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7 卷
7
第 3 期
N o
.
3
草 地 学 报
A C T A A G R E S T IA S IN IC A
1 9 9 9 年
S e P t
.
月 _
l , 9 9
内蒙古典型草原草畜系统适宜放牧率的研究 ‘
1
. 以绵羊增重及经济效益为管理 目标
汪诗平 李永 宏 陈佐忠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北京 1 0 0 0 9 3)
摘要 : (l) 绵羊个体增重与放牧率呈线性负相关 , 个体最大增重临界放牧率 , 因季节不同而变化 ,
随着个体增重与放牧率回归系数 b 绝对值的增大而降低 , 以始 、终放牧期间所得临界放牧率最小 ,
(2
.
04 羊/ h m , ) . (2) 公顷增重与放牧率的关系符合二次曲线 , 在达到公顷最大增重以前 , 随着放牧率
的增大而增大 , 之后则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下降 , 平均 5 . 43 羊 /h m Z 。 (3) 公顷最大增重并不一定获取
公顷最大利润 , 主要视买卖价格及其差值而定 。 (4 )以冷篙小禾草为主的退化草原 , 宜以个体最大增重
的适宜放牧率作为管理标准 , 以使该类草原在利用中得以恢复 。
关镇词 : 内蒙古典型草原 ; 体增重 ;经济效益 ; 适宜放牧率
1 前言
放牧实验的最终 目的 , 在于寻求草原最适放牧管理制度 , 其主要 内容之一 , 即最适放牧
率范围的探讨 。然而 , 确定最适放牧率的方法和指标 , 目前尚有较大争论 , 因不同 目的和要求
而各异 , 至少有以下六种方法和指标 :
(l )以每头家畜最大增重的放牧率作为临界放牧率 (H a r t , 1 9 8 8 ; C o n n o lly , 1 9 7 6 ; C o n -
n iffe 等 , 1 9 7 0 ) 。 (2 )以公顷家畜最大增重的放牧率作 为最适放牧率 (Jo n e s 等 , 1 9 7 4 ; ()w e n
等 , 1 96 8 ) 。(3) 根据放牧与家畜增重 、公顷增重的回归关系 , 以最大经济效益的放牧率作为最
适放牧率 (H a r t 等 , 1 9 5 5 ; Co o k 等 , 1 9 8 6 ; B r a n b s y , 1 9 5 5 ) 。 (4 )以草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作为
标准 , 将最大净初级生产力的放牧率作为最适放牧率 (W il ia m s o n 等 , 1 9 8 9 ; M c N a u g h to n ,
1 98 6 )
。
(5) 根据公顷增重和放牧率的关系及放牧率与牧草现存量的关系 , 作为决定最适放牧
率的标准 (B r a n s by , 1 98 9 ) 。 (6) 以草场可利用牧草量与每头家畜需要量之的关系决定临界放
牧率 (Pe t e r s o n 等 , 1 9 6 5 ) 。
本文拟就前三种方法 , 探讨绵羊增重和经济效益 为管理 目标的适宜放牧率范围 , 以便为
生产者和决策者提供有关的管理信息 , 分析几种指标的局限性及其相互关系 。
2 材料与方法
2
.
1 自然概况和放牲试验设计
详见本期李永宏等 (29 9 9 ) , 1 7 4一 1 7 5 页 。
2. 2 放牲率设置
共设五种放牧率 , 其中 1 9 9 0 年 为 1 · 3 、 2. 0 6 7 、 3 . 3 3 和 4 . 0 0 羊 / h m Z , 1 9 9 1 一 1 9 9 3
本 文系国家科委“九五 ”攻关项 目(”6 一01 6 一o卜。l) 和史国币{l户矜院 “九五 ”特别支持项 目(K Z9 5 T 一 。4 一0 3 )和重大项 目
(K Z 9 5 1
一
A l
一
3 0 1 )资助及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升放站基笠
草 地 学 报 1 9 9 9 年
年均为 1 . 3 3 、 2 . 6 7 、 4 . 0 0 、 5 . 3 3 和 6 . 6 7 羊 / h m , 。
2
.
3 每年从 5 月 20 日开始放牧 , 到 10 月 5 日结束 , 共计 13 8 天 。 其间每隔 15 或 16 天对参
试羊进行早晨空腹称重 。 试验羊在围栏内全天放牧 , 早 6 : 0 时出牧 , 晚 1 9 : 30 ~ 1 8 : 30 时归
牧回圈休息 , 夜间不补饲 , 每日饮水 3 次 (出牧 、中午和归牧后 ) , 自由舔食盐砖 口进行剪毛 、药
浴和驱虫等管理 。 发生疾病及时治疗 , 如有死亡及时补充体重相近的同龄同品种羊 , 记下当
时体重 , 以便校正 。
2. 4 公顷最大增重的适宜放牡率
羊个体增重与放牧率的关系为 :
G a = a
一
bs (1 )
则公 顷增重为 : G h = (a 一bs )S = a s 一bS Z (2 )
G a
: 每只增重 : G h :公 顷增重 ; S : 放牧率 (羊/h m Z ) ;
a : 纵轴截距 ; b : 斜率 (每只增重与放牧率的回归系数 ) 。
根据 (2) 式 ,公顷增重最大的放牧率为 : S 一a/ Zb 。
2
.
5 获取最佳经济 (利润 )的放牡率
公顷总利润 (P )为公顷总收入 (I )和总支出(E )之差 , 即 :
P = I一E (3 )
I应为卖出价格 (n ) 、出栏时羊体重 (包括开始体重 W b 和放牧期每头增重 (G a) 和放牧
率 (S )之积 , I= n s (W b + G a )= n s (W b + a 一bs ) (4 )
支出 (E )为家畜支出(A )和草场支出 (Q )之和 , 即 : E 一A + Q (5)
其中每只羊支出包括成本 (Ca) 、卫生保健费和劳务费等(C b ) 、补饲费(Cs )及为家畜支付的
贷款利息 (I)等 , 即 : A = (C a + C b + C s + I)S = (m w b + C b + I+ C s )S ‘ (6 )
其中 , m : 为买时家畜的价格 , 而 Q 为每头家畜草场管理费(CP) 与放牧率之积 , 再加上施肥 、
灌溉等费用(C f) , 即 : Q = C p S + Cf (7 )
根据 (2 ) 、 (3 ) 、 (4 ) 、 (5 ) 、 (6 ) 、 (7 )式 , 可得出 :
P一 S [ n (W b + a 一 bs一 (m w b + C b + I)一 Cp〕一Cf (8 )
由(8 )式 , 可取得最大经济 (利润 )的放牧率 :
S = (W b +
a ) / Zb一 (m w b + C b + C s + I) / Zn b ) (9 )
3 结果与分析
3
.
1 适宜纬羊最大增重的放牡率
3
.
1
.
1 1 9 9 0 ~ 1 9 9 3 绵羊增重与放牧率对应关系点的分布及其回归线 (图 1 ) 。 回归方程为 :
G a = 2 2
.
5 一 1 . 8 55 , r Z = 0 . 9 2 ‘
(因 1 9 9 0 年的放牧率设置与 1 9 9 1一 19 9 3 年不同 , 故回归方程不包括该年数据 ) 。 结果表明 ,
1
.
3 3 和 2 . 6 7 羊 / h m Z 两种放牧率比较 , 增重差异不显著 , 在暖季 (1 38 天 )增重范围在 1 7 . 29
一 1 5 . 9 5 k g /羊 (1 9 9 0 年 2 . 0 0 羊 / h m , 和 1 9 9 1 年 1 . 3 5 羊/ h m Z 分别达到 2 3 . 2 和 2 1 . 2 k g ) ,
因此小于 2 . 67 羊/h m Z 的放牧率属最大增重范围 。 虽然回归方程为线性的 , 并未出现“平台
期” , 这可能与未设置 比 1 . 3 羊 / hm Z 更小的放牧率有关 。 但 1 9 90 年 , 以 2 . 0 羊/h m Z 绵羊增
重最大。 四年中就有三年的结果 , 如 1 · 3 3 羊/ h m , 增重为 1 5 . 5 5一 1 5 . 9 5 k g (平均为 1 5 . 5 2 k g ) ,
第 3 期 汪诗平等 : 内蒙古典型草原草畜系统适宜 放牧率的研究
因而确 定为最大增重 , 将此 值代入 回归方 程 S -
2
.
0 4 羊/ hm , , 即最大增 重临界 放牧率 为 2 . 04 羊 /
hm
Z 。
以上结果为暖季放牧始 、终体重之差计算得出 。
事实上 , 绵羊最大增重的临界放牧率并非是恒定值 ,
它随着放牧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图 2 ) 。
3
.
1
.
2 1 9 9 1一 1 9 9 3 年不同放牧时期相对 日增重与
放牧率间的回归公式 。
5月 20 日~ 6 月 5 日 Y = 33 6 . 6一 30 . 7 5 , r = 0 . 758
5 月 20 日~ 6 月 20 日 Y = 240 . 0一 1 6 . 9 5 , r = 0 . 62 1
5 月 20 日~ 7 月 5 日 Y = 20 9 . 0一 10 55 , r = 0 . 8 53 ‘
5月 20 日~ 7 月 20 日 Y = 23 1 . 0一 14 . 05 , r = 0 . 8 9 9 ’
5 月 20 日~ 8 月 5 日 Y = 18 0 . 6一 9 . 15 , r = 0 . 9 81“
5 月 20 日~ 8月 2 0 日 Y = 1 61 . 7一 8 . 65 , r = 0 . 8 53 ’
5 月 20 日~ 9月 5 日 Y = 157 . 2一 7 . 3 55 , r = 0 . 86 1 ’
5月 20 日~ 9月 2 0 日 Y = 1 73 . 0一 1 1 . 4 5 , r = 0 . 85 6“
5月 2 0 日~ 10 月 5 日 Y = 16 2 . 6一 1 3 . 0 55 , r = 0 . 9 68 ’ ‘
马
巴
匕0月
目的之叫口P侧势耸令
二J
.的‘。^V
O ‘
es e we e e e 生司L we es es 一- ‘
1
.
3 3 2
.
6 7 4 5
.
33 6
.
6 7
放牧率 (只羊/恤2 )
St o e k i n g r a t e ( s he e Ps / ha )
图 1 绵羊增重与放牧率的关系
( 19 9 0 ~ 1 9 9 3 )
F ig
.
1 R e la t io n s h ip be t w e e n
1iv e w e ig h t d a ily g a in Pe r s he e P
a n d s t o e k in g r a t e s fr o m 1 9 9 0 t o 19 9 3
500
之J口书的叫召anlo的qv
p\J侧脚叮友瀚
其中 , y : 相对 日增重 ( g /天 ) , s :
放牧率 (羊 / h m Z ) 。
放牧期间绵羊相对增重与放牧
率 回归直线的斜率不尽相同 , 以开
始放牧回归方程的斜率最大 , 表明
绵羊增重对放牧率的大小最敏感 ,
但 此时最大 日增重 的潜力最大 (a
值最大 ) 。 6 月 6 日~ 7 月 5 日回归
方程的斜率较 小 , 相对 日增重与放
牧率的关系不显 著 ( P < 0 . 05 ) , 说
明 , 绵羊增重与放牧率的关系较小 ,
能获得相近的增重 。 在第二轮牧周
期 , 绵羊相对增重潜力有所减小 , 同
时 , 风险也 相应 减小 ( }b {的值减
小 ) 。 在第三轮牧中 , 绵羊相对 日增
重随着放牧率的增大呈显著的线性
下降 。 同时 , 还发现增重潜力大 (a
值大 ) 的时期 , 其风险也大 ( }b1 的
值也较大 ) 。
一瓦 ~ 叫卜- 6月5 日- 峨 , - 6月2 0日一{羹柔- 叫卜- 7月5日~ 州。, ~ 7月20日_ ‘· 3 3 ’ 2 · 6 7 ‘次 7 ~ 叫卜~ . 8月5日- . . 一 8月2 0 日- , 卜- 9 月 5 日
- 川卜一 9 月 2 0日
- 闷. - 10月5 日
放牧率 (羊/恤勺
S t o e k i n g r a t e (s h e e p / ha )
图 2
Fi g
.
2
绵羊绝对 日增重与放牧率的回归关系
( 1 9 9 1~ 1 9 9 3 )
R e la t i o n s h iP be tw e e n a b s o lu t e
g a i n a n d s t o e k in g r a t e s fr o m Ju n e
a v e r a g e d a ily
5 t o ( ) e t
.
5
根据绵羊绝对增重和放牧率的回归关系 , 从 图 2 更能直观地看出 , 尤其是 8 月 5 日的回
归方程为 : G a 一 0 . 18 + 0 . 1 65 , 个体增重与放牧率呈正 比 。
草 地 学 报 19 9 9 年
3
.
1
.
3 上述现象与草原状况及家畜采食性能密切相关 。 5 月 20 日一 6 月 5 日开始放牧时 ,
草层高度仅 5 c m 左右 , 在轻牧处理区 (处理 1 . 3 羊 /h m Z 和 2 . 67 羊 /h m , )尚能满足需要 , 而
重牧 区则不仅影响采食 , 而且影响牧草的再生 (汪诗平 , 1 9 98 ) , 并导致下一轮牧周期 (7 月 5
日~ 7 月 2 0 日 )的差异 。 9 月 5 日以后 , 因开始出现霜冻 , 牧草 已停止生长 , 品质也下降 。 重
牧处理区 , 采食量受到较大影响 , 个体增重对放牧率的增大更为敏感 。 该结果与 H a rt (1 97 8)
的基本相同 。
3
.
2 适宜公顷最大增重的放收 率
与个体最大增重时的放牧率结果相类似 , 公顷最大增重时的放牧率也不是一个恒值 , 而
是随着年度和放牧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表 1 和图 3 ) 。
3
.
2
.
1 不同年度间公顷最大增重的适宜放牧率有所差异 , 其中 1 9 9 2 年最大 , 1 9 91 年次之 ,
1 9 9 3 年最小 , 这 是因为 1 9 9 2 年雨水最多 , 且分布较均匀所改 , 因降水量不同而部分掩盖 了
公顷最大增重随着放牧率逐年下降的趋势 。就平均值而言 , 暖季放牧公顷最大增重的放牧率
为 5 . 4 3 羊 / h m Z (表 l) 。
表 l 公顷最大增重的适宜放牧率与公顷最大增 , (1 991 ~ l , , 3)
T a b le 1 T h e m a x im u m h e e ta r e g a in a n d its s to e k in g ra te u n d e r d iffe r e n t ye a r s (1 9 9 1~ 1 9 9 3 )
年度
Y e a r
回归方程
R e g r e
s s
io n b e tw e e n
h e e ta r e g a in a n d
s toc k in g r a t e
公顷最大增重
时放牧率 T he s toc k in g
r a t e In 】11a X ln ll 幻 1
he e t a re g a in (s h e e P/ hm Z )
公顷最大增重 (k g )
Ma x im u m he e ta r e
g a in (k g / hm Z )
1 9 9 2
1 9 9 1
1 9 9 3
1 9 9 1 ~ 1 9 9 3
G h一7 . 5 1 + 2 6 . 9 05 一 2 . 2 6 5 2 , r Z = 0 . 9 9 . 肠
G - 一 一5 . 1 + 2 7 . 3 0 5 一 2 . 4 7 5 2 , r Z 一 0 . 9 5 二
G h =
一
13 7 + 3 2
.
2 05 一 3 . 2 3 5 2 , r Z = 0 . 9 8 甘 .
G h ~
一
8
.
8 3 + 2 8
.
9 05 一 2 . 6 6 5 2 , r Z = 0 . 9 4 二
5
。
9 5
5
.
5 3
4
.
9 8
5
.
4 3
7 2
.
54
7 0
.
3 3
6 6 5 5
6 9
.
6 7
. . 心口~ 1990
- 闷李一 19 9 1
~ , 白~ . 19 92
. 叫卜~ . 19 9 3
九U反JO‘弓J几‘n,立
,.几.口祠。上adu昭的,.叫幼.
.1Mu书。o尸S侧势写令-K峨
日期 Da t e
图 3 适宜公顷最大增重时的放牧率动态变化
Fi g
.
3 T he d yn a m ie s o f s t o e k in g r a t e in m a x im u m
h e e t a r e g a in u n d e r d lffe r e n t ye a r s a n d g r a z in g p e r io d s
3. 2. 2 全年放牧期间 , 公顷最大
增重时的放牧率甚至只有最小值
而无最大值 , 如 1 9 90 年一半时期
内无最大值 (抛物线开 口 向上 ) ;
1 9 9 1 和 1 9 9 2 年 6 月 2 0 日的 回
归方 程 为 G 卜 一 5 . 39 + 0 . 5 5 +
0
.
2 75
2
( r
Z 一 0 . 9 6 ‘ ) 和 G I、 = 1 0 . 6
+ 0
.
6 55 + 0
.
6 6 5
2
( r
Z
= 0
.
7 3 )
, 说
明该期公顷增重随着放牧率的增
大而增大 。 此外 , 一9 9 1 、 1 9 9 2 年公
顷最大增重放牧率峰值出现于 7
月 2 0 日和 8 月 5 日 , 其 中以
1 9 9 2 年更显 著 , 而 1 9 9 3 年波动
不大 , 且以 6 月 5 日公顷最大增
重的放牧率最大 。 该结果与全年
降水量及其分布有关 , 与牧草生物量和品质动态一致 (汪诗平 , 1 9 8 ) 。 至于 1 9 9 3 年 , 因 1 9 9 2
年 底 ~ 1 9 9 3年春遇大雪灾 , 因而底墒较好 , 牧草返青后生长较快 , 以后又较长时间的干早
第 3 期 汪诗平等 : 内蒙古典型草原草畜系统适宜放牧率的研究
(直到 6 月底才下雨 ) , 所以严重影响了牧草的生长 。 总之 , 公顷最大增重的放牧率有逐年降
低的趋势 , 其中以 7 月 5 日一 8 月 5 日最大 , 但降水量的多少可影响这种趋势 。
3
.
3 适 宜最大经济 (利润 )的放收率
3
.
3
.
1 1 9 9。年为预备试验 , 放牧率设置与 1 9 91 ~ 1 9 9 3 年不一致 , 故以 1 9 9 1 一 1 9 9 3 的数据
进行分析 。根据公式 (9) 和年均个体增重与放牧率的回归公式 , 分别得出 1 9 9 1 ~ 19 9 3 年最佳
经济利润的适宜放牧率 :
1 9 9 1 5 = 1 6
.
1 4 一 (4 1 . 4 m + C b + C p + I) / 4 . O4 n (1 0 )
1 9 9 2 5 = 2 1
.
9 4 一 (4 4 . 8 7 m + C b + C p + C s + I) / 3 . OZn (1 1 )
1 9 9 3 5 = 1 8
.
7 0 一 (4 7 . 8 3 m + C b + C p + C S + I) / 3 . OZn (1 2 )
1 9 9 1一 1 9 9 3 5 = 1 8 . 6 7 一 (4 4 . 8 3 m + C b + C p + C s + I) / 3 . 6 n (1 3 )
由于暖季放牧不补饲(C s 一 。) 、不借贷 (I 一 。) , 全年草场费 、牧业税 、劳务费和兽医保健
费等在内每只羊为 1 9 . 0 0 元 , 即 C b + C p = 1 9 . 0 只 1 3 8 / 3 6 5 = 7 . 1 8 元 (1 9 9 3 年价格 ) , 所 以
(1 0 )
、
(1 1 )
、
(1 2 )和 (1 3 )分别为 :
1 9 9 1 5 = 1 6
.
1 4 一 (4 1 . 4 m + 7 . 1 8 ) / 4 . O4 n (1 4 )
1 9 9 2 5 = 2 1
.
9 4 一 (4 4 . 8 7 m + 7 . 1 8 ) / 3 . OZn (1 5 )
1 9 9 3 5 = 18
.
7 0 一 (4 7 . 8 3 m + 7 . 1 8 ) / 3 . 74 n (1 6 )
1 9 9 1 ~ 1 9 9 3 5 = 18
.
6 7 一 (4 4 . 7 Om 十 7 . 1 8 ) / 3 . 6 n (1 7 )
其中 , m 和 n 为买卖价格 。 从式 (14) 一 (1 7) 可以看出 , 最大经济放牧率主要与卖 、买价
格有关 , 不同买卖价格与最大经济效益和放牧率的关系见表 2 。
表 2 不同价格的最大经济放牧率
T a ble 2 T he s ro e kin g r a t e in m a x im u m n e t r e t u r n u n d e r d iffe r e n t b u y in g a n d s e llin g p riee s
年度
Y e a r
买价(元 /k g )
B u y一n g Pr ie e
(y u a n / k g )
最大经济放牧率 (羊 / hm Z )S t o e k in g r a t e o f m a x im u m p ro fit
卖价 (元/ k g ) (y u a n / k g )
9一l八611h乃乙jCn以J认曰。舀住户nO曰QQ‘门口件9一]门了1
1
21
j
4
.
.⋯,:?曰OQgjl日乃了O口了匕了J产Ct沙51且11飞.
.
10 13
13
.
3 2
] 1
.
3 5
1 1
.
4 6
7
.
5 2
9
.
6 1
8
.
1 5
8
.
3 6
5
.
0 0
5
.
8 9
4
.
9 5
5
.
2 6
2
.
4 4
2
.
1 8
1
.
7 5
2
.
1 5
1 1
.
3 3
1 5
.
0 5
O门尸气口Q卜1.1Cn乃Q‘Q“J任月了只勺JjqC61)了l匕汽O,‘介nj门」
.-
:
,
.⋯O曰0C口J斗叹.ql
‘
110no
盛l
n乙门O曰八h,月己7.0口勺山
.⋯月铸月吸八j”冲19 9 ]19 9 21 9 9 3
1 9 9 1 ~ 1 9 9 3
1 9 9 1
1 9 9 2
1 9 9 3
19 9 1 ~ 1 9 9 3
19 9 1
19 9 2
1 99 3
1 9 9 1 ~ 19 9 3
1 9 9 1
1 9 9 2
1 9 9 3
1 9 9 1~ 1 9 9 3
3
.
3
.
2 最大经济放牧率不仅与买卖价格有关 , 并更受其差价的影响 。当价格相等时 , 随着价
格的上升 , 最大经济放牧率有所增大 , 但增大幅度很小 。 而当卖价> 买价时 , 随着差价的增
大 , 最大经济放牧率显著增大 , 相反 , 当卖价< 买价 , 则随着差价的增大而明显减小 , 甚至出
草 地 学 报 1 9 99 年
现负值 ,结果见表 3 。
不同买卖价格下最大经济放牧率的最大净利润 (表 3 ) , 根据最大净利润公式 (8) 可
得 : 1 9 9 1 P = 4 1 . 4 (n 一 m )S + 1 6 . 6 2 5 一 2 . 0 2 5 2 (1 8 )
1 9 9 2 P 一 4 4 . 8 7 (n 一 m )S + 1 4 . 2 25 一 1 . 5 1 5 2 (1 9 )
1 9 9 3 P = 4 7
.
8 3(n 一 m )S + 1 4 . 9 25 一 1 . 8 1 5 2 (2 0 )
1 9 9 1一 1 9 9 3 P = 4 4 . 7 (n 一 m )S 十 1 5 . 3 2 5 一 1 . 8 0 5 2 (2 1 )
羊毛收入算作肉价差额 。 毛重分别为 4 . 08 和 4 . 18 和 4 . 09 kg , 三年平均为 4 . 1 2k g , 毛
价按 9 . 0 0 元 /k g 计算(1 9 93 年价格 ) , 生长季占全年 1 /3 计 。
从表 3 可以看出 , (l) 当买价 > 卖价时 , 利润很小甚至亏本 , 盈利主要来自羊毛收入 ; (2)
当买价 一卖价时 , 公 顷利润不大 , 在 30 ~ 40 元/h m Z , 但比较稳定 , 买卖绝对价格的变动影响
不大 ; (3) 当买价< 卖价时 , 随着差价的增大 , 利润增加增长很快 , 甚至成倍增长 。 所以 , 最大
经济利润放牧率不仅受草原状况和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 , 更主要受市场价格的影响 。
表 3 不同买卖价格对最大经济放牧率净收人的影响
T a ble 3 In flu e n e e o f diffe r e n t b u yin g a n d se llin g p rie e o n th e n e t r e t u r n in
t he s t o e k in g r a te o f m a x im u m p r o fit
年度 买价
Y e a r B u y in g p r ie e (y u a n / k g )
净收入 (元 / h m , ) (N e t r e t u r n , y u a n / hm Z )
卖价 (元 / k g )(Se llin g p rie e , y u a n / k g )
1 9 9 1
1 9 9 2
1 9 9 3
19 9 1 ~ 1 9移
1 9 9 1
1 9 9 2
1 9 9 3
19 9 1 ~ 1 9 9 3
1 9 9 1
19 9 2
19 9 3
19 9 1~ 1 9 9 3
19 9 1
19 9 2
19 9 3
19 9 1 ~ 1 9 9 3
2
.
0
2
.
5
3 8 4
.
5 4
5 2 3
.
3 5
4 8 3
.
13
4 5 1
.
4 3
1 7 0
.
49
2 1 6 98
2 0 0
.
3 7
1 9 3
.
24
3 6
.
6 8
3 5
.
5 5
3 3
.
5 9
3 4
.
9 0
一
1 7 9 0
一
2 0
。
9 0
一
17
.
1 9
一
19
.
3 2
6 3 4
.
6 3
8 8 7
.
0 2
8 1 3
.
5 7
7 6 3
.
3 9
3 6 6
.
5 1
4 9 5
.
3 2
4 55
.
3 3
4 32
.
0 3
1 6 6
.
2 7
2 1 0
.
6 1
1 9 3
.
7 6
1 8 7
.
6 8
3 3
.
9 3
3 2
.
5 2
30
.
9 2
3 2
.
0 5
On,i只1Q几Cb巴JOn月住Q亡勺A人
.⋯OJ0冉卜,‘山‘q‘nnj,JO-.
4 讨论
4
.
1 三 项指标的局限性
4
.
1
.
1 利用个体增重和经济效益作为合理的指标 , 其最大局限在求未提供有关草原状况的
任何信息 。 而放牧率与家畜生产性能间的关系是通过影响草原状况而得 以实现 ( Br a n s份 ,
19 8 9 ; C o le m a n 等 , 1 9 8 9 ) 。
4
.
1
.
2 三项指标在放牧期间并非恒定值 , 因不同年份不同放牧时间而异 。 随着个体最大增
重 回归系数绝对值 ( }bl )的增大而缩小 , 过去许多研究结果多根据放牧期始 、终家畜相对增
重与放牧率的关系得出的 , 所以是临界放牧率范围最小的一个 。 同样 , 以前公顷最大增重的
放牧率也是整个放牧期内较小的一个 。而最大经济放牧率的影响因素更多 , 除受草场状况和
第 3 期 汪诗平等 : 内蒙古典型草原草畜系统适宜放牧率的研究
家畜生产性能影响外 , 还受市场卖价格及其差价的影响 , 因而变化更大 。 上述状况与 Pe te r -
s o n (19 6 5 )和 O w e n 等 (1 9 6 8 )及 H a r t (1 9 7 8 )的结果一致 。
4
.
2 三 项指标间的关系
4
.
2
.
1 个体最大增重和公顷最大增重的关系 在轻牧下 , 即在公顷增重的放牧率到达之前 ,
个体增重与公顷最大增重呈负相关 , 即个体增重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减小 , 而公顷增重则随之
增大 , 且增大的速率较快 ; 当超过公顷最大增重的放牧率时 , 两者呈正相关 , 即随着放牧率的增
大而降低 (图 4 ) 。 说明 , 在同一放牧实验中 , 不可能同时获得个体最大增重和公顷最大增重 。
u叫路工目衬。卜叫脚登令
4
.
2
.
2 公顷最大增重与最大经济(利润 )的
关系 公顷最大增重并不一定获得公顷最大
利润 , 因为经济效益除与增重有关外 , 主要受
市场价格制约 , 当买价> 卖价时 , 则公顷增重
值对公顷利润的影响不大 , 同时 , 因提高放牧
率 , 家畜的支出 , 如卫生保健 、草场管理和牧
业税等费用相应增大 , 因而 ,对公顷利润不利 。
如表 2 、 3 所示 , 当买价为 2 . 0 元/k g 、卖价为
1
.
50 元/k g 时 (相差 一 。. 5 元/k g ) , 随着放牧率
的增加 , 则亏本相应增加 , 而当买价成卖价时 ,
则公顷增重最大时 , 公顷利润也将最大 。
4
.
2
.
3 个体最大增重与公顷最大利润的关
a翻p。上o
目召、
8 1 0 12 14 1 6 1 8 20
个体增重 ( k g / sh e e p )
Av e r a g e d a i ly g a i n Pe r s he e P
图 4 绵羊增重及公顷增重的关系
F ig
.
4 R e la t i o n s h ip b e t w e e n a v e r a g e d a ily g a i n
p e r sh e e p a n d t o t a l g a in p e r he e t a r e o f sh e e p
系 个体最大增重与公顷最大利润的关系 , 正
如公顷最大增重与公顷最大利润的关系相关 。 同时 , 当家畜增重高 , 且与放牧率回归系数的绝
对值小时 , 即个体最大增重的临界放牧率范围大时 , 经营者就有一定的范围来调控放牧率而不
明显的影响净利润 , 相反当买价丛卖价对 , 要实现利润的最大 , 就很难有效的降低放牧率 。
4
.
3 三 项指标的适用范围
4
.
3
.
1 个体最大增重的适宜放牧率 该指标对于退化草场 ,具有重要的意义 。 如果一味地提
高放牧率 , 追求公顷最大增重和最大利润 (暂时的或目前的 ) , 势必造成草场的进一步退化 , 甚
至沙化 , 不能保证持续地获得公顷最大增重和最大利润 。 如本实验所表明的 , 公顷最大增重的
适宜放牧率逐年呈下降趋势 。 相反 , 如若采取个体最大增重放牧率 , 一则可较大限度地有利于
退化草原进行顺行演替 , 二则不致大幅度地影响目前的牧业水平和牧民生活水准 , 此所谓利用
式改良的理论基础 。
4
.
3
.
2 公顷最大增重时的适宜放牧率 该指标主要适用于草场状况 良好 , 投入少 , 家畜支
出少 , 经济意识不强的情况 。因为在较原始的牧业条件下 , 其主要 目标是获取多的畜产品 , 以
便自给自足 , 很少考虑经济效益和对草场的影响 。但是最大量取出 、极少投入的牧业生产 , 从
持续利用的角度 , 再好的草场最终也要退化 。
4
.
3
.
3 最大经济效益时的适宜放牧率 该指标的适应范围较广 , 对牧民或企业而言就是追
求最大经济效益 。如果在放牧场有限的条件下 , 为了获取较大利润 , 则必须向草地投入 , 包括
施肥 、灌溉 、建立人工草地 , 加强饲养管理 、进行补饲等 , 此 时 , 最大经济放牧率指标最为适
用 。但是我国牧区草场承包责任制尚不完善 , 放牧地根本不存在限制 , 投入 、支出与放牧率的
草 地 学 报 1 99 9 年
关系不大 , 因此 , 只要卖价) 买价 , 草场就有一定的效益 。过去认为放牧率越大 , 效益越高 , 这
是造成草原退 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明哲等 , 1 9 9 1 ) 。
5 结论
5
.
1 个体增重与放牧率呈线性负相关 。 个体最大增重临界放牧率并非常数 , 随着放牧季节
的变化而变化 , 一般随着个体增重与放牧率回归系数 b 绝对值的增大而降低 。 以始 、终放牧
期个体相对增重所算得的临界放牧率最小 , 为 2 . 04 羊/h m Z 。
5
.
2 公顷增重与放牧率的关系符合二次曲线 , 在公 顷最大增重放牧率以前 , 随着放牧率的
增大而增大 , 之后则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下降。公顷最大增重放牧率并非常数 , 在放牧期间 ,
以 7 ~ 8 月份最高或较高 , 其它时期较低 , 以最后一期最低 , 平均为 5 . 43 羊/h m Z ; 且随着放
牧年限的增长公顷最大增重放牧率有所下降 。
5
.
3 公顷增重最大并不一定获得公 顷最大利润 , 主要视买卖价格及其差价而定 。 当买卖价
格相等时 , 尽管价格有变化 (同步变化 ) , 但公顷最大利润及其放牧率变化不大 。 当买价 > 卖
价时 , 则随着价格的增大而降低 , 相反 , 则随着价格的增大而增大 。 同时 , 当个体增重与放牧
率回归系数 b 绝对值小时 , 经营者才能在较大范围内调整放牧率 , 而不致明显影响公顷利
润 , 相反 , 为了实现利润 , 则很难有效的降低放牧率 。
5
.
4 对于以冷篙小禾草为主的退化草原 , 宜以个体最大增重时的放牧率作为适宜放牧率的
管理标准 , 以便使该类草原在利用中得以恢复 。
参 考 文 献
1 李明哲 、刘艳梅 , 1 9 91 . 养羊经济问题研究 . 中国养羊 , 1 : 18 一 41
2 汪诗平 , 19 8 . 内蒙古典型草原适宜放牧率和草地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北京 : 中国农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3 B r a n b s y D I
,
l9 8 5
.
A m o d e l fo r p r e dietin g liv e m a s s g a in fr o m s t o e k in g r a t e a n d a n n u a l r a in fa ll
.
J
.
G r a s s l
.
S o e
.
S th
. ,
1 : 2 2一 2 6
4 B r a n b s y D I
,
C o n r a d B E
,
D ie k s H M
,
D r a n e J W
,
1 9 88
.
J
u s tifiea t io n fo r g r a z in g in te n s ity e x p e r im e n t s
:
A n a ly s in g a n d in te r p r tin g g r a z in g d a t a
.
J
.
R a n g e M
a n a g e
. ,
4 1(4 )
:
2 7 4~ 2 7 9
5 B r a n d s y D I
.
1 9 8 9
.
Ju s tifiea tio n fo r g r a z in g in te n s ity e x p e r im e n t s
: e e o n o m le a n a ly sis
.
J
.
R a n g e M a n a g e 二
4 2 (5 )
:
4 2 5一 4 3 0
6 C o le m a n S W
,
Fo rb e s T D A
,
S t u th J W
,
1 9 8 9
.
M e a s u r e m e n t s o f t he p la n t
一a n im a l in te rfa e e i n g r a z in g
r e s e a r eh
.
In
:
(二. C . M a r te n (e d )G r a z in g r e se a r e h : D e s ig n , m e th o lo g y a n d a n a n lys is . C S S A S p e e . Pu lb 1 6 .
C SS A
,
A S A
,
M
a d iso n
,
W l
.
5 4 ~ 6 9
7 C o n n lffe D
,
B r o w n e D
,
W
a ls he M J
,
l9 7 O
.
E x p e r im e n t a l d e s1 g n fo r g r a z in g t r a ils
.
J
.
A g r ie
.
s e i二 7 4 : 3 3 9
~ 4 2
8 C o n n o lly J
,
1 9 7 6
.
S o m e e o m m e n t s o n th e s ha p e o f t he g a in
一 s t o e k in g r a te e u r v e
.
J
.
A g r le
.
Se i
. ,
8 6
:
1 0 3 一
1 0 9
9 C o o k C W
,
S t u b be n d ie e k J
,
l9 8 6
.
E e o n o m ie R e s e a r e h is R a n g e M
a n a g e m e n t
.
In
:
R a n g e R e s e a r e h
:
ba s io
P r o b le m s a n d t e e h n iq u e s
.
S e o
.
R a n g e M a n a g e
.
1 0 H a r t R H
,
1 9 7 8
.
St o e k in g r a t e the o ry a n d it s a p p lie a t 1o n t o g r a z in g o n r a n g e la n d s
.
In
:
D
.
N
.
H yd e r (e d )
Pr o e
.
Is t
.
In t
.
R a n g e l
.
(二o n g r . , De n v e r
.
C ()
.
1 4一 1 8A u g u st . S o e ie t yfo rR a n g e M a n a g e m e n t , 块n v e r , C () ·
第 3 期 汪诗平等 : 内蒙古典型草原草畜系统适宜放牧率的研究 1 9 1
5 5 0 ~ 5 5 3
1 1 H a r t R H
,
S a n u e l M J
,
T e s t P S
,
S n ith M S
.
1 9 8 8
.
C a t tle
, v e g e t a tio n a n d e e o n o m ie r e s p o n s e s t o g r a z
-
in g s ys t e m s a n d g r a z in g p re s s u r e
.
j
.
R a n g e M a n a g e
. ,
4 1 : 2 8 1一 2 8 6
1 2 Jo n e s R J
,
S a n d la n d R I
J ,
1 9 7 4
.
T h e r e la tio n be t w e e n a n im a l g a in a n d s t o e kin g r a t e
.
J
.
A g r
.
S e i
.
C a m b
. ,
8 3
:
6 0 6一 6 6 1
1 3 O w e n J B
,
R id g m a n W J
,
1 9 6 8
.
T he d e s ig n a n d in re r p r e t a tio n o f e x p e r :m e n r s t o s t u d y a n im a l p r o d u e
-
tio n fr o m g r a z e d p a s t u r e
,
J
.
A g r
.
S e l
. ,
7 1
:
3 2 7一 3 3 5
14 P ete r s o n R (妥, l一 u e a s H IJ , M o rt G () , 1 9 6 5 . R e la t io n s h ip b e tw ee n r a t e o f s t o e k in g a n d p e r a n im a l a n d
p e r a e r e p e rfo r m a n e e o n p a s t u r e
.
A g r o n o m g Jo u r n a l
,
5 7
:
2 7 一 3 0
1 5 M e N a u g h t o n 5 1
,
1 9 8 6
.
()n p la n rs a n d h e r biv o r e s
.
A m e r
.
N a t u r二 1 2 8 : 7 6 4 一 7 7 0
1 6 W illi
a m s o n S C
,
Ja m e s K D
,
Je r r o ld 1 1)
,
M
e lv in I D
,
1 9 8 9
.
E x p e r 一m e n t a l e v a lu a tio n o f th e g r a z in g o p -
tim iz a t io n h yp o th e s is J
.
R a n g e M a n a g e
. ,
4 2 (2 )
:
1 4 9~ 1 5 2
1 7 W illi
a m s o n 5 C
.
Ja m e s K D
,
Je r r o ld I
J
D
,
M e lv in I D
,
1 9 8 9
.
E x p e r im e n t a l e v a lu a tio n o f the g r a z zn g
o p tim iz a tio n h yp o the s is
.
J
.
R a n g M
a n a g e m e n t
,
3 6
:
3 0 2一 3 0 6
T h e O Ptim a l S to c k in g R a te s o n G r a z in g Sys te m
in In n e r M o n g o lia S tePPe
1
.
B a s e d o n A n a lys is o f L iv e w e ig h t G a in p e r
A n im a l a n d H e e ta r e a n d B e n e fit
W a n g S hip in g L i Y o n g ho n g C h e n Z u o z h o n g
(In n e r M o n g o lia (宁r a s sla n d E e o sy s t e m R e s e a r e h S t a t io n . In s t it u t e o f BO t a n y
,
C A S
,
B e ijin g 1 0 0 0 9 3 )
A b str a e t
:
T he e x p e r im o n t r e s u irs a r e s ho w e d t ha t : ¹ t h e r e w a s li n e a r n e g a t iv e ly e o r r o la t ; o n b e tw e e n
w e ig h t g a in p e r s h e e p w i th s t o e k i n g r a t e
, t he r e g r e s s io n e q u a t io n w a s G a = 22
.
5 一 1
.
8 55 , r 止= 0
.
9 2
’ ; it w a s
n o t e o n s t a n t a b o u t e r i t ie a l s t o e ki n g r a t e a s t h e llv e w e i g h t g a i n p e r s h e e p w a s m a x im u m
, the v a lu e w o u ld
d e e r e a s e w i th g r a z in g p e r io d s ba e k w a r d d u r i n g t h e w a r m s e a s o n ; th e m in im u m v a lu e o f e r it ie a l s t o e k in g
r a t e o f m a x 皿u m liv e w e i g h t g a in p e r s h e e p w a s a bo u t 2 . 0 4 sh e e p / h a d u r in g w a rm s e a s o n . º th e r e g r e s s io n
e q u a t io n w a s G h =
一 5
.
5 3+ 25
.
9 0 5 一2
.
6 65 2 , r Z = 0
.
9 4“ . T he e r it ie a l s t o e k in g r a t e w a s a ls o n o t e o n s t a n t
w h ile the t o t a l liv e w e ig h t g a in p e r he e t a r e w a s m a x im u m
, it s v a lu e w a s m a x im u m i n d u r i n g Ju ly 一A u g
. a n d
d e e r e a s e w i t h g r a z i n g y e a r s in e r e a s e a t the s a m e p a d d o e k ; t he m in im u m e r it ie a l s t o e k in g r a t e o f m a x im u m
1iv e w e ig h t g a in p e r h e e t a r e w a s 5
. 心3 sh e e p / h a d u r in g w a rm g r a z in g p e r i o d s . 返珍t he m a x im u m b e n e fit p e r
h e e t a r e ( R M B /h a )m a in ly d e p e n d o n t he p r ie e o f b u yi n g a n d s e llin g a n d th e ir d iffe r e n e e e x e e p t io n g r a s s la n d
s t a t u s a n d a n im a l p e r fo rm a n e e , w h e n b u y in g p r ie e = s e lli n g p r ic e , th e m a x im u m b e n e fit p e r h e e t a r e a n d it s
s t o e k in g r a t e w e r e a lm o s t u n e h a n g e
.
T h e s t o e k in g r a t e o f the m a x im u m liv e w e ig h t p e r a n im a l m a y b e th e
o p t im a l s t o e k in g r a t e fo r A : re m i s ia fr
r g i d a a n d sh 〔) r t 一g r a s s d e g r a d a t io n a l r a n g e la n d
.
K e y w o rd s : I n n e r M o n 只o lia s t e p e ; I
J
iv e w e i只h t 只a in p e r s he e p a n d he e t a r e ; ( ) p t im a l s t o e k in 只 r a t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