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对虾 、青蛤和江蓠三元混养效益的实验研究
王大鹏1 , 田相利1 , 董双林1 , 常 杰1 , 包 杰1 , 马 1 , 王继业2
(1.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03;2.山东省海洋工程研究院 ,山东青岛 266012)
摘 要: 通过海水陆基围隔实验 , 研究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与青蛤(Cyclina senensis)、菊花心江蓠
(Gracilaria lichevoides)投饵混养的适宜配比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验结束时对虾的体重 、成活率和净产量分别为 5.30 ~
6.12g , 62.96%~ 78.21%和 1 065.0~ 1 367.6kg·hm-2。青蛤体重和净产量分别为 6.85~ 7.15g ,和 51 ~ 328kg·hm-2 。菊花
心江蓠净产量为 3 900 ~ 9 380kg·hm-2。混养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优于对虾单养。在本实验条件下 ,混养系统的最
佳结构为凡纳滨对虾 30ind·m-2 ,青蛤 30ind·m-2 , 菊花心江蓠 200g·m-2;其 N , P 绝对利用率分别为 52.94%和 26.09%。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青蛤;菊花心江蓠;混养;最佳结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中图法分类号: S966.1;S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174(2006)03Ⅱ-020-07
近年来 ,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 ,其对环境的影响也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降低水产养殖对环境的
压力 ,将生态上有互利作用的多个物种进行合理混养
日益受到重视[ 1-5] 。通过合理搭配 ,将鱼 、虾 、贝与大型
藻类混养在一起 ,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还可以解决
单一品种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 。目前 ,关于对虾与江
蓠混养已有很多研究[ 6-7] ,但对虾 、贝类和江蓠三元混
养的报道还不多见。一般认为 ,贝类可以有效滤除水
体中颗粒有机物质 ,大型藻类则可以吸收水体中丰富
的营养盐 ,将二者与对虾混养在一起 ,可望有效提高整
个养殖系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本研究以我国广泛养
殖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作为主养对
象 ,通过围隔实验 ,对青蛤(Cycl ina senensis)和菊花心
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不同混养组合的水质状
况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对比分析 ,以确定凡纳滨
对虾与青蛤 、菊花心江蓠三元混养的适宜比例 ,从而为
其在我国北方对虾养殖池塘的应用提供基础依据 。
1 材料和方法
1.1 池塘与围隔
实验在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渤海水产资源增殖站进
行。围隔建于 16#虾池中 ,池塘面积为 0.5hm2 ,平均
水深 1.5m 。共建围隔 20 个 ,呈正方形 ,面积为 25m2 ,
水深 1.0 ~ 1.3m ,每 2 个围隔设 175W 充气泵 1个 ,围
隔结构参见文献[ 8] 。
1.2 实验材料
实验用凡纳滨对虾虾苗购自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渤
海水产资源增殖站 ,在室内水泥池暂养至 2cm 左右放
入围隔。青蛤购于当地 ,菊花心江蓠购于福建厦门。
1.3 实验设计与管理
1.3.1 实验设计 凡纳滨对虾 1 个放养水平 ,为
30ind·m-2 。青蛤与菊花心江蓠 4个不同组合 ,每个组
合各 4个重复 ,并以 4个单养对虾围隔作为对照。具
体放养情况见表 1。为便于管理和观察成活率及生长
情况 ,青蛤用笼吊养 ,均匀吊于各围隔中 ,江蓠采用夹
绳养殖方法。
凡纳滨对虾 、青蛤和菊花心江蓠分别于 2004年 8
月 13日 、8月 14日和 8 月 17 日放入围隔水体中。收
获时间为 2004年 10月 4日 ~ 5日 2d 。
1.3.2 实验管理及样品分析 每个围隔设置直径
40cm的圆形饵料盘 1个 ,饵料选用“六和”牌对虾配合
饵料(青岛六和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每天投喂 2
次 ,分别为 5∶00 ~ 6∶00和 17∶00 ~ 18∶00 。整个实验期
间不换水 。每隔 10 ~ 12d检查 1次凡纳滨对虾生长情
况 , 每次 10尾 ,测量体长;每隔 3 ~ 5d检查菊花心江蓠
生长情况 ,并适当调节所在水深 ,青蛤只在放养前取样
50粒 ,测量壳长 、壳高和体重 ,养殖期间除定期刷洗网
笼外不再进行生长检查 。每天 6∶00 和 18∶00分 2次
测定水温 。每隔 3d用透明度盘测定透明度 ,每隔 10d
用水质参数分析系统(YSI6600)测定温度 、盐度 、pH 、
溶氧 、总叶绿素等指标。水样总氮(TN)、总磷(TP)以
K2S2O8 氧化法同时测定[ 9] 。
凡纳滨对虾 、青蛤 、菊花心江蓠样品于 60℃烘干测
定含水率后 ,研细 ,用元素分析仪(Elementar Ⅲ)测定
TN ,用改进的 Menzel 与Corwin湿法氧化法测定 TP ,
泥样烘干粉碎后用 TOC 测定仪(5000ATOC)测定
通讯作者:E-mail:xianglit ian@ouc.edu.cn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2AA648010)资助
收稿日期:2005-08-18;修订日期:2005-11-10
作者简介:王大鹏(1981-),男 ,硕士生。
第 36卷 增刊
2006年 5月
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PERIODICAL OF OCEAN UNIVERSIT Y OF CHINA
36(Sup.):020~ 026
May , 2006
TOC 。
1.4 计算与数据处理
江蓠的生长速度用特定生长率(Special Grow th
Rate)表示 ,计算公式为:
SGR(%/ T)=ln(W 2/ W1)/ T ×100%,
式中 , W 1 表示实验开始时江蓠的重量(g), W2 为实验
结束时江蓠的重量(g), T 是单位时间数(d)。
N ,P 利用率和综合效果指标按文献[ 10] 公式计
算。对虾当量的综合产量参考文献[ 11]计算方法 ,即
根据本年度虾贝藻的市场价格 ,将贝藻的产量折合成
对虾的产量:对虾为 1;青蛤为 1/2;菊花心江蓠 1/8。
所得数据用单因子方差(ANOVA)及 Duncan多重
比较进行分析处理 ,以 P<0.05作为差异显著水平。
表 1 各实验组放养情况
Table 1 Stocking scenarios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凡纳滨对虾 青蛤 菊花心江蓠
处理 L.vannamei C.sinesis G.lichevoides
T reatment 体长/cm 体重/ g 密度/ ind·m-2 壳长/ cm 体重/ g 密度/ ind·m-2 密度/ g·m-2
Body length Body weight Sto cking density Shell legth Body weight Stocking density Stocking density
CO 2.05±0.15 0.11±0.02 30
CG1 2.05±0.15 0.11±0.02 30 2.62±0.13 6.03±1.02 7 360
CG2 2.05±0.15 0.11±0.02 30 2.62±0.13 6.03±1.02 15 280
CG3 2.05±0.15 0.11±0.02 30 2.62±0.13 6.03±1.02 30 200
CG4 2.05±0.15 0.11±0.02 30 2.62±0.13 6.03±1.02 45 120
2 结果
2.1 实验期间水质和底质状况
本实验于 2004年 8月13日开始 ,于 2004年 10月
5日结束 ,共进行了 53d。实验期间 ,温度变动于 11.6
~ 30.2℃,盐度变动于 45.7 ~ 47.9。
从实验期间的水质状况看 ,各混养组水体的水质
均得到改善。围隔投入青蛤和菊花心江蓠后 ,透明度
逐渐上升 ,且各处理组的透明度均高于对照组。实验
后期水温下降 ,青蛤江蓠生长均减缓 ,各处理组透明度
下降 ,CG3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见图 1)。表2为实验
期间各处理的水质情况。可以看出 ,尽管不同处理的
pH 和 TP 浓度没有显著差异 ,但 NH4-N浓度各处理组
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 <0.05), TN 浓度 CG1 ,
CG2均与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
表 2 各实验围隔水质状况
Table 2 Water quality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项目 组别 Group
I tem CO CG1 CG2 CG3 CG4
温度 Temperatrue/ ℃ 23.8±0.6 23.8±0.6 23.8±0.6 23.8±0.6 23.8±0.6
盐度 Salinity 47.1±0.4 47.2±0.6 47.3±0.7 47.5±0.5 47.0±0.9
pH 8.8±0.04 8.6±0.03 8.6±0.07 8.6±0.09 8.6±0.10
NH4-N/μg·L-1 232.07±28.75b 203.62±29.25a 217.91±28.39a 178.35±23.85a 159.30±23.41a
TN/ mg·L-1 1.24±0.49b 1.08±0.39a 0.96±0.45a 1.20±0.54ab 1.13±0.52ab
TP/μg·L-1 74.76±13.20 71.20±9.20 69.92±9.22 71.63±10.41 65.47±13.64
于 8月 21日及 10月 2日先后 2次采样分析了底
泥中有机物的含量(TOC)。从图 2 可见 ,各实验组起
始时有机物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到 10 月 2
日 ,各实验组底泥有机物的积累均低于对照组 , CG1 ,
CG2 ,CG3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由此说明 ,
江蓠和青蛤组合可以有效降低系统有机负荷 ,减少有
机物在底质中的沉积。
21增刊 王大鹏 ,等:对虾 、青蛤和江蓠三元混养效益的实验研究
图 1 各组透明度变化曲线
Fig.1 Transparency changes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and the control
图 2 各处理 TOC 变动情况
Fig.2 Concentra tion changes of TOC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and the control
(图中标有不同字母的数据表示相互差异显著(P<0.05)。Data
marked with different letters were significanly different(P<0.05))
2.2 各实验组的收获情况
表 3 各实验组的收获情况
Table 3 Yields of cultured aquatic species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and the control
种类
Species
项目 Item 处理 T reatment
CO CG1 CG2 CG3 CG4
对虾
Shrimp
体长 Body leng th/cm 7.56±0.12 7.93±0.23 7.76±0.58 7.54±0.36 7.50±0.12
体重 Body w eight/ g 5.47±0.24ab 6.12±0.66b 5.30±0.41a 5.53±0.47ab 5.32±0.32a
成活率 Survival rate/ % 67.52±1.85ab 69.67±1.79ab 68.03±2.32ab 78.21±1.63b 62.96±1.72a
净产量 Net yield/kg·hm2 1 154±13.62a 1 190±9.75a 1 166±8.61a 1 368±14.61b 1 065±11.11a
青蛤
C.senensis
体重 Body w eight/ g ——— 7.15±0.29 7.07±0.17 7.01±0.12 6.85±0.20
壳长 Shell leng th/ cm ——— 2.70±0.04 2.73±0.02 2.71±0.03 2.79±0.06
净产量 Net yield/kg·hm2 ——— 51±1.21a 164±7.35ab 328±9.01c 253.2±7.27bc
江蓠
G..
lichevoides
净产量 Net yield/kg·hm2 ——— 9 380±21.37b 7 430±24.66b 7 795±37.14b 3 900±19.28a
综合产量 To tal yield/ kg·hm-2
in shrimp equivalent
1 154
a
2 388
c
2 177
c
2 506
c
1 679
b
注:表中同一行标有不同字母的数据表示差异显著(P<0.05)。Data in the same line with dif ferent letters w ere significanly diff eren t(P<0.05)
从表 3可以看出 ,收获时各组对虾的规格为体长
7.50 ~ 7.93cm ,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体重为
5.30 ~ 6.12g ,CG1与 CG2 ,CG1与CG4差异显著(P <
0.05)。成活率为 62.96%~ 78.21%,CG3 与 CG4 差
异显著(P <0.05)。对虾的净产量变化在 1 065.0 ~
1 367.6kg/hm2 之间 ,CG3 与其他各组差异均显著(P
<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青蛤收获时规格为
体重 6.85 ~ 7.15g ,壳长 2.70 ~ 3.09cm ,各组间差异不
显著(P >0.05),青蛤的净产量为 51 ~ 328kg/hm2 ,以
CG3产量为最高 ,与 CG1 , CG2差异显著(P <0.05)。
菊花心江蓠净产量为 3 900 ~ 9 380kg/hm2 ,以 CG3 产
量为最高 ,与 CG4差异显著(P <0.05)。综合产量为
1 154 ~ 2 506kg/hm2 ,以 CG3产量为最高 ,与 CO , CG4
差异显著(P <0.05), 与 CG1 ,CG2差异不显著(P >
0.05),CO 与各实验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
图 3 各组饵料系数
Fig.3 Feed coefficients in differents treatments and the control
(图中标有不同字母的数据表示相互差异显著(P<0.05)。Data
marked w ith differen t let ters w ere signif icanly dif ferent(P<0.05))
从图 3可见 ,各组饵料系数在 1.15 ~ 1.32 之间 ,
除CG4外 ,各实验组饵料系数均低于对照组 ,CG3 饵
22 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2 0 0 6 年
料系数最低 ,为 1.15。
图 4 江蓠特定生长率
Fig.4 Specific g row th rate of G racilaria G lichevoides
(图中标有不同字母的数据表示相互差异显著(P<0.05)。Data
marked with dif ferent letters w ere significanly diff erent(P<0.05))
江蓠特定生长率反映了江蓠的生长速度 ,从图 4
可见 ,江蓠特定生长率在 2.40 ~ 2.99之间 , CG3江蓠
生长速度最快 ,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P <0.05)。
2.3 各实验组的 N ,P 利用率比较
凡纳滨对虾 、青蛤和菊花心江蓠的 N 绝对利用率
的变动范围分别为 24.38%~ 29.21%, 0 ~ 3.28%和 0
~ 25.92%, P 利用率分别为 7.38%~ 16.27%, 0 ~
2.71%和 0 ~ 7.10%。N 的总绝对利用率变化于
25.19%~ 52.94%间 , P 的总绝对利用率变化于
7.38%~ 26.09%间(见表4)。其中以 CG3N 的总绝对
利用率(52.94%)及其 P 的总绝对利用率(26.09%)为
最高 。
表 4 各组 N , P的利用率
Table 4 The utilization rates of nitrog en and phorus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and the control / %
项目 I tem 处理 T rea tment
CO CG1 CG2 CG3 CG4
投入 N/(kg·hm-2)To tal N input 131.8 140.3 130.6 139.9 105.1
投入 P/(kg·hm-2)Total P input 40.10 26.13 22.43 21.57 34.67
虾对 N 绝对利用率 Absolute utilization rate of N by shrimp 25.19 24.38 25.73 28.16 29.21
贝对 N 绝对利用率 Absolute utilization rate of N by shellfish 0.00 0.50 1.71 3.19 3.28
藻对 N 绝对利用率 Absolute utilization rate of N by alga 0.00 25.92 22.06 21.60 14.39
N 总绝对利用率 Total absolute utilization rate of N 25.19a 50.79b 49.49b 52.94b 46.87a
虾对 P 绝对利用率 Absolute utilization rate of P by shrimp 7.38 11.69 13.33 16.27 7.90
贝对 P 绝对利用率 Absolute utilization rate of P by shellfish 0.00 0.35 1.31 2.71 1.31
藻对 P 绝对利用率 Absolute utilization rate of P by shrimp 0.00 7.06 6.51 7.10 2.21
P总绝对利用率 To tal absolute utilization rate of P 7.38a 19.11b 21.15b 26.09b 11.42a
注:表中同一行标有不同字母的数据表示相互差异显著(P<0.05)。Data in the same line w ith dif ferent let ters w ere significanly diff erent(P<0.05)
2.4 各实验组经济效益比较
各组的纯收入为(0.33 ~ 2.43)×104元/hm2 ,投入
产出比在 1∶1.22 ~ 1∶1.89之间 ,纯收入以 CG3 为最
高 ,投入产出比则以 CG1为最高(见表 5),这是由于青
蛤苗种成本远高于江蓠 ,造成 CG3成本过高 ,投入产
出比低 ,这也说明了菊花心江蓠在北方 ,尤其是在低成
本的粗养 ,半精养虾池混养推广的可行性 。此外 ,本实
验苗种放入较晚 ,后期水温偏低 ,对虾生长停止 ,加之
当地海区盐度偏高的影响 ,导致收获规格偏小和影响
其单价 ,致使收益低于正常水平。
表 5 各组的经济效益比较
Table 5 Comparison of economic benefits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and the control 104Yuan /RMB
处理
T treatment
投入 Costs 产出 Benefits
粪肥
Manure
饵料
Feed
苗种
Seeds
其它
Misc
虾
Shrimp
贝
Mulluscs
藻
Alga
纯收入
Net income
投入产出比
Total cost v s gross
receipt
CO 0.01 0.72 0.27 0.51 1.84 0.00 0.00 0.33 1∶1.22
CG1 0.01 0.72 1.35 0.51 1.90 0.39 2.60 2.30 1∶1.89
CG2 0.01 0.70 1.59 0.51 1.87 0.89 2.05 2.00 1∶1.71
CG3 0.01 0.78 2.21 0.51 2.19 1.80 1.95 2.43 1∶1.69
CG4 0.01 0.71 2.82 0.51 1.71 2.51 1.02 1.19 1∶1.29
注:表中的投入产出数据根据 2004年的市场价格计算而来。 T he data for costs and benefi ts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market prices in 2004
23增刊 王大鹏 ,等:对虾 、青蛤和江蓠三元混养效益的实验研究
表 6 各组养殖效果的综合评价
Table 6 An assessment of cultural efficiencies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项目 I tem
组别 Group
CO CG1 CG2 CG3 CG4
相对体重 Relative final bodyw eight 0.99 1.10 0.96 1.00 0.96
相对综合产量 Relative total yield in shrimp equiv alent 0.41 1.08 1.06 1.31 1.15
N , P平均相对利用率 Mean comparative utilization rate of N and P 0.50 1.12 1.17 1.35 0.85
相对纯收入 Relative net income 0.20 1.39 1.21 1.47 0.72
相对投入产出比 Relative ratio of total costs to gross receipt 0.78 1.21 1.10 1.08 0.83
综合效果指标 Synthetic efficiency index 0.03 2.24 1.58 2.81 0.56
注:某项指标的相对值是指该养殖类型该指标的绝对值与所有类型该指标绝对值的平均值之比 The relat ive value of some i tem in some system w as calcu-
lated as the ratio of it s absolute value to the mean absolute value of all system s for this item
2.5 各实验组综合效果比较
各项养殖指标的相对值及其综合指标列入表 6 ,比
较起来 ,CG3组养殖生物生长最好 ,其纯收入也最高 ,
N ,P 利用率亦为最高 ,因此被评定为本实验的效果最
佳组 。
3 讨论
3.1 关于对虾池混养江蓠种类的选择
对虾池混养最早开始于 1960 年代的虾贝混养。
在目前对虾池混养模式中 ,对虾与鱼类或滤食性贝类
二元或多元混养是最为常见的混养模式 。近年来 ,随
着人们关注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大型藻类作为“生
物滤器”在生境修复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对虾与大
型藻类的混养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 3-5] 。然而
目前可供选择的适宜在虾池里养殖的大型藻类种类还
不是很多 ,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江蓠属的几个种类 。其
中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适温较低(12 ~
23℃),由于虾池夏季水温较高 ,因而不适宜在虾池内
养殖 。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 tunuistipitata
v .liui)因其适温范围宽(10 ~ 35℃),在南方虾池中养
殖较多 ,但到目前为止 ,北方虾池则还未见应用的报
道。本课题组曾在山东进行了 2年的池塘实验 ,都以
不到 20d的养殖时间因江蓠的溃烂和死亡而失败。这
很可能表明 ,细基江蓠无法适应北方池塘的某些生态
因子 , 具体原因有待于深入研究。菊花心江蓠
(Gracilaria G lichevoides)原产于台湾省 ,报道的适温为
10 ~ 36℃,最适 20 ~ 25℃[ 12] 。从本研究和本课题组的
另一实验看(结果另文发表),生长良好 ,可能比较适宜
北方的虾池养殖 。
3.2 青蛤和江蓠在混养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在对虾养殖生产中 ,由于大量的投饵及施肥 ,虾池
中常含有大量的颗粒和溶解有机物 。同时 ,对虾为肉
食性杂食动物 ,因而在单养对虾的养殖中后期 ,虾池中
的大部分初级生产力不能被对虾有效利用而浪费掉
了[ 13] 。在虾池中放养数量适当的滤食性贝类 ,如青蛤
等 ,能通过滤食摄食水体中大量浮游植物和有机颗粒 ,
从而提高对初级生产力和残饵的利用率 。同时 ,其滤
食活动还可以促进虾池中营养物质的再生与循环 ,使
得虾池生态系中的物质循环通畅 。大型藻类具有两
方面功能 ,一方面是营养功能 ,也就是大量吸收和利用
水中 N , P等营养物质使其投入再循环 ,并通过光合作
用释放氧气 ,从而改善水质状况;另一方面是结构功
能 ,即为对虾提供活动 、栖息和掩蔽场所以及稀疏对虾
密度和分布 ,形成对虾活动区阻隔等[ 5] 。这样 , 把藻
类 ,滤食性的贝类和对虾混养在一起 ,不仅增加了虾池
中的物种多样性 、分布空间的层次性 ,改善了池塘的水
质状况 ,还大大提高了各种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在本
研究中 ,混养组各围隔的透明度总体高于对虾单养 ,而
水体 TN , TP 的浓度则总体低于对虾单养 ,混养各组
N ,P 的利用率比对虾单养均有很大提高 ,其中 N 的利
用率提高了21.68%~ 27.75%, P 的利用率则提高了
4.04%~ 18.71%。
3.3 关于虾 、贝 、藻混养模式的应用
近年来 ,对虾养殖池塘排出的养殖废水对近海环
境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
采用的高度集约化养殖方式是通过建立专门的养殖废
水处理系统来减少排污。在这些处理系统中 ,滤食性
贝类和大型藻类被独立放养在不同的处理单位中 ,利
用滤食性贝类来滤除水体中颗粒物质 。大型藻类则用
来吸收养殖废水中丰富的营养盐[ 14-20] ,这种系统尽管
处理效果较好 ,但成本较高。而对于我国北方半精养
及一般性精养的养殖模式来说 ,建立废水处理系统成
本过高 ,可操作性较差。从养殖生态角度来看 ,要想从
根本上解决对虾池排污对近海环境的污染问题 ,就必
24 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2 0 0 6 年
须从改善整个养殖池塘生态环境 、优化养殖模式 、提高
养殖系统的物质利用效率入手。通过在池塘中混养生
态位互补的其它养殖生物尤其是大型经济藻类 ,不仅
可以改善养殖池塘的生态环境 ,还可以有效利用过剩
的营养盐和有机物 ,如本文实验中凡纳滨对虾 、青蛤 、
菊花心江蓠三者不同比例的混养中 ,混养组投入产出
比与单养组相比提高了 5.7%~ 54.9%,N 绝对利用率
提高了 21.68% ~ 27.75%, P 绝对利用率提高了
4.04%~ 18.71%。其中 ,结构最佳组投入产出比提高
了54.9%, N 绝对利用率提高了27.75%, P 绝对利用
率提高了18.71%。这一结果表明 , 凡纳滨对虾与青
蛤 、菊花心江蓠的混养模式 ,可在增加养殖户经济收益
的同时降低养殖污水的排放 ,不失为 1个较好的养殖
模式 。目前 ,凡纳滨对虾在我国南北地区得到广泛养
殖 ,如果这种模式得到有效推广 ,其产生的减污效应将
极其可观的。因此 ,这种养殖模式的研究与推广 ,对于
水产养殖与环境的协调以及海水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
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1] Naylor R L , Goldbu rg R J , Mooney H , et al.Nature s subsidies to
shrimp and salmon farming [ J] .S cience , 1998 , 282:883-884.
[ 2] Jones T O , Iwama G K.Polyculture of the Pacif ic oyster , Cras-
sostrea gigas (Thunberg), w ith Chinook salmon , Oncorhynchus
tshaw ytscha [ J] .Aquacul ture , 1991 , 92:313-322.
[ 3] 王焕明 , 李少芬 , 陈浩如 , 等.江蓠与新对虾 、青蟹混养试验 [ J] .
水产学报 , 1993 , 17(4):273-281.
[ 4] Qian P Y , Wu C Y , Wu M , et al.Integrated cultivat ion of the red
alga Kappaphycus alvarez ii and the pearl oyster Pinctada martensi
[ J] .Aquaculture , 1996 , 147:21-35.
[ 5] 王吉桥 , 靳翠丽 , 张欣, 等.不同密度的石莼与中国对虾的混养实
验 [ J] .水产学报 , 2001 , 25(20):32-37.
[ 6] 何筱洁 , 杨锋 , 孟繁国.对虾与江蓠 [ J] .鱼类病害研究 , 1994 ,
16(1):12-14.
[ 7] 陈浩如 , 王焕明 , 李少芬 , 等.江蓠与新对虾混养和单养的比较试
验 [ J] .南海研究与开发, 1992 , 62(2):19-26.
[ 8] 李德尚 , 杨红生 , 王吉桥 , 等.一种池塘陆基实验围隔 [ J] .青岛
海洋大学学报 , 1998 , 28(2):199-204.
[ 9] Parson T R , Mai tac Y , Lalli M.A manual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ethods for seawater analysis [ M] .[ s.l.] :Progamon Press , 1984:
3-25.
[ 10] 田相利 , 李德尚 , 阎希翥 , 等.对虾池封闭式三元综合养殖的实
验研究 [ J] .中国水产科学 , 1999 , 6(4):49-54.
[ 11] 李德尚 , 董双林.对虾与鱼 、贝类封闭式综合养殖的实验研究
[ J] .海洋与湖沼 , 2002, 33(1):90-96.
[ 12] 王红勇 , 李红 , 吴洪流.菊花江蓠栽培技术 [ J] .中国水产 , 2004
(9):63-64.
[ 13] 丁天喜 , 李明云 , 刘祖祥.对虾塘综合养殖的模式与原理 [ J] .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 1996 , 15(2):134-139.
[ 14] Shpigel M , Neori A , Popper D M , et al.A proposed model for “ en-
vironmentally clean” land-based cultu re of fi sh , bivalves and sea-
w eeds [ J] .Aquaculture , 1993 , 117:115-128.
[ 15] Shpigel M , Neori A.The integrated cultu re of seaweed , abalone ,
fish and clams in modular intensive land-based systems:Ⅰ .Propor-
t ions of size and projected revenus [ J] .Aquaculture Engineering ,
1996 , 15(5):313-326.
[ 16] Neori A , Krom M D , Ellner S P , et al.Seaw eed biofilt ers as regula-
t ors of water quality in integ rated fish-seaw eed culture units [ J] .
Aquacultu re , 1996 , 141:183-199.
[ 17] Neori A , Ragg N L C , Shpigel M.The integrated culture of sea-
w eed , abalone , fish and clams in modular intensive land-based sys-
t ems:Ⅱ.Performance and nit rogen part itioning w ithin an abalone
(Hal iot is tuberculata)and macroalgae culture system [ J] .Aquacul-
tural Engineering , 1998 , 17:215-239.
[ 18] Neori A , Shpigel M , Ben-Ezra D.A sustainable integrated system
for culture of f ish , seaw eed and abalone [ J] .Aquacul ture , 2000 ,
186:279-291.
[ 19] Ellner S , Neori A , Krom M D , et al.Simulation model of reci rcu-
lating mariculture w ith seaweed biofi lter:development and experi-
mental test s of the model [ J] .Aquaculture , 1996 , 143:167-184.
[ 20] S andifer P A , Hopkins J S.Conceptual disine of a sustainable pond-
based shrim p culture system [ J] .Aquaculture Engineering , 1996 ,
15(1):41-52.
25增刊 王大鹏 ,等:对虾 、青蛤和江蓠三元混养效益的实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Tri-Species Polyculture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with
Cyclina senensis and Gracilaria lichevoides
WANG Da-Peng1 , TIAN Xiang-Li1 , DONG Shuang-Lin1 , CHANG Jie1 , BAO Jie1 , MA Shen1 , WANG Ji-Ye2
(1.The Key Laboratory of Mariculture , Ministry of Education ,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 Qingdao 266003 , China;2.Shang-
dong Marine Engineering Academy , Qingdao 266003 ,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w as designed and conducted to opt imize the stocking rates for a t ri-species polyculture
sy stem , in w hich Li topenaeus vannamei was cultured together w ith Cyclina senensis and Graci laria
lichevoides , and to compare their ecological efficiencies and economical benef its.The experiment w as carried
out w ith land-based experimental enclosures set in one pond , which w as stocked w ith shrimp at a single density
of 30ind/m2 , and bivalve and alg ae at four different combinations , 7ind/m2:360g/m2 , 15ind/m2:280g/m2 ,
30ind/m2:200g/m2 and 45ind/m2:120g/m2.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vival rate , final size and net
yield of shrimp w ere 62.96%~ 78.21%, 5.32 ~ 6.12g/ind and 1 065.0 ~ 1 367.5kg/hm2 , the f inal shell
length and net yield of shellfish were 2.70cm ~ 2.79cm and 51kg/hm2 ~ 328kg/hm2.and the specific g row th
rate and net yield of algae w ere 1.42%/day ~ 1.88%/day and 3 900 ~ 9 380kg/hm2.Polyculture sy stems
demonstrated bet ter results in both ecological eff iciency and economic profi t than those in monoculture ones.
The optimum stocking rates for tri-species polyculture in the present study w ere juvenile shrimp (body leng th
2.05cm)30ind/m2 , bivalve(body length 2.62cm)30ind/m2 and algae 200g/m2 , the to tal conversion ef ficien-
cies of N and P being 52.94% and 26.09%, respectively.
Key words: Litopenaeus vannamei;Cyclina sinesis;Gracilaria lichevoides;poly culture;optimum stocking
rates;economic benefit;ecological ef ficiency
责任编辑 于 卫
26 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2 0 0 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