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南美白对虾、青蛤和菊花心江蓠立体混养技术



全 文 :栏目编辑 余 开养 殖海 水
2013.9
南美白对虾是我国目前虾类养殖中最主要的品种
之一,青蛤为我国南北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菊花心
江蓠在水体相对稳定的养虾池或养鱼池内也能快速生
长,易操作,成本低,对于营养盐的吸收利用效果也
十分明显,可供人食用,也可作为鲍鱼和刺参饲料。
为发展南美白对虾新型的生态混养模式,笔者实践总
结了一种北方沿海池塘南美白对虾、贝类、大型藻类
生态混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其主要技术实施方案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选择南美白对虾虾苗,购自天津市
水产研究所渤海水产资源增殖站,在室内水泥池暂养
至体长约2.0厘米、体重约0.11克后放养。选择青蛤
体重约3.66克,规格均匀,购于天津大港千米桥养
殖区,菊花心江蓠购于福建厦门。
2.池塘条件 池塘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属于沿海
滩涂池塘,池底平坦,淤泥底。池塘养殖面积6亩,
东西长100米、南北宽80米,养殖水深2.0米。水电
充足,进排水畅通,养殖用水为海水,水质较清新。
配置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2台。
3.立体混养模式 南美白对虾放养密度约为50
尾/米2,即5万尾/公顷;菊花心江蓠放养密度为300
克/米 2,采用夹绳养殖法,绳直径约为1.5厘米三
股,用池塘南北两边的木桩固定,池塘中间的绳用浮
子吊着,使用夹江蓠的绳子置于池塘水深为20厘米
处,绳子平行排放,两两间距50厘米;青蛤放养密
度约30只/米 2(110克),用直径为0.4米、高0.5米
内置3层的尼龙笼吊养,笼安置在江蓠绳子下距水面
35厘米,使青蛤在池塘中分布尽量均匀。距池塘东
西两侧约25米处各安置一台增氧机,距增氧机四周
约10米内未吊养青蛤和江蓠,以免水流冲击青蛤和
江蓠,或因吊笼和绳夹江蓠降低增氧效果。
二、养殖管理与技术
1.放苗前池塘处理与肥水 整池采用含氯30%漂
白粉60千克干法清塘消毒,以杀灭敌害生物,尤其
是杂蟹,半天后注水10厘米,浸泡至3天,因为天津
及河北沿海一带池塘水质偏碱,所以消毒使用的是漂
白粉而没有使用生石灰。然后向池塘撒投发酵后的鸡
粪600千克,注入用100目筛绢网过滤后的海水,保
持25厘米水深,进行生物肥水,以培养有益的浮游
植物和浮游动物,为南美白对虾虾苗培育天然生物饵
料,增加虾苗的成活率和促进虾苗的生长。
2.虾苗放养与水质管理 池塘肥水4~6天后,
再追注海水,至水深60厘米,准备放养南美白对虾
虾苗。在室内中间培育的虾苗用维生素C药浴,以减
轻虾苗在外池塘的应激反应,增加虾苗的免疫力和对
环境的抵抗力,提高虾苗的成活率。池塘共放养体长
约2.0厘米的南美白对虾约20万尾(0.4公顷)。
养殖水质条件:整个养殖期间,根据生态养殖理
论,江蓠光合作用生物增氧,结合增氧机增氧,使溶
氧不低于4.6毫克/升,pH为7.2~8.6,氨氮0.25毫
克/升以下,养殖期间不换水,每月向池塘增补海
水,以使养殖中后期水深保持恒定。
3.主养对虾的投喂与管理 养殖前期 1~2个
月,也就是南美白对虾从2.0厘米增长至3.5~4.5厘
米时,不投喂配合饲料。因放苗前进行有机肥水,培
养了大量硅藻等藻类和轮虫等枝角类有益的优质天然
饵料,这些饵料可满足南美白对虾幼虾的摄食。随着
一定密度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所需饵料也在增加,天
然饵料不能满足虾的摄食需要,开始进行人工投喂对
虾配合饲料。
所用对虾配合饲料颗粒大小均匀、水中稳定性
好、营养全面丰富。随着虾生长阶段的不同选择不同
粒径和不同营养需求的配合饲料,以提高饲料利用效
率,减少养殖成本。投喂采用“定点、定时、定质、
定量”投喂。每天6:00、18:00投喂2次。日投喂量
须根据天气好坏、水温高低、虾体大小和数量、残饵
情况等及时进行调整。
4.青蛤和菊花心江蓠养殖间的管理 随着养殖时
间的推移,笼吊养的青蛤和夹绳吊养的江蓠会粘附大
量的浮泥,减弱水流,影响青蛤饵料的滤食和减弱光
照影响江蓠的光合作用,致使其不能良好地生长。因
此,在养殖后期可每20天清理一次,也便于检查青
蛤、江蓠的生长情况。在养殖中后期,菊花心江蓠通
过无性繁殖分枝生长,向上直立丛生,或呈团状生长
迅速,可适当调整水中深度,更好地利用光照。
三、试验结果与讨论
1.收获情况 见表1。
基金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D09A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31260638); 内蒙
古民族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S254和BS266)。
44
2013.9
栏目编辑 余 开养 殖海 水
表1 养殖120天后对虾、青蛤和江蓠生长和收获情况
南美白对虾
末均重
(克)
10.7
成活
率(%)
76
收获量
(千克)
1626.4
饲料系

1.26
青蛤
末均重
(克)
6.50
成活率
(%)
68
收获量
(千克)
530.4
菊花心江蓠
特殊增重率
(%/天)
1.96
收获量
(千克)
6873.0
注:特殊增重率(%/天)= 100×(ln末重-ln初重)/养
殖天数。
南美白对虾养殖120天,青蛤养殖119天,菊花
心江蓠养殖110天。从表1中可知,在本试验对虾-
青蛤-江蓠养殖模式下,南美白对虾的成活率有所提
高,一般北方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活率在68%左右,
而在此试验条件下成活率提高了9%。青蛤成活率也
有所提高,达到了68%(底播成活率一般在53%)。菊
花心江蓠收获总量为 6873 千克,特殊增重率为
1.96%/天,略低于南方(2%~4%/天)。
2.青蛤和菊花心江蓠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环境的影
响 海水养殖(大量配合饲料的投喂)对养殖自身水环
境的影响,主要是导致水体各种理化因子的改变和有
害物质的积累,从而影响了养殖生物的生长,再者养
殖废水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因
此,实行不同种类(大型藻类、滤食性贝类、鱼类、
虾类等)之间的混养是较好地降低养殖对环境污染和
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之一,它利用多个养殖种类在水
体中的互利作用或占据不同的空间生态位,在提高经
济效益的同时,也减少对系统内外环境的负面影响。
滤食性贝类,如扇贝、牡蛎等主要利用悬浮的颗粒物
质,并以组织生长和粪便的形式积累在系统中。一方
面,滤食性动物的摄食还可能加快池塘养殖系统物质
循环速率,另一方面,其所致的生物沉积作用,也使
颗粒物质实现从水体向底层搬运的过程。大型藻类作
为“生物净化器”的生态清洁养殖作用,把海带或江
蓠等大型藻类与鱼、虾、贝等混养在一起,除去养殖
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可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因此,
确定虾、青蛤、江蓠适当的放养量,才能达到减缓系
统有机负荷的目的。本试验各养殖生物放养配比取得
了良好的生物生长和水质净化效果,即三者配比为:
南美白对虾50尾/米2、菊花心江蓠200克/米2、青蛤
30只/米2。
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常 杰
牛化欣 李树国
电话 15334952909
邮编 028000
浙江象山大黄鱼养殖始于1996年,1997年人工
育苗和养殖试验均获得成功。由于养殖年份的延续、
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提高,造成养殖大黄鱼
病害频发,养殖经济效益下滑。因此积极开展免疫大
黄鱼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对我县养殖大黄鱼造成损
失最大的几种病害进行免疫,并对免疫大黄鱼养殖技
术进行研究是发展我县大黄鱼养殖这个主导产业的重
要途径。现将2012年实施的“大黄鱼规模化免疫养
殖技术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实施地点 象山县黄避岙乡象山宁港水产养殖
有限公司养殖场。
2.实施规模 标准化网箱40只,规格为6米×6
米×5米,每只网箱放养免疫大黄鱼5000尾,共计放
养20万尾。
3.实施内容 通过不同的免疫方法、免疫病害对
象,找到我县大黄鱼最好的免疫方法和免疫药品。开
创我县大黄鱼养殖新模式和新管理方法,改变我县大
黄鱼传统的养殖技术和方法,提高我县大黄鱼养殖产
业的效益。
4.试验开展时间 项目实施时间自2012年5月至
2012年12月。
5.技术路线 苗种选购→苗种免疫→免疫大黄鱼
苗种养殖→筛选免疫制剂及免疫方法。
6.饲料投喂及日常管理技术 本次免疫大黄鱼养
殖均采用6米×6米×5米标准网箱实行健康养殖模
式,饲料均为优质软颗粒饲料和冰鲜鱼类,养殖人员
均为有经验的养殖渔民,养殖前均对养殖管理人员进
行了各项技能培训和实际操作。养殖过程中基本上未
使用任何药物。项目实施单位有专人记录免疫大黄鱼
投饵和死亡等情况,并24小时值班,观察鱼群生长
及活动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反映,每天定时测量并
记录水温、比重、pH值等因子。
二、大黄鱼免疫情况
1.鱼类病原的调查 本项目实施之前,在宁波市
海洋与渔业研究院、象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以及相关
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两年时间的调查,
确定了大黄鱼发病造成死亡的主要病原为哈维氏弧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