中大极性化合物的种类较多 、相对含量较高;
正丁醇萃取部分大极性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 ,所
占比重最大。本试验对小花棘豆化学成分进行了
初步分析 ,为小花棘豆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及
其各萃取部分指纹图谱的建立提供依据 。同时 ,
还从正丁醇萃取部分发现了苦马豆素 ,为苦马豆
素的研究提供了新来源 ,也为小花棘豆的药用研
究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1]  史志诚.中国草地重要有毒植物[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 , 1997.
[ 2]  周淑清 ,黄祖杰 ,马富军.内蒙古草地重要有毒植物小花棘
豆综合防除方法[ 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 2004(21):94.
[ 3]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 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77.
[ 4]  李观海 ,刘 发, 张 新 ,等.小花棘豆根的化学成分及药
理作用研究[ J] .新疆医学院学报 , 1980 ,5(2):9-12.
[ 5]  陈绍淑.小花棘豆生物碱成分系统分析及其活性研究[ D] .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004.
[ 6]  任永丽 ,董海峰 ,确 生.GC-M S联用法测定小花棘豆精油
的化学成分[ 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1):46-48.
[ 7]  于荣敏 ,李 铣 ,朱廷儒.小花棘豆中黄酮醇和黄酮醇甙的
分离鉴定[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1989 , 14(8):34-36.
[ 8]  于荣敏 ,李 铣 ,朱廷儒.小花棘豆中两个新化合物的结构
测定[ J] .沈阳药学院学报 , 1989 , 6(4):283.
[ 9]  于荣敏 , 李 铣 , 张海军 , 等.小花棘豆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植物学报 , 1992 , 34(5):369-377.
[ 10]  Yu Rongmin , Li Xian , Zhu Tingu.2D-NMR Spect roscopic Stud-
ies of Flavovoid f rom Oxytropis glabra[ J] .Chinese Jou rnal of
Magnet ic Resonance , 1991, 8(3):99-106.
[ 11]  于荣敏 ,李 铣.小花棘豆毒性生物碱的研究[ J] .中国中
药杂志 , 16(3):160-163.
[ 12]  于荣敏 ,李 铣 , 朱延儒 , 等.小花棘豆毒性成分的研究
[ J] .沈阳药学院报 , 1991 , 3(2):113-116.
[ 13]  斐月湖.天然药物化学试验[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 , 2004.
[ 14]  赵延涛 ,万学攀 ,樊月圆 , 等.黄花棘豆生物碱薄层层析分
析[ J]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06(3):51-53.
·70· 西 北 农 业 学 报                  20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