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蒙古高原鸦葱属植物分类和地理分布研究



全 文 :蒙古高原鸦葱属植物分类和地理分布研究
刘桂香1 , 赵一之2 , 徐 杰2
(1.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 ,呼和浩特 010010;2.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 ,呼和浩特 010021)
摘要: 确认了蒙古高原有鸦葱属植物 10 种;把 Scorzonera ikonnikovii Lipsch.et Krasch.和
S .manshurica Nakai并入了 S .austriaca Willd.;把 S .sinensis Lipsch.et K rasch.划为 S .austri-
aca Willd 的一个变种;对《内蒙古植物志》(第 2版 , 第 4 册)所描述的一些种的不确切分布进行了更
正 、补充;《内蒙古植物志》(第 2 版 , 第4 册)记载的 S .m uriculata Chang 应为河西菊属 Hexinia H.
L.Yang 的河西菊 H.polydicotoma (Ostenf.)H.L.Yang , 该种在内蒙古没有分布;确定了蒙古高
原鸦葱属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编制了蒙古高原鸦葱属植物分种检索表。
关键词: 鸦葱属;分类;检索表;地理分布;蒙古高原
中图分类号:Q9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311(2001)02-0012-07
Study on Classification and Ecology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lants from the
Genus Scorzonera in the Mongol ian Plateau.LIU Gui-xiang1 , ZHAO Yi-zhi2 , XU jie2
(1.Grassland Research Inst itute ,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tural Science , Hohhot
010010;2.Department of Ecology and Env ironment Science , Inner Mongolia Uni-
versity , Hohhot 010021 , China):Grassland of China , No.2 , 2001 , pp.12 ~ 18.
Abstract: It w as confirmed that there are 10 species and one variant of genus Scorzon-
era in the Mongolian plateau.Two species of S .manshurica Nakai.and S .ikon-
nikovii Lipsch et krasch are merged into S .austriaca Willd., and species of the S .
sinensis was named as the S .austriaca Willd.variety.At the same time , compare
with《Flora Inner M ongolia》 (2ed.4:1993), there are some revision and addition of the
distribut ion area of some species of genus Scorzonera.Author consider that the species
of S .muricullata Chang reco rded in 《Flora Inner M ongolia》 (2ed.4:1993)must be
renamed as the H.polydicotoma(Ostonf .)H.L .Yang of Hexinia H.L .Yang.The
geographical component of the genus Scorzonera was determined and the species key
was complied.
Key words: Genus Scorzonera ; Classif ication; Key ; Ecology geographical distri-
bution; The Mongolian plateau
1 引言
蒙古高原地处亚洲大陆干旱半干旱内陆
地区 ,北至唐努山 、萨彦岭 、肯特山和雅布洛
诺夫山;南以祁连山 、贺兰山 、阴山山脉为界;
收稿日期:2000-04-03;修订日期:2000-05-29
作者简介:刘桂香(1962-),女 , 在读博士 , 1984年毕
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系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
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各 1项 , 发
表论文近 20篇.
—12—
第 23卷 第 2期
Vol.23 No .2              
中 国 草 地
Grassland of China
             2001年 3月
Mar.2001
西与阿尔泰山毗邻;东以大兴安岭为界。广
义的蒙古高原还包括鄂尔多斯高原 。
全世界有鸦葱属植物 150多种 ,为欧亚
温带分布属(吴征镒 , 1991)。鸦葱属 Scor-
zonera 是 C.Linnaeus 于 1753年在《Species
Plantarum》建立的。在以后的 200多年内 ,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鸦葱属植物进行了大量研
究 ,特别是进入本世纪 ,随着分类学研究的进
展 ,对本属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 ,
《Fl.URSS》对鸦葱属植物的描述最全面 、最
系统;它把其境内 80多种鸦葱属植物划分为
3个亚属 ,17个组 , 34 个系。《Fl.Reip.Pop.
Sin.》和《Fl.Desert Reip.Pop.Sin.》也是较全
面记载我国鸦葱属植物的两部著作。石铸
《Act.Phy totax.Sin.》(vol.25(1), 1987)对我
国鸦葱属植物的分类做了较深入的研究;近
代细胞学 、孢粉学研究也为鸦葱属的研究提
供了宝贵资料 。为提供蒙古高原鸦葱植物开
发利用的理论依据 ,我们查阅了中科院植物
所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西北高原植物
所 、西北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宁夏药检所 、兰
州大学 、中科院兰州沙漠所 、内蒙古大学 、内
蒙古药检所 、中国农科院草原所等标本室的
大量标本 ,并参考了各种文献资料 ,确认蒙古
高原有鸦葱属植物 10种 ,限于篇幅 ,本文每
个种的引证标本从略。
2 分种检索表
1.茎多分枝 ,形成半球形 、球形或帚状株丛。
2.植株分枝形成半球或球形株丛 ,基部无鞘状或纤维状残叶;头状花序具 4 ~ 5 花 ,总苞片 3 ~ 4层 ,
1.拐轴鸦葱 S.divaricata Turcz.
……
…………………………………………………………………………
2.通常由根部发出多数直立或铺散茎 ,茎从中部分枝形成帚状株丛 ,基部有鞘状或纤维状残叶;头状花序
7 ~ 12 花 , 总苞片 5 层 2.帚状鸦葱 S.pesudodivaricata Lipsch………………………………………… .
1.茎不分枝或少分枝 ,也不形成半球状或帚状株丛。
3.茎少分枝 ,头状花序数个生于分枝顶端。
4.茎高 50 ~ 100cm ,直立 , 绿色 ,被白色棉毛;基生叶条形 ,长达 30cm , 扁平;茎生叶全部互生;冠毛污
黄色 3.笔管草 S.albicaulis Bunge……………………………………………………………………
4.茎高 6~ 20cm ,丛生 , 自基部铺散 ,灰绿色 , 无毛;基生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 , 长不超过 10cm , 稍肉
质:茎生叶下部一对常对生;冠毛白色 4.蒙古鸦葱 S.mongolica Maxim………………………… .
3.茎不分枝;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
5.茎基部被鳞片状残叶。
6.植株完全光滑无毛;根几乎平展 , 分枝;舌状花稍长于总苞 5.光鸦葱 S.parvif lora Jacq… .
6.植株或多或少被蛛丝状短毛;根直伸 , 不分枝 ;舌状花明显长于总苞
6.毛梗鸦葱 S.radiata Fisch.
…………………………
……………………………………………………………………
5.茎基部被纤维状或鞘状残叶。
7.茎基部被鞘状残叶 ,里面有白色绵毛;叶卵形 ,长椭圆或披针形 , 两面被蛛丝状毛 , 边缘皱波
状 7.头序鸦葱 S.capito Maxim……………………………………………………………… .
7.茎基部被纤维状残叶 ,里面无绵毛。
8.植株低矮 ,高 3 ~ 9cm;叶狭条形或丝状 , 常超出头状花序
8.丝叶鸦葱 S.curvata (Popl.)Lipsch.
…………………………………
…………………………………………………
8.植株通常较高 ,高 5 ~ 50cm;叶条形 、披针形或长椭圆形 ,常短于头状花序。
9.叶质较薄 ,具细渐尖且末端常钩状弯曲 9.格氏鸦葱 S.grubovii Lipsch…………… .
9.叶较厚 ,尖端无钩状弯曲边缘平整或波状 10.鸦葱 S.austriaca Willd……………… .
—13—
刘桂香 赵一之 徐 杰  蒙古高原鸦葱属植物分类和地理分布研究
3 分种记述
3.1 拐轴鸦葱
Scorzonera divaricata Turcz.in Bull.
Soc.Mosc.5:181.1832;Fl.Reip.Pop.
Sin.80 (1):15.t.4.f .2.1978;Key Vasc.
Pl.Mongol.263.t .142.f .649.1982;Act.
Phy totax .Sin.25(1):40.1987;Fl.Ningxia
2:231.1988;Fl.Loess-Plateau Sin.5:476.
t.87.f .10-12.1989;Fl Hebei 3:194.1991;
Fl.Desert Reip.Pop.Sin.3:422.t.167.f .1-
2.1992;Fl.Int ramongol.2ed.4:794.t .317.
f.5 -8.1993;Fl.Area Tan -Yang Sin.4:
321.40.1996;Cons.Fl.Out.Mongol.106.
1996.
旱生植物。生于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草
原化荒漠及荒漠地带的干燥山坡 、干河沟谷 、
砂质及砂砾质土壤或平原 、沙滩等地。
分布于蒙古的中哈尔哈 、东蒙古(南部)、
大湖盆 、湖谷 、东戈壁 、戈壁-阿尔泰 、外阿尔
泰戈壁 、阿拉善戈壁;中国的内蒙古乌兰察
布 、阴山 、阴南丘陵 、鄂尔多斯 、东阿拉善 、西
阿拉善 、额济纳;河北西北部 、山西北部 、陕西
北部 、宁夏 、甘肃河西走廊及兰州 、青海柴达
木盆地。
青鲜时绵羊 、山羊采食 ,但有时有毒 、能
引起腹泄 。其浓缩的乳状汁涂于牲畜皮肤可
以治疗创伤。
《内蒙古植物志》(2ed.4:795.1993)记载
本种见于呼锡高原 ,但没有标本依据 ,经查系
为误记。
本种从外形上看与帚状鸦葱很相似 ,但
本种基部无鞘状或纤维状残叶 ,而帚状鸦葱
基部有较厚的鞘状或纤维状残叶。
另外有一个种 ,石铸鉴定为 S .muricu-
lata ,外部形态看起来与本种相似 ,茎为等二
叉分枝 ,冠毛不为羽状 ,粗糙或稍具齿 ,花黄
色 ,分布于甘肃 、新疆一带 。《内蒙古植物志》
(2 ed.4:794.1993)也记载为 S .muricula-
ta ,产于阿拉善额济纳州。经查阅内蒙古及
其邻近地区各大标本馆的标本 ,发现内蒙古
境内不产 S .muriculata 这个种 ,没有任何
标本依据 ,被鉴定为 S .muriculata 的种实
际上是杨喜林在《中国沙漠植物志》(3:409.
1992)记载的菊科河西菊属 Hexinia H.L .
Yang 的河西菊 H .polydicotoma (Ostenf.)
H .L.Yang 。我们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
鸦葱属 10个种的花粉及 S .muriculata 的
花粉 ,发现其花粉形态与鸦葱其它种的花粉
有较大差别。这个种的花粉形状为球状多面
体 ,单萌发孔 ,表面的网脊上具小穿孔和少而
短的刺 ,与其它鸦葱属植物的花粉明显不同 。
因此我们认为《内蒙古植物志》的 S .muric-
ulata 是误记。杨喜林的分类是正确的。
3.2 帚状鸦葱
Scorzonera pseudodivaricata Lipsch.in
Bull.Soc.Nat.Mosc.42:158.1933;Fl.
URSS 29:91.1964;Fl.Reip.Pop.Sin.80
(1):17.1.f.2.1978;Key Vasc.Pl.Mongol.
1982;Fl.Desert Reip.Pop.Sin.3:422.t .
162.f.3-4.1982;Pl.Vasc.Helansan.268.
1986.;Act .Phytotax .Sin.25(1):44.1987;
Fl.Ninxia.2:232.t.175.1988;Fl.Loess-
Plateau Sin.5:475.t.88.f.1 -4.1989;Fl.
Int ramongol.2ed.4:795 .t.317.f.1 -4.
1993;Cons.Fl.Out .Mongol.106.1996.
强旱生植物。生于典型草原至荒漠地带
的石质山地 、沙滩 、田埂等处。
分布于蒙古的蒙古-阿尔泰 、东蒙古(达
里岗嘎)、大湖盆 、湖谷 、东戈壁 、戈壁-阿尔
泰 、外阿尔泰戈壁 、阿拉善戈壁;中国的内蒙
古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阴山(大青山)、东和
西阿拉善 、贺兰山 、龙首山;山西(五寨)、陕西
北部 、宁夏 、甘肃 、青海北部 、新疆;中亚(西天
山)。
3.3 笔管草
—14—
中国草地 2001年 第 23卷 第 2期
Scorzonera albicaulis Bunge in Mem.A-
cad.Sci.St .Sav.Etrang.2:114.1835;Fl.
Korea.26(2):51.1956;Fl.URSS 29:61.t.
3.f.2.1964;Iconag.Cormoph.Sin.4:675.f .
6761.1975;Fl.Reip.Pop.Sin.80(1):26.t.
7.f.1-2.1978;Fl.Sibir.Centr.2:893.t.
1259.1979;Key Pl.Far East.584.1982;
Key Vasc.Pl.Mongol.263.1982;Fl.Jiang su
2:900.f.2247.1982;Fl.Beijing:2:1115.
1984;Fl.Tsingling 1:396.1985;Fl.Act.
Phy totax.Sin.25(1):45 , 1987;Fl.Loess-
Plateau Sin.5:478.1989;Fl.Hebei 3:192.
1991;Fl.Desert Reip.Pop.Sin.3:427.t.
170.f .1 -9.1992;Fl.Liaoning 2:610.t.
271.f.1-3.1992;Fl.Zhejiang 6:349.t .6.
f.450.1993;Fl.Intramong -ol.2ed.4:795.
1993;Key Pl.Bor.-Or.2ed..723.t.366.f.
3.1995;Fl.Area Tan-Yang Sin.4:323.t.
242.1996;Fl.Heilunjiang 9:304.t .89.f.5
-7.1998.
中生植物。生于道旁 、山地林下 、草甸及
林缘 、灌丛等处 。
分布于蒙古的近大兴安岭 、东蒙古(哈拉
哈河左岸);中国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和南
部 、岭东 、岭西 、辽河平原 、呼锡高原 、阴山 、阴
南丘陵;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山西 、陕西
中南部 、甘肃东南部 、湖北(巴东 、长阳)、河
南 、山东 、江苏 、安徽 、浙江北部;朝鲜 、西伯利
亚(达乌里)和远东等地区 。
《内蒙古植物志》(2 ed.4:798.1993)中
记载本种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以北各省 ,经
查本种实际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北各省。
本种根可入药 ,能清热 、解毒 、消炎 、通
乳 ,主治疗毒恶疮 、乳痈 、外感风热 。
3.4 蒙古鸦葱
Scorzonera mongol ica Maxim.in Bull.
Acad.St .Petersb.32:492 1888;Fl.Kaza-
kh.9:451.1966;Icong , Comroph.Sin.4:
615 , t.6764.1975;Fl.Jiangsu 2:901.t .
2248.1982;Key Vasc.Pl.Mongol.214.t .
142.f.657.1982;Pl.Vasc.Helanshan.
268.1986;Fl.Ningxia 2:230.1988;Fl.
Loess-Plateau 5:497.t .88.f.5.9.1989;Fl.
Hebei 3:192.1991;Fl.Desert.Reip.Pop.
Sin.3:428.t.171.f.1-5.1992;Fl.Int ra-
mongol.2 ed.4:798.t.319.f .4-6.1993;
Key Pl.Bor.-Or.723.t.366.f .2.1995;Fl.
Area Tan -Yong Sin.4:323.t .241.1996;
Cons.Fl.Out.Mongol.106.1996;Fl.Reip.
Pop.Sin.80(1):20.1997.
耐盐旱生植物 。生于草原至荒漠地带的
盐化低地 、湖盆边缘及沙滩上 。
分布于蒙古的湖谷 、东戈壁 、戈壁-阿尔
泰 、外阿尔泰戈壁 、阿拉善戈壁;中国的内蒙
古呼锡高原(东 、西乌旗)、乌兰察布 、鄂尔多
斯 、东和西阿拉善 、额济纳州;辽宁 、河北 、山
东 、山西 、陕西 、河南 、宁夏 、甘肃(河西走廊)、
青海(柴达木)、新疆;中亚(西天山)。
全草都可入药 ,可清热 、解毒 、利尿 、治疯
肿疗疾 、乳腺炎 、淋症 、妇女带下等 。
本种在荒漠地区是良好的饲用植物 。
3.5 光鸦葱
Scorzonera parvi f lora Jacq.Fl.Austr.
4:3.1776;Fl.URSS 29.1964;Fl.Kazakh.
9:450.t.51.f .1.1966;Fl.Europ.4:320.
1976;Key Vasc.Pl.Mongol.264.1982;
Act.Phy totax.Sin.25(1):47.1987;Cons.
Fl.Out .Mongol.106.1996;Fl.Reip.Pop.
Sin.80(1):19.t.6.f .2.1997.
耐盐旱生植物。生于荒漠地带盐碱地 、
湿地和沙丘。
分布于蒙古的准噶尔戈壁;中国的新疆
北部;俄罗斯(欧洲部分)、哈萨克斯坦 、乌兹
别克斯坦 。
3.6 毛梗鸦葱
Scorzoner radiata Fisch.in Ledeb.Fl.
—15—
刘桂香 赵一之 徐 杰  蒙古高原鸦葱属植物分类和地理分布研究
Alt.4:160.1833;Key Pl.Bor -Or 440.
1959;Fl.URSS 29:77.t.5 f .2.1964;Fl.
Kazakh.9:450.1966;Fl.Sibir.Centr.2:
894.1979;Key Vasc.Pl .Mongol.264.
1982;Key Pl.Far-East 2:584.1982;Act.
Phtrotax.Sin.25(1):47.1987;Medic.Pl.
East- North.1208.1989;Fl.Lntramono-
gol.2 ed.4:798.t.193 f.1 -3.1993;
Cons.Fl.Out.Mongol.106.1996;Fl.Reip.
Pop.Sin.80(1):20.t.5.f.5.1997.
中生植物。生于山坡 、林下 、林缘 、草甸
及沙滩砾石地上 。
分布于蒙古的滨库苏古泊 、肯特 、杭爱 、
蒙古-达乌里 、大兴安岭 、科布多(布彦穆林 、
图尔根山)、蒙古-阿尔泰(西北部);中国的
内蒙古兴安北部 、岭东;黑龙江 、新疆(乌鲁木
齐 、昭苏);西伯利亚 、远东。全株可入药 、总
苞及花托有甜味 ,可清热 、解毒 、利尿 、通乳。
《内蒙古植物志》(2 ed.4:798.1993)记载分
布于岭西 、呼锡高原 、阴山丘陵 , 经查无标本
依据 , 系为误记。
本种外部形态与 S .parvi f lora 非常相
似 ,但后者有分叉横生根 。
3.7 头序鸦葱
Scorzonera capito Maxim.in Bull.A-
cad.Sci.St .Petersb.32:491.1888;Fl.Reip.
Pop.Sin.80(1):21.1978;Key Vasc.Pl.
Mongol.264.t .142.f.652.1982;Act .Phy-
totax.Sin.25(1):46.1987;Fl.Desert.
Reip.Pop.Sin.3:430.t .171.f .6-11.1992;
Fl.Int ramongol.2ed.4:800.t.320.f .1-5.
199 3;Fl.Area Tan-Yang Sin.4:323.1996;
Cons.Fl.Out.Mongol.106.1996.
旱生植物 ,生于荒漠及荒漠草原带的砾
石丘陵坡地 、沙质地及山前草地 、渠边 、路旁。
分布于蒙古的中哈尔哈(德勒格尔杭爱
山)、大湖盆 、东戈壁 、戈壁阿尔泰 、外阿尔泰
戈壁 、阿拉善戈壁;中国的内蒙古乌兰察布 、
西鄂尔多斯(桌子山)、贺兰山;宁夏(中卫)。
是牲畜喜食植物 ,冬 、夏季羊都喜食 。
3.8 丝叶鸦葱
Scorzonera curvata (Popl.)Lipsch.in
Fl.URSS 29:72.1964;Fl.Reip.Pop.Sin.
80(1):22.1978;Key Vasc.Pl.Mongol.
264.1982;Act.Phytotax.Sin.25(1):41.
1987;Fl.Loess-Plateau 5:479.t .88.f.10
-13.1989;Fl.Desert Reip.Pop.Sin.3:
432.t.172.f.7-12.1992;Fl.Int ramongol.
2 ed.4:800.t .320.5.6-8.1993;Cons.Fl.
Out.Mongol.106.1996.
旱生植物 。生长于草原带的丘陵地及干
燥山坡和沙质与卵石质盐化湖岸。
分布于蒙古的蒙古-阿尔泰 、戈壁-阿
尔泰;中国的内蒙古兴安南部(科右前旗好仁
苏木)、呼锡高原 、阴山;青海(湟中 、平安 、同
德)、甘肃(卓尼 、平凉);俄罗斯的达乌里 、萨
彦。
本种植株较小 ,叶丝状 ,茎短于叶 ,根茎
部被厚实的纤维状或鞘状残遗物 ,鞘内无绵
毛。《内蒙古植物志》(2 ed.4:800.1993)记
载鞘内有稠密的绵毛为误记;另外记载(802
页)本种“见于乌兰察布州” ,没有标本依据 ,
系为误记 。
3.9 格氏鸦葱
Scorzonera grubov ii Lipsch.nov.Syct .
Hig.Pl.18:229.1981;Key Vasc.Pl.Mon-
gol.264.1982;Cons.Fl.Out.Mongol.
106.1996.
旱生植物 。生于荒漠草原的石质山地。
分布于蒙古准噶尔戈壁(赛林山脉)。
3.10 鸦葱
Scorzonera austriaca Willd.Sp.Pl.3
(3):1489.1803;Fl.Korea.2647.52.
1956;Fl.URSS 29:70.1964;Fl.Krazakh.
9:448.t .50.f.6.1966;Iconog .Comoph.Sin.
4:675.t.6763.1975;Fl.Europ.4:319.
—16—
中国草地 2001年 第 23卷 第 2期
1976;Fl.Sibir.Centr.2:893.1979;Fl.
Jiang su 2:900.t.2246.1982;Key Pl.Vasc.
Mongol.264.1982;Fl.TsingLing 1:395.t.
285.1985;Pl.Vasc.Helanshan.268.1986;
Fl.Ningxia 2:233.1988;Fl.Loess-Plateau
Sin.5:480.1989;Fl.Hebei3:194.1991;Fl.
Liaoning 2:612.t .272.f .12.1992;Fl.
Desert.Reip.Pop.Sin.3:432.t .172.f.16.
1992;Fl.Int ramongol.2 ed.4:803.t.316.f.
1-1.114.1993;Cons.Fl.Out.Mongl.106.
1996;Fl.Beijing 2:1997;Fl.Reip.Pop.Sin.
80(1):23.t.6.f.5.1997;Fl.Heilunjiang
9:306.t.90.f .4-6.1998;─S.glabra Rupr.
Flo r.Samojed.Cisuralens 11.1845;Key Pl.
Bor.-Or.2 ed.723.1995.—S.manshurica
Nakai in Reip.Inst.Sci.Res.Manch.1:173.
t.7.1937;Shi Zhu ,Act.Phy totax.25(1):43.
1978;Fl.Int ramongol.2.ed.4:802.1993.
syn.nov.─S.ikonnikovii Lipsc.et Krasch.
Sect.Monogr.Gen.Scorzon.109.1935;Key
Pl.Vasc.Mongol.264.1982.syn.nov.
中旱生植物 。生于草原群落及草原带的
丘陵坡地 、石质山坡 、平原 、河岸等地。
分布于蒙古的肯特 、杭爱 、蒙古-达乌
里 、科布多 、蒙古-阿尔泰 、中哈尔哈 、东蒙
古 、大湖盆 、东戈壁(毛登根山)、戈壁-阿尔
泰(伊赫布格多山);中国的内蒙古兴安南部
(科右前旗)、辽河平原(科左后旗)、科尔沁
(翁牛特旗)、岭西 、呼锡高原 、阴山(大青山)、
龙首山 、贺兰山;黑龙江 、辽宁 、吉林(通榆)、
河北 、山西 、山东(牟平 、龙口)、陕西 、宁夏 、甘
肃 、青海东北部;中欧 、地中海地区 、中亚 、西
伯利亚南部等地区。
本种绵羊 、山羊喜食 ,其花序可治牲畜消
化道疾病 ,宜春天采食 ,可以使牲畜恢复体
力。
根及地上部分含乳汁 ,可入药 ,具清热 、
解毒 、通乳之功效。
3.10.1 桃叶鸦葱
Scorzonera austriaca Willd var.sinensis
(Lopsch.et Krasch.in Lipsch)Y.Z.Zhao et
G .X .Liu comb.nov.─S.sinensis Lipch.et
Krasch.in Fragm.Mongol.Gen.Scorz.
120.1935;Icong .Comroph.Sin.4:676.
6765.1975;Fl.Reip.Pop.Sin.80(1):23
t.8.f.2.1978;Key Vasc.Pl.Mongol.73.
1982;Act.Phy totax .Sin.25(1):42.1987;
Fl.Ningxia 2:233.f.176.1988;Fl.Loess
-Plateau Sin.5:480.t.88.f .14 -17.
1989;Fl.Hebei 3:193.1991;Fl.Liaoning
2:60.t.272.f .5-7.1992;Fl.Int ramongol.
2ed.4:802.t .320.f.9-12.1993.
本变种与正种的区别在于叶缘皱波状。
中旱生植物。生于草原带的山地 、丘陵 、
沟谷 、沙丘等地 。
分布于中国的内蒙古兴安南部 、阴山 、呼
锡高原(锡林浩特 、兰旗)、乌兰察布(狼山);
辽宁南部 、河北 、山西 、河南(汤阳)、陕西(中
西部)、甘肃中部 、宁夏 、青海 、安徽北部(萧
县)。
药用价值同鸦葱。
本种叶形变化较大 ,宽度从 0.3 ~ 5cm
不等 ,形状有条形 、条状披针形 、披针形 、长椭
圆形及椭圆形 ,叶缘波状 。《中国植物志》 、
《内蒙古植物志》 、《黄土高原植物志》等多以
叶宽窄 、叶形及叶缘波状大小作为本种与 S .
austriaca 的区别标准 ,根据我们的观察 ,这
几个特征在实践中很难掌握 ,无法将两种真
正分开 ,所以各地的标本室对这两种的鉴定
比较混乱 。对此我们曾把叶缘具波状者全部
鉴定为 S .sinensis ,叶缘平整者鉴定为 S .
austriaca 。但进一步研究发现 ,有些标本同
一植株上皆有叶缘平整与叶缘波状两种叶
形 ,以前曾把 S .sinensis 作为 S .austriaca
的一个亚种处理 ,但通过对二者的地理分布
分析研究后发现 S .sinensis 的分布区域完
—17—
刘桂香 赵一之 徐 杰  蒙古高原鸦葱属植物分类和地理分布研究
全与 S .austriaca 的分布区重叠 ,没有自己
单独的分布区 ,因此我们认为本种划为 S .
austriaca 的一个变种更科学 。
3.10.2 毛果鸦葱
Scorzonera austriaca Willd var.Ikon-
nikovii (Lipsch.et Krasch.)Y.Z .Zhao et G.
X .Liu comb.Vasc.─S.ikonikovii Lipsch.et
Krasch.Sect.Monog r.Gen.Scorzon.108.
1935;Key Pl.Vasc.Mongol.264.1982.─S.
manshurica Nakai in Reip.Inst.Sci.Res.
Manch.1:173t .7.1937;Shi Zhu.Act.Phy to-
tax.25(1):43.1978;Fl.Intramongol.2ed.4:
802.1993.syn.nov.
本种与正种的区别在于瘦果被毛。
中旱生植物 。生于草原带和荒漠草原带
砾石质山地阳坡 。
分布于蒙古杭爱 、科布多 、蒙古-阿尔
泰 、中哈尔哈 、大湖盆 、湖谷 、戈壁-阿尔泰 、
准格尔戈壁;中国的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
尔 、满洲里)、兴安南部(科右前旗);辽宁 。
原描述中 S .austraca 的瘦果无毛 , S .
ikonnikovii 和 S .manshurica 的瘦果被毛 ,
但我们在查阅标本时发现同号标本有的瘦果
光滑无毛 ,有的仅顶端被毛 ,有的瘦果整个被
毛 ,没有明显的间断 ,据此我们认为瘦果被毛
与否仅仅是种内的变异而已。
参考文献:
[ 1 ]  马毓泉.内蒙古植物志(第 4卷)[ M] .第 2版.呼和
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1993.792~ 803.
[ 2 ]  傅坤俊.黄土高原植物志[ 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
文献出版社 , 1989.149~ 481.
[ 3 ]  石铸.中国菊科鸦葱属植物分类研究[ J] .植物分类
学报 , 1987 , 25(1):41~ 49.
[ 4 ]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内蒙古植被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5.271~ 272.
[ 5 ]  刘瑛心.中国沙漠植物志(第 3卷)[ M] .北京:科学
出版社 , 1992.421~ 431.
[ 6 ]  贺士元.河北植物志(第 3卷)[ M] .石家庄:河北科
学技术出版社 , 1991.191~ 198.
[ 7 ]  朱有昌.东北药用植物[ 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
术出版社 , 1989.1208~ 1210.
[ 8 ]  贺士元.北京植物志(下册)[ M] .北京:北京出版社 ,
1987.2:1114~ 1116.
[ 9 ]  吴玉虎.青海植物名录[ M]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1996.321~ 313.
[ 10]  石铸.中国植物志(第 80卷第 1分册)[ M] .北京:科
学出版社 , 1978.13~ 36.
[ 11]  李书心.辽宁植物志(下册)[ M ] .沈阳:辽宁科学技
术出版社 , 1992.609~ 621.
[ 12]  付沛云.东北植物检索表[ M] .第 2版.北京:科学出
版社 , 1995.723~ 726.
[ 13]  周以良.黑龙江植物志(第 9卷)[ M] .哈尔滨:东北
林业大学出版社 , 1998.302~ 307.
[ 14]  徐养鹏.中国滩羊区植物志(第 4卷)[ M ] .银川:宁
夏人民出版社 , 1996.320~ 324.
[ 15]  A.A.尤那托夫.蒙古人民共和国放牧地刈地饲用植
物[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58.325~ 326.
[ 16]  马德滋 ,刘惠兰.宁夏植物志(第 2卷)[ M] .银川:宁
夏人民出版社 , 1988.231~ 233.
[ 17]  西北植物研究所.秦岭植物志(第 1卷)[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85.395~ 396.
[ 18]  江苏植物研究所.江苏植物志(第 2卷)[ M] .南京:
江苏科学出版社 , 1982.879~ 901.
[ 19]  郑朝宗.浙江植物志(第 6卷)[ M] .杭州:浙江科学
出版社 , 1993.349.
[ 20]  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J] .云南植
物研究 , 1991 ,增刊 IV , 117.
[ 21]  林有润.菊科植物的系统分类与区系地理的初步探
讨[ J] .植物研究 , 1993 , 13(2):151~ 601.
[ 22]  孙海群.青海天然草地主要菊科牧草的地理分布及
饲用特性[ J] .草业科学 , 1996 , 13(6):9~ 12.
[ 23]  Gubanov I A.The Conspectus of Flora Outer Mongolia
(Vascular plan ts)[M ] .Moskew :1996.106.
[ 24]  Tutin T G , Hegwood V H.Flora Europa [ M] .Lon-
don:Newyok.Melbou rne:Cab rge universi ty press
1976.4:317~ 322.
[ 25]  Ohwi Jisaburo.Flora Korea [ M ] .Tokyo:Imperial
University press.
—18—
中国草地 2001年 第 23卷 第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