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半导体激光辐照对拟微绿球藻的生物学效应



全 文 :2011 年 21(4) 生 物 技 术
3 讨论
枯草芽孢杆菌因能产生耐热芽孢和多种抗菌物质成为植
物病害生物防治的重要生防菌株,抗菌物质的拮抗作用是枯
草芽孢杆菌发挥生防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5],目前,对于枯草
芽孢杆菌产生抗菌物质的报道较多,已从不同来源的枯草芽
孢杆菌中分离出对不同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抗菌物
质[6 - 9],主要包括抗菌蛋白和脂肽类抗生素两大类。在已报
道的抗菌蛋白中,多数抗菌活性不强,抗菌谱较窄[10],枯草芽
孢杆菌 TF26 产生的抗菌蛋白抑菌谱广,抑菌活性强,能够抑
菌 13 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抑菌率在 74%以上。迄今为
止,关于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蛋白同时对葵花菌核病菌等 13 种
土传和叶部病害病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还未见报道。
抗菌蛋白的生物稳定性是决定其是否具有应用潜力的关
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抗菌蛋白的温度、pH 和蛋白酶稳定
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陈夕军等[11]报道水稻内生枯草芽孢
杆菌 G87 抗菌蛋白对热(60℃)不够稳定,在较碱(pH 8)条件
下抑菌活性下降;翟茹环等[10]报道枯草芽孢杆菌 G8 抗菌蛋
白对温度有较高的稳定性,抗菌蛋白经 100℃处理 60min保持
原有活性的 80. 8%,在常温下 120d保持原有活性的 71. 54%。
张宝俊等[12]报到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 LP - 5 抗菌蛋白对高
温敏感,100℃处理 30min,抑菌活性仅为对照的 18. 4%,对酸
稳定、对碱敏感,pH 13 处理后抑菌活性下降为原有活性的
74. 1%。本文报道的枯草芽孢杆菌 TF26 产生的抗菌蛋白具
有很强的耐热性,酸碱稳定性,抗紫外线照射,储存条件宽泛,
100℃处理 30min,抑菌活性为对照的 91. 0%,pH 12 处理后抑
菌活性为原有活性的 75. 6%,4℃和室温(20℃)储存 180d 抑
菌活性为对照的 90. 2% 和 89. 6%,该抗菌蛋白的耐热性、储
存稳定性优于文献报道,酸碱稳定性与张宝俊报道的相当。
这些性质表明该抗菌蛋白在较恶劣的环境下,稳定性好、活性
高,因此在抗菌蛋白的生产和实际应用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加强研究。本项研究
仅对抗菌蛋白进行初步分离,需要进一步分离纯化出单一抗
菌蛋白,明确其结构、功能和抑菌机理,为抗菌蛋白的基因克
隆及蛋白农药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彦杰,罗俊彩,武延萍,等 . 生防枯草芽孢杆菌研究进展[J]. 生
命科学仪器,2009,7(4) :19 - 23.
[2]刘雪,穆常青,蒋细良,等 . 枯草芽孢杆菌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及
其在植病生防中的应用[J]. 中国生物防治,2006,22(增刊) :179 -
184.
[3]VanLoon L C. The nomenclature of pathogenesis - related proteins[J].
Physiol Mol Plant Pathol,1990,37:229.
[4]Selitrennikoff C P. Antifungal proteins[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1,67(7) :2883.
[5]高兆建,孙会刚,侯进慧,等 . 枯草芽孢杆菌 XZG - 11 抗菌蛋白对
番茄青枯假单胞菌抗菌活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 :234
- 238.
[6]李智洋,郑兰娟,李亚男 . 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蛋白的性质及对魔芋
软腐病菌的抑制作用[J].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1) :55 - 57.
[7]石怀兴,尚玉珂,季静,等 . 培养条件对枯草芽孢杆菌 G8 抗菌蛋白
含量的影响及蛋白液对黄瓜菌核病的生防效果[J]. 农药学学报,
2009,11(2) :244 - 249.
[8]刘永锋,张杰,陈志谊,等 . 枯草芽孢杆菌 Bs - 916 胞外抗菌蛋白
质的生物功能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2008,24(3) :269 - 273.
[9]沈锦玉,尹文林,曹铮,等 . 枯草芽孢杆菌 B115 抗菌蛋白的分离纯
化及部分性质[J]. 水生生物学报,2005,29 (6) :689 - 693.
[10]翟茹环,尚玉珂,刘峰,等 . 枯草芽孢杆菌 G8 抗菌蛋白的理化性
质和抑菌作用[J]. 植物保护学报,2007,34(6) :592 - 596.
[11]陈夕军,李娟,孙启利,等 . 水稻内生枯草芽孢杆菌 G87 抗菌蛋白
的分离纯化、组成分析及理化特性[J]. 微生物学报,2010,50(10) :
1353 - 1357.
[12]张宝俊,张家榕,韩巨才,等 .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 LP - 5 抗菌蛋
白的分离纯化及特性[J]. 植物保护学报,2010,37(2) :143 - 147.
半导体激光辐照对拟微绿球藻的生物学效应
刘晓娟1,姜宝楠2,庄惠如1* ,陈荣2
(1. 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现代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108;
2. 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摘要:目的:研究半导体激光对拟微绿球藻的生物学效应,进而利用激光诱变筛选高产优质藻株。方法:采用半导体激光辐
照拟微绿球藻,辐照时间为 10min、20min、30min。结果:诱变后藻的代谢物产量均有提高。结论:10min、20min、30min 辐照条件
下,对拟微绿球藻细胞生长及代谢产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 10min辐照组有利于拟微绿球藻的生长及色素的积累,分
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45. 06%、86. 59%、56. 06%;但在 20min剂量下更有利于胞外多糖、总多糖、蛋白质及油脂含量的积累,分别比
对照组提高了 67. 7%、51. 89%、19. 16%、69. 78%。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拟微绿球藻;油脂
中图分类号:Q948. 8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 / j. issn. 1004 - 311X. 2011. 04. 110
Semiconductor - laser on the Biological Effect of Nannochloropsis sp. YW0980
LIU Xiao - juan1,JIANG Bao - nan2,ZHUANG Hui - ru1* ,CHEN Rong2
(1.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Ministry of Education,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Fujian Modern Fermentation Technology,College of Life Sciences,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
2. College of Physics and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
Abstract:Objective:The biological effect of Nannochloropsis sp. YW0980 was researched under semiconductor - laser - irradiation to
58
生 物 技 术 2011 年 21(4)
screen high - yield and high - quality algae strains. Method:The algae was induced bysemiconductor - laser in the does of 10min,20min,
30min. Result:The yield of metabolites was increased after mutagenesis. Conclusion:The growth and metabolites accumulation of the algae
were promoted by all three dose of semiconductor - laser. The dose of 10min was favourable to the growth and pigment accumulation of the
algae,compared with CK,their content was increased by 45. 06%,86. 59%,56. 06% respectively;but the dose of 20min was more favour-
able to stimulate the accumulation of polysaccharide,protein and lipid content. Compared with CK,the algae’s exocellular polysaccharide,
total polysaccharide,protein and lipid content was increased by 67. 7%,51. 89%,19. 16%,69. 78%,respectively.
Key words:semiconductor - laser;Nannochloropsis sp. YW0980;lipid
收稿日期:2011 - 02 - 22;修回日期:2011 - 05 - 14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J01144)资助
作者简介:刘晓娟(1985 -) ,女,硕士生,从事水生生物学研究,Email:
liuxiaojuansk2005@ 126. com。* 通讯作者:庄惠如(1957 -) ,女,硕士,
教授,从事藻类生物学研究,Tel:0591 - 83432109,Email:hrzhuang@
fjnu. edu. cn。
0 引言
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减少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加剧,
微藻被认为是当今最有开发前途的可再生生物能源之一。拟
微绿球藻富含 EPA、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1]。其中 EPA能增
强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力,提高抗病力和成活率[1,2]。因此,
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海产经济饵料藻。同时拟微绿球藻还具
有易培养、生长周期短、生物量大、脂类物质含量较高等优点,
因此也是良好的能源微藻候选者之一。
激光是一种光量子流,激光微束[3]可聚焦于微藻细胞内
的细胞核及多种细胞器,在不破坏细胞膜的前提下实现对其
改造达到育种目的。近年来,国内藻类研究者利用激光诱变
紫球藻、螺旋藻、金藻、小球藻等[4 - 10]的研究较多,而在拟微绿
球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则尚未见报道。本文针对半导体激光
辐照拟微绿球藻的生物学效应进行初探,以期利用激光诱变
筛选高产优质藻株。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实验材料
实验藻种为福建长乐漳港海蚌场提供的“云微藻”,该藻
种原为 20 世纪 80 年代由福建海域分离的野生藻株,经培养驯
化已经成为福建沿海水产养殖中的主要基础饵料生物。藻种
经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藻实验室分离纯化鉴定为拟
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sp. YW0980)。
1. 1. 2 试剂
丙酮、浓硫酸、乙醇、NaH2PO4·2H2O、NaHPO4·12H2O
(均为 AR) ,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葡萄糖、磷酸、NaCl、牛血
清蛋白(均为 AR)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重蒸馏苯酚,
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考马斯亮蓝 G -250,Sigma公司。
1. 1. 3 仪器
半导体激光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超声波破碎仪;荧
光分光光度计。
1. 1. 4 培养基
取天然海水过滤,采用 f /2 营养盐配方[11]配制培养液,经
高温灭菌并冷却后备用。
1. 2 方法
1. 2. 1 激光处理及培养条件
采用型号为 630nm -半导体激光器,波长 440nm,光纤端
功率 150mw,光束长 3cm,经过预实验 s 初筛确定激光辐照时
间:10min、20min、30min。
取对数生长期藻液 2ml 于规格为 25 × 25cm 的小称量瓶
中,半导体激光辐照。辐照的同时使用磁力搅拌器,使转子匀
速转动实现藻液被均匀辐照。辐照后立即将藻液接入 50ml
三角瓶,暗培养一个晚上后放于温度控制在 20℃ ± 1℃的藻种
培养室,光强控制在 3 000 ~ 5 000lx的冷白荧光灯提供连续光
照。培养期间每天摇动 3 次。培养 1w后转接到 150ml三角瓶
中。整个过程设置空白对照组,各处理组均设 3 个平行。
1. 2. 2 生长速率测定
辐照后,隔天定时取 4ml藻液,用“血球计数板”进行细胞
数目统计,根据生长速率计算公式,K =(lgX2 - lgX1)/(T2 -
T1). 其中,K为比生长速率常数;T1、T2 为培养时间;X1、X2 为
培养 T1、T2 天时藻细胞数目。
1. 2. 3 色素含量测定
取藻液 5ml于 7ml 离心管中,用 90%的丙酮提取藻细胞
的色素,分别于 663nm、645 nm、470 nm 波长下测其吸光值。
计算公式如下:
CA = 12. 21OD663 - 2. 81OD646
CB = 20. 13OD646 - 5. 03OD663
Cx·c =(1000OD470 - 3. 27CA - 104CB)/ 229
式中:Cx·C为类胡萝卜素的总浓度,单位为 mg·L
-1;
OD663、OD646和 OD470分别为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在波长 663nm、
646nm和 470nm下的吸光度[12]。
1. 2. 4 多糖含量测定
采用苯酚 -浓硫酸法[13],以烘干至恒重的葡萄糖作标准
物。
1. 2. 5 蛋白质含量测定
采用考马斯亮蓝法[13],以牛血清蛋白作标准物。
1. 2. 6 油脂相对含量测定
有文献报道油脂可用尼罗红荧光标记,在激发波长 450 ~
500nm下,油脂荧光的发射波长 528nm ~ 600nm 左右[14 - 16]。
实验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经尼罗红标记后藻细胞油脂的相
对含量,在激发波长 490nm条件下,藻细胞油脂荧光的发射波
长确定为 580nm。具体方法如下:取处于稳定期的藻液
0. 2ml,加 4. 8ml 空白培养基稀释后与 50μl 尼罗红染液
(0. 1mg /ml溶于丙酮) ,7min后用荧光光度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激光辐照对藻生长的影响
由图 1、2 可知,半导体激光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拟微绿
球藻的生长均起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半导体激光辐
照 10min时效果最好,在第 2d,处理组的比生长速率与对照组
68
2011 年 21(4) 生 物 技 术
图 1 不同剂量半导体激光处理后藻的生长曲线
Fig. 1 The growth of algae under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 laser dose
图 2 不同剂量半导体激光处理后藻的比生长速率
Fig. 2 The relative grow rates of algae under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 la-
ser dose
的比生长速率区别不大,但是当培养到第 8d时 10min、20min、
30min处理组的比生长速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45. 06%,
29. 48%、32. 78%。对激光辐照后第 8d 藻的比生长速率进行
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 F = 1. 373E8,P = 0. 000 < 0. 01,即激光
辐照对藻细胞生长存在极显著的影响。多重比较表明:激光
处理后各组之间的差异性也是极显著(P < 0. 01)。
2. 2 激光辐照对藻色素含量的影响
图 3 不同剂量半导体激光处理后藻的色素含量
Fig. 3 The pigment content of algae under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 laser
dose
由图 3 可知,色素的积累和生长曲线呈正相关,对激光辐
照后藻的色素含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叶绿素 a的 F =
2. 970E10,P = 0. 000 < 0. 01,类胡萝卜素的 F = 3. 822E13,P =
0. 000 < 0. 01,即激光对叶绿素 a 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存在极
显著影响。多重比较表明:半导体激光处理 10min 组的叶绿
素 a和类胡萝卜素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86. 59%、56. 06%(P
< 0. 01,差异极显著) ;半导体激光处理 20min组的叶绿素 a和
类胡萝卜素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40. 5%、19. 92%(P < 0. 01,
差异极显著) ;半导体激光处理 30min 组的叶绿素 a 和类胡萝
卜素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36. 27%、9. 84%(P < 0. 01,差异极
显著)。说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的半导体激光可促进藻类色
素含量的提高,其中 20min处理组的效果最好。
2. 3 激光辐照对藻多糖含量的影响
图 4 不同剂量半导体激光处理后藻的多糖含量
Fig. 4 The polysaccharide content of algae under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 laser dose
从图 1 ~ 3 发现,半导体激光辐照 10min、20min、30min 均
促进细胞生长,其中辐照 10min 的效果最好,由图 4 可知辐照
10min、20min、30min 同样可促进细胞多糖的积累,但是 20min
处理组却比 10min处理组更有利于藻多糖的积累。对不同剂
量处理后藻多糖含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胞外多糖 F =
1. 811E12,P = 0. 000 < 0. 01,总多糖 F = 1. 613E11,P = 0. 000 <
0. 01,即不同剂量对藻多糖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多重比较
表明:10min辐照组的胞外多糖和总多糖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
25. 1%、28. 4%(P < 0. 01,差异极显著) ;20min 的比对照组分
别提高了 67. 7%、51. 89%(P < 0. 01,差异极显著) ;30min 的
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 48. 77%、36. 12%(P < 0. 01,差异极显
著) ,此外,胞外多糖和总多糖各处理组之间的差异都是极显
著(P < 0. 01)。
2. 4 激光辐照对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图 5 不同剂量半导体激光处理后藻的蛋白质含量
Fig. 5 The protein content of alage under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 laser
dose
对激光处理后该藻蛋白质含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 F
= 1. 164E11,P = 0. 000 < 0. 01,即激光对藻蛋白质含量有极显
著的影响。多重比较表明:激光处理后蛋白质含量均有一定
提高,其中 20min 处理组的作用最明显,比对照组提高了
19. 16%(P < 0. 01,差异极显著) ;10min 的比对照组提高了
15. 66%(P < 0. 01,差异极显著) ;30min 的比对照组提高了
15. 65%(P < 0. 01,差异极显著)。除了 10min处理组与 30min
处理组的差异不显著(P > 0. 05) ,其它任意两组之间差异极显
著,表明 10min、20min和 30min激光处理对提高该藻蛋白质含
量均具有很明显的作用(见图 5)。
2. 5 激光辐照对藻油脂含量的影响
78
生 物 技 术 2011 年 21(4)
图 6 不同剂量半导体激光处理后藻的油脂含量
Fig. 6 The lipid content of alage under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 laser
dose
对激光处理后的该藻油脂相对含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
析,得 F = 8089854. 000,P = 0. 000 < 0. 01,即激光处理对藻油
脂含量具有显著性影响。多重比较表明:30min处理组的作用
最显著,单位体积细胞的荧光强度比对照组提高了 93. 54%(P
<0. 01,差异极显著) ;20min处理组单位体积细胞的荧光强度
比对照组提高了 69. 78%(P < 0. 01,差异极显著) ;10min 辐照
组比对照组提高了 18. 44%(P < 0. 01,差异极显著) ,并且各
处理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 < 0. 01)。实验统计结果表明从
10min ~ 30min三个激光剂量对该藻油脂含量的提高均具有很
显著的影响(见图 6)。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半导体激光诱变拟微绿球藻,旨在提高其产
油能力。结果表明半导体激光辐照对该藻的生物学影响,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长速率提高,比生长速率加快,色
素含量、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油脂含量增加等。其中辐照
10min时最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其比生长速率比对照组提高了
45. 06%;同时 10min处理组条件下的色素积累最多,叶绿素 a
和类胡萝卜素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86. 59%、56. 06%;但是
10min处理组的代谢物积累较少,20min 处理组的反而更多,
其中胞外多糖含量、总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及油脂含量分别
比对照组提高了 67. 7%、51. 89%、19. 16%、69. 78%;对于油
脂含量的提高在 30min 处理组的作用最显著,单位体积细胞
的荧光强度比对照组提高了 93. 54%。上述结果表明,半导体
激光促进藻生长及代谢物积累的最佳剂量是不一致的,因此,
在实验中或生产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确定一个
最佳剂量是很有必要的。
已有的研究表明,适宜功率的激光辐照对多种微藻均具
有明显的生理刺激效应,如黄鹭强的研究发现,半导体激光能
促进紫球藻细胞的生长、色素含量及胞外多糖含量的提高[4];
庄惠如等[17,18]曾报道,波长为 650nm的半导体激光辐照后,能
显著提高雨生红球藻细胞的光合活性和细胞生物量,而波长
为 1. 06μm的 Nd:YAG 激光,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促进金藻
细胞形成大量的脂质颗粒,同时向胞外分泌多糖或脂类物质,
并认为低功率激光是通过激活藻细胞中叶绿素合成酶的活
性,进而促进藻细胞的光合活性与细胞的增殖;王明兹[19]等认
为激光辐照对细胞有一定损伤,多糖含量的增加是细胞防止
或降低照射伤害的一种保护性途径,而且照射还可能引起细
胞代谢流及胞壁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多糖含量增加;有
国外学者[20]认为类胡萝卜素可以保护植物组织因强光导致
的细胞光氧化破坏。因此推断,当藻处于不利条件时,类胡萝
卜素的增加也具有保护光合系统的作用。本研究中,半导体
激光辐照后,拟微绿球藻的生长速率、色素、多糖、蛋白质以及
油脂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此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研
究的论断。但是 2007 年孙杰等[10]研究 YAG、LD 和 Ar +激光
辐照对盐生杜氏藻生长及 β -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发现在辐
照时间超过 1min时对其细胞的增值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
时抑制胡萝卜素的合成。此研究结果有异于上述的报道,笔
者认为,激光辐照效应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与选择的激光功
率、照射剂量以及藻种生理状态的不同有关。由于生物体本
身的复杂性和可修复性等特点,至今激光诱变生物体的真正
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尼罗红(C20H18N2O2)是一种嗯嗪类染料,专门用于染脂
类物质,可直接应用于细胞的检测,是一种方法简便快速的油
脂标记材料。近年来,已有报道采用尼罗红荧光染色法定量
分析微藻的中性油脂含量[14 - 16]。本研究用尼罗红标记拟微
绿球藻的油脂并用荧光光度计分析藻细胞油脂的相对含量,
与传统的油脂检测法[21,22]相比,发现这种方法具有简便、快
速、有效的特点,因此,尼罗红染色结合荧光分光光度计作为
高产油脂藻株的筛选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Urano K,Maruyama K,Ogata Y,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BA -
regulated global responses to dehydration in Arabidopsis by metabolomics
[J]. Plant J,2009,57(6) :1065 - 1078.
[2]吴瑞珊,魏东 . 盐度及其调节方式对眼点拟微球藻的生长和 EPA
积累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12) :5 - 8.
[3]林彤,欧琳 . 作物物理诱变新技术研究进展[J]. 福建农业科技,
2004,(4) :21 - 22.
[4]黄鹭强,王明兹,李素萍 . 半导体激光对紫球藻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J]. 生物技术,2002,12(1) :14 - 16.
[5]陈必链,王明兹,庄惠如 . 半导体激光对钝顶螺旋藻形态和生长的
影响[J]. 光子学报,2000,29(5) :411 - 414.
[6]庄惠如,陈荣,黄建忠 . 激光辐照对湛江等鞭金藻的复壮作用及机
制研究[J]. 光子学报,2009,3(4) :911 - 917.
[7]张建民,张倩,王相伟 . He - Ne激光辐照海洋微藻的生物学效应的
研究[J]. 应用激光,2008,28(5) :406 - 409.
[8]田燕,庄惠如,黄建忠 . Nd:NAP 激光辐照对雨生红球藻生理效应
的荧光分析[J]. 生物技术,2008,18(3) :26 - 29.
[9]陈冠楠,黄祖芳,陈荣 . 基于激光共聚焦扫描术的亚心形扁藻显微
图像与光谱[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29(9) :2330 - 2333.
[10]孙杰,庄惠如,高如承 . 不同激光辐照对盐生杜氏藻生长及 β -
胡萝卜素累积的影响研究[J]. 激光生物学报,2007,16(1) :68 - 73.
[11]梁英,孙世春,魏建功 . 海水生物饵料培养及开发利用[M]. 北
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0 - 32.
[12]Jensen A. Chlorophyll and carotenoids handbook of physiological meth-
ods[A]. In:Hellebust J. A. and Craigie T. S. ed. Physiological and Bio-
chemical Methods[M]. New York:Camh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59
- 70.
[13]张志良,翟伟菁 .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3:57 - l35.
88
2011 年 21(4) 生 物 技 术
[14]LIU Zhi - Yuan,WANG Guang - Ce,ZHOU Bai - Cheng. Effect of i-
ron on growth and lipid accumulation in Chlorella vulgaris[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8,99:4717 - 4722.
[15]HUANG Guan - Hua,CHEN Gu,CHEN Feng. Ripid screening method
for lipid production in alga based on Nile red fluorescence[J]. Biomass
and Bioenergy,2009,33:86 - 92.
[16]CHEN Wei,Milton Sommerfeld,HU Qiang. Microwave - assisted Nile
red method for in vivo quantification of neutral lipids in microalgae[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1,102(1) :135 - 141.
[17]庄惠如,陈必链,卢海声 . 不同激光对雨生红球藻的刺激效应
[J]. 激光生物学报,2000,9(4) :256 - 260.
[18]庄惠如,陈荣,黄建忠 . 激光辐照对湛江等鞭金藻的复壮作用及
机制研究[J]. 光子学报,2009,38(4) :911 - 917.
[19]王明兹,陈必链,庄惠如 . 倍频 ND:YAG 激光对紫球藻生长与胞
外多糖产量的影响[J]. 激光生物学报,2002,11(1) :6 - 9.
[20]Davison P,Hunter C N,Horton P. Overexpression of β - carotene
hydroxylase enhances stress tolerance in Arabidopsis[J]. Nature,2002,
418:203 - 206.
[21]胡章喜,安民,段舜山 . 不同氮源对布朗葡萄藻生长、总脂和总烃
含量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9,29(6) :3288 - 3294.
[22]李秀波,徐旭东,孔任秋 . 五种微绿球藻产油和产不饱和脂肪酸
的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2010,34(5) :893 - 897.
产有机酸采油菌的筛选及产酸情况的分析
康宏1,郭艾琳1,马梦彪2,曹凤麟1,李胜贤1,杨光1,王靖然1
(1.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2. 山东鲁抗生物制造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72000)
摘要:目的:从大庆油田原油样品中筛选出 2 株产有机酸量较高的菌株,并对其产物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
化性质和 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运用 GC /MS法对发酵液进行分析。结果:经鉴定这两株为枯草芽孢杆菌,菌株
T10 - 3 的发酵液中含有乙酸 11. 407%,异丁酸 9. 375%,丁二醇 79. 217%;菌株 DH -2 - 1 发酵液的中含有异丁酸 41. 56%,丁二
醇 46. 619%,异戊酸 4. 138%,异庚酸 10. 680%。结论:这两株细菌在微生物采油方面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16S rDNA;有机酸;气质联仪
中图分类号:Q939. 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 / j. issn. 1004 - 311X. 2011. 04. 111
Screening of Organic Acid Yielding Strain and
Analysis of Result of Producing Organic Acid
KANG Hong1,GUO Ai - lin1,MA Meng - biao2,GAO Feng - lin1,
LI Sheng - xian1,YANG Guang1,WANG Jing - ran1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i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2. Shandong Lukang Biolog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Ji’nan 27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wo strains with high production of organic acids were selected from Daqing crude oil samples. Method:The GC /MS
method was adopted to detect the type of the organic acid and organic alcohol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in T10 - 3 and DH - 2 - 1 fermen-
tations. Result:The fermentation of T10 - 3 is composed of acetic acid(11. 407%) ,isobutyric acid(9. 375%) ,butanediol(79. 217%) ;
The fermentation of DH - 2 - 1 is composed of isobutyric acid(41. 56%) ,butanediol(46. 619%) ,isoamyl acid(4. 138%)and enanthic
acid. Conclusion:The two strains which can grow on oil sole carbon source anaerobicly have good prospects in MEOR.
Key words: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16S rDNA;organic acid;gas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am
收稿日期:2011 - 01 - 10;修回日期:2011 - 03 - 17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
选及其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No. QL200724)资助
作者简介:康宏(1977) ,女,硕士,实验师,从事生物工程及微生物采油
等研究,发表论文 10 余篇、教材 1 部,获省市奖 3 项,Email:kanghonghd
@ 163. com。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能产生有机酸或有机醇,溶蚀孔喉中
岩石表面的碳酸盐矿物或无机垢,改善地层渗透性,有利于提
高原油产量[1 - 4]。井下一般为厌氧环境,如果菌株能在厌氧
和好氧环境下均能产酸(醇)则利用价值更高[5,6]。我们筛选
到了 2 株能以原油为唯一碳源、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均能代
谢产生有机酸,具有厌氧硝酸盐还原能力,不产硫化氢的枯草
芽孢杆菌 T10 - 3 和 DN - 2 - 1 可作为采油菌作进一步的研
究。
1 材料和方法
1. 1 材料
1. 1. 1 菌种来源
实验采用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三次采油课题
组储存的从大庆油田原油样品中分离的细菌。
1. 1. 2 仪器
pH计:DELTA 320(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气
-质联用仪:6890 /5973N(美国 Agilent公司)
PCR 仪:Eppendorf AG(EPPENDORF) ;凝胶成像系统:
UVP White /ΜLtraviolet Transilluminator(UVP)。
1. 1. 3 培养基
原油培养基:NaCl 0. 5 g /L,MgSO4·7H2O 0. 025 g /L,
(NH4)2 SO40. 1 g /L,K2HPO4·3H2O 1 g /L,KH2PO4 0. 4 g /L,
原油 2 g /L,pH 7. 5,121℃灭菌 15min。
LB液体培养基:胰化蛋白胨 10 g /L,酵母提取物 5 g /L,
NaCl 10 g /L,pH 7. 0,121℃灭菌 20min。
SOC培养基:胰化蛋白胨 0. 5 g /L,酵母提取物 2 g /L,
NaCl 0. 05 g /L,KCl 1mL,MgCl2 0. 5mL(单独灭菌) ,葡萄糖溶
液 2mL。
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蛋白胨 5 g /L,葡萄糖 5 g /L,NaCl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