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鸭嘴花中生物碱的季节性变化和鸭嘴花碱与鸭嘴花碱酮的葡萄糖甙及N-氧化物的测定



全 文 :文 摘
0 26 [」鸭嘴花中生物碱的季节性变化和鸭嘴花 碱 与鸭
嘴花碱酮的蔺萄搪贰及 N一氧化物的测定 〔Pa n -
i dt a K 等: P la n ta M e d1 98 3 ,连8 ( 2 ) : 8 1 (英文) ]
鸭嘴花 (月球加云o d a , a s拓 a N e s ;俗称 V a s ak a )
被誉为治疗咳嗽 、 支气管炎 、 哮喘和结核的良药 。 又有
报道 , 在产科中用于产后出血。 最近发现 , 鸭嘴花中的
主要生物碱— 鸭嘴花碱 (V as i d n e) 是一种有效的催产剂。 由于鸭嘴花及其生物碱的重要性 ,作者对鸭嘴花
进行生物碱含量测定研究 , 观察植株中生物碱在一年各
季节间的变化。
在每月的 l 日和 15 日采集植株的上 、 中 、 下部的新
鲜叶 20 克 , 充分混合成均匀的样品 , 取 10 9 于 7 a0 C
干燥 ,测定干燥失重 。 又取新鲜样品 10 9 , 用乙醇 ( 3 x
50 0而 )冷渗法提取至 D or ge n do r f’ s 试验阴性 , 减压
蒸去乙醇 , 剩余物用 1多盐酸提取 , 水提物先用氯仿洗
后加氨碱化 ,用氯仿提取生物碱 , 反复纯化 , 真空干燥。
各种生物碱分别与标准品对照行硅胶层析 ,并进一步用
光谱分析确证。 结果发现 , 生物碱的含量在 8 ~ 10 月最
高 : 总碱含量约 2多 (无水游离碱 ) ; 其中鸭嘴花碱约
占 95% ; 总碱中的次要生物碱为约 3%的脱氧鸭嘴花碱
以及微量的鸭嘴花碱酮 ( V as i d n on e) 。 总碱含量在 10
月以后开始下降 , 至三月份降至最低水平 , 含 量约为
0
.
4多~ 0 . 6% ; 同时鸭嘴花碱在总碱中的含量于 10 月
后亦降至 45 % ; 而鸭嘴花碱酮的含量则有所上升 。 鸭嘴
花碱酮含量最高时期在 l ~ 2月 , 约占总碱的 25 多。 在
四月以后 , 当新叶形成时生物碱含量又复增加 , 至 8~ 9
月植株开花时增至最大量 。 2~ 3 月间当生物碱含量 减
少时 , 其水溶性的 N 一氧化物和葡萄糖贰则成为主要的
成分 。 水溶性部分经还原和水解后 分离 的鸭 嘴花碱
和鸭嘴花碱酮的混合物 , 在薄层层析板上显示 7 : 3 的比
例 。 鸭嘴花碱和鸭嘴花碱酮的 N 一氧化物及试 , 在文献
上均系首次报道。
本文并报道 , 在 1~ 2月采收的样品中 , 鸭嘴花醇
( V a s i e o l )
、 鸭嘴花碱醇 ( V a s i e i n o l ) 、 去氧鸭嘴花碱 、
去氧鸭嘴花碱酮和其它微量生物碱 、 色素等的 含量较
多。 (麦军利 、 顾长虹摘 苏中武校 )
荷细胞进行包埋 , 随即加计算 量的 乙二醛作 交 联荆
( P A A H

G 包埋 ) 。 同时 , 平行作藻酸钙颗粒包埋并比
较二个固化细胞系统与游离悬浮薄荷细胞还原 单菇 的
能力 。 当用荧光黄二乙酸染色 观察 时 , 不论 藻酸或
P A A H

G 包埋均不损害细胞的活力。
由薄荷细胞系 M一细胞转化 (一 )薄荷酮至 ( + ) 新
薄荷醇及由薄荷细胞系 P 一细胞转化 ( + ) 胡薄荷酮至
(+ ) 异薄荷酮 , 这 2 株包埋在 P A A H一G 中的细胞转
化率表明 , 同游离悬浮细胞的转化率相当。 并月 , 与游
离悬浮细胞相比较 , 前体和产物两者在介质和在细胞中
(或细胞包埋在胶体颗粒中)含量的分布 ,显示很少有单
菇存留在被 P A A H一G 包埋的细胞中。 所以延长培养
时间 (即 24 小时 ) , 通常能估计到导致游离悬浮细胞氯
仿提取液中单菇的损失 , 而 P A AH 一G 包埋细胞的 损
失较小。 初步实验证实 , P A A H 一G 包埋细胞能 连续
进行三次批量单菇的生物转化 ,而其转化率则无明显降
低。 因此 , 包埋植物细胞的生物转化系统可望得到发
展 。 (周如珍摘 顾关云校 )
0[ 2 7】用文联的聚丙烯阮胺麟固化植物细胞的生物 转
化 : 包埋薄荷细胞还原 单 菇 〔G a l皿 E 等:
P l a n t a M e d 198
,
49 ( 1 ) : 9 (英文) ]
植物细胞用水溶性直链聚丙烯酞胺脐混合悬 浮薄
0[ 28 ] 臭椿植物细胞塔养生产细胞毒成分 : 卡辛一 6一酮 ,
型生物碱 [A n d e r s on L A 等 : P l a n t a M e d
1 98 3
,
46 ( 3 )
: 374 (英文 )〕
取臭椿 〔A召a ” th“ 5 a l t公5 5沁 a (M i l l . ) S w i n g le ] ,
种子 , 用含三硝基甲苯- X 一 10 的 2外次氯酸钠消毒后 ,
置陪替氏培养皿内使发芽 , 将萌发的无菌子叶苗移至含
2
, 4一D l m g /m l
、 激动素 o . i m g / l、 i多聚乙烯毗咯烷
酮和 5多蔗糖的 1多琼脂 M S 固体培养基上 , 保持 25 。
下光照培养 , 每 4周换一次培养基。 取第 12 周所得愈
伤组织放入含 50 m l 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 , 在 10
r p m 振动下混悬培养 , 保持 25 “ 、 光照 , 每 2 周换一次
培养基 , 收集第 8 周所得的棍悬培养物。 除去培养液 ,
于 4 0 干燥 12 小时。 用甲醇提取 ,提取液行硅胶 ( S e p -
P ak )柱层析 , 依次用正己烷 、 氯仿一甲醇 ( 1 : 1) 、 甲醇洗
脱。 再经制备 T L C 分离 ,制备 H P L C 纯低 经 M S 、
I
H
一N M R

U V 以及与标准品作 T L C 和 H P L C 对照
鉴定 、 所得生物碱为卡辛一 6一酮 ( C a n t h i n 一 6一 o n e ) ( i ) 和
1一甲氧基一卡辛一 6一酮 ( 2) 。 愈伤组织以同法分离纯化获
相同结果 。 混悬培养和固体培养所得 ( l) 型生物碱的含
量分别高达 1 . 27 多 (混悬物干重 )和 1 . 38 多 (愈伤组织
干重 ) ,非常显著地高于文献报道的其植物体中的含量。
甚中愈伤组织中主要含 ( 2 ) , 混悬物中 ( 1) 和 ( 2) 含量相
一 1 1 8 一
DOI : 10. 13220 /j . cnki . ji pr . 1984. 02. 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