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环境条件对伊贝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全 文 :环境条件对伊贝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西北大学生物系 王 文杰 张京都 赵 长琦
摘 要 本文研究了日周期 、 光强 、水分 、 肥料和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伊贝母F r泪 11a ri ap a l lid i i l fo ra
Soh
. 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 , 表明伊贝母体内生物碱含量的日变化呈 S 型曲线 , 光强度增加对生物碱
的形成不利 , 土壤含水量高不利于生物碱的积累 , N 、 P , B 。 、 三十烷醇的使用能不同程度提高生物碱
在贝母体 内的含量 , K肥的作用则使生物碱的含量降低。
研究环境条件和植物体内有效成分积累的
关系 , 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生境下植物的代谢
活动 , 为合理的种植 、 区划提供理论依据 。 植
物体内生物碱的合成受控于基因 , 但环境条件
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 在生产上尤其具有重要意
义 。 各国科学工作者对植物在不同生境下体内
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f “ ’ , 并已
总结出一些基本规律 。 但对于贝母生物碱在不
同生境下的积累规律报道很少 。 对环境条件和
伊贝母体内生物碱含量变化的研究 , 为深入认
识生物碱合成和积累规律提供例证 , 也为生产
优质贝母提供合理措施 。
材料和方法
一 、 材料
试验材料为太白县贝母试验田的四年生伊
贝母 ( F r i t i l la r i a P a l l id i f 10 r a S o h · )
二 、 方法
1
、 伊贝母体内生物碱含量的 日变化
选晴天 , 每隔两小时取 样 一 次 , 取样从
5 月 2 9日 6 时至 5 月 3 0日 4 时进行 , 样品烘干
待测 。
2
、 光强度试验
试验用竹帘遮荫 , 使 光 强 度 为全光照的
1 0 0%

3 6%

1 2%

3 % 四 个 等级 。 试验从
4 月 17日至 5 月 2 9日进行 , 5 月 2 9日 14时取样
供干待测。
3
、 施肥试验
选用硝酸按 、 · 氯化钾 、 过磷酸钙以及磷酸
二氢钾 + 硝酸钾作为 N 、 P 、 K 、 复合肥进行试
验 , 其配制浓度如下 。
N 肥 硝酸铁 : 水为 1 : 1。。。
P 肥 过磷酸钙 : 水为 2 : 1 0 0 0
K 肥 氯化钾 : 水为 1 : 1 0 0 0
复合肥 磷酸二氢钾 : 硝酸钾 : 水 为 1 ,
1 : 2 0 0 0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 , 以少量洗衣粉作为
吸附剂 。 施肥量喷至叶面湿润为度 。 共处理 7
次 : 4 月 2 3日、 2 7日 、 3 0日和 5 月 7 日 、 1 2日、
15 日 、 18 日各一次 。 5 月 29 日12 时取样烘干待
测 。
4 、 灌水试验
试验采用喷灌方式 , 喷水 量 分 为四个等
级 : o 、 1 0 0 0 m l /m Z、 Z 0 0 0m l / m , 、 3 0 0 om l /m Z。
共进行四次 : 4 月 2 0日、 2 3日和 5月 7 日、 1 5
日各一次 。 5 月 29 日 12 时取样烘干待测 。
5
、 生长调节物试验
选用 B 。 、 增产灵 、三十烷醇各一较佳浓度 ,
B 。 、 三十烷醇取 5 0 o o p p m , 增产灵用 3 o p pm 。
采用叶面喷施 , 以叶面湿润为 宜 。 共 进 行 五
次 : 5月 5 日、 8 日、 12 日、 1 5日 、 2 8日各一
次 。 5 月 29 日14 时取样烘干待测 。
三 、 生物碱的测定方法
1
、 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
取上述烘千样品 , 6。℃干燥 10 小时 , 精确
称取 2 9 , 氨水 ( 1 : 1 ) 湿润 , 加 2 5m l混合溶
剂 ( 乙醚 ,氯仿 : 乙醇 = 2 5 , 8 , 2 . 5 ) 室温浸
提 2 4小时 。 取提取液 2 0m l蒸干后 , 加 i o m l氯仿
溶解 , 取溶解液l m l , 加 15 m l 氯仿稀释 , 加 2
m l p H S 缓冲 液 , 用 。 . O01 M 滨寮香草酸盐液
滴定 , 至水相出现黄色为止 。
2 、 西贝素含量的测定〔 . , :
一币两面栗瓦苍牵了期了可厄币耳 丁万一 3 ,
DOI : 10. 13863 /j . i ssn1001 -4454. 1989. 02. 001
提取同总碱方法 ,蒸干混合提取液 Z o m l后 ,
加乏m l 氯仿定溶 ,取毕 l点于硅酸 G一 C M C一 N a
板上 , 与标准品随行展开 , 改良碘化秘钾喷雾
显色 , 岛津 C S一 93 0 作双波长锯齿形反射吸收
法扫描 , 样品吸收波长 s o o n m , 参比 波 长 “ 。
n m
, 线性参数 S x = 3 , 外一点法计算含量 。
二 、 贝母生物碱和光强度的关系
贝母体内生物碱的合成在不同光照强度 「! ’
是不相同的 , 它随光强度的增加而降低 ( 图2 ) 。
三 、 贝母生物碱含盆和肥料的关系
不同肥料对贝母鳞茎生物碱含 量 影 响 各
异 , N 肥 、 P 肥能不 同程度地提高含量 , K 肥
则减少其含量 ( 表 1 ) 。
四 、 土壤水分含虽和贝母鳞茎生物碱含通
的关系
贝母生物碱的积累随土壤水分含量增加而
下降 ’ ( 表 2 ) 。
五 、 生长调节剂和贝母鳞茎生物碱含盆的
关系
贝母生物碱的含量在施以适量的生长调节
剂后 , 可不 同程度的得以提高 ( 表 3 ) 。
表 1 肥料与贝母鳞茎生物碱含皿 (% )的关系

实验结果
、 贝母生物玻含 l 的 日变化
贝母体内总碱 、 西贝素的含量一天中不同
时间 、 部位 , 变化各不相同 。 生物碱的变化呈
S 型 , 鳞 茎内总碱和西贝素含量出现的高峰分
别是 1 4时和拐时。 叶子是 12 时和 10 时 , 叶子的
高峰比鳞茎的出现早 , 西贝素的高峰比总生物
碱出现早 ( 图 1 ) 。
二自二阵!一州一竺-点 碱 }0 . 2 03 {0 。 2 02 }0 . 1 7 8 } 0 . 1 8 0 } 0 . 1 9 8 ,一 ` ’ 一 } } } } !西 贝 素
)
“ · “ 8 5 …” · 。7” }。 · 。` 6 …“ .’二4二{二。二)8几
表 2 水分与贝母鳞茎生物碱含盆 (% )的关系
瓦习二刃巫户i西二 三一一 }上尸华一 一翌写里望生总 碱
1
。 ’ 2。。
}
。 ` ’ 9 3
{
。 ’ ` 9 2 】。“ ” `兰兰二匕兰一巴创兰过竖表 3 生长调节荆与贝母鳞茎生物碱含里 (% )的关系
’荃’漏 ` …’ .l ~ i’: 石训一下丁贾
、/二1一1、/.’尸一,。
、、、二卜11
ó、电、
;
ù
入、、ù占日产、、、ō一ù/`.’、一l门/,.、一!一洲`·/尸了/一、ù
ù/.二尸
.r,.l
e
.,.1、J r
es
!
卜.1sell卜二卫卜`lLO量含ǎ%)
测定时间 ( 时 )
圈 1 生物喊含里日变化
— 蜂茎总碱 · 一 · 叶子 总碱” 一鳞茎西 贝素 ”一 叶子 西贝素
总 碱
西 贝 素
0

2 2 1 0

2 1 2
0

0 7 4 0

06 9
量含(%à
0
.
10
图 2
、 . 、 , , ~ .
20 4 0 60 80 1 00
光强相对量 ( % )
光强度和贝母鹉茎生物喊含且的关系
— 总碱 · 一 · 西贝素
讨论和小结
贝母体内生物碱和环境条件的关系十分密
切 ,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 日变化的结果表明 , 西贝素的高峰总
是早于总碱 , 从它们变化的不同步这点 , 可推
中药材第 12 卷第 2 期下 9 愿百年 2 月
测出 , 西贝素可能是其它生物碱合成的前体 ;
而西贝素只能来源于含氮的 前 体化 合物 , 水
分 、 肥料 、 光强度试验可看出 , 土壤含水量低 、
N

P 肥料 、 弱光都可不 同程度 地提高贝母生
物碱含量 。 而 K使含量下降 , 因而 可 推 测这
种含氮化合物可能是某种氨基酸 。 因为上述环
境条件的影响和某些氨基酸的合成情况相似 。
2
、 光强试验可看出 , 弱光有利于生物碱
的形成 , 这和资料记载的大多数植物相符合 。
但在 日周期变化中 , 生物碱的高峰 却 出 现 在
10 时一 12 时左右 , 和上面的结果是矛盾的 。 这
是由于植物体内的代谢是十分复 杂 的 , 日变
化中的不 同光强和荫蔽处理 中的不同光强有所
差异 , 前者是通过不同时间的光强积累 , 而后
者则是某时刻的光强积累 , 因而物质的积累状
况也不相同 。 一 日中 , 不同时间合成前体的程
度不 同 , 从 6 时到 12 时左右 , 除光强增加外 ,
合成前体的量也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 总碱到
14 时达到最高值 , 因而出现在一 日内随光强增
加而生物碱增加的现象 。
3
、 增产灵 、 B 。 、 三十烷醇在生物碱合成
中能增加生物碱含量 , 是由于它调节 了植物体
内的代谢 。 次生物质的形成往往是受到激素所
调控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秀琴等 : 中草药通讯 , ( 2 ) : 1 3 , 1 9 76
2[ 〕 G 、 R 、 沃勒 , E 、 R 、 诺瓦茨基 : 生 物碱的
生物学中的代谢作用 , 科学出版社 , 1 9 84
[ 3〕 王振宇等 : 中药通讯 , ( 10 ) : 32 , 19 85
地 黄红金 号 选 育 研 究
杭州市药物研究所 刘 田 才
杭州医药职工 中专学校 陈德恩
浙江仙居县医药公司 张国安
. ` 地黄R he m a n n i a g l u t i n o s a L ib o hsc ` 在浙
江省栽培 , ` 一直存在着退化现象 。 虽经有关单
位采取益些相应措施 , 但 “ 退化” 间题仍相当
严重 ` 为此 , 我们采用杂交育种办法来选育优
良品种 , 经过 1 9 7 9~ 1 9 8 4年的培育试验 , 选出
地黄优 良品种红金号 。 实践证明 , 其产量 、 产
值都比本地产区当家品种及引进 良种高出20 %
左右 。
号在仙居生长情况 , 自1 9 8 2年到 1 9 8 4年连续进
行了对比试验 。 结果表明 , 其产量和优等率均
高于当地及引进山西的品种 。 因而当地药农乐
意种植 , 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
二 、 红金号形态特征及生长情况
红金号是一个栽培品种 , 植株形态与一般
地黄相似 , 但与大种仍存在有差别 , 见表 1 。
一 、 红金号的选育 红金号的生长期与大种比较无明显差别
,
其茎叶生长见图 1. 。
1 9 7 8年冬及 19 7 9年春 , 我们搜集全国各地
的地黄栽培品种十余个 , 进行了十一个不同组
合的杂交试验 。 经 1 9 8 0年和 1 9 8 1年每年两代的
繁育选择 , 同时与亲本作结块性状 、 单株产量
比较 。 到 1 9 8 1年底 , 选出了红种和金状元作父
母本杂交的后代 。 其结块性状 、 单株产量都比
亲本要好 , 定名红金号 。 为 了进一步观察红金
三 、 产量比较
用实生苗繁殖选出的红金号根茎 , 1 9 8。年
与大种进行单株比较 。 8 月下旬下种的 34 株红
金号到 12 月下旬起土 , 共收根茎 1 5 0 3克 , 平均
单株 4 . 2克 , 同样条件的大种 47 株 , 共收根茎
1 7 6 2
.
5克 , 平均单株 3 7 . 5克 。
中药材第 12 卷第 2 期 1 9 8 9 年 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