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斑叶紫背竹芋炭疽病病原的初步鉴定
肖 飞 (江西省赣县气象局,江西赣县 341100)
摘要 2004年 3月,江西农业大学园林实习基地的斑叶紫背竹芋植株发生了一种较严重的新病害。经对该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菌的形
态、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研究并与有关相近种比较,将病原菌鉴定为一种炭疽菌属真菌(Colletotrichum sp.)。
关键词 斑叶紫背竹芋;炭疽病;病原;鉴定
中图分类号 S436.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2013)21 -08902 -02
作者简介 肖飞(1981 - ) ,男,江西赣县人,助理工程师,从事地面观测
工作,E-mail:xiaofei_f@ 126. com。
收稿日期 2013-06-17
斑叶紫背竹芋(Stromanthe sanguinea‘Stripestar’varie-
gated)又名紫背卧花竹芋,为竹芋科卧花竹芋属多年生观叶
植物,以丰富的叶色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1]。但该植物在栽
培过程中极易出现叶尖、叶缘、叶基部坏死的现象,从而降低
了其观赏价值,影响其正常生长。2004 年 3 月,江西农业大
学园林实习基地的斑叶紫背竹芋植株发生了一种较严重的
新病害。由于斑叶紫背竹芋是一种新品种,国内外相关报道
极少,病害报道尚无。为此,笔者基于相关科属病害研究的
基础上,运用柯赫氏法则对该病害进行了鉴定,旨在为该病
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以斑叶紫背竹芋病、健植株为试材。
1. 2 方法
1. 2. 1 田间发病情况调查。2004年 3月在江西农业大学园
林实习基地观察到斑叶紫背竹芋出现了较严重的病害,对其
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行调查,并对其症状进行记录、拍照。
发病率 =感病叶片数量 /调查叶片总数 × 100%;病情指数 =
Σ(各级发病数 ×该级代表值)/(调查总数 ×最高级代表值)
×100[2]。病情分级标准:0 级,叶片无病斑;1 级,病部面积
小于叶片总面积的 1 /5;2 级,病部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 1 /5
~1 /3;3级,病部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 1 /3 ~ 1 /2;4 级,病部
面积大于叶片总面积的 1 /2。
1. 2. 2 病原分离培养。
1. 2. 2. 1 分离。将采集的斑叶紫背竹芋标本先用自来水冲
洗,用剪刀剪取病健交界处 2 mm × 2 mm大小的病部组织 5
~6块。开启超净工作台,用紫外灯消毒 15 min。先用肥皂
洗手,然后在工作台上用镊子夹取一团浸在酒精里的消毒棉
擦洗双手和镊子,镊子用酒精灯外焰彻底烘烤。小块标本先
用 70%乙醇处理 5 s左右,再用 0. 1%升汞处理 30 ~ 60 s,然
后用无菌水漂洗 3次。把标本转移到培养基上,操作必须靠
近火焰且在夹标本前后要烘烤镊子。左手拿培养皿,右手拿
镊子夹住标本的一角转移到培养基上,第 1 个标本置于培养
皿中央,其他标本均匀分布在其四周,保证菌丝有较充分的
生长空间。最后在培养皿上注明标本名称和分离时间,放在
25 ℃恒温箱中培养。
1. 2. 2. 2 纯化。标本分离培养一段时间后长出菌丝,为了
保证菌种的纯度,还需转管纯化。操作方法也在超净工作台
进行。先用紫外灯消毒 15 min,洗净手后用 70%乙醇消毒双
手和接种针,接种针用酒精灯外焰彻底烘烤。左手先拿好要
转管的培养皿,斜面试管放在培养皿上用食指卡住,右手拿
接种针并用尾指拔下棉塞。培养皿靠近酒精灯打开,用接种
针挑取菌落最外延的菌丝一小块,转移到斜面培养基中部,
操作时尽量不要让接种针接触管壁,棉塞先在火焰上快速来
回烘烤几次再塞进试管。最后在试管壁上注明标本名称、分
离日期和转管日期,把试管放在 25 ℃恒温箱中培养。
1. 2. 3 病原测量与鉴定。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梗和刚毛的形态,并测量分生孢子的
大小,将获得的数据与相关文献对照,鉴定出病原菌属和种
的归属。
1. 2. 4 致病性测定。
1. 2. 4. 1 孢子发芽试验。将接种用的孢子做一块悬浮液玻
片,把玻片放在垫有湿纱布的培养皿中,置于 25 ℃恒温箱中,
隔 1 h观察其萌发状态。以无菌水和 2%蔗糖作对照组。
1. 2. 4. 2 孢子悬浮液制备。在一干净小烧杯中加入 5 ml蒸
馏水,用挑针挑取菌落上橙红色的孢子到蒸馏水中,搅拌均
匀,通过镜检每视野内的孢子数为依据来调整接种液的浓
度。将配好的悬浮液盛放于小型喷雾器内。
1. 2. 4. 3 接种。用小型喷雾器把孢子悬浮液喷在健康植株
的叶片正背面,使其充分润湿,接种后的植株用塑料薄膜罩
好,保湿 1 d。
1. 2. 4. 4 定期观察。接种 1 d后摘除薄膜,最初几天对叶片
进行喷雾,使其保证较高湿度以利于孢子的萌发。每天进行
观察,尤其留意嫩叶的变化,当健康叶片出现症状后要及时
记录。
1. 2. 4. 5 接种后再分离。采集接种后出现相同症状的叶片
进行再分离,分离方法见“1. 2. 2”。
2 结果与分析
2. 1 症状描述 斑叶紫背竹芋叶基部、叶尖、叶缘、叶中部
均出现黄褐色坏死,坏死处偶见黑色小点。病健交界清楚,
呈现暗褐色油渍状。老叶发病明显重于嫩叶。叶片背面相
应部位表现症状与正面基本相同,但叶正面油渍部位的背面
仍保持紫红色。
2. 2 田间发病情况 随机抽查 4盆发病植株 P1、P2、P3、P4,
其发病率在 70. 72% ~78. 57%,平均发病率为 72. 52%;病情
指数在 26. 79 ~41. 94,平均病情指数为 32. 63(表 1)。
责任编辑 乔利利 责任校对 况玲玲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3,41(21):8902 - 8903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3.21.088
表 1 斑叶紫背竹芋炭疽病病情指数及发病率
调查植株
总叶片数
片
病叶数
片
发病率
%
各级病叶数∥片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病情指数
P1 35 25 71. 43 10 16 3 2 4 31. 43
P2 31 22 70. 97 9 7 5 5 5 41. 94
P3 37 26 70. 27 11 15 5 4 2 30. 41
P4 28 22 78. 57 6 16 5 2 0 26. 79
2. 3 孢子萌发结果 孢子萌发结果见表 2。
表 2 斑叶紫背竹芋炭疽病孢子萌发结果
悬浮液种类 1 h后 2 h后 3 h后
无菌水 孢子未见萌发 偶见几个孢子萌发 萌发率约 50%
2%蔗糖 玻片边缘部位已有 萌发率 80% 几乎全部萌发
大量孢子萌发
2. 4 分离结果 分离 24 h后,病组织周围长出白色致密的
菌丝,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 0. 7 cm/d。第 4天菌落中心出现
小黑点,第 5天黑点被橙红色孢子团覆盖住,周围菌丝略显
橙红色。
2. 5 镜检结果 培养基中的橙红色孢子团为炭疽病孢子,
小黑点为炭疽病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位于寄主表皮下,
偶见浅褐色刚毛。分生孢子梗在盘内排列成栅栏状,圆柱
形,无色单孢,顶端尖。分生孢子椭圆形至短圆筒形,偶见鞋
底形,或一端稍小,无色,单胞,大小为(9. 76 ~ 20. 70)×
(3. 66 ~5. 85)μm,多为 14. 63 ×4. 88 μm,内有 1 ~2个油球。
2. 6 致病性测定 接种第 6天有嫩叶叶缘开始表现黄褐色
坏死,与原病叶症状相同。对接种后的发病部位用常规组织
分离法进行再分离,获得与原接种菌株形态一样的微生物,
表明炭疽病为引发斑叶紫背竹芋病害的病原菌。
3 讨论
通过对南昌郊区斑叶紫背竹芋新病害组织进行多次分
离,获得多个炭疽病属菌落,随后用获得的炭疽病菌纯培养
对健康斑叶紫背竹芋进行接种并再分离,均获得成功,表明
南昌郊区发生的斑叶紫背竹芋新病害病原为一种炭疽菌属
真菌(Colletotrichum sp.)[3]。试验进一步对该真菌进行了形
态观察和大小测量,目前正在进行与其他炭疽菌属真菌间的
交互接种试验,以期确定斑叶紫背竹芋炭疽菌的种类归属。
在分离过程中曾得到链格孢属菌落及半知菌亚门的一
未知菌落,根据链格孢形态和以往经验,该链格孢很可能为
腐生菌,而另一菌落数量较少,成为该病原菌的可能也不大,
但是否与炭疽菌复合侵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园林实习基地工作人员因不了解斑叶紫背竹芋的病原,
无法进行有效防治,而国内外又无该病害的报道,故根据竹
芋科相关病害的发病规律,病原菌在病部或随病残体进入土
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
入。产生病斑后又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致病害不断扩
展。高温多雨季节植株生长势弱易发病。防治方法可参考
如下措施:①园艺防治。精心养护,注意减少伤口,冬前增施
钾肥,提高抗病力,注意通风透光;发现病叶及时剪除,以减
少菌源。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药剂可选用 1∶ 1∶ 100
倍式波尔多液,或者 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者
50%使百克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上述药剂每隔 10 d喷 1
次,喷药持续 3 ~4次[4]。
参考文献
[1]林侨生.观叶植物原色图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95.
[2]朱天辉.园林植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35 -336.
[3]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94 -95.
[4]刘开津,耿继光,张萍,等.观叶植物病虫害防治[M].合肥:安徽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3: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30 -31.
(上接第 8901页)
素微胶囊水悬浮剂 2 000倍液对落叶松叶蜂幼虫进行喷雾防
治,除 2%苦烟碱乳油 2 000倍液外,其余 2种药剂的校正死
亡率均达 92%以上,可用于该害虫的大面积防治。
在交通不便、水源匮乏的林区,利用水剂喷雾防治效率
较低,加之落叶松叶蜂的幼虫危害期短,仅为 20 ~ 25 d[3],大
面积严重发生时往往不能及时控制。为提高防治效率和有
效控制其危害,分别进行了采用苦参烟碱烟剂防治幼虫和微
胶囊水悬浮剂地面处理防治成虫的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烟
碱烟剂处理的 2个林班防治效果达 96%以上,2 种微胶囊水
悬浮剂防治成虫的效果达 91. 26% ~ 96. 12%。从 2 种防治
措施的效果来看,与喷雾防治相比,烟剂防治不仅具有效率
高、成本低的优点,而且能够达到迅速控制该害虫的目的,适
用于山地森林害虫的防治;微胶囊水悬浮剂防治成虫的措施
虽比烟剂效率低,但因其防治对象为越冬后从土壤中刚刚羽
化的成虫,将其控制在幼虫孵化之前,从维护森林健康和促
进林木生长的角度来看,是落叶松叶蜂较理想的防治措施,
较适宜在地被物较少的落叶松人工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淑芷,黄孝运,张真,等.落叶松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途径研究
[J].林业科学研究,1995,8(2):145 -151.
[2]周恩强,吴彩萍,周银全,等.落叶松叶蜂发生规律及防治[J].陕西林
业科技,2005(1):19 -20.
[3]刘家志,高玉梅,牟宗海,等.落叶松叶蜂生物学特性及天敌[J].东北
林业大学学报,1996,24(4):31 -36.
[4]张敦成.落叶松叶蜂生物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14
(38):79.
[5]杨杰,刘宏亮,杨生文,等.噻虫啉防治落叶松红腹叶蜂林间药效试验
[J].青海农林科技,2012(3):65 -66.
[6]夏固成,余治家,樊亚鹏,等.应用撒布器施放几种灭虫药包防治落叶
松红腹叶蜂试验[J].甘肃林业科技,2009,34(3):49 -51.
[7]陶文科,韩崇选.宁南山区落叶松红腹叶蜂生物防治试验[J].山西林
业科技,2008(1):105 -107.
[8]杨苗苗,李孟楼.松叶蜂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
2007,23(3):284 -289.
309841 卷 21 期 肖 飞 斑叶紫背竹芋炭疽病病原的初步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