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苍耳子与伪品小刺蒴麻的鉴别



全 文 : 国药鉴别
收稿日期:2006-07-05; 修订日期:2006-09-21
作者简介:汪 冶(1956-),男(汉族),湖南浏阳人 ,现任怀化医专教授 、主
任医师 ,学士学位 ,主要从事生药学 、民族药物学 、药用植物栽培等研究
工作.
苍耳子与伪品小刺蒴麻的鉴别
汪 冶 , 梅树模 , 钱立海 , 周迎希
(怀化医专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心 ,湖南 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 鉴别苍耳子与伪品小刺蒴麻。 方法 用性状鉴别与显微观察方法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两者外观性
状与显微特征有差异 , 易于区别。结论 本研究可作为苍耳子与伪品苍耳子小刺蒴麻的鉴别方法。
关键词:苍耳子; 小刺蒴麻; 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2.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7)01-0159-01
The D ifferentiation betweenXan thium sibiricum Patr. and its Fake Trium fetta annua L.
WANG Ye, M EI Shu-mo, Q IAN L i-ha i, ZHOU Y ing-xi
(Modern Research Center of Traditiona lCh ineseMedcine, HuaihuaMedicalCollege,Huaihua 418000, Ch 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fferen tiate Xanthium sibiricum Patr. and its fake Trium fetta annua L. . M ethods Com pa ra tive re-
search of both ob jec tives w as conduc ted w ith character d iffe rentia tion and m icro obse rvation. R esu lts D iffe rences on appearance s
and m ic ro cha racte rs cou ld help differen tiating between them. Conc lu sion The resea rch m entioned above can be treated as differ-
entia tion m e thod ofXan thium sibiricum Patr. and its fake Trium fetta annua L. .
Key words:Xanth ium sibiricum Pa tr. ; Trium fetta annua L. ; Differen tiation
  苍耳子为常用中药 , 其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 Xan th ium sibiri-
cum Pa tr.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本品具有散风除湿 , 通鼻窍功
能 , 临床上常用于风寒头痛 , 鼻渊流涕 , 风疹及湿痹等症 [ 1] 。现
代研究发现其水提物具有降血糖 、抗病原微生物 、增强清除自由
基能力等作用 [ 2] 。笔者在药品检验中发现 , 苍耳子原药材中掺
有少量的外观类似苍耳子的伪品 ,经鉴定为椴树科植物小刺蒴麻
Trium fetta annua L. 的干燥成熟的果实。 两者外观相似 , 通过研
究发现两者的性状与显微有差异 ,可资鉴别 ,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仪器
1. 1 实验材料 苍耳子药材购自当地药材公司 , 经梅树模副教授
鉴定为为菊科植物苍耳 Xanthium sibiricum Patr. 的干燥成熟带总
苞的果实。小刺蒴麻原植物标本采自中方县新建乡 ,经梅树模副
教授鉴定为椴树科植物小刺蒴麻 Trium fetta annua L. 。
1. 2 仪器与试药 CX - 41 OLYM PUS显微镜(日本 )、游标卡尺
(上海量具刃具厂), 水合氯醛 、稀甘油 、钌红等均为分析纯化学
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 1 小刺蒴麻植物特征 一年生草本或半灌木 ,高 30 ~ 100 cm ,
茎或分枝沿一侧生疏柔毛。叶卵形或狭卵形 , 长 4 ~ 13 cm , 宽
2. 5 ~ 8 cm , 顶长渐尖 , 基部圆形 , 边缘有锯齿 , 两面均疏生伏毛
(毛多为单毛), 基出脉 3或 5条;叶柄长 1. 5 ~ 7. 5 cm , 托叶狭三
角形 , 长 3 ~ 5 mm。聚伞花序腋生 ,具短梗;花黄色;萼片 5, 狭矩
圆形 , 长 4 ~ 5 mm , 顶端有角;花瓣 5, 倒披针形 , 比萼片稍短;雄
蕊约 10;子房有刺毛。蒴果类圆球形 , 直径约 6 mm , 裂为 3 ~ 4
瓣 , 无毛 ,刺长 4 ~ 5 mm , 无毛 ,顶端钩状(见图 1)。分布于云南 、
四川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西 、广东 、江西 、浙江;非洲至马来半岛
也有。生山坡路边 [ 3] 。
2. 2 外观性状
2. 2. 1 苍耳子药材性状 本品呈纺锤形或卵圆形 , 长 1 ~ 1. 5 cm ,
直径 0. 4 ~ 0. 7 c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 , 全体有钩刺 , 刺长约
0. 3 cm ,刺的钩长约 0. 8 mm ,刺中部的直径约 0. 3 mm。顶端有 2
枚较粗的刺 ,分离或相连 , 基部有果梗痕。瘦果略呈纺锤形 , 一
面较平坦 ,顶端具 1突起的花柱基 ,果皮薄 , 灰黑色 , 具纵纹。 种
皮膜质 ,浅灰色 [ 1] 。 剖开后内有双仁 , 黑皮白肉 , 油性大。味甘
微苦 [ 4] 。
图 1 小刺蒴麻原植物图
2. 2. 2 小刺蒴麻果实性状 本品呈类圆球形 , 长 0. 5 ~ 0. 7 cm ,
直径 0. 4 ~ 0. 6 cm ,表面黄棕色 , 全体有细长钩刺 , 刺长 0. 4 ~ 0. 5
cm ,刺的钩长约 0. 5 mm ,刺中部的直径约 0. 2 mm , 顶端无粗刺。
蒴果类圆球形 ,裂为 3 ~ 4瓣。种皮膜质 , 类白色 , 剖开后内有种
子 4 ~ 8粒不等 ,皮黑 , 味苦。
2. 3 显微特征
2. 3. 1 苍耳子粉末的显微特征 灰黄色。 ①纤维众多 , 成束或单
个散在 ,共有两种:为数众多的是细长梭形 、壁较薄的 , 长 425
μm ,宽 17 μm;少数的是壁较厚 、有明显纹孔的 , 长 255μm ,宽 15
μm。 ②木细胞(存在于导管附近)长方形 , 具单孔 , 长 96 ~ 120
μm ,宽 19 ~ 24μm。 ③导管少 , 网纹导管长 210 μm , 宽 34 μm;螺
纹导管长 96 μm , 宽 12 μm。 ④子叶细胞 , 含糊粉粒及油滴。 ⑤
种皮薄壁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 ,淡黄色 [ 5] 。
2. 3. 2 小刺蒴麻粉末的显微特征 淡黄色。 ①众多草酸钙方晶
和少量的簇晶 , 方晶分两种 , 一种为立体型的 , 另一种为片状的 ,
后者居多 ,直径均为 7 ~ 18 μm。 ②单细胞非腺毛多见 ,长 42 ~
133 μm中部直径 1. 4 ~ 4. 2 μm。 ③有少量的导管 , 多为螺纹导
管 , 直径 7 ~ 11 μm , 网纹导管 , 直径 24 ~ 35 μm。 ④有少量的石
细胞 , 多为长方形 , 长 52 ~ 70μm ,宽 17 ~ 35 μm。 ⑤木薄壁细胞
众多 , 长 21 ~ 70 μm ,宽 17 ~ 42 μm ,有明显纹孔。 ⑥有少量的棕
色块。 ⑦含大量的黏液细胞。见图 2。
159
LISH IZHEN M EDIC INE AND MATER IA MED ICA RESEARCH 2007 VOL. 18 NO. 1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第 18卷第 1期
1. (a-螺纹导管  b-网纹导管) 2.黏液细胞  3.草酸钙蔟晶
4.草酸钙方晶 5.石细胞 6.棕色块  7.单细胞非腺毛 8.木薄壁细胞
图 2 小刺蒴麻果实粉末特征图
3 小结与讨论
3. 1  苍耳子与小刺蒴麻植物来源不同 , 所以药材性状有明显的
差别。其性状特征主要依据果实的形状 、大小 , 钩刺的长短 、粗细
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鉴别。
3. 2  通过显微鉴别可以看出两者有明显的显微差别 , 苍耳粉末
中含大量的纤维 、淀粉粒和油滴;而小刺蒴麻粉末中则含大量的
黏液质 , 在做装片时就能明显地观察到 , 此外小刺蒴麻粉末中还
含大量的黏液细胞 、单细胞非腺毛 、众多草酸钙方晶 、少量簇晶和
石细胞 ,这些显微特征是苍耳粉末中所没有的。利用这些显微特
征可以把两者鉴别开来。
3. 3  苍耳子和小刺蒴麻属于不同科的植物 , 其功能主治有着很
大差异。苍耳子具有散风除湿 ,通鼻窍功能;小刺蒴麻具有解毒 、
生血 , 用于痈疖红肿 , 刀伤出血 (《云南天然药物图鉴》第 2卷)。
所以小刺蒴麻不能作苍耳子药用。一但发现 , 应立即取缔 , 并按
假药论处。
参考文献: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 , Ⅰ 部 [ S]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5:111.
[ 2 ]  郑虎占 ,董泽宏 ,佘 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 ,第 3卷 [M ] . 北京:
学苑出版社 , 1998:2203.
[ 3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第 2册 [M ] .北京:科
学出版社 , 2002:802.
[ 4 ]  胡双丰.苍耳子与其伪品刺苍耳子的鉴别[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2005, 25(2):185.
[ 5 ]  肖培根. 新编中药志 , 第 2卷 [ M ]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2:265.
收稿日期:2006-06-07; 修订日期:2006-09-28
山茱萸及其伪品的鉴别
官仕杰 , 闫小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北京 100091)
关键词:山茱萸; 伪品; 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2. 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0805(2007)01-0160-01
  山茱萸 , 亦称山萸肉 、萸肉 、枣皮 、药枣 、蜀枣 、肉枣 、鸡足等 ,
临床中为常见中药 , 以补肝益肾 , 涩精固脱之功为临床医者所喜
用。据有关资料介绍 ,山茱萸年产量只有需求量的一半左右 ,并
且用量在逐年增长 , 由于货源紧缺 , 其价格也不断上涨。因此 ,在
药材市场中 , 便出现了许多伪品 ,为了保障用药质量 ,保证用药安
全有效 , 现将山茱萸及其伪品的来源 、外观形状等区别分述如下。
1 山茱萸来源 、外观形状鉴别
山茱萸 [ 1]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 Cornus officina lis S ieb. e 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 , 呈不规则的皱缩片状 、囊状或扁筒状 , 果
皮破裂或不完整 , 长 1 ~ 1. 5 cm ,宽 0. 5 ~ 1 cm。新货紫红色 ,陈
货棕褐色 , 酒制后紫黑色 ,有光泽或微有光泽 ,质柔润 , 不易碎 ,在
未炮制的果皮内可见 5 ~ 7条纵走脉纹 ,内表面不光滑 , 外表面有
网状脉纹。有的可见未除核的完整颗粒 ,顶端有一圆形凹陷的小
脐点(罕萼痕), 茎部有果柄痕 ,皮薄均匀 , 新货具酸气 ,陈货气微
弱 , 味酸涩苦。水浸后不变色。以无核皮肉肥厚 、质润柔软 ,有光
泽为佳。
2 常见的伪品来源性状鉴别
2. 1 苦楝果皮 为楝科苦楝 M elia azedarach L. 的染色果皮。呈
不规则片状或扁筒状 ,干皱 ,长 1. 5 ~ 1. 2 cm , 宽 1. 2 ~ 1. 5 cm ,
表面黄棕色或褐红色 、有光泽。内表面不光滑。顶端偶见花柱残
痕 , 基部具果梗痕。果皮薄而革质 ,较松软。气特异 ,味酸苦。水
浸后显粘性 , 水染成红色。
2. 2 川楝子果皮 为楝科川楝 M elia toosendan S ieb. e t Zucc.的染
色外果皮。呈不规则片状 ,边缘向内卷曲 , 长 1. 0 ~ 1. 5 cm ,宽 0. 7
~ 1. 1 cm ,表面黑褐色 , 皱缩 ,有明亮的漆样光泽 ,内表面附有海
绵状果肉 , 易脱落。气微 ,味酸苦。水浸后褪色 , 隐约可见表面具
深色小点 , 果肉具微黏性 ,水浸液呈深棕色。
2. 3 滇枣皮 [ 2] 亦称滇刺枣 、云枣等。 为鼠李科植物滇刺枣
Z izyphus manritiana Lam. 的果皮。呈不规则片状或破裂成不完整
的圆球状 ,卷缩破裂。长 2 ~ 3 cm, 宽 1 ~ 2 cm , 厚 0. 2 ~ 0. 3 cm。
上表面紫黑色或棕褐色 ,有光泽 , 稍平或生细皱纹 ,内表面淡红色
渐转变为紫棕色 , 略粗糙 , 或见疏松的果肉 , 顶端可见小花柱残
基 , 基部有果柄痕迹。果皮稍硬而脆革质状 , 潮湿时稍柔韧 ,偶见
类圆形果核 , 味微酸。主要特征是果皮形状较长大肉较厚 , 革质 ,
稍硬而脆。
2. 4 酸枣皮 为鼠李科植物酸枣 Z 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 H u的
干燥成熟果皮。果皮类球形 ,表面暗红色 , 长 8 ~ 13 mm , 先端尖 ,
具果柄 ,肉薄 、质脆易碎 、不光滑 、味酸。主要特征是肉薄 , 质脆
易碎。
2. 5 葡萄皮 为葡萄科植物葡萄 Vitis v iniferal L.的干燥果皮 , 呈
不规则片状或卷成扁球状 , 长 1 ~ 2 cm , 果皮破裂不完整。外表
面红紫色 ,皱缩无光泽 , 果皮薄而稍硬 , 可见果梗长 5 ~ 7 mm , 有
少量果肉及种子 2 ~ 4粒 ,质软不易碎。气微酸 , 微甜。主要特征
是果皮较薄 ,果柄有小瘤状突起。
2. 6 樱桃皮 [ 3] 为蔷薇科植物雕核樱桃 Cerasus pliocerasus Koe-
hne ruetli com b. nov的干燥成熟果皮。呈不规则片状或扁筒状 ,
有皱缩 ,表面紫红色或紫色 , 有光泽 ,内表面不光滑和灰白色小斑
点 , 气微清香 、味酸 、稍甜涩。
2. 7 山楂 为蔷薇科植物山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
熟外果皮和部分果肉。呈不规则片状或圆形片状 , 有切截痕迹 ,
多卷边 ,皱缩不平 , 表面棕色至棕褐色 , 有细皱纹和灰白色小斑
点 , 气微清香 、味酸微甜。
2. 8 山里红 [ 4] 亦称野三楂 , 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 Cra tae gus
pinnatifida B ge var. m ajor N. E. Br的干燥成熟的果实 , 呈类圆球
形 , 直径 0. 8 ~ 1. 2 cm , 多压扁成饼状 , 表面褐红色 、有细纹及皱
缩 、果肉薄 、顶端有一圆形凹窝宿萼痕迹 、直径约 0. 1 ~ 0. 2 cm ,
160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第 18卷第 1期 LISH IZHEN MEDIC INE AND MATERIA M ED ICA RESEARCH 2007VOL. 18 N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