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几种江蓠属海藻的ISSR标记分析



全 文 :孙 雪等 : 几种江篱属海藻的 ISS R标记分析
几种江篱属海藻的 sI s R 标记分析①
孙 雪② 张学成③ 茅云翔 刘金姐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隋正红 秦 松 ` 费修纯 `
青岛 266 00 3 )
青岛 26 607 1 )
摘 要 用 IS SR 标记对几种江篱属海藻进行 了遗传多样性的研 究。 所用 的 7种实验材
料包括 4株龙须菜 (其中 3株分别来自中国青岛 、 委内瑞拉和南非 , 及 1 株青岛产龙须菜
的高温选育种 )和细基江篱繁枝变型 、 真江篱 、 芋根江篱。 用 9 条 I S S R 引物进行筛选 , 有
6 条可扩增出清晰可辨条带。 这 6 条引物在 7 种材料中共扩增出 151 条带 , 其中 1 7 条
( 7 7
.
4 8 % )表现出多态性 。 根据 N e i 等的遗传相似性系数 ( S )对 7 种材料进行分析 , 结果
显示青岛产龙须菜与其选育种的相似性最高 ( S 为 0 . 93 9) 。 在 3 株不 同产地龙须菜中 ,
青岛龙须菜与南非龙须菜的遗传距离最近 ( S 为 0 . 6 43) , 委内瑞拉龙须菜与前两者 的 S
分别为 0 . 16 7 和 0 . 1 9 2 , 因此初步推断委内瑞拉龙须菜不属于龙须菜种 。 包括龙须菜 (产
自青岛或南非 )在内的 4 种江篱间的相似性系数在 0一 0 . 14 3 之 间。
关键词 江篱 , 龙须菜 , IS S R ,遗传多样性
0 引 言
江篱属 (G~ 如 ,血 )是红藻纲 (刃《 瓦和召逮邓记 )的一个大属 ,包括 10 多个物种 ,广泛分布于热带 、亚热
带和温带海域 。 江篱属的许多物种都可用来提取琼
胶 ,而琼胶是广泛用于食品 、 医药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的重要原料 。 分布于我国沿海的可以用来制造琼胶
的江篱属海藻主要有龙须菜 ( G . 及” 砚刀娜沂刀节砚is ) 、 细
基江篱 ( G . etn u说枷 at 忽 ) 、 细基江篱繁枝变型 ( G .
如 u凉俩at at var . 腼 ) 、真江篱 ( G . ~ 比诚动叫勿 )

芋根江篱 ( G . 从尤触娜瓦i ) 、扁江篱 ( G . 犯 2农刀 1 1) 和粗江
篱 ( G . 罗名闷5 )等 。 其中龙须菜琼胶是江篱属中最好
的 ,其琼胶经改性后可与石花菜琼胶相媲美 。
龙须菜广泛分布于中国的黄海 、 日本 、美国和加
拿大的西海岸及南非等国家 ,甚至在热带国家委内
瑞拉都有分布 。 经典的分类学是根据形态特征来进
行分类 ,如对江篱属 的物种归类主要是依据分枝的
样式 、溢痕在藻体上的排列等级 、 叶状体的形状及繁
殖结构等生理特点 。 但目前看来经典分类可能存在
着一些问题 ,如中国的龙须菜与美国和加拿大的龙
须菜不能杂交 , 与委内瑞拉龙须菜也不能杂交 [ 1 ] ,
可见江篱属的分类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散布着大量的简单串联重
复序列 ( is mP le seq ~
e r eP eat
,
SS R )

S S R 通常为
1一 4 个碱基组成的 4 一 10 个或者更多个串联重复
单元 。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 ( int er 一 is m ple
s eq ue cn
e er p ea t
,
I SS R )是在 SS R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种新的标记技术 2j[ 。 其基本原理是在 S s R 序列
的 5 ’ 或 3 ’ 端加 1 一 4 个锚定碱基 , 并以此为引物对
两侧具有反向排列 S S R 的一段基因组 D N A 序列进
行扩增 。 IS S R 技术是一种快速 、 可靠的标记技术 。
相对于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 (arn do n l 田 1 1 p lif ed 间 y -
mo rp hi
c D N A
,
R Ap l〕 )技术 , I SS R 具有更好的稳定
J性和重复性 ,可以提供更为可靠的遗传信息 ,因而广
泛用于物种的分类和系统学比较 、 进化与分类及居
群遗传学等研究中。 其在植物领域中已经广泛用于
重要的农作物如水稻 、 小麦和棉花等的品系鉴定 、遗
传作图 、基因定位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等〔3一 5〕 。 但在
藻类研究中不多见 , 只有 VI S 用该技术对采 自美国
宾夕法尼亚州 P o w d e mr il 河流域的串珠藻 压 t ar -
hc o s加mr u m bo 狡脚 un 的配子体进行了 IS S R 分析的
报道 6[] 。 本文首次将 I S S R 技术用于江篱属海藻的
遗传多样性研究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01 70 7 3 6) 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实验室开放课题共同资助项目。
女 , 197 4 年生 ,博士生 ;研究方向 :藻类分子遗传学 。
联系人 。
(收稿 日期 : 2 00 2一 1 1一 2 9 )
①②③
月蘸葬
高技术通讯 030 2.9
1
.
1
材料和方法
材料及处理
材料 7
em a e nifb
rm艺 :)
种实验材料包括 4株龙须菜 ( G .
分别来 自 3个不同产地 ( 中国青
岛 、委内瑞拉和南非 )和 1株青岛产龙须菜的选育种
K9 F 1 8
, 以及 3 株产琼胶江篱— 细基江篱繁枝变型 ( G . et n u ist i iP at at v ar . h ul ) 、 真江篱 ( G . * r -
m ic ul ap hy l la )和芋根江篱 ( G . bl 优 Zge it i ) 。 实验材
料的产地及形态学特征详见表 1 。
表 1 7 种实验材料的产地及形态特点
材料 代号 产地 藻体形态特点
藻体红褐色 ,枝条较粗 ;
藻体红色 ,枝条柔软 ,分枝短而多 ;
藻体黑褐色 ,枝条较长 ;
藻体黄褐色或黑褐色 , 枝条细而密 ;
藻体黑褐色 ,枝条较粗 ;
藻体橙红色 ,枝条粗壮 ;
藻体红褐色 , 上面密生着较多的分枝。
GIvL阮tbG青岛产龙须菜
委内瑞拉产龙须菜
南非产龙须菜
细基江篱繁枝变型
真江篱
芋根江篱
青岛产龙须菜选育种 K F98 1
中国青岛
委内瑞拉
南非
中国福建
中国青岛
中国福建
中国青岛
口 1 . 1 . 2 材料处理 龙须菜和细基江篱繁枝变型在
本实验室的藻种室培养 ,其他材料取约 1 一 Z cm 长
的幼嫩藻尖 ,用毛笔在无菌海水中充分刷洗 ,解剖镜
下观察以确定没有附生的杂藻 。 每种材料分别在无
菌蒸馏水中清洗 , 吸干水后立即用于 D N A 的提取 。
1
.
2 方法
1 2 1 D N A 的提取 、 定量及酶切检测 D N A 的提
取按照植物基因组 1) N A 提取试剂盒 (购 自北京鼎
国生物公司 )的说明进行 ;其浓度的测定在型号为
H , f e: D y N A uQ an
t 20 0 的 I〕N A 微 量 定量 仪
( Am e r s h anr P h
a
anr
e i a B io t e e h 产品 )上进行 。 分别
用 3种限制性内切酶 (撇 u 3 A L jA a l 和 cE o R )I
对基因组 D N A 进行酶切 ,酶的用量分别为 S U 、 S U
和 巧 U , 酶切时间分别为 40 im n 、 1 . 5 h 和 4 ho
1
.
2
.
2 I S S R 的 P C R 扩增 I S S R 引物由上海生工
生物工程公司 ( S a l l go n) 合成 , 其序列见表 2 。 用于
P :(R 反应的成套试剂也购 自 S a l l g o n 。 P C R 反应在
eF Ro’ l , e c iL fe E xP re s T he m l al 汤cle PCR 仪中进
行 。 在 20 讨 的反应体积中 , 模板 D N A 为 4 o gn ,
M g 1C 2 浓 度为 2 . 0 n m l o l几 , dN T P 浓 度 为 0 . 2
~
l几 ,引物浓度为 0 . 2 拜mo l几 , aT q 酶为 I U 。
P C R 扩增条件为 : 94 ℃预变性 5 而 n ,再按照如下程
序进行 32 个循环 : 94 ℃ 变性 50 、 , 50 ℃ (引物 4P 和
P 6 的复性温度 ,其余引物为 48 ℃ )复性 2 m in , 72 ℃
延伸 2 im n ,最后 72 ℃ 延伸 8 而 on
1
.
2
.
3 I SS R 产物的检测 扩增产物在 1 . 5% 的琼
脂糖凝胶中电泳 , 然后在分子生物学影像分析 系统
( Y L N ZK 型 )中拍照 。
1
.
2
.
4 数据分析 统计条带的有无 ,强带和可重复
出现的弱带记为有 , 否则为无 。 采用 N ie 等的计算

S = ZN 。 / ( N * + 凡 )
来计算两两材料间的相似性系数 ( S im il ar iyt C oe if -
ice nt
,简记为 )S ,其中叽为材料 i 和 j 共有的条带
数 , iN 和凡 分别为材料 i 和 , 各 自的条带数〔7〕。
2 结果与讨论
.2 1 D N A 的提取
我们先后试验过 c f月 3、 IL CI 和改 良的 lS乃 3
种不同的方法来提取江篱的基因组 1〕N A ,但都存在
不同的问题 ,如所需的材料多 、多糖污染及不同程度
的降解等 。 现在本实验中使用 的 D N A 提取试剂
盒 ,操作时间短 ,约 1 . s h 即可完成提取工作 , 比较
适合本实验这种多个样品的操作 。 而且用该试剂盒
提取的 D N A 条带完整 ,无拖尾现象 , 无 R N A 污染 。
为了检测 D N A 的纯度 , 我们用 了 3 种限制性内切
酶对其进行酶切 , D N A 都被切成弥散状 ,其中两种
4 碱基内切酶的酶切效果尤其明显 ,说明所提 D N A
的蛋白质和多糖的污染极少 。 可见我们的基因组
1〕N A 的质量可以满足 I SS R 技术的要求 。
孙 雪等 :几种江禽属海藻的 IS S R标记分析
2
.
2 引物的选择及扩增结果
用 3 株不同产地龙须菜的 1)N A 为模板做预实
验 ,用 9 条引物分别对其进行扩增 ,其中 2 条引物未
扩出条带 , 1 条引物扩增条带模糊 ,其余 6 条引物扩
增条带清晰可辨 。 后续实验就使用这 6 条引物 , 其
序列及扩增情况见表 2 。
表 2 引物序列及扩增情况
引物号 引物序列 总的扩增
(5
’ 一
3

) 条带数 多态性条带数
多态性条带的
比例 ( % )
7 3
.
08
64
.
70
n,今ù1二今`2634( G A )
,
G 【,
( G八) 7A C
a,1`
P
月竹八、ù11伪`234( C A )
6〔X玉
(G 】、 ) 6〔龙
60
.
87
64
.
7 1
34P
sP
c
( (扒六 ) 6 2 13 59 . 09
6P
c
( A A G )
:
12 6 5 0
.
00
a : 两条引物为本实验室进行龙须菜 Eg l 测序获得 ; b : 两条
引物来 自串珠藻 B . 灰刀 , n“ m 的 IS S R序列困 ; c : 两条引
物来自江篱 G . 脚 icl i: 的 Ss R序列 8[] 。
电泳结果 (见图 1) 显示 P C R 扩增条带大小在
0
.
35一 3 . 5 k b之间 。 不同引物在所有材料中的扩
增条带总数不同 , 5 条引物的扩增条带总数从 2 条
到 34 条不等 ,每条引物平均在每种材料中产生 3一
6条带 ; 而引物 6P 扩增条带的总数最少 , 只有 12
条 ,平均在每种材料中只扩出 2 条带 。 从表 2 中也
可以看出 ,不同引物在不同材料中扩增条带的多态
性也不同 , 引物 P l 扩增的多态性最高 (73 . 08 % ) ,
而引物 6P 扩增 的多态性最低 (50 . 00 % ) , 其余引物
的多态性介于两者之间 。
2
.
3 不同实验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
7 种材料在全部引物中的扩增条带总数在 16 一
3 0 条 , 4 株龙须菜在全部引物中的扩增带总数比 3
株江篱要多 。 不同材料之间进行成对比较共得到
2 1 个 S 值 ,其中 0 . 6一 0 . 9 3 9 之间的 3 个 , 0 . 2一 0 . 5
之间的 2 个 , 而 0一 0 . 2 之间的有 16 个 。
2
.
3
.
1 青岛产野生型龙须菜 (以 )与其选育种 K f 9 81
的遗传相似性 在 4 株龙须菜中 , lG 与 K 9F 81 的相
似性最高 ( S 为 0 . 939 ) , 次之为 aS 与 K卯 81 ( 5 为
0
.
7 5 5 )
。 从图 1 中也可 以看 出 , 4 条引物 P l 、 P 4 、 P S
和 P 6 在 lG 与 K F9 8 1 中的扩增谱带基本没有差别 ,
仅在引物 咫 、 3P 的扩增图中有个别条带的差异 。
在引物 2P 扩增图谱中 , K F’9 81 缺少了 lG 中的 1 . 9
一 3 . 5 k b 之间的两条带 , 而在引物 3P 扩增图谱中
K 9F 81 缺少了 lG 中 1 . I kb 左右的条带 。
IS S R 扩增缺少某一条带可 以解释为引物分歧
或者是 S SR 位点的缺失或者是染色体重排而引起
的 SS R 位点的缺少 。 K卯 81 是青岛产野生型龙须
菜在高温下选育成的品系 。 该品系特点是基本行无
性繁殖 ,耐温范围比较广 , 特别是耐高温性能好 ,可
以在 30℃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 (费修埂 ,未
发表资料 ) 。 可以推测 ,可能是高温等逆环境选择了
那些抗高温的突变体 , 而突变体中的突变位点可能
位于 I S S R 引物序列中或其附近 ,从而影响到 IS SR
引物与模板 1〕N A 的结合位点或结合能力 , 而使得
在与其他的 I S S R 结合位点的竞争过程中与该突变
位点的结合能力减弱或丧失 。 这些缺失条带可能包
含着与以上 的突变性状有关的信息 。 另外 , 关于
K印81 的 R虹〕D 分析也正在另外的实验室中进行 ,
已经筛选到了有差别的几条 RA尸D 引物 (资料未给
出 ) 。
2
.
3
.
2 来自不同产地 的 3 株龙须菜的种 内遗传 多
样性 从电泳图 1 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出 3 株龙须菜
间扩增谱带的差别 ,而其相似性系数 S 的大小则可
以定量地说明三者之间的遗传距离 。 在两两比较得
到的 3 个 S 中 , lG 与 aS 的相似性 最高 ( S 为
0
.
6 4 3 )
, 而 lG 与 vL 、 aS 与 vL 的 S 分别为 0 . 167 和
0
.
1 9 2

vL 与其他 3 株江篱的 S 在 0 . 1 0 0 到 0 . 2 11
之间 ,这和其与同种的龙须菜的相似性并无显著差
别 。 从本实验的 IS S R 结果可 以看出 , vL 与 lG 、 aS
之间的差异远远高于种内水平的差异 , 而成为一种
种间水平的差异 。
除了本文用 IS S R 技术来研究几种江篱间的遗
传相似性之外 , 张学成等曾用 R AP D 技术研究了 6
种江篱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 〔` ] 。 他们的 RA尸D 结
果显示 lG 与 aS 、 日本龙须菜 ( aJ ) 、 真江篱 (vG )及扁
江篱 ( G . 概oltr i) 之 间的遗传距离在 0 . 691 一
0
.
76 6之间 , 而 vL 与 前 5 种材料的遗传距离在 0 .
6 6 9一 0 . 850之间 。 在亲缘关系聚类图中 lG 与 aS 聚
在一起 , 再和 aJ 、 vG 、 扁江篱组聚在一起 , 最后再与
vL 聚类 。 由此得出 vL 似乎应归于其他种属的结
论 。 这和本文的 I S S R 结果所得出的结论相似 。
孙 雪等 :几种江禽属海藻的 I S SR 标记分析
2
.
2引物的选择及扩增结果
用 3株不同产地龙须菜的 1 )N A为模板做预实
验 ,用 9 条引物分别对其进行扩增 ,其中 2 条引物未
扩出条带 , 1 条引物扩增条带模糊 ,其余 6 条引物扩
增条带清晰可辨 。 后续实验就使用这 6 条引物 , 其
序列及扩增情况见表 2 。
表 2 引物序列及扩增情况
引物号 引物序列 总的扩增
(5
’ 一
3

) 条带数 多态性条带数
多态性条带的
比例 ( % )
7 3
.
08
64
.
70
n,今ù1二今`2634( G A )
,
G 【,
( G八) 7A C
a,1`
P
月竹八、ù11伪`234( C A )
6〔X玉
(G 】、 ) 6〔龙
60
.
87
64
.
7 1
34P
sP
c
( (扒六 ) 6 2 13 59 . 09
6P
c
( A A G )
:
12 6 5 0
.
00
a : 两条引物为本实验室进行龙须菜 Eg l 测序获得 ; b : 两条
引物来 自串珠藻 B . 灰刀 , n“ m 的 IS S R序列困 ; c : 两条引
物来自江篱 G . 脚 icl i: 的 Ss R序列 8[] 。
电泳结果 (见图 1) 显示 P C R 扩增条带大小在
0
.
35一 3 . 5 k b之间 。 不同引物在所有材料中的扩
增条带总数不同 , 5 条引物的扩增条带总数从 2 条
到 34 条不等 ,每条引物平均在每种材料中产生 3一
6条带 ; 而引物 6P 扩增条带的总数最少 , 只有 12
条 ,平均在每种材料中只扩出 2 条带 。 从表 2 中也
可以看出 ,不同引物在不同材料中扩增条带的多态
性也不同 , 引物 P l 扩增的多态性最高 (73 . 08 % ) ,
而引物 6P 扩增 的多态性最低 (50 . 00 % ) , 其余引物
的多态性介于两者之间 。
2
.
3 不同实验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
7 种材料在全部引物中的扩增条带总数在 16 一
3 0 条 , 4 株龙须菜在全部引物中的扩增带总数比 3
株江篱要多 。 不同材料之间进行成对比较共得到
2 1 个 S 值 ,其中 0 . 6一 0 . 9 3 9 之间的 3 个 , 0 . 2一 0 . 5
之间的 2 个 , 而 0一 0 . 2 之间的有 16 个 。
2
.
3
.
1 青岛产野生型龙须菜 (以 )与其选育种 K f 9 81
的遗传相似性 在 4 株龙须菜中 , lG 与 K 9F 81 的相
似性最高 ( S 为 0 . 939 ) , 次之为 aS 与 K卯 81 ( 5 为
0
.
7 5 5 )
。 从图 1 中也可 以看 出 , 4 条引物 P l 、 P 4 、 P S
和 P 6 在 lG 与 K F9 8 1 中的扩增谱带基本没有差别 ,
仅在引物 咫 、 3P 的扩增图中有个别条带的差异 。
在引物 2P 扩增图谱中 , K F’9 81 缺少了 lG 中的 1 . 9
一 3 . 5 k b 之间的两条带 , 而在引物 3P 扩增图谱中
K 9F 81 缺少了 lG 中 1 . I kb 左右的条带 。
IS S R 扩增缺少某一条带可 以解释为引物分歧
或者是 S SR 位点的缺失或者是染色体重排而引起
的 SS R 位点的缺少 。 K卯 81 是青岛产野生型龙须
菜在高温下选育成的品系 。 该品系特点是基本行无
性繁殖 ,耐温范围比较广 , 特别是耐高温性能好 ,可
以在 30℃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 (费修埂 ,未
发表资料 ) 。 可以推测 ,可能是高温等逆环境选择了
那些抗高温的突变体 , 而突变体中的突变位点可能
位于 I S S R 引物序列中或其附近 ,从而影响到 IS SR
引物与模板 1〕N A 的结合位点或结合能力 , 而使得
在与其他的 I S S R 结合位点的竞争过程中与该突变
位点的结合能力减弱或丧失 。 这些缺失条带可能包
含着与以上 的突变性状有关的信息 。 另外 , 关于
K印81 的 R虹〕D 分析也正在另外的实验室中进行 ,
已经筛选到了有差别的几条 RA尸D 引物 (资料未给
出 ) 。
2
.
3
.
2 来自不同产地 的 3 株龙须菜的种 内遗传 多
样性 从电泳图 1 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出 3 株龙须菜
间扩增谱带的差别 ,而其相似性系数 S 的大小则可
以定量地说明三者之间的遗传距离 。 在两两比较得
到的 3 个 S 中 , lG 与 aS 的相似性 最高 ( S 为
0
.
6 4 3 )
, 而 lG 与 vL 、 aS 与 vL 的 S 分别为 0 . 167 和
0
.
1 9 2

vL 与其他 3 株江篱的 S 在 0 . 1 0 0 到 0 . 2 11
之间 ,这和其与同种的龙须菜的相似性并无显著差
别 。 从本实验的 IS S R 结果可 以看出 , vL 与 lG 、 aS
之间的差异远远高于种内水平的差异 , 而成为一种
种间水平的差异 。
除了本文用 IS S R 技术来研究几种江篱间的遗
传相似性之外 , 张学成等曾用 R AP D 技术研究了 6
种江篱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 〔` ] 。 他们的 RA尸D 结
果显示 lG 与 aS 、 日本龙须菜 ( aJ ) 、 真江篱 (vG )及扁
江篱 ( G . 概oltr i) 之 间的遗传距离在 0 . 691 一
0
.
76 6之间 , 而 vL 与 前 5 种材料的遗传距离在 0 .
6 6 9一 0 . 850之间 。 在亲缘关系聚类图中 lG 与 aS 聚
在一起 , 再和 aJ 、 vG 、 扁江篱组聚在一起 , 最后再与
vL 聚类 。 由此得出 vL 似乎应归于其他种属的结
论 。 这和本文的 I S S R 结果所得出的结论相似 。
孙 雪等 :几种江篱属海藻的 I袋识标记分析
0
.
0 4 6一 0 . 4 1 3之间 ,而其他 3 株江篱间的 S 在 0 一
0
.
1 2 5 之间 , 即这 4 种江篱材料间的 S 在 O一 0 . 1 4 3
之间 。 T h O印 e 分析研究后给出的同科属间的遗传
相似度 I在 0 . 1一 0 . 5 , 同属种间的 I 为 0 . 2 一 0 . 8 ,
而同种种群间 I 为 0 . 8一 0 . 97刚 。 按照 T h o印 e 的标
准 ,这 4 株江篱间应该是一种同科属间的关系 ,而不
应该属于同一个属 。 周永红等用 16 个 R A卫 1〕引物
对植物中的禾本科的鹅观草属等 4 个属进行研究 ,
其属间的平均 N ie 相似性系数在 0 , 406 一 0 . 6 05 之
间〔 ”` 〕。 王茜等用 R月双〕技术研究娱蛤藻和管形藻
的关系 ,发现娱蛤藻和管形藻两个居群内的遗传距
离分别是 0 . 0 80 和 0 . 161 (相应的 S 分别为 0 . 920
和 0 . 839 ) ,而娱蛤藻和管形藻这两个居群间的遗传
距离是 0 . 7 4 6( 相应的 5 为 0 . 2 5 4 ) ,从而得出管形
藻不是娱蛤藻的节荚变型 , 而应新建一个管形藻属
的结论〔川 。 他们的研究结果中属间的遗传相似性
分别为 0 . 4 一 0 . 6 和 0 . 25 4 ,而本实验用的 6 条 IS S R
引物所揭示的江篱属不同物种间的相似性则比他们
的结果低得多 。
表 3 7 种材料之间的相似性系数
材料 lG aS tG G v bG K F C 9 81
0
.
12 5
0 0
0
.
15 4 0
2
,11皿nUQ
1`1, .0é1
.八乙,一,且nUC0
0
.
0 8 9 0
.
04 9
传统分类主要是依赖精子囊位置和受精后特征
等生理生化方法 ,分类主要是建立在形态特征的基
础上 〔`“ , ` 3] , 因此存在很多的间题 。 可见对一个种
属进行分类 ,不仅需要大量的材料和实验 ,还需要形
态学 、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门学科 、多种技术的
综合研究 。 本文的 IS S R 分析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该
属中几个物种间的遗传关系 ,从而为江篱属的分类
问题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
参考文献
【1〕张学成 ,隋正红 ,李向峰等 . 经济海藻种质种苗生物学 .
济南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 9
[ 2 ] Z iet ik iew cz E
,
R a fal ks i A
, 肠 b u da D . G访王J 刀如 , 199 4 ,
20 : 17 6
【3〕钱韦 ,葛颂 ,洪德元 . 植物学报 , 20 0 , 4 2 (7) : 741
【4 〕杜金昆 ,姚颖垠 ,倪中福等 . 遗传学报 , 20 02 , 2 9 ( 5) : 445
[ 5 ] 武耀廷 ,张天真 ,殷剑美 . 遗传学报 , 20 0 1 , 2 8 ( 11 ) : 1040
[ 6 ] iV s M L
. 月三, 刃崛动 , 19 99 , 38 ( 1 ) : 70
[ 7 ] Ne i N
,
iL W H
. 尸找 r Na t l A “ 以 反1 U S A , 19 79 , 7 4 :
526 7
[ 8 〕W a t t l er R , I尧11as J F , D es t伽映 C , et 滋 . 拍“翔。 l of
外岁 ,枷卿 , 1997 , 3 3 : 86 8
[ 9 ] T h创叮况 J p
.
A m RVe 五七of s声 t , 19 82 , x 3 : 139
【10 ] 周永红 ,郑有 良 ,杨俊良等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 1 ,
19 ( 1 )
: 14
【1 1] 王茜 ,安利佳 ,杨君等 . 海洋与湖沼 , 20 0 , 31 (5) : 506
〔12 」Y a m田11 0 t〔〕 H . nI : Ja l〕a r 1 M阴 F a e iF hs , H dk ika do U n iv ,
197 8
,
25 : 9 7
【13 」丫芜ih da T . 了d“ ~ 1 of het 厂’a e u l yt of 反~ of 且以
口汕
nU i~
yt
serz
V (五b勿ny ) , 198 3 , 13 : 2 42
7
苦ù、ù夕0QOZ气à0nU1`17.…0八曰
7
内、à八J6C,了043,且6.1OC,…nnoùUnnU曰
,且ōO
以vL,Gbù
i s s R A n a一y s i s o f M a r i n e R e d A l g a e G ar c i l a r i a ( R h o d o p h y c e a e )
uS
n X u e
,
Z h a l l g X u e e h e飞 , M a o Y u xn i a呢 , L i u J inj i e , uS i Z h e gn ll o n g , Q i n so 飞 ` , eF i X i u罗眼 势
(6 1吨 e of M a r ien iL f e icS en ces , Oc ~ U in v er ist y of hC ian , iQ gn dao 26 60 03 )
(
`
I n s t i t u t e o f Oc eaon
l o盯 , hC in e se A ca d e m y o f cS i e n ces , iQ 飞dao 2 660 7 1 )
A b s t r a C t
IS S R t e e h n iq ue w as u se d ot i
vesn
t ig a t e t h e g e n e t iC d i v e sr i t y o f t h e g en us 6 ar
c i勿二 (R h ed o p h y c e a e ) . eS
ven
s t ar i sn o f al g ae w e r e an al y ez d
,
icn l
u d i飞 fo u r s t alr n s o f G . le ma n e ij 乙mr i: , t h r e of w h ihc eaxen l
r o
m Q i n g
-
dao of hC ian
,
Ve enz
u e la an d oS
u t h fA ir ca
, r e s p e e t ive ly
, a n d t h e fo
u r t h wa
s h ig h

t e m p e ar t
u
er se l
e e t e d lor n l
iQ gn dao aS
n l p le
,
an d G
.
etn
u
ist iP iat at
v
ar
.
ilu i
,
G
.
* r m ic u l刃喃yl la , G . b l川砂it i . Of ht e 9 1S S R p~
sr
sc er
n
ed
, s i x co u ld p代xj u ce 。 lear ban ds
.
A ot t al of 1 51 b a n d s we er
a l n p l i f ie d a n d 1 1 7 ( 7 7
.
4 8 % )
r e v 已红e d olP y
-
汀旧甲 h i二 hT e d a t a we er u sed ot g en e ar t e N e i ’ 5 5 1而 l葫 t y coe f ie ien t ( S ) . R e s ul st s h o w e d t hat G . ze -
ma
n成fo mr i s fomr Q i吧d
a o a n d i t s h ihg

t e m ep ar tuer elS ec
t ed
S t alr n d i
s
lP
a y e d t h e h ihg es t g en
t i c s lm iilar t y ( S
= 0
.
9 39 )
.
A m o飞 the t her S t iar sn of G . le anz n e .i fo r m is o ir g i n a t ed for m d l l f e r e n t h ab i t a t s , G . le -
ma
n e
ifo
r阴£5 f r om iQ 飞dao an d t h at f r on l 黝 u t h lA r ica h a d t h e
easnr
t g e l l e t ic d is t an ce ( S = 0
.
6 4 3 )
,
hw i l
e
5 1而liar t y coe if e i e n t of G
.
2君斤故刀或户犷阴艺5 f r o m V e n ez ue la w i t h t h e o the r tW O was 0
.
1 6 7 an d 0
.
192
, 八粥 p吧 C -
it v e ly
. 阮 ~ lus io
n co u ld be d
r
aw
n t h a t G
.
le ~ en .i fo
r m 台 f
omr
V e n ez ue la s h o u ldn
,
t he
~
悦d ot s Pce l es G .
Z翻砚” 己访犷泞之15 . hT e 5 1而 l颐 t y , if e i e n t s b e twe n G
.
et n u i s t俩 at at var . li u i, G . ~
ic u l叫劝yl la , G .
b俪 lge t t i i a n d G . lema n e ifo r m is ( f or m Q i n g d ao o r 乳 u t h A f r ica ) r a n g e d for n l 0 ot 0
.
1 4 3
.
K e y 研. n如 : G ar ic 勿犷敌 , G . 2叨逮口 n e ifo r n 盈i: , I SS R , C论n e t ic id ve isr 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