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72%~ 73%,玉米芯 20%, 麸皮 5%, 石灰 2%~ 3%。
2.3.2 菌袋制作 将原料混匀 、拌湿 、润透 , 用拌料机打拌
一次后堆闷 12 h。然后再用拌料机拌料 , 切实将料拌匀 , 调
含水量为 62%, pH 7.5 ~ 8 , 开始装袋。栽培袋以 22 cm ×
45 cm×0.015 cm 为好 ,也可采用 17 cm ×33 cm×0.015 cm
或 25 cm×50 cm×0.015 cm 规格的塑料袋。装好料袋后在
料中间打一孔或在袋两头中间塞一长 10 cm 、直径 1 cm 的圆
木棍 ,两头用自制套环(用直径 2 ~ 3 cm 的塑料管剪制)中间
填海棉封口 ,按常规方法进行灭菌。 待灭菌后的菌袋料温降
至 30℃以下时 , 取出袋内的木棍将菌种接入取出木棍的孔
内 ,转入发菌管理。
2.3.3 菌糠处理 出菇结束后 ,去掉菌袋上的塑料袋并摘
去料面上的菇柄 、原基 , 用打料机将菌袋打碎 ,按常规方法建
堆发酵 4~ 6 d , 杀灭菌糠料内的杂菌 , 发酵后的料用于栽培
草菇。
2.4 木腐菌菌糠栽培草菇技术要点
2.4.1 培养料配方 木腐菌菌糠 45%, 棉子壳或麦秸
45%,麸皮 10%, 100 kg混合料中加石灰粉 10 ~ 15 kg 。
2.4.2 培养料处理 将菌糠 、棉子壳 、石灰粉按配方比例混
合后 ,用水拌匀堆闷 12 h 以上。尔后加入麦麸按堆制发酵法
处理 3~ 5 d , 将培养料趁热搬进菇房 ,按 10 ~ 15 kg/ m2干料
的量呈波浪形畦垄铺于床面上 , 密闭门窗 , 立即通入蒸汽进
行巴氏灭菌。当温度升至 60℃时保持 12 h , 即可降温 、播种。
其它操作按常规方法实施。
2.5 鸡腿菇菌糠与玉米芯栽培草菇技术要点
2.5.1 原料处理 整玉米芯与生石灰按 10∶4 的比例入池 ,
使生石灰压在玉米芯上并注满水 ,浸泡 7~ 10 d , 白色的时间
短些 ,红色的长些 , 以玉米芯吸水后发黄 、手捏即碎。 pH 值 8
~ 9为宜。将出完鸡腿菇的床面清理干净 ,撒 1 ~ 2 kg/ m2 石
灰粉并深翻 , 使鸡腿菇菌糠 、石灰粉 、土混匀后凉晒 5 ~ 7 d ,
然后浇水灌棚。
2.5.2 铺料接种 浇水灌棚 2 ~ 3 d 后 ,在棚内建宽 1 m 、高
0.1 m 的菇床 , 床与床之间留行道宽 0.5 m。 将浸泡好的玉
米芯捞出控去多余的水分 , 呈脊背形堆放于菇床上 , 堆量合
15 kg/ m2的干料 。按 0.5 kg/m2 谷粒菌种的接种量将菌种
撒播于堆好的料内 , 覆盖地膜促菌种定植萌发。 3 d 后等菌
丝长满料面后 , 取菇床两侧行道上的土覆盖料面 , 厚度 3 ~
5 cm ,转入出菇管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出菇方式对杏鲍菇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菌墙式出
菇转化率高 、出菇整齐 、出菇期短 , 一般不需进行疏蕾 , 加之
产菇期为 5-6 月 , 价高俏销 , 比层架式出菇有较多优势(见
表 1)。但菌墙式升温 、降温较困难 , 特别需处理好菌袋在菌
墙中的呼吸问题与菌丝在菌墙中生长产生热量的问题。
表 1 不同出菇方式杏鲍菇产量比较
出菇模式 菇棚面积/m2 棚容量/袋 出菇时间/d 转化率/ % 菇价/(元·kg-1)棚产量/kg 棚产值/元
层架式 200 6000 86 60 ~ 70 6 1900 11400
菌墙式 200 4000 63 85~ 100 8 1800 14400
不同配方培养料栽培裂褶菌的试验
郝瑞芳 李荣春*
(云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 ,昆明 650201)
摘 要 在供试的裂褶菌培养料配方中 ,配方①以棉子壳为
主料(棉子壳 80%,麸皮 10%,豆秸 8%,蔗糖 1%,石膏 1%),
裂褶菌菌丝生长速度最快 ,子实体产量最高 ,生物学效率达到
46.1%,与其余三个供试培养料配方比较 ,差异均达到极显著
水平。
关键词 裂褶菌 配方试验 生长 产量
文章编号 1000-8357(2007)02-0025-01
裂褶菌(Schizophy llum commune Fr.)是一种药食两用
菌 ,幼时质嫩 , 食味鲜美 , 具有特殊的浓郁香味 , 在云南是有
名的食用菌。裂褶菌性平 , 味甘 ,能滋补强壮 、扶正固本 、镇
静作用 ,治疗神经衰弱 、精神不振 、头昏耳鸣 、虚汗[ 1] 。近年
来 ,裂褶菌栽培面积虽然逐年扩大 , 但单产一般较低 , 生物学
效率只有 30%~ 40%。培养料配方优劣是影响裂褶菌单产
的重要原因。为此 , 笔者对裂褶菌培养料配方进行比较试
验 ,探讨不同配方培养料对裂褶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的
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种 裂褶菌母种由云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
*通信作者。
3.2 菌糠复合料栽培结果 菌糠复合料不如棉子壳料栽培
平菇一 、二潮菇出菇猛 , 单生菇多 、丛生菇少 , 但总体转化率
基本相近 ,略低于 3%~ 5%;栽培鸡腿菇转化率相差约 5%,
栽培草菇转化率相差 2%~ 3%, 而用栽培过鸡腿菇的料结合
整玉米轴栽培草菇转化率可达 50%~ 70%, 详见表 2。
表 2 棉子壳栽培料与菌糠复合料成本产量比较
栽培品种 栽培原料 菇棚面积/m2 原料价格/(元·kg-1) 棚投料/ kg 棚节约成本/元 棚产量/ kg
平菇 棉子壳原料 200 0.65 5000 0 7400菌糠复合料 200 0.40 5000 1250 72500
鸡腿菇 棉子壳原料 200 0.6 4000 0 4800菌糠复合料 200 0.35 4000 1000 4600
草菇
棉子壳原料 200 0.55 2800 0 1000
菌糠复合料 200 0.4 2800 420 970
整玉米轴料 200 0.25 2000 600 1160
3.3 菇棚利用率和总体效益比较 菇棚造价为 1 ~ 1.2 万
元 ,按 3 年使用期平均折旧:旧模式栽培杏鲍菇与新模式栽
培杏鲍菇 、鸡腿菇或栽培杏鲍菇 、鸡腿菇 、草菇作对比 , 新的
栽培模式可显著提高菇农收益 、栽培资源的利用效率。
表 3 菇棚利用率和总体效益比较
地区 栽培模式
菇棚面
积/ m2 菇棚利用时间 栽培品种 棚总投入/元 棚总产值/元 棚纯收益/元
冀西北 旧模式 200 5~ 6个月 1个 7600 14400 8600新模式 200 11 个月 2个 10000 29120 19120
冀中南 旧模式 200 6~ 7个月 1个 7200 11400 4200新模式 200 全年 2 ~ 3个 10800 31080 20280
—25—
食用菌 EDIBLE FUNGI 2007(2)
提供。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 200 g , 葡萄糖 20 g , 琼脂
20 g , KH2PO4 3 g ,MgSO4 1.5 g , 蛋白胨1 g ,水 1 000 mL 。原
种 、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棉子壳 83%,麸皮 15%,石膏 1%, 蔗
糖 1%。料含水量 60%。
1.2 供试培养料配方 试验设 4 个配方:①棉子壳 80%, 辅
料20%;②(对照)锯木 80%,辅料 20%;③棉子壳 40%, 玉米
芯40%, 辅料 20%;④棉子壳 40%, 谷秆 40%, 辅料 20%。
上述辅料为豆秸 8%, 麸皮 10%, 蔗糖 1%, 石膏 1%。各种
材料新鲜 、无霉烂 、无害虫 , 玉米芯粉碎成 0.5~ 1.0 cm 的颗
粒 ,谷秆和豆秸切成 1 cm 的小段 ,锯末选用硬杂木木屑。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每种培养料配方设 3 个重复 , 每个
重复 15 袋。按上述培养料配方称料 ,搅拌均匀 , 含水量调至
60%左右。采用 16 cm×30 cm×0.03 cm 聚乙烯塑料袋 , 每
袋装干料 165 g , 常压灭菌 8 h。冷却至30℃以下时于无菌条
件下两端接种 ,然后置于 20~ 23℃下培养 。发菌时测定各培
养料的菌丝生长状况 , 菌丝长满袋后进行出菇管理 , 采收时
测定各配方培养料的子实体生长状况。
1.3 观察内容 ①菌丝生长状况测定:装袋接种后 ,置于 20
~ 23℃恒温培养室培养开始算起 ,记录各配方每袋长满菌丝
体的天数 , 进行统计处理 , 分析各配方菌丝体生长差异显著
性。②子实体生长状况测定:测定各配方培养料的子实体产
量 ,计算其生物学效率(生物学效率=鲜菇重/培养料干重)。
各配方进行比较。
试验结果统计分析采用 Duncan s 新复极差测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配方裂褶菌菌丝体生长速度 不同的栽培料 , 裂
褶菌菌丝体生长速度不同 ,结果见表 1。
表 1 不同栽培料的菌丝体生长天数
配方 菌丝生长天数/ d
1 2 3 平均值
① 14.2 14.1 13.5 13.9±0.38 c C
②(CK) 15.6 16.2 16.1 16.0±0.32 b B
③ 19.8 18.7 19.5 19.3±0.57 a A
④ 13.5 14.3 14.5 14.1±0.53 c C
注:小写字母表示α=0.05水平下不同处理平均数间的显著性差异;大写字母表示α=0.01水平下不同处理平均数间的显著性差异;有相同字母的处理平均数间差异不显著 ,下同。
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配方的培养料对裂褶菌菌丝生长速
度有明显的影响。 从表 1 可以看出 , 配方①(棉子壳)、配方
④(棉子壳+谷秆)和配方②(锯末)组裂褶菌菌丝体生长速
度快 ,长满菌袋所需天数均明显少于配方③(棉子壳+玉米
芯),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配方①、配方④生长速度均快于
配方②,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作为裂褶菌代用培养
料 ,棉子壳应为首选。
2.2 不同配方裂褶菌子实体产量 菌袋长满菌丝后 , 置于
相同的条件下(温度 17℃、相对湿度 95%、散射光)出菇 , 不
同配方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见表 2。
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配方对裂褶菌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
效率影响很大。从表 2 可以看出 ,产量大小依次为配方①>
配方②>配方③>配方④, 产量最高的是配方①, 生物学效
桑木屑栽培杏鲍菇的不同
配 方 试 验
袁孝芬1 刘文海2 祁志平3
(1江苏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农业服务站 , 213100;
2 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农科所; 3江苏常州市三新园艺有限公司)
文章编号 1000-8357(2007)02-0026-01
杏鲍菇肉质肥厚 , 味道鲜美 , 口感嫩而不烂 , 有杏仁香
味 ,是一种很受消费者欢迎的珍稀食用菌。目前栽培杏鲍菇
的主要原料是硬质木屑和棉子壳 ,本地区是以传统蚕桑业和
玉米 、稻 、麦为主 , 大量的桑枝 、玉米芯 、玉米秸秆资源没有得
到很好的利用。试验利用本园区百公顷桑园的桑枝和部分
玉米芯 、玉米秸秆栽培杏鲍菇 , 选择适宜的配方 , 以达到就地
取材 ,省工省本 , 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台杏一号 , 引自扬州邗江农科院。
1.2 试验地点时间 常州市三新园艺有限公司珍稀食用菌
生产基地。 2005 年 9 月上旬制栽培袋 , 11 月上旬出菇 , 2006
年元月上旬出菇结束。
1.3 试验配方 ①棉子壳 74%, 麸皮 20%, 玉米粉 5%, 轻
质碳酸钙 1%;②桑木屑 37%, 棉子壳 37%,麸皮 20%, 玉米
表 2 不同栽培料的裂褶菌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
配方 子实体产量/ g
1 2 3 平均值
平均生物学效率/ %
① 997.1 964.1 1007.1 989.4±22.5 a A 46.1 a A
②(CK) 751.7 771.9 754.5 759.4±10.9 b B 35.4 b B
③ 670.0 664.7 651.1 661.9±9.7 c C 30.9 c C
④ 475.8 534.2 530.5 513.5±32.7 d D 23.9 d D
注:a.各配方投料均为 2 145 g;b.生物学效率(%)=总产量/干料总重量。
率高达46.1%, 与赵琪等试验结果相符[ 5] 。方差分析结果表
明 ,配方①培养料的裂褶菌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与其余
各配方相比 ,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试验结果说明棉子
壳是栽培裂褶菌最好的代用料。
3 讨 论
3.1 裂褶菌菌丝生长试验表明 , 配方①为最适栽培料配方。
配方①培养料的裂褶菌菌丝生长最快 , 与其余各配方培养料
相比 ,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配方②培养料的菌丝生长速
度比配方①培养料的菌丝生长速度慢 , 但方差分析结果表
明 ,二者无差异。这是由于谷秆虽然营养价值较棉子壳差但
质地疏松透气好的缘故。
3.2 试验表明 ,配方①培养料的裂褶菌子实体产量及生物
学效率最高 ,生物学效率高达 46.1%, 与其余各配方培养料
相比 ,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综上所述 ,配方①为较好的裂褶菌栽培料配方。
—26—
食用菌 EDIBLE FUNGI 2007(2)