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子,2、8、12、13、14、16、20、27 号峰来自白芍,11、15、
17、18、19、20、21、22、24、26、28、29、30、31 号峰来自
枳壳。通过对照品 HPLC 图谱确定 10 号峰为栀子
苷、14 号峰为芍药苷、18 号峰为柚皮苷、19 号峰为
橙皮苷。
4 讨论
4. 1 制样方法的研究 实验过程中分别采用汤剂
蒸干后加 80% 甲醇超声处理法、正丁醇萃取法、
D101 大孔树脂吸附法 3 种中药汤剂的预处理方法,
结果表明采用正丁醇萃取法,使得在 17 min 附近的
一个白芍特征峰(8 号峰)变得很小,可能与萃取不
完全有关;而 D101 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方法过于
繁琐,效果也与 80%甲醇超声处理法接近。综上考
虑,80%甲醇超声处理法,方法简便且提取效果好。
4. 2 特征峰的鉴定 根据药典资料参考,采用了
异鼠李素、陈皮苷、辛弗林、柴胡皂苷 A、柴胡皂苷
D、甜菜碱、丹皮酚、绿原酸、阿魏酸、熊果酸、没食子
酸、山奈素、槲皮素等对照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31
个特征峰中并无这些对照品。笔者认为本方中一些
单味中药成分未能检出,如柴胡皂苷,可能与其在煎
煮过程中被破坏或本身无紫外吸收(如枸杞中的甜
菜碱)或本身含量太低,无法检出等因素有关。由
于柴胡、石决明在本方中没有特征峰,笔者分别还做
了石决明缺位、柴胡缺位的全方汤剂指纹图谱,结果
表明这两味中药对于全方汤剂其他物质析出度无明
显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了具有紫外吸收的中等极性部位
的成分,本方其他有效部位如地黄寡糖、枸杞多糖等
的分析,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严灿,徐志伟,李艳,等 . 调肝健脾补肾方药对反复心理
应激大鼠的中枢调整作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30(2) :1431-1433.
[2]严灿,吴丽丽,徐志伟,等 . 不同治法方药对慢性心理应
激大鼠下丘脑 CRHmRNA 表达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
通报,2004,20(10) :1164-1166.
[3]严灿,徐志伟 .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中枢神经生物
学机制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5) :
459-462.
[4]严灿,吴丽丽,徐志伟,等 . 加味四逆散对慢性束缚应激
大鼠海马部分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
志,2005,21(10) :2032-2034.
[5]王文竹,严灿,徐志伟,等 . 加味四逆散对心理应激损伤
大鼠海马 nNOS表达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24(5) :411-413.
·考证·
药用贝母品种的变迁
赵宝林,刘学医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 《神农本草经》中“贝母”可能涵盖了葫芦科及百合科两类植物,唐宋时期的贝母主要以湖北贝母、浙贝
母、太白贝母为主,川贝母与浙贝母药材的分化始于明朝末期。由于历代中医药专家的不断总结、探索和完善,使
得贝母类药材在临床上形成了今天的“川贝”与“浙贝”两大类群。
关键词 贝母;品种
中图分类号:R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11)10-1630-05
收稿日期:2011-06-13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带头人项目资助(皖教秘人[2011]2 号)
作者介绍:赵宝林(1975-) ,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药及复方质量标准研究、中药及方剂文献研究;Tel:0553-4836123,E-mail:zhba-
olin1975@ 139. com。
贝母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是止咳平喘之
佳品。早在《诗经》中就有“陟彼阿丘,言采其蝱”的
记载,其中“蝱”是指“贝母”。《神农本草经》列贝
母为中品,然而我国古代贝母药用品种复杂,古人所
谓的“贝母”,实际上不仅包括了百合科贝母属
(Fritillaria)植物,而且也包括了葫芦科的土贝母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甚至还有别的植物〔1〕。
2010 版中国药典收载了川贝母、浙贝母、伊贝母、平
贝母、湖北贝母五种类型。但是目前贝母相互混用
现象仍然存在,为了澄清混乱,本文对药用贝母品种
·0361·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10 期 2011 年 10 月
DOI:10.13863/j.issn1001-4454.2011.10.016
的变迁进行探讨。
1 药用贝母品种的来源考证
通过对历代本草文献的研究,结合古今地名的
变迁和贝母属植物的分布,笔者对历代主要本草著
作和药学文献中药用贝母的基源植物进行了考证。
见表 1。
表 1 历代本草著作中贝母的产地及原植物
朝代(时间) 本草著作 古产地(今地名) 现代考证植物名
春秋
(约公元前 550) 《诗经》
〔2〕 阿丘(河南) 土贝母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汉(约 200) 《神农本草经》〔3〕 - 土贝母 Bolbostemma paniculatum;贝母属 Fritillaria
汉(480) 《名医别录》〔4〕 晋地(山西) 土贝母 Bolbostemma paniculatum;贝母属 Fritillaria
梁(536) 《本草经集注》〔5〕 近道(江苏)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唐(659) 《新修本草》〔6〕 润州(江苏)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荆州、襄州(湖北) 湖北贝母 Fritillaria hupehensis
江南诸州(长江以南各地)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天目贝母 Fritillaria
monantha
唐(682) 《千金翼方》〔7〕 润州(江苏)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襄州(湖北襄阳) 湖北贝母 Fritillaria hupehensis
宋(1061) 《本草图经》〔8〕 晋地、河中(山西) 土贝母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江陵府、郢、随(湖北) 湖北贝母 Fritillaria hupehensis
润(江苏)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郑、蔡(河南) 舞阳贝母 Fritillaria wuyangensis
寿、滁州(安徽) 安徽贝母 Fritillaria anhuiensis
峡州(湖北宜昌) 太白贝母 Fritillaria taipaiensis
越州(浙江绍兴)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明(1505) 《本草品汇精要》〔9〕 峡州(湖北宜昌) 太白贝母 Fritillaria taipaiensis
越州(浙江绍兴)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明(1565) 《本草蒙筌》〔10〕 荆州、襄州(湖北) 湖北贝母 Fritillaria hupehensis
明(1590) 《本草纲目》〔11〕 - 贝母属 Fritillaria
明(1612) 《本草原始》〔12〕 南(江南)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西(西北) 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暗紫贝母 Fritillaria uni-
bracteata;甘肃贝母 Fritillaria przewalskii;梭砂贝母
Fritillaria delavay;新疆贝母 Fritillaria walujewii;伊
贝母 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明(1624) 《景岳全书》〔13〕 川(四川) 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
土(江南)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明(1624) 《本草汇言》〔14〕 川(四川) 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
土(江南)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明(1664) 《本草述》〔15〕 川(四川) 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
浙(浙江)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清(1695) 《本经逢原》〔16〕 西(西北) 新疆贝母 Fritillaria walujewii;伊贝母 Fritillaria pal-
lidiflora
象山(浙江)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川(四川) 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
清(1765) 《本草纲目拾遗》〔17〕 川(四川) 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
浙(浙江)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安徽六安(安徽六安) 安徽贝母 Fritillaria anhuiensis
江南宜兴(江苏宜兴)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1361·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10 期 2011 年 10 月
续表 1
朝代(时间) 本草著作 古产地(今地名) 现代考证植物名
宁国府(安徽皖南)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浙江宁波鄞县(浙江宁波)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清(1848) 《植物名实图考》〔18〕 川(四川) 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
浙(浙江)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大理府(云南) 蓝耳草 Cyanotis vaga
2 药用贝母品种的变迁
2. 1 《神农本草经》中“贝母”涵盖了葫芦科及百合
科两类植物 《神农本草经》(约 200 年)列贝母为
中品,谓:“贝母,味辛,平,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
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3〕由于该书对贝母
的描述很模糊,《中药志》等认为《本经》贝母即今日
之药用川贝母,或浙贝母〔19-22〕;尚志均、谢志民
等〔23,24〕认为《本经》贝母即今之葫芦科土贝母。由
表 1 可见,经考证《诗经》中的“贝母”是指葫芦科植
物土贝母。在《本经》之后的《名医别录》(480 年)
所载贝母包括葫芦科及百合科贝母属植物。考虑
《名医别录》是一些名医为《神农本草经》增补的资
料,而由陶弘景汇集起来成书。由于古人对植物的
分类比较模糊,因此,综合上述因素《神农本草经》
中贝母可能涵盖葫芦科及百合科贝母属两类植物。
2. 2 唐宋时期的贝母主要以湖北贝母、浙贝母、太
白贝母为主 唐代苏敬《新修本草》(659 年)载贝
母:“出润州、荆州、襄州者最佳”〔6〕。《千金翼方》记
载贝母的主产地主要有山南东道襄州、江南东道润
州二处〔7〕,而“其余州土皆有,不堪进御”,表明上述
产地贝母质量堪佳。润州辖境约为当今江苏省南
京、镇江、丹阳、句容、金坛、江宁等市县,荆州是指今
湖北松滋至石首间的长江流域,襄州是指今湖北襄
阳,根据笔者资源调查及参考相关文献资料,产于润
州应为浙贝母,产于荆州、襄州应为湖北贝母。
宋代苏颂《本草图经》(1061 年)至少收载 4 种
以上贝母,同时附有“峡州贝母、越州贝母、贝母”〔8〕
三幅插图,考虑《本草图经》的每药图之上,标以州、
府、军产地,一药一图,或一药数图,反映北宋本草药
品之分布地道与名实形态〔25〕。峡州辖境相当今湖
北宜昌、长阳、宜都等地,越州为今浙江绍兴。根据
书中所述结合产地、插图,“峡州贝母”图从形态上
判断为贝母属植物,今湖北宜昌五峰等地有太白贝
母分布,因此峡州贝母应为太白贝母。但是“越州
贝母”图从形态上判断不属贝母属植物,其地上部
分形状类似百合科黄精属 Polygonatum,地下部分为
植物鳞茎,其绘图不排除有错误之处,可能未见实
物,而想像为之。但是在这之后的《本草品汇精要》
在贝母条下也以“越州”为道地之一,浙江绍兴有浙
贝母分布,因此结合产地越州贝母应为浙贝母。
可见唐宋时期的贝母主要以湖北贝母、浙贝母、
太白贝母为主,但是也有其他品种,如《本草图经》
产于“河中”应是葫芦科土贝母;产“郑、蔡”可能是
舞阳贝母〔26〕;产“寿州”、“滁州”者是安徽贝母;此
外文中所述的“叶亦青,似荞麦叶,随苗出;七月开
花,碧绿色,形如鼓子花。”似乎与荞麦叶大百合
Cardiocrinum cathayanum (Wilson)Stearn相一致,荞
麦叶大百合又称荞麦叶贝母,这也和《本草便读》
(1887 年)中贝母插图相符合。
唐宋时期由于社会的发展,行政区域的变迁和
重新划分,中医药知识的传播以及市场需求量的增
加等致使有关贝母的记述是如此丰富,贝母的药用
价值受到重视,人们就近利用野生资源丰富、蕴藏量
大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大、农业发达,
湖北、浙江、皖南山区及大别山区的贝母得到了开
发,此期主要以湖北贝母、浙贝母、太白贝母为主,但
也使贝母的品种更为纷杂。
2. 3 川贝母与浙贝母的分化始于明朝末期 川贝
母之名最早见于云南嵩明人兰茂所著的《滇南本
草》(公元 1436 年) ,由于仅列苦马菜条附案中,未
见正名,因而未受到重视〔3〕。此外受当时交通、通
信等条件限制,李时珍著《本草纲目》(1590 年)时
未见到该书,也没有到云南考察,因此《本草纲目》
只是引述了一些前人的文献,未对贝母作任何评说。
后世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1765 年)全书卷首
特列“正误”指出《本草纲目》中“贝母不分川象,大
枣不别南北”的讹误,说明此时对贝母的认识仍然
具有一定局限性,对于川贝、浙贝的区别仍然没有得
到澄清,《本草纲目》所载贝母当属于百合科贝母属
品种。公元 1612 年《本草原始》〔12〕将贝母分为南贝
母、西贝母二类,其中南贝母应指产于南方一带浙贝
母中的“元宝贝”,而西贝母应泛指产于我国西南和
西北部分地区的川贝母(主要为川贝母、暗紫贝母、
甘肃贝母和梭砂贝母)、伊贝母(主要为新疆贝母、
·2361·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10 期 2011 年 10 月
伊犁贝母)。至明朝末期《景岳全书》(1624 年)〔13〕
首次明确提到川贝母,成书于同一年份(1624 年)
《本草汇言》〔14〕对贝母的功效进行了比较和分类,提
出“川贝、土贝,二者宜分别用”。结合两书的成书
背景及所言功效,文中所言“土贝”当属“浙贝”,可
见,川贝、浙贝的划分源于临床实践。自此,后世本
草均依附上述观点,川、浙两贝始以产地冠名划分开
来,并成为明以后药用贝母的重要品种。《本草
述》〔15〕(1664 年)有“川贝母小而尖白者良,浙贝母
极大而圆色黄,不堪入药。”这是首次出现“浙贝母”
之名。此后《本经逢原》(1695 年)、《本草从新》
(1757 年)均明确提出贝母有“川贝、象贝”之分,一
直到《本草纲目拾遗》(1765 年)才转引《百草镜》的
记载,指出土贝母与贝母的区别是“土贝形大如钱,
独瓣不分,与川产迥别”;药性方面“浙贝(土贝) ,今
名象贝,……象贝苦寒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
挟风火有痰者宜此,川贝味甘而补肺矣,治风火痰嗽
以象贝为主,若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17〕基本从药
材性状和临床应用上把两者的区别解释清楚。《本
草纲目拾遗》实际起着《本草纲目》续编的作用,是
清代新内容最多的著作之一,是对清中期以前的草
药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总结〔27〕。书中所指的“大如
钱,皮细白而带黄斑”者,无疑就是瓦布贝母
F. wabuenis〔28〕。将川贝和浙贝作为两味药分别使用
最早的医家是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1766
年)中载有 20 多条象贝的医案,又有 20 多条川贝的
医案,分得非常明确。这说明对贝母的认识经历了
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在川贝发现的过程中,其他地
区的贝母也得以使用,如《本经逢原》所言的“西者
味薄次之。”〔16〕可能是新疆贝母或伊贝母。值得注
意的是明清时期本草书籍所载贝母的附图与贝母属
特征不符合,如《本草蒙筌》贝母图与《本草图经》贝
母图一致,应为土贝母,《本草便读》贝母图应为荞
麦叶大百合,《植物名实图考》贝母图颇象半夏属
Pinellia植物,说明直至清朝末期,贝母混用现象仍
然十分严重。
川贝、浙贝之分与历史背景有着极大的关系。
12 世纪女真族入侵黄河流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北宋至明中叶,长江流域人口愈加密集,当时,由于
社会扰攘,大批在封建压迫下无以为生的农民,从外
地涌入长江上游的豫、鄂、川、陕四省交界地区〔29〕,
使得川贝母得到了充分开发,由于疗效独特,临床医
家从实践中认识、使用,逐渐成为市场的一部分,并
甚至成为市场的主流。川贝母与浙贝母的分化,人
文因素也起着重要因素,《景岳全书》作者张介宾祖
籍四川绵竹,时迁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 ,《本草汇
言》作者倪朱谟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本草从
新》作者吴仪洛世居浙江海盐,《本草纲目拾遗》作
者赵学敏浙江杭州人。他们分别对其熟悉贝母产区
中的生产及品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助推了贝母药
材的发展。
2. 4 现代贝母形成了五大品种 根据对历代本草
文献的考证,经过漫长的历史沿革,贝母的品种和产
地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中药贝
母已经形成了川贝母、浙贝母、湖北贝母、伊贝母、安
徽贝母五大品种,各品种质量如张石顽《本经逢原》
中记述:“贝母,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
者微苦又次之。”所述川者即川贝母,质量最好,西
者指伊贝母质量次之,象山者即浙贝母质量又次之。
古代本草的这种传统经验记述,与现代科学研究结
果基本一致〔16〕。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 1953 年版中国药典没有收
载贝母;1963 年版药典收录川贝母和浙贝母两品
种,川贝母来源于罗氏贝母 F. royle 或卷叶贝母
F. cirrhosa;1977 年版药典收载川贝母、浙贝母,新增
平贝母 F. ussuriensis 和伊贝母二个品种,其中川贝
母来源于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和梭砂贝母;
1985 年版川贝母、浙贝母和伊贝母的记载与 1977
年版相同,删除平贝母;1990 年版和 1995 年版的记
载与 1977 年版相同;2000 年版后增设湖北贝母;
2005 版、2010 版与 2000 版收录贝母类别相同。但
是 2010 版中国药典在 2005 版基础上增加了瓦布贝
母、太白贝母作为川贝基原。从中国药典收载类别
看,各贝母类别中除安徽贝母未收载于药典外,其他
品种与本草记载相一致,但是平贝母仅以川贝母的
伪药出现在《伪药条辨》,其收载存疑。
3 讨论
贝母早在《诗经》就有记载,描述的是葫芦科土
贝母的性状,之后出现了百合科贝母属和葫芦科两
类植物并存的时代,或许还以葫芦科土贝母为贝母
正品。自唐朝开始至今贝母品种变迁范围一直在贝
母属的范围内,不同的地域,又出现了许多贝母的代
用品或是伪品。贝母的古今品种历经 4 个历史阶
段,即:南北朝及以前时期的贝母涵盖了葫芦科及百
合科两类植物;唐宋时期的贝母主要以湖北贝母、浙
贝母、太白贝母为主;川贝母与浙贝母的分化始于明
朝末期;现代贝母形成了川贝母、浙贝母、湖北贝母、
伊贝母、安徽贝母五大品种,在整个品种变迁过程
中,土贝母分化成为另外一个品种,且延续至今仍然
在使用。
·3361·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10 期 2011 年 10 月
贝母品种产生变迁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对用药经
验的及时总结,贝母在东汉之前以土贝母入药,主要
功效是清热解毒散结,南北朝时天下割据,交通贸易
不便,浙贝母因具有清热解毒散结作用,在南方也作
贝母用,由于浙贝母具有土贝母的确切疗效,在长期
应用过程中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并且发现其还具有
止咳平喘的功效。自唐朝开始由于人类活动范围以
及资源的利用等因素的影响,加之贝母自身品种的
复杂性和古代植物名称没有模式标本或固定的凭证
标本,贝母由浙贝母进而推广到其他贝母属植物。
川贝母与浙贝母的分化是临床医学家通过实践总结
而来,其中历史背景和人文因素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从有记载以来,土贝母始终没有离开人们的视
野。
由于历代中医药专家的不断总结、探索和完善,
使贝母药材在使用上形成了今天的“川贝”与“浙
贝”两大类群,并一直指导中医临床用药。但是根
据笔者资源调查发现,目前贝母药材使用极为混乱,
除了历史原因外,一方面贝母属在中国分布有 30 余
种,分类学概念不甚明了,本属植物形态十分相似,
没有一定的植物分类学知识很难详细区分,加上资
源问题,从而导致药典规定的多来源;另一方面贝母
属在栽培中,容易产生一些变异,造成性状上的差
别。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生长周期,不同的栽
培方法(比如浙贝母用鳞茎切割繁殖得到的贝母和
川贝很相似,常为市场上川贝混淆品之一)得到的
贝母类药材外观性状也差别很大,这也是市场混乱
的原因之一。有鉴于此,建议把功效相同、药源充
足、基源相近的其他贝母如平贝母、伊贝母纳入到川
贝母项下,湖北贝母则可根据其功效特点纳入浙贝
母项下。从贝母药材的药用历史到现代的化学成分
和药理作用来分析,沿袭“川贝”、“浙贝”两大临床
用药体系是符合治疗要求的做法。由于安徽贝母药
用历史悠久,较易繁殖,现代疗效肯定,建议将其载
入 2015 版药典,纳入川贝母项下,以扩大药用。
参 考 文 献
[1]陈心启,夏光成 . 中药贝母名实考[J]. 植物分类学报,
1977,15(2) :31.
[2]朱熹 . 诗经[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3.
[3]叶显纯,叶明柱 . 神农本草经临证发微[M]. 上海: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06.
[4]陶弘景集,尚志均辑校 . 名医别录[M]. 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1986:125.
[5]陶弘景集,尚志均等辑校 . 本草经集注[M]. 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1994:274.
[6]苏敬等撰,尚志均辑校 . 新修本草[M]. 合肥:安徽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5:173.
[7]孙思邈原著,高文柱主编 . 药王千金方[M]. 北京:华
夏出版社,2004:552-553.
[8]唐慎微撰,尚志均等校点 . 证类本草[M]. 北京:华夏
出版社,1993:228.
[9]刘文泰等著,陈仁寿,杭爱武点校 . 御制本草品汇精
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23.
[10]陈嘉谟著,王淑民等点校 . 本草蒙筌[M]. 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88:86-87.
[11]李时珍著,王育杰整理 . 本草纲目[M]. 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4:656.
[12]李中立著 . 本草原始[M]. 卷二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
社,1999:12.
[13]张介宾著,孙玉信等主校 . 景岳全书[M]. 上海:第二
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1115.
[14]倪朱谟等编著,戴慎等点校 . 本草汇言[M]. 上海: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6.
[15]刘若金著,郑怀林等校注 . 本草述校注[M]. 北京:中
医古籍出版社,2005:154.
[16]肖培根,姜艳,李萍,等 . 中药贝母的基原植物和药用亲
缘学的研究[J]. 植物分类学报,2007,45(4) :473-487.
[17]赵学敏著 . 本草纲目拾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63:123.
[18]吴其浚著 . 植物名实图考[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63:168.
[19]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 . 中药志[M]. 第一
册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98.
[20]江苏植物研究所,等 . 新华本草纲要[M]. 第二册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28.
[21]凌一揆 . 中药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175-176.
[22]王大观 . 本草经义疏[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191.
[23]尚志均,刘晓龙 . 贝母药用历史及品种考察[J]. 中华
医史杂志,1995,25(1) :38.
[24]谢志民,王敏春,吕润霞 . 贝母类中药品种的本草考证
[J]. 中药材,2000,23(7) :423.
[25]陈重明,黄胜白等编著 . 本草学[M]. 南京:东南大学
出版社,2005:39.
[26]黄海欣,张玉洁,邹俊 . 河南省贝母属药用植物[J].
中药材,2002,25(8) :544.
[27]尚志均,林乾良,郑金生 . 历代中药文献精华[M]. 北
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99-100.
[28]刘震东,王曙,陈心启 . 关于瓦布贝母的分类等级研
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9,31(2) :145.
[29]张迪样 . 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长江流域人口活动对植
被变迁的影响[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0,9(1) :
49-53.
·4361·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10 期 2011 年 10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