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乳源木莲天然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全 文 :· 11·
乳源木莲(M.yuyuanensis Law)属木兰科优良的
用材树种 , 生长快 , 材质优良 , 是福建省近几年来
重点推广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但由于过去对天然
阔叶林无节制的采伐 , 乳源木莲天然林资源遭受到
掠夺性滥伐 , 目前已濒于枯竭 , 急需要采取有效措
施加以保护。因此 , 开展乳源木莲天然群落结构特
征研究 , 探讨该种群的生物学特性 , 对保护乳源木
莲种质资源 , 并迁地繁殖 , 发展人工造林 , 具有重
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福建省沙县青州镇板山村保
存较完好的乳源木莲天然林群落为背景材料 , 测定
物种的重要值指标 、物种多样性指标及各聚集度指
标 , 分析群落生态学特征 , 为保护与开发利用乳源
木莲提供理论依据 。
1 研究地区概况
研究地点位于福建沙县青州镇板山村 (沙县位
于北纬 26°06~ 26°46, 东经 117°32~ 118°6), 年
均温度 15.6 ℃~ 19.6 ℃ , 年均降水量 1 510mm~
1 840 mm。板山村乳源木莲天然林位于海拔 600m ~
750m处 ,相对高差 200m ,地面平均坡度 35°左右。土
壤类型为山地暗红壤 ,淋溶和富铝化作用强烈 ,土层
中厚 , 腐殖质较丰富 。植物种类繁多 , 层次性明显 ,
郁闭度 0.7 ~ 0.8。该群落早期受人为干扰较严重 ,
周边多已演替成毛竹林 , 仅残存小面积的乳源木莲
+拉氏栲天然林群落 , 面积 10 hm2左右 , 林相较残
破 ,有早期择伐的痕迹。
2 研究方法
在对该群落全面踏勘的基础上 , 选择具有代表
性的多世代乳源木莲天然林群落设置 40m×20 m
样地 4块 , 调查面积共计 3 200m2。采用样方面积
10m×10m的相邻格子法调查 , 测定样方内所有乔
木的个体种类 、 胸径 、树高 、 冠幅 、枝下高 。同时
在每一个样方中设置 2个 2 m×2m的小样方 , 调
查记录幼苗及幼树的种类 、高度 、 地径及株数。并
详细测定灌木层 、 草本层和层间植物的种类 、 株
数 、高度 、 盖度等。
2.1 群落有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重要值=[ 相对密度 (%) +相对优势度
(%)+相对频度 (%)]/3
相对密度=一个种的密度/所有种的总密度×
100
相对优势度=一个种的优势度/所有种的优势
度×100
相对频度=一个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 ×
100
2.2 物种多样性指标计算公式
Simpon_Wiener指数:λ= P i=n i/N
(式中 P i 是第 i物种的相对多度 , n i是第 i 物
种的个体数 , N是所有种的个体数 , S 为物种的数
目)
Shannon指数:H=-
Pielon均匀指数:
(式中 β=N被 S整除后的余数部分 , 0≤βα=(N-β)/ S)
Margalef丰富度指数:R=(S-1)/lnN收稿日期:2006-04-23
囗试验研究
乳源木莲天然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戴进福 陈存及
(南安市水土保持办公室)
摘 要:以沙县青州镇板山村乳源木莲天然林为研究对象 , 测定群落各层树种的重要值;利
用 Simpson指数 、 Shannon_wiener指数 、 种间均匀度指数及 Margalef指数作多样性指标;运用扩散
系数 C 、 扩散指标 Iδ等七种聚集度指标 , 对乳源木莲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同时 , 采
用曲仲湘五级分类法划分种群动态 , 并对种群分布格局的动态规律及趋势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
明:乳源木莲天然林群落物种比较丰富 , 优势种群作用明显 , 群落处在以乳源木莲 、拉氏栲等为
优势种的进展演替中 。群落的主要建群种乳源木莲在空间上属聚集分布 , 正处于成熟种群 ,可作
为天然林更新的主要保护树种 。
关键词:乳源木莲 天然群落 群落结构 板山村
中图分类号:S718.54+2;S792.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20(2006)03-0011-04
第 3期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No.3
2006年 9月 Soil and Wate r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 logy in Shanxi Sep.2006
∑s
i = 1
pi
· lnPiP i · P i
S-β (α-1)+α·β α+1 /∑S
i = 1
ni ni-1n ii( )-1J =[( β) 1 β( 1)]
s
i 1
pi
2
i=1
i ln
i=1
∑s
i = 1
pi
2
i=1
2
P i
·12·
序 号 种 名 学 名 相对密度 相对优势度 相对频度 重要值 (%)
1 乳源木莲 M.officinalis 34.667 43.143 26.923 34.911
2 拉氏栲 Castanopsis lammontii 13.333 13.447 9.616 12.132
3 栲树 Castanopsis fargesii 9.333 5.514 13.463 9.436
4 酸枣 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4.000 12.567 5.769 7.445
5 黑壳楠 Lindera megaphylla 4.000 7.548 3.846 5.132
6 甜槠 Castanopsis eyrei 6.667 4.189 3.846 4.902
7 笔罗子 Meliosma rigida 5.333 2.201 5.769 4.434
8 红楠 Machilus thunlergii 4.000 3.039 3.846 3.628
9 拟赤杨 Alniphyllump fortunei 2.667 1.771 3.846 2.761
10 石栎 L.glaber 2.667 0.727 3.846 2.413
11 朴树 C.terandra Roxb.ssp.sinensis 1.333 2.514 1.923 1.923
12 木姜子 Litsea Pungens 1.333 2.083 1.923 1.800
13 少叶黄杞 E.fenzelii 1.333 0.509 1.623 1.255
14 格氏栲 C.Kawkamii 1.333 0.416 1.923 1.224
15 青冈 C.glauca 1.333 0.075 1.923 1.110
16 木荷 S.superba 1.333 0.064 1.923 1.107
17 枫香 Lipuidambar formosoana 1.333 0.058 1.923 1.105
18 黄楠 Machilus grijsii 1.333 0.055 1.923 1.104
19 山矾 S.simuntia 1.333 0.049 1.923 1.102
20 刨花楠 M.pauhoi Kanehira 1.333 0.032 1.923 1.096
表1 群落中乔木树种重要值
-N2X i
X i
2
X i∑

∑S
i = 1
ni ni-1n( )n i -1[ ]
i=1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6年第 3期
-
- -
- -
生态优势度指数:
D=1- /[ N(N-1)]
2.3 乳源木莲空间分布格局
运用聚集度测定方法中的扩散系数:c=s 2/x;
扩散指数:Is=n( )/[ N(N-1)] ;聚集度
指标:I=(s 2/x )-1;聚块性指标:Z =M */x;平
均拥挤度指标:M *= / -1;Cassie.R.M
指标:CA=(S 2-x)/x2等项进一步测定分析空间
分布的格局。
3 结果与分析
3.1 群落的种类组成
将 4个样地的乔木 、灌木 、草本和层间植物种
类 ,按其重要值分别列于表 1 、表 2、表 3和表 4。
3.1.1 乔木种群的数量特征
从表 1中看出 ,在 3 200 m2的天然林群落调查
样地中 , 有乔木树种 20种 , 优势种群的作用较明
显 , 重要值 10以上的种群只有 2个 。其中 ,乳源木
莲种群占有绝对优势 , 重要值高达 34.911 ,相对密
度 、 相对频度和相对优势度均居首位 , 尤其是相对
优势度高达 43.143 , 说明群落中乳源木莲个体高
大 , 数量较多 , 在群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优势种
群其次是拉氏栲 ,再次是栲树和酸枣 。由此可见 ,
该群落的生境主要由这 4种优势种群所决定 , 控制
着群落的结构和生境。
3.1.2灌木 、 草本和层间植物种群的数量特征
从表 2中可以看出 , 乳源木莲天然林群落中 ,
灌木种类丰富 , 在 4个样地内有灌木 22种 , 但重
要值大于 10 %的仅有杜茎山 。杜茎山是一种喜阴
湿 、 肥沃土壤的指示植物 , 说明该群落土壤较肥
沃 、湿润。
从表 3中看出 , 样地中有草本植物 4种 , 重要
值大于 10 %的优势种群是狗脊和莎草科植物 。草
本层优势种群也说明群落生境较良好。
从表 4中看出 , 该群落层间植物相当丰富 , 重
要值大于 10 %的种群有鸡血藤 、 玉叶金花 、 光叶
拔葜和暗色拔葜等。
3.2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和每一个物种的个体数目 , 是
群落组织水平的生态学特征之一 , 也是生境中物种
丰富度及分布均匀性的一个综合数量指标 , 表征生
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Vershaw.1973),
体现了群落的结构类型 、 组织水平 、发展阶段 、 稳
定程度和生境差异 , 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
本文应用 Simpson指数 、 shannon-wiener 指
数 、 Margalef指数和生态优势度和群落均匀度来描
述乳源木莲的物种多样性 (表 5)。其中 , 生态优
势度是描述群落中各个种群的作用和地位的一个综
合度量值 , 揭示该种群的优势地位;群落的均匀度
是指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布的均匀程度 , 它体现了物
种的水平分布结构 。从表 5看出 , 乔木层的 Shan-
non_wiener指数 、 Margalef指数最大 , 生态优势度仅
次于层间植物居第二位 ;灌木层的 Shannon_wiener
指数仅次于乔木层 , 居第二位 , 均匀度则最小;草
本层的 Simpson指数最大 , Margalef指数却最低 , 均
匀度居第二位;层间植物的生态优势度和均匀度均
居首位 , 乔 、灌 、草三层生态优势度 、 均匀度虽较
低 ,但差异不大 。在该群落中 ,层间植物的生态优势
度和均匀度均最大 , 说明层间植物由少数种群控
· 13·
序 号 种 名 学 名 相对多度 相对盖度 相对高度 重要值 (%)
1 狗脊 W.japonica 63.16 52.63 5.84 56.88
2 散穗黑莎草 Gyperaceae 21.05 26.32 24.19 23.85
3 东方乌毛蕨 Blechnum orientale 13.16 19.30 20.16 17.54
4 砂仁 Amomum Viuosum 2.63 1.75 0.81 1.73
表3 群落中草本植物重要值
20 06年 9月 戴进福 等 乳源木莲天然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序 号 种 名 学 名 相对多度 相对高度 相对盖度 重要值 (%)
1 杜茎山 M.japonca 41.05 16.86 23.38 27.10
2 茜草树 R..cohinchinensis 3.68 12.28 6.49 7.48
3 柏拉木 B.cochinchinensisi 10.5 3.60 6.49 6.87
4 百花悬钩子 R leacanthus Hance 9.47 1.95 6.23 5.88
5 十大功劳 M.fortunei 2.11 3.60 10.91 5.54
6 纯齿冬青 I.crenata thunb 5.26 7.20 4.15 5.53
7 福建杜鹃 R fokienense 2.63 8.32 5.19 5.38
8 羊角藤 Morionda umbellata 2.63 9.55 3.90 5.36
9 鹿角杜鹃 R latoucheae Franch 2.63 7.35 3.90 4.63
10 绒楠 Machilus 2.63 5.41 5.19 4.41
11 冬青 Ilex chinensis 3.16 5.94 2.60 3.90
12 继木 Lorpetalum chinense 1.58 5.22 3.12 3.30
13 毛冬青 I.pubesoens 2.11 1.59 4.15 2.62
14 老鼠刺 I .chinensis 1.05 2.88 3.90 2.61
15 毛花连蕊茶 Camellia fraterna 3.16 1.51 2.08 2.25
16 卡氏乌饭 V.carlesii 1.05 2.38 1.56 1.66
17 黄瑞木 A.menllrttii 1.05 1.80 2.08 1.64
18 细齿叶柃木 Eurya mticlai 1.58 0.76 1.82 1.39
19 乌药 Lindera strychnifolia 1.05 1.08 1.56 1.23
20 杜鹃 Rhododendron 0.53 0.25 0.52 0.43
21 木莓 R.Swinhoei Hance 0.53 0.36 0.26 0.38
22 赤叶 木 A.chinensus L 0.53 0.11 0.52 0.39
表2 群落中灌木树种重要值
林忽
序 号 种 名 学 名 相对多度 相对盖度 相对高度 重要值 (%)
1 鸡血藤 M.reticulata Benth 30.77 15.385 12.20 19.45
2 玉叶金花 Mussaenda pubesuns 15.38 15.385 24.39 18.39
3 光叶拔葜 Smilax china 7.69 15.385 24.39 15.82
4 暗色拔葜 Smilax china 23.09 15.385 14.63 17.7
5 南无味子 K .longepedunculata 1538 30.77 9.76 18.64
6 五叶木通 Akebia quinata 7.69 7.69 14.63 10.00
表4 层间植物重要值
15.38
层 次 种类 个体数 Simpson指数(λ) Shannon-wiener指数(H) Margalef指数(R) 生态优势度(D) 匀度(J)乔木层 20 120 0.162 0 2.349 9 4.400 7 0.849 4 0.227 3灌木层 22 304 0.199 3 2.271 7 4.002 0 0.804 9 0.151 8草本层 4 61 0.461 2 0.980 8 0.824 7 0.552 4 0.312 1层间植物 6 21 0.207 1 1.671 6 1.949 4 0.859 0 0.500 0
表5 群落中各层次多样性指数
制 , 且分布均匀。乔木层的优势度与层间植物相差
不大 , 说明乔木层植物是由多物种组成且优势种明
显 , 分布较均匀;灌木层物种多样性较高 , 种类较
丰富 , 但分布不均匀;草本层物种多样性高 , 分布
较均匀 。从表 5可知 , 群落中植物多样均较高。
3.3 群落结构
群落的水平结构往往决定于群落中各种群的空
间分布格局 , 也就是种群在水平空间上的配置状况
(Pielou , 1988)。乳源木莲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的空间
分布分析结果见表 6。
由表 6可知:①乳源木莲种群扩散系数 C值
为 6.949 0 , 进一步进行 x2检验:x2=222.368 , 其
值明显大于 x2 0.05(32)[其中 x2 0 .05(30)=43.773] ;
扩散指标 Iδ值为 3.586 3 , 经检验 F 0=7.174 , 大
于 F 0.05(74 , ∞)=1.30;聚集度指标 I=5.949 0;
CA>0;平均拥挤度 M *与 X 比值即聚块性指标
为 3.538 0亦大于 1。由以上各指标分析表明 , 乳
源木莲种群空间格局呈聚集分布 。 ②拉氏栲种群
主要树种 X C Iδ I CA M * M */X F 0 F0 .05(N-1 , ∞) 分布型乳源木莲 3.586 3 5.949 0 2.538 2 8.293 0 3.538 0 7.174 0 1.30 聚集分布拉氏栲 7.212 7 6.688 7 5.573 9 7.888 9 6.574 1 8.014 3 1.42 聚集分布栲树 0.415 6 -0.414 8 -0.603 4 0.272 7 0.396 7 0.604 1 1.55 均匀分布酸枣 3.490 9 0.723 5 1.974 3 1.090 9 2.974 9 1.803 5 1.83 随机分布
表6 乳源木莲群落中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2.343 8
1.200 0
0.687 5
0.366 7
6.949 0
7.688 7
0.585 2
1.723 5 -0.414 8 -0.603 4
-
- -
·14·
扩散系数 C值为 7.688 7 , 进一步进行 x2检验:
x2=246.038 4 , 其值明显大于 x2 0.05(32);扩散指标
Iδ值为 7.212 7 , 经检验 F 0=8.014 3 , 大于 F 0.05
(35 , ∞)=1.42;聚集度指标 I>0;CA>0;平均
拥挤度 M *与 X比值即聚块性指标为 6.574 1>1。
由以上各指标分析表明 , 拉氏栲种群空间格局呈聚
集分布 。③栲树种群扩散系数 C值为 0.585 2 , 进
一步进行 x2检验:x2=18.726 4 , 其值明显小于 x2
0.05(32);扩散指标 Iδ值为 0.415 6 , 经检验 F 0=
0.604 1 , 小于 F 0.05(21 , ∞)=1.55;聚集度指标
I =-0.415 6<0;CA=-0.603 4<0;平均拥挤度
M *与 X比值即聚块性指标为 0.396 7<1。由以上
各指标分析表明 , 栲树种群空间格局呈均匀分布 。
④酸枣扩散系数 C值为 1.723 5 , 进一步进行 x2检
验:x2=18.959 , 其值小于 x2 0 .05(32);扩散指标 Iδ
值为 3.490 9 , 经检验 F 0=1.803 5 , 小于 F 0.05(10 ,
∞)=1.83;聚集度指标 I=0.723 4>0;CA=1.974
3>0;平均拥挤度 M *与 X 比值即聚块性指标为
2.974 9>1。由以上各指标分析表明 , 酸枣种群空
间格局呈 Poisson分布 (随机分布)。
该群落的垂直层次分化比较明显 , 可划分为乔
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和层间植物 4个层次。乔木层
一般可划分为四个亚层 , 第一亚层高度为 15.5m以
上 ,种类主要由乳源木莲 、酸枣 、拟赤杨 、拉氏栲 、朴
树等组成 , 形成较连续的主林层 , 郁闭度 0.6左右 ,
其中乳源木莲较多 , 约占总株数的 66.7 %;第二亚
层高为 7.5m ~ 15.5 m , 植物种类十分丰富 , 主要
由乳源木莲 、 拉氏栲 、 酸枣 、 拟赤杨 、 甜槠 、 石
栎 、笔罗子等组成;第三亚层高 2.5 m ~ 7.5 m ,
该层数量较第二亚层少 , 主要是乳源木莲 、 黄楠 、
石栎 、拉氏栲等;第四亚层高 2m~ 2.5m , 该层由
于受上层植株的制约 , 数量较少 , 主要是栲树 、 黄
楠 、 青冈等耐荫性树种 。
灌木层一般高<7.5 m , 乔木中石栎 、 苦槠 、
乳源木莲 、 美秀栲等幼苗幼树较多 , 另外还有栲
树 、 黄楠 、刨花楠等。灌木种类主要有茜草树 、 卡
氏乌饭 、 杜茎山 、 柏拉木 、 山矾等 , 以杜茎山最
多 , 达 400株/hm2 , 重要值平均 27.10 %。
草本层也较发达 , 主要种类有东方乌毛蕨 、 散
穗黑莎草 、狗脊 、砂仁等 。
层间植物主要有鸡血藤 、 暗色拔葜 、 玉叶金
花 、 五叶木通等。
3.4 群落动态
组成植物群落的各乔木种群的年龄结构 , 可反
映其在群落中的发展趋势 , 从而预示植物群落的动
态发展方向 。从乳源木莲群落中选择 4个主要种
群 , 把种群个体依 5个立木级 (曲仲湘等 , 1952)
标准分类 , 根据五级木划分种群动态 。这五个立木
级的划分标准如下:
Ⅰ级:幼苗 , 高度<33 cm;
Ⅱ级:幼树 , 高度>33 cm , 胸径<2.5 cm;
Ⅲ级:小树 , 高度>100 cm , 胸径 2.5 cm ~
7.5 cm;
Ⅳ级:中树 ,高度同Ⅲ ,胸径 7.6 cm~ 22.5 cm;
Ⅴ级:大树 , 高度同 Ⅲ , 胸径>22.5 cm。
根据五级木划分种群类型:
N1初生种群 (Primary population) , 仅具 Ⅰ 、
Ⅱ 、 Ⅲ 、 Ⅳ级或 Ⅰ 、 Ⅱ级的种群;
N2 旺盛种群 (Luxuriant population) , 具有
Ⅰ 、 Ⅱ级或 Ⅰ-Ⅲ级或Ⅰ -Ⅳ级的种群;
N3成熟种群 (Ripe population) , 五级齐全的
种群;
S1初衰种群 (Primary-senile population) , 缺
Ⅲ级或 Ⅱ、 Ⅲ级或Ⅲ 、 Ⅳ级的种群;
S2 中衰种群 (Mid-senile population) , 缺
Ⅰ 、 Ⅱ级或 Ⅰ-Ⅲ级的种群;
S3老衰种群 (Old-senile population) , 缺 Ⅰ
―Ⅳ级的种群。
在 3 200 m2样地中 , 乳源木莲 Ⅰ级有 12株 ,
Ⅱ级有 6株 , Ⅲ级有 6株 , Ⅳ级有 16株 , Ⅴ级有
75株 , 这充分表明 , 乳源木莲在群落中处于稳定
的优势地位 , 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今后在人为保护
下 , 乳源木莲将成为该群落的优势种群 , 也有可能
演替为顶级群落的优势种群 。拉氏栲 III级有 6
株 , IV级有 12株 , V级有 19株;栲树 V级有 6
株 , IV级有 25株 , III 级有 6株 , Ⅱ级有 22株;
酸枣 IV级有 6株 , V级有 12株 。可见 , 乳源木莲
五级齐全 , 是成熟种群 , 拉氏栲 (缺 Ⅰ 、 Ⅱ级) ,
栲树 (缺 Ⅰ级) , 酸枣 (缺 Ⅰ -III级) , 均是中
衰种群 。以上分析表明 , 本群落的主要建群种乳源
木莲正处于成熟种群 , 生长较为稳定 , 在人为保护
下 , 可依靠其天然林的更新能力繁衍后代 。
4 小结与建议
4.1 福建由于长期砍阔栽杉 , 使很多优良速生阔
叶树种面临灭绝 。乳源木莲生长快 , 材质优 , 是一
种很有价值的乡土树种 ,但天然林资源濒于枯竭 ,仅
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还残存有小面积的天然林群
落 ,急待抢救保护其种资资源。
4.2 在乳源木莲天然群落中调查表明 , 乳源木莲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6年第 3期
-
-
-
· 15·
第 3期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No.3
2006年 9月 Soil and Wate r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 logy in Shanxi Sep.2006
囗学术天地
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康 柯
(吕梁市农业学校)
摘 要:进行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 ,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地质灾害
管理 ,对于防灾 、减灾 ,减轻国家与地方负担 ,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推动
科技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分析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现状的基础上 , 提出了地质灾害信息管理
系统开发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方法 。
关键词:地质灾害 信息管理系统 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_0120(2006)03_0015_02
收稿日期:2006-06-15
1 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现状
信息管理系统(MIS)是指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 、
计算机软件与硬件技术 、网络技术 、数据库技术以及
分析 、计划 、控制和决策模型进行的人机交互式综合
管理系统 ,他是一种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能为一个组
织机构作业 、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具有数据处
理 、预测 、决策和控制功能。
长期以来 ,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应有的管理 、
决策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 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缺乏科
学化 , 管理水平低下。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信息管
理系统 , 能够快速 、准确地提供信息支持 , 从而提高
对地质灾害管理与决策的整体水平。
目前 , 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
段 , 其社会需求越来越广泛 。但开发中还存在着不
少的问题:首先 , 基础管理薄弱 , 管理标准化程度较
低 , 商品化软件的市场远未成熟;其次 , 缺乏能参与
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人才 , 只有少数专业软件工作
者能够胜任;第三 ,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目前仍然主
要依靠手工作业 ,周期长 、耗费大 、生产率低;第四 ,
软件质量严重依赖软件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第五 ,系
统开发的重点是为本部门服务 , 向外部提供服务的
意识淡薄 , 致使所开发的各种管理集成系统缺乏统
一的标准 ,通用 、兼容性差 ,标准化水平低 ,系统资源
难以共享。
2 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及规模的不断扩大 ,地质灾
害对人类生活 、生产的巨大威胁和损害越来越引起
人们的广泛关注 。以吕梁市为例 ,仅近两年调查统
计 ,全市形成地质灾害的点位就有 315处 ,其中滑坡
43处 ,崩塌 27处 ,塌陷 26处 ,地表裂缝 197处 ,突水
22处 , 加之全市地下采空区面积约 400 km2, 不但给
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与威胁 , 也给地
质灾害的管理部门加大了工作负担 。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由计算机完成了
大量资料的存贮 、系统整理 、分析加工和检索 ,在此基
础上 , 对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和对地
质灾害的发生 、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已成为了可能。
种群居于优势地位 , 且分布较均匀 , 与拉氏栲 、栲
树 、酸枣等构成该群落的优势种群。
4.3 乳源木莲群落各层物种的丰富度较高 ,乔木 、
灌木 、 草本和层间植物四个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
相差不大 , 说明该群落具有相对的生态稳定性 。根
据聚集度指标测定结果 ,种群分布格局属聚集型 ,且
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4.4 采用曲仲湘五级分类法划分种群动态 , 结果
表明群落的主要建群种乳源木莲正处于成熟种群 ,
生长较为稳定 , 应将其作为天然林更新的主要保留
树种。
4.5 鉴于乳源木莲天然林资源已濒于枯竭 , 建议
在其分布较集中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小区 , 防止人
为的干扰破坏 , 保护乳源木莲种质资源 , 并促进群
落生态系统的恢复。
4.6 可供采种的乳源木莲天然母树稀缺 , 应尽快
迁地保护 , 推广人工造林 , 扩大种群规模。
作者简介
戴进福:男 , 28岁 , 助理工程师 ;通讯地
址:福建省南安市 , 36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