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Alien PestMikaniami-
cranthaH.B.K
LIRui-yeetal (Yulin ForestPest Con-
trol and Quarantine Station, Yulin,
Guangxi537000)
AbstractThe morphological charac-
teristics,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 trans-
mission route and hazards ofMikania
micranthaH. B. K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including plant inspec-
tion and quarantine, handy control,
chemical control and biological control.
And then, comprehensive measures for
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M.micran-
thaH.B.Kwereputforward.
Key wordsMikaniamicranthaH. B.
K;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io-
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ransmission
route;Hazards;Preventionandcontrol
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发生与防治
李瑞叶 1,林干琼 2
1.玉林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广西玉林 537000;
2.广西柳州市融水县森防站,广西柳州 545300
摘要 对薇甘菊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和危害进行概述,着重介绍了薇甘菊的
防治方法,包括植物检验检疫、人工防除、化学防除和生物防除等,提出需采取综合措施对
薇甘菊进行有效防治。
关键词 薇甘菊;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危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305(2012)04-011-03
作者简介 李瑞叶(1977-),男,广西兴业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研究,E-mail:lg77960@163.com。
收稿日期 2012-04-27
农业灾害研究 2012,2(04):11-13,77
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B.K)
又名小花假泽兰,为菊科假泽兰属多
年生藤本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广
泛分布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薇甘
菊是一种外来恶性杂草,入侵扩散速
度极快,能迅速覆盖整个裸露地;攀上
树木后,能迅速覆盖整个植株并向四
周植物迅速蔓延;同时,薇甘菊也可通
过释放化学物质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
长,造成成片森林枯萎死亡,对自然植
被、人工林园绿地、果园和农场等绿地
生态环境常造成极大危害,被称为“植
物杀手”[1-4]。薇甘菊被列为世界上最有
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是世
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也是我国首批16
种外来入侵有害植物之一,是国家林
业局确定的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5]。
薇甘菊一旦入侵对其难以根除,
只有及时发现及时清除,将其消灭在
萌芽状态,才能有效控制其扩散蔓延。
为此,笔者介绍薇甘菊的形态特征、生
物学特性、传播途径、危害,以及防治
措施,旨在为薇甘菊的综合防控提供
一定的依据。
1 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6-12]
薇甘菊为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
本,茎细长,圆柱形,具棱,匍匐或攀
缘,多分枝,被短柔毛或近无毛。茎中
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长4.0~13.0
cm,宽2.0~9.0 cm,基部心形,偶近戟
形,先端渐尖,边缘具数个粗齿或浅波
状圆锯齿,两面无毛,基出3~7脉;叶
柄长2.0~8.0 cm;上部的叶渐小,叶柄
亦短。头状花序小,数目多,在枝端排
成复伞花序状,复花序顶生或侧生,顶
部的头状花序花先开放,依次向下逐
渐开放。花有香气,花白色,头状花序
长4.5~6.0 mm,5齿裂。总苞片4枚,
狭长椭圆形,顶端渐尖,部分急尖,绿
色,长2.0~4.5 mm,总苞基部有1个线
状椭圆形的小苞叶 (外苞片),长
1.0~2.0 mm(图 1)。瘦果长 1.5~2.0
mm,椭圆形,亮黑色,被腺体,具 5棱,
很轻,1粒果子约相当于 1 粒芝麻的
1/40重,果实顶端有冠毛,可随风和水
传播。
1.2 生物学特性
薇甘菊是一种喜光好湿植物,适
宜在阳光充足、湿热、土壤疏松和有机
质丰富的环境中生长[13-14],很少生长在
干旱贫瘠的地壤上。在热带、亚热带高
温多雨气候条件下,四季常绿,在林地
边缘、荒弃农田、路边、疏于管理的果
园、水库、水沟边和湿地边常见,并以
攀援覆盖或匍匐覆盖方式进行生长
蔓延[15-16]。
11
图1 薇甘菊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2012,Vol 2,No 4:11-13,77
薇甘菊开花数量多,其花的生物量
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38.4%~42.8%,
花期从现蕾至盛花期间约5 d,开花后
5 d完成受精,再过5~7 d种子成熟,
即散布,所以其生活周期很快就可完
成,这有利于其建立繁殖优势;另外,
其种子的产量又极为丰富[17]。种子在
适宜的条件下,催芽后第2天就开始
萌芽,萌发率高。
幼苗第1个月生长缓慢,但后期
生长速度极快,其茎上的节点极易生
根,伸入土壤吸取营养,故其营养茎可
进行旺盛的无性繁殖,且较种子苗生
长要快,薇甘菊1个节1 d可生长近
20 cm,有“一分钟一英里杂草”的称
谓,这也是它能够快速蔓延的重要原
因之一。
2 传播途径
薇甘菊的扩散传播主要有以下几
种方式:①通过人员及交通工具频繁运
动,沿着相邻区域间的公路向周边县
域的纵深方向扩散传播,该途径传播
扩散速度较快且距离较远;②沿着相邻
区域的河流、大型跨区域水库向周边
区域扩散传播,该途径传播扩散速度
比第1种略慢且范围也较小;③自然风力
传播,该途径传播速度更慢,范围更加
有限,不容易造成大面积发生传播[18-19]。
从已发生地点的周围环境看,有
薇甘菊发生的地方,周边多数都有畜
牧水产养殖场。发生地点土地产权属
于集体和个人的居多,产权较复杂,对
薇甘菊的防治造成很大困难。
3 危害
新发生的薇甘菊在一两年内不会
对森林植物(除了新造幼林以外)造成
大的灾害,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控
制其发生传播,将对森林植物造成较
大危害,且薇甘菊对农作物危害较大。
薇甘菊主要通过以下方式造成危害。
3.1 生境占领
薇甘菊具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能力皆强的特点,在适宜的气候区,薇
甘菊种苗只要落地沾土就能立刻生根
发芽、开花结籽、建立种群并向四周扩
散蔓延[5]。薇甘菊的主要入侵对象是天
然次生林、水源保护林、农田区、海岸
滩涂和红树林缘滩地等,其可迅速覆
盖整个裸露地,或者攀援缠绕于乔灌
木植物,一旦攀上树木就会缠绕全株
植物,形成严密的覆盖层,一方面使植
物的光合作用和对水分及营养的吸收
受影响,另一方面使植物遭受物理重
压,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引起植
物死亡,致使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改
变生态系统结构。另外,薇甘菊还能通
过根部形态的可塑性变化,可在不同
生境条件下扩张蔓延。
3.2 化感作用
薇甘菊在种间竞争中,可向周围
环境释放化感物质,通过雨水淋溶、根
系分泌、枯枝叶分解而作用于其他植
物,从而抑制它们的生长,为其自身的
生长创造更好的条件[20]。张茂新等研究
表明,薇甘菊挥发油对植物(水稻、稗
草、黄瓜、萝卜、白菜和芥蓝)、真菌(香
蕉枯萎病病菌、水稻稻瘟病病菌和长
春花疫病病菌)和细菌(茄科青枯病病
菌)均有抑制活性[21];邵华等研究表
明,薇甘菊对萝卜、黑麦草、白三叶和
薇甘菊常见伴生树种(马古相思、马尾
松和大叶桉)都具有明显的化感抑制
作用[22]。但对一些潜在化感物质的危害
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4 防治措施
由于薇甘菊发生分布的地类较
多,山权、林权归属也较复杂,因此,因
针对不同的发生环境,采取不同的防
治方法。
4.1 植物检验检疫
为防止薇甘菊在区域间远距离传
播,对从区域外薇甘菊发生地进入的
可疑植物运输工具,要进行检查检验,
发现有薇甘菊藤茎、种子等,必须及时
进行检疫除害处理。同时,也要防止从薇
甘菊发生地将其根、茎、种子向外传出。
4.2 人工防除
当薇甘菊轻度或零星发生且便于
人工清除时,可在每年的4—10月,薇
甘菊生长最旺盛且未开花时,利用人
工、机械等手段,在人易到达的范围内
进行地毯式的砍伐和连根拔除。拔除
的根部长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清除
出来的藤和根要放在不接触到土壤的
地方,让太阳暴晒几天或集中烧毁。连
续人工清理几次,清除效果较好。相对
而言,人工防除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但
费时费工,还有可能促进薇甘菊的生
长。因为人工清理遗落一段薇甘菊往
往能长出数个新苗,且薇甘菊种子会
随风飘动到下一年生长更广,影响防
治效果[23]。
4.3 化学防除
目前对薇甘菊防治效果较好的药
剂有草舒、草甘膦、紫薇清和薇草灵等
除草剂。
(1)使用草舒除治薇甘菊时,用药
量要比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量大,可
增加到45 kg/hm2,每 667 m2可用清水
(用浑浊泥水会降低药效)稀释30倍再
12
[1] 高旭华,陈勇,张海娟.外来杂草薇甘菊
在惠阳区的分布及危害研究[J].安徽农
业科学,2012,40(10):5925-5927,5980.
[2] 董蕾,吴林芳.薇甘菊最新研究进展[J].安
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52-15355.
[3] 莫南. 云南省薇甘菊发生特点及防控措
施[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2):40-41.
[4] 泽桑梓,季梅,李浩然,等.林业有害生物
薇甘菊化学防除优选药剂研究[J].安徽农
业科学,2010,38(6):3002-3003,3006.
[5] 刘佩云,王忠祥,王健.薇甘菊防治机制
和方法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1,36
(4):48-51.
[6] 孔国辉,吴七根,胡启明,等. 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H.B.K.)的形态、分类
与生态资料补记[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
报,2000,8(2):128-130.
[7] 王伯苏,廖文波,缪汝槐,等.薇甘菊学名
订正及其近缘种的检索[J].中山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1,40(5):72-75
[8] 王伯苏,廖文波,昝启杰,等.薇甘菊Mi-
kania micrantha在中国的传播[J].中山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4):47-51.
[9] 张炜银,王伯荪,廖文波,等 .外域恶性
杂草薇甘菊研究进展[J].应用物理学报,
2002,13(12):1685-1688.
[10] 林翠新,廖庆文,曾丽梅.薇甘菊的研究
综述[J].广西林业科学,2003,32(2):60-65.
[11] 李秋玲,张峰,肖辉林.外来入侵植物薇
甘菊的危害现状及治理途径[J].北京农
业,2011(33):129-130.
[12] 邓雄.外来农业杂草薇甘菊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2010(9):196-198.
[13] 邵华,彭少麟,王继栋,等.薇甘菊的综
合开发与利用前景[J].生态科学,2001,20
(1):132-135.
[14] 廖飞勇,谢瑛,何平,等.不同光强对薇
甘菊生长及光系统的影响[J].生命科学
研究,2003,7(4):254-258.
[15] 黄忠良,曹洪麟,梁晓冬,等.不同生境
和森林内薇甘菊的生存与危害状况[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0,8(2):
131-138.
[16] 廖飞勇,何平.不同照度对薇甘菊光合
性状的影响[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2,22
(4):37-39.
[17] 梁素莲.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
法探讨[J].防护林科技,2009(1):93-95.
[18]昝启杰,王勇军,外来杂草薇甘菊的分
参考文献
农业灾害研究 2012,2(04):11-13,77
加上一小勺洗衣粉搅拌均匀,使用喷
雾器均匀喷施。喷药时间选择在 4—
10月的晴天及露水干后,若喷后6 h
遇大雨,应适当补喷。施药后约7 d左
右,薇甘菊开始死亡,6~7个月内基本
不见有新的薇甘菊长出,若个别到方
有再长出,需继续喷施1次药液,以达
到根除薇甘菊的效果。
(2)紫薇清除草剂是杀灭薇甘菊的专
用除草剂,可杀灭其根、茎、叶。可选在
晴天,用紫薇清1 500倍液喷施,用量
为4 500 L/hm2,直接用喷雾器喷施在
薇甘菊的根、茎、叶上。若在已结果的
果树林内用药,可用餐巾纸将十几根
薇甘菊的主茎整合起来扎捆成 20 cm
长、厚3~5层纸,然后注入紫薇清50
倍液至餐巾纸完全湿润,再用塑料薄
膜包扎起来。一般十几天后,薇甘菊就
会枯死。采用该方法防除薇甘菊,既可
杀灭薇甘菊,又不污染水果。
(3)还可使用88.8%草甘膦铵盐可
溶性粒剂杀灭薇甘菊的根、茎、叶。草
甘膦是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故应在每
年的 4—10 月的晴天或没有露水时,
用 88.8%草甘膦铵盐可溶性粒剂 125
倍液喷施,用药量为2 250 L/hm2,均匀
喷施在薇甘菊的茎、叶上。大约21 d
就可杀灭薇甘菊,连续用药2~3次可
达到根除目的。但草甘膦是一种灭生
性除草剂,在农作物附近使用时要特
别注意,应尽量压低喷头,防止草甘膦
飘散对旁边的作物造成药害。
4.4 生物防除
4.4.1 天敌防除薇甘菊在美洲中南部
危害较小,主要原因就是当地有很多
薇甘菊的天敌存在,其中仅南美洲就有
30多种天敌[24],可取食薇甘菊的根、茎、
叶、花等不同部位[25]。一些致病菌[锈菌
(Pucciniagranchacoensis)、齐整小核
菌(Sclerotiumrolfsii)]、昆虫[安婀珍
蝶(Actinotethaliapyrrha)]以及螨类
[紫红短须螨(Brevipalpusphoenicis)]
可危害薇甘菊,但由于不能建立稳定
的种群,或可能对其他生物具有同样
的威胁不能通过安全性测定,或致病
力不高,从而限制了这些天敌的大量
应用[12,25]。要想利用天敌达到防治薇甘
菊目的,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4.4.2 植物防除菟丝子可寄生于薇
甘菊上,可极大减少薇甘菊的叶绿素
含量、光合速率,最终影响其生物量,
并且大大减少其开花及结实,对薇甘
菊的生长和繁殖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
用,有望成为一种极富潜力的控制方
法[26]。李艳美等利用菟丝子的寄生属性
来控制薇甘菊,结果表明,在薇甘菊发
生较大区域里野菟丝子能寄生并致死
薇甘菊,使样地群落中薇甘菊的覆盖
度明显降低,不会对其他经济果林、粮
食作物造成伤害,可保障生态安全性
增加物种多样性;但对零星发生的薇
甘菊,其控制率低于薇甘菊的扩散蔓
延速度[27]。同时,菟丝子本身也是检疫
性杂草,在防治薇甘菊中也应慎重[28]。
4.4.3 营林措施根据薇甘菊喜阳光
充足、湿热的生物学特性,可在薇甘菊
高发的林地内,通过植被改造,搭配种
植不同的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改造
易受薇甘菊侵害的林分和群落,增加
植被郁闭度,达到控制或减少薇甘菊
传播扩散的目的[29]。
5 结语
从薇甘菊的发生情况、传播途径
和防治方法来看,其防治工作是一复
杂、系统的工程,单一的防治方法难以
有效防治薇甘菊,且都有一定的缺点,
在实际运用中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将植物检验检疫、人工防除、化学防除
和生物防除等措施有机结合,以达到
根除薇甘菊的目的。还需要政府部门
主导,统一指挥、协调各防治单位(责
任单位),明确防治责任和防治目标。
(下转第 77 页)
13
布及危害[J].生态学杂志,2000,19(6):
58-61.
[19] 冯惠玲,曹洪麟,梁晓东,等.薇甘菊在
广东的分布和危害[J].热带亚热带植物
学报,2002,10(3):263-270.
[20] B S ISMAIL,A KUMAR. Effects of
aqueous extracts and decomposition of
Mikania micrantha H. B. K. debris on se-
lected agronomic crops [J].Weed Biol
Manag,2002,2:31-38.
[21] 张茂新,凌冰,孔垂化,等.薇甘菊挥发
油的化感潜力[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
(10):1300-1302.
[22] 邵华,彭少麟,张弛,等.薇甘菊的化感
作用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3,22(5):
62-65.
[23] 昝启杰,王伯荪,王勇军,等.外来杂草
薇甘菊的分布及危害[J].生态学杂志,
2000,19(6):58-61.
[24] 韩诗畴,李开煌,罗莉芬,等.菟丝子致死
薇甘菊[J].昆虫天敌,2002,24(1):7-14.
[25] 韩诗畴,李丽英,彭统序,等.薇甘菊的
天敌调查初报[J].昆虫天敌,2001,23(3):
119-128.
[26] 邓雄,冯惠玲,叶万辉,等.寄生植物菟
丝子防治外来种薇甘菊研究初探[J].热
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3,11(2):117-122.
[27] 李艳美.潞西市薇甘菊危害现状及其防
控措施[J].热带农业科学,2011,31(1):
28-30,68.
[28] 太红坤,顾中量,徐云川,等.检疫性杂
草薇甘菊的研究进展[J].农业灾害研究,
2011,1(2):59-62.
[29] 范志伟,程汉亭,沈奕德,等.海南薇甘
菊调查监测及其风险评估[J].热带作物
学报,2010(9):1596-1601.
责任编辑:金苹
表7 调查区农作物及其根系土氟含量和人体尿氟含量相关性
根系土 麦粒 玉米粒 成人尿氟 儿童尿氟
根系土 1
麦粒 0.138 1
玉米粒 -0.086 0.430 1
成人尿氟 0.995 -0.823 -0.633 1
儿童尿氟 0.950 -0.682 -0.452 0.977 1
农业灾害研究 2012,2(04):75-77
图1 调查区儿童尿氟与饮用水氟含量散点 图2 调查区成人尿氟与饮用水氟含量散点
参考文献
[1] 云中杰,陈培忠,边建朝,等. 山东省地
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现状[J]. 中国公共
卫生,2004,20(2):203-204.
[2] 蒋辉.环境水文地质学[M].北京:中国环
境科学出版社,1993.
[3] 陈培忠,云中杰,边建朝,等.山东省
2007年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调查[J].中
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9,24(2):126-128.
[4] 黎昌健,蒙衍强,蒋才武.地氟病在中国大
陆的流行现状[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
(4):1295-1298.
[5] 张旭,刘传蛟,王海明,等.山东省地方病
防治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地方病通
报,2003,18(2):58-60.
[6] 云中杰,边建朝,陈培忠,等.山东省黄河
流域内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调查[J].中国
预防医学杂志,2008,9(6):468-471.
[7] 张莉,余波,朱新波,等.氟斑牙患病率和流
行指数与水氟尿氟的多元线性分析[J].中
国地方病学杂志,2004,23(2):170-171.
[8] 刘英俊,曹励明 .元素地球化学[M].北
京:科学出版社,1984.
[9] 陈华英,詹玉亭.安溪县光德村地氟病区生
态地球化学特征[J].物探与化探,2009,33
(1):77-79.
责任编辑:金苹
(上接第 13 页)
**********************************************************************************************************
好的相关性;但成人尿氟和儿童尿氟
含量与麦粒和玉米粒中的氟含量呈负
相关。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博兴、嘉祥
和郓城3县被检人员食用的小麦和玉
米面粉来源并非本地产出;另一方面
可能是由于食物来源的多样性,不像
饮水那样不间断;最后,人体中的氟也
不是通过饮食作为唯一途径进入,更
何况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是粪便,而
非尿液,故而出现相关性很差的现象。
(2)饮水是山东省黄河流域下游部分
地区地氟病的主要引发因素,但主要食
物中的氟含量也起着重要作用。今后
除了应解决高氟饮水问题外,还应注
意进行作物改良,并适当调整当地居
民的饮食结构。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