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荸荠枯萎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全 文 :文章编号:0439-8114(2006)06-0753-02
第45卷第6期
2006年11月
湖北农业科学
HubeiAgriculturalSciences
Vol.45No.6
Nove.,2006
收稿日期:2006-05-19
基金项目:长江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HNZD1200303)
作者简介:鲁红学(1961-),女,湖北应城人,副教授,硕士,(电话)13986695622(电子信箱)hongxuelu@163.com。
近年来荆州地区荸荠枯萎病的发生正逐渐加
重[1],该病从移栽后到整个生育期乃至贮藏期均可
发生,浙江、福建、广东[2-5]曾有报道,致病菌主要是
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iumSchl)。湖北省尚
未见到相关报道,为此,作者于 2003~2004进行了
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原菌分离鉴定
将病株按方中达方法[6]进行病原分离和纯化,
并参照文献[7,8]对致病菌进行鉴定,观察菌落生长
速度、分生孢子形态和大小、色素产生情况、产孢细
胞的形态和变化,最后确定病原菌种类。
1.2 病菌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用无菌打孔器在培养7d的鉴定菌株平板菌落
上,打取菌饼(d=5mm),移至 PSA平板中央,分别
置于不同处理温度下培养,每处理重复3次。7d后
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用血球板计数法[6]测
定产孢量,计算平均值。配制浓度为106个孢子·mL-1
孢子悬液,采用悬滴法[6],置于不同处理温度下培
养,重复3次,8h后镜检孢子萌发情况并计算萌发
率。
1.3 病菌生长发育与pH值的关系
PSA培养基的 pH值设 3~13共 11个等级,按
[1.2]的方法取菌饼放在PSA培养基中央于25℃下
培养,重复3次,7d后测定菌落直径和产孢量;另
配制9种pH值不同的溶液,并用其制成孢子悬浮
液,25℃下悬滴法培养,重复3次,8h后镜检孢子萌
发情况并计算萌发率。
1.4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供试培养基为 PSA培养基、查氏培养基、荸荠
培养基I(去皮荸荠200g+琼脂20g+水1000mL)
和荸荠培养基Ⅱ(带皮荸荠 200g+琼脂 20g+水
1000mL)。用[1.2]的方法取菌饼放在PSA培养基中
央于25℃培养,重复3次,7d后测量菌落直径和产
孢量。
1.5 分生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取1mL孢子悬浮液(浓度为 106个孢子·mL-1)
装入离心管中,分别置于30~60℃(间隔5℃)的恒温
水浴锅中保温处理10min,取出后立即在冷水中冷
却,并按[1.2]的方法测定孢子萌发率。重复3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菌形态特征及鉴定
在 25℃下培养 4d后的菌落直径平均为 3.9
cm,气生菌丝茂盛,初期白色,渐变成肉色、淡紫至
紫色。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或纺锤形,基部有足细
胞,1~6分隔,多数有3隔,大小为14.5~49.5μm×
2.0~3.8μm;小型分生孢子卵圆、椭圆或棍棒形,0~1
隔,假头状聚生,大小为 4.8~14.3μm×2.5~3.8μm;
厚垣孢子球形,大多单生、顶生,少数成串,直径为
9.0~11.5μm。产孢细胞为瓶梗状,不分支,长度为
8.0~19.5μm×2.5~3.0μm。在米饭培养基上菌丝生长
茂盛,米粒颜色变化为:白色→肉色→桃红→玫瑰
红→紫色。根据以上的形态特征及培养性状,结合
文献[7~8]中的描述,可确定荆州地区荸荠枯萎病病
荸荠枯萎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鲁红学,周 燚,赵明敏,王 莉,徐万才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摘要:荸荠枯萎病菌生长发育温度10~35℃,pH值3~13。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5℃、pH值7~8;产孢最
适温度 25~30℃、pH值 6;菌丝体在荸荠培养基上生长较快,产孢量以 PSA培养基上最多;孢子萌发的
最适温度25℃、pH值7~9,致死温度55℃。
关键词:荸荠;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S436.45 文献标识码:B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06.06.026
IdentificationofFusariumoxysporiumSchlandIts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
LUHong-xue,ZHOUYi,ZHAOMing-min,WangLi,XuWan-cai
(ColegeofAgriculture,YangtzeUniversity,Jingzhou434025,Hubei,China)
Abstract:ThetemperatureandpH forthegrowthofFusarium oxysporium Schlwere10~35℃ and3~13.Theoptimum
temperatureandpHforthegrowthofthemyceliumwere20~25℃ and7~8respectively.TheoptimumtemperatureandpH
forthesporeproductionwere25~30℃ and6respectively.Themycelium couldgrowwelonthemedium containingsome
ingredientsofWaternutSpikesedgeandproduceamassofsporesonthePSAmedium.ThetemperatureandpH forthe
sporegerminationwere25℃ and7~9,whilelethaltemperatureforthesporewas55℃.
Keywords:FusariumoxysporiumSchl;WaternutSpikesedgewiltdisease;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 (责任编辑 万景辉)
表2 pH值对荸荠枯萎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注:括号内数据为孢子悬液的实测pH值。
原菌是尖孢镰刀菌。
2.2 病菌生长发育适宜温度
表1表明,荸荠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
为 10~35℃,最适 20~25℃;产孢的温度范围为 15~
35℃,最适 25~30℃;分生孢子在 10~35℃下均可萌
发,但以25℃时的萌发率最高,达到82.3%,5℃以下
和40℃以上均不能萌发。
2.3 病菌生长发育适宜pH值
荸荠枯萎病菌菌丝在 PSA培养基 pH值 3~13
范围内均能生长和产孢,最适pH值7~8,分生孢子
产生最适pH值6~10,萌发最适pH值7~9(表2)。
2.4 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发育情况
荸荠枯萎病菌菌丝在 PSA培养基,查氏培养
基,荸荠培养基Ⅰ、Ⅱ上都能生长,其菌落直径分别
为 54.13、42.96、65.24和 57.87mm。除查氏培养基
外,病菌在其他3种培养基上均能产生分生孢子,
其产孢量分别为 1.45×104、0.75×104和 0.90×104个
孢子·mL-1以PSA培养基上的产孢量最多。
2.5 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
分生孢子经30、35、40和45℃处理10min并冷
却后的萌发率分别为 15.3%、11.6%、4.1%和 1.7%,
50℃时仍有个别孢子萌发,但在55℃和60℃下都不
能萌发。故确认55℃为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
3 结论与讨论
病原菌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导致荆州
地区荸荠枯萎病发生的病原菌是 Fusariumoxyspo-
riumSchl,在59份标样中分离频率高达94.1%[1],未
分离到其他镰刀菌种类。温度和pH值的试验结果
表明,荆州地区荸荠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
的适温范围均低于广东南海市,而最适pH值却都
高于南海市,这与刘爱媛[5]的测定结果存在差异。这
可能是地理区域的气候差异对病菌的影响所致,同
时也说明该病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很广。
致谢:阮华芳教授对病原菌鉴定给予很大帮助,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鲁红学,黄 燕,王 莉.荆州荸荠枯萎病病原菌鉴定[J].长江
蔬菜,2005(5):41-42.
[2] 童川拉,李本金,郑元梅,等.荸荠枯萎病的发生调查[J].福建农
业科技,1998(6):36.
[3] 蒋冬花,陈鸿逵,王拱辰.荸荠枯萎病——浙江省一种荸荠新病
害[J].植物病理学报,1988,18(4):197-202.
[4] 李本金,童川拉,郑元梅,等.福建荸荠枯萎病病原菌鉴定[J].福
建农业学报,1999,14(1):12-14.
[5] 刘爱媛.荸荠枯萎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
1999,26(3):255-259.
[6]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140-154.
[7] BOOTHC.TheGenusFusarium[M].CommonweacthMycological
InstituteKew,Surey.England.1971,44-53,130-154.
[8] 阮华芳,姜广正.镰孢霉属(Fusarium)真菌鉴定方法[J].内蒙古农
牧学院学报,1983(1):59-68.
表1 温度对荸荠枯萎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40
菌落直径/mm
5.0e
7.2d
20.4bc
37.3a
35.6a
26.8b
23.6bc
5.0e
产孢量/×106个孢子
0.0e
0.0e
0.7d
1.7bc
1.9b
2.8a
2.0b
0.0e
孢子萌发率/%
0.0e
8.4d
10.6d
20.1b
82.3a
17.7b
12.1bc
0.0e
注:表中数字为 3次重复的平均数;表中不同英文字母表示经
SSR测验5%的显著水平;产孢量为每皿所含孢子数量。表2同。
pH值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菌落直径/mm
29.5d
41.2b
44.3ab
47.8ab
49.9ab
54.2a
42.1b
33.4c
33.0c
27.6d
23.4d
产孢量/×106个孢子
0.5c
0.8b
1.2ab
2.0a
1.8a
1.7a
1.6a
1.6a
1.3ab
0.9b
0.7b
孢子萌发率/%
19.6(2.25)d
23.4(3.32)d
34.9(4.65)c
45.1(6.64)b
54.8(7.21)a
50.6(8.26)a
52.5(9.53)a
0(10.07)e
0(11.84)e
-
-
754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