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马占相思白粉病的发生及化学防治



全 文 :马占相思白粉病的发生及化学防治
林延生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摘 要:以不同药剂 、不同浓度 、不同处理方法对马占相思白粉病进行野外防治试验 ,并对结果作方差分析 , 结果
表明:甲基托布津 70%可湿性粉剂的1 000~ 2 000倍液对马占相思白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 相对防效达 90%以
上;马占相思白粉病野外化学防治以甲基托布津 70%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粉锈宁 15%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腈菌唑 12.5%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常规喷雾防治为佳。
关键词:马占相思;白粉病;化学防治;复合药剂
收稿日期:2006-07-06
基金项目:福建省林业厅基金资助项目(编号:闽林综[ 2003] 126号)。
作者简介:林延生(1963-),男 ,助理工程师 ,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防
治工作。
  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n)为含羞草科金合欢属
树种 ,原产澳大利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尼等地 ,具
有适应性强 、速生 、材质优良 、根瘤菌固氮等特性 ,是
福建省闽南地区近年来大力发展的短周期工业用材
林树种。马占相思树白粉病(Oidium sp.)是近年来随
着纯林面积的不断扩大 ,出现在苗圃和 l ~ 2 a 生幼林
中危害的主要病害。它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 ,同时也
可危及嫩梢 、枝条等处。在发病初期 ,病部出现褪绿
黄斑 ,继而逐渐扩大 ,后着生 1层白色粉末状物 ,严重
时可全部披上白粉层 。嫩梢感病后 ,叶片皱缩 ,卷曲
呈畸形 ,有时变成紫红色。老叶感病后 ,叶面出现近
圆形 、水渍状褪绿的黄斑 ,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 ,严
重受害时 ,叶片枯萎脱落 ,节间缩短 ,反复侵染后植株
生长衰弱 ,植株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给生产造成重大
经济损失。为了弄清马占相思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
其发生发展规律 ,为生产单位提供行之有效的防治方
法 ,近年来我们在野外及实验基地开展了一些观察试
验和防治应用研究工作。马占相思白粉病的防治重
点放在苗圃及 l ~ 2 a时期的幼林 ,以解决当前生产上
亟须解决的难题 。现将结果整理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小坑工区 ,
地处东经 117°17′~ 117°40′,北纬 24°38′~ 24°51′,属中
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类型。年均气温 20.8℃,年
均降水量1 448 ~ 2 023mm ,年平均相对湿度 78%,无
霜期约 305 d。林分为杉木低产林采伐迹地引种的马
占相思幼林 ,海拔约 253m ,坡度 27°,坡向西坡 ,土壤
为花岗岩发育的红壤 ,土层较厚(>1m),腐殖质层较
薄(约12 cm),立地属 Ⅲ类地 。林下植被主要有黄瑞
木 、苦竹 、芒萁骨 、椎木 、胡枝子和菝葜等 。
1.2 供试药剂及浓度
市购3种供试药剂:A甲基托布津 70%可湿性粉
剂;B 腈菌唑12.5%可湿性粉剂;C 粉锈宁 15%可湿
性粉剂 。每种药剂各稀释成 3种浓度:A1 为 1∶1 000 、
A2为 1∶2 000 、A3 为 1∶3 000;B1 为 1∶2 000 、B2 为 1∶
3 000 、B3 为 1∶4 000;C1 为 1∶1 000 、C2 为 1∶2 000 、C3
为 1∶3 000。
1.3 试验方法
1.3.1 单一药剂野外防治试验
试验设 3种药剂的 3种浓度及清水对照共 10个
处理 ,3次重复 ,每 10株为 1小区。分别于 2004年 5
月 8日 、5月 15日 2次喷施药剂 ,用工农 16型手动喷
雾器常规喷雾至叶片湿润 。
1.3.2 复合药剂野外防治试验
为比较单一药剂与复合药剂的不同防治效果 ,筛
选出生产上行之有效的复合药剂 ,采用 L9(34)正交表
对 3种药剂的 3种浓度进行试验设计 ,并进行方差
分析。
1.4 调查统计方法
每小区定点 2株 ,药前调查发病基数 ,计算病叶
率和病情指数;药后 15 d调查病叶率 、病情指数 ,以
病情指数增长率计算防治效果 。白粉病病株病情分
级标准为:0级 ,全株无病;1级 ,全株 1/4以下叶片发
病;2级 ,全株 1/2以下叶片发病;3级 ,全株 3/4以下
叶片发病;4级 ,全株 3/4以上叶片发病 。病情指数
=΢(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最高发病级数×
调查总叶数)×100;防治效果(%)=[ 1-(防治区病
情指数增长率÷对照区病情指数增长率)] ×100。
技术开发 
62  林业科技开发 2006 年第 20 卷第5 期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占相思白粉病的发生规律
2.1.1 白粉病的发病规律
此病为真菌性病害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 ,粉孢
属(Oidium sp.)。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枝叶越冬 ,形成
来春新的主要侵染源 ,3 ~ 12月份靠在叶片表面上产
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及风雨传播进行重复侵染。
分生孢子附到植物叶子表面后在合适的温湿度下萌
发 ,萌发产生芽管可直接侵染或从气孔侵入 ,侵入后
形成的菌丝体在寄主细胞间蔓延并产生囊状吸器 ,侵
入到细胞内汲取养料 。一般侵入 3 d 后就表现出症
状 ,即开始产生黄斑 ,7 d后即可产生分生孢子(白粉)
进行重复侵染。分生孢子耐旱力强 ,在 30%~ 40%
的相对湿度下仍可萌发 ,可在植物表面存活 ,也可在
土壤度过不良环境 。入冬后产生的有性阶段 ,子囊
壳 、子囊及子囊孢子均可腐生 ,可通过气流传播侵染
寄主 。该病全年均可发生 ,一般从 11月至翌年 6月
前是白粉病的盛发期 。在适宜发病的林分发病率达
90%以上 ,因为这段时间正值温湿度较适宜病害发病
的时期 。进入 7 ~ 10月份 ,温度升高较快 ,降雨天数
较少及降雨量偏少 ,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 ,因而发
病较轻。
2.1.2 病害发生与温湿度的关系
根据白粉病周年发生的情况及对病原菌体的研
究结果来看 , 病原菌的适温范围比较广泛(15 ~
30℃),对空气相对湿度也不苛求(30%~ 90%)。在
月平均气温最低的 l ~ 2月份 ,白粉病常可发生并流
行。进入 7 ~ 10月份 ,月平均气温在 28℃以上 ,降雨
量及降雨天数相对偏少 ,这段时间病害发生一般较
轻。室内接种试验结果表明 ,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 ,
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 ,潜育期较短(2 ~ 3 d),但病害
发展速度较慢 ,病斑上产生的孢子(白粉)亦较少。而
在较凉爽的温度条件下 ,虽然病菌的潜育期稍长一些
(3 ~ 5 d),但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发育 ,病害发展较
快 ,产孢量也较多。由于分生孢子在过高的湿度或水
中萌发不好 ,因此 ,降雨量和降雨日数过多的月份 ,林
间相对湿度在 85%以上 ,则病害发生较少 。因为过
高的湿度和降水 ,一方面影响分生孢子的传播和萌
发 ,另一方面 ,降水也可冲刷叶面的病菌分生孢子 ,减
少了病菌数量 ,从而也减轻了病害的发生。
2.2 化学防治效果
2.2.1 单一药剂野外防治试验
用3种药剂的 3种浓度进行野外防治试验结果
(表 1)表明 ,3 种药剂对马占相思白粉病的防效随浓
度的减小而降低 ,防效以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
剂最好 ,分别为 94.90%、92.11%和 85.05%, 12.5%
腈菌唑可湿性粉剂次之 ,而 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较差。方差分析表明 ,药剂浓度和药剂种类对防治效
果均有极显著影响。多重比较表明 ,甲基托布津可湿
性粉剂与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有显著差异 ,所以效果较
好;而 3种浓度间无显著差异 。
表 1 单一药剂防治马占相思白粉病效果
处理
防治前 防治后
病叶
率/%
叶片
病指
病叶
率/ %
叶片
病指
病情增
长率/ %
相对防治
效果/ %
A 1 20.5 12.6 22.1 13.2 4.76 94.90
A 2 24.7 16.3 25.4 17.5 7.36 92.11
A 3 33.4 17.2 34.7 19.6 13.95 85.05
B1 18.3 11.5 20.4 12.6 9.57 89.75
B2 21.5 12.8 24.7 14.2 10.94 88.28
B3 31.3 9.8 35.1 12.4 26.53 71.57
C1 26.4 13.4 58.3 15.8 17.91 80.81
C2 25.3 12.8 27.4 15.4 20.31 78.24
C3 27.5 13.7 30.4 17.9 30.66 67.15
对照 23.3 13.5 33.5 26.1 93.33 -
2.2.2 复合药剂野外防治试验
选用A 、B 、C 3种药剂的 3种浓度按 L9(34)正交
表配制的复合药剂 ,对马占相思白粉病进行野外防治
试验(表2)。
表 2 复合药剂野外防治效果
试验号 甲基托布津(A)
腈菌
唑(B) 粉锈宁(C) e
相对防治
效果/ %
1 1 1 1 1 97.66
2 1 2 2 2 95.34
3 1 3 3 3 88.35
4 2 2 3 1 92.91
5 2 3 1 2 91.53
6 2 1 2 3 83.40
7 3 3 2 1 74.53
8 3 1 3 2 70.06
9 3 2 1 3 80.99
K 1 281.35 251.12 270.18 265.10
K 2 267.84 269.24 253.27 256.93 T=774.77
K 3 225.58 254.41 251.32 252.74
  试验结果表明 ,复合药剂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单
一药剂 ,从K值大小可以看出最佳组合为 A1B2C1;从
极差 R值来看 , R值愈大的因素对效果影响愈显著 ,
所以各药剂的主次关系为 A※C※B ,因此最佳组合
为 A1 C1B2 ,即甲基托布津 70%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粉锈宁 15%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腈菌唑 12.5%
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对试验结果进一步作方差分
 技术开发
 林业科技开发 2006年第 20 卷第 5 期 63 
析[ F=21.42>F0.05(2 ,2)=19.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
粉剂对防治效果有显著影响 ,其余均不显著。
3 结 语
(1)应用甲基托布津 、腈菌唑 、粉锈宁等 3种可湿
性粉剂的 3种浓度 ,对马占相思白粉病进行野外防
治。试验表明 , 3种药剂对其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
防效以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最好 , 分别为
94.90%、92.11%和 85.05%, 12.5%腈菌唑可湿性粉
剂次之 ,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较差。采用上述药剂
及浓度的混合药剂进行防治 ,结果表明复合药剂的防
效比单一药剂好得多 ,筛选出的最佳组合为甲基托布
津70%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粉锈宁 15%可湿性
粉剂1 000倍液+腈菌唑 12.5%可湿性粉剂3 000倍
液。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表明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
剂对防治效果有显著影响 ,其余均不显著。经多重比
较分析 ,说明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与粉锈宁可湿性
粉剂有显著差异 ,所以效果较好;而 3 种浓度间无显
著差异。
(2)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 ~ 2 000倍
液对马占相思白粉病都有较好防效 ,但单一药剂易使
该病产生抗药性 。建议多使用复合药剂 ,实际应用宜
掌握在病害初发期 ,每隔 7 ~ 10 d连续施药 2次 ,具有
较好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 1] 马占相思联合试验组.马占相思在我国引种初报[ J] .热带林业科
技 ,1985(1):22.
[ 2] 李江才.闽南山地 4 种优质相思树种的引种[ J] .林业科技开发 ,
2003 , 17(5):33-35.
[ 3] 任海 ,彭少麟,余作岳.马占相思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J] .生态学杂
志 ,1996 , 15(4):1-5.
[ 4] 周传明 ,叶志敏 ,熊思 ,等.马占相思苗期病虫害种类观察与研究
初报[ J].广西林业科学 , 2002 , 31(2):62-64 ,69.
[ 5]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1998.
[ 6] 洪伟.林业试验设计技术与方法[ 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
[ 7] 陈顺立, 郑宏 ,罗群荣 , 等.复合生物杀虫剂防治刚竹毒蛾研究
[ J].福建林学院学报 , 2002 , 22(1):21-24.
[ 8] 刘运华 ,陈振宁 ,冯娇银.马占相思白粉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的初
步研究[ J].广西林业科学 ,2003 , 32(3):138-139 , 144.
[ 9] 弓明钦.大叶相思白粉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 J] .热带
林业科技 ,1985(1):8-13.
(通讯地址:350012 , 福州市上赤桥 35 号)
浙北围垦海涂香樟黄化综合防治技术
余柏根1 叶根法1 袁位高2
(1 浙江省上虞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2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摘 要:通过对硫酸亚铁 、Fe-EDTA、Fe-EDDHA、柠檬酸 、硼酸和微肥的不同处理的对比试验 , 认为硫酸亚铁和柠檬
酸对防治围垦海涂地香樟黄化具有显著效果 , 由硫酸亚铁 、柠檬酸和适量微肥复合配制后 , 可有效遏制香樟黄化现
象 ,能起到防治作用 , 施用 8 周后的最高转绿率可达到 62.5%, 并能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效养分 , 改善林木生长环境。
关键词:黄化;围垦海涂;香樟;综合防治
收稿日期:2006-04-17    修回日期:2006-06-08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编号:2003C32095)。
第一作者简介:余柏根(1966-),男 ,工程师 ,从事林业及园林花卉科
研工作。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 ,利用丰富的海岸线和独特的自然条件 ,围海
造田 、围海建市已成为近海区域的主导发展方向[ 1] ,
但由于围垦海涂的土壤含盐量和 pH 值高 ,而大部分
树种 、特别是常绿树种属酸性或中性树种 ,在滨海盐
碱地栽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化 、生长不良 、甚至
死亡等现象 ,严重制约滨海盐碱地的生态建设速度和
质量[ 2 ,3] 。本文以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Presl)
为对象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 ,总结出一套具有成本
低 、使用方便 、见效快 、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围垦海涂树
种的综合防治技术 ,为提高海涂绿化效果提供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1 自然条件
试验区设在上虞市良康园林苗圃内 ,位于浙江省
上虞市围垦海涂 ,东经 120°16′~ 120°,北纬 29°43′~
30°6′。属亚热带气候 ,年均气温 >16℃,相对湿度
78%,最高气温 39℃,最低气温-10℃。年均降雨量
1 395 mm 。围垦时间 10 ~ 30 a ,地势平坦 ,略高于海平
技术开发 
64  林业科技开发 2006 年第 20 卷第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