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白花草化学成分分析与抗菌作用研究



全 文 :JTCVM
年第 5 期2010
白花草化学成分分析与抗菌作用研究
游思湘 1,谭榀新 1,曹 琰 2,刘湘新 2
(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2.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摘 要: 采用试管预试法和圆形滤纸法分析了白花草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白花草含有酚性成分、有机
酸、生物碱、糖类、鞣质、植物甾醇、三萜类、黄酮、甙类、皂甙和挥发油等化学成分。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和纸片法
对白花草乙醇提取物水溶液进行了家畜常见病原微生物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白花草乙醇提取物水溶液对金黄
色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沙门氏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82±2.42)
mm、(16.80±1.55)mm、(13.40±2.15)mm、(14.30±1.82)mm、(16.00±3.46)mm;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
0.063 g/mL、0.125 g/mL、0.500 g/mL、0.250 g/mL和 0.125 g/mL。
关键词: 白花草;化学成分;抗菌作用
中图分类号:S85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6354(2010)05- 0005- 03
白花草[Habenaria dentata(Sw.)Schltr.]又名咸虾花、
白花臭草、霍香蓟[1],为兰科植物鹅毛玉凤花茎叶全草。多
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绿色稍带紫色,有粗毛,揉之
有异臭。叶对生(近茎顶可能互生),尖卵形,边缘有钝齿,
两面粗糙;花细小,管状花,头状花序,白色或浅蓝色。生
长于荒地、草地、田边。味甘、微苦、性平,具有清热凉血、
养阴清热功效,主要用于血淋、鼻衄、肺热咳嗽、胃热烦渴
等病症[2]。但白花草的有效成分及其对兽医临床常见病原
菌作用,目前未见报道。笔者等初步探讨了白花草的化学
成分及其体外抑菌作用,为白花草在兽医临床的应用及进
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主要仪器 RE- 52 旋转蒸发仪 (荣生化仪器厂);
WD- 9403C 紫外分析仪(北京市六一仪器厂);HH- 8 恒温
水浴箱(常德市华普达数学仪器有限公司);BS- 2F 振荡培
养箱、回流装置、减压蒸馏装置;SHB- B 95 循环水泵(郑
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1.1.2 药材 白花草由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药学系
提供,干燥,粉碎,过 20 目筛。
1.1.3 试剂 碘化铋钾、碘化汞钾、酒石酸、氯化钠、白明
胶、3,5- 二硝基苯甲酸、硅钨酸、重氮化试剂、95%乙醇、
正丁醇、氯仿、磷酸二氢钾、氯化钾、三氯化铁、亚硝酸钠、
次硝酸铋、酒石酸钾钠、苦味酸等药品均为 AR 级。
1.1.4 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
菌、巴氏杆菌由湖南农业大学微生物教研室提供。
1.2 方法
1.2.1 试管预试法[3,4]
1.2.1.1 样品的制备 酸性乙醇提取液:称取过 20 目筛
的白花草粉末 50 g,加 0.5%盐酸乙醇溶液 350 mL,在水
浴上回流 60 min,趁热过滤,得酸性乙醇提取液,用以检查
酚性、有机酸、生物碱等成分。水提取液:称取过 20 目筛的
白花草粉末 50 g,加水 500 mL,室温浸泡过夜,滤取 50 mL,
以供检查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余下的药渣及浸液 60 ℃
水浴加热 60 min,立即过滤,以供检查糖和鞣质等。
1.2.1.2 化学成分的鉴定[3,4] 检验成分有生物碱、有机
酸、黄酮及其甙、多肽与氨基酸、酚类、鞣质、糖与多糖、蒽
醌类、甾类、植物三萜和挥发油等,依据其成分的特征性显
色反应或沉淀反应,结合其特征性理化性质与色谱结果进
行综合分析判断。
1.2.2 圆形滤纸层析预试法
1.2.2.1 样品的制备 取过 20 目筛的白花草粉末 50 g,
加 95%乙醇 500 mL,在水浴上回流加热 60 min。过滤,滤
液浓缩至 1/2 量,得乙醇提取液,备用。此提取液浓度为每
5 mL含生药 1 g。
1.2.2.2 操作方法[3- 4] 取直径 12.5 cm普通圆形滤纸一张,
滤纸中心打一小孔,以备插入滤纸之用,将 0.1 mL乙醇提
取液仔细滴加在距纸中心约 1 cm处,一张圆形滤纸可同
时滴加 10 个样品。样品加好后将一小条滤纸插入滤纸的
中心小孔。移至盛有展开剂的直径为 12 cm的平皿中。滤
纸芯浸在溶液中,滤纸上盖上平皿盖,进行层析。溶剂的前
缘到达滤纸的边缘后,取出滤纸,待溶剂挥发至干后,将烘
干的滤纸剪成 10 条,分别喷上不同的显色剂,确定其化学
成分。
1.2.3 体外抑菌实验[5- 7]
1.2.3.1 白花草乙醇提取物水溶液的制备 称取白花草
粉末 100 g,加 95%乙醇 1 000 mL,60 ℃回流提取 3 h,趁
热过滤,药渣再加 95%乙醇 500 mL,重复操作 2 次,合并
3 次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浸膏用双蒸水 100 mL溶解,于
冰箱中静置过夜后过滤,调 pH 值至 5- 6,加蒸馏水定容至
100 mL,配制成含生药 1 g/mL溶液。置 4 ℃冰箱备用。
收稿日期:2010- 04- 15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S2009N2023)
作者简介:游思湘(1986-),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物营养生理。
通讯作者:刘湘新,E- mail:liuxiangxin2005@126.com




5
DOI:10.13823/j.cnki.jtcvm.2010.05.006
JTCVM
年第 5 期2010
1.2.3.2 纸片法 将灭菌纸片浸入含生药 1 g/mL白花草
药液中浸泡 2 h,取出,自然干燥。紫外灭菌 10- 15 min。取
灭菌琼脂培养基 15 mL,倾入已灭菌的培养平皿内,待冷
却凝固后,每平皿平分为 5 区,编号,在超净台上,每平皿
内加入菌液 0.1 mL铺匀。后铺贴浸有白花草药液的纸片,
置 37 ℃温箱培养 24 h,用游标直尺测定并记录每个药敏
纸片的抑菌圈直径。判定按 NCCLS 1999 年标准进行。
1.2.3.3 试管法 取 60 支灭菌带棉塞的试管,每 12 支为
一组,编号。在超净台上每支试管内分别加入肉汤培养基
1 mL。将配制药液作二倍递减浓度稀释(即 1- 10 号试管内
药物浓度依次为 1.000、0.500、0.250、0.125、0.063、0.031、
0.016、0.008、0.004、0.002 g/mL),后在 1- 10 号试管每管分
别加入菌液 0.1 mL,第 11 号试管只加肉汤和药液 1 mL,
不加菌液,作为对照,观察药物是否污染,第 12 号试管加
肉汤 1 mL,菌液 0.1 mL,作为细菌对照,观察细菌是否生
长。然后将试验管和对照管置 37 ℃恒温箱中培养 24 h,
观察并判定药物对此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1.2.3.4 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 取上述各管培养液
0.1 mL移至琼脂培养平皿上,均匀推开,置 37 ℃恒温箱
中培养 18 h,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菌落数少于 5 个药物浓
度为该药物的最低杀菌浓度(MBC)。
2 结果
2.1 试管预试法检测结果
试管预试法检测结果见表 1。结果表明,白花草含有
酚性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和多糖、鞣质、黄酮及其甙
类、挥发油、植物甾醇和三萜类等化学成分。
表 1 白花草化学成分试管预试法鉴定结果
2.2 圆形滤纸层析法结果
圆形滤纸层析法鉴定结果见表 2。结果表明,白花草
含有酚性成分、有机酸、生物碱、植物三萜和挥发油等化学
成分,与试管预试法结果吻合。
表 2 白花草化学成分圆形滤纸层析法鉴定结果
2.3 白花草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
2.3.1 白花草乙醇提取物抑菌圈测定结果 白花草乙醇
提取物抑菌圈测定结果见表 3。
表 3 白花草乙醇提取物抑菌圈测定结果 /mm
注:D<10.5 mm为低度敏感;14.5 mm>D>10.5 mm为中度敏
感;20mm>D>14.5mm为高度敏感;D>20mm为极敏感。
2.3.2 白花草乙醇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
菌浓度(MBC)测定结果 白花草乙醇提取物最低抑菌浓
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结果见表 4。
表 4 白花草乙醇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
菌浓度(MBC)
注:以上数据均为 3 次重复试验平均值,“+”表示有菌生长,
“+++”表示细菌生长茂盛,“-”表示无细菌生长。
3 讨论
3.1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采用试管预试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分析白花草的化
学成分,结果表明白花草含有酚性成分、有机酸、生物碱、
糖类、鞣质、黄酮及其甙类、植物甾醇和三萜类、皂甙和挥
检查项目 试验名称 结果
酚性成分
有机酸
生物碱
皂甙
糖和多糖类
多肽与蛋白质
鞣质
香豆素和内酯类
蒽酮
黄酮及其甙类
植物甾醇和三萜类
挥发油和油脂
三氯化铁试验
重氮化试验
pH试验
显色试验
硅钨酸试验
碘化铋钾试验
碘化汞钾试验
泡沫试验
碱性酒石酸钠试验
α- 萘酚试验
双缩脲试验
茚三酮试验
氯化钠白明胶试验
三氯化铁试验
异羟肟酸铁试验
重氮化试验
碱性试验
醋酸镁试验
盐酸 - 镁粉试验
荧光试验
冰醋酸 - 浓硫酸试验
氯仿 - 浓硫酸试验
挥发油试验
油脂检查
+
+
4.2
+
+
+
+
+
+
+
_
_
+
+
_
_
_
_
+
+
+
+
+
_
检查项目 试验名称 结果
酚性成分
有机酸
生物碱
多肽与蛋白质
蒽醌及其甙类
香豆素和内酯类
黄酮及其甙类
植物甾醇和三萜类
2%氯化铁乙醇 +2%铁氰化钾液等量混合喷雾
0.1%甲基红乙醇 +0.1%甲基橙乙醇 +0.1%石蕊水混合液
改良碘化铋钾试剂喷雾
0.1%茚三酮水溶液喷雾
喷 2%氢氧化铵液
喷异羟肟酸铁试剂
紫外灯光照射呈黄绿色荧光,喷三氯化铁后荧光加强
喷 5%磷钼酸乙醇液
+
+
+
-
-
-
+
+
药液浓度
/g·mL-1 1.0 0.5 0.25 0.125 0.063 0.031 0.016 0.008 0.004 0.002 MIC MBC
阴性
对照
阳性
对照
- - + +++ +++ +++ +++ +++ +++ +++ +++ - 0.5 0.5
- - - - - + +++ +++ +++ +++ +++ - 0.125 0.125
- - - + +++ +++ +++ +++ +++ +++ +++ - 0.25 0.25
- - - - - + +++ +++ +++ +++ +++ - 0.063 0.125
- - - - + +++ +++ +++ +++ +++ +++ - 0.125 0.25
大肠
杆菌
巴氏
杆菌
链球菌
葡萄
球菌
沙门
氏菌








菌 种 抑菌圈直径 敏感度
17.82±2.42
16.80±1.55
13.40±2.15
14.30±1.82
16.00±3.46
高敏
高敏
中敏
中敏
高敏
金黄色葡萄球菌
巴氏杆菌
大肠杆菌
链球菌
沙门氏菌
6
JTCVM
年第 5 期2010
!!!!!!!!!!!!!!!!!!!!!!!!!!!!!!!!!!!!!!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0509- 02)科研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冯 雷(1972-),男,实验师,主要从事有机合成及分析研究。通讯
作者:任雪峰
发油等化学成分。
3.2 体外抗菌效果
白花草乙醇提取物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其对大
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病
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敏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82±
2.42)mm 、(16.80±1.55)mm和(16.00±3.46)mm;中敏
菌有大肠杆菌和链球菌,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40±
2.15)mm和(14.30±1.82)mm。白花草乙醇提取物对金
黄色葡萄球菌的 MIC为 0.063 g/mL;对巴氏杆菌和沙门
氏杆菌为0.125 g/mL;对链球菌为 0.25 g/mL;大肠杆菌为
0.5 g/mL。可见白花草乙醇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
作用最明显。
3.3 小结
白花草乙醇提取物对 5 种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现已知具有抗炎作用的中草药成分有生物碱、有机酸、黄
酮及其甙类、皂甙和挥发油等化学成分 [4]。白花草中这些
抗菌有效成分基本都有,因此,其抗菌作用可能是多种化
学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药效与药理作用机制还有待进
一步深入研究。白花草具有来源广、价格便宜、对多种病原
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等优点,可用于兽医临床治疗相关
病原菌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周萍主.中国民间百草良方[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2.
[2]冯洪钱.民间兽医草本[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3]张秀琴.中药化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4]林启寿.中草药化学成分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141- 337.
[5]韩文瑜.病原细菌检验技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2.
[6]任仁安.中药鉴定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466.
[7]陈 奇.中药药理学实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8.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Habenaria dentata(Sw.)Schltr.
YOU Si-xiang,TAN Pin-xin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128,China)
Abstract: The pre-test tube method and circular filter paper method were used to isolate and identif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Habenaria dentata (Sw.)Schlt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abenaria dentata (Sw.)Schltr. contained phenolicsubstances,organic
acid,alkaloids,sugar,tannic acid,phytosterin,triterpenoid,flavonoid and their glycosides,saponin,volatile oils and so on.The
antibacterial action of ethanol extract from Habenaria dentata(Sw.)Schltr. against common microorganism were determined by double
dilution method and paper disk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thanol extract from Habenaria dentata (Sw.) Schltr. showed strong
antibacterial action to yellow Staphylococcus,Pasteuria penetrans,Escherichia coli,Streptococcus and Salmonella. The diameter
of inhibition zone to above pathogenic bacteria was respectively 17.82±2.42 mm,16.80±1.55 mm,13.40±2.15 mm,14.3±1.82 mm
and 16.±3.46 mm;the corresponding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was 0.063 g/mL,0.125 g/mL,0.5 g/mL,0.25 g/mL
and 0.125 g/mL.
Key words:Habenaria dentata(Sw.)Schltr.;chemical compositions;antibacterial action
黄芩总黄酮的提取及羟基自由基清除方法比较
冯 雷,吴冬青,王永生,安红钢,王军霞,任雪峰
(河西学院化学系,甘肃张掖 734000)
摘 要: 以 60%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回流提取技术提取黄芩中的黄酮,利用芦丁作为对照,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黄芩中黄酮的含量。 通过不同方法考查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黄芩中黄酮对羟基自由
基具有不同的清除能力, 用 7.5 mmol/L 的硫酸亚铁铵溶液 0.80 mL,7.5 mmol/L 的水杨酸-乙醇 1.00 mL,0.3%的 H2O2
溶液 1.00 mL,Tris-HCl 缓冲液 2.00 mL 清除效果最佳。
关键词: 黄芩;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羟基自由基
中图分类号:S85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6354(2010)05- 0007- 04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Labiatae)黄 芩属植物黄芩的干燥根,系多年生草本植物 [1]。史载于《神农
本草经》,列为中品,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的作用 [2]。黄芩在临床应用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除中医配方外,大量用作中成药的原材料。目前黄芩及其提
取物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已成为大宗药材之一。黄芩主要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