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文章编号:1004 - 2490(2016)03 - 0297 - 07
翼茧形藻培养基的筛选及优化
收稿日期:2015 - 12 - 28
基金项目:海南省科技项目(ZDYF2016087);海南省重大科技项目(ZDZX2013009)
作者简介:宋邦兴(1991 -),男,海南文昌人,水产养殖专业大学本科生。E-mail:389956767@ qq. com
通讯作者:王 珺,高级实验师。E-mail:72206wj@ 163. com
宋邦兴1,王 珺1,2,3,陈国华1,2,杨金华1,许炳亮1
(1.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口 570228;2. 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海口 570228;
3. 海南大学海洋生物实验教学中心,海口 570228)
摘 要:在“宁波大学 3#培养液”配方的基础上,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氮、磷、铁、硅、维生素 B1 和
B12等主要营养元素对翼茧形藻(Amphiprora alata)生长繁殖的影响。获得了以天然海水为基础的翼茧形藻优
化培养基:40 mg·L -1 NaNO3-N、8 mg·L
-1 KH2PO4-P、0. 5 mg·L
-1 FeSO4-Fe、20 mg·L
-1 Na2SiO3-Si、0. 1
mg·L -1 Vitamin B1 和 0. 05 mg·L
-1 Vitamin B12。用优化培养基与“宁波大学 3#培养液”对比培养翼茧形藻,
结果表明,培养第 2 ~ 7 天,优化培养基比“宁波大学 3#培养液”收获翼茧形藻的生物量(细胞密度)每天分别
提高了 1. 45、1. 83、2. 12、2. 26、2. 32 和 2. 40 倍。
关键词:翼茧形藻;培养基;优化;生长
中图分类号:Q 949. 270. 5 文献标识码:A
翼茧形藻(Amphiprora alata)是一种褐色的
海洋底栖硅藻,属羽纹硅藻纲(Pennnatae),有壳
缝硅藻目(Raphidinales),舟形藻科(Naviculaceae
kützing),茧形藻属。有关茧形藻的研究很少,
JUAN等[1]研究了 8 种底栖硅藻为饵料,分析不
同饵料对红鲍鱼(Haliotis rufescens)后期幼体生长
的影响,结果发现同时投喂茧形藻(Amphiprora
sp.)和菱形藻(Nitzschia sp.)的红鲍鱼后期幼体
生长最快。胡蓓娟等[2]研究了 8 种微藻的保存
方法,提出茧形藻较适合弱光低温保存,同时指
出无论是其生态分类、生长优化还是大分子化合
物的提取都鲜有相关研究性报道,这种藻类更具
有研究的潜力。由于翼茧形藻含有丰富的蛋白
质、脂肪酸等营养物质,是水产动物苗种的优良
饵料。为了更好地研究利用翼茧形藻,首先要获
得大量的藻体,因而如何实现高密度规模培养是
生产性应用关键,合适的培养基是实现翼茧形藻
高密度培养的重要因素。王珺等[3]曾研究了翼茧
形藻的培养条件,得出培养该藻最佳的生态因子
(温度、光照、盐度和 pH值)。本文研究了不同种
类及浓度的氮、磷、铁、硅、维生素 B1 及 B12等主
要营养元素对翼茧形藻生长繁殖的影响,优化翼
茧形藻的培养基配方,以期为翼茧形藻的大规模
培养提供基础性资料。
1 材料和方法
1. 1 实验材料
翼茧形藻取自海南大学海洋学院藻种室。
该硅藻取自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海区,经微吸管
分离、纯化得到的新藻株。藻体单个生活,壳环
面双凹的椭圆形,长 60 ~ 160 μm,宽 36 ~ 60 μm。
中央凹缢处宽度 26 ~ 38 μm;壳面棱形,两端渐
大,至顶端圆钝,色素体大,1 个,呈板状[4]。实验
前接种到 1 000 mL三角烧瓶中进行活化纯培养,
不充气,每天摇动 2 ~ 3 次,取指数生长期的藻液
进行实验。
DOI:10.13233/j.cnki.mar.fish.2016.03.009
海 洋 渔 业 2016 年
1. 2 方法
1. 2. 1 藻体培养条件
培养用的海水取自海口白沙门海区,经黑暗
沉淀,再经脱脂棉过滤、煮沸、自然冷却后使用。
海水 pH 8. 03,盐度 30。实验培养瓶选用 250 mL
齿轮牌三角瓶,经洗液洗涤、晾干,130 ℃恒温消
毒 2 h。除温度实验外,其余试验组温度控制在
(26 ± 1)℃,光照强度 3 000 lx,光周期为全天日
光灯照明,培养时间为 4 ~ 5 d。每天摇瓶 3 次,并
随机交换位置,以减少照度差异。
本实验的培养液均采用添加 10 mg· L -1
Na2SiO3的“宁波大学 3#培养液”配方
[5]。
1. 2. 2 实验设计
1. 2. 2. 1 单因子实验
根据“宁波大学 3#培养液”配方,分别配制缺
氮、缺磷、缺铁、缺硅培养液。氮源种类及质量浓
度的筛选:分别以硫酸铵[(NH4)2SO4]、硝酸钠
(NaNO3)、尿素(NH2CONH2)为营养盐,其氮的质
量浓度梯度分别为 0、10、20、30、40、50、60 mg·
L -1;磷源种类及质量浓度的筛选:分别以磷酸二
氢钾(KH2PO4)、磷酸二氢钠(NaH2PO4)为营养
盐,磷的质量浓度梯度分别为 0、1、2、3、4、5、6、7、
8、9、10 mg·L -1;铁源种类及质量浓度的筛选:
以硫酸亚铁(FeSO4)及柠檬酸铁(C6H5O7Fe)为
铁盐,设置铁质量浓度梯度为 0、0. 1、0. 2、0. 3、
0. 4、0. 5、0. 6、0. 7、0. 8、0. 9、1. 0 mg·L -1;硅盐质
量浓度的筛选:以硅酸钠(Na2SiO3)为营养盐,设
置硅质量浓度梯度为 0、5、10、15、20、25、30 mg·
L -1。各实验均设置 2 个水平实验。
1. 2. 2. 2 维生素 B1 和 B12正交实验
针对微藻对维生素 B1(VB1)和维生素 B12
(VB12)的需求,分别以 4 个浓度梯度水平,选用
L16(4
2)设计 2 因子 4 水平的正交实验(表 1)。
表 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
Tab.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mg·L -1)
水平
Level
因素值 Factor value
维生素 B1 VB1 维生素 B12 VB12
1 0. 000 0. 000
2 0. 010 0. 005
3 0. 100 0. 050
4 1. 000 0. 500
1. 2. 2. 3 培养基对比实验
选取单因子实验中翼茧形藻生长繁殖最优
的氮、磷、铁、硅等营养盐种类及质量浓度和正交
实验中 VB1 和 VB12的最佳配比,作为优化后的培
养液配方;对照组培养液采用添加 10 mg·L -1
Na2SiO3的“宁波大学 3#培养液”配方,接种密度
及培养条件一致,每天定时计数,共培养 7 d,各
实验均设计 2 个水平。
1. 2. 3 藻细胞计数
先做藻细胞密度与藻液光密度 OD 值
(A420,不加藻种培养液为空白)的相关曲线。将
实验用藻液稀释成 5 个相关浓度梯度,分别用
722S 可见分光光度计在 420 nm 处测定浓度组
OD值,并用 XB-K-25 血球计数板分别计数藻细
胞密度(甲醛固定,1 d 完成计数,每瓶重复计数 2
次,取平均值),确定藻细胞密度与藻液 OD 值的
线性关系;测定实验藻液的吸光值,根据藻细胞
密度与 OD值的线性关系换算出藻细胞密度。
1. 2. 4 比生长速率
藻细胞的比生长速率(K)由公式计算:
K =(lnNt - lnN0)/T
式中,N0:起始藻细胞密度;Nt:经过 T 时间培养
后的藻细胞密度;T:培养时间(d)。
1. 2. 5 统计分析
运用 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使用 DPS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单因子实验
2. 1. 1 氮
氮的单因子实验结果见图 1,从图 1 可知,硝
酸钠、硫酸铵和尿素均可作为氮源,最适合翼茧
形藻生长的氮盐为硝酸钠,以 40 mg·L -1的质量
浓度为最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得知,3 种氮盐
对翼茧形藻生长的影响均极显著(P < 0. 01)。
2. 1. 2 磷
磷的单因子实验结果见图 2,由图 2 可知,磷
酸二氢钠和磷酸二氢钾均可做为翼茧形藻的磷
盐,最适合生长的磷浓度为 8 ~ 9 mg·L -1。经方
差分析,不同浓度的磷盐对翼茧形藻的生长影响
存在极显著差异(P < 0. 01)。
892
第 3 期 宋邦兴等:翼茧形藻培养基的筛选及优化
图 1 氮盐及其浓度对翼茧形藻生长的影响
Fig. 1 Effects of different N concentrations
on the growth of Amphiprora alata
图 2 磷盐及其浓度对翼茧形藻生长的影响
Fig. 2 Effects of different P concentrations on
the growth of Amphiprora alata
2. 1. 3 铁
铁的单因子实验结果见图 3,由图 3 可知,硫
酸亚铁和柠檬酸铁均可作为翼茧形藻的铁盐,最
佳的铁浓度为 0. 5 ~ 0. 6 mg·L -1,当铁浓度大于
0. 6 mg·L -1时,抑制翼茧形藻的生长。经单因
素方差分析得知,铁盐对翼茧形藻的生长有显著
影响(P < 0. 05)。
2. 1. 4 硅
硅的单因子实验结果见图 4,从图 4 可知,在
Na2SiO3-Si的质量浓度为 5 ~ 30 mg·L
-1的范围
内均可促进翼茧形藻的生长,其最适生长的质量
浓度范围为 10 ~ 25 mg·L -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
得知,Na2SiO3 对翼茧形藻生长的影响极显著(P
< 0. 01)。
2. 2 维生素 B1 和 B12正交实验
正交实验结果见表 2,从表 2 可知,3 号组合
培养翼茧形藻的效果最好,即 VB1 和 VB12最佳的
质量浓度分别为 0. 100、0. 050 mg·L -1。对实验
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 3),由表 3 可知,维生素
B1、B12单独使用对翼茧形藻的生长无显著影响,
而维生素 B1、B12混合作用对翼茧形藻生长有极
显著影响(P < 0. 01)。
图 3 铁盐及其浓度对翼茧形藻生长的影响
Fig. 3 Effects of different Fe concentrations
on the growth of Amphiprora alata
图 4 硅浓度对翼茧形藻生长的影响
Fig. 4 Effects of different Si concentrations on
the growth of Amphiprora alata
表 2 维生素的正交实验结果
Tab. 2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vitamins
实验号
Test number
维生素 B1
VB1
维生素 B12
VB12
K值
K value
1 水平 1(0. 000)水平 1(0. 000) 0. 344 ± 0. 003
2 水平 2(0. 010)水平 2(0. 005) 0. 396 ± 0. 002
3 水平 3(0. 100)水平 3(0. 050) 0. 406 ± 0. 004
4 水平 4(1. 000)水平 4(0. 500) 0. 374 ± 0. 002
5 水平 1 水平 2 0. 371 ± 0. 000
6 水平 2 水平 1 0. 354 ± 0. 003
7 水平 3 水平 4 0. 387 ± 0. 002
8 水平 4 水平 3 0. 392 ± 0. 002
9 水平 1 水平 3 0. 369 ± 0. 002
10 水平 2 水平 4 0. 362 ± 0. 005
11 水平 3 水平 1 0. 347 ± 0. 005
12 水平 4 水平 2 0. 389 ± 0. 004
13 水平 1 水平 4 0. 387 ± 0. 002
14 水平 2 水平 3 0. 349 ± 0. 003
15 水平 3 水平 2 0. 374 ± 0. 002
16 水平 4 水平 1 0. 371 ± 0. 005
注:括号里的数据为不同水平数字代表的维生素含量(单位:mg
·L -1)
Note:Data in parenthesis are contents of nutrient elements (unit:mg
·L -1)
992
海 洋 渔 业 2016 年
表 3 正交实验方差分析结果
Tab. 3 Varianc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变异来源 Source 平方和 Sum of square 自由度 df 均方 Mean square F值 F value P
维生素 B1 VB1 0. 000 1 3 0. 000 0 0. 867 0. 492 8
维生素 B12 VB12 0. 000 2 3 0. 000 1 2. 306 0. 145 3
维生素 B1 ×维生素 B12
(VB1 and VB12)
0. 000 2 9 0. 000 0 27. 926 0 **
误差 Error 0. 000 0 16 0. 000 0
总和 Total 0. 000 5 31
注:**表示差异极显著(P < 0. 01)
Note:** means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 0. 01)
2. 3 优化培养基的验证
为了验证优化培养基的效果,将优化培养基
与“宁波大学 3#培养液”进行了对比培养实验,每
天定时测定藻细胞密度,共培养 7 天,设置 2 个平
行组,取平均值。培养结果见图 5。由图 5 可知,
接种第 1 天,翼茧形藻在 2 种培养基中的生长速
率差别不大,优化培养基稍微优于“宁波大学 3#
培养液”,而从第 2 天开始至第 7 天,优化培养基
的藻细胞密度每天分别为“宁波大学 3#培养液”
的 1. 45、1. 83、2. 12、2. 26、2. 32、2. 40 倍,可见优
化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极显著优于“宁波大学 3#培
养液”配方(P < 0. 01)。
3 讨论
不同种类的微藻,对营养盐的需求不一样,
即每一种微藻都有适合各自生长繁殖的培养基,
培养基中营养盐的种类和浓度影响着微藻的生
长率、营养成分及终产量,因此,选择合适的培养
基是获得最佳培养效果的前提条件。本实验以
常用的“宁波大学 3#培养液”配方为基础,通过单
因子及正交实验,对翼茧形藻培养基进行了优
化,得到了优化培养基。
3. 1 氮盐
氮被称为生命的元素,在植物体中,氮是蛋
白质、核酸、磷脂的主要成分,而这三者又是原生
质、细胞核和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生
命活动中有着特殊作用[6]。通常认为,氮和磷是
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中限制藻类生长的最普通
的营养盐[7 - 8]。已有实验表明,不同种类的单细
胞藻能利用不同种类的氮源,对氮盐的质量浓度
要求也不一样[9]。本实验结果表明,硝酸钠、尿
素、硫酸铵均能被翼茧形藻利用。在实验设置的
质量浓度范围内,NaNO3-N最佳的质量浓度为 40
mg·L -1,质量浓度范围在 10 ~ 40 mg·L -1时,翼
茧形藻的 K值随着氮盐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质量浓度范围在 40 ~ 60 mg·L -1时,翼茧形藻的
K 值 随 着 氮 盐 质 量 浓 度 的 升 高 而 降 低;
NH2CONH2-N最佳的质量浓度为 40 mg·L
-1,质
量浓度范围在 0 ~ 40 mg·L -1时,翼茧形藻的 K
值随着氮盐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而质量浓度
范围在 40 ~ 60 mg·L -1时,翼茧形藻的生长速率
随着氮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NH4)2SO4-N 的
最佳质量浓度为 20 mg·L -1,质量浓度范围在 0
~ 20 mg·L -1时,翼茧形藻的 K 值随着氮盐质量
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而质量浓度范围在 20 ~ 60
mg·L -1时,翼茧形藻的 K 值随着氨氮质量浓度
的升高而降低,这是由于在单细胞藻类的培养过
程中,CO2 被藻类吸收而导致培养液的 pH 值升
高,从而使 NH4
+易变为 NH3,并使藻类受到毒害
的缘故。有研究表明,直链藻(Melosioa sp.)最佳
氮盐质量浓度为 20 ~ 40 mg· L -1[10];小环藻
(Cyclotella caspiaunder)最佳的氮盐质量浓度为
30 mg · L -1[11];日 本 星 杆 藻 (Asterionella
japonica)最佳的(NH2)2CO-N 质量浓度为 20 mg
·L -1[12]。可见,翼茧形藻对氮元素的需求量相
对较大。
3. 2 磷盐
磷元素是藻类叶绿体双层膜、DNA 与 ATP
的构成成分,它在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化中起着重
要的作用,是藻类营养中仅次于氮的元素。实验
结果表明,磷是翼茧形藻的一个重要因子,2 种不
同磷盐对翼茧形藻生长繁殖的影响差异不大,其
中 KH2PO4-P 的最佳质量浓度为 8 mg· L
-1,
NaH2PO4-P以 9 mg·L
-1为最佳。KH2PO4 在 P
浓度范围为 1 ~ 8 mg·L -1时随着 P 浓度增高,K
003
第 3 期 宋邦兴等:翼茧形藻培养基的筛选及优化
值逐渐增大,而在 P 浓度范围为 8 ~ 10 mg·L -1
时,随着其质量浓度增加,K 值逐渐减小;
NaH2PO4-P在 P浓度范围为 1 ~ 9 mg·L
-1时随
着浓度增高,K值逐渐增大,而在 P浓度范围为 9
~ 10 mg·L -1时,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该藻
的 K值越来越小,说明高质量浓度的磷盐对翼茧
形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有研究表明,直链藻最
佳的 KH2PO4-P浓度为 1 mg·L
-1[10];小环藻最
佳的 KH2PO4-P浓度为 1 mg·L
-1[11];日本星杆
藻最佳的 NaH2PO4-P浓度为 0. 5 mg·L
-1[12];牟
氏角毛藻(Cheatoceros muelleri)最佳 KH2PO-P 浓
度为 3 mg·L -1[13]。可见,翼茧形藻对磷元素的
需求量相对较大。
图 5 翼茧形藻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比较
Fig. 5 Growth rates of Amphiprora alata
in different media
3. 3 铁盐
铁是藻类细胞内某些氧化 -还原的载体和
辅酶的组成成分,缺铁会影响多种代谢过程,甚
至会抑制藻细胞的生长[14]。实验结果表明,加铁
试验组的 K值明显比对照组的 K 值大,这说明铁
是翼茧形藻生长繁殖的重要微量元素。其中
FeSO4 的效果稍优于 FeC6H5O7。FeSO4-Fe 质量
浓度范围在 0 ~ 0. 5 mg·L -1时,随着其质量浓度
的增加 K 值呈上升趋势,以质量浓度 0. 5 mg·
L -1为最佳;FeC6H5O7-Fe 质量浓度范围在 0 ~
0. 6 mg·L -1时,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增加 K 值呈
上升趋势,以质量浓度 0. 6 mg·L -1为最佳,当浓
度大于 0. 7 mg·L -1时,抑制翼茧形藻的生长。
有研究表明,小环藻最佳的铁盐质量浓度为 0. 1
mg·L -1[11];牟氏角毛藻最佳铁盐质量浓度为 1
mg·L -1[13];四爿藻(Tetraselmis chui)最佳的铁
盐质量浓度为 0. 4 mg·L -1[15]。
3. 4 硅盐
硅是硅藻生长繁殖的必需营养元素,它除了
作为细胞壁结构成分外,还参与蛋白质、光合色
素、DNA合成及细胞分裂等多种代谢和生长过
程[16]。实验结果表明,加硅试验组藻细胞 K 值
均显著大于缺硅对照组的藻细胞 K 值,翼茧形藻
在 Na2SiO3– Si质量浓度为 0 ~ 30 mg·L
-1的范
围内均能生长繁殖,质量浓度在 0 ~ 5 mg·L -1的
范围时,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增加 K 值呈直线上
升,质量浓度在 5 ~ 20 mg·L -1的范围时,随着其
质量浓度的增加 K值呈缓慢上升趋势,质量浓度
为 20 mg·L -1时,K 值达最大;质量浓度在 20 ~
30 mg·L -1的范围时,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增加,
藻细胞的 K 值越来越小,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硅盐质量浓度范围在 5 ~ 30 mg·L -1时均可促进
翼茧形藻的生长,其最适生长的质量浓度为 20
mg·L -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得知,Na2SiO3 对翼
茧形藻生长的影响极显著(P < 0. 01)。直链藻最
佳的硅盐质量浓度 25 mg·L -1[10];小环藻最佳
的硅盐质量浓度为 25 mg·L -1[11];日本星杆藻
最佳的硅盐质量浓度为 10 mg·L -1[12]。
3. 5 维生素 B1、B12正交实验
已有研究表明,维生素对微藻生长的影响因
种类而异。王正方等[17]认为 VB1、VB12和复合维
生素是海洋原甲藻增殖的重要因素;胡桂坤等[18]
指出 VB1 促小球藻分裂作用极显著,VB12和 VH
无显著影响。本实验中维生素 B1、B12对翼茧形
藻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 B1、B12单独
使用对翼茧形藻的生长无显著影响,而维生素
B1、B12混合使用对翼茧形藻的生长有极显著影响
(P < 0. 01)。3 号组合培养翼茧形藻的效果最
好,即维生素 B1、维生素 B12最佳的质量浓度分别
为 0. 100、0. 050 mg·L -1。
3. 6 优化培养基的验证
优化培养基与“宁波大学 3#培养液”的对比
培养实验结果表明,翼茧形藻在优化培养基中显
示出较大的生长优势,从接种的第 2 天至第 7 天,
优化培养基培养的藻细胞密度均极显著优于“宁
波大学 3 #培养液”培养的藻细胞密度(P <
0. 01)。
4 小结
通过本实验可知,翼茧形藻在人工培养时对
103
海 洋 渔 业 2016 年
各种营养盐的需求如下:1)硝酸钠、尿素和硫酸
铵均可作为氮盐,最适翼茧形藻生长的氮盐为硝
酸钠,当培养液中氮质量浓度低于 20 mg·L -1时
硫酸铵培养效果最好,3 种氮盐对翼茧形藻生长
的影响均极显著;磷酸二氢钾和磷酸二氢钠均可
作为磷盐,培养效果相差不大,2 种磷盐对翼茧形
藻生长均存在极显著影响;柠檬酸铁和硫酸亚铁
均可作为翼茧形藻的铁盐,2 种铁盐对翼茧形藻
生长均存在显著影响;硅在翼茧形藻的培养中是
必须的,培养液中加入硅盐后能极显著地促进翼
茧形藻的生长;维生素 B1、B12混合使用对翼茧形
藻的生长有极显著影响;优化培养基的培养效果
极显著优于“宁波大学 3#培养液”的培养效果。
2)翼茧形藻的优化培养基:在天然海水中添加 40
mg·L -1 NaNO3-N、8 mg·L
-1 KH2PO4-P、0. 5 mg
·L -1 FeSO4-Fe、20 mg·L
-1 Na2SiO3-Si、0. 1 mg
·L -1 VB1 和 0. 05 mg·L
-1VB12。
参考文献:
[1] JUAN G C R,MAIADEL P S S,MARíA T V,et al.
Effect of eight benthic diatoms as feed on the growth
of red abalone (Haliotis rufescens)postlarvae[J].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2009,21(4):387 -
393.
[2] 胡蓓娟,王雪青,吴晶晶,等. 8 种微藻的保存方
法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08(1):58 - 65.
HU B J,WANG X Q,WU J J,et al. The study on
preservation methods of eight kinds of microalgae
[J]. Transactions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08(1) :58 - 65.
[3] 王 珺,符丽梅,陈国华,等.翼茧形藻培养条件的
研究[J]. 海洋渔业,2012,34(2):235 - 240.
WANG J,FU L M,CHEN G H,et al. The culture
conditions of Amphiproraalata [ J]. Marine
Fisheries,2012,34(2) :235 - 240.
[4] 钱树本,刘东艳,孙 军. 海藻学[M]. 青岛:中国
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384 - 397.
QIAN S B,LIU D Y,SUN J. Marine Phycology
[M]. Qingdao: China Ocean University Press,
2005:384 - 397.
[5] 成永旭.生物饵料培养学(第二版)[M].北京:中
国农业出版社,2005:70 - 75.
CHENG Y X. Culture of Living Feeds (The second
edition)[M]. Beijing:China Agriculture Press,
2005:70 - 75.
[6] 王 忠.植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80 - 90.
WANG Z. Plant Physiology [M]. Beijing:China
Agriculture Press,2000:80 - 90.
[7] LEAN D R S,PICK F R. Photosynthetic response of
lake plankton to nutrient enrichment:A test for
nutrient limitation [ J ].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1981,26(6):1001 - 1019.
[8] WYNNE D,BERMAN T. Hot water extractable
phosphorus-an indicator of nutritional status of
Peridinium cinctum (Dinophyceae) from Lake
Kinneret (Israel) [J]. Journal of Phycology,1980,
16(1) :40 - 46.
[9] 马志珍.氮源及其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
[J].海洋湖沼通报,1983(2):45 - 50.
MA Z Z. Effects of nitrogen sources and thei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the growth of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ohlin[J]. Transactions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1983(2) :45 - 50.
[10] 王 珺,王爱雯,陈国华,等.几种主要营养元素对
直链藻生长速率的影响[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13,31(3) :218 - 223.
WANG J,WANG A W,CHEN G H,et al. Effects
of several main nutrient elements on growth rates of
Melosira sp.[J]. Natural Science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2013,31 (3) :218 - 223.
[11] 王 珺,赖秋明,姚发壮,等.人工培养条件下环境
因子对微小小环藻生长繁殖的影响[J]. 海洋渔
业,2013,35(2):195 - 201.
WANG J,LAI Q M,YAO F Z,et al. Effects of
ecological factors on the growth of Cyclotella
caspiaunder cultivated conditions [J]. Marine
Fisheries,2013,35(2) :195 - 201.
[12] 王 珺,王永强,陈国华,等. 生态和营养条件对
日本星杆藻生长的影响[J]. 海洋渔业,2014,36
(4):329 - 334.
WANG J,WANG Y Q,CHEN G H,et al. Effects
of ecological and nutritional factors on growth of
Asterionella japonica[J]. Marine Fisheries,2014,36
(4) :329 - 334.
[13] 王扬才.氮磷铁营养盐浓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
影响[J].海洋渔业,2006,28(2):173 - 176.
WANG Y C. Effects of nitrogen,phosphorus and
iron on the growth of Chaetoceros muelleri[J].
Marine Fisheries,2006,28(2) :173 - 176.
[14] OPKELLEY J C. Inorganic Nutrients[M]. London :
Black 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1974:610 - 633.
[15] 王 珺,王永波,陈国华,等.四爿藻培养条件的研
究[J].海洋渔业,2008,30(2):189 - 194.
203
第 3 期 宋邦兴等:翼茧形藻培养基的筛选及优化
WANG J,WANG Y B,CHEN G H,et al. Studies
on the culture conditions of Tetraselmis chui[J].
Marine Fisheries,2008,30(2):189 - 194.
[16] WERNER D. Silicate Metabolism[M]. London:Black
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1977:110 - 149.
[17] 王正方,张 庆,卢 勇,等.氮、磷、维生素和微量
元素对赤潮生物海洋原甲藻的增殖效应[J].东海
海洋,1996,14(3):33 - 38.
WANG Z F,ZHANG Q,LU Y,et al. The effects of
nutrients,vitamins and trace metalson the growth of
the red tide organism Prorocentrum micans[J].
Dongahi Marine Science,1996,14(3) :33 - 38.
[18] 胡桂坤,张青田,庞金鑫. 三种维生素对小球藻的
增殖效应研究[J]. 海湖盐与化工,2005,34(4):
22 - 25.
HU G K,ZHANG Q T,PANG J X,et al. Effects of
three kinds of vitamin on growth of Chlorella[J]. Sea-
lake Salt and Chemical Industry,2005,34(4) :22 -
25.
Screening and optimizing of the culture medium of Amphiprora alata
SONG Bang-xing1,WANG Jun1,2,3,CHEN Guo-hua1,2,3,YANG Jin-hua1,XU Bing-liang1
(1. Ocean College,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2. Key Laboratory of Tropic Biological Resour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Haikou 570228,China;3.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of Marine Biology,Haikou 570228,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Ningbo 3 # medium,a one-factor experiment and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utrient sources and concentrations on the growth of Amphiprora
alata. The nutrient sources were (NH4)2SO4,NaNO3,and (NH2)2CO for nitrogen (N),KH2PO4 and
NaH2PO4 for phosphorus (P),FeSO4 and FeC6H5O7 for iron (Fe),Na2SiO3 for silicon (Si),VB1 and VB12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ulture medium based in nature marine water was formulated as follows:
40 mg·L -1 NaNO3-N,8 mg·L
-1 KH2PO4-P,0. 5 mg·L
-1 FeSO4-Fe,20 mg·L
-1 Na2SiO3-Si,0. 1 mg
·L -1 Vitamin B1 and 0. 05 mg·L
-1 Vitamin B12 . The optimum culture medium was compared with the
Ningbo 3 # culture mediu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optimized medium could increase cell biomass
productivity. Cultured from the second to the seventh day,the cell biomass of Amphiprora alata increased by
1. 45,1. 83,2. 12,2. 26,2. 32 and 2. 40 times respectively.
Key words:Amphiprora alata;culture medium;optimization;growth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