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荸荠主要病虫害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



全 文 :荸荠主要病虫害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
张爱芳1) 徐瑞琳1) 李 彪2) 陈宁1) 王文相1)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合肥 230031;2)庐江县乐桥镇农技站)
摘要 通过对荸荠主要病虫害的调查研究 ,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 , 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
关键词 荸荠;病虫害;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防治
中图分类号 S6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2)05-0755-02
  荸荠是我国的出口创汇作物之一 ,在安徽省无为、庐
江、宣城、歙县等地及我国的长江以南各地有悠久的种植
历史 。由于是老种植区 ,各种病害(枯萎病 、杆枯病等)及
虫害(白禾螟)为害严重 。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 ,取得了
一定的结果 ,现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方
法作一概述 。
1 荸荠枯萎病
1.1 病原物
该病由 Fusarium oxysporum f.sp eleocharidis 引起[ 1~ 3] ,
在 PS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 ,絮状 、白色、气生菌丝较旺盛 。
菌落背面中央部分有较淡的紫红色 。该菌可形成大分生
孢子 、小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大孢子镰刀型 ,一般3个隔
膜 ,两头尖 ,大小平均 22 μm ×3.5 μm;小孢子椭圆形 ,大小
平均 3.5μm×1.8μm;厚垣孢子圆形 ,大小平均直径9 μm。
1.2 症状
病菌侵染荸荠茎基部 ,使茎基发黑腐烂 ,引起地上部
整丛枯死。病菌可沿葡匐茎蔓延到下一丛 ,形成发病中
心。在秧田期至 8月份及以前的大田中 , 形成整丛黄枯。
群众称为”整棵死” 。到 9 月份病情盛发期 ,地下茎基很
快腐烂 , 地上部分表现为失水青枯称为”青枯死” 。地上
失水的叶状茎易拉起 ,病叶基部软腐 ,并有微红色霉层。
发黑腐烂的茎基保湿一夜可长出白色霉状物 ,该特点可
鉴定此病。
1.3 发病规律
该病可由种荠和土壤带菌 ,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种
荠带菌在秧田期即可引起发病 。一般 6 月中旬始见 ,到 7
月中旬栽插前一直有零星发病 。大田移栽后 ,有些带菌
的秧苗不等活棵即死亡 。有些带菌的植株虽能活棵 ,但
病菌可从葡匐茎蔓延侵染病株外围的健株 ,造成陆续死
苗。从栽后到 8月中旬 ,如果气温较高 ,该病发展较慢 。8
月下旬始 ,发病重的田块可出现发病高峰 ,达百分之十几
的死亡率 ,如不防治最终可达 70%以上的枯死率 。多数
田块 9月上旬前病轻 ,9月中 、下旬才突然暴发 ,有些甚至
到10月初结荠时才暴发成灾 ,症状为青枯死 。田间有发
病中心 ,或成片枯死 ,甚至大面积青枯 ,为害甚烈 。
作者简介:张爱芳(1968-),女 ,安徽省庐江县人 ,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
事植保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02-09-17
1.4 防治方法
①不在病田留种 。 ②选择上年无病田种植 。③拔除
病株并带出田外销毁 ,用 36%粉霉灵(多菌灵+三唑酮)
500倍液封锁发病中心 。 ④秧田后期用粉霉灵 1 500
g/hm2预防 2次 ,争取带药下大田 。 ⑤发病早的田块应于
8月下旬到 9月底用粉霉灵 2 250~ 3 000 g/hm2防治 3~ 4
次 ,用水量750 kg/ hm2 ,带喷头细喷 ,间隔 10 d 。其余田块
应于 9月下旬到 10月初用粉霉灵 1 500 g/hm2防治 2 次 ,
方法同上。 ⑥勿过量施氮肥 ,应增施磷钾肥 ,促使荸荠生
长老健 ,增强抗病力。9月份应追肥 2次 ,防止后期脱肥。
此时不宜重烤荠田 ,否则 ,利于病菌生长侵入 。
2 荸荠杆枯病
2.1 病原菌
该病病原菌为荸荠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eleocharid
-is),菌丝初为白色 ,后转墨绿色至黑褐色 。气生菌丝不
旺盛 ,但致密 ,使菌落正面内部呈鼠灰色。菌落正面外围
白色 ,背面黑褐色。分生孢子无色 ,单孢 ,线型至新月型 ,
微弯或弯曲 ,常有一或数个圆形或不规则形滴状物 ,分生
孢子大小平均 62 μm×4 μm。
2.2 症状
该病菌可侵染叶鞘和叶状茎 ,初生病斑为暗绿色水
渍状 ,后转变成梭形或不规则形黑斑 ,潮湿时黑斑上生浅
灰色霉层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后病斑进一步扩大中间
失水干燥呈干枯色 ,外观呈长菱形或长条状枯黄色大斑 ,
病斑包围叶状茎一圈 ,就造成上部叶状茎整个枯死。此
时病斑中可形成黑点或短条线 ,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座 。
2.3 发生规律
该病一般在秧田期即可发病 ,为黑点状病斑 ,病斑数
量多 ,单个叶状茎上可达几十个。从栽入大田后到 8月
中旬前 ,由于气温高 ,植株密度小 ,该病停止发展 。到 9
月上旬气温降低 ,有利该病的发生 ,可在 3 ~ 4 d 内暴发成
灾 ,直到10月上旬发病才有所减缓 。据江苏的王连荣 、广
西的赖传雅报道[ 4~ 5] ,及笔者的观察证明该病与雨水及
田间密闭度有关 ,雨水越多 ,植株越密 ,则该病发生越重。
发病的轻重还与农户的管理方式很有关系。
2.4 防治方法
该病的防治:①要氮磷钾配合使用 ,经常追肥 ,不使
荸田脱肥 ,防止偏施重施氮肥。 ②要合理稀植 ,将密度控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 30(5):755-756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2.05.056
制在 9月中旬封行 。 ③药剂防治方面 ,室内毒力测定结
果表明多菌灵及福美系统效果较好 ,大田使用也证明粉
霉灵效果好。一般自 8月下旬始用粉霉灵 1 500 g/hm2。
初发病时药量加大到 3 000 g/hm2 ,每 7~ 10 d喷施 1 次连
施 2~ 3次可完全控制该病。
3 荸荠白禾螟
荸荠白禾螟(Scirpaphaga praelata scopoli),又名纯白
螟、无纹白螟 , 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为害荸荠 ,据资
料[ 6~ 8]记载还可为害茭白 、甘蔗等 。
3.1 为害特点
该虫主要以幼虫钻入荸荠茎杆蛀食为害。荸荠的生
长点在叶状茎的基部 。越往基部越鲜嫩 ,幼虫越喜食。
所以初孵幼虫蛀入叶状茎后 ,尽快穿通横隔下降到基部
取食 ,剥开叶状茎可见连续的孔道 。幼虫在基部转株为
害 , 1头幼虫可为害 3 ~ 5个叶状茎。幼龄时取食少 ,造成
虫伤株 ,地上部不表现症状 , 高龄时可食尽基部叶肉造成
地上部黄枯 。受害荠苗(一丛)生长受阻 ,不生新蘖 ,严重
影响产量和质量 。
3.2 生活习性
成虫:成虫一般全白 ,有时雄蛾前翅略带灰褐色 。成
虫趋光性较弱 ,故不宜用黑光灯测报。飞翔能力也较弱 ,
田间扩散性不强 ,因此形成一块田蛾量大而邻田蛾量少的
现象 。成虫栖息在叶状茎的上部 ,极易观察 ,站在田埂观
看 ,即能估计该田蛾量 。这对测报及药剂杀蛾非常有利 。
卵:卵块多产在叶状茎的顶部 5~ 15cm处 ,卵块长椭
圆形 ,上盖黄褐色绒毛 ,酷似三化螟的卵块。内有卵几十
至一百多粒 。卵块初产时淡黄褐色 ,临孵化时为黑褐色。
卵期 4 ~ 7 d ,秋季气温低时可达 10 d以上。
幼虫:幼虫多于上午 8:00 ~ 10:00 时孵化出来 ,一个
卵块孵化完约需 10 ~ 24 h 。幼虫初孵时1 ~ 1.5 mm 长 ,黑
色 ,首先爬至叶尖 ,后吐丝随风飘散 ,扩散能力强 , 在田间
分布均匀 。幼虫扩散后在茎杆上蛀孔有趋嫩趋湿的习
性。幼虫接触叶状茎 1 ~ 2 h 时即可蛀入 ,蛀入后下降到
基部转株为害 。
蛹:在茎杆基部化蛹 ,老熟幼虫在化蛹部位上方约 1
~ 3cm 处咬一椭圆形羽化孔 ,后吐丝作茧 ,大小为 5 mm×
14 mm ,茧体内白色 ,外为鲜黄色 ,在茧内化蛹 。蛹历期 6
~ 12 d 。
3.3 发生规律
该虫一年发生4 代 ,有不完全 5代 。幼虫为害期:第
1代幼虫发生在 6月上旬至 7月中旬 ,主要为害荸荠秧苗
和上年荸荠田里的再生荸荠苗 。第 2 代幼虫发生在 7月
上旬至 8月初 , 主要为害荸荠秧苗及移栽田的荸荠;第 3
代幼虫发生在 8月上旬至 9月上旬 ,为害大田荸荠 ,第 2、
3代幼虫为主害代 ,此时正值荸荠移栽活棵 ,分蘖 、发棵的
关键时期 , 遇白禾螟幼虫为害常会造成严重减产 。第 4
代幼虫自 9月开始为害直至 10月中 、下旬 ,大部分幼虫进
入越冬状态 ,而少数幼虫则由于气温较高可继续化蛹 ,羽
化为第 4代成虫 ,于 10月中旬出现第 5代幼虫部分为害 ,
形成不完全 5代 。
3.4 防治方法
(1)防治指标与防治适期: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 ,最
佳防治指标与防治适期为 750 头蛾/hm2日后 3 ~ 4天 。
(2)防治策略:秧田相对于大田面积小 ,防治费用低 ,
秧田防治好了可压低以后的虫口基数 ,且秧苗素质好 ,有
利于栽后发棵夺高产 ,故防治策略上应采取狠抓秧田防
治 ,不放松栽后防治 ,重治第 3代 ,挑治第 4代的原则 。
(3)农业措施:铲除越冬虫源 ,每年4月份铲除荸荠秧
田边杂草 , 5月初清除荸荠田的自生荸荠苗 ,以杀死越冬
幼虫 ,降低虫口基数 。
(4)药剂防治:第 1代幼虫主要为害荸荠秧田 ,于 5月
底 6月初田间出现 750头蛾/hm2 日后 3日即用安徽省农
科院植保所研制的 40%果虫净(高氯·久)1 500 ml/hm2或
40%久效磷乳油 1 500 ml/hm2加 4.5%高效氯氰菊脂 450
ml/hm2对水 750 kg喷雾 ,隔 8~ 10 d再喷 1次 。第2 代用
药应在 7月上旬 ,做到荠秧带药下田 ,移栽后待秧苗活棵
后(5~ 7 d)用药再治 1 次。以后可隔 10 d防治 1次 ,到 7
月下旬结束 。第 3代防治应在 8月上旬 ,是重点防治的 1
代 ,一般防 3 ~ 4 次 ,间隔 8 ~ 10 d。第 4代防治是在 9月
份 , 可根据情况进行挑治 ,或全面防治 。喷雾务必细 、匀、
周到 ,使茎杆充分接触和吸收药液。
4 参考文献
1 蒋冬花.浙江省荸荠上镰刀菌种类及其致病性[ J] .植物保护学报 ,
1997, 24,(4):313-316.
2 刘爱媛.荸荠枯萎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研究[ J] .植物保护学报 ,
1999, 26(3):255-259.
3 蒋冬花 ,陈鸿逵 ,王拱辰,等.荸荠枯萎病———浙江省一种荸荠新病
害[ J] .植物病理学报, 1988 , 18(4):197-202.
4 王连容.荸荠的一种新病害———荸荠杆枯病[ J] .植物保护 , 1985 , 11
(5):33.
5 赖传雅.环境因素对荸荠杆枯病流行动态的影响[ J] .西南农业学
报 , 2000 , 13(3):54-57.
6 钟慧敏.荸荠白禾螟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J] .植物保护 , 1995, 21
(4):28-29.
7 胡德具.荸荠白禾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步研究[ J] .昆虫知识 ,
1988, 25(5):280-282.
8 林鸿衍.荸荠害虫白螟的防治[ J] .福建农业科技 , 1989,(3):44.
(责任编辑:曹淑华 责任校对:曹淑华)
756                     安徽农业科学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