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粉末药材样品中茴芹和毒参果实的植物学鉴定



全 文 :究。
作者认为 , 虽然组织化学表明 , 牡丹酚
及单菇类配枪体主要存在于根皮部 , 但药理
作用表明 , 木质部的一些生物活性可与皮层
部相等甚至更优 , 故作者再次对牡丹根去心
(
`木质部 ) 的加工法提出异义 。
瘩 忠人等 . 生药学杂志 , 34 ( 4 ) : 29 , 1 9 80
《 日文 ) 凌仰之摘 郑俊华校 〕
2洲 . 粉末药材样品中茵芹和毒参果实的
植物学鉴定
伞形科植物果实解剖学对其分类的重要
性是当前公认的 . 大多数的分类全要依赖于
离果特性 ; 应用扫描电镜可以从事更为详细
的解剖学研究 。 用表面扫 描 显 示 与药用有
关的伞形科植物果实外果皮的显微特征对药
材的植物学特性和鉴定是有用的 。 鉴于毒参
果实包含着茵芹粉末药材中靠形 态 学 特 性
方法 很 难 证 明 的 掺 假 品 , 本 文 对 茵 芹
( P玉, p i o e l l a a n i感u 犯 L . )和毒参 ( C o n i u m
m a c动么 t o m L n , )进行了对比研究 。
用作实验材料的茵芹和毒参果实 , 分别
来 自P“ u a 和 E g e大学 ·植 物 园 以 及 h m ir -
以 s二 e (土耳其 ) 和 C o l f o i o r i t e (意大利 ) 等
地的栽培或野生植物 。 在充分成熟前采收果
实后固定 , 经丙酮脱水 , 再用临界点法干燥
并咬坡金属膜 , 而充分成熟的果实和粉末状
的茵芹和毒参的混合二 样 品 则 只需喷镀金属
膜 . 用 P a d 挂 a大学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 C U -
G A S ) 的 J。 。 1 JSM 一 U理扫描 电 镜观察 ,加
速 电压为2 5千伏 .
在新鲜并固定的样品中可以清晰地观察
到茵芹外皮细胞的显著特征 : 1 . 除接合面紧
靠心皮柱处外 , 果 肋 上 和 果肋间都有被复
毛 ; 2 . 主肋上的细胞稍延长而微有纵长线状
突起 , 肋间细胞波缘而披光滑的角质 ; 3 . 具优
的被复毛位于具径向延长角质条纹的细胸群
处 。 毒参的显微特征则是 : 1 . 主肋上的表皮
细胞长形而具有平行于主果轴的角质条纹 ;
2
. 肋间细胞为类多角形 :)1 只线状突起 ; 3 . 具
,
4 0
,
乳突的细胞即使放大倍数较低时也能看到 ,
主要位于果肋间 , 大多数乳突上有显著的角
质条纹 . 酋芹和毒参的果肋间和果边缘都分
布少数气孔 。 干燥而未固定的样品和粉未材
料中 ,尽管细胞已明显扭曲 ,但仍可容易地辨
认出茵芹肋间细胞的光滑外壁和毒参果肋与
肋间细胞的角质条纹 ; 在干燥样品中 , 不具
新鲜茵芹的果肋和毛茸基部细胞所呈现的微
细线状突起 ; 在粉末中可看到毒参果实的具
乳突细胞 , 也可找到茵芹通常已破损的被复
毛 ; 从野生和家种的标本中都可观察到能供
比较的外果皮显微特征 。
作者认为用扫描 电镜检查茵芹和毒参果
实的外果皮细胞和具疵被复毛 , 可以根据其
轮廓和纹饰的显著不同而区分 , 然而由于细
胞形态在 千燥时的明显变化以致 在 果 实 粉
末中几不能辨认 , 而角质纹饰代表了可靠得
多的特性 , 为此 , 在酋芹粉末中如找到细胞
具线状突起的外果皮残片时 , 说明混杂着掺
假的毒参果实 。
原文附图 16 幅 。
〔 C a p p e l l e t t i E M : P l a n t a tn e d元e a , 3 9
( 1 )
: s名, 20 5。 (英文 ) 钮祥康摘 林志华校 〕
*毒参分布 于欧、 亚、 北非和北美 , 我国新疆
亦有产 , 含多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验 , 主
要为毒芹验 ( C 。川汪 e ) , 民间用于镇痛、 镇痉 、
癌症及子宫纤维瘤等 , 在应用过程中亦发现中毒现
象 ( 译注 ) .
2盯 . 生药中的 , 全属
重金属按照对人体的影 响可分为 : l) 有
毒金属 如 H g 、 C d、 C r、 Pd、 N i等 , 例如甲
基汞可引起水误病 ; 2 )具遗 传 毒 性作用的
金 属 , 如 C d 、 C o 、 M n 、 N i 、 C r 等 , `已们
可能对遗传基因有影响 ; 3 )必 须 金属 , 如
F e

C u

Z双 、 C o 、 M g等 , 是 体 内多种酶
活化所必需的 。 生药常需长期服用 , 故研究
其所含重金属量 , 则可推算出人体因服生药
所摄取的值 。 此外 , 如已知生药所含重金属
的通常值 , 则 可为判定生药的重金属污染提
国外药学 · 植物药分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