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多种经营 Diversity Management
42 PR ACT ICA L FORES TRY TECHNOLOGY
二〇〇九年
第十一期 林业实用技术
辽东山区猴腿蹄盖蕨林下人工栽培技术
凌 帅 周 强 李 委 王艳杰 王芝恩
(辽宁省实验林场 辽宁 清原 113311)
作者简介:凌 帅(1976-), 男 ,辽宁省实
验林场 ,助理工程师 , 主要从林业生产技术研
究。
[ 摘要] 辽东山区林下资源丰富 ,科学利
用这些资源进行猴腿蕨林下栽培能更好
地保护和利用野生资源 , 并提高猴腿蕨的
商品率与经济价值。
[ 关键词] 猴腿蕨 林下 人工栽培
猴腿蕨 , 学名东北蹄盖蕨(Athy rium
brev i f ronsNakai ex K itag aw a), 俗称猴腿
菜 , 为蹄盖蕨科蹄盖蕨属多年生草本植
物 , 主要分布于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内蒙
古等地的杂木林与针阔叶混交林下背阴
坡或山谷阴处及林缘与沼泽湿地 ,是东北
地区最常见的蕨类植物之一 , 因其看上去
像长满黄褐色绒毛的猴子腿而得名。食
用部分为拳曲未展的嫩茎叶 , 其味道鲜美
而独特 , 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以
及维生素 C 及矿物质营养等 , 同时富含多
种生物活性物质 , 具有清热解毒 、润肺理
气 、补虚舒络 、止血杀虫的功效。因此 , 猴
腿蕨是珍贵的食药兼用型植物 , 具有较高
的开发价值。由于近年来国内外对猴腿菜
干鲜品及加工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 , 虽然
分布地区广泛, 但大规模得掠夺式采集 ,已
经导致野生资源的日趋减少。辽东山区属
于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 ,降水量较大 ,
气象条件适宜植物生长。猴腿蕨林下人工
栽培既能改善林地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增加
林分的稳定性, 优化植被结构 , 提高生态效
益 ,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分经济效益 ,增
加农民 、林农 、林业职工的经济收入。
1 繁殖方式
猴腿的繁殖方式为 , 孢子有性繁殖和
根茎无性繁殖 2种。
1.1 孢子繁殖
8 月下旬 , 在蕨叶背面孢子囊群微黄
时采收袍子叶放在室内 , 下铺报纸进行自
然干燥 , 2 ~ 3 d 孢子散落 , 筛去杂质后放
入玻璃容器中备用。
翌年 4月 ,当气温达 15 ℃以上时 , 准
备孢子播种。选郁闭度为 0.5 ~ 0.6 左右
的腐殖质多 , 沙壤 、中壤的杂木林与针阔
叶混交林下背阴坡地 , 按南北向或沿坡体
等高线做床。床宽 1~ 1.2 m ,床面低于畦
埂 5~ 10 cm ,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床
面 5 cm 厚床土应配制使用营养土。营养
土以草炭和田土按 1∶1 比例混合配制为
宜 ,要求疏松 , 含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土
壤(pH 值 6.5 ~ 7.0)。同时 , 营养土需灭
菌处理 ,即用 0.2%的福尔马林溶液喷洒
后 ,盖上薄膜 , 3 ~ 4 d 后去膜 、翻土 , 1 周后
方可播孢。少量播种时可采用高压锅灭
菌 ,还起到消灭杂草目的。
播孢量为 3 ~ 5 g/ m2 , 方法是将孢子
盛于纱布口袋中 ,用木棍轻轻敲击并来回
移动 ,使孢子均匀散落于床面。播后加盖
小拱棚保持空气相对湿度 85%以上 , 适宜
温度白天 20 ~ 25 ℃, 夜间不低于 10 ℃,
床土保持湿润状态。
5-9 月要随时拔除床面杂草 , 确保幼
苗不受杂草影响而正常生长。生长季每
10~ 15 d 向床面喷 1 次多菌灵或甲基托
布津液以防病害发生。
10 月底至 11 月初床表喷足水并覆盖
树叶等有机物。在苗床上生长 2 个生长
季后再准备移植。
1.2 分株繁殖
猴腿的根茎在采收时 , 应尽力保持根
系的完整。生长年限较长的猴腿蕨类植
物其根茎较粗大 ,而且生长着几个或多个
子根茎 , 相互缠绕在一起。秋季挖其根
部 ,栽培前纵向切开四瓣 , 或按其根茎顶
端的生长萌发点劈开根茎。 劈开根茎要
保护好每 1个子根茎顶端的生长点 , 以免
伤其要害造成生长困难。根茎顶端内有
许多猴腿的未萌发的幼叶卷曲头 , 将其栽
入整好的地块 , 将根茎平摆于穴内 , 行穴
距 60 cm×(20 ~ 30)cm ,覆土 3 ~ 5 cm 厚 ,
踩实浇透水 ,水渗后覆盖封窝土 。
利用猴腿的根茎进行栽培 ,可食用生
长期短 , 生长速度较快 , 易成活 , 而且栽植
的季节不受限制 , 一年四季 , 均可栽培 ,是
目前人工栽培的主要形式之一。
2 蕨苗栽植
2.1 栽苗时间
在早春化冻后的 4 月中旬进行。也
可在 11 月初栽植。
2.2 栽植方法
播孢子长成的苗 , 第 2 年移栽苗根
少 ,最好第 3 年栽植。顺畦或床长向按
0.4 m ×0.6 m 株行距栽植 ,每穴 1 ~ 2 株
苗 ,根系应舒展开 , 埋土厚度 3 ~ 4 cm , 芽
微露 ,踩实土。
根茎繁殖苗栽植方法见 1.2。
3 田间管理
3.1 温光管理
当年定植后前 2 个月 , 尽可能延长光
照时间 , 可通过早揭晚盖覆盖物来实现。
一般光照时间不少于 10 h ,昼夜适温为 20
~ 25 ℃与 5~ 10 ℃。 当幼叶萌出时需进
行增温管理 ,夜间适温 12~ 15 ℃, 昼夜温
差不低于 10 ℃。进入 5 月后应进行遮光
管理 ,撤除塑料膜用遮光率 40%~ 50%的
遮阳网替代。
3.2 人工抚育
割除杂草 、灌木提高猴腿蕨成活率和
繁殖密度 ,在雪融后植株萌发前进行第 1
次割除作业 ,在 7 月上旬再割除新生的杂
草 、灌木。对杂草繁茂的地块 , 8 月上 、中
旬可再割 1 次。 2 a 后的栽培地块还会长
出一些灌木 , 可于翌年猴腿蕨萌发前割
除 ,以后长出的杂草及灌木的萌芽也要实
施多次割除。
3.3 水肥管理
为使猴腿蕨苗生长健壮 , 产量高 , 每
年晚秋出叶后或早春芽出土前 ,向畦内或
床面施 1 次 2 000 kg/ 667 m2 农家肥 , 施
DOI :10.13456/j.cnki.lykt.2009.11.014
多种经营 Diversity Management
PR ACTICAL FOR ES TRY TECHNOLOGY 43
二〇〇九年
第十一期 林业实用技术
小花清风藤造林技术的研究*
邓朝义1 程 坤2
(1.黔西南州林业科学研究所 贵州 兴义 562400;2.贵州省安龙县德卧林业站)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重点项
目《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生物治理的研究》(黔基
金计字[ 2002] 3008号)、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中
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小花清风藤
规范化种植试验示范研究》(黔科合中药专字
[ 2003] 47号 、贵州省林业厅林业科学技术研究
项目《小花清风藤开发利用技术研究》(黔林科
合字[ 2004-04] 、黔西南州科学技术局《小花清
风藤繁殖技术的研究》 黔西南科字(2001)8 号 、
《 小花清风藤产业化开发配套技术的研究 》 黔
西南科字(2003)16号 、《小花清风藤产业化开发
关键技术研究 》黔西南科字(2004)02 号及黔西
州林业局资助。
作者简介:邓朝义(1960-), 男 ,高级工程
师 ,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学 、植物区系学 、植物资
源学及喀斯特石漠化生物治理研究。
入深度 10 cm 左右。如无农家肥也可在 4
月上旬追施尿素 , 30 kg/667 m2 。当采收
2 ~ 3 茬后 ,应补充足肥料 , 一般 20 d 追肥
1 次 , 尿素 60 kg/667 m2 ,同时保持土壤与
空气湿度 , 土壤以见干见湿为准 , 空气相
对湿度不低于 85%。夏季一般 3 ~ 5 d 浇
1 次水 , 雨后要及时排水 , 避免湿度过大
引起死株。进入秋冬季要保持其自然休
眠期不低于 2 个月 , 而后覆盖塑料膜进
行促成栽培 , 在落叶后进行施肥 , 667 m2
施用腐熟农家肥1 000 kg , 均匀平铺于地
面 。
3.4 植株调整
在旺盛生长期要经常剪去老叶和受
损伤的叶片 , 秋冬季进入落叶期先清除不
枯老叶片 , 让其覆盖在植株周围 , 有保温
作用 , 在翌年植株萌动前清除枯叶。
4 采收
4.1 采收时间
栽植当年不应采摘。第 2年后开始采
收, 5-6月 ,当羽状小叶苞尚未展开 ,即“抱
拳”时苗高 20 ~ 30 cm 嫩食期采收。第 1
次采收在 6 月中上旬终止采收 ,以保证猴
腿蕨生长量的需要。以后每年最多采摘 2
次, 每次采集以 50%~ 70%为宜。不允许
多次强度采摘 ,以保植株正常生长和发育。
4.2 采收方法
从贴近地表的植株基部用手一根根
地折下 ,然后将猴腿蕨叶柄折断处在地上
轻轻擦磨 , 使其沾有泥土防止老化 , 并放
在底部垫有青草的筐内 , 上面再覆盖一层
青草 ,以防日晒失水。
4.3 采后管理
将采集的新鲜猴腿蕨按不同长度 、色
泽分类捆把 ,捆扎部位在基部 2 cm 处 ,每
把质量 500 g 左右 , 并放于阴凉处暂时储
藏。在 2~ 3 d 内运到加工地点或自行盐
渍处理待售。
参考文献:
[ 1] 宋佩茹 , 龙高贵.辽东山区林下坡
地资源利用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 2006(2):
40-41.
[ 2] 班文杰 , 赵恒田 , 宋晓宏.猴腿蹄盖
蕨种苗繁殖技术[ J] .北方园艺 ,
2008(6):89-90.
[ 3] 卞冬艳 , 山野菜猴腿人工栽培技术
[ 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 2007(8):
34 , 38.
[ 摘要] 对民族药用植物———小花清风
藤(S abia parv i f lora Wall.ex Roxb.)进
行了苗木培育 、雨季造林 、造林方式 、造林
密度 、抚育管理措施 、病虫害防治 、产品采
收加工和利用进行了系统研究 , 旨在为产
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 关键词] 小花清风藤 苗木培育造林
抚育措施 产品采收 加工利用
小花清风藤 Sabia parvi f lora
Wall.ex Roxb.是清风藤科清风藤
属的常绿木质藤木 ,在产区黔西南
州以其根 、茎 、枝 、叶入药 。其枝 、叶
入药对治疗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的疗
效 ,作为民间验方已在当地医院的
临床上使用 。1990年中国致公党将
研究小花清风藤的药理列为黔西南
州开展智力支边的重要课题 , 《抗肝
炎药物九〇一研究开发》1991 年列
入了贵州省星火计划项目 ,在贵州
兴义市制药厂进行药品研制试验 ,
产品经贵州省人民医院 、贵阳医学
院等单位对该药的药理 、毒理 、药效
学等方面的研究和临床验证 , 证明
该药疗效确切 ,治愈率高 ,副作用
小 ,是治疗肝炎 ,特别是黄疸型传染
性肝炎的首选药物之一。 1994 年
“龙华清肝冲剂”作为民族药通过了
贵州省卫生厅组织的鉴定并批准生
产。除治疗肝炎外 ,小花清风藤的
根 、茎 、枝入药还有袪风除湿 、消炎
止痛 ,治疗风湿骨痛 、跌打损伤等功
效。幼枝叶也可开发作为饲料植
物 ,用于养牛 、养猪及养羊等。小花
清风藤野生资源由于掠夺式采挖已
急剧减少 ,急需人工种植 ,实现可持
续利用 ,以满足市场需求。现将其
研究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1 苗木培育
1.1 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 、土壤
疏松 、水源条件好 、灌溉方便 、交通
条件好的地方。此外 , 还要求土壤
无污染 , 大气质量高 ,水质好的环
境 ,地下水位 1.2 mm 以下 , 土壤
pH 值 6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