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药白前及其同属植物近10年研究概况



全 文 :4 讨论
(1)瑶药资源丰富 , 应用历
史渊源流长 , 是祖国传统医药中
的宝贵财富。值得进一步发掘研
究提高 , 造福人民。
(2)瑶族医药由于历史原
因 , 没有文字记载 , 在瑶医用药
中存在着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
混乱状况 , 这给瑶药材的生产 、
临床应用及开发研究带来困难。
因而加强瑶药质量研究 , 制定质
量标准很有必要 。应列为卫生行
政部门的议事日程 , 否则瑶医药
难以走向国内外大市场。
(3)瑶药资源由于过度毁林
种植 , 加上应用农药 、化肥 、 除
草剂及环境污染 , 对生存环境造
成不同程度破坏 , 致使部分瑶药
如独脚疳 、 走马胎 、 桫椤 、穿山
甲等资源渐减 , 处于濒临灭绝状
态 。应建立瑶药资源保护区 , 合
理开发持续利用 。
(4)瑶族医药为新药研制提
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前景 , 然而
新药开发是一个多学科的系统工
程 , 它涉及到药物资源学 、 生药
学 、 成分化学 、制剂工艺学 、药
理 、 毒理药效学 、 临床药学等各
领域 。因此瑶医药工作者必须与
生产企业 、科研院所 、 临床研究
工作者密切协作 , 攻克难关 , 研
制新药走向市场 , 才能获得更大
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收稿日期:2003年 7月 27日)
中药白前及其同属植物近 10年研究概况
玛依拉1 付梅红2 方 婧2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 ,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2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 北京 100700)
摘 要 对中药白前及其同属植物的生药资源 、 化学 、 药理 、 炮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白前 鹅绒藤属 生药资源 化学 药理 炮制
  白前为萝 科植物柳叶白前
Cynanchum stuntonii (Decne.)
Schltr.es levl.或芫花叶白前
Cynanchum glaucescens (Decne.)
Hand.-Mazz 的干燥根茎及
根〔1〕 。具有降气 、消痰 、 止咳的
功能 , 主要用于肺气壅实 , 咳嗽
多痰 , 胸满喘急等症〔2〕。多年来
许多学者在白前及其同属植物的
生药资源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
用 、 炮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
文对上述各方面的研究工作与简
述 , 以便对白前及其同属植物进
一步研究 。
1 生药资源
白前始载于 《名医别录》 列
为中品 , 《本草纲目》 列入草部
山草类。为一种常用中药 , 多年
生草本 , 历版 《中国药典》 均有
收载〔3〕 , 谢宗万先生考证指出
《中国药典》 所收载品种柳叶白
前和芫花叶白前即为我国古代药
用白前正品 。白前为典型的中药
复杂品种 , 据文献报道除上述 2
种外 , 尚有 4科 18种植物在全
国不同地区作白前使用。王 等
通过对我国 23个省 、 市 、 自治
区药材收集 , 进行药材性状 、 显
微鉴别研究 , 鉴定出 5种植物来
源:萝 科鹅绒藤属植物柳叶白
前 、芫花叶白前 、白薇 、 蔓生白
薇 、老瓜头 。目前全国主流商品
是柳叶白前〔4〕 。湖北省是全国柳
叶白前的主要产区 , 产量居全国
首位 , 浙江 、 广西 、 四川等省 、
自治区也有分布 。在湖北省白前
野生转家种成功基础上扩大种植
面积 , 产量上升 , 缓解了供求矛
盾 。白前为多年生草本 , 当前柳
叶白前生产上以一年生栽培的作
药材 , 产量较低 , 亩产为 150 ~
180kg (干重), 质地柔软 , 色
白 , 味淡 , 与野生的质脆 , 色
黄 , 味甜有一定差异〔5〕 。白前同
属植物资源主要分布于以下省
区:华北白前广泛分布于内蒙 、
湖南 、陕西 、 甘肃等地〔6〕 。大理
白前分布于西藏 、 甘肃 、 四川 、
贵州等省区。青阳参广布于我国
西南部。地梢瓜广泛分布于我国
的东北 、 华北等地 。老瓜头产于
宁夏 、 甘肃 、 河北和内蒙等省
区。竹灵消产于辽宁 、 河北 、河
南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陕西 、 甘肃 、 贵
州 、 四川 、宁夏和西藏 。白薇产
于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山东 、
河北 、 河南 、 陕西 、 山西 、 四
川 、贵州 、 云南 、 广西 、 广东 、
湖南 、湖北 、 福建 、江西 、 江苏
等省区。鹅绒藤分布于辽宁 、河
北 、河南 、 山西 、 陕西 、 宁夏 、
甘肃等省区。白首乌遍布我国
31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3年总第 65期
18个省区 , 野生药材量大〔7〕 。
由于来源同属植物外观性状非常
相似 , 有些地区常以其根茎及根
伪充 , 在应用过程中应当引起重
视。
2 化学成分研究
柳叶白前化学成分研究较
少 , 所以对其同属 (鹅绒藤属)
植物化学成分进行简述。鹅绒藤
属为萝 科含植物种较多的属 ,
其中有多种可供药用 , 具有多种
药理作用 , 发现该属植物中含有
多种类型的 C21甾体甙类化合物 ,
引起了药物化学工作者的兴趣 。
2.1 柳叶白前 邱声祥〔8〕
从其根茎的脂溶性成分中分离到
3个成分 , 经光谱分析鉴定为 β
-谷甾醇 (β-sitosterol ,), C24 ~
C30脂肪酸和三萜华北白前醇
(hancockinol).
2.2 华北白前 娄红祥〔6〕
等从华北白前 (Cynanchum han-
cockianum)中分离到 4个新三萜
类化合物 , 通过光谱分析及化学
相关等分别鉴定为华北白前醇
(hancockinol , Ⅰ a), 新白前醇
(hancolupenol , Ⅱd), 新白前酮
(hancolupenone , Ⅱc)及新白前
醇二十八烷酸酯 (hancolupenol
octacosanate , Ⅱ d), 均为新型骨
架的化合物。1991 年〔9〕他们从
其中分离到生物碱 、 C21甾体甙 、
三萜等类成分后 , 又分得一个新
结构的单萜甙类化合物 , 命名为
3-氧-(β-D-吡喃木糖(1~ 6)β
-D-吡喃葡萄糖基) -芳樟
醇。1992 年〔10〕他们从其干燥根
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5个单
萜类化合物 , 其中 3个新化合物
为4-p-樟烷-1 , 7 , 8 , -三
醇 , 华北白前新甙 A 和华北白
前新甙B 。已知化合物为4-p-
樟烯-1-8 , 9-二醇和 4-p-
樟烷-1 , 8 , 9三醇。还〔11〕从乙
醇提取物种分离鉴定了 6个 C21
甾体化合物 , 其中白前甙元 C ,
白薇甙 A , 白前甙元 A , 脱水得
甙元为已知化合物;华北白前甙
元 B , 华北白前甙 A 为新化合
物 。1993 年〔12〕又从其根中分得
2个芥子酸和 1个酚糖甙。
2.3 合掌消 邱声祥〔13〕等
将粗甙在弱酸性条件下水解 , 其
水解物经硅胶柱正相层析及 Rp
-和 Rp-18反相层析 , 分离到
2个 C21甾体化合物 , 经光谱及
与标准品对照分别鉴定为 glaoco-
genin-B 和 glaucogenin-C mono
-D-theveside.
2.4 徐长卿 江熟平〔14〕等
简述徐长卿 (Cynanchum panicu-
latum Bge Kitag.)全草含丹皮酚
(paeonol), 肉珊瑚甙元 (sar-
costin), 去酰牛皮消甙元 (to-
mentogenin)和去酰 萝 甙 元
(deacylmetaplexigenin)等极为相
似的物质 , 以及醋酸 、 桂皮酸
等 。根除含丹皮酚外 , 还含黄
酮 、糖类 、 氨基酸。近年来从中
又分得 7个化合物 , 并对其中部
分成分进行了结构鉴定。即硬脂
酸癸酯 、蜂花烷 、 十六烯 、 D-
赤丝草醇 、 β-谷甾醇 、 丹皮酚 、
异丹皮酚 。罗永明〔15〕等分析了
其药材中挥发油 , 含量较高 , 是
该药材的主要有效部位。应用气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其挥发
油中分离并鉴定了 39个化合物 ,
其中牡丹酚的含量占挥发油总量
的 94.7%, 是挥发油中主要成
分 。鉴定的化学成分中共有苯乙
酮化合物 10种 , 其酚类化合物
7种。
2.5 地梢瓜 苑辉卿〔16〕等
从地梢瓜 (Cunanchum thesioides)
的全草中共分离到 14个化合物 ,
已鉴定 7个化合物 。其中 2个新
化合物分别为 1 , 3-二棕搁酸
-2-山梨酸-甘油三酯和地梢
瓜甙 。5个已知化合物为 β -香
树脂醇乙酸酯 , 羽扇豆醇乙酸
酯 , α-香树脂醇正辛烷酸酯 ,
柽柳素-3-O-β -D-半乳糖
甙。他们〔17〕又分得 7个化合物 ,
经光谱分析及化学方法确定各化
合物的结构为 β-谷甾醇 , 胡罗
卜甙 , 阿魏酸 , 琥珀酸 , 槲皮
素 , 1 , 3-0-二甲基-肌-肌
醇和蔗糖 。
2.6 竹灵消  吴振洁〔18〕等
从竹灵消 Cynanchum inamoenum
(Maxim.)根中分得 2个化合物 ,
通过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分别鉴
定为白薇甙C 和白薇甙 E , 他们
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丁林
生〔19〕等从中得到一种天然产物
白前甙元 C (Glaucogenin C).
2.7 老瓜头  张瑞〔20〕等从
老瓜头 (Cynanchum komarovii Al.
Iljinski)中分得了 5 个化合物 ,
根据理化常数 、波谱分析及化学
反应鉴定为:(13aR , 14R)-14
-羟基 -7 -脱甲氧娃儿藤碱
(Ⅰ), (13aR , 14R)-14-羟基
-7-脱甲氧娃儿藤碱氮氧化物
(Ⅱ), Cynatratoside A , 槲皮素 ,
槲皮素-3- [ β -D-吡喃葡萄
糖 (1※2)] -β -D吡喃半乳糖
甙 , 其中 Ⅱ为新化合物 , Ⅰ的物
理常数 , 波谱数据为首次报道.
2.8 鹅绒藤  李冲〔21〕等从
鹅绒藤中分离得到了 3个黄酮甙
类化合物 , 为 7-O -α-L -鼠
李吡喃糖基-山奈酚-3-O-α
-L-鼠李糖甙 , 7-O-α-L-
鼠吡喃糖基-山奈酚-3-O-β
-D-葡萄糖 , 7-O-α-L-鼠
李吡喃糖基-山奈酚-3-O-β
-D-葡萄吡喃糖基 (1※2)-β
-D-葡萄糖甙。3 个化合物均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吴玉
德〔22〕等从宁厦产鹅绒藤 (Cy-
319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3年总第 65期
nanchum chinense R.Br)地上部
分的醇提物中 , 分离一新的三萜
酯 , 命名为鹅绒藤酯 Ⅰ , 经波谱
分析和化学反应证明 , 酯 Ⅰ的结
构为羽扇醇正己酸酯.此外还分
离鉴定了羽扇醇乙醇酯 、 正廿四
烷酸和 β-谷甾醇。
2.9 白首乌 陈纪军〔23〕等
从白首乌 (Cynanchum auricula-
tum Royle ex Wight)根中分离得
到了 7个 C21甾体甙 。其中 4 个
已知物-wilfosideC3N , C1N , C1G
K1N 和另外 3 个新 C21甾体甙 ,
命名为白首乌甙 A , B , C 。经
光谱数据分析和化学反应 , 确定
其结构分别为:开德甙元 3-氧
-β-D-葡萄糖吡喃基-(1※
4)-α-L -加拿大麻糖吡喃基
-(1※4)-β-D-加拿大麻糖
吡喃基-(1※4)-α-L-迪吉
糖吡喃基-(1※4)-β-D-加
拿大麻糖吡喃甙;萝 甙元 3-
氧-α-L-加拿大麻糖吡喃基-
(1※4)-β -D-加拿大麻糖吡
喃基 -α-L -迪吉糖吡喃基 -
(1※4)-β -D-加拿大麻糖吡
喃甙;告达庭 3-氧-β-D-葡
萄糖吡喃基-(1※4)-β-L-
葡萄糖吡喃基- (1※4)-α-L
-加拿大麻糖吡喃基- (1※4)
-β -D-加拿大麻糖吡糖基 -
(1※4)-α-L -迪吉糖吡喃基
-(1※4)-β-D-加拿大麻糖
吡喃基。
3 药理作用研究
3.1 镇咳 、 祛痰及抗炎作用 
梁爱华〔24〕〔25〕等研究了柳叶白前
和芫花叶白前的药理作用 , 二者
作用相似 。两者醇提物及醚提物
罐胃给药对浓氨水诱发的小鼠咳
嗽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 芫花叶
白前水提物也有镇咳作用 。两者
醇提物 、 水提物及柳叶白前醚提
物均有祛痰作用 。两者的水提物
腹腔注射给药时对巴豆油致炎剂
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抗炎
作用。老瓜头水提取物和醇提取
物对浓氨水诱发的小鼠咳嗽均有
明显抑制作用 , 可增加呼吸道分
泌功能 , 有显著祛痰作用 , 对乙
酰胆碱和组胺等量混合液所致豚
鼠哮喘反应亦具明显抑制作
用〔26〕
3.2 退热抗炎作用 薛宝云〔27〕
等研究了直立白薇的退热抗炎作
用 , 直立白薇水提物腹腔注射给
药 , 对 15%酵母悬液诱发的大
鼠发热有明显的退热作用 , 同时
也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 其醇提取
物无作用。
3.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柳叶
白前 75%醇提物 5g/kg 和 15g/kg
ig (口服灌胃)能显著地抑制小
鼠水浸应激性溃疡 、 盐酸性溃疡
及吲哚美辛-乙醇性胃溃疡的形
成 , 能显著地减少蓖麻油及番泻
叶引起的小鼠腹泻次数及发生
率 , 使麻醉大鼠的胆汁分泌量有
短暂的增加 , 但对小鼠胃肠推进
运动无明显影响〔28〕。从徐长卿
中分离出的 3-羟 -4-甲氧苯
乙酮具有镇痛和抑制胃肠蠕动的
作用 , 其效果与丹皮酚相仿;对
大肠杆菌 、 弗氏痢疾杆菌的抑菌
作用很弱〔29〕 。
3.4 镇痛 、 抗炎及抗血栓形成
作用 沈雅琴〔30〕等采用常规的
炎症和疼痛模型以及电刺激麻醉
动物颈动脉的体内血栓形成模
型 。给小鼠 ig (口服灌胃)白前
醇提物 5g/kg 和 15g/kg , 能显著
延长热痛刺激甩尾反应的潜伏
期 , 减少由乙酸引起的扭体反应
的次数 , 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
肿 、角叉莱胶引起的足跖肿胀 。
此外 , 它还能显著延长大鼠体内
血栓形成时间和凝血时间。因
此 , 白前具有镇痛 、 抗炎和抗血
栓形成作用。
3.5 对免疫功能作用 经多项
免疫指标实验证实:白首乌总甙
单独使用或与抗癌药并用对荷瘤
机体的整个免疫机能都有一定的
增强作用 , 且这种增强作用是在
免疫系统的不同环节 、 不同时相
综合作用的结果〔31〕 。动物在灌
服白首乌水可溶浸膏和白首乌提
取的 C21甾体酯甙后 , 无论是体
液免疫功能 , 还是细胞免疫功能
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32〕 。
3.6 对酶活性的影响  李建
一〔33〕等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测
定了青阳参总甙对小鼠脑中谷氨
酸脱羧酶和γ-氨基丁酸转氨酶
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 注射青
阳参总甙后 , 正常小鼠脑中谷氨
酸脱羧酶 、 γ-氨基丁酸转氨酶
活性无明显变化。但对硫代氨基
脲诱发惊厥的小鼠 , 青阳参总甙
可使被硫代氨基脲降低的谷氨酸
脱羧酶活性明显恢复 , 提示青阳
参总甙的抗惊厥作用可能与其保
护谷氨酸脱羧酶活性有关。青阳
参〔34〕总甙青阳参的氯仿提取物 ,
有抗惊厥作用。其报道 ip COS
可升高小鼠脑突触体中GABA含
量及降低 Glu 、 Asp 含量 , 抑制
全脑 GDH 、 谷氨酰胺酶及门冬
酰胺酶活性 , 对突触体中 Clu含
量和脑中 COT 、 GPT 和谷氨酰胺
合成酶活性无明显影响。COS对
上述氨基酸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可能与其抗惊厥作用有关。
3.7 对心肌细胞的影响 丹皮
酚系徐长卿根中的主要活性成
分 , 现已人工合成 , 具有抑制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抑制血小
板聚集 、 抗心率失常及降低心肌
耗氧量等作用 。唐景荣〔35〕通过
测定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45Ca
摄取及其搏动频率的变化 , 观察
丹皮酚对心肌细胞 Ca2+内流的
32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3年总第 65期
影响 。结果 50 ~ 400μg/ml 的丹
皮酚 , 能显著降低心肌细胞搏动
频率 , 对心肌细胞快相 (5min)
和慢相 (120min)45Ca 摄取均有
显著抑制作用 , 且 400μg/ml 丹
皮酚与 10μmol/L 的维拉帕米的
作用相似 。提示丹皮酚能抑制心
肌细胞的 Ca2+内流 , 可能与阻
滞慢钙通道有关 。杨秦飞〔36〕等
应用细胞电生理的实验技术 , 研
究白首乌 C21总甾甙对心肌细胞
活动和收缩力的影响及小鼠对常
压缺氧耐力的作用。表明总甾甙
有直接抑制心肌收缩力作用 , 同
时有缩短 APD的趋势 , 推测缩
短APD不是其抑制肌力的唯一
因素 , 总甾甙抑制肌力效应的机
理可能更复杂。证实总甾甙有降
低机体耗氧量 、 延长缺氧条件下
小鼠生存时间的作用 , 这对缓和
机体需氧和供养的矛盾 , 提高机
体在缺氧条件下的耐受力具有重
要意义。
3.8 对自由基清除作用  为指
导白首乌保健食品的研究与开
发 , 宋俊梅37等采用化学发光法
测定了去皮白首乌及白首乌栓皮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的
清除作用 。结果表明 , 两者均能
直接清除 O-2 , 其 IC50分别为
69.69μg/ml和 2.298μg/ml , 而且
后者对O2-的清除能力比前者高
出30多倍 , 并同时测定了赤何
首乌 、西洋参 、 灵芝 、当归 、 黄
芪 、 菊花和竹叶 。结果表明 , 去
皮白首乌清除O-2 的能力显著低
于赤何首乌和灵芝 , 与西洋参和
当归相差不大 , 显著高于黄芪 、
菊花和竹叶。而白首乌栓皮清除
O-2 的能力却高于其中任何一种
中药 。
3.9 对肝脏的影响 通过对溶
血性贫血大鼠使用白首乌总甙的
保护治疗 , 观察肝脏组织化学变
化及肝脏和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
测定 , 初步探讨白首乌与养血益
肝 、延年益寿作用的机理 。实验
证明白首乌总甙可保护胸腺 、 增
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机能 , 这可
能是白首乌延年益寿的机理之
一〔28〕。
4 炮制研究
白前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
史 , 自古就很重视其炮制方法 ,
自唐代至清代许多医药书籍都有
相同的记载 , 有的书还提出了不
同的炙法和要求 。白前炮制始载
于 《雷公炮炙论·别录》 , 列为中
品 , 称其 “主治胸肋逆气 , 咳嗽
上亢” 。《新修本草》 谓:“主上
气冲喉中 , 呼吸欲绝” 。药性味
辛 、甘 、微温。归肺经 , 肝经 。
功能去痰止咳 , 泻肺降气 , 健胃
调中。生品用量过大 , 对胃有一
定刺激 。因此古代文献记载中对
白前炮炙 , 基本上是以甘草水浸
焙的方法较多 , 亦较详细 , 以后
的一些医药书籍中都有相同的记
载 。
从古代文献资料中可以看
出 , 历代对白前炮制方法主要有
浸焙 、 蒸炒 , 有不加辅料的 , 也
有加辅料甘草水浸焙 、生姜水浸
焙的。但这些文献均未见关于白
前炮制理论和炮制作用的记载 ,
建国以后 , 将白前定为蜜制法 ,
蜜制的目的是从白前平喘 、 止
咳 、祛痰作用出发 , 认为生用对
胃有一定的刺激性 , 可致脾胃虚
弱者恶心呕吐 , 蜜制可缓和其刺
激性 , 并能增强润肺止咳之功
能 。建国后全国各地炮制规范中
对白前生品均采用蜜制法进行炮
制 , 但未见与炮制工艺相关的研
究报道〔39〕 。白前其同属植物炮
制研究较少 , 其中白首乌加工炮
制首先将其净选后 , 切成 1 ~
1.5cm3小块 , 80℃以下烘干 。每
100kg 白首乌块 , 用黑豆 10kg ,
黄酒 10kg 。先取黑豆加适量水
煮约 3h , 熬汁约 15kg , 豆渣再
加水煮约 2h , 熬汁约 10kg , 共
得黑豆汁 25kg 。取白首乌块 ,
加入黑 、 黄酒搅拌均匀 , 密闭闷
约 2h , 使汁液基本吸尽 , 倒入
高压锅内 , 在一定压力下加热约
1h , 侯冷取出 , 摊凉。在 50℃
以下烘干 , 即得。提供与炮制工
艺相关的研究内容 , 对工艺的合
理性进行综合评价 , 确定合理的
工艺条件是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
必不可少的基础。
5 结语
萝 科是一个大科 , 约 180
属 , 2200种植物.我国产 44属 ,
245种.其中鹅绒藤属为萝 科
种类最多的属〔40〕 , 全国各省区
均有分布 , 我国产 53 种 , 12变
种 , 资源极为丰富 。因此笔者认
为依据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从
鹅绒藤属植物中寻找 C21甾甙类
及其它活性化合物 , 为今后开发
该类化合物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一部 2000版
2 梁爱华 , 等.“八五” 国家中医药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论文 , 1995.12
3 王  蕾 , 等 .基层中药杂志 ,
1998;12(2)
4 王 蕾 , 等.第三届全国中药鉴定
学术研讨会 (摘要)汇编 , 1996;3
5 陈宏康 , 等.中国中药杂志 ,
1995;20(4)
6 娄红祥, 等.药学学报 , 1991;26
(8)
7 田存爱 , 等.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
1988;12(1)
8 邱声祥 , 等.中国中药杂志 ,
1994;19(8)
9 娄红祥 , 等.沈阳药学院学报 ,
1991;8 (1)
10 娄红祥 , 等.药学学报 , 1992;
27 (10)
11 娄红祥 , 等.药学学报 , 1992;
27 (8)
321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3年总第 65期
12 娄红祥 , 等.中草药 , 1993;32
(5)
13 邱声祥 , 等 .云南植物研究 ,
1990;12 (1)
14 江熟平 , 等 .中国中药杂志 ,
1994;19 (5)
15 罗永明 , 等.中药材 , 1998;21
(7)
16 苑辉卿 , 等.药学学报 , 1992;
27 (8)
17 苑辉卿 , 等 .中国中药杂志 ,
1992;17 (2)
18 吴振洁 , 等.中草药 , 1997;28
(7)
19 丁林生 , 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1992;23 (1)
20 张  瑞 , 等.植物学报 , 1991;
33 (11)
21 李 冲 , 等.中国中药杂志 ,
1999;24 (6)
22 吴玉德 , 等.药学学报 , 199126
(12)
23 陈纪军 , 等 .云南植物研究 ,
1990;12 (2)
24 薛宝云 , 等 .中国中药杂志 ,
1995;20 (3)
25 梁爱华 , 等 .中国中药杂志 ,
1996;21 (3)
26 吕燕萍 , 等 .中国中药杂志 ,
1997;22 (4)
27 薛宝云 , 等 .中国中药杂志 ,
1995;20 (12)
28 沈雅卿 , 等.中国药理与临床 ,
12(6)
29 孙奋治 , 等 .中国中药杂志 ,
1993;18 (6)
30 沈雅卿 , 等.中国药房 , 2001;
12(1)
31 赵 瑾 , 等.中国药理学通报 ,
1990;6 (2)
32 顾立刚 , 等.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87;37(7)
33 李建一 , 等.中草药 , 1987;18
(6)
34 李建一 , 等.中国药理学通报 ,
1987;3 (3)
35 唐景荣 , 等.中国药理不与毒理
学杂志 , 1991;5 (2)
36 杨秦飞 , 等.中国医药学报
37 宋俊梅 , 等.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17 (2)
38 张  颖 , 等.中国医药学报 ,
1987;2
39 付梅红 , 等.中国九五重点科技
攻关项目 (白前炮制规范化研究) 2002;
12
40 鹏军鹏 , 等.西北药学杂志 ,
1998;12 4
(收稿日期:2003年 8月 3日)
循证医学与民族医药实践
张 杰1 曾 林2 王兰琼3 廖启顺4 陈 平2
(1.云南省医学信息研究所 , 云南 昆明 650118;2.昆明铁路中心医院;
3.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4.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循证医学 (Evidence Based
Medicine简称 EBM)又称 “求证
医学” 、 “实证医学” , 是近年来
国际上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的
新学科 , 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医学
研究的热点之一 。循证医学的概
念是遵循证据的医学 , 提倡在个
人经验 、 患者的需求和已经存在
的客观科学依据基础上作出医疗
决策 , 倡导根据研究依据处理病
人。它提供的是将以往根据个人
经验作为医疗决策和选择患者治
疗方法的经验医学提升为依据科
学研究结果进行医疗决策的循证
医学 , 它是一门通过正确利用及
合理分析临床资料来制定医疗卫
生决策 , 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 从
而能够提供高效益卫生服务的科
学。它针对临床各种疾病的病
因 、诊断 、 治疗 、预后 、 新药开
发 、卫生经济学研究成果 、医学
教育和大卫生决策等方面的内
容 , 经过系统收集各领域开展的
临床研究结果 , 进行全面定量的
综合分析 (强调随机对照试验
RCT 和荟萃分析 Meta -analysis
等), 并用最为方便快捷的大众
传媒工具 (如因特网 、 Medline
等)来发表结果 。循证医学具有
广泛的意义 , 它可以应用于评价
某种药物 、 某种治疗方法 (方
案)对某一疾病是否真的有效 ,
治疗的药物和方式对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预后结果作用如何 。尤其
对新药的研究 、 开发和评价有着
重要影响。
循证医学思想起源于 20 世
纪 80年代 。当时临床研究特别
是临床试验非常活跃 , 发表的结
果越来越多 , 从而使得循证医学
有证可循 , 尤其是随机对照试
验。1979 年英国著名流行病学
家Archic Cochrane 首先提出应将
所有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收集起
来进行系统评价 , 并随着新的试
验的出现随时更新 , 为临床治疗
提供可靠依据 。这一观点立即引
起医学界的强烈反响。在 80年
代出现了跨国合作的对某些重要
疾病某些疗法的系统评价 , 这些
报告的结果对改变世界临床实践
和指导临床研究课题的方向产生
了划时代的影响。但已有的系统
评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
不能满足临床实践或医学决策者
的需要 , 因此各国的临床医学专
家决定联合起来进行各病种的系
32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3年总第 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