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内蒙古冷蒿草原适宜放牧率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全 文 :内蒙古冷蒿草原适宜放牧率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汪诗平 陈佐忠 王艳芬 李永宏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北京 100094)
摘要: 从不同管理角度进行了内蒙古草地畜牧业生产适宜经营模式和适宜放牧率的探讨 , 并
进行了风险—利润权衡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草地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应遵循的基本原
则;认为内蒙古典型草原暖季放牧率不宜超过 2.0~ 2.7 羊/hm2 , 适宜始牧时间为 5月底或6 月初 ,
当年羔应短期育肥出栏。这样 ,羊草和大针茅草原就不会退化到冷蒿草原 ,冷蒿草原能得到利用式
改良的效果。
关键词: 适宜放牧率;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S8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311(1999)04-0067-09
The Study of Optimal Stocking Rat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angeland-live-
stock in Inner Mongol ia Steppe.WANG Shi-ping , CHEN Zuo-zhong , WANG Yan-
fen , LI Yong-hong (Inst itute of Botan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 ing
100094):Grassland of China , No.4 , 1999 , pp.67 ~ 75.
Abstract: Effects of dif ferent stocking rates and grazing patterns on rangeland condi-
tions of Inner Mongolia fine wool sheep(wether)were studied.Based on the biological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 rassland-livestock in Inner Mongolia steppe ,
the economical and biological principles should be kept.The optimal stocking ra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ould be no more than 2.0 ~ 2.7 sheep/hm2 in w arm season
and begin to graze at the end of May or at early June.The w ether lamb should be fat ten
and sold or slaughtered.Thus , the Leymus chinense and S tipa grandis communit ies
will not degrade into Artemisia frigida and shortgrass community .Artemisia frigida
communi ty can be restored and improved.
Key words: Optimal stocking rate; Grassland-livestock;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典型草原适宜放牧率和草地畜牧业
经营模式
1.1 典型草原适宜放牧率
放牧实验的主要目的之一 ,就是要提供
给草原管理者或牧民某类草场适宜的放牧
率。由于不同的管理者有不同的经营目标要
求 ,因而所得出的结果往往不尽一致。根据
放牧率与每头家畜增重 、公顷家畜增重 、最大
*受国家重大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 、自然
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八五”和“九五”攻关项目及内蒙古草
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开放站基金项目等资助
收稿日期:1999-03-04
作者简介:见本刊 1999年第 3期.
中 国 草 地
Grassland of China
  1999 , No.4 , pp.67 ~ 75              
经济效益 、草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 、牧草地上
现存量和利用率等的关系 ,对不同决策要求
下的适宜放牧率进行了研究。
1.1.1 绵羊个体最大增重时的放牧率
每只绵羊增重与放牧率的回归方程为:
Ga=22.5-1.85S(r2 =0.92*)。研究结果
表明[ 1 ~ 3] , 1.33 羊/hm2 和 2.67 羊/hm2 的
两种放牧率 ,每只羊增重差异不显著 ,增重范
围大都在 17.29 ~ 19.98kg/羊·138d(1990年
的 2 羊/hm2 和 1991 年的 1.33 羊/hm2 例
外),因此可认为小于 2.67羊/hm2 的放牧率
属最大增重范围 。根据 4年中就有 3年1.33
羊/hm2的绵羊平均增重在 18.55 ~ 19.98kg
(平均为 18.82kg),因而可以认为此时的增
重为最大增重 ,将此值代入回归方程便得 S
=2.04 羊/hm2 ,即最大增重临界放牧率为
2.04羊/hm2 。
以上所得出的结果实际上是依据整个暖
季放牧始 、终体重之差计算出来的 ,也就是
说 ,它未考虑到其中的过程。事实上 ,最大增
重时的临界放牧率并非是一恒定的值 ,它随
着放牧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以放牧开始时的
回归方程的斜率最大 ,表明每只绵羊增重对
放牧率大小最敏感 ,但此时最大日增重的潜
力也最大(a 值最大);6月 6 日 ~ 7 月 5 日 ,
回归方程的斜率较小 ,同时相对日增重与放
牧率的关系不显著(P <0.05),这说明每只
羊增重与放牧率的关系较小 ,这一时期绵羊
都能获得相近的增重;在第 2个轮牧周期中 ,
绵羊的相对增重潜力有所减小 ,同时风险也
相应的减小( b 的值减小);在第 3个轮牧周
期中 ,绵羊的相对日增重随放牧率的增大而
呈显著的线性下降。同时 ,还发现 ,增重潜力
大(a值大)的时期 ,其风险也大( b 的值也
较大)。
1.1.2 公顷最大增重时的放牧率
与个体最大增重时的放牧率结果相类
似 ,最大公顷增重时的放牧率也不是一个恒
值 ,而是随不同年度和放牧季节有所不同 。
各年度的最大公顷增重时的放牧率有所差
异 ,其中以 1992 年的最大 , 1991 年次之 ,
1993年最小 ,这是因为 1992年雨水最多 ,且
分布较均匀之故 ,若每年降雨量相等的话 ,有
可能是逐年下降的 ,这与各放牧率体重分化
的现象一样 ,因降雨量不同而部分掩盖了最
大公顷增重随放牧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就平
均值而言 ,公顷最大增重时的放牧率为 5.43
羊/hm2 ,最大公顷增重为 69.7kg/hm2 。同
时 ,整个暖季放牧时期最大公顷增重放牧率
以 7 ~ 8月的最大。
1.1.3 最大经济利润时的放牧率
最大经济利润时的放牧率主要与卖 、买
价格及其差价有关 ,且更主要是受买卖价格
差价的影响。总体上 ,当买卖价格相等时 ,随
着两者价格的上升 ,最大经济放牧率有所增
大 ,但增加的幅度很小;而当卖价>买价时 ,
随着差价的增大 ,最大经济利润放牧率显著
地增大;相反 ,当卖价<买价 ,则随着差价的
增大而明显减小 ,甚至出现负值。同样 ,公顷
最大利润也主要与卖 、买价格及其差价有关 。
以1993年为例 ,当买价>卖价时 ,利润很小
甚至亏本 ,很小的盈利主要来自羊毛的收入;
当买价 =卖价时 ,利润也不大 , 为 30 ~ 40
元/hm2 ,但比较稳定 ,随买卖的绝对价格的
变动而变化不大;当买价<卖价时 ,随着差价
的增大 ,利润增加很快 ,甚至成倍的增长 。所
以 ,最大经济利润放牧率不仅受草地状况和
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 ,而且更主要的受
市场价格的影响。1991 ~ 1993 年的最大经
济利润时的放牧率与买卖价格的关系为:S
=18.67-(44.70m+7.18)/3.6n(m 为买进
价格 ,n为卖出价格)。
1.1.4 牧草地上最大净初级生产力时的放
牧率
1.1.4.1 牧草地上现存量与放牧率间的关

68                  中  国  草  地                 1999年
通过分析 ,我们发现放牧率与牧草地上
现存量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其回归方程为 X
=82.4-7.46S(X为牧草地上现存量 , S 为
放牧率 , r2=0.89*)。由于放牧率的增大降
低了地上现存量 ,影响放牧绵羊的日采食量 ,
进而影响了营养摄入量 ,而导致体增重的下
降。个体增重和公顷增重与地上现存量间
的回归关系为 Ga=3.73+0.21x(r2=0.70)
和 G =-22.8 +3.78x -0.0416x2(r2 =
0.95*)。由此可知 ,家畜体增重和牧草地上
现存量间的关系与其和放牧率间的关系相类
似 ,但个体增重随放牧率的增大而降低 ,而随
地上现存量的增大而增大 ,超过一定程度时
则保持相对稳定 。公顷增重首先随地上现存
量的增大而增大 ,当地上现存量增大到一定
程度时 ,由于个体增重的增大不能补偿因放
牧率降低 、家畜数量的减少所带来的损失时 ,
则公顷增重开始下降。事实上 ,因放牧率低
于某一临界水平时(如本研究表明在 2.04
羊/hm2左右),家畜的个体增重不再增大。
由此可以得出 ,公顷增重最大时的地上现存
量为 45.43g/m2 , 最大公顷增重为 Gh =
63.07kg ,此时的放牧率为 4.89 羊/hm2 ,这
比利用公顷增重与放牧率间的关系所得出的
结果较小 ,后者为 5.43羊/hm2 。
1.1.4.2 牧草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与放牧率
间的关系
本文的地上最大初级生产力(ANPP)=
3个轮牧小区生长季中最大地上现存量的均
值(AP)+家畜采食量(I)。地上净生产力
(ANPP)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与地上现存量变
化趋势一致 ,但无牧条件下的 ANPP 反而比
轻牧条件下的低 ,这说明轻度放牧能刺激牧
草的生长 ,具有补偿性或超补偿性生长的特
点。同时 ,还发现随着放牧率的增大地下生
物量随之减少并表层化 ,地上地下生物量之
和仍以轻牧处理的为大 ,这表明轻牧提高了
牧草的总生产力 ,而重牧或过牧则降低了牧
草的总生产力 ,从而导致了草场的退化。尽
管不同年份的净地上生产力的绝对值不同 ,
1997 年约为 1993 年的 2/3 , 但出现最大
ANPP的放牧率均类似 ,为 2.67 羊/hm2 左
右。
1.1.5 适宜牧草利用率时的放牧率
1.1.5.1 牧草利用率与放牧率间的关系
牧草的利用率=家畜总采食量/地上总
生物量(放牧前+再生)×100%。研究结果
表明[ 3 ,4] ,随着放牧率的增大 ,草场利用率几
乎呈线性大幅度增加 ,如重牧处理的牧草利
用率平均为 75%,约为轻牧处理的 4倍 。牧
草利用率与放牧率间的回归公式为 He =
8.51+10.3S(r2=0.98**),式中 He 为牧草
利用率 ,S 为放牧率 。同时 ,以春季利用率最
高 ,夏季最低 ,秋季次之。由此可见 ,夏季牧
草利用率不足 50%,牧草均为轻中等被利
用;而重牧或过牧主要发生在春秋季 ,但实验
中最大放牧率处理在整个生长季牧草利用率
都很高。
1.1.5.2 每羊日占有牧草量与放牧率间的
关系
按放牧前地上牧草现存量 ,计算出不同
放牧率下每只羊日占有牧草量 。由于地上牧
草现存量随放牧率的增大而降低 ,故每只羊
日占有牧草量也随放牧率的增大而下降 ,但
下降的幅度并非线性的 ,而是与放牧率呈倒
数关系 ,其回归方程为:Y=-1.28+18.5/S
(r2=0.99**),其中 Y为每羊日占有牧草量
(kg),S 为放牧率(羊/hm2)。对于重牧处理
的绵羊 ,其牧草日占有量只有 2kg 左右 ,相当
于最轻牧处理的 1/6。由于重牧处理每日牧
草占有量还不足轻牧处理的绵羊的日采食
量 ,即使利用率很高 ,但终因地上牧草现存量
过低而导致日采食量降低和体增重的下降;
同时 ,也使草场荒漠化和沙化 。
1.1.5.3 公顷增重与牧草利用率间的关系
通过不同放牧率下公顷总增重与牧草利
69第 3期   汪诗平 陈佐忠 王艳芬 李永宏  内蒙古冷蒿草原适宜放牧率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用率的数据 , 可得出其回归方程为:Gh =
-28.4+3.13x -0.026x2(r2 =0.97*),Gh
为公顷增重 , x 为牧草利用率。当 x=59.28 ,
即牧草利用率达到 59.28%时 ,公顷增重最
大 ,达 64.37kg/hm2 。由此可推出临界放牧
率为4.83羊/hm2 ,每羊占有临界牧草现存量
为 2.55kg/羊。
从以上牧草利用率与放牧率 、公顷增重
和每羊日占有牧草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 ,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 ,牧民虽难以估测和掌握
牧草利用率 ,但可以很容易的度量牧草地上
现存量 ,按每只羊至少占有 2.55kg 地上牧草
干物质(即日采食量为 1.51kg),便可获得最
大公顷增重。这也与此时牧草的转化利用效
率最高有关。
1.1.6 各种放牧率指标间的关系
1.1.6.1 各指标的局限性
首先 ,利用体重与放牧率间的关系作为
合理放牧制度的指标之一 ,最大的局限就是
没有提供有关草场状况的任何信息 ,放牧率
与家畜生产性能间的关系是通过影响草场状
况而得以实现的 。其次 ,在整个放牧期间都
不是一个恒定的值 ,而是依不同放牧时间有
所不同 ,随个体增重的回归系数的绝对值( b
)增大而缩小 ,以前的许多研究所得出的结
果大都是根据放牧期始 、终家畜相对增重与
放牧率的关系所得出的 ,所以一般地也是临
界放牧率范围最小的一个。同样 ,以前研究
所得出的公顷最大增重时的放牧率也是整个
放牧期内较小的一个 ,而最大经济利润放牧
率的影响因素更多 ,除受草场状况 、家畜生产
性能影响外 ,还受到市场买卖价格 ,尤其是两
者差价的影响 ,因而变化更大 。
最大公顷增重时地上现存量和牧草利用
率的放牧率 ,虽然比最大公顷增重时的放牧
率低(前两者分别为 4.89 羊/hm2 和 4.83
羊/hm2 ,而后者为 5.43羊/hm2)。但都是以
最大公顷增重为目标 ,故很容易造成退化草
场的更进一步的退化。而最大地上净初级生
产力时的放牧率 ,既考虑了草原牧草的光合
效率 ,又考虑了牧草的利用状况 ,从而使放牧
生态系统中能量利用转化效率较高 ,因而该
放牧率无论对哪种类型的草原都较适宜 ,也
不会导致退化草原的进一步退化 。研究表
明 ,对于以冷蒿为主的退化草场 ,其适宜的放
牧率约为 2.7羊/hm2 。
1.1.6.2 几种指标的适用范围
1.1.6.2.1 个体最大增重和地上现存量时
的放牧率
这个指标对于已经退化的草场来说 ,具
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个体增重与地上牧草现
存量均随放牧率的增大而线性下降 ,对于退
化草场而言 ,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草场生产
力低下 ,这时若一味地提高放牧率 ,追求公顷
最大增重和最大利润(暂时的或目前的),势
必造成草场的进一步退化 ,甚至沙化 ,最后也
得不到持续的公顷最大增重和最大利润 ,如
实验所表明的 ,公顷最大增重时的放牧率逐
年有下降趋势 。相反 ,如若利用个体最大增
重和较大地上牧草现存量时的放牧率 ,一则
可较大限度地保护退化草场 ,有利于其进行
逆行演替 ,二则不致于大幅度地影响目前的
牧业水平和牧民生活水准 ,此所谓利用式改
良的理论基础 。
1.1.6.2.2 公顷最大增重时的放牧率
这个指标主要适用于草场状况良好而且
草地投入少 、家畜支出少 、经济意识不强的情
况 ,因为在自给自足的较原始的牧业条件下 ,
人们的主要目标是获取最多的畜产品 ,供自
己消费 ,很少考虑其经济效益和对草场的影
响 ,但这种最大量取出 、极少投入的牧业生
产 ,从持续利用的角度来看 ,再好的草场最终
也要退化。目前 ,我国大部分牧业地区都是
因这一概念而形成不合理的放牧制度的 。
1.1.6.2.3 最大经济效益时的放牧率
这个指标应该说适应范围很广 ,因为对
70                  中  国  草  地                 1999年
于牧民或企业来说 ,所寻求的就是最大经济
效益。如果在放牧场有限的条件下 ,牧民为
了获取较大利润 ,就必须给草地较大的投入 ,
包括施肥 、灌溉 、建立人工草地等 ,同时加强
家畜饲养管理 ,并进行必要的补饲等 ,此时最
大经济放牧率指标最为适用。可惜 ,由于历
史的原因 ,我国多数牧区草场承包责任制尚
不完善 ,因而各牧民的放牧地根本不存在限
制 ,同时投入和支出也与放牧率关系不大 ,这
样只要卖价≥买价甚至不管买卖价格的变动
(自给自足),草场放牧总是有一些效益 ,并随
着放牧率增大而增大(不超过最大增重放牧
率 ,事实上牧民也不知道最大增重放牧率是
多少 ,总以为放牧率越大效益越高),这是造
成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1.6.2.4 最大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时的放
牧率
因为最大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为地上现存
量与家畜采食量之和 ,当放牧率较轻时 ,虽然
地上现存量较多 ,但因家畜的采食量较少 ,故
两者之和未必最大 ,这样既不利于提高牧草
的光合效率 ,也没有较充分的利用牧草资源;
当放牧率较大时 ,地上现存量和家畜采食量
均下降 ,两者之和也较低;因而只有适牧时 ,
才能发挥牧草的补偿性生长作用 ,使得地上
牧草净生产力最大。但不同草原类型其最大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时的放牧率水平是不同
的 ,而对于退化草原 ,放牧率以不超过此水平
为宜。根据本研究发现 ,此时的放牧率约为
2.7 羊/hm2 , 其个体增重为最大体增重的
87%以上 ,公顷增重为最大公顷增重的 70%
以上 ,但放牧率分别比前者或后者增加或减
少了一倍。同时草场的状况并未进一步恶
化 ,反而有所改善。因而 ,认为地上净初级生
产力是一个很有用的指标 ,尤其对于退化草
场而言更是如此 。
1.2 草地畜牧业适宜经营模式
1.2.1 不同放牧率绵羊体重季节性的变化
特点
总体上 ,自 10月 5日开始到次年 3月底
为绵羊冷季减重期 。在暖季 ,由于不同放牧
率的绵羊体增重有较大差异 ,如较轻放牧率
(1.33 ~ 4.00羊/hm2)处理下平均增重 16 ~
18.8kg/羊 ,而较重放牧率(5.33羊/hm2 和
6.67 羊/hm2)处理下平均增重 8.5 ~ 13.5
kg/羊;但在冷季 ,放牧率低的绵羊绝对失重
量比放牧率高的绵羊大 ,即暖季增重大的绵
羊冷季减重也大 ,到 1993年 3月 5日绵羊体
重下降到最低点时 ,各放牧率下绵羊体重的
差异比暖季时的差异小 , 如暖季时 1.33
羊/hm2与 6.67 羊/hm2 两种放牧率下绵羊
的平均体重差异为 8.17kg ,到冷季体重最低
点时只相差 2.33kg 。另外还可发现 , 由于
1992年为“大雪灾”之年 ,到 1993 年 3月中
旬绵羊体重降到最低点 ,甚至比 1992年 5月
20日时的体重还轻。也就是说 ,整个暖季增
长的体重在经过了 5个月的“饥寒交迫”之后
已被消耗殆尽 ,在付出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
财力之后毫无所获 ,极大地浪费了草地资源 ,
甚至破坏了正常的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 ,使之难以进行持续的草地畜牧业生产。3
月份以后 ,体重有所增加 ,此乃补饲的结果 ,
平均每天补饲 1kg 左右的干草 ,持续了近 3
个月。另外 ,在经过两个生长季以后 , 1993
年 10月 5日所有放牧率的绵羊平均体重与
1992年最大体重(9月 20日)相比只增加了
0.99kg ,但放牧率低的处理(1.33羊/hm2 和
6.67羊/hm2)增加相应较多 ,为 2.62 ~ 3.58
kg;而放牧率高的处理增重较少 ,甚至减轻了
0.3 ~ 2.71kg 。
自10月 5日以后 ,随着出栏 、出售或屠
宰的时间向后推迟 ,掉膘的速度有所加快 。
1992年 10月 5日 ~ 1993年 3月 5日 ,五种
放牧率下每向后推迟一个月 ,则绵羊平均体
重分别减轻 1.20 、2.26 、4.25 、3.80和5.03
kg ,且不同放牧率间绵羊掉膘速度也有所不
71第 3期   汪诗平 陈佐忠 王艳芬 李永宏  内蒙古冷蒿草原适宜放牧率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同。放牧率低的绵羊较放牧率高的绵羊掉膘
速度快 ,如 1.33 羊/hm2 的绵羊到 1993年 3
月 5 日累计掉膘 19.73kg ,而 6.67 羊/hm2
的绵羊累计掉膘 14.23kg ,所有放牧率的绵
羊平均累计掉膘 16.54kg/羊 ,比暖季平均增
重15.31kg/羊还要多减重 1.23kg/羊 ,即一
年的放牧几乎毫无所获。
1.2.2 绵羊体重的年际变化
绵羊的体重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
“锯齿状”上升。随着年龄的增长 ,各暖季放
牧期间羯羊的绝对增重越来越小;相反 ,冷季
时绵羊的绝对掉膘量却随年龄的增加而增
大。
当年羔在第一个暖季净增重 22.75kg ,
而以后各年龄段(如 1.5 、2.5 、3.5 和 4.5周
岁)的羯羊每年绝对增重分别只有 19.66kg 、
7.09kg 、2.60kg 和 2.71kg ,即每年暖季绝对
净增重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减小 ,体重
逐渐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若以 4.5周岁的体
重做为 100%,则 0.5 、1.5 、2.5 和 3.5周岁
时的体重分别为 49.60%、78.93%、90.08%
和94.17%,即 2.5 周岁时体重就基本上接
近最大值了。
0 ~ 4.5周岁的羯羊 ,在经过了 5个暖季
后累计绝对增重 87.32kg ,但到 4.5周岁时 ,
实际每 只净 增 重 54.81kg , 两 者 相差
32.51kg ,相差值为 4个冷季的累计掉膘量 ,
累计减重占累计增重的 37.23%,即暖季增
重 1/3以上在冷季又损失掉了 。在这里累计
掉膘量还未考虑补饲和死亡等因素在内 ,事
实上 ,若冬季不补饲再加上死亡羊只 ,冷季绵
羊掉膘量会更高 ,达 50%左右。
母羊的体重变化规律与羯羊类似 ,但由
于母羊的生理机能和经营的目标与羯羊有较
大的差异 ,即母羊除获取羊毛等畜产品外 ,肉
用性能是次要的 ,主要是以繁殖 、扩大畜群和
更新畜群结构为目的。因此 ,尽管 3.5周岁
时其体重已接近最大体重 ,为 6.5 周岁体重
的 97.18%,但就其繁殖成活率而言 ,一般以
4 ~ 6岁为高 ,尤其是 5周岁以后双羔率有所
增加 ,故对繁殖母羊而言要综合考虑其经济
效益和饲养年限。
1.2.3 适宜的出栏时间和屠宰时间
依据不同放牧率条件下绵羊全年体重动
态变化和冷季掉膘速度 ,适宜出栏时间不宜
迟于 10月中旬 ,事实上放牧率大的处理自 9
月 20日以后绵羊已开始掉膘 ,假如 11 月 5
日出栏 ,则平均掉膘 1.2kg ,按活重价 5.00
元/kg 计 ,则每只羊平均损失 6.00元 。屠宰
时间也应不迟于 11月中旬为宜 ,因为这时最
高气温已稳定通过零度(总在零度以下),若
延长到 12月 5日 ,则绵羊又要平均减重2.26
kg , 累计减重 3.46kg , 将累计损失 1.73
元/羊;同样 ,若推迟到次年 1月 5日 、2月 5
日或 3月 5 日 ,则相应将损失 38.55元/羊 、
57.55元/羊和 82.7元/羊 ,若再加上其他物
化劳动报酬损失可能更多 。
1.2.4 适宜的经营策略
以 1993年为例 ,当年羔净收入最多 ,近
1.5周岁羊的 1.5倍 、2.5周岁羊的 2倍 、3.5
和 4.5 周岁羊的 4 倍 ,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净
收入成倍的下降。实际上 ,1.5周岁以后均未
考虑冬天补饲的费用 ,若遇上大雪灾之年(如
1992年)或干旱年份 ,冬天仍需进行补饲 ,这
时支出部分将增加 ,同时增重也将会减少 ,收
入随之减少 ,因而净收入则所剩无几;若再加
上疾病流行等不可测因素 ,死亡率上升 ,则有
可能入不敷出 。所以 ,就羯羊而言 ,应提倡当
年羔育肥 , 当年出栏或以不超过1.5周岁为
宜 ,若结合早期断奶强度育肥等先进技术 ,当
年羔出栏的经济效益会更好。另外 ,从牧草
的利用效率看 , 0.5 、1.5 、2.5 、3.5 和 4.5周
岁的羯羊肉料比分别为 1∶13 、1∶26 、1∶37 、
1∶49和 1∶60 ,即当年羔 13kg 干草就可以增
加 1.0kg 肉(毛重),而 4.5 周岁的绵羊要累
计消耗 60kg 干草才能净增加 1.0kg 肉(毛
72                  中  国  草  地                 1999年
重),两者相比前者比后者的牧草利用效率高
3.6倍 。也就是说 ,若将羯羊养到 4.5周岁
时才出栏 ,实际上可相当于能饲喂 5只当年
羔 ,因为当年羔体重近 4.5周岁羯羊体重1/2
时可多产 2.5倍的肉 ,同时当年羔肉质细嫩 ,
营养价值高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更好。
1.2.5 适宜的畜群结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若以经济效益
和草场利用效率为基础 ,则冬季以前应将所
有羯羊(包括当年羔)都出栏 ,冬季应全为母
羊(包括育成羊);3 岁以后的母羊(经产羊)
其体重基本上达到稳定状态 ,即暖季的体增
重与冷季的体减重相当 ,因而这时的母羊收
入主要来自羊毛和羔羊 ,按 1994年当地各种
畜产品价格 ,净收入约为 72.60元/羊 ,比同
年龄羯羊(1.5周岁以后)多 20 ~ 45.0 元/羊
以上 ,如若提高繁殖成活率(产双羔),则效益
更为可观。所以 ,畜群中应尽可能的扩大母
畜的比例 。
2 风险—利润权衡
由于年际间的气候变化 ,确定最佳放牧
率的确是困难的 。如果气候和可利用牧草可
以正确预测 ,那么生产者就可以理想地将放
牧率与草地状况匹配起来 ,以确保在特定的
气候条件下获得充分的畜体增重和最大利
润。然而 ,在缺乏这些资料和预测时 ,生产者
必须选择一种最佳放牧率以获得满意的净收
入水平 ,同时又有最小的气候风险[ 3 , 5] 。
2.1 牧草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研究结果表明[ 3 ,5 ,6] ,不论放牧率的大
小 ,丰水年(1990年)的牧草地上净初级生产
力均是欠水年(1997年)的 2倍左右 ,而平水
年(1993年)几乎处于两者之间 ,说明在半干
旱地区降水量的多少是牧草生长的主要限制
因子 。即在气候和放牧二维因子的作用下 ,
地上净生产力的形成主要受气候因子的影
响 ,而放牧活动主要是改变了草场的群落组
成及环境质量(地上现存量和品质),在两者
的互作下 , 群落将趋于退化 , 甚至沙化[ 7] 。
因此 ,在草原区 ,尤其对退化草原而言 ,在制
订适宜的放牧率时应以平水年或欠水年的牧
草生产力水平为依据 ,以减少经营者的风险 ,
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
2.2 绵羊体增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在降水充足时(1990 年和 1992 年),公
顷增重几乎随放牧率的增大而增大 ,但在干
旱年份 ,甚至在正常年份 ,高强度的放牧率并
不一定能带来最大的公顷增重 。公顷增重在
较高放牧率下有较大的变化幅度 ,对可利用
牧草丰度的敏感性也较大。平年或欠年 ,放
牧率高的处理由于可利用牧草量较少 ,而使
公顷增重比较低放牧率的低。由此可见 ,高
放牧率既带来单位面积家畜体增重的增加 ,
也带来了由统计方差可测度的风险的增加。
通过从概率的角度对不同放牧率下公顷
增重的风险分析表明 ,在较低放牧率下 ,几乎
垂直的累积分布函数反映了年际间公顷增重
变化很小 , 4年的变化限于 2kg/hm2 的范围
内;相反 ,高放牧率的累计频率分布函数在较
接近于水平的方向上扩展(斜率较大),表明
公顷增重易受到与可利用牧草量有关的气候
诱导变化的影响 。同时 ,无论是丰年还是欠
年 ,因放牧率过高 ,放牧家畜的食物资源竞争
激烈 ,从而使增加的家畜数不能补偿个体增
重的下降而导致了公顷增重的总下降。
2.3 经济响应的概率估计
从管理的观点出发 ,由于强调经济响应
的作用 ,从不同放牧率净利润的累积频率值
可以认识放牧系统的性能和风险—利润的变
化 ,进而确定最佳放牧率 。与公顷增重不同
的是 ,在高放牧率下其净利润的变化虽然比
轻放牧率的大 ,但比中等放牧率处理的要小;
同时 ,高放牧率处理累积分布频率值整个的
位于中等放牧率处理的左边 ,说明就风险—
利润而言以中等放牧率处理的为最优。虽然
73第 3期   汪诗平 陈佐忠 王艳芬 李永宏  内蒙古冷蒿草原适宜放牧率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高放牧率处理的公顷增重的累积分布频率值
整个的位于中等放牧率处理的右边 ,但净利
润的累积分布频率值却均比其小 ,说明高放
牧率的体增重不能补偿与较高放牧率有关的
许多费用 。由于净利润还受买卖价格及其差
价的影响 ,故不同的价格体系会有不同的累
积分布频率值 ,但有一点是可以阐明的 ,即高
放牧率并不一定带来高的公顷增重和净利
润 ,而且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3 放牧演替规律
8年的放牧研究表明 ,不同放牧率下植
物群落特征发生了明显地变化 ,克氏针茅和
羊草的重要值随放牧率增大而很快降低 ,冰
草和冷蒿也以轻牧时为大;随着放牧率的增
大 ,冷蒿让位于更加适牧的星毛委陵菜和寸
草苔 ,这主要与不同植物在不同牧压下的繁
殖特性有关[ 7 ,10] 。同时 ,随放牧率增加 ,其
他杂类草的重要性有较大提高 ,如过牧下刺
穗藜等的比例有所增加 ,甚至在过牧下一年
生植物狗尾草开始呈斑状分布 。小丛生禾草
糙隐子草在中牧条件下重要值最高 。在冷蒿
草原上 ,植物多样性指数随着放牧率的增加
而下降 。以 15种主要植物重要值为特征的
聚类结果表明 ,第Ⅰ类植物主要为处理 4.00
羊/hm2中的优势植物 ,并以由直立型向匍匐
型变化的植物为代表;第 Ⅱ类主要为在较轻
牧条件下(处理 1.33 羊/hm2)的禾本科植
物;第 Ⅲ类为过牧(处理 5.33 羊/hm2 和
6.67羊/hm2)条件下的入侵植物;第Ⅳ~ Ⅷ
类植物为过牧条件下的优势植物或伴生植
物。
根据不同放牧率下冷蒿退化草原群落中
不同植物的重要性程度 ,采用主分量分析
(PCA)的方法 , 计算出前 3 个主分量值。
结果表明 , 5种放牧率下的冷蒿退化草原 ,在
经过了 8年的放牧后 ,已明显地演替为三种
类型。第一类为处理 1.33 羊/hm2 和 2.67
羊/hm2草场 ,该类草场仍以冷蒿 、克氏针茅 、
冰草 、羊草等为优势植物 ,尤其是处理 1.33
羊/hm2 ,禾草的成分比处理 2.67 羊/hm2 更
高 ,在 1990年的基础上 ,有较明显的“改良”
效果 ,即冷蒿退化群落有顺行演替的趋势;而
处理 2.67羊/hm2 则基本上保持了 1990年
“原有”的群落特征 。第二类为处理 4.00
羊/hm2 ,这类草原群落中冷蒿的重要性有所
下降 ,而更耐牧的星毛委陵菜成为优势植物 ,
从而构成了星毛委陵菜 、冷蒿和糙隐子草的
退化草原群落 ,与 1990年相比 ,有更进一步
退化的趋势;第三类处理为 5.33 羊/hm2 和
6.67羊/hm 2 ,由于继续受过牧的影响 ,这两
种处理的草场明显地已退化为星毛委陵菜退
化草场 ,寸草苔也占较大的比例 。这些现象
表明 ,羊草草原和克氏针茅草原在持续的重
牧条件下所演替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冷蒿退化
草原 ,如果减轻牧压 ,则可发生逆行演替;相
反 ,若继续重牧或过牧 ,则冷蒿退化草原将趋
同于星毛委陵菜退化草原 ,其群落结构更少 ,
优良牧草比例更低 ,草场生产力进一步下降 ,
植物多样性降低 ,群落稳定性较差 ,并面临荒
漠化和沙化的危险[ 3 , 7] 。
4 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经济
原则
草地畜牧业一般是以天然草原或人工草
地生长的牧草为基础的 ,而目前(尤其是暖
季)天然草原是放牧家畜最主要的食物资源 。
因而 ,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前提条
件为草场不退化原则 。同时 ,不同放牧家畜
种类或不同种群结构的生物经济特点不同 ,
只有最大效率的利用 、转化有限的牧草资源 ,
才能在不太大的影响牧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
有效地控制放牧率 。但在放牧系统中 ,家畜
的可利用牧草量是气候和放牧率的函数 ,然
而 ,在放牧季节开始 ,牧民并不知道整个放牧
季内的降水能否支持草地牧草的充分生长 ,
74                  中  国  草  地                 1999年
以供应最佳数量家畜的采食;放牧率是根据
所期望的可利用牧草量决定的 ,在任何一年 ,
放牧率与可利用牧草之间配合的不当 ,是与
两种极端条件相关联的:在歉年 ,由于家畜间
竞争激烈 ,有限的牧草资源可能带来最小的
公顷体增重;在丰年 ,丰盛的可利用牧草会使
放牧家畜个体增重大幅度增加 ,但由于过多
的牧草未被利用 ,从而使公顷增重较低。为
了这种选择 ,有必要对不同放牧率下有关的
风险—利润进行数量化的权衡[ 3 ,5 ,7 ~ 9] 。即
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生物经济原则
为:草场不退化原则 、最大生物学效率原则和
风险 —利润权衡原则 。
5 结论
内蒙古典型草原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应遵循三大原则:(1)草场不退化原则 ,以维
持系统较大的植物多样性和较高的生产力水
平(植物和家畜),对冷蒿退化草原尤其如此;
(2)最大牧草净光合效率和利用转化效率原
则 ,使地上牧草净生产力最高和放牧家畜种
群畜产品转化效率最高 ,即生物经济效益最
大原则;(3)利润—风险权衡原则 ,保证牧民
有较高的收入和较低的经营风险。根据上述
原则和研究结果 ,得出内蒙古典型草原草地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为:暖季不超
过 2.7羊/hm2 ,即每个羊单位应占有夏季草
场不少于 0.4hm2 ,于 5月底或 6月初开始放
牧;当年羔育肥出栏 ,并扩大母羊的比例 。这
样 ,羊草草原或针茅草原就可能不会退化到
冷蒿草原 ,或冷蒿退化草原有可能得以恢复 ,
达到利用式改良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 1 ]  汪诗平 ,李永宏 ,尹承军 ,黄德华.不同管理要求下几
种最适放牧率的分析和探讨[ A] .陈佐忠 , 汪诗平.
典型草原草地畜牧业优化生产模式的研究[ M] .北
京:气象出版社 , 1998.29~ 40.
[ 2 ]  汪诗平 ,李永宏.内蒙古典型草原季节畜牧业经营策
略:绵羊体重随放牧率和年龄差异的变化规律[ A] .
陈佐忠 ,汪诗平.典型草原草地畜牧业优化生产模式
的研究[ M] .北京:气象出版社 , 1998.41~ 47.
[ 3 ]  汪诗平.内蒙古典型草原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
生物学基础研究[ 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
学院 , 1998.
[ 4 ]  汪诗平 ,王艳芬 ,李永宏.内蒙古冷蒿草原草畜系统
适宜放牧率的研究Ⅱ.以牧草地上现存量和地上净
初级生产力为管理目标[ J] .草地学报 , 1999 ,(2)
[ 5 ]  汪诗平 ,李永宏 ,王艳芬.不同放牧率对草原牧草再
生性能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J] .草地学报 ,
1998 ,(4)
[ 6 ]  王艳芬 ,汪诗平.不同放牧率对初级生产力和牧草品
质的影响[ J] .草业学报 , 1999 ,(1)
[ 7 ]  汪诗平 ,李永宏 ,王艳芬 ,韩苑鸿.不同放牧率下冷蒿
小禾草草原放牧演替规律的研究[ J] .草地学报 ,
1984 ,(4)
[ 8 ]  汪诗平 ,牛德水 ,邢雪荣.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
生物学基础及评价指标刍议[ A] .牛德水.农业生物
学研究与农业持续发展[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7.290~ 294.
[ 9 ]  汪诗平 ,盛修武.内蒙古典型草原草地畜牧业可持续
发展模式的初探[ J] .中国养羊 , 1997 ,(3):12~ 14.
[ 10]  李永宏 ,汪诗平.草原植物对家畜放牧的营养繁殖对
策初探[ A] .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 5集)[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97.23~ 31.
75第 3期   汪诗平 陈佐忠 王艳芬 李永宏  内蒙古冷蒿草原适宜放牧率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