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苦竹笋材兼用林立竹结构因子关系研究



全 文 :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 23卷第 6期 67 
浙江林业科技 , 1995, 15(2):50-56.
[ 6]林树燕,丁雨龙 ,张昊.5种竹子花粉萌发率及开花特性 [ J] .林业
科学 , 2008, 10:159-164.
[ 7]耿伯介 ,王正平.中国植物志:九卷一分册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6.286.
[ 8]邹官辉,刘来红 , 陈兴福 , 等.紫竹生物学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研
究 [ J].中国林副特产 , 2003, 5:44-46.
[ 9]邢新婷 ,傅懋毅 ,肖贤坦.麻竹开花生物学特性观察及控制授粉的
初步研究 [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05, 11:103-107.
[ 10]姜雪婷 ,杜玉虎 ,张绍铃 ,等.梨 43个品种花粉生活力及 4种测定
方法的比较 [ J] .果树学报 , 2006, 23(2):178-181.
[ 11]汪奎宏 ,何奇江 ,吴蓉.早竹花粉形态与生物学特性 [ J] .浙江林
学院学报 , 2000, 17(2):137-141.
[ 12]付顺华 ,余永清.雷竹人工制种技术的初步研究 [ J] .浙江林学院
学报 , 2001, 18(1):6-9.
(责任编辑 周贤军)
苦竹笋材兼用林立竹结构因子关系研究
林华
(福建省沙县林业局 ,福建 沙县 365500)
摘 要:为了给苦竹林丰产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在笋材兼用苦竹林中采用样竹调查法 ,进行了立竹结构因子的关
系研究 ,结果表明:立竹全高 、枝下高 、枝盘数 、节数是立竹胸径的从属因子 , 立竹平均节间长度与立竹胸径呈 S型
曲线关系。立竹枝下高 、枝盘数 、节数 、平均节间长度随立竹全高增大而增大。立竹枝盘数 、节数 、平均节间长度与
立竹枝下高 ,立竹胸高壁厚与立竹胸径呈线性正相关。立竹壁厚率与立竹胸径呈线性负相关 ,不同胸径立竹壁厚
率均呈 “U”型变化规律。
关键词:苦竹;笋材兼用;立竹结构;模型
StudyonRelationofBambooStem StructureFactorsofPleioblastusamarusforBambooShootand
Timber∥LINHua
Abstract:InordertopromotethehighyieldofPleioblastusamarus, thebamboostemstructurefactorswereinvestigatedin
bambooforestofP.amarusforshootandtimber.Theresultsshowedthatbamboostemtotalheight, heightunderthefirst
branch, branchcirclenumberandnodenumberwerehypotaxisfactorofdiameteratbreastheight(DBH), itwasaScurve
fortherelationshipbetweenaveragenodelengthandDBH.Theheightunderthefirstbranch, thebranchcirclenumber,
thenodenumberandtheaveragenodelengthwereincreasedwiththeincreaseoftotalheight.Thebranchcirclenumber,
thenodenumberandtheaveragenodelengthwerepositivelylinearrelatedwiththeheightunderthefirstbranch, thestem
walthicknessatbreastheightandtheDBHrespectively.Bamboostemwalthicknessratiowasnegativelylinearrelated
withtheDBHandthestemwalthicknessratiowasaUchangewiththedifferentDBHinthestandsstudied.
Keywords:Pleioblastusamarus;Bambooforestforshootandtimber;Bamboostemstructure;Model
Author saddress:ForestryBureauofShaxianCounty, 365500Shaxian, Fujian, China
收稿日期:2009-08-10    修回日期:2009-09-10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科技推广项目 “优质工业用竹材林高效培育技
术示范 ”(编号:[ 2004] 36-2)。
作者简介:林华(1965-),男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竹林培育技术研
究与推广。 E-mail:sx-zyz@163.com
  苦竹 (Pleioblastusamarus)隶属苦竹属(大明竹
属),为复轴混生型竹种 ,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
及云南 、贵州等地 ,是优良的笋材兼用竹种。笋期 5-
6月份 ,竹笋味苦 ,具清热解毒的功效 ,含有对酪氨酸
酶活性具有显著抑制效果的氰苷化合物 (taxiphyl-
lin)[ 1] 。竹材纤维含量高 ,是优良的造纸原料 ,竹秆
通直质轻 ,竹节长 ,可制作工艺品和乐器。近年来 ,苦
竹竹笋 、竹材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 ,资源的开发利用
已成为苦竹主产区地方特色竹产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
目前 ,对苦竹已开展了较多的研究 ,包括混交林中苦
竹种群分布格局 [ 2] ,地下鞭系生长规律[ 3] ,竹材化学
成分 、物理力学性质 [ 4] ,竹笋营养成分 [ 5]及其丰产栽
培技术 [ 6-7]等 。而就苦竹立竹结构因子的关系研究
少有涉及 。本文在人工经营的笋材兼用苦竹林中通
过大量样竹调查 ,分析了立竹结构因子的关系 ,旨在
为苦竹的丰产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沙县苦竹主要分布区高桥镇 ,
 应用研究
68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 23卷第 6期
北纬 26°26′30″、东经 117°34′30″,地处福建中部偏西
北 ,属中亚热带气候 ,年均气温 19.5℃, 年均降水量
1 643.2mm。土壤类型为红壤 , pH值4.5 ~ 5.5,土壤
深厚 ,在100 cm以上。试验区属苦竹中心分布区 ,资
源丰富 ,苦竹林成片分布 ,面积 1 200 hm2。为建立地
方特色竹产业 ,促进竹业增效 、竹农增收 ,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对苦竹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 ,目前笋材
兼用林经营面积 340 hm2。
1.2 试验林
试验苦竹林经营类型为笋材兼用林 ,纯林 ,面积
23 hm2 ,坡度 7 ~ 10°, 经营较为集约。立竹密度
17 742株 /hm2 , 立竹平均胸径 3.09 cm, 径级区间
1.48 ~ 5.68 cm,立竹年龄 1 ~ 2年 ,立竹年龄比 1∶0.
93 ,立竹分布均匀 。抚育措施为新竹长成后的夏季和
秋冬季伐除 3度及以上老龄竹和弱小 、病虫竹;出笋
盛期留养健壮的标准新竹 ,其余竹笋悉数采收;出笋
前的 4月份于降雨前撒施复合肥(450 kg/hm2);每隔
4年于新竹抽枝长叶完成后的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 ,
深耕林地30 cm以上;每年 8月人工劈山除草1次。
1.3 调查方法
2008年 4月上旬在试验林中随机选取 120株样
竹 ,齐地伐倒 ,逐株统计立竹枝盘数 (N)、节数(n),
测量立竹胸径 (D/cm)、全高 (H/m)和枝下高
(h/m),计算平均节间长度 (L-H/n)。去除样竹竹
枝 ,将竹秆按 1 m区间长度(竹梢部最后一段按实际
长度)将竹材锯成竹段 ,竹段依次排列 ,标上 1、2、3…
n的区段号 , 用 Guanglu电子游标卡尺 (分辨率
0.01mm)4个方向测量各竹段上端的竹壁厚度(T/
cm)、竹秆直径 (d/cm),第 2竹段离底部 30cm处锯
断 ,测量立竹胸高壁厚(M/cm)。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数据在 Excel统计软件中进行整理 ,计算壁
厚率(R):为立竹某一竹高处的竹壁厚度与该竹高处
秆径之比(R=T/d)。在 DPSv2.0统计软件中进行
立竹结构因子关系的数学模型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立竹胸径与全高 、枝下高 、枝盘数 、节数 、平均
节间长度关系
从公式 1 ~ 4分析可知 ,立竹全高 、枝下高 、枝盘
数 、节数与立竹胸径呈一致性线性增长趋势 ,表明这
些因子是立竹胸径的从属因子 ,可用立竹胸径数学关
系模型来估算。而立竹平均节间长度与立竹胸径呈
S曲线关系(公式 5)。随着立竹径级增大 ,表现出立
竹平均节间长度缓慢增长 ,至一定径级后 , “加速 ”增
长 ,后再缓慢增长 ,直至稳定的变化规律。这与立竹
平均节间长度由立竹全高和节数共同影响有关 。
H=2.007 8+1.501 0D R2 =0.555 6 
F=46.26 p=0.000 0 (1)
h=0.533 2+0.628 3D R2 =0.396 3 
F=21.66 p=0.000 0 (2)
N=9.960 8+2.645 1D R2 =0.195 9 
F=9.01 p=0.004 8 (3)
n=12.415 8+4.372 6D R2 =0.358 7 
F=20.69 p=0.000 1 (4)
L=1/(3.524 0+6.154 4e-D) R2 =0.145 9 
F=6.32 p=0.016 4 (5)
2.2 立竹全高与枝下高 、枝盘数 、节数 、平均节间长
度关系
立竹枝下高 、枝盘数 、节数与立竹全高也呈一致
性增大趋势(公式 6 ~ 8),这与立竹胸径直接相关 。
从式 9分析可知 ,平均节间长度与立竹全高为二项式
关系 ,当立竹全高达到 17 m以上时 ,立竹平均节间长
度随立竹全高的继续增大而下降 ,而从公式 1分析得
苦竹立竹全高17m时其立竹胸径需达到 9.99cm,受
苦竹固有的生物学 、生态学特征决定 ,苦竹立竹难以
达到如此大的径级 。也即说明 ,苦竹立竹平均节间长
度也随立竹全高的增大而增长。
h=-0.231 9+0.408 5H R2 =0.633 1 
F=63.84 p=0.000 0 (6)
N=3.309 8+2.178 9H R2 =0.539 0 
F=43.26 p=0.000 0 (7)
n=5.439 8+3.064 0H R2 =0.714 2 
F=92.44 p=0.000 0 (8)
L=0.019 1+0.061 4H-0.003 6H2 
R2 =0.241 2 F=5.72 p=0.007 0 (9)
2.3 立竹枝下高与枝盘数 、节数 、平均节间长度关系
立竹枝盘数 、节数 、平均节间长度与立竹枝下高
呈一致性线性增长关系(公式 10 ~ 12),这主要受立
竹结构的主导因子立竹胸径影响。立竹枝芽萌发生
长后会在竹秆上产生凹槽 ,影响用于制作工艺品 、乐
器的苦竹竹材利用率。为生产长枝下高 、节间长的苦
竹竹材和较高的竹笋产出 ,依据立竹枝下高是立竹胸
径的从属因子 ,而立竹密度对立竹枝下高 、节间长会
产生一定的影响 ,增大立竹密度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
立竹枝下高 、节间长 ,但过大的立竹密度会使竹林出
现出笋数量显著减少的林分 “自疏 ”现象[ 8-9] 。因此 ,
应用研究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 23卷第 6期 69 
在苦竹笋材兼用林经营中必须建立以立竹胸径和立
竹密度为主要因子的丰产林分结构 ,这方面需根据立
地条件 、气候条件等作进一步的研究 。
N=13.639 7+2.109 8h R2 =0.133 2 
F=5.69 p=0.022 3 (10)
n=16.727 1+4.115 3h R2 =0.339 6 
F=19.03 p=0.000 1 (11)
L=0.213 4+0.018 6h R2 =0.188 8 
F=8.61 p=0.005 7 (12)
2.4 立竹胸径与胸高壁厚关系
立竹竹壁厚度是竹材质量的重要指标 ,竹壁越厚
其出材率 、竹材利用率 、重量和经济效益越高 。但苦
竹竹材如用于乐器加工 ,对竹壁厚度有一定的标准要
求 ,并不是竹壁越厚越好。从公式 13可知 ,苦竹立竹
胸高壁厚与立竹胸径呈线性增大趋势 ,立竹胸径每增
大 1cm,立竹胸高壁厚增大 0.476 cm。可以根据该程
式 ,确立乐器用竹材定向培育苦竹林的立竹胸径范
围 。当然 ,气候 、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和人工经营干扰
对立竹胸高壁厚有一定的影响 [ 10] 。
M=0.369 9+0.047 6D R2 =0.318 4
F=17.28 p=0.000 2 (13)
2.5 立竹胸径与壁厚率关系
为消除立竹胸径差异的分析干扰 ,引入壁厚率因
子指标 。苦竹立竹平均壁厚率与立竹胸径呈线性负
相关(公式 14),表明虽然立竹胸径与胸高壁厚呈线
性正相关 ,但立竹径级与竹壁厚度并不是 “等速 ”生
长的。从竹林经济产出和竹材质量出发 ,苦竹林经营
中立竹胸径是最为重要的林分结构因子之一 。苦竹
平均壁厚率范围为 0.115 6 ~ 0.276 2。不同胸径的
立竹壁厚率呈一致的 “U”型变化趋势 ,即从竹秆基部
往顶部呈高 —低 —高的分布规律 ,以立竹竹秆顶部最
大 ,基部次之 ,竹秆中下部最小(图 1)。
R=0.264 6-0.026 3D R2 =0.653 1
F=69.66 p=0.000 0 (14)
图 1 竹秆壁厚率随立竹高度的变化规律
3 结 语
苦竹是优良的多用途经济竹种 ,笋材兼用林经营
类型是充分发挥立地生产力 ,提高竹林经济效益的有
效途径。立竹全高 、枝下高 、枝盘数 、节数是立竹胸径
的从属因子 ,可以用容易准确测量的立竹胸径来间接
估算。立竹平均节间长度与立竹胸径呈 S型曲线关
系 ,随着立竹胸径的增大 ,呈缓慢 、快速 、缓慢 、相对稳
定的变化规律 。立竹枝下高 、枝盘数 、节数 、平均节间
长度随立竹全高的增大而增大 ,立竹枝盘数 、节数 、平
均节间长度与立竹枝下高呈线性增长趋势 。苦竹立
竹胸高壁厚与立竹胸径呈线性正相关 ,立竹胸径每增
大1 cm,立竹胸高壁厚增大0.476 cm。不同胸径的立
竹壁厚率呈一致的 “U”型变化趋势 ,与立竹胸径呈线
性负相关 ,平均壁厚率范围 0.115 6 ~ 0.276 2。
参考文献
[ 1] CHENGKJ, CHENJ, LIANGGL, etal.Taxiphylin:Acyanogenic
glucosidewithtyrosinaseinhibitoryactivityfromtheshootsofPleioblas-
tusamarus[ J].NatureProductResearchandDevelopment, 2005, 17
(6):733-735, 772.
[ 2]董建文 ,黄启堂 , 陈世品 , 等.杉木林迹地近自然恢复苦竹群落的
研究 [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8, 16(5):1218-1224.
[ 3]赵荣儿.马尾松苦竹混交林根系分布格局 [ J] .林业科技开发 ,
2009, 23(2):77-79.
[ 4]刘力 ,俞友明 ,林新春 ,等.苦竹竹材化学与力学性质的相关性分
析 [ J] .浙江林业科技 , 2006, 26(2):19-22.
[ 5]黄成林 ,杨永峰.苦竹竹笋主要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的研究 [ J] .
竹子研究汇刊 , 2006, 25(3):32-35, 50.
[ 6]方伟 ,林新春 ,石柏林 ,等.苦竹需水规律研究(一)[ J] .竹子研究
汇刊 , 2005, 24(3):22-26.
[ 7]林新春 , 黄必恒 , 孙培金 , 等.苦竹林立竹密度和施肥效应研究
[ J] .林业科技 , 2007, 32(4):19-22.
[ 8]李睿 , WergerMJA,钟章成.毛竹竹笋种群内的非对称竞争 [ C] ∥
钟章成.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7:
220-224.
[ 9]叶致云.毛竹林不同密度与新竹株数关系的研究 [ J].竹类研究 ,
1988, 7(41):61-64.
[ 10]陈双林 ,吴柏林 ,虞敏之 ,等.毛竹材积主要构件因子关系研究及
材积表编制 [ J] .福建林业科技 , 2008, 35(2):30-33.
(责任编辑 周贤军)
 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